(四)
在我们看来,任何具体的科学 知识都有一个陈旧周期(唯一例外的可能就是神学学说),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就曾经说过“科学的历史,就是这种荒谬思想(指旧有理论认识)渐渐被排除的历史,是它被新的、荒诞性日愈减少着的荒谬思想所代替的历史”(《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因此,只有用新的知识淘汰旧的知识,科学才能发展。中医学也不例外,十多年前,我们就在《差异困惑与选择》一书中提出要对中医 理论体系进行解构与重建。而时至今日,对现代的中医人士来说,变革旧框架,重建 中医理论体系,不是该不该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样做,从何切入的问题,以及整个 中医界如何更好协作、协同的问题。否定这种必要性,那他也许是个浓厚的民族 文化拥戴者,但决不是个科学工作者,因为缺乏了起码的科学常识。我们赞赏的是既具备科学精神,又有民族 情感的中医学探索者。
我们并不认为中 医理论体系中一无所是,一无所长(这是错误的,是民族虚无主义的体现),相反,我们认为中医理论体系中有很多内容很有价值。在知识社会仍会有重要作用。例如,指导思想中,讲究与自然的和谐(蕴藏于天人合一观中),讲究整体相关(见整体观念),讲究内在自组织自协调思想(体现于 阴阳五行学说之中),注重功能态(见“气论”),注重对不同生理及病理状态的调整(辨证论治),注重对个性特征的把握(体质学说)等,都是重要的,依然有其指导价值的。然而这只是些自然哲学观念,或只是些指导思想。它们都需要细致化、具体化,才能成为十分具体的科学知识,才能对未来人类的保健活动提供切实而具体的帮助。这个哲学思想科学知识化的过程也是需要探索创新的,也是需要汰旧迎新的。因为具体的科学知识,一定有其时间性特点的,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认知手段的提高、认识水平的深化而不断更替的。
(五)
中医药学中有许多属于技能性、应用性的知识,这是医学的技术特征使然。这些内容中的大部分在知识社会时期仍将有其实用价值。然而,今非昔比,明更非昔可比。这些内容也有一个推陈出新的发展要求。须摈弃不适时宜的,提升仍有价值的,创造知识社会所必须的新内容。例如,就大的而言,传统中医学面对的主要是农业社会中的 健康问题,随着日趋进入知识社会阶段,健康问题也会起很大变化。较之过去,当今社会不仅仅 疾病谱已有了根本性改变,即便是症状和体质,也有很大不同。举一极端例子,同为疲劳,当今知识社会色彩比较浓烈的大城市中,以往所表现出的以体力过度透支为主的疲劳(力劳所伤),已让位给了由紧张、竞争、压力或脑力劳动所致的慢性 疲劳综合征(有人甚至创造了“脑累”这一新名词)。这两者虽同为疲劳,却旧药难医新病,后者对中医学来说,也是个全新的课题(在我们看来,现代疲劳也不等同于中医理论所说的“劳神所伤”,两者从机理、 临床表现、诊治要点、 用药,均有较大不同)。又如,同为冬令进补,以往推崇的是大补,补气 补血补阴补阳,而如今,至少在上海,讲究调整已悄然代替了“补”。因为当今社会,人的体质起了很大的变化,虚弱已不多见了,高脂、高粘、高糖、 高血压、肥胖已成为主要健康之敌,补剂对这些人来说,大多属于忌讳之列。要不了多久,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因为有预测表明,知识社会中从事一定体力劳动的仅占1/8(过去的中国,占80~90%),社会将主要有两大类劳动者组成:知识分子和服务业者。工作性质的截然不同,社会对医学的需求也将发生根本改变,必须以变应变,这是起码的常识。
即便是仍有很大应用价值的技能或方药,在新的历史时代,同样有变革的必要。人们不会再满足与于又苦又涩的汤剂,不会满足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解释,不会满足于过于传统的“阴啊”“阳啊”的理论阐述······,知识社会的主要成员都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准,他一定会要求给出一个更贴切的解释,他对自身的健康也更加看重,黑而苦涩、机理不明、成分不清的中药,他会本能地加以拒绝。这些都要求中医学人士奋起努力,以变应变,并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迎合新的知识社会时代,赋予 中医药学以浓厚的时代气息。
(六)
知识社会的变革涉及很多方面,一篇文章根本无法讨论太多的变革问题。可以预料,在知识社会,医疗形式、保健方式都将有质的改变。传统中医刚刚完成从走访式行医或坐堂式行医向医院就诊的改变。而新的社会,医院式医疗虽然仍有需要,但不再是主要形式,社区的、 家庭的、网络的、全球的健康服务也许成为主体。中医学所面临的竞争无疑将会更残酷。在这种形势下,拥有被服务对象更多的健康信息者将成为赢家。不仅如此,人们的健康需求也将明显提高,无病保健将成为时尚,此时,光凭舌 诊脉诊等传统 四诊能作出有效的病前微观判断?显然不能。此时,不变,只有被淘汰出局一种结果,这就是竞争社会的铁的规律。因此,“变亦变,不变亦变”,这是客观形势使然,不以任何中医界人士美好愿望为转移。为此,只能以变应变,关键是如何掌握主动,把握先机,做到既迎合时代,又能宏扬传统精华。
(七)
最后,我们只想赘述几点,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社会,中医学不进则退,不变则死!这“变”是历史进步的趋势,学科发展的客观逼迫;这“变”将是 伤筋动骨的,甚至是脱胎换骨的;若扬弃或“变”发生在质的层面,这就是理论体系的重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国内文化学者就在呐喊:“重建 中国文化”,医学可视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重建”又有什么可怕的?要变,要重建,要迎合时代,要掌握先机,就得 学习,就得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社会的信息,而不应有所排斥,更不应有门户之见;要学习的,首先是现代生物学知识、现代医学知识,羞答答地回避这一点,或舍近求远,又为了什么呢?其次,变的过程中,除应遵循一些 基本原则,讲究科学精神,与时代同步,宏扬传统精华外,不应有其他附加的前提或条件。而且,应允许多元化探索、多途径追寻。
社会急速前进的步伐留给我们中医界的时间已不多了。其实,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中国改革开放廿十年了,质的变革有多多少少,从所有制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企业改制,中国不仍旧是个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医学亦然,许多人耿耿于怀,阴阳 五行不说了,还算不算中医?若我们的思想观念中,我们的理论分析里,贯彻着二分法的精髓,注重机体内在协调,内在制约与促进的并存,注重不同功能之间的错综联系,难道就不算中医?难道不是进步?对于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有民族情感的人,是不会轻易丢弃的,但不等于一定死守阴阳五行之类形式或表述方式,因为形式表述只是外套而已。对此,大可不必惊呼这还算不算中医!?那还有没有中医味!?难道只有穿长袍的才算是中国人,穿西装带领带的就成了洋夷?
一个学科只有在不断创新、不断变革中才能获得进步,获得发展。
不要再拒绝变革了,不要再拒绝探索了,不要再拒绝扬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