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90|回复: 0

针刺“有效点”临床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2 00: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正月初十第546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郭效宗 ⊙ 编辑/王超
  

  导读:小编不得不说,又涨姿势了!小编看了好多缪刺法衍伸应用的书,但是一直以为只对痹症效果很好,从来不知道内伤病效果也好。同样的取穴,为什么有人用起来效果好,有人效果就不好,看完我想我们就都明白了。
  
  

  针刺“有效点”临床体会
  在针灸临床中,用中医辨证选穴治疗效果不显著时,我常用“有效点”进行治疗,效果颇为满意。兹将寻找“有效点”的方法及治验,报告如下。
  一、如何检査出有效的刺激点
  “有效的刺激点”,是指利用针刺某些腧穴或部位,而能解除病人痛苦而言。
  (一)检查方法
  1.检査部位:①患部及痛点。②相称部位:即病在左检查右,病在右检查左。如左手腕痛在右手腕找有效点;右肩痛在左肩找有效点。③交叉部位:如左肩胛区痛,可检査右腿的居髎、申脉等部位;左臀部痛可检査左髋部维道、环跳、白环俞等部位;腰痛可检査颈部天柱、百劳,下肢殷门、绝骨;左足踝痛,可检查右手腕等部位。④相应部位:如病在足背,可检查其同侧手背上有无有效点;病在足趾,可检查其同侧手指有无有效点;病在鼻部,可检查曲骨,病在腹部,可检查腰背。意在上下前后,取其相互对应。
  2.检查手法:分浅、中、深三部检査。浅中部检查常用①循按:在应检查部位,医生用拇指稍稍用力往返循按,同时询问病人有无异常感觉;找出异常感觉点后,再反复循按确定哪里异常感明显、哪里能使症状缓解,就是有效点,要记上符号,留待针刺。②揉掐:医生用拇、食指,在应检查部位,先揉后掐,由浅及深,手指往来旋动,寻找异常感觉点。③捏提:医生用栂、食指在应检査部位,捏提病人皮下及浅深组织,寻找异常感觉点。
  深层检查用:①推压:医生用拇指,在应检査部位,以病人能耐受的指力,往来推压,寻找异常感觉点。②掌肘:医生用小鱼际部(拇指球)或用肘尖强力加压于应检查部位,寻找异常感觉点。
  上述浅层、深层检查手法,根据病情、病位,可单独使用,亦可互相结合使用,不是泥守不变的。
  (二)检查目的
  无论利用那种手法进行检查,主要要明确找出下列三点。
  1.阳性点:医生用手法在病人身上应检査的部位,细心察探酸、麻、胀、痛等反应点,这些点称阳性点,对诊断病情、病位资助很大,要详细记清。
  2.阴性点:找出阳性点后,再用同样手法在阳性点上及阳性点的对侧进行探索,如新的探索点经用手法时,而某些阳性点的酸、麻、胀、痛等症候消失,则新的探索点称为阴性点,针刺功效颇佳。
  3.良性点:在应检查的部位,医生用循按、揉掐、捏提、推压等手法,找出能使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之点,称为良性点,对此点针刺,效果甚佳。
  二、针刺手法和要求
  (一)针刺手法
  1.补法:进针后,用提插术找出针感,再大指向前、食指向后进行捻转,慢提紧按往复三次,以病人有热感为宜。一般患侧轻刺,健侧重刺;同名经或相应部位重刺。
  2.泻法:进针后,用提插术找出针感,再大指向后、食指同前进行捻转,紧提慢按,待针感加重,急速出针。
  3.平补平泻:进针后,用提插术找出针感,轻提轻按,捻转快慢均匀,使针感向四处放散,患者感到舒适,1~3分钟,即可出针。
  (二)针感要求
  针感要求达到“三通”。
  1.上下通(针臂至手,针臀至足);
  2.左右通(针颈、背,针左通右,针右通左);
  3.前后通(针胸、背、腰,通前胸、肋、腹)。除此,还要使针感到达病所,超过病位,传到远端,且使病人有舒适之感。
  三、典型病例
  王XX,女,67岁。主诉:右侧甲状腺肿大已14年,每感喉干喉痛,咳嗽,腰痛,出气有堵塞感。经北京医院扫描发现不吸收碘,确诊为冷结节,基础代谢+33%,空腹血糖199毫克。曾用中西药治疗无效,因畏惧手术,特来我院求治。
  检查:甲状腺右叶肿大3x2.8cm,边缘清楚、质硬,随吞咽上下活动,加压无痛感。心率每分钟80次,脉搏80次。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细滑。诊断同北京医院。
  治疗:在肿块左右各刺一针,肿块中心直刺一针,都要刺到基底;同时更在有效点上,大抒、天柱、内关进针。所刺之针、针感颇合乎要求。二诊:肿物已不显著,但吞咽时肿物处仍有隐痛。针治同前。三诊:自觉右眼眶内有不适感,腰痛。治疗同前。四诊:肿块完全消散,其他症状亦不存在,为巩固疗效,在有效点上又针刺12次。
  四、结语
  本文所介绍的“有效点”(阳性点、阴性点、良性点),是在临床实践中认识的;在病人身上能找出有效点进行治疗,效果突出。
  【本文摘自《中国针灸》1982年第6期,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灵兰书院亲情会员开放招募,将获赠2015年以前内容的纸质合刊8本(4月份制作完成),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亲情会员招募通道。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