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31|回复: 0

那些年,因“状元”而闻名的医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2 18: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第487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孟庆云 ⊙ 编辑/闫立彬 
  

  导读:你是不是觉得古之大医如龚廷贤、赵养葵等前辈就是每天只会看书治病的“医痴”?如果是的话,那就错了,其实他们也有很多风流雅事,现在我们一起跟着孟庆云老先生八一八这些前辈们的趣事吧!
  
  医界状元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有产物,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现象之一。
  “状元”一语,也在习俗中成为各类有关考试的第一名者。但也有把各行类人物中的前茅称谓“状元”。
  历代状元中,涉及医药、医事的故事颇多,例如南宋状元文天祥,曾书赠儿科医家何飞匾额“慈幼堂”三字,其真迹曾被于右任收藏,后赠沪上名医徐小圃。明代早达英伟、学问才识睨今古的状元杨慎,在流放云南究研医卜技能之际,将所搜集的民间方药,写入《升庵外集》之中。
  医林中,以状元闻传者,有医林状元龚廷贤江湖状元赵养葵本草状元吴其濬赌状元邱芍药随驾状元陆润痒人参状元翁同龢,其中龚廷贤、赵养葵和邱芍药,非科名者,乃是医界中传诵之状元者也。
  医林状元 龚廷贤
  医林状元龚廷贤在医界最具声闻。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明代江西金溪人,1522年~1619年,卒年93岁,行医60年。
  父龚信为太医院医官。廷贤世其业,其兄龚敏所、龚琯四,弟龚廷器、龚云嵩、龚云来,子懋升、龚安国、龚定国、龚守宁,侄懋官龚南塘等皆为名医。
  龚廷贤曾任太医院吏目,子守宁和侄懋官也授太医院医官。
  廷贤承家学外,还访贤名师,广其裘业,博综诸家,以制方萃味,用药易简,有“王道医”之称。
  1593年,治愈鲁王张妃臌胀,被赞为“天下医之魁首”,并赠以“医林状元”的匾额。
  其撰刊著作,俱标有“医林状元”之目。有《种杏仙方》《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云林神彀》《鲁府禁方》《小儿推拿方脉全书》等,著书不用艰深语,易解读,语如阮瑟稽琴,自成韵调,特别是《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二书流传最广。以至刻书商也谓“寿世保元,最能赚钱”。
  龚廷贤的医学造诣,也筑基于高尚的医德,他的“医家十要”“病家十要”,已成为后世医者含灵养正之守则。
  
江湖状元 赵养葵


  赵养葵,名献可,自号医巫闾子。明末浙江鄞县(今宁波)人。生活在明隆庆到崇祯年间(约1573年~1644年)。精研《易经》及理学,又淹贯佛学道家,医德高尚,往来民间,曾游医于陕西、山西等地,人称逸士、游仙、江湖状元。
  赵养葵尊薛己。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说“献可论,合二张”,“二张”是张路玉和张景岳。更早的黄仲羲说:“二十年来,医家之书盛行于世者,张景岳《类经》、赵养葵《医贯》。
  然甚至《四库全书提要》也把赵养葵的命门学说是“以自伸其偏见”,更有徐灵胎著《医贯砭》,斥之为妖书,说赵养葵是“率而入魔道”的始起人。将赵养葵之学划属薛己、张景岳诸人的温补学派,可堪达于理解,但说其学是“合二张”而成,直是消解了这位江湖状元在理论上造妙创新的切要。
  自《内经》奠基中医学理论体系以后,就期待对五行的突破,道家论脑,直到明代李时珍才被重视起来。
  宋明理学厚论太极,朱熹论及人人各有一太极。
  医学家循太极的思路,营构了数种模拟太极的藏象,以图在应五行的五脏之上,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脏”,遂开发《难经》的命门。均是依朱熹《周易正义》阴阳鱼太极图的思绪引伸,主要有张景岳的水火命门、孙一奎的动气命门和赵养葵的真主命门。
  比真主命门“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以“命门之火”为人身之动力之源,又含真水,其水火不离相济,是五脏生机所系,五脏生克制化根系于此,又以五脏各有水火,把水火之论发展为五水五火。
  此论对人体生长、发育、活动有更深入的阐释,有临床和养生的实践价值。特别是真阴真阳的盛衰立论,为一些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新思路,对命门火衰的证候尤为突出。除《医贯》外,他还著有《内经钞》《素问钞》《经络考》《正脉论》《二体一例》等。他晚年所著妇科专书《邯郸遗稿》是他故去后,其子赵贞整理成书的。后世尊从他学说的有高鼓峰、吕留良、董废翁等人。吕留良对他的理论评曰:“赵氏所言皆穷源返本之论,拨乱救弊之功甚大。”可谓中的肯切。
  
本草状元 吴其濬


  本草状元吴其濬(1789年~1847年),河南固始人,自瀹斋,别号“雩娄农”(固始的农夫)。
  初以举人纳赀为内阁中书,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为丁丑科状元,授翰林院编修,后充广东乡试主考官、实录馆纂修官、日讲起居注官、《玉牒》馆副总裁等,还曾任鸿胪寺卿、兵部侍郎、礼部侍郎、户部侍郎及内阁学士等京官,又在地方任湖北、江西学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福建、山西等地巡抚和湖广、云贵总督等职。官历了大半个中国,也为他研究本草提供了条件。
  
  他参考了800余种医药文献,广泛访问调查,组织人力搜集标本,自己也深入山区,亲访药农、草医、牧童,历时七载,完成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及《植物名实图考》。这是继李时珍《本草纲目》,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之后的本草方面的不朽著作。
  1919年该书出版后,欧美及日本学者競相购买,日本牧野氏著《日本植物图鉴》,国人裴鉴、周太炎二氏所编《中国药用植物志》,均以是书为主要参考资料。
  此书着重植物资源、药名异同考证和性味辨识,纠正了一些本草书的错误,绘图精美,细致逼真,被誉为“包孕万有,独出冠时”。也彰显了他的治学特点:一是严谨笃实,事实就是。二是不泥成规取进化的观念,认为天地生物也是日出不穷的变化的。三是治学从第一手资料从实物出发,先有《长编》后成《图考》,以“耳治目验”者为据,这在乾嘉朴学大盛之际,是“特开生面”(陆应谷序)之举。
  除此二书外,吴氏尚有《弹谱》《弹弓新编》《滇南矿产图略》《念余阁诗抄》《军政辑要录》等。其为官,以勤于政务、体恤民情,提倡法制,严捕烟(鸦片)贩,洁己奉公,有“清勤”之称,道光皇帝赞他“学优守洁,办事认真”,加恩赏太子太保衔。
  随驾状元 陆润痒
  随驾状元陆润痒(1841年~1915年),是晚清名医陆九芝的儿子。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戊科状元。字风石。善书法绘画,医从家学。先世以儒显,皆通医。九芝也诸生,太平天国时避居上海青浦业医,治愈上海县令刘泰康结胸症而医名大震。
  倡大运气之说,力主伤寒温病,说“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阳明病,以朴学功底解《内经》难字及意义,著《世补斋医书》。
  陆润痒未及第以前,为其父著书录文删改,九芝终不惬意。陆润痒始授翰林修撰。光绪以后数充乡试考官,曾入值南书房,为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后任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兼工部侍郎。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光绪蒙尘西安时,陆润痒授礼部侍郎随驾西行。
  清王朝最后四年中,他历任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府尹、吏部尚书兼参政大臣、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弼德院院长,入值毓庆宫,充溥仪师傅兼顾问大臣。辛亥革命后仍留毓庆宫。
  陆润痒的医事活动有二,一是曾掌管京师官医局,二是入内阁后掌内务府,带领御医为光绪、慈禧请脉,处方上有他的钤章才能投药。
  人参状元 翁同龢

  翁同龢(1830年~1904年),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
  在富赡的翁家藏书中,医书很多,翁同龢读过的医书,在《翁同龢日记》都有记载。《日记》中还记载他以“二阳之病发心脾”讨论光绪的病情。但他并非医林中人,称他“人参状元”,是因他在殿试中,巧用人参为兴奋剂以助阵,夺得状元由此传名。
  
翁同龢字声甫,号叔平,又号瓶生,晚号松禅老人,江苏常熟人。为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安徽巡抚翁同书、湖北巡抚翁同爵之弟。自幼一意功名,以诸生入京,拔贡后中举,习作八股,在书法上自成一家。主习楷书,时值祁春圃一派提倡黑大圆光盛行之际,他参进一些碑帖笔意,以欧阳询体为骨,以颜真卿字为靣,每多临写钱南园,又旁涉草书、庙堂碑及米芾、董其昌等人的字帖。1856年会试中试后参加殿试。

这一科参加殿试的贡士中,尚有孙毓汶者也极具竞争力。孙毓汶字莱山,山东济宁人。孙毓汶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科状元孙毓溎之弟,是协办大学士孙毓庭之孙,浙江巡抚孙善宝之侄,父亲是户部尚书 孙瑞珍。也系由秀才而贡生而乡试中式,书法崇翁方纲,参以董其昌、赵孟頫笔意,冠绝一时。殿试殊重书法。在诸贡士中,他二人书法为上乘,他人莫属。在态势上都夺魁心切,一个想独占鳌头誉父子状元;一个急荣登榜首,成为状元兄弟以流传科名佳话。两家久为世交对这场殿试彼此较劲,心照不宣。

殿试之前,贡士住所如离殿廷稍远者,每多投宿或借宿朝门附近,以便翌日清晨进入隆宗门。翁家住得较远,而孙家宅第在皇城附近。孙家以此设计了一个计谋:以通家之谊,延请翁同龢殿试前夕到孙家吃夜饭,留住一宿,第二天清晨去赴试。翁同龢应约而至,孙毓汶的父亲孙瑞珍,以父执之谊殷勤款待,劝酒畅谈,饭后又邀请到书斋,不厌其详地指点殿试规则,直到翁同龢已疲乏困倦,主人才令其就寝。此时之前的孙毓汶,早在席散之前就到安静的房间睡觉了。翁同龢和衣而卧后,又听庭前爆竹声大作,持续不断,终夕未眠,以困顿衰疲之身参加殿试。


  殿试场面与贡院的会试大不相同,会试有桌板坐着行卷,殿试只铺在地上,俯优而写,大卷子誊写对策,得算好行格和字数,多字少字都非臻善,满格卷面才夺魁有望。此际翁同龢心身难受以极,忽然想到临来时他父亲给他带来两枝老山参放在卷袋里,他便找出来折下半枝,含入口中咀嚼咽下,顿觉神志焕发,精力充沛,他便振笔直书,一气挥毫,如期交卷。
  胪传前夕,翁同龢与孙毓汶的卷子都在前十名之内。放榜后,翁同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孙毓汶为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这一抢元夺魁的故事也堪为科举中的传奇,知事者以此呼翁同龢为“人参状元”。翁同龢为官曾任多职,任过户部侍郎与户部尚书,中日甲午海战遭败绩后,有人用对联讽刺李鸿章也捎带了他,联曰:“宰相合肥(李鸿章合肥人)天下瘦,司农常熟(户部司农翁同龢常熟人)世间荒。”翁同龢还曾先后为同治、光绪之师,又有“两代帝师”之称。
  【本文转自2014年10月23日《中国中医药报》,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查看“医林状元”龚廷贤编著的《药性歌括四百味》

  ▼▼▼     点▼表扬一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