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70|回复: 1

刘力红老师生动解读“医为仁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3 05: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第464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刘力红 ⊙ 编辑/王超
  

  导读:本文是刘力红老师讲座的辑录,风格和《思考中医》一样,缓缓流淌,娓娓道来,循序渐进地谈了医为仁术的意思,一气读完,很受感染。中国的传统文化关注的是人,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即便再忙,也推荐您好好读完,分享给您的家人朋友,让好文章的正能量,福泽更多的人。

  
  
  中医——尚礼的医学
  

  通过跟师和长期的思考,近年我提出了“中医是尚礼的医学”的观念。这个观念不是我创造的,孙思邈在他的著述里已讲到“上医以德治国,中医以礼齐人,下医以刑治病”。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疗效是硬道理。中医不仅要近期疗效,更要远期疗效,这就要对“医”有一个长远的考虑,有一个深入的认知。
  

  一、医为仁术
  

  什么最能体现中医的理念、精神和文化?我认为是“医为仁术”。“医为仁术”这个提法大家都很熟悉,但,正因为太熟悉了,反而容易忽视它的意义。这些年我对这个提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发现它是我们能够从理念、精神、文化这三要素去认识中医的重要门径。
  

  我们经常讲中国文化的四大元素,是儒释道医。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医紧接其后,可见医之重要。所以,儒释道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从这个角度看医,那医就不孤立了。我们经常讲“中医是生长在中国文化土壤里的瑰宝”,那么这个土壤是什么呢?就是儒释道。所以,中国文化之间要贯通起来,真正地贯通后,理念、精神与文化这三要素自然具足。
  

  儒家以“仁”为本。《论语》开篇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之后紧接着就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一旦有了这个“本”,儒家的道统就建立起来了。那么这个道统走的是什么线路呢?走的是孝悌这条线,由孝悌而忠信而仁义,最后达到“仁者爱人”。这是“仁”在儒家的地位。
  

  “仁”在佛教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佛的名号了解,“佛”在梵语里叫“Buddha”,是觉悟的意思。佛有很多名字,而释迦佛一个很形象的称谓叫“能仁”。“能仁”是佛!当然这个“能”是根本的“能”。由“能仁”这个称谓可知,佛教认为,人性最根本的“能”之一就是“仁”(另一个根本的能是智慧),如果人性中这个根本的“能”全面地展现开来,那就意味着成佛。而仁的另一种表达便是慈悲,为什么所有成佛的人都很慈悲?就因为他的根本是仁。
  

  道家对“仁”的认识似乎有一点奇怪,道家经常不以仁为仁,如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道废有仁义”,是不是老子不讲仁呢?非也。不是老子不讲仁,而是不以仁为仁,不执著仁。为什么不执著?因为这是道的本体、道的本怀,道之外没有仁,所以你在道外去寻仁,实际上已经离道十万八千里了,他讲的实质是这个,实际上跟佛教讲能仁是极其一致的。
  

  医怎么看待仁?我们从“医为仁术”这个提法就能大致体味到仁与医的关系。“医为仁术”,学中医一定要对其有根本的认识,否则为医是很困难的。
  

  “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太公的这个定义把仁的内涵很巧妙地勾勒出来了。我们看“仁”的造字,左边是一个单人旁,右边是齐头的两横。右边的这两横,上一横表天,下一横表地,左边的单人旁表人。
  

  所以,仁的造字已然涵括了天地人的要素,也就是三才的要素。我们中医是研究什么的?如果说中医有一个范畴,那就是三才,就是天地人!《内经》讲:“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乃可以长久。”大家想想看,这不就是仁吗?不就是仁的造字所现吗?
  

  “天有时”,天给我们的是什么?太阳的东升西降,月亮的阴晴圆缺,天体的运行带来时间的变化,带来四气的变化,带来寒热温凉的变化,这就叫天有时,时是天的一个要素。
  

  地呢?有财,具足财富。因为万物都生长在大地上。
  

  那么人呢?人处于天地之间,人能否享用到天时地财?那就要看能否与之相共了。
  

  太公对仁的定义,充分揭示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天地人之间的相共相和。人必须跟天地相共相和,才能得到天时地财的养育,才会感受到天地的恩德和眷顾,这个就叫做仁。天地每一刹那都在给予我们,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前段时间我在思考“感恩”这两个字,感到非常地震撼。感是什么?感是感应、感知、感通,传统文化非常强调这个“感”,我们看《易经·系辞》对易的定义:“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道。”圣人告诉我们,对于天下之道、天下的学问,我们透过什么方式才能知道?通过感通。这是做传统学问的关键。不知感通,上不了路!
  

  那什么是感恩?对于天地的恩德,我们首先要能感知到、感受到、感觉到,这叫做感,这是最大的感,但芸芸众生有几人能感知到天地给我们的恩德?知感恩者仁也。我们必须跟天地有这份感,才能跟它相和,最后才能建立仁的次序,才能跨入医的门槛。
  

  此外,我刚刚讲ren,大家可能分不清楚我是讲人类的人还是仁爱的仁?但你有感恩心你就分得清楚,感通嘛!从语音上,我们分不清,因为人、仁是一个声音。老子讲,“声音相和”,为什么仁和人是同一个声音,大家想过没有?我这些年研究文字,觉得文字最大的奥秘在声音里,而不在六书里。声音为文字之本,六书为文字之末。何以故呢?
  

  大家想想,人类开始用声音来表达思想,多少年之后才有文字出现?我们追溯到文字的起源,最多不过八千年。在有文字出现之前,人类有太长的时间是用声音在表达思想,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声音,尤其是同声同音字,这是奥妙中的奥妙。
  

  为什么人类的人和仁义的仁同音?这就意味着二者的必然联系。仁者人也,人者仁也。所以,我们作为立于天地之间的这个人,你必须是懂得仁的,你必须是能够跟天地感通的。人能够与天地共,你才符合人的基本条件。圣人造字,把两个不同的字放在一个声音里面,必有其甚深的法义隐含其中。仁与人的声音相和,实际上已经揭示了仁是人的本能。为什么说医为仁术呢?因为医就是去认识这个本能、去体察这个本能。
  

  中医所要做的事情不就是这样吗?细细品味,确实是这样。所谓中医就是去认识、体察人的这一本能,而人的健康(或康健)就是具足这一本能。如果违此或者失此本能,就是疾病。据此,我对医作出了以下的定义:察知违失本能(仁)之所在而调之,使恢复本能(仁)者,即为医也。故曰:医为仁术。

  

  医何以为仁术?它是这样一个路线。不仅是从道德层面讲,医要有父母心,这当然是必须的,而这个父母心亦另有深意,父母心就是天地心,就是仁!失却此心,必然患病。医的责任、医的功用就是去体察、去认知他如何违失此心,并使之恢复,这就叫做医。医为仁术,是在这个层面安立才堪称仁术,否则,只能说这是一个道德的口号,而不具有学术内涵。如果我们由此深入思考,那医为仁术就具有深广的学术空间,它就真正体现了理念、精神、文化这三要素。
  

  二、达成仁的路径
  

  我在思考用“达成”一词是否妥当,因为我们前面讲仁是人性的本能,人性的本能不是造作出来的东西,所以也许用“回归”会更贴切一些?达成仁,或者说回归仁、回归本体,对此儒家是什么样的路径呢?
  

  1.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第十二篇“颜渊”中有一段精彩问答。颜渊问夫子:“何为仁?”夫子没有直接答复,绕了个弯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个解答不像今天的名词解释,而只是给出了一个到达仁的路径“克己复礼”!这也告诉我们,仁是很难用逻辑语言去表述的。
  

  又比如“仁者爱人”,意思是当你成为仁者后,你一定是爱人的,而这个爱人是无条件的。你对我好,我爱你,你对我不好,我也爱你;你品德好,我爱你,大家认为你人品很差,我还是爱你。当你成为仁、进入仁者的境界,你散发出来的就是这种爱人的气息。也就是说,你只要按照克己复礼去做,慢慢就能够体味到那个仁。
  

  由此可见,回归仁的路径是什么?就是一个“礼”。那实现礼的路径又是什么?是“克己”。透过克己来复礼,透过复礼我们去知仁、去见仁、去体仁。由探讨医为仁术,推演到探讨克己复礼,这个逻辑关系就这样呈现出来了,学问也就是这样层层深入的。
  

  2.礼的旨归和作用
  

  中国是礼仪之邦,尤其儒家,非常强调礼,六经中专门有一部《礼经》。“礼”讲的是什么,礼的旨归和作用是什么?我们透过《论语》《礼记》可以大致作一个归纳,礼实际讲的是规矩、次序。那么规矩和次序,又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是为了实现一!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先看看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中有这样一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以看作是军队的礼,是每一位军人都必须遵从的规矩和次序。
  

  这个规矩、次序、这个礼是为了实现什么?是为了实现步调一致、万众一心。所以,我们的礼、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实现一,我们要有这个认识。
  

  礼的旨归是为了实现一,而一又是什么的根本呢?是整体性的根本!亦即中医两大特征之一的整体观念的根本。一的现代表述是一致性,因为只有一致才有可能整体。所以,礼实际上是为了实现整体性。为什么说中医是尚礼的医学?至此,大家应该略有领受。
  

  近年我读了欧文·拉兹洛的一本书,印象很深,作者曾经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奖。他的这本书叫《全球脑的量子跃迁》,我很希望大家读一读。这本书的很多内容我虽然也没读懂,但对于它对一的表述、一致性的表述,却感到非常赞叹。一致性是现代科学领域的顶级观念,由于量子之间的干涉或缠绕,导致量子之间存在不可思议的一致性,而由量子的一致性,就带来了一切领域的一致性。
  

  这里介绍几个一致性的案例。第一个例子(摘自《全球脑的量子跃迁》。下同),现代科学解释宇宙的生成是大爆炸理论,大爆炸之后,宇宙极速地膨胀,“若宇宙早期膨胀速率比正常小十亿分之一,则宇宙将几乎瞬间大瓦解;若速率快于十亿分之一,它会因为太快而最后只生成稀薄冰冷的气体”。膨胀速率快或慢十亿分之一,宇宙就没有办法诞生,只有不快不慢恰到好处,宇宙才能够诞生。为什么宇宙早期的膨胀速率能够这样不快不慢?唯一的解释就是它存在一致性。
  

  第二个例子是电磁场。我们知道宇宙之间有四个力,强力、弱力、电磁力、重力。“如电磁场和重力场之间力略有差别,也会阻止热而稳定的恒星,如太阳的存在,也因此阻止了可养育生命的地球上生物的进化过程”。电磁力和重力不能有略微的差别,若稍有差别,恒星就无法构建,为什么能如此精准,唯一的解释还是一致性。
  

  再看生物圈。生物圈中的一致性亦即有机体内量子的一致性,是保证其进化和生存的根本。例1:“若没有通过量子的一致性产生的波形能量转移,就不会有让这个地球上生命开始的高效的光合作用:地球上将不会存在生命!”例2:“人体由1014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每秒发生一万次生物电化学反应。所有这些都要求及时可靠的紧密联系。另外,每一夜会有1012个细胞死亡,并有数目大致相等的细胞来替换它们。有机体内数目如此庞大的细胞的完美协作和它们复杂的电磁与化学信号,仅靠物理和化学作用机制是难以诠释的。”唯一的解释仍然是它们存在一致性。
  

  生物有机体的一致性包括内在一致性和外在一致性。内在一致性的水平决定器官的健康水平,这不就等于告诉我们,整体性的水平决定机体健康的水平!如果一致性遭到破坏,变成非一致了,疾病便会随之而生。而内在非一致性极端的例子就是肿瘤!肿瘤为什么会产生?肿瘤就是一群异化的细胞。它的细胞分裂已经脱离了机体的一致性、整体性,这就是肿瘤。
  

  外在一致性,是有机生物体跟外在的环境,包括自然、社会、家庭、工作等的关联方式,这实际上就是讲人与天地、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中医的整体性不单讲人自身是一个整体,它更强调人与天地与社会是一个整体。
  

  内外一致性之间的关系,是内外相互联系、相互增强,和则共和、坏则共坏,这是现代科学最前沿的认识,由此不难发现,它与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念完全契合。
  

  以上我们谈到了一致性在宇宙生物圈中的体现,其实在社会形态中亦是如此。过去的皇帝都称天子,天子即天的儿子,子承父志,子不能有违父志,所以天子就意味着皇帝必须跟天是一致的;天子之下有大臣(诸侯),臣跟君是什么关系?臣必须跟君王保持一致;诸侯(臣)之下有大夫,而大夫又要跟诸侯保持一致,以此类推,以至于民。如此一来,上下就一致了,这就是整体性,就是天道。
  

  周代之所以历经了八百年,跟它的社会形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或整体性是有关联的。因为孔子崇奉的周礼便是从这里开始的。反之,若天子不能真正体察天意,上行下效,那诸侯就开始跟天子不一致了,就会出现诸侯割据。诸侯如此,大夫随行,所以在孔子生长的鲁国,出现了三家大夫专权进而天下大乱的局面。
  

  为什么学中医也要关注历史社会?因为人与社会的健康都离不开一致性(整体性)。《素问·灵兰秘典论》之所以要将脏腑官能化、社会化,目的亦在于此。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知道宇宙和自然的特征是一致性,拉兹洛也在书中讲到:在宇宙和生物圈中,一般没有什么能持续地、有目的地阻挡一致性。这个重要的观念清楚地告知我们,自然会不会有非一致,会不会有灾害?会有!但它没有持续地、有目的性地非一致,非一致极其短暂和局部,它能够很快地进行调整。
  

  而人类就不一样了,因为唯独人类能够持续性地、有目的地阻挡一致性,可以说人类的特征就是非一致性。我们看历朝历代的更替,最后都是因为非一致性,我们再看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是非一致性,是从个人利益出发的结果。
  

  3.礼的迫切性
  

  由于人类的非一致性、破坏整体性的特征,礼就显得十分迫切了。如前所述,礼的旨归和作用就是一致性,那么,一致性的结果是什么?孔子在《礼运》中讲:“夫礼者,先王以存天之道,以制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由此可见,孔子视礼如生死。
  

  “存天之道”,天道,我们讲是宇宙自然之道,它是一致性的。人之情如何?人类的特征是非一致性,所以人之情也是非一致性。孔子在这里将礼表述为“存天之道,以制人之情”,实际上就是要将非一致性转为一致性,进而实现天人一致、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故云“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至此,我们方能明白为什么孔子将“克己复礼”作为他最大的人生目标,因为生死攸关!
  

  由前所述,人类的特征是非一致性,那么,人类何以造就非一致性呢?这是因为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几乎每个人都想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中心主义,亦即佛教所讲执著自我的心。因为对自我的执著,每个人都想按自己的意愿去作为,纷纷杂杂,何以形成整体?其结果一定是不符合礼,一定是非一致性!自我中心主义造就非一致性,那恢复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克己复礼”!
  

  因此,克己之关键实际上就是自我中心主义的瓦解。只有瓦解了对自我的执著,克己才能实现,复礼才能实现,一致性才能实现,这是它的技术路线。
  

  《礼记》对礼还有一个更平实的诠解:“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把自己放下来,尊重他人,这样你我就一致了。若我高高在上,认为我的建议主张重要,你的不重要,这就各说各的,无法一致。所以,礼的要素是自卑而尊人,这个“自卑”不是消极地认为自不如人的“自卑”,而是放下自我,尊重他人,这是礼的关键。所以,克己的要素其实就是消融自我中心主义。因为只有自我中心主义消融了,我们才能做到“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道”。这是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路线。
  

  礼的作用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字来说明,就是“和”。恰如有子在《论语·学而》留下的名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礼最尊贵的作用就是产生“和”,之所以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因为失之则失和,得之则得和。至此,礼的问题就自然转到“和”上来了。
  

  “和”虽司空见惯,但要给它确切的定义也并不容易,为保险起见,我们还是回到礼的系统里。《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给出了“和”的清晰定义——“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和的要素是中节。
  

  紧接着《中庸》对此作了进一步地呈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读过这段经文后,大家会不会感到纳闷?何以喜怒哀乐之未发(中)能够作为天下之大本?发而皆中节(和)能够作为天下之大道?
  

  过去几年,我一直在思索,但不得其解。区区一个情绪有那么严重?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体悟,感受到确实有那么严重,它真是天下之大本!这里的中,不是中间的中,而是不落两边、是根本、是真实的意思。为什么中是天下的大本?本,就是原来的样子,本来面目。那本来面目与“喜怒哀乐之未发”又有何关联?每思及此,都会感慨《中庸》的伟大!
  

  我们可以细细品味自己的情绪,往往都在喜怒哀乐之中,喜怒、哀乐是情绪的两端,属于极端的情绪。为什么“喜怒哀乐之未发”就谓之“中”?当处在极端的情绪时,我们是什么样的状态?是远离真实的状态。比如夫妻吵架,怒气上来时,原本再好的夫妻,此刻亦变得一无是处。因为我们在情绪的控制下,远离了本来面目,根本无法照见真实。
  

  所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讲的是人只有超越了情绪,不为情绪所主宰了,他才能够回归本来,才能够照见真实。宗萨仁波切是当今公认的一位大师,他在谈到情绪的问题时,深有感慨地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不受情绪的干扰,那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了。
  

  而作为凡夫的我们,时刻都在情绪的干扰中,我们时刻都在两端,执持端见,要么对,要么错,要么是,要么非。因此,我们远离了本来,时时都是情绪的奴仆,受情绪的控制。
  

  大家不妨看一看“怒”的造字,上面是奴,下面是心。一个怒字便将我们发怒时的那种状态和盘托出来了,当我们怒火中烧,心是怎么样的境况呢?是处在被奴役的境况,是做不了主的境况。此时此刻是怒在做主,是情绪在做主。中国文字的精妙,由此可见一斑。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在本来面目上,是在本性如如不动的境界中,但要入这个世界,要谈生命的现象,你还得动而起用,还得有喜怒哀乐,只不过这个喜怒哀乐必须得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中节。“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和的要素就是中节。
  

  中节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当然,恰到好处的例子很多,《素问·六节藏象论》讲的“时立气布”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比如2012年9月22日22时49分交秋分,秋分是一个(时)节,当秋分这个节到来,秋分的气就要散播寰宇,这就叫时立气布,就叫中节。
  

  中节不仅指节气的时立气布,它实际上涵盖了一切,比如我们今天这个讲座,我们开始的时间是8:30,时间一到,王校长宣布开始,这就叫中节,就叫时立气布,这就产生和了。如果时间到了,还没开始,大家心里会不会有怨气?一有怨气,不和便随之而来。所以,只有中节才能产生和。
  

  中节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恰到好处,就是时立气布。而不中节就多种多样了,但是归根结底,亦不外乎两类,第一类,还以秋分为例,秋分这个时还没到,秋分的气已经到来,这叫未至而至,又叫太过或有余;第二类,秋分的时到了,秋分的气还没有来,这就叫至而未至,至而未至又称不及(或不足)。
  

  由此可知,导致不中节的因素虽有千千万,但概括起来,即是太过与不及(或有余与不足)。中节则和,不中节则失和,而和为礼最尊贵的作用,至此我们大概能够明了,何以礼节二字常常合称。中国文字之奥妙,实在令人赞叹!《礼记》云:“礼,时为大。”礼之奥义于此更见端倪。
  

  以上我们从理念、精神和文化的层面谈了尚礼的路线,那如何将其落实到技术的层面呢?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自然是如何中节,如何维系一致性的?《老子·七十七章》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何为?天道就干两件事:一是损,一是补。把有余(太过)的损掉,把不足(不及)的补上,那导致不中节、导致失礼的主因便不存在了。由老子的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到,天道、自然是透过损益来实现一致性、实现中节、实现礼的。
  

  那人类又如何呢?老子话锋一转:“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道和天道正好相反,不足还再去损它,它就越不足;有余还去奉它,它就越有余。这样离中节就越来越远,离和就越来越远。我们回顾人类社会的历史,每一个朝代到了末期都是这种趋向,这也就是朝代更替的因缘。所以,新的力量在推翻前朝时,都会打出同一个旗号:“替天行道。”替天行什么道?就是行“损有余而补不足”之道。
  

  当年共产党领导农民干革命,喊的口号是:“打土豪,分田地。”虽然字面上没有这四个字,但实质上还是替天行道。打土豪是损有余,分田地是补不足。这不就是天道吗?!替天行道,是革命成功的根本!这些年来,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招式是什么呢?是关注农民问题,一是解决农民工的困难;二是全面取消农业税,单这一项便是史无前例。农业税免除了,那财政收入从哪来呢?从纳税人那来,从有钱人那里来。这不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吗?!虽然人类历史错综复杂,变幻无常,但万变不离其宗,或兴或衰皆不离损益,如果我们能够用这一点去解读,便会清晰明了。
  

  社会如此,医道亦然,我们读《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者,不病也。”王冰释:“如是应天常度,脉气无太过、无不及者,名曰平人。”没有太过、没有不及的人,叫做平人。所以,平人实际是是中节的人、尚和的人、尚礼的人!
  

  为什么说中医是尚礼的医学,这是有甚深依据的。平人者不病,非平人者必病。既然非平人者病,那怎么去解决?我们看《内经》给出的治病总则“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不管你是什么病,肿瘤也好,感冒也好,SARS也好,统统地都是以平为期。因为“平人者不病”!那如何以平为期?仍然是:损有余、补不足。
  

  “损有余”在中医治法中叫泻法,补不足自然是补法了。所以,中医的千法万法,不离补泻两法。有的人不了解中医,看到补泻的字眼就不以为然,殊不知自然是靠什么来维持平和,是靠什么来保持一致性?靠的就是补泻(损益),这正是天道的大手笔!我们对中医的信心就是建立在这个上面。
  

  大家想想,天道坚不坚固?长不长久?如果天道坚固长久,那中医也一样坚固长久!我们要有这种自信,这是文化的自信、精神的自信,也是观念的自信。
  

  
  
  【本文摘自中医药文化2014年第3期,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关注中医书友会

  ▼▼▼
发表于 2016/2/11 20: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深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