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45|回复: 0

师兄朱进忠:朴实诚恳,坚守辨证论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3 2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
  关注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作者/王世民 ⊙ 编辑/王超
  
  导读因为中医书友会,我认识了李翰卿、魏龙骧、朱进忠、何绍奇等等以前不认识的前辈,如果我看到了有关他们的回忆录或传记,我都愿意跟亲爱的书友们一起分享,让大家跟我一样,对在纸上给我们谆谆教诲的老师们有了更生动的了解。本文是大学时即被戏称为“朱夫子”的朱进忠的故事,书友会最近选发的他的一篇文章是谈银屑病的,讲的非常精彩,大家读完故事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再欣赏一下。
  
轸念师兄朱进忠

  我和朱进忠是在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时的同学,寒窗共读6年有余。他长我2岁,1962年毕业后又同时被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同在一个科室,同住单身宿舍一个房间,直到1973年他的宝眷来并才分开,但仍是一个单位,天天见面。1990年我被调入山西中医学院。屈指一算,已有34个春秋。我俩虽然不是同胞兄弟,但能如斯者,也是天赐“良缘”。
  2006年11月5日,得知朱兄患冠心病住院,甚是焦急,翌晨早8点我到病房探视,握手言谈,神色俱佳,安慰过后,是日下午我便赴南宁开会。待我返回太原,方知朱兄已驾鹤西去。不料6日的握别竞成永别,不禁泪下。
  朱兄进忠,1933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定州市西坂村。朱兄一家全是医生,其父朱好生先生是当地名医,其长兄、二哥、三哥也都以医名,且有着光荣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购买药械,救治伤病员,曾受到冀中军区的嘉奖。解放后河北省人民政府还为其父亲立了碑,以示纪念。
  生在这样家庭背景的朱兄,考进北中医后,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业进步更快,被同学们戏称为“朱夫子”。参加工作后,由于既有家传又有师授。因此诊疗上如鱼得水,技艺高超,名噪三晋。古稀之年退休后仍坚持门诊,每日门庭若市,半天要看70~80人,下午两点钟还不一定能下了班。
  朱老临证,善用经方,且不泥于病名,更不拘于某方治某病。巧思善辨,常以最普通的药,用几味药的小方而治愈大病、难治病。如心律不齐房颤等,因属于中医的脉结代,恒以炙甘草汤治之。朱兄则不囿于此,坚守辨证施治,按证用方。
  一患者因心悸数次查心电图结果为期前收缩,或房颤,或二联律、三联律出现,被诊为心肌炎,住院治疗7个多月,除西药外,还兼服中药炙甘草汤加减200余剂,始终未效。
  朱兄根据患者头晕心烦,胸满胸痛,心悸失眠舌苔薄白,脉弦而结,断为血虚肝郁,治以养血舒肝,用逍遥散原方加丹参15g,服药4剂,诸症好转,30剂后,诸症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何以如此神效?乃由不泥于俗套———脉结代者炙甘草汤主之,而是坚守辨证论治,真正做到了病无定方,故能廖廖几味药而病却应手而愈。被誉为临床大家,名不虚传。
  朱兄不仅是临床大家,而且是著书立说,笔耕不辍的高产作家。据我粗略统计,由其主编、参编和编著的中医著述至少有26部,合计约千万言,真可谓著作等身。其中仅其自著的《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和《中医临证50年心得录》二书,就有170余万字。
  更为钦佩的正如其在书首声明的那样,“本节所到疾病均是我治疗过并取得疗效的”,这朴实诚恳的18个字,确实道出了他近50年来在内、外、妇、儿、五官各科290病症的临床经验
  其特点和精粹是将中医药基本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对每一个病例都加以具体分析,既分析成功的经验,又总结失败的教训,理、法、方、药兼备。有家传又有师授,又有临床实践和经验,在药品开发上自然要结出硕果。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名震全国的“宝宝一贴灵”。它救活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办小药厂———山西省芮城制药厂,该厂凭什么一跃能成为中药制药行业一个大集团———亚宝药业,就是靠的朱兄研发的“宝宝一贴灵”(现改名为小儿腹泻贴)。就这一点来说,朱兄也是功德无量。
  朱兄还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他是多个学术团体的理事和专业委员会委员,多种杂志的编委,还是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和第二届全国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曾任山西省政协五、六、七届政协委员,山西省卫生厅中医局高级顾问等。由于他在中医药方面的突出贡献,早在1992年就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今年11月8日是朱兄病逝3周年。含泪写此短文,轸思朱兄!
  【本文摘自山西中医2009年11月,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中医书友会 第406期
  微信号zhongyishuyou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银屑病的辨证分析及治疗经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