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54|回复: 0

治病需要灵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3 22: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
  关注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作者/王昆文 ⊙ 编辑/王超
  
  导读这篇文章会选给大家看实在是因为对这个观点太有共鸣了,想必各位临床医师更是如此,至于灵感的获得方法,作者说了三点,小伙伴们都不要放弃治疗啊~
  治病需要灵感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尤其是传统的中医,其灵感的有无十分重要,有灵感与缺乏灵感,其治病效果大不一样。
  所谓灵感,就是医生智慧的火花在对疾病诊治的过程中所随机触发的突发式的闪现。由于这一触发,往往会使医生看清疾病的本质和症结——尤其是那些病机比较复杂的所谓疑难杂症,从而为治疗指明方向,或找到一种有效的治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灵感就是对疾病病机的捕捉。清代名医王孟英曾说:“审证犹如燃犀烛怪,用药尤贵以芥投针。”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没有医生的灵感,没有其智慧火花的闪现,行吗?当年,扁鹊见齐桓侯,就是凭他高超的望诊技术,一下子就觉察到桓侯之疾不治将深,在反复劝导其治疗而遭拒的情况下,以至于最后辞之而不治。这不能不说他具有灵感。
  故太史公司马迁说:“使圣人予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这种“予知微”即见微知著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具有灵感的一种表现。一个缺少灵感的医生,往往也缺少这种“予知微”的能力,从而丧失对疾病及早诊治的良机。
  近代名医张锡纯治疗癃闭,他从《易经系辞》中感悟到人身气化如天地日月、寒暑之相推,“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即认识到小便的正常流通与否,必须靠阳气宣通与阴血的濡润,二者缺一不可。因而他创立了“宣阳汤”和“济阴汤”二方,二者交替服用。这的确是抓住了治癃闭的根本,可以说是在前人治此病的基础上别开生面,有所发展。
  试想:如果他没有灵感,不是善悟多思,能够创立出这样的方剂吗?其他的还有诸如升陷汤、安冲汤、清带汤和镇肝熄风汤等,都属此类。
  又如王孟英治张雨农司马一病(见《王孟英医案》卷二张门),他在“司马谈及体内羸惫情形”的一瞬间,即获得了“是阳气之不宣布也”这一灵感即结论,因而他突然发问道:“公其久不作嚏乎?”——这一问问得好,因为这是他依据《内经》所谓“阳出于阴谓之嚏”,以及张仲景关于“中寒不得嚏”等论述而联想起来的,并由此而创立了温中补虚、宣通中阳以取嚏的治法。而其所拟方药也确实见到了疗效,从而弥补了前辈医家在这方面的不足(按:仲景在此仅有论述而未立治法)。
  这里我们不要小看了王孟英似乎仅仅是为了使患者得到一个喷嚏而已,似乎这与疾病的本身无关大体。然而实际上它已包含了王孟英对此病病机的深刻认识,因而对其治疗有指导意义。
  清代名医叶天士是凭其智慧与灵感诊治疾病的又一个出色的代表人物。从其医案中可以看出,他往往仅凭病情反映中的一点蛛丝马迹,或者说从某一细微表现处就看清疾病的本质,故其治病多能“信手拈来,头头是道”,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观其处方用药,虽只寥寥数味,但却是构思巧妙而寓于平淡之中,于前人治法外往往有所发展和创新。如现代中医中就有人受其论久泻“乃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内动”的启示,在临床上凡遇伴有精神情志症状的慢性腹泻患者,则于处方(所谓“甘以理胃,酸以制肝”)中加入具有祛风解痉平肝作用之蝉蜕一药而每收良效(见《中医杂志》1994年第6期)。这也可谓从读叶氏医案中获得的灵感吧。
  不过也得实事求是地说,为什么一些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和学术精华会或多或少的失传,或无法被后人继承下来,这也不正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灵感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吗?它只能用心去捕捉,而不能够传授。
  古代不少中医都赞同或欣尝“医者,意也”之说法。我认为这句话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所谓“意”就含有揣想、揣测、类推、意会之意,正如《素问鐠藏生成篇》所云“五藏之象,可以类推”;《灵枢本神》所云“心有所忆谓之意”。
  当然,其间就需要医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对病情的仔细观察和分析,作出综合性的判断,然后确立治法,所谓“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唐初名医许胤宗对此曾解释说:“意之所解,口莫能宣”。这就说明,“意”或灵感的获得,有其一定的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偶然中就包含着必然。人类对于自己大脑的认识是还远远不够的,还有许多未知数。
  医生灵感的获得,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要有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要靠经验的不断积累,所谓“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九折肱终成良医”。
  这方面,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的中医学为医生们灵感的获得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其次,是要多读书,多读医学典籍,包括读一些前人医案,以广泛吸取他人经验和体会以充实自己。同时也要读一些其它方面的书籍,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军事等,因为中国传统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多门学科的集大成者。医生们的智慧就是从中产生出来的。
  试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不是就是一部古代的百科全书呢?该书所引据古今医家书目凡361种,又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凡591种。王世贞说他观其书“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
  李时珍也说:“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
  第三,就是要求医者有较高的天赋(即叶天士所谓“必天资颖悟”),即古人所谓聪明理达,悟性要高,思维敏捷,不笨拙。
  书法家沈鹏先生论书法之道云:“好作品带有不可重复性,要知道灵感是一闪现的东西,在这之前要长期积累。”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说,医生的灵感是要靠辛勤劳动而获得的,即要在临床上不断地探索、总结,尤其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运用自己从多种学科获得的综合知识与能力,即用智慧来处理疾病。
  顺带说一句,中、西医两者之间诊治疾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治病是更依赖于人的大脑,依靠运用人的智慧;而西医则更偏重于依靠各种仪器设备(包括各种现代化的检测手段),离开了这些,有多少西医能独立地、有把握地诊治疾病呢?
  

  有人说“搞科学需要艺术家的灵感”。正是由于疾病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尤其是中医师,灵感之不可或缺。
  相当一部分疑难重病的病机往往更复杂和更隐蔽,因而更需要具有灵感的良医,像华佗、扁鹊、张仲景、王孟英、张锡纯等一类人及其弟子。因为有灵感才能有发现,有创新和发展,才能出奇方,获奇效。
  兵书云:兵以正合,以奇胜。治病处方用药也同样如此。总之,治病需要灵感,或者说治病需要智慧。愿临床医师们都多一份灵感吧!
  【本文原载于《亚太传统医药》2006年第6期,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中医书友会 第395期
  微信号zhongyishuyou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关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