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74|回复: 0

论千古奇文《钱本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4 03: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
  关注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作者/马军 ⊙ 编辑/王超
  
  导读:“钱”也是“本草”?“钱,味甘,大热,有毒。”这一味作用在“心”上良药、猛药,自古以来的功效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今天分享这篇有趣的文章给大家。
  背景知识:《钱本草》为唐代文学家张说所作,他曾经历仕四朝、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三十年,而且著作很多,张说文笔锋健、才思敏捷,堪称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但是他仕途坎坷,曾经因为得罪武则天的面首而被流放和贬谪,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使得张说的诗文中充满着看破红尘的沧桑感。
  
  《钱本草》:一副济世良药
  

  古今中外,“钱”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关于它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得不行。
  

  神之:“无翼而飞,无足而走。无远不往,无幽不至。无德而尊,无势而热。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或惧之:“骨肉缘之启衅,缙绅因以败名,商贾因以损躯,市井乘而斗戮;其笼络一世者,大抵福于人少,而祸于人多。真杀人之物,而人不悟也。”
  

  或詈之:“骂金钱:狗畜生!纲常伦理被你坏,朝廷王法被你弄,杀人仗你不偿命,贤才没你不得用。思想起,把钱财刀剁、斧砍、油煎、笼蒸!”等等,不可胜数。
  

  然而,却有一人以药喻之,以之为药,深邃精警,堪称千古奇文。
  

  这就是唐代张说的《钱本草》。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全文不足200字,却把钱写活了,说透了。
  
  “味甘、大热、有毒。”寥寥几字,就给“钱”这味特殊草药药性定了位,真可谓言简意赅,字字千钧,准确生动,入木三分。它是盘中餐,身上衣,遮风挡雨的房子,随心所欲的日子,所以“味甘”,人人都喜欢它、亲近它,追求它。
  

  但是它的性子“大热”,容易让人上瘾,痴迷,一心只钻钱眼,更无世间其他。为它疯,为它狂,为它哐哐撞大墙。热的结果就是“中毒”,严重者还会被它带进坟墓。
  
  它的药效很神奇,只要“吃”了它,往往就能立竿见影。双目炯炯,脸上有光,昂首挺胸,声若洪钟。解人于倒悬,出人于水火,一如雨中伞,雪中炭。
  

  国家有了它,还能利民,能强国,让外邦敬服。但它也能使聪明、干练的“贤达”受到玷污,拖累,甚至万劫不复。不过,它也有克星,那就是对于“清廉”之人它是无可奈何的。
  
  他谆谆告诫,拥有巨量钱财的富豪们,最好能将多余的部分舍出去,以之回馈给嗷嗷待哺的贫者、弱者,造福社会。否则,不仅不会有恒久的发展,真正的快乐,甚至还会祸患无穷。“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
  

  另外,钱财要取之有道,不谋非分,不巧取豪夺,不然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神灵定会降罪惩罚的。攒钱是没有过失的,但也要在该花的时候花出去,钱本身职能就是流通,都捂住不动,社会还怎么运转?因此,早晚必有水、火、盗贼等灾难发生。而如果只花钱不挣钱,那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饥寒交迫必定找上门来。
  
  看来,要驾驭好金钱这个“怪兽”,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要费些心神的。张说先生给了我们七件法宝。
  

  就是:
  

  一、道:用钱有度;
  

  二、德:不把钱当宝贝;
  

  三、义:付出与所得相应;
  

  四、礼:不贪非分之财;
  

  五、仁:乐善好施,有扶危济困之心;
  

  六、信:一诺千金,绝不违约;
  

  七、智:不让钱伤害自己。
  
  只要牢记这七件驭财法宝,钱这味特殊的草药就会成为人的忠实奴仆,大可放心使用,“久而服之,令人长寿”;反之,则会伤痕累累,身败名裂,一定要引起特别注意。
  
  张说,字道济。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自武则天时期登场,到唐玄宗时大放光彩,掌文学之任30多年,被称为朝廷“大手笔”,官至尚书左丞相、中书令,封燕国公。可以说,富贵一生,缺什么也不至于缺钱吧!可是他为官时对钱却有一种令人费解的癖好,后来,终于栽在了这个“钱”上,被贬出朝廷做了一个地方官。痛定思痛,他翻然醒悟,并以自己数十年人生阅历和为官体会,以拳拳警世之心,写下了这篇旷世奇文,并以“本草”名之,冀望世人,少污些“贤达”,少得些“霍乱”。
  
  《钱本草》不啻是一副济世良药,即便到了今天,仍不失其智慧的光芒。每一个“贤达”的现代人,是不能不知这味奇“药”的!
  【本文摘自2012年1月20日云南日报,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中医书友会 第353期之2
  微信号 zhongyishuyou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