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66|回复: 0

火郁发之:李士懋夫妇从医50余年后的深度思考和临床验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4 08: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书友会: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新书友可点标题下方蓝字快速关注
  作者/李士懋 田淑霄 ⊙ 编辑/王超
  

  编者按李老夫妇临证20余年后受当代温病大家赵绍琴先生的启发,逐渐品味出“火郁发之”的意趣来,遂于70多岁高龄,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地写了19万字,专论“火郁发之”。本文是开篇三节,精彩已见。
  

  图:午后海棠 陈朊摄
  

  论“火”与“火郁发之”
  论“火郁发之”
  

  对于火郁证,我们是在赵绍琴老师的启发下,于毕业20多年后才逐渐认识的。此前由于对该证不认识,误治者不知有多少,其中有几例教训颇深。
  

  武某,女,32岁,家属。1963年12月7日诊:产后恚怒,致头痛心悸,肢冷畏寒,厚被热炕犹觉周身寒彻,面色青白,舌质略红,脉沉弦躁数。
  

  余以为产后多虚,肢冷畏寒,当属阳虚,迭进四逆参附之剂。附子由三钱渐增至三两,经旬肢冷畏寒不解,反增神识昏昧。百思不解,束手无策,病人遂住院治疗四月方愈。20年后,学了赵绍琴老师“论火郁”一文后,恍悟此证为郁热,乃吾误治。
  

  1976年吾患胃病胃脘冷如冰,胃中嘈杂呕吐。慈母为吾缝一棉背心,捂在脘腹,仍冷;后又在背心里边缝一块老羊皮,亦不觉暖,尤于骑自行车时,胃冷仿佛未穿衣,寒风直透于里。曾服理中、大建中、吴茱萸汤等,均未效。后经内兄田荫杰宗泻心汤意,因当时无黄连,改用胡黄连代之,连服7剂而愈。何以明是寒甚,服热药无效,加寒药后愈?可见寒者未必皆阳虚。
  

  1982年治学生姚某,下利半月,日五六次,小腹冷如冰,他医曾以寒利而予理中、四神等无效。余以其脉沉躁数,诊为火郁迫津下泄而为利,予四逆散葛根芩连汤,2剂而愈。此例是笔者明确地以火郁理论指导治疗的首例火郁证。
  

  杨某,女,23岁,社员。1987年7月23日诊:时值暑伏,酷热难耐,余正袒胸读书,汗流浃背,突来一农妇,身着花布棉衣裤,头裹头巾,裤腿怕透风以绳系之,俨然一身冬装。诉产后患痢,周身寒彻肢冷,厚衣不解,虽汗出亦不敢减衣。腹满不食,恶心呕吐,溲涩少,便垢不爽。曾服多种抗生素输液打针,中药曾予补益气血健脾止泻、温补脾肾、温阳固涩等剂,终未见效,恙已一月半矣。
  

  脉沉滑数,舌红苔黄厚腻,面垢。
  

  证属:湿遏热伏。法宜:化湿透热。方宗:升降散合葛根芩连汤主之。
  

  僵蚕12g蝉蜕4g姜黄9g
  

  大黄4g葛根12g黄芩10g
  

  黄连10g茵陈15g石菖蒲8g
  

  藿香12g苍术12g川厚朴9g
  

  半夏9g
  

  7月27日二诊:服上药一剂即脱棉衣,又2剂腹胀、呕吐皆止。尚觉倦怠,纳谷不馨。予清化和胃之剂善后而愈。
  

  〔按〕涩痢留邪,湿热蕴阻,阳气被遏而身寒肢冷。沉脉主气,气血被郁而脉沉,沉而有力。脉滑数为热郁,且苔黄腻舌红,据舌脉不难诊断为湿热蕴阻,阳遏不达之证。清化湿热,宣畅气机,透热外达,恶寒随之而解。
  

  肢冷、腹冷,周身冷等,乃临床常见之症。阴盛或阳虚固可冷,然阳郁而冷者亦不少见。若脉沉而躁数舌红者,不论何处冷,甚至冷如冰,皆为阳郁所致,不可误用热药温阳。若脉虽沉数,然按之无力,当属虚寒。凡脉沉而无力者皆虚,且愈虚愈数,愈数愈虚,当予温补,不可误作火郁,犯虚虚实实诫。
  

  此例与前述之武某病状相似,未再蹈温阳之覆辙,而以火郁理论为指导,竟获突兀之疗效,益感火郁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价值,由此对“火郁发之”进行了深入学习,大有别样洞天之感。理论上悟透了,临床上运用起来更为自觉,心底也多了几分把握。复经30余年的学习、实践,体会渐有拓展,故决心撰写此书,以求正于明者。
  

  火郁的概念
  

  一、火郁的概念
  

  “火郁发之”,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者,抑遏之谓;火郁,乃火热被郁伏于内不得透发而形成的病理改变。发之,是火郁证的治则,即疏瀹气机,使郁伏于内之火得以透达发越而解之意。
  

  二、火与热的概念
  

  火与热,性质相同,火热相通,常相互借用或并称,故火郁,又称热郁,或火热内郁。
  

  (一)中西医关于热的异同
  

  西医的发热,概念很明确,就是以体温高低为标准,当体温超过37℃时,即称为发热。程度有高低之分,热型有高低弛张、稽留之别。
  

  中医热的概念,是指一组特异症状而言,如口渴烦躁面赤、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数等。其体温可高可不高,不完全以体温之高低为唯一标准。
  

  体温不高者,只要上述特异指征备,即可称之谓有热;体温高,甚至高热者,中医亦可称之谓有寒,或有湿、有瘀或阳虚、气虚、阴虚、血虚等,所以中西医关于热的概念不可等同,但有重叠。
  

  外感发热者,西医测体温高,中医的外感发热多数体温亦高,常用身热、肌肤如烙,或体若燔炭来形容,但不是所有外感发热统称为有热。
  

  我们之所以强调中西医关于热的概念不同,是有着血的教训的。初入临床时,症见发热者,只知清热解毒、发汗解表,误治者屡屡,甚至死亡。
  

  在儿科时,有种渗出性体质患者,肥胖色白,素体阳虚,在患麻疹时,不能托疹外透,皆高热41℃以上,合并肺炎心衰,心率可达260次/分以上。
  

  笔者以为高热疹出不透,仍宗《医宗金鉴》方,予竹叶柳蒡汤加石膏羚羊角治之,先后7例皆亡。后见《中医杂志》有篇报导,言此为阳虚不能托疹,当予温托之法,予参附汤,遵而用之,后之11例皆愈,此教训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所以,中西医关于热的概念,虽有重叠,但不能等同。
  

  (二)火与热的异同
  

  中医所称之火与热,虽性质相同,又常相通,但又有区别。
  

  一是认为火为热之极,热为火之渐,这是指火热程度不同而言。究竟到什么程度为渐,到什么程度为极,并无明确的标准,而且临证时也不这么用。
  

  如热邪炽盛,可入营入血,痉厥动风、迫血妄行,体若燔炭,热邪之盛已极矣,仍称为热,而不以火称。而火盛被称燔灼之火或燎原之火时,此时体温却未必皆高。所以,用热的程度——渐与极,来区分火与热,并不确切。
  

  火与热如何区分?热,通常指全身热症而言,其中以外感六淫引起的全身热症者为多;然亦有内伤出现全身热症者,也以热称,如内伤发热等。
  

  而火,一般指局部热症明显,且有上炎之势者,多称为火,如咽喉肿痛溃烂、牙痛耳鸣,以及疮疡等。以火相称者,属七情郁结化火者为多,如肝郁化火,虽有热症,但体温常不高。火与热,性质相同,有所区分,又相互为用,并无严格的界限。
  

  火热的分类
  

  人身有生理之火与病理之火。
  

  一、生理之火
  

  又称少火,即人身之阳气。少火之气生,是维系人体生命活动之火,犹自然界的太阳,天运当以日光明。
  

  二、病理之火(分虚实两大类)
  

  (一)实热、实火
  

  实者,乃邪气盛也。实热、实火,乃因邪气盛而化热化火者,皆称实热、实火。
  

  造成实热、实火之邪气,包括六淫、七情及内生五邪之气血痰食瘀等,皆可化热化火。刘河间所云之六气化火,五志化火,皆属实热、实火之类。
  

  邪气侵袭人体,既可寒化,亦可热化,究竟是寒化还是热化,随人之体质而异。素体阳盛者,邪入则化热;素体阴盛者,邪入则寒化。
  

  因引起火热的邪气不同,六淫所伤者,有寒化热、湿化热、风热、暑热、燥热之分;七情所伤者,称气郁化火;内生五邪引起的化热,有痰火、湿火、食火、血瘀化火等。
  

  由于热邪所在病位不同,因而又有肌表之热、五体之热、六腑之热、五脏之热、六经热、气分热、阴分热、营分热、血分热;局部发热者,有头热、目热、耳热、口舌热、五心烦热、足心热、胸腹热、二阴热等。
  

  由于热病程度不同,有微热、身热不扬、大热、蒸热、燥热、壮热、燔灼之热等。
  

  由于发热时间不同,而有持续发热、朝热、暮热、潮热、日晡发热、夜热、阵热、往来寒热、烘热、间歇发热、热势稽留等。
  

  (二)虚热虚火
  

  虚乃正气夺也。经云:正气夺则虚。因正气虚,而引发的火与热,称虚火、虚热。
  

  人身之正气,包括阴阳、气血、津液、精等。因所虚的正气不同,而有阳虚发热、阴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津亏液耗发热。对气虚发热者,李东垣又有阴火、贼火之称。
  

  三、君火、相火
  

  君火,乃人身生理之火,由心所主,此火犹天上之红日,人身之红日即君火。此火亦即人身之少火、阳气,温煦全身,生机勃发。
  

  相火,伴君火游行全身,辅君火以行事者为相火。
  

  金元以前,皆曰君火一,相火二。君火,即心之火。相火二,指肾中相火,曰龙火,又曰水中之火;肝中相火曰雷火,合之称为龙雷之火。金元以后,相火范围扩展,胆、三焦心包皆有相火。
  

  在病理情况下,相火可出现太过与不及两种情况。
  

  肾中相火虚者,即肾阳虚,亦称命门火衰,呈现少阴寒证,法当温肾壮阳。若肾阳衰,阴寒内盛,格阳于上、于外者,呈现格阳,戴阳,称龙雷火动,又称真寒假热、水极似火,阴极似阳,水极反兼胜己之化。
  

  此火乃阳虚所致,不可水灭,不可直折,法当以热药引火归原,使浮游之火下归宅窟。
  

  肾中相火旺者,恒因水亏不能制阳而相火旺,或曰相火妄动。相火妄动而升浮于上者,法当滋阴潜阳;若相火妄动于下,尚未浮越,当滋阴泻相火,如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之属。
  

  肝中相火虚者,即肝阳虚馁,呈现厥阴虚寒证。肝中相火旺者,有实证,亦有本虚标实者。实者,有肝热、肝火、肝经郁火,治当清泄肝热,郁火者当清透;本虚标实者,因肝阴虚而肝阳亢,此肝阳可上扰、下迫、内窜、化风,引发广泛病变,当滋水涵木平肝潜阳;当肝阳虚馁时,可呈现肝之虚寒证,亦可出现寒热错杂证。
  

  肝阳虚之肝寒证,何以又现寒热错杂证?因肝阳已虚,失其舒启条达之性,已虚之肝中相火则不能伴君游行于全身,则郁而化热,遂成寒热错杂证。法当温肝、补肝为本,兼调其寒热,方如乌梅丸
  

  热乃八纲之一,为病广泛且多变,因而分类甚多。而郁火,仅诸多火热分类中之一种而已。
  

  【本文摘自《火郁发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中医书友会第312期之1如果您想收到中医书友会每天推送的精彩内容,请点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帐号-关注,或者搜索微信号zhongyishuyou。欢迎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您的每次转发,都是对我们的肯定和支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