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微信荟萃
›
中医书友会
›
针灸治病的5个捷法效方
返回列表
查看:
199
|
回复:
0
针灸治病的5个捷法效方
[复制链接]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
当前离线
积分
8
发表于 2015/3/24 1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书
友会: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新书友可点标题下方蓝字快速关注
题图:景山公园的5朵白牡丹。
作者/王文德
⊙ 编辑/王超
捷法效方
常言道:千方易得,一效难求。就像不要过信那些
秘方
验方
一样,也不要执著这个捷法效方。不过它确实是大量
临床经验
的结晶,如能掌握得当,大多立可获效。但应谨记,不要乐此雕虫小技,而忘辨证论治大法。
一、清理头目三部曲
1、泻风池,毫
针刺
双侧风池,不留针。
2、
风府
、
承浆
穴法相应,两针前后对此,双手同步行针,先泻后补。
3、按顺序针左
合谷
、
百会
、右
列缺
。
阳明经
多气多血,合谷为
手阳明大肠经
原穴,且
气血
之运行是左升
右降
。针左侧使其
血气
上升至头,针刺3~5分,不可深刺到
劳宫
,否则气血就难以上达头目了。
百会是诸阳之会,可治头部诸疾,针刺可散脑中
郁热
,但其位处全身最高处,恐其亢龙有悔,欲降反升,故针右手列缺以引热下行。
四总穴歌有“头项寻列缺”,可现在人用的不多。列缺,雷电名,阳热之邪笼罩阳位,列缺一刺、电闪雷鸣,大雨倾下,火气顿消,头目自然清凉。所以针刺列缺时要针尖向上,用泻法时向下抽拉,以引邪下行。
此法最适合火邪上扰清窍,或
肝阳
上亢之
实证
头晕
。三步针完,即可头轻眼亮。如为气
血亏
虚或
肾精
不足证则另用
补法
或配合
艾灸
。
二、浅刺
止嗽
河北一
老中医
祖传防
治咳嗽
、
气喘
良法,
止咳
点位于
大椎
与
大杼
连线的中点。
止咳点该穴宜浅刺,3~5分,不留针。以应“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法。盖肺主皮毛,故针刺不宜深,治
咳嗽
为主之症,不论新久,均可获良效。
笔者曾用此法治过咳嗽、
哮喘
,包括慢支、
肺气肿
甚至
肺心病
,针后
咳喘
即平,慢者则在次日明显见效。
三、分步定喘
先泻后补平咳喘。
第一步:合并感染者,针双
鱼际
,持续行针5分钟;无感染者,针双
内关
。双手同步行针。
第二步:风门、肺俞,勿深刺。严重者,风门、肺俞加
拔罐
。
膻中
,针尖向下,沿皮平刺,以降逆气。
第三步:
平喘
后用补法,补大椎,使
针感
向前走,患者会有胸中豁然开朗的感觉。
肺气
不足补
太渊
,
脾胃虚弱
温补
足三里
,肾不纳气补太溪。
一般针到第一步,可见咳喘明显减轻;第二步即见咳止喘平;针完第三步,患者浑身发热,自觉有力。亦可加服
汤药
。或继以
穴位
埋线,则远期疗效巩固。
四、按压至阳止胃痛
一位粮食局的领导在十年动乱期间与天津一位中医教授同住一屋,在劳动时和生活上对老教授多予关照,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离别时,老教授为了表示感谢,就教了一招治胃痛的方法:让患者趴下,找到至阳穴,穴在两侧
肩胛
骨下角连线与
脊柱
相交处,按压时患者会感到很痛,两手拇指重叠,用拇指指腹向下按压至患者感觉胃中发热即可。我学到此法,临床一用,果然很灵,且屡试不爽。后多传于同道,都说效果很好。
五、
胃病
三穴
胃病三穴原
中国中医研究院
针灸研究所荆尔滨教授研究针灸治疗胃病数十年,总结出治疗胃病的3个效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应用于临床,疗效甚佳。并发现若3穴针刺顺序得当,疗效更好。
先针内关,用导气法,嘱患者配合深呼吸数次,轻则当即止痛,重者亦可缓解。继针中脘,捻针数百转,有针感下传者为佳。最后刺足三里,得气后,针尖刺向腹部,行手法,使气至病所或意至病所,根据病症之寒热虚实行补泻手法,最后用抽拉法抽拉3次以引邪外出。
【本文摘自《针道摸象》,中国
中医药
出版社授权中
医书
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发表。尊重
知识
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中医书友会
第297期
如果您想收到中医书友会每天推送的精彩内容,请点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帐号-关注,或者搜索微信号zhongyishuyou。欢迎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您的每次转发,都是对我们的肯定和支持。
中医
,
列缺
,
针刺
,
中医书
,
足三里
,
针灸学
相关帖子
•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
《失去中医,国人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
《驳:反中医的种种言论 系列之一二三》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