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03|回复: 0

新闻联播主持人郎永淳:我为什么没当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4 17: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书友会:中医人最多的微信平台
新书友可点标题下方蓝字快速关注
  作者/梁钦 ⊙ 编辑/蔡仲逊
  

  编者按:很早就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郎永淳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的毕业生。从中医学生变为央视主播,我一直非常好奇他的经历,读完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相信你和我一样,能体会到些许共鸣。
  郎永淳:我为什么没当医生
  

  导语:学医出身的郎永淳为什么放弃当医生?从医学生转做媒体人,他怎么看待“新闻媒体经常报道不一般的优秀医生,会否对医生造成道德绑架?”的问题?

  

  学医出身的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播郎永淳,曾获医学学士学位,他为什么放弃当医生?从医学生转做媒体人,他怎么看待“新闻媒体经常报道不一般的优秀医生,会否对医生造成道德绑架?”的问题?在昨天(5.25)的第七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论坛上,郎永淳对如上的医学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郎永淳和医学颇有渊源。他1971年出生,1989年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1994年获医学学士学位。之后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攻读新闻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1995年进入央视开始主持《新闻30分》节目, 2011年9月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担任主播至今。
  

  提问一:郎老师,当初您是为什么从医学转行到媒体呢?对于现在的医患关系,您有什么看法?
  

  郎永淳:我为什么在20年前从医学转行到传媒? 1994我大学毕业,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很多医院没有针灸科室,有些有一两个就够了,不再需要毕业学生的填充。
  

  2011年,我的一个老师和我有过一段对话,大家也可见一斑。那时我的老师做了一个针灸医院的院长,他说:“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我们的诊疗费,北京市物价局刚刚审核通过,给我们提高了一倍。”原来我们扎一次针是4块钱,从1999年延续到2011年,2011年终于把诊疗费提高到了一倍,一次8块钱。但是一个主任医师治60个病人一天,也就是480块钱一天。哪个医院愿意养这么一个科室?
  

  这个社会给你的现实压力是很大的。就是在那样一个环境中,我转行了,转到了北京广播学院去读新闻专业。刚开始,我对新闻的了解并不透彻,无外乎“追名逐利”。做电视行当,想做播音员和主持人,刚开始为了一个光环,为了一个虚名,但经过20年的新闻行走之后,我渐渐明白我们新闻工作者是一个社会医生,如果针灸是用针砭来治疗人身体的疾病的话,那我们在做新闻,在观察社会,报道社会的时候,我们其实是用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视角,用我们的行动,用我们的报道看来为我们的社会把脉。
  

  新闻记者应该挖掘生活中美好或者不美好需要建设的一系列东西。特别高兴地是,现在我们的电视屏幕上,越来越多可观的东西都能够展示,让大家看到我们的世界并不是那么地美好,但是人都还是有梦想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我也特别希望我曾经待过的医学行业的从业者,未来你们的生存状况更加美好。我学过医,学的是中医,从传统意义上讲我们中医上看病讲的是“求医问药”,但现在是恨不得拿一把刀架在医生面前:“你如果不把我治好,我就…”这完全有悖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医患之间这种矛盾越来越激化,其中有媒体的责任。作为一名新闻从业者,我希望未来通过努力,通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让中国传统的医患文化在我们当下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也让更多的人能够逐渐享有自己的健康。
  

  提问二:郎老师,不知道您有没有关注,我们现在新闻媒体很多关于优秀医生的报道,往往是,要么治病不收钱,要么带病工作,《新闻联播》也有过类似例子,例如带病工作的贾医生。我们都很敬佩这些优秀的医生,但是一味报道这类医生会不会道德绑架呢?
  

  郎永淳:《新闻联播》可能和其他媒体不一样,它更侧重于新闻加宣传,你刚才讲的贾大夫非常让人敬佩。从新闻角度讲她是新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新闻的定义,特别稀少的才是新闻,只有稀少的有价值的才能够上到《新闻联播》这样新闻加宣传定位的一个节目。所以从这个角度你可以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太缺少像贾大夫这样的医者
  

  提问三:作为曾经的医学生,您能否给现在医学生一些鼓励?
  

  郎永淳:有一个故事和你们分享,前几天一个老的传媒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乾隆皇帝站在黄鹤楼上看到长江里船来船往,就问身边的臣子:“你告诉我,船上装的是什么货物?”臣子答:“两样货物,一样是名,一样是利。”那个传媒人说道:“那个臣子是拍马屁,因为在那样的封建体制下,他只能这样回答,但其实还有两样货物,一个是情,一个是义。”就如当下社会,没有当下的情和义,就没有未来你所追逐的名和利。所以,不管我们是做传媒,还是做医学生,当初你选择了这样一个学科,你就有你的梦想。梦想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可能被击碎的那一刻,但既然有梦想,就应该为你的梦想去付出你的心血,付出你的情和义!
  【本文转自“医学界杂志”,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师梁钦,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辑整理。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中医书友会第272期之2如果您想收到中医书友会每天推送的精彩内容,请点右上角按钮:查看官方帐号-关注,或者搜索微信号zhongyishuyou。欢迎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您的每次转发,都是对我们的肯定和支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