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84|回复: 0

治疗老痰胶固的竹沥达痰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4 18: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乙未年二月初四第569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庄志双 ⊙ 编辑/张亚娟 ⊙ 校对/麦子、胜等
  

  导读:方剂学》学竹沥达痰丸时,没有想到这是一张这么好用的方子~读作者这篇文章,实在是收获了。竹沥达痰丸一方,临床应用于老痰胶固,久积不去而正气虚衰者。作者又根据临证体验,将竹沥达痰方分解成汤、丸两部分,既不失方剂本意,又可变通应手,亦可充分体现中医临床随症加减之灵活。
  

  
  竹沥达痰丸临证心得
  

  竹沥达痰丸一方,原出《古今医鉴》。临床应用于老痰胶固,久积不去而正气虚衰者。笔者在临证中收益颇深,兹述拙见于下,供中医同道参考之。
  

  临证变法

  

  典型病例:杨氏,女,74岁。1975年11月8日初诊。

  

  该患发病已一周余。初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痛咳嗽,咯痰色白稀而多泡沫,实一派寒束肺之象。其家属以“感冒”之俗称,自投银翘解毒丸,连用三天未获效,遂改服西药解热镇痛、止咳祛痰之品,然亦非未减轻而反益加剧。
  

  遂邀余赴诊,已距起病一周余矣。患者系一年逾古稀之高龄女患,由于初起失治,证已转化。余临病榻,症见高热神昏,有时谵语,辗转不安,气息喘促,喉中痰声如曳锯,痰涎壅盛而无力咳出,其痰偶从呕势而出,痰黄而粘结,丝连而不自断,每次均需擦拭,据家属述,病起即不思饮食。
  

  舌质绛,苔黄燥,根部灰黑,脉弦滑。
  

  综观上患者病体正气衰,邪热亢盛,气津两伤,顽痰结滞,欲祛邪而恐伤正,反致正气更虚;欲扶正而恐恋邪,反致邪热更甚。遂以清热豁痰与扶正养津之治法相兼为用,宗竹沥达痰丸化裁成汤、丸并加减而用之。
  

  处方:陈橘红15克、陈半夏6克、茯苓12克、甘草6克、红参9克、生石膏15克、大青叶15克,水煎取汤调竹沥9克、姜汁少许,送服礞石滚痰丸6克。
  

  上方服两剂,热势大减,神志渐清,痰涎渐转稀薄而较易咳出,气息稍平,思饮而进少许饮食。
  

  二诊:守前方继服两剂。体温复常,神清气顺,咳、喘、痰三证俱通,并排燥屎而肠通。
  

  三诊:守方如法。将礞石滚痰丸减量,汤剂中减石膏、大青叶,又继服两剂。
  

  至11月15日四诊,诸证悉平。惟感乏力纳呆,遂又继投养正之品以善其后而逐渐康复,至今健在。
  

  方论
  

  竹沥达痰丸,系从王隐君氏之礞石滚痰丸与二陈汤化裁而来,亦即礞石滚痰丸加陈橘红、陈半夏、茯苓、人参、甘草、竹沥、姜汁,依法合丸而成。
  

  礞石滚痰丸原载于《丹溪心法附余》一书之中,方以酒蒸大黄250克、酒洗黄芩250克、青礞石30克、沉香15克共为细末,水泛为丸而组成。其方中取青礞石彪悍之性与硝石同煅,攻逐陈积伏匿之痰,为豁痰开结之要药;大黄荡涤积热开下行之路;黄芩苦寒清火除成痰之源;大黄黄芩两味相协为以正本清源;沉香调理气机,为诸药之开导。四药相合,以礞石为君,可驱痰积恶物以荡涤而直下。
  

  竹沥达痰丸方中,以礞石滚痰丸方为基础,加陈橘红、陈半夏、茯苓、人参、甘草、竹沥、姜汁诸药。此意在橘红、半夏两味皆用其陈者,盖因其药资在陈久则无过燥之弊,使其专达消痞散结顺气化痰之功;茯苓、甘草健脾和中,以消除成痰之途;竹沥清化热痰,姜汁豁痰开胃,两药性味相制,其驱痰之功效更胜;更以人参扶正养津,兼制礞石滚痰丸峻厉之性。
  

  竹沥达痰丸制方之妙处,其主以清热逐痰,佐以扶正养津,功专理正气虚衰顽痰热结之证。此攻中有补,泻不损正,实先人制方用药之妙甚。
  

  笔者临证体验,将竹沥达痰方分解成汤、丸两部分,既不失方剂本意,又可变通应手,亦可充分体现中医临床随症加减之灵活。诸如上述病例处方加减清热降火之生石膏、大青叶以及变换礞石滚痰丸剂量等。
  

  上为临证管见,谬误之处,敬祈中医同道教正。
  【本文摘自《辽宁中医杂志》,1980年第02期,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整理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关注中医书友会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