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连载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402)
返回列表
查看:
507
|
回复:
0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402)
[复制链接]
曾乐
曾乐
当前离线
积分
900
发表于 2015/3/30 06: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老中医
奶奶的故事(402)
冬至
吃
饺子
纪念
张仲景
端午吃
粽子
纪念楚屈原
作者:曾乐
大家几乎都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投江,但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源于纪念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先生。今天是冬至日,让我们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医学家,重温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据说,饺子原名为“娇耳”,是我国
医圣
张仲景发明的。每到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而且有些地方还配合吃羊肉,都是为了防止寒冬
受寒
生病和冻坏
耳朵
。同时,也为了纪念张仲景对于中医作出的伟大贡献。
南阳
名医
张仲景不仅
医术
高明,而且
医德
高尚。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关心百姓疾苦。他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时值隆冬,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患上了
冻疮
,有的甚至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回到家后,叫弟子在南阳东关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施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袪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
生姜
、
大葱
和一些袪寒可食的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吃。
人们吃下娇耳,喝下袪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一段时间后,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张仲景施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
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的到来,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效“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晨吃。从此之后,慢慢形成风俗习惯,每年的冬至吃饺子和羊肉,初一吃饺子,以纪念伟大的医圣张仲景开棚施药、医治病人。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穰东镇)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
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
基本原则
,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
方剂学
方面,《
伤寒
杂病
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
方剂
。其所确立的
六经
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
经典著作
,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张仲景曾仔细研读过《
素问
》、《
灵枢
》、《
难经
》、《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
医书
。其中《素问》对他的影响最大。《素问》说:“夫
热病
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这个理论作了发展。他认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
疾病
,都可以叫做“伤寒”。他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认真地加以研究,从而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张仲景除了“勤求古训”,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
民间
验方
也尽力搜集。他对民间喜用
针刺
、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张仲景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他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到了晋代,名医
王叔和
加以整理。到了宋代,才渐分为《
伤寒论
》和《
金匮要略
》二书。《金匮要略》就是该书的杂病部分。
今日冬至,天气进入数九寒天,在我们纪念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保养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不让
寒气
侵身,防止来年生病。
老中医
,
中医
相关帖子
•
中医可以治愈血液病的原理
•
《失去中医,国人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
《驳:反中医的种种言论 系列之一二三》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