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844|回复: 10

古中医学的数学原理(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9 03: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命的九宫三命论



    作者:周青良


  现代科学认为,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与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 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
  但是,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的简单堆砌,无法形成生命特征。所以,生命,不是物质的简单堆砌。一个活生生的人去世了,它身上的物质一件也没有少,其理化成分一样也没少,但是,命 确没有了!
  那么,命是什么呢?它去哪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命的语境解释有五个内容:
  1、指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性命,命脉,活命。
  2、指生死过程之间的存在过程,称为命相;或者指发展变化的趋向,称为命运;或指生命时间长短与自然时间的周而复始之间形成的数字关系,称为寿命。
  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使命,奉命,遵命,命令。
  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
  5、指派,使用:命官,命器。
  现代的很多字典中,把对“命相”和“命运”的解释,标注为迷信。其实,主要原因是无法用现代科学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然,封建迷信文化中,也用“命相”来表达天命,认为一个 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和一切遭遇,都是上天注定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语境。但是,显然,这些内容与对生命的科学探索问题距离太远了。所以,它不属于本文所涉及的探索 范畴。
  命,是指动植物的生活能力。那么,这种能力的产生来源应该是物质的,还是产生于生命世界自然的时空属性体系的运动和变化的?
  对一个植物或者一个动物来说,它需要物质的吐故纳新,也需要自身物质的新陈代谢。但关键的问题是,生命具有周期性。即,任何生命都有它的生成,成长,成熟,繁衍,衰老,死亡的过 程。可是,这个过程并不是由物质的简单堆栈与组合就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说,在生命成长期需要的物质,并不能决定衰老期生命新陈代谢的属性。如婴儿需要吃奶才能长大,但是,到了六 至八个月以后以,光靠吃奶,则不会健康成长;而到了成年,仅仅吃奶,就会严重营养不良;到了老年,过多吃奶则会造成肝脏的代谢负担加重,导致“三高症”,加速生命的结束。
  那么,同样的一种物质,为什么在生命的不同时段,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呢?
  这在现代科学所有分科科学“大爆炸”的知识体系中是寻找不到答案的!
  命运与寿命,显然是两个不同的内容。命运是生命发展变化的趋向,有好、有坏,有顺利、有挫折。但是,命运必需是一个生存着、活着的范围。所以,它的发展变化只能局限在生克范畴之 间。而寿命则不同,它是一个生死的界线。即,有寿则有命,无寿则无命。因此,命运必然在生克范围之内,而寿命则是生与死的界限之中。
  中华古医学对生命的认识有如下几个不同的角度:
  1、自然与人之间的物质摄生关联关系,称为摄生,或称生命;
  2、生命属性与自然属性构成的关联关系,称为性命;
  3、人的生命时间长短与自然时间的周而复始之间形成的数字关系,称为寿命。
  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并不是唯一角度认识产生的一个定式结果。而是以天地化生万物为主线,汇聚了多视角的共同认识,形成了一个形、性、数综合表达体系。
  从时间角度来认识生命,任何生命都是先有诞命,而后一直发展到没命。因此,寿命的有限性是生命的时间特征。与大自然中物质不灭的天长地久来比,物质的存在状态是长期的、永恒的, 而生命则是短期的、短暂的。所以,寿命表达的生命含意,是天地自然界中的物质存在状态的长期稳定性,与生命躯体中的物质存在状态的短期不稳定性。寿命的时限一到,寿终正寝,身体 中的物质,就再也不具有生命属性特征了。
  从空间角度来认识生命,生命躯体具有自己的形、性、数的属性结构形式。躯体中的所有物质,包括各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种产生模式。但是,这种固定的产生模式,仍然 可以对其物质化认识。因为,生命终结之后,躯体中的物质仍然存在。而随着生命消失的只有意识与反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生命的躯体在生命存在期间是一个心物合一的体系。而在生命 停止后,躯体中的物质还在,与大自然中的物质理化成分没有什么两样,组成生命的密码DNA的结构还在。但是,生命确停止了。所以,躯体中的物质,不是生命的关键因素。
  因此,物质既然不是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那么,就应该从其它角度对生命来进行再认识。
  古老的中医学认为,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是精、气、神,是属于人类未知的范畴。但是,这个未知范畴在人类的知识相对论圆圈中,是可以通过已知圆圈的扩大而变成已知的。要想把未知变 成已知,则必需建立一个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相对关联关系体系。通过已知与未知的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的认识程序与方法,把它转换为已知的结构。也就是说,现在未知的东西,可以通 过定己动巳、定巳动己的动定、定变、变通的属性认识方法与属性认识程序,在知识圆圈的扩大过程中,完全可以把它变成已知。所以,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是没有具体的定义、没有具体的 概念的。因为,它完全属于未知。
  现代对生命的研究存在着多种假设。如超能力、超自然力、或者灵力等诸多的说法。但是,它们都是有具体定义和具体概念的。而且,在具体的理论中,都是起到决定性的不可替代的核心作 用。这种假设,是假设了一个主导因素的存在。而对这个主导因素,因为存在无法认识性,所以,往往最后归结为神或者上帝。
  相反,古中医学把构成生命关键因素的精、气、神,只是作为生命起始的一个标志、生命初始中的一个状态、生命过程中的一种原始结构形式,称为元精、元气、元神。
  元者,首也,始也;元又通玄,混沌也,未知也。所以,元精、元气、元神,为原始混沌未知的生命构成的关键因素。而且,只有通过相对论的知识圆圈扩大,才能把它变成已知。所以,没 有具体定义、没有具体概念的元精、元气、元神,只是未知事物的符号,仅仅是为了相对知识圆圈扩大过程中的顺畅表达而已。它与现代科学中的假设经过逻辑推理之后如果成立的话,就必 然成为规律或者真理的结果并不相同。精、气、神,为古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生命三焦论。两性相动谓之气,两性相变谓之精,两性相通谓之神。气动乃有运,精变乃有化,神通乃有达。
  因此,古老的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则是:
  (一)、生命运动过程中有明显的形规律变化性。
  生命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壮到老,无一不是形变化的一个过程。生命的全过程,是一个形变化的全息过程。这种形变化不仅存在于整个生命过程之中,而且,在生命的存在状 态之中,这种形变化无处不在。
  尽管每个人的组织、器官的结构都是相似的,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既存在彼此的相同,也存在彼此的千差万别、形态不同。
  生命之形的属性特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非自主意识行为引发的形变化。如呼吸、心搏、血液循环、消化系统蠕动等。
  2、病理行为引发的形变化。如抽筋、被动体位、角弓反张等。
  3、条件反射引起的形变化。如强光闭眼、吃东西张嘴等。
  4、自主意识支配发生的形变化。如走路、跑步、写字、弹琴等。
  当生命结束后,这些形变化的现象也随之而结束或者停止。所以,可以说形变化是属于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具有从无形到有形,由小形到大形,由简单的形变化到复杂 的形变化,……;可以通过从胚胎到婴儿,从幼儿到童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具体形态清晰可辨;而且,喜怒哀乐皆需要通过形的变化来作出表达。
  (二)、生命具有性别的特征,即性命。
  生命躯体的雌雄性别的标志,虽然不能因为生命的结束而消失。但是,雌雄交合而繁衍生息,则是生命的主要属性特征之一。没有雌雄的交合,就没有生命的繁衍。所以,构成生命的关键因 素,不能是雌雄的躯体。而是雌雄交合的繁衍能力形成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是生命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同时产生了雌雄两分的性存在特征,以及成熟后的雌雄交合的繁衍能力。
  不仅如此,生命对声、色、味属性的分辨能力,对明暗、虚实、内外、冷热等属性现象的博物辨识能力,都来源于生命体对属性客观存在的感觉、感悟和感知。并且,人体还有能将这些属性 现象形成的感性认识,通过意识能力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特殊能力。而且,这种觉、悟、知,与生命的全部过程有其同步性。当生命结束的时候,这种属性功能也随之消失了。
  (三)、生命具有其时间长短与自然时间的周而复始之间形成的数字关系,即寿命。
  寿命,在中国语言的语境表达中,是有清晰的过程性与类别性。中国语言是符合组合学二项式定理原则的,具有数学的严格分类性与分步性。也就是说,在产生这些语言的时候,应该肯定已 经产生了一个非常严谨的数学属性逻辑知识体系。没有这样一个数学逻辑体系的存在,这样的语境是很难如此博大精深的!
  因此,什么是生命?生命就是一个存在时间周期过程与变化过程的具体空间活体形貌(这个活体一定是一个具有生克属性变化)的事物。生命是一个变化的具体空间,同时与时间的过程变化 规律的周期是一致的。生命,是时空一体化共同谐调变化的一个特殊体系。
  时间是空间的收敛,空间是时间的发散;时间是空间的发散,空间是时间的收敛。当空间与时间的收敛与发散二合而一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时候,生命就诞生了。时间 与空间,收敛与发散,二合而一与一分为二。这种三焦变化过程在不超越限定的范畴的时候,时间与空间的相对运动抑扬与更相动薄变化的全程结构,就是中华古医学对生命的最基础认识。
  而时间与空间的收敛与发散,超越了这个限定的范围时候,无论你是二合而一还是一分为二,它都会促使生命现象走向衰弱甚至死亡。
  这样,就可以把生命表达成一个四象过程:
  空间收敛,时间亦收敛;
  空间发散,时间亦发散;
  空间发散,时间收敛;
  空间收敛,时间发散。
  生命四象具有一分为二与二合而一的两种变化关系。但是,它们却都在一个体系内随机进行着。如果用属性符号模式来表达它,就是一个典型的时空八卦系统;如果用几何形貌来表达它,就 是三焦的运动抑扬、更相动薄。
  因此,生命的认识,从属性时空观来认识它,可以划分为时空八卦;用属性几何形貌观来认识它,则是三焦的生克运动抑扬与更相动薄。
  当代科学家霍金在研究了中西方人体图之后说道:“中、西医对人体的认识结果,画在人体结构图上,中医人体图上只有经络而无肌肉;西医人体图上只有肌肉而无经络,这两个认识结果都 是对的”。但是,他没有发现,中西医在对内脏的静态形貌图形认识上,并无大的差别。而从脏腑的动态关联关系认识上,差别就巨大了。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时空观认识上的知识系统本原不同。即,是用心物两分的绝对理念所产生的时空绝对分立的物质简单堆砌的研究方法来认识生命,还是用心物合一而产生的属性分合 运动变化的时空统一观的形、性、数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来认识生命,则是中、西医理论的分水岭。
  在中医学的生命理论中,生命属性的基础原则,是属性的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生命属性的最高法则,是对生命属性的崇尚。也就是对个人来说,是生命;对世界来说,是自然。生命就 是有始有终的自然,自然就是无始无终的生命。没有自然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自然。所以,万物皆有命。
  宇为无边无际,宙为无始无终;世为有始有终,界为有边有际。生命为:一生一世,一命一界。一个人的生命,只是生命世界中的一世一界。而生命世界,则是由每个生命都是一生一世、一 命一界构成的自然数全息。
  中国的自然数,是从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四象之数开始的。它展示出来的数字可数性,是活生生的生命集合,而不是孤物独识的万物。自然数是用来描述自然的,它描述的内容则是一生一 世、一命一界。所以,与自然对应而产生的科学理论体系,首先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三生观(生克、生死、生灭)与三世观(世界、宇宙、自然),而后则是三焦三命论,九 命一界的九宫之数:九九归一。
  显然,中国的古数学,是建立在一个描述自然为己任的主导思想上发展起来的数学理论体系。它与西方数学有着本原上的起始不同、结构不同、认识方法与认识程序上的诸多不同。所以,中 国的数学,并没有正数、负数的变异,更不需要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等改革;也不需要笛卡尔坐标系来表达数字的结构性。它只需要来源于自然,描述自然与表达自然的一致性。
  所以,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自然数字一,在由孤物独识进入格物致知的时候,就是一生二。即,两个一生一世的生命,在二命一界的家庭中,第一个遇到的急需表达的问题就是性。性的雌 雄,是中国自然数中的二。所以,两个一生一世的结合为二,为一个家庭的诞生。二为性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易经》后老子对自然数的认识。其实,它的本 原表达应该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代(世)。生命谱系的诞生,就是由三开始的。所以,雌雄之合为其宗,乃太极阴阳的原始之理。
  自然数,是数字表达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所以,自然数表达的内容是整个自然界中无穷无尽、多种多样的概全整体总存在。自然数,与宇宙、世界等词汇,具有等范畴的同义与不等范畴的 差异。在对人类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连续、持续的表达中,从雌雄性关联关系的起始,逐渐进入多人生人世、多命一界构成的人类社会性。所以,自然数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的结构性来研 究人生人世哲学的数学工具。
  随着人类对自然世界认识的范畴扩大,自然数的应用从生命世界,扩展应用到非生命世界,即现代科学中所说的物质世界。而在中国远古时候,则称为:天地人体系,天地人物体系。一个是 三焦论,一个是四象论。
  通常,命属于动植物生存、生活现象的特指:生命、性命、命运。从属性认识上,命则有生、有性、有运。所以,它既是大自然规律所展示出来的一种定数,又是属性发展变化的趋向。因此 ,任何生命都是大自然整体属性命运的一部分;任何生命与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向都不能超越大自然中属性运行的规律与规则。所以,命有三个内容,一是生,二是性,三是运。有生、有性、 有运谓之命。也即,生象、性象、运象之合乃谓命。生命,应该由六个部分构成:大自然赋予的生命环境,自身构成的生命现象,大自然赋予的天性,自身具有的个性,大自然赋予的天数, 自身变化的命数。
  生命现象,在生命环境中虽然是独立的,但是,天性与个性、天数与命数之间,则具有整体的不可分割性。
  对于生命现象与生命环境,虽然可以通过物质与物质的结构关系进行物理或化学的量化描述。但是,生命中的属性与属性的类属变化关系,则必需要属性数字来进行表达。数与形的属性结构 关系,形成了内五行、外四象的属性一体性。数的形体,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数的属性是一体结构性的。
  生命属性的一体结构性,分可为形、性、数三个不同的层面,合则是形、性、数的一体结构、运动和变化。生命的三个内容“生命、性命、寿命”,同样具有结构性、运动性、变化性。即, 生是生命运动的一种结构形式,而命则是表达这种存在状态运动变化的一个完整过程。它起始于诞命,而结束于没命。生命在这个阶段的运动过程所展示出来的属性内容,简称为命运。在这 个命运过程中,它仍然存在着形、性、数的一体变化结构性。
  生的属性范畴表达,则比命的简单过程性表达更具有属性的状态性与结构性。它不仅仅包括了摄生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而且,还包括“本生”、“禀生”、“厝生”等多种不同的形、性、 数一体化理论的表达。生命,只是形、性、数整体理论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具有诞命的起始与没命的结束。所以,中医学对生命的诞生认识,并不简单的是出生或者产生,而同时也包括 诞辰、诞序、诞性、诞质等多个属性表达过程。所以,在生命存活期间,也称“度命"。生命的过程,是可以通过数学的形、性、数一体化,理、法、术一理化作出体系性的解释与说明的。而 说明它的理论,则为九宫三命论。
  三命论的内容是:性命,生命,寿命。性命是生命的属性结构形式与存在状态的表达,称为人性;生命是生命变化形态形成的向、相、象属性运动几何的表达,称为人生几何;而寿命则是一 种性数的表达,它表达了生命的或然率与概率之间的综合变化规律性。
  这样,生命的属性过程程序性,就是一个可以用形分析方法、性分析方法、数分析方法来共同认识的一个结构。三法一序的一体结构性,是生命可认识的具体方法与程序。
  所以,古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是在应用中国古数学三焦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命学说。而它的整体理论基础框架,则是形、性、数一体化的属性九宫之学。并且,用这个整体属性认识框架 ,探索生命的形理、性理、数理,生理、生法、生术,命理,命法,命术。这样,就形成了在生命的形、性、数与理、法、术六气理论下,来研究生命范畴内的形、性、数变化与运动关联关 系的特殊内容。古中医学的生命理论,是一个天地化生万物之后的具体生命认识。生命存在的形、性、数运动抑扬与更相动薄,必需在生命的理、法、术整体框架内。生命的存在,是生命之 形、生命之性、生命之数的存在前提。脱离这个前提,形、性、数的理论探索就会进入一个更大的范畴--------天地造化生命的未知领域。所以,中医学不研究生命世界的本源问题,只研究 生命存在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生命存在的研究方法体系,是八卦整体辩证分析法;生命存在状态的属性结构表达是九宫,六气为八卦与九宫之通尔。
  在这个认识层面上,生命属性的形、性、数一体结构性应该是基础原则,而生命属性运动的规律与随机的变化性则是最高法则。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人体的认识是属性的。而西医对人体的认识则是物质的。
  其实,物质与属性是很难绝对划分得开的。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实在、主观虚在),属性同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虚在、主观实在)。物质可以通过人类的思维反映对它的存在 进行认识(主观虚在),属性同样也可以通过人类的思维反映对它的存在进行认识(主观实在)。属性是物质的特性与性质,物质具有属性的结构性。
  在常规范畴中,物质通常是可见的,但离开其属性是不可感知的;而属性通常是不可见的,但却是可感知的。
  属性也是物质与物质产生的关联关系的客观存在。关联关系再产生的关联关系仍然还是属性客观存在。但是,这些客观存在即不方便感悟,又不方便思维与定义。于是,远古时代的中国人发 明了垒石结绳记事之法,把物与物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绳子的结系关系,来作出表达。物,就变化成可系的石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属性),就变成了链接两个石头中间的绳子。这样, 无论物与物之间的关联关系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它都可以用一条绳子来表达两端所系的石头与石头之间的客观关系存在。也就是说,中国远古的垒石结绳记事之法中的结绳记事,记的 内容其实就是一种属性(关系)的存在,记的就是一种属性相关关联关系(关联关系的再关联关系)的存在。
  这种关联关系的后继相关性,具有可迭代性、可更替性、可轮回性。它的逻辑结构体系的最原始的结构形式,就是直观逻辑体系、不直逻辑体系与存在逻辑体系、思维逻辑体系、判断逻辑体 系五个体系之间的六合结构整体。这个结构整体,就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命逻辑的最基础逻辑单元。而人体生命,则是更多属性更替轮回产生的迭代组合结构整体。形成了虚实、表里、寒热 逻辑体系,脏腑、经络、气血逻辑体系,生克、乘侮、累及逻辑体系,标本、轻重、缓急逻辑体系,扶祛、通塞、敛散相术相略控制体系等等。
  中医学的生命属性体系结构论,是建立在属性数学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属性逻辑理论基础之上的。而只认识到它是一个整体论,却无法从属性数学的形、性、数一体化的综合内容来认识它 ,无法从生命属性体系结构论的角度来认识它,无法从属性逻辑的角度来认识它,则是不可能正确认识人体生命,更不可能振兴和发展中医学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太极、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属性结构理论,作为一种认识世界、认识宇宙、认识自然(也包括认识生命、认识人社会) 的普适规律,表达的是认识方法的通用性,而不是内容的具体性。
  天、地、人的形、性、数一体与理、法、术一理中,理有三部九宫:理有理形、理性、理数,法有法形、法性、法数,术有术形、术性、术数;而体也同样有三部九宫:形有形理、形法、 形术,性有性理、性法、性术,数有数理、数法、数术。
  这是一个阴阳九宫(阴阳中有九宫)与九宫阴阳(九宫中有阴阳)的大系统。每个具体的门类中,都有自己的具体属性定动、动变、变通法则与原理。而且,这些原理在层面与层面之间, 具有沟通与链接的具体后继性与连续性。用,可周而复始;定,而有向、相、象之态;动,而有变、通之势;方,有标、本、轻、重、缓、急、通、塞八策;法,有汗、吐、下、和、温、清 、补、消八则。
  古老的中医学,是唯一应用中国远古属性数学部分原理而流传至今的具体实用科学。但是,由于漫长的历史文化阻隔,已经与产生它的母科学------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一条认识上的巨 大鸿沟。




  周青良:草根网特约评论员,笔名“连山”。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04: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文章啊!可惜看不懂~
发表于 2015/4/9 07: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学的生命属性体系结构论,是建立在属性数学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属性逻辑理论基础之上的。谢谢楼主的分享,虽然有些地方看不明白,但至少收获了小部分。
发表于 2015/4/9 08: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 与空间,收敛与发散,二合而一与一分为二。这种三焦变化过程在不超越限定的范畴的时候,时间与空间的相对运动抑扬与更相动薄变化的全程结构,就是中华古医学对生命的最基础认识。”
简言之就是,时间与空间通过收敛、发散在一定限度范畴内的变化更迭,构成了中华古中医学对生命的最基础认识。这个需要好好体会,谢谢楼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15/4/9 08: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古中医的了解越多,可以更加贴近其思维模式,为学习中医做好更加坚实的基础。
发表于 2015/4/9 21: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要中医复兴,就要回归传统。
发表于 2015/4/10 04: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用现代科学理论来重新认识与改造或者说是篡改中医,而是要重新探索和认识产生中医学的远古整体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就是要挖掘古中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挖掘古中医学中的属性、形貌的数理、数法、数术科学理论的来源。
发表于 2015/4/10 05: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思维很重要
发表于 2015/4/10 08: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值得静下心来细读。
发表于 2015/4/11 04: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事物属性的认识和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