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49|回复: 1

名医医案中的“伪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6 16: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乙未年三月十九第613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刘志龙⊙ 编辑/张亚娟 ⊙ 校对/居业


  导读:中医著作汗牛充栋,必然会有“纸上谈兵”者,所以鉴别出那些伪经验也是很重要的~以前咱们书友会发过一篇朱炳林老师的文章《识别大忽悠:靠读书多临床》(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也是这个意思。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析了造成医案中“伪经验”的原因,那就是医者可能把心理作用、无药而愈、安慰剂效应、秘而不传等归功于自己。所以我们在捧读名医医案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思考、多分析,结合临证。





名医医案中的“伪经验”
历代名医医案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块光彩夺目的瑰宝,对中医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可谓后学进步之阶梯。但是,医案中的经验并非都是可靠的,当我们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照搬某些验方进行实际临证时,却往往没有预期的效果,其中的原因除了时代、地域、环境、体质乃至药物质量等各方面差异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医案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伪经验”。造成“伪经验”的原因可能有诸如以下数种。
心理作用。
心理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因此,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痊愈。现代研究表明,心理疗效少则30%,多则可达70%左右。
据报道,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可使患者主观症状改善达76%以上,在名医的诊疗活动中,有意无意的心理效应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一,病人的崇名心理可产生安定感;其二,名医大多年长,又易使病人产生信赖感;其三,名医大多态度谦和,善于把握分寸开导患者,使患者解除思想负担,情绪达到稳定、舒畅;其四,名医往往自信,诊病处方十分果断,口气也很肯定,自然帮助病人建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这些良好的心理状态,无疑对疾病的痊愈起了很大的作用,药物的作用倒显得次要了。
无药而愈。
不是每一种疾病都需要药物治疗,临床上有不少的疾病是可以“无药而愈”的,包括:一,自限性疾病,如感冒、大叶性肺炎荨麻疹等。二自发缓解性疾病,如风湿病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红斑狼疮等。三季节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痢疾、流感等。另外还有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如花粉过敏等。
以上这些疾病,经过时间或季节的推移,即使不服药,症状也会自行缓解或消失。这时候,如果某医师恰好遇上这样的病人,不管他的药物是否中的,时间将帮助他取得满意的观察效果,于是,并非有意的“贪天之功”便由此产生了。我们翻阅名医医案验案时,常常能见到这样的记载:“前医屡治不效,延余诊治......一剂知,二剂已。”这并不肯定说明他的处方如此神效,而很有可能完全是时间帮助他达到了“妙手回春”的目的。
安慰剂效应。
对于某些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疾病,如习惯性便秘、歇斯底里症等,安慰剂往往也有效果。这个时候疗效取得与使用何种药物是毫无关系的。
报喜不报忧。
失败乃成功之母,总结临床失败的教训,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由于历史原因与社会偏见,历代名医总结失误经验者甚少,名医医案所载,处处是妙手回春,神医圣手,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误人的庸医。正如裘沛然教授所言:“在历代盈车塞居的医学著作中,也曾阅读过不少医籍,包括许多名家医案,大多是妙手回春的记录......我总觉得做医生是不可能十全的,也很想阅读一本专记失败教训的医案,然而在杏林春满的医学文献综中却还没有找到过。”(《中医杂志》1985年11期4页)有效则记录,无效则弃去,如此总结处方疗效,同样不可全信。
秘而不传。
历代行医者把医疗经验、验方秘方视为立身之本,往往爱之如命、护之如身,秘而不传,形成一种十分保守的风气,唐代孙思邈说的“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只不过是大家共有的“仲景方”,如果是祖传下来的秘方,那就视为传家宝一般,绝不会轻易传授外人,如果这些名医把他们的医案整理留给后人,其可信程度可想而知。这些医案中的方药,常常是猫教老虎——留了一手,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手,或“秘”一味要药,或“秘”特殊剂量,或不交代用法。这一手一留,等于一个人去了脑袋,空有麻木的躯壳。也有些自作聪明者则有意掺杂些无用的药味,迷惑读者,这些医案中的“验方”、“秘方”,还能有多大用处?
名医经验固然是值得珍视的,但糟粕与精华同在,我们在捧读名医医案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思考、多分析,结合临证,识别“伪经验”,去粗取精,这样才能以“案”为梯,不断提高临床水平,救死扶伤,造福人类。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善读书者,常需誌此。
【本文为投稿,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识别大忽悠:靠读书多临床》

▼▼▼
发表于 2015/5/6 20: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受教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