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50|回复: 0

程莘农:不开药方的一代名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4 16: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中医书友会乙未年三月廿七第621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肖学利⊙ 编辑/王超 ⊙ 校对/党卫阁


  导读:在央视的一段采访里,程老说,我之所以每天提早一个多小时上班,就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我损失了6年半的时间,这6年半的时间里不让我看病,就叫我干活,现在我要把它补回来。大师已逝,感动纪念。






程莘农:不开药方的一代名医
他走上中医道路,曾寄托了一位名士晚年的全部希望;他32岁改学针灸,别人认为他当初花500块大洋拜名医的钱白花了;他颌下一缕长髯,是对一段屈辱岁月的纪念;谈及中医现状,他曾数次拍案而起。他就是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教授。
一场瘟疫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程莘农院士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一个书香门第,父亲程序生是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程莘农出生时他已经50多岁了,晚年得子的程序生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栋梁之材。
当时西学渐进,送子女到国外留学是许多开明绅士的共识。程序生也不例外,他想把聪明伶俐的小莘农培养成一位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然而世事无常,在苏北流行的一场瘟疫改变了他的初衷。
程莘农6岁那年,家乡开始流行一种痢疾,许多乡亲因缺医少药相继染病而死。短短几天时间,郊外的荒野一下子堆起了无数的新坟。正当百姓束手无策时,一些巫婆神汉借机狂捞不义之财。见此情境,程序生领悟到要想国家发展、民族富强,国民必须要有健康的体魄,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经过几天慎重考虑,他对程莘农说:“你以后还是学医,当一名为百姓去病除疾的郎中吧!”望着父亲凝重、严肃的表情,程莘农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从此,程莘农跟着父亲开始接触中医的基础知识。在同龄的小伙伴还在玩捏公鸡、滚铁环的时候,程莘农已经把《地道药材歌》、《临证方剂谣》等中医要诀背得滚瓜烂熟了。
程莘农进步很快,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转眼间,程莘农已经16岁了,为了让儿子在中医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程序生特意花500块大洋,让儿子拜温病大家陆慕韩为师,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辨证。
陆慕韩在江苏的威望极高,经他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程莘农跟随陆老师不仅学到了高超的医术,而且老师的医德医风也深深地感染了他。给程莘农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无论患者是达官贵人还是贫苦的佃户,陆老师都一视同仁。对方无论给10块大洋还是一个铜子儿,他都从不计较。陆老师经常对他说“救人如灭火,有时候医生迟到片刻就会出大问题。”这些看似平常的细枝末节,却正是一位医者的难能可贵之处。在陆老师的熏陶下,崇高的医德渐渐融入到程莘农的思想深处,从而影响了他数十年的行医历程。
1939年,日本侵略军将战火烧到了程莘农的家门口。陆慕韩老先生的家产被日本侵略军洗劫一空,突如其来的劫难令老先生气恨交加,几个月后便带着一腔怨气与愤恨离开了人世。程莘农怀着悲痛的心情将老师安葬。
半个月后,几位同窗学友找到程莘农语重心长地说“你跟陆先生学医的时间最长,希望你能继承老人家的衣钵悬壶济世造福桑梓。”程莘农征得父亲的同意后,19岁的他正式独立挂牌接诊,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行医生涯。
时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一个郎中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三口之家的日常生活。尽管那时程莘农的日子过得很清苦,但他看到患者一个个经自己医治恢复了健康,内心感到十分满足。
改学针灸,不开药方也能治大病
解放后,中医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医生成了受人尊敬的职业。在这种氛围下,程莘农下定决心,要在中医领域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
程莘农29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毕业后校方任命他担任针灸教研组组长,而针灸对于程莘农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刚开始,他并不了解针灸的神奇疗效,对针灸也不感兴趣,但工作的需要使他不得不拿起了小小的银针。他一头扎进图书馆,开始仔细研读针灸类的经典著作
通过学习和临床实践,程莘农发现自己当初的某些看法的确有失偏颇。他学针灸后的第一个月,一家长带着患有神经性尿频的孩子找到了程莘农。家长哭着对程莘农说:“孩子15岁了,每天晚上都尿床,为了给孩子治病我们已经负债累累,但治疗效果很不理想。”程莘农对她说“我用针灸试一试,如果你来10次没见效,那我就无能为力了。”然而,家长带着孩子只来了三趟,孩子的顽疾就痊愈了。
通过这件事,程莘农意识到小小银针是中医的瑰宝自己一定要研究它,并利用它为更多的病人治病。从此,程莘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针灸的学习与钻研中。
一位面神经麻痹的老年女性,多方求医病情就是不见好转,程莘农只用了10天,硬是把她的“眼斜嘴歪”给扎了过来。一位外伤性截瘫患者大小便失禁,无法行走,程莘农用了2个月的时间彻底帮他解决了问题,患者最终幸福地成了家……
通过以上事例,程莘农意识到,作为一名针灸医生,即使不开药方也能治大病。再有病人来找他看病,他跳出了以前中医的某些窠臼,专门用针灸为病人疗疾。从此,他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不开药方的医生。
不久,刚刚成立的北京中医学院急需中医界医术高超的专业人才。国家卫生部下文,把程莘农调到了北京中医学院任针灸教研组组长,兼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当时,医学界许多人把经络看作是玄之又玄的学问,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相信人体内还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存在。为此,程莘农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查证经络研究上。
最终,程莘农利用中医理论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画出了人体经络表。配合程莘农进行这项研究的是卫生部科教司的一位同志,他用现代的医学仪器为病人检查身体。后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两种检查结果竟然有80%以上相吻合。由此,程莘农用实践证实人体经络是客观存在的。这一发现对我国早期经络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正当程莘农在医学的道路上刻苦攀登时,我国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造反派污蔑程莘农是反面教员,对他进行残酷地批斗。脾气耿直的他由于拒不承认自己的“滔天罪行”,被押往河北、湖南等地接受长达6年的劳动改造。程莘农是个惜时如命的人,这白白流逝的6年岁月成为他心中永远的伤痛。为了那段不能忘却的“纪念”,程莘农蓄起了胡子并起名“纪念胡”。
中医现状令程老发火
程莘农平反后,重新回到了针灸研究所工作,并担任经络研究室主任。他多次主持国家级、部级课题。其中由他担纲的“循经感传和可见经络现象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总结了在针灸界流传的108种针法后,独创了带有“程氏”特色的三才法”。他解释说“‘天、地、人为二才。天就是浅,人就是在中间,地就是深。实际上为患者行针大多时候只要掌握好浅、中、深三步就够了。”他用三才针法治愈的患者多达数万人。
1994年,程莘农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9月8日,程莘农被国家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总理亲自为他颁发了聘书。2000年,程莘农当选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难能可贵的是,如今(2006年)已经80多岁高龄的程莘农院士仍然坚持每周一、三、五到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出诊。
当笔者问及当今针灸研究的现状时,程莘农高兴地说:“针灸治疗的范围己扩大到300多种病症,其中100多种病症单独用针灸就可取得很好疗效。虽然现在中医不景气,来门诊看病的人也少了。但我还是坚定地认为针灸疗效非常好,部分嘴歪的人扎针可正过来,一些中风半身不遂的人,扎了就可以下地走路。”
许多人都知道程莘农脾气倔爱发火。采访临近结束时,笔者问及中医的前景,程老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数次拍案而起。他激动地说“现在中医学院毕业生会为病人号脉的已经越来越少了,但与此同时,国外对中医却格外重视,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在中医研究的个别领域甚至超过了我们。照现在的状况发展下去,我们的后代要学中医很可能就要出国了。中医是我们的国粹,真到了那一天,我们的中医还姓‘中’吗?”
随后,程莘农的语气缓和了一些,说“‘现在令人欣慰的是,自从非典过后,人们对中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真诚地希望人们不要把这种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希望有识之士能振兴中医,把我们的国粹发扬光大!
【本文摘自《生活与健康》2006年第2期,由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