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微信荟萃
›
中医书友会
›
“取类比象”是优势还是缺陷?
返回列表
查看:
365
|
回复:
0
“取类比象”是优势还是缺陷?
[复制链接]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
当前离线
积分
8
发表于 2015/5/15 23: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这是中医最多的微信平台——
中医书
友会乙未年三月廿八第622期内容。新书友可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快速关注。
作者
/吴雄志
⊙ 编辑/瓦力
⊙ 校对/敏敏
导读:
“象思维”一直是
中医界
宣传自己的重点,“取类比象”也是构建
中医理论
的重要方法。但这却总能成为某些人攻击中医的武器。面对质疑,很多人嗤之以鼻。但在强调我们不同于现代科学之余,很少有人会反思:中医独有的特点真就是优势吗?编者以为,只有认清自己的长短,才能不满足于现状,走出固步自封的桎梏,有所突破。
“取类比象”是优势也是缺陷
我们都说中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医学,中医有其独特优势。但笔者有两个疑问:一是中医的特点(这里不用“特色”一词,是因为包括了它的优点和缺点)一定是中医的优点吗?二是这些特点里是否存在不足?
要回答这些疑问,需从中医思维入手。中医思维大致包括“医易互参”“天人相应”“见微知著”“取类比象”“由外察内”“
内证
研究”六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取类比象”,这也是中医人经常强调的优势。笔者便以此为例来分析上面的问题
“取类比象”本质是类比推理
简单说,取类就是分类,比象就是比较。分类,即根据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把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它是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是什么呢?就是区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把这两种方法合起来我们叫做“取类比象”。它的本质就是类比推理。即根据两个事物、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即推断他们在另外一些属性上也相同。
比如有两个人,一个张三、一个李四。张三有鼻子,李四也有鼻子;张三有
耳朵
,李四也有耳朵;张三有嘴巴,李四也有嘴巴;同时张三还有
眼睛
。因此,虽然我不知道李四有没有眼睛,我通过“取类比象”,认为李四也有眼睛。这个推理是对的,人都有眼睛。因为张三和李四内在的共同点都是人。所以,虽然我没有看到李四是不是有眼睛,我根据张三有眼睛能推出李四也有眼睛,这就是一个类比。
必须承认,“取类比象”是一个很重要的认识方法,很多中
医理
论的构建都运用了“取类比象”。比如脏象学说。我们的内脏外象,通过外面的象去推敲里面的脏,这个象便类比了自然界。再如审证求因,我们通过病人不同“证”所表现的症状与自然界类比去推断他的病因,得到风寒暑湿燥火。
此外,我们的
用药
法象,通过药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类比得出了药物的
药性
;我们的天人合一,在解释人体的生命规律、生物节律的时候,都是跟自然界类比,提出天人合一、天人互参的观点。总之,中医在生理、病理、用药上,都采取了取类比象的这种方法。
结论存在或然性
“取类比象”可以理解为,如果两个事物在一些属性上相似或相同,那么在另一些属性上也有可能相似或者相同。但是,这个结论不一定可靠。可靠不可靠,主要看这两个事物的共同属性与类比属性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
比如,这两个事物共同的属性:张三和李四都有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那类比的属性,张三有眼睛李四也有眼睛。这是有必然的联系的。必然的联系是什么?张三和李四都是人,人就有眼睛,这就是它的必然联系。
但是,我还能用这个例子证明其结论的或然性:张三有鼻子,李四也有鼻子;张三有嘴巴,李四有嘴巴;张三有耳朵,李四也有耳朵;张三有喉结,李四没有。因为张三是男的,李四是女的。这就是张三和李四的差异。不是说张三有的东西,李四就一定都有。
“取类比象”是构建中医
理论体系
的一个重要思维方法。虽然,它提供了广泛的思考线索给我们使用,但是它的结果是或然的,可能对也可能错。
因为,我们的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画家就主要依赖形象思维;我们有时候的创作是需要灵感的,就是灵感思维;而我们的逻辑思维则依赖于概念、判断和推理。
推理有三种: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而只有演绎推理得出来的是正确的。因为演绎推理的原理,用的是一般性的前提到个别性的前提;如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都运用了演绎推理这种科学推理方法。而我们的归纳与类比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从逻辑学上,它都是可能出现问题的推理。
举个简单例子,金元时期的法象药理。法象药理在解释
活血化瘀
的时候说:色红入血。因为红色的药物入
血分
,
丹参
是红色的药物,所以丹参入血。大家觉得符不符合逻辑啊?大前提是红色的药物入血分,小前提是丹参是红色的药物,所以丹参入血。表面上看起来很符合逻辑,实际上大前提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
请看下面的推导:
因为血液是红色的(大前提)
丹参也是红色的(小前提)
所以丹参入血分
大前提是怎么来的?大前提就是这么推来的,因为血液是红色的,药物是红色的,所以红色的药治疗血分
疾病
。这样一个推理出现了重大的逻辑问题。
因为药物治疗血分疾病,并不是因为药物的颜色和血液的颜色是相同的,还有很多红色的药物不走血分,还有很多入血分的药物不是红色。再比如说色红入血,我用红色墨水可以吗?自然界红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这个大前提在逻辑学上是有重大的问题的。
可以说,中医理论体系存在的一个重大弊端,就是只要说得通的,就是科学的。所以张三说一套,李四说一套,只要能解释得通,他就认为是科学的。
难以发现事物本质特征
“取类比象”更重要的一个缺点是:难以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因为它使很多中医往往对许多问题的解释满足于对现象的解释,很难去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它是用一种现象解释另一种现象。比如法象药理的色红入血,粗略到用药物的颜色解释药物的功效;但它是用一种现象解释另一种现象。我跟大家举个例子说明。
比如
舌苔
跟
胃气
关系的理论。中医讲舌苔跟胃气的关系就说苔如地上之微草,由胃气所生;把舌头比喻为地,苔就像地上的草,是胃气所生。如果有胃气的话,那么苔就会像小草一样长在舌头上面。
请看下面推论:
小草长在地面上(推论一)
土滋生万物
小草是土所滋生的
舌苔长在舌面上就象小草长在地面上(推论二)
脾胃
属土
舌苔是由胃气所滋生的
第一个推论:大前提是土是滋生万物的源泉,小前提是小草长在地面上。结论:小草是土所滋生的。第二个推论:舌苔长在舌面上就象长在地面上的小草,脾胃属土。结论:舌苔是由胃气所滋生的。但是,究竟胃气是如何滋生舌苔的?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因为,这本质上是用一种现象解释另一种现象,最终的结果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很多中医理论的特点。如果我们要继续问,为什么舌苔就一定由胃气所生的呢?既然舌为心之窍,而舌苔长在舌面上,为什么不说舌苔是由心所滋生的呢?
回答不了,很难做出完美的回答。
因为,一是我们中医习惯了“取类比象”的思维,我们很少有人去深入研究现象背后的深刻的规律。二是习惯于把“取类比象”类比得出来的可能正确的结论,当成理所当然的科学结论,不经过进一步的证实,不经过进一步临床或者基础的证实。所以我们张开嘴就可以讲中医。为什么?因为我们用现象去解释现象,很少去研究背后的深刻规律。解释一大堆,可取不可取?我想大家应该打个问号。
确能拓宽临床思路
那既然说了“取类比象”有那么多缺点,是否临床中这种方法就不可取了呢?可取,它也有它的优点呢。
比如说按照“苔如地上之微草,由胃气所生”的理论,我们根据这个类比,自创了一个枇杷清胃饮。
组方:
枇杷叶
12g,生
甘草
3g,生
麦芽
30g,生
谷芽
30g,
竹茹
9g,
芦根
30g,
白茅根
30g,
通草
30g,
淡竹叶
30g,
茵陈
30g。
主治:各种
口腔溃疡
,尤其
放化疗
导致的口腔
溃疡
。
加减:心火重加
黄连
3g。
热毒
加
蜈蚣
3g,多见于
肿瘤
放疗
后。肝火加
黄芩
9g,
郁金
30g,多用于复发性
口疮
。湿重加
薏仁
60g,
藿香
6g,佩兰6g;偏热加
薄荷
3g,偏寒加苏叶9g。
煎法
:三沸即止,不可久煎。口腔溃烂不可进食者代茶饮。
此方治疗各种口腔溃疡,效果非常好,基本可以不辨证和加减,但要记住不能久煎!这个处方的特点就是根据“取类比象”来的。
既然说苔如地上之微草,好,我拿树的嫩叶、嫩芽,拿植物的胚芽、嫩根来治疗。我们选的谷芽、麦芽都是胚芽,选的芦根、茅根是植物的嫩根,选的枇杷叶、淡竹叶是植物的嫩叶等等。来治疗各种口腔溃疡就是类比地上之微草。它是一个治标的方,你把溃疡愈合了,再治本嘛。
我们曾经有个病人是头颈部肿瘤,他在放疗科进行放疗以后完全不能进食,喝汤都很疼。因为他只要一受热,局部就完全烂了。这个病人很难治,医生就告诉说没得治了。因为他不能吃东西,放疗也进展不下去了,也不能喝药了。最后,就是用这个枇杷饮。吃了大概三天,病人就开始进食了。后来,这个病人缓解得很好,活了几年。大家可以试试,干
肿瘤科
的人可以试试这个处方,挺有效。这就是我根据“取类比象”的原理自创的处方。
我再跟大家举一个例子,
糖尿病人
治消渴,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比喻:太阳太大,大地干了怎么办?有人说用伞把这个地盖起来,有的人说把地球推开。这都很困难,哪来这么大的伞,哪来这么大的力气?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地上的水蒸发上去,到天上变为云,变为云以后,再遇上一点冷空气,它就变成雨,一场大雨地就不干了(患者就不渴了)。
地上的水,我们就用
生地
;把地上的水蒸腾上去,我们就用
黄芪
;到了天上遇着一点冷空气,少量的黄连,它就变成倾盆大雨下来了。所以用黄芪、黄连、生地来治疗消渴,这就属于用类比思维去解释中医的理论。
这虽然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观点,但本质上还是一种“取类比象”的类比推理。因此,我们应该认清中医理论的特点,并继承和发扬优势之余,明了自身的不足,不能满足于老祖宗的成就,要走出当代的
中医发展
之路。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吴门医述”,由作者授权中
医书
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尊重
知识
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tg@linglanshuyuan.com】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关注中医书友会
▼▼▼
中医
,
中医理论
,
眼睛
,
舌苔
,
胃气
,
口腔溃疡
相关帖子
•
《失去中医,国人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
《驳:反中医的种种言论 系列之一二三》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经方治口腔溃疡一例(答案已公布)
•
重返感言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