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64|回复: 0

影視十七——尋找失落的年表(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30 19: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在不同時代的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無不受各該時代的局限,尤其受該時代科學技術發展水準的局限。當科技發展水準不太高的時候,很多問題雖然也有人在探索,但往往難以解決;當科技得到發展、使一些以前不能解決的問題有可能得到解決時,就具備了攻關的條件。兩千年來沒有解決的三代年代問題在今天被提上日程,並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獲得突破性成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為解決這個難題創造了條件。例如中國考古學的發展使我們找到了一種在文獻之外可以研究三代年代的途徑:藉三代文化遺存中可以分期的系列碳樣作碳14測年,利用高精度樹輪校正曲線擬合換算成日曆年代,進而去研究三代的年代。同時,也只有在進入九十年代以後,碳14測年技術得到改進、測年精度獲得較大提高、計算方法更加快捷準確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


  此外,歷史學家對古文獻的研究也更深入;古文字學家對甲骨卜辭和金文的釋讀與研究也比過去有了長足的進步;天文學家對天體和天文曆法的研究成果、快速的計算技術等等,使計算更加精確。在長期的交流與交往中,各學科之間的合作也趨於成熟。有了這些因素,使"工程"中提出的任務和目標,成為適時而合理。各專題的研究才能自然而默契地進行,聯合攻關中各學科之間才能達到"殊途同歸"的目標。這是在四年間能夠取得這些成果的重要原因。

  如果從個別年代看,年表中有的年代早就有人說過。但這個年表並不是將前人研究的年代學成果簡單地"湊合"而成,而是多學科在"工程"設置的課題、專題中聯合攻關的結果。在"工程"設置的44個專題中,有37個都是多學科交叉進行研究的。"工程"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按新的思路進行探索,創造性地開拓新的研究途徑,而且在學科結合上達到相互滲透的情況。這是前人沒有做過、也不可能做到的。這是"工程"開展三代年代學研究的一大特點。



  誠然,我們的認識也不能擺脫時代的局限。諸如對古代文獻所記的內容,特別是甲骨文、金文所記的有些內容的認識與理解(雖然這些認識是對前人的各種說法作了認真的分析與考辨的基礎上產生的),還不能認為已做到準確無誤。就現在公佈的階段性成果而論,這個年表比起前人的工作顯然前進了一大步,但仍有不完善之處。如因夏商分界的問題沒有解決,使夏商分界的年代不能準確推定;考古學上有關夏文化的問題沒能取得共識,夏代的年代自然不能推定;即使商晚期與西周的年代框架有較多材料可證其合理、可信,但具體的事件或有的王年,很可能因新材料的出現或新的研究成果而在未來的歲月中予以修正。這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工程"的提出與實施,受到各方面人士的歡迎與贊許。這是由於將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很好結合起來,對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難題聯合攻關,使人們看到了希望。同時,多學科協作的過程,促使學科間的互相滲透,這對各學科的發展,也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事實上,"工程"實施過程中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對各個學科已經產生影響。至於其意義之深遠,卻是今日難以估計的。在"工程"實施的四年間培養的一批兼具多門學科知識的"複合型"年青學者,將在今後的年代學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有理由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的年代學研究在未來的歲月中,一定會有更新的進展。













收看視頻請使用微博網頁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