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41|回复: 0

《字裡藏醫》之——驚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 23: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驚”從馬敬聲,敬兼義,此為形聲兼義,意思是馬受到恐駭刺激以後突然躍起、嘶叫、狂奔。《說文解字》:“驚,馬駭也。”馬這種動物眼睛大,膽子小,容易受驚。我記得小時候學習的英雄歐陽海就是為了攔驚馬不幸犧牲的。文革後期有個電影叫做《青松嶺》,說的就是村裡的馬每次走過村口,看見一棵奇形怪狀的老榆樹的時候就會受驚,開始狂奔。唯一知道內情的就是富農出身的錢廣,村裡只好把趕大車的肥差交給他。他駕馭驚馬的秘訣就是在驚馬的耳朵上抽一鞭子,驚馬就平靜了。

  後來用“驚”來指人受到突然的恐嚇刺激以後,尖叫(驚叫、驚呼、驚歎)、心陡然提起(揪心、心提到嗓子眼)、心跳加速(心驚肉跳)。總體來講,這是人的心神受到突然刺激、襲擾以後出現的不安不定、緊急應變、驚惶失措,所以有驚心動魄、驚魂未定、膽戰心驚之說。神明紊亂導致氣行失常,中醫總結為“驚則氣亂”。



  人神藏於心中,外有心、心包護衛。氣血充盈,心和心包堅固的人輕易不會使心神受到外界滋擾、刺激。即便“泰山崩於後,麋鹿戲於前”也不動心,始終處於安定、寧神狀態。

  未有預期、突然發生的聲色、事變是驚心的主要原因。驚蟄的春雷,可以把冬眠沉睡的動物喚醒。突然的雷聲,曹操的英雄之論,驚得劉備把筷子都掉到了地上。恐怖片的劇情、聲音、畫面驚得觀眾尖叫連連。突然發生的事情會讓人驚奇、驚異、驚喜、驚詫、驚呆。

  如果心、心包氣血虛弱,無力護持心神,人就變得特別敏感,未必有大的刺激,人也容易被驚擾。有人會被夢魘驚醒,冷汗不止。有的人不敢獨臥,害怕閃電雷聲。有的人不敢出行,害怕嘈雜喧鬧,閉戶塞牖,向隅而泣。



  古人審案、說書都用驚堂木(醒木),現代的法庭也用木棰敲擊木座,整肅現場聽眾。這種木頭的撞擊聲的確有效果,不悅耳,但是驚心。

  《素問·陽明脈解篇》說:“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故。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翻譯過來就是,黃帝問道:“足陽明胃經脈有問題的人,討厭見人和火,聽到木頭擊打的聲音就害怕、驚恐,而不為敲鐘鼓的聲音所動,這是為什麼?”岐伯回答說:“足陽明胃無形之中屬於土,因為木克土,土惡木,所以聽不得敲擊木頭的聲音。”

  十人九胃病,一般人多少都有些消化、吸收不良的問題。所以都會對敲木的聲音敏感。前幾天看電視,山西華陰老腔《將令一聲震山川》,幾位關中大漢撥著琴弦,肆無忌憚地扯著嗓子吼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其間一位老者突然搬個凳子跳將出來,用手中木塊敲打凳子,啪啪作響,那叫一個驚心動魄,真是觸及靈魂。
中醫把驚歸於七情,七情過度變化會傷害心神。古人以平抑七情為養生之道。現代人尋求驚險刺激、玩的就是心跳,蹦極、衝浪、攀岩、過山車,不一而足,實在是有違自然之道。平時養生,我建議人們睡覺的時候就把電話關了、拔了,免得深更半夜熟睡的時候被電話鈴聲驚醒傷神。人們習慣於上鬧鐘叫醒自己,其實也不好,不如睡前靜心對自己默念幾句該幾點起床,到時候生物鐘自然喚醒為好。


  “悸”的意思是能感覺到自己快速的心跳。成語中有“心有餘悸”一詞。

  人的心無時無刻不在跳動,但是正常的情況下人感覺不到。偶爾在激動、興奮、害怕的時候感覺到了心跳,比如心頭鹿撞,甚至心快跳出來了,很快平靜恢復也算正常。但是,長期自覺或不自覺地能感覺到自己快速的心跳,那就是病態了。其實這就是心神外越,也就是心神不寧的表現。心悸大多由驚而起,起因和初期症狀為心跳加快,嚴重到自己能感覺到,甚至失魂落魄症狀為悸。

  宋梅堯臣《送天臺李令庭芝詩》:“至險可悸栗,至怪可駭喪。”意思就是說驚險、怪異的刺激能使人心悸、戰慄、恐懼、失神。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說的就是這種驚心動魄、自覺心跳的感覺。

  遇到出乎意料、不能理解的事變,也容易讓人驚悸。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世間人家多有見赤白光為變怪者。五月末所,於中門外臥,夜半後,見東壁正白,如開門明。呼問左右,左右莫見,因起自往,手擦摸之,壁自如故,還床,複見之,心大悸動。”說的是有戶人家出了件怪事,在陰曆五月底沒有月亮的時候,人在院子中門外面睡覺,半夜以後,忽然看見東牆現出白光,趕緊叫左右人來看,他們都說沒看見,前往用手撫摸,東牆還是那樣子。此人又回到床上躺下,結果又看見東牆白光,於是心狂跳不已。

  有的人是被噩夢驚嚇,遂至心悸。《魏書·世宗紀》記載,南北朝北魏武帝元恪的母親高夫人,“夢為日所逐,避於床下。日化為龍,繞己數匝,寤而驚悸,既而有娠。太和七年閏四月,生帝于平城宮。”說的是元恪的母親夢見自己被太陽追趕,嚇得躲到床下,太陽又變成龍,在她身上繞了幾圈,她被驚醒後仍心有餘悸,後來就懷孕了,在西元483年在大同生下了元恪。

  心悸日久,失魂落魄,也就離死不遠了。《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講了吳氏與道士偷情,不惜殺害親生兒子的故事。後來縣官識破姦情,殺了道士,看在孝子面上放吳氏回家。吳氏回來以後“只是思想前事,未免悒悒不快,又有些驚悸成病,不久而死”。

  《漢書·王莽傳》云:“太師王舜自莽篡位後病悸,寖劇,死。”說的是太師王舜自從王莽篡位以後,受了驚嚇,得了心動過速的毛病,病情漸重,最後就這麼死了。

  《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人若希夷,何得驚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