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562|回复: 0

《字裡藏醫》之——身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 23: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發表于《新週刊》 2015.6.1第444期

  文言漢語本來是成熟語言,言簡意賅,一字一意。可惜所謂白話文運動把漢語推回到幼稚階段,用兩個字組成的同義詞(字)、近義詞(字)甚至是反義詞(字)取代原來的一個字。啰里啰嗦不說,可惡的是,經常這麼用,導致後世模糊了近義詞的區別,互相取代亂用,甚至把反義詞當同義詞用,造成漢語失去了嚴謹的內涵,使得人們交流出現眾多歧義,更使人在閱讀古籍時出現偏狹,最終使得人的思維變的淺薄粗糙。

  比如說“身體”。在今人看來這是兩個字組成的一個詞,含義也就是一個。其實,身和體是兩碼事。身指身軀、軀幹,體指肢體、分支。身是主幹,體是附著於主幹的外延的分支。身是本,體是末。搞請身和體的含義不同意義很大,往大了說事關生死。
  人在年輕的時候,精血充足,身有足夠甚至是多餘的氣血,自然會向四肢流動。小孩多動,青年喜奔。《黃帝內經》云:“人生十歲,五臟始定,氣血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氣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髪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而到了五十歲,年過半百,就會出現動作皆衰的現象,就是老百姓說的人老先老腿。
  動指腿腳發力。“動”字中的重指腳腫,腳後跟發力腿腳才能動起來。作指手指活動,手工勞作才有了作品、作坊。胳膊發麻萎弱,手指拘急痙攣,甚至不由自主顫抖、不能自持,都是衰弱的表現。動作皆衰就是體衰,健康的人能“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奧秘在於身強導致了體健。所以“強身健體”一詞的順序很重要,先有強健的身軀,才會有強健的肢體。

  蜥蜴比人多一體就是它的尾巴,在遇險的時候,蜥蜴可以自斷尾巴逃生。這是天賦本能,捨車保帥,捨末保本。人本來也應該一樣,所以有“毒蛇嗜手,壯士斷腕”一說。遺憾的是,現代的人卻在做相反的事,捨本逐末,為了健體不惜傷身。貪圖四肢肌肉的發達,不惜淘空已經羸弱的身軀,到健身房健體的都是這些人。
  經常有在馬拉松長跑中、在健身房跑步機上倒地猝死的人,在臨床上也常見練健美渾身腱子肉但經常感冒顯得弱不禁風的帥哥。每每看到這些情況,我就想說,這些人的悲劇在於不識字吧。不看自己的年齡和體質,不知道自己肢體的萎弱是內在身軀的不足,不去充盈軀幹的氣血,而是強迫把本能回縮營養臟腑的氣血挑動出來流向四肢,心臟不驟停才怪。

  健體相對容易,因為四肢肌肉受意識控制;健身則不易,因為內臟不受意識支配。吃多了、便秘了,你想讓胃腸蠕動起來,但做不到;胸悶憋氣了,你想讓心臟跳動的規律一些有力一些,做不到。你做不到,你不會、不懂健身。但是有人能做到。中國幾千年來傳承的中醫的氣功靜坐、站樁,中國武術內家拳、氣功和印度瑜伽的修煉方法,其實解決的就是健身問題,當然也涵蓋健體和更高級的修心的問題。
  健身很難,要求的條件很多。首先要調整呼吸,節奏頻率深淺。現代人焦慮急躁,坐在辦公室長吁短歎的人不少,打遊戲趕進度上氣不接下氣的更多。絕大多數人意識不到呼吸之間會有停頓,這個停頓就是“息”。這個息出不來,人就永遠不會得到休息;這個息越長,人的氣血就越充盈旺盛,能量釋放出來行為做事,人才有出息。
  其次要調心,放棄後天強迫意識,回歸自然本能狀態,讓自心做主,元神出現,恢復代償和自愈功能。再次要四肢不動,或者做特定姿態姿勢,柔和緩慢地運動,以符合或誘發內心的活動。如果沒有調息調心的配合,健身很容易就變成健體,打太極拳變成了太極操,自發本能的動功變成了表演的套路,練拳不成的多,練出一身病的也不少。
  

  2011年,《新週刊》主筆胡赳赳就養生健康的專題採訪我,寫出了《先知身體,才知世界》。今天詳細說說身體,作為專欄的開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