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微信荟萃
›
中医书友会
›
《人民日报》:不能捆住中医手脚
返回列表
查看:
171
|
回复:
0
《人民日报》:不能捆住中医手脚
[复制链接]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
当前离线
积分
8
发表于 2015/7/27 22: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书
友会第68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
/
王君平
编辑/王超
I
导读:
王君平老师作为中医人的好朋友,每每都在我们很无助的时候,站出来替中医发声,小编觉得特别感动。王老师写的是一则旧案,懂的人给他点赞并评论吧,他能看到的哦~
《人民日报》:不能捆住中医手脚
最近看到一则旧
医案
:一名男性患者心肌扩大,危在旦夕。名
老中医
李可
连开三剂药:第一剂
附子
200克,第二剂400克,第三剂500克,病势开始趋缓,调理一周后出院。大
剂量
使用有毒的附子去救命,恐怕成为绝唱。如今,不少医生为求自保,担心因此惹麻烦吃官司。
疗效是中医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制约疗效的恰恰是
药量
。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对中药剂量的把控能力,是衡量一位医生临床水平的重要尺度。没有一定的量,也就没有一定的效。重剂起沉疴,方能挽狂澜于顷刻,扶临危于既倒。如果剂量过小,对于
急危重症
,则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国医大师
邓铁涛
用250克
黄芪
治疗
重症肌无力
,传为佳话;京城
名医
汪承柏用300克
赤芍
治疗重症淤胆,效果奇佳;中国中医
科学院
广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治疗
糖尿病
酮症酸
中毒
时发现,每日30克
黄连
的常规剂量是“泥牛入海”,当用量加大到120克,则可迅速降
低血糖
改善症状。
中医讲,
用药
如用兵。但在临床上,中药用量并非像“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安全性是药物的第一要素。加大中药用量、提高临床疗效,决不能以增加安全性风险为代价,更不可随意加大剂量。剂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要用足剂量,由临床医生自行裁定。如果超过用量标准,实行双签字制度,医生除了在处方上签字,还要在相关药物旁边加盖姓名章,以确保用药安全。《
药典
》用量只是推荐用量,并非是最高限量。如何用到起效剂量,才是关键。中药的量效关系,成为
中医药
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中药量效关系更加复杂。从成分来说,中药是复方的,不像化学药成分明确。从处方来说,用量涉及处方总剂量、
单味药
剂量、药物之间的配伍量等,牵一发而动全身。所幸的是,中药量效关系研究被列为国家973课题项目,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据效用量,不再是凭经验随意添加,而是有“情”可酌。量效关系走入“量化时代”,有望打开中医不传之秘的“黑匣子”。
近年来,中药频频被贴上“有毒”的标签,让不少人谈毒色变。医生使用“有毒中药”缩手缩脚,疗效自然大打折扣。中药的毒性不同于西药的毒性,此毒非彼“毒”。西药是成分入药,药物中含有毒性成分就会产生毒性反应。而中医处方中每种中药不是单兵作战,而是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协同作战,并非是某个单一成分起作用。特别是通过配伍和
炮制
等一系列方法,让毒性中药减毒增效。人们熟知的
牛黄
解毒
片和安宫
牛黄丸
,都含有
雄黄
和
朱砂
,雄黄主要含有氧化砷,朱砂含有硫化汞,却是临床上非常有效的治疗药。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无毒不入药。中医历来推崇“以毒攻毒”理论。有毒中药往往具有独特疗效,其毒性成分就是其
药效
成分。对于一些特殊
疾病
来说,越是有毒的药,往往越有效。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安全剂量服用,就不会引发毒性反应。需要说明的是,吃药不可能一点风险都没有。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在所有上市批准的药品中,找不到一种百分之百安全的药。
中医药植根于数千年中国
传统文化
,其独特理论和确切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注重个性化,西医注重标准化;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西医强调规范标准。两种思维各有所长,不能厚此薄彼,互相排斥。中医的发展,需要宽松的政策和
法律
环境,莫用西医思维捆住中医的手脚。【本文由中
医书
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
内容来源: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015年7月17日
I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授权中医书友会编校发表。尊重
知识
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内容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版权事宜。
I
投稿:
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中医
,
中药
,
剂量
,
中医书
,
药量
,
医书
相关帖子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经方治面部灼热红肿一例(答案已公布)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小柴胡冲剂的20种用途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再谈中医的治病和养心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