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微信荟萃
›
中医书友会
›
过敏反应一定是不好么?
返回列表
查看:
344
|
回复:
0
过敏反应一定是不好么?
[复制链接]
中医书友会
中医书友会
当前离线
积分
8
发表于 2015/9/2 12: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书
友会第710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朱进忠
编辑/张亚娟
⊙
校对/党卫阁
I
导读:
上周末姚梅龄老师讲课时说,“你要给他(患者)治
出疹子
了,他开始
流鼻涕
、
打喷嚏
了,你就要恭喜他了,恭喜啥呀?邪透出来了嘛!”
药疹·功用·疗效
遍查清代以前医药学家之著作,未见其有药疹之记载,近查
中医药学
杂志之报道,云:中药引起
过敏反应
,特别是药疹者不少。余临床40余年,亦有时见药疹出现者,其疹如
粟米
晶莹透明者,有如小小出血点者,有如
荨麻疹
大片大片出现者。
对于这种情况,广大医家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者认为既然
中医药
著作中没有
中药过敏
反应之说,那么它一定是最安全的,最无
副作用
,最无
过敏
反应的,因此有些医药学家为了炫耀其安全性,常常加上
纯中药
制剂标样。另一者则认为由于中医过去观察病情不细致,所以脱漏掉了药物过敏反应的记载,近世由于对某些病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所以也发现了中药的过敏反应,因此认为那种炫耀纯中药制剂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科学的。
以上两家的认识,哪个正确?哪个错误?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要有明确的态度。但是怎么明确的表态就是难上加难了。因为药疹这种现象数千年来广大医家肯定是发现过,但他们为什么不记载呢?其中必有深的道理存在。近世为什么记载呢?其中也必有深的道理存在。
1951年秋,治一患者,女,45岁。脘腹经常阵发性剧烈
疼痛
,月经失调。经北京、保定诸家医院检查诊为慢性
胃炎
、慢性
盆腔炎
。先用西药治疗数年不效,后又用中药治疗数年亦不效。近数日来,突患
感冒
,
头痛
,身痛,脘腹疼痛。邀余诊视。察其两脉弦紧而数,
舌苔
白。综合脉证,诊断为风寒外感。急予
人参
败毒
散一剂。药后3小时,突然发现头痛,身痛,腹痛加剧,继而腹痛、身痛、头痛顿减,而全身却出现了连片连片的荨麻疹样
皮疹
。患者及家属均惶恐备至,急邀余往诊。
一医云:此乃药物过敏所致之药疹也,应急治之,否则则入冥冥之乡矣。吾亦惶恐不知所措。家父诊后云:此如战汗之作,乃
病邪
由里达表欲除之象也,非药物之过敏反应,勿惧。约1小时许,患者疹退痒止,头痛、身痛、腹痛均失,其后诸证尽失,愈。又如:1965年冬,一男性患者,38岁。脘腹、头身均痛7~8年。遍请中、西医诊治,始终乏效。邀白清佐先生诊治。予药10剂均不效,忽一日头、身、脘、腹疼痛加剧,且烦乱难于忍耐,自述有欲死之状,约一小时许,突然遍身
出疹
,奇痒难忍。乃急赴某院急诊。云:此药物过敏所致之药疹也,乃中医误治所为耳,应再请中医诊治。余适值班,亦感难于措手足,不得已,再邀白老先生会诊。云:非药疹也。乃
药证
相符,
正气
欲驱邪外出之证耳,勿治之,候其气来复可
自愈
也。然而亦有数次外出始愈者,可再予原方服之,药后果然又疹出遍身,诸证尽失而愈。
1993年底,治一人,女,50岁。十几年来,
头晕
目眩
,阵发性加剧,胸满
胸痛
,
气短
心烦
,
心悸
。医诊冠状
动脉硬化
性
心脏病
、脑
动脉
硬化、
内耳
眩晕症。久用西、中药物治疗不效。审其脉濡缓,舌苔白。诊为气阴两虚,痰
郁气结
。予补气养阴,理气化痰,加减十味温胆汤治之。
服药
至第4剂时,突感心胸烦乱
闷痛
甚剧,数小时后,即在全身发现大量的小如针尖大小的皮疹,两天后,才开始逐渐消退,并见诸证大部消失,后果愈。
因阅前人战汗之说,张景岳《
景岳全书
》云:“战与栗异,战由乎外,栗由乎内也。凡
伤寒
欲解,将汗之时,若其正气内实,邪不能与之争,但汗出自不作战,所谓不战,应知体不虚也。若其人本虚,邪与正争,微者为振,甚则为战,正胜邪则战而汗解矣。故凡邪正之争于外者则为战,战其愈者也。邪正之争于内者则为栗,栗其甚者也。论曰:阴中于邪,必内栗也。夫战为正气将复,栗则邪气肆强,故伤寒六七日,有但栗不战,竟成寒逆者,多不可救,此以正气中虚,阴邪内盛,正不胜邪,而反为邪气所胜,凡遇此证,使非用大补温热之剂,及艾灼
回阳
等法,其他焉得而御之。”清·戴天章《
瘟疫
明辨》云:“
时疫
不论初起传变未否,俱以战汗为佳兆。以战则邪正相争,汗则正逐邪出。然有透与不透之分,凡透者,汗必淋漓,汗后身凉,口不渴,舌苔净,二便清,胸腹胁无阻滞结痛,始为全解之战汗,否则余邪未净而复热,则有再作战汗而解者,有战汗须三四次而后解者,有战汗一次不能再战,待屡下而退者,有不能再作战汗,再加沉困而死者。总视其本气之强弱何如耳。”药物过敏,前人所以不予记载者,亦如是之理耳。若正气内实者,但药后病除也,若其人本虚,药后邪与正争,微者全身不适,甚者则遍身出疹,正胜邪则诸证获愈。
总之,药疹得出者为正气将复,而非有害矣。若正气中虚,阴邪内盛,正不胜邪,反为邪气所胜者,则有疹后厥逆,甚有呜呼者,亦不可不注意耳。【本文由中
医书
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授权发表。尊重
知识
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
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过敏反应
,
过敏
,
中医
,
正气
,
中药
,
动脉硬化
相关帖子
•
经方治脸颊过敏似高原红一例(答案已公布)
•
关于召开第三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经方治面部灼热红肿一例(答案已公布)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再谈中医的治病和养心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