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董洪涛的博客
›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之一
返回列表
查看:
129
|
回复:
0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之一
[复制链接]
董洪涛
董洪涛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5/9/20 22: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二十四节气
与
中医养生
古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地为母,天为父,人得地气而
五脏
六腑
成形,得天气而神聪目明,在四季节气更替中平衡
五行
,天地合一,五行悉备,始得为人,然后方为万物主宰。若失地气,则
气血
失源,
脏腑
易病,体弱无力;失天气则
脑髓
不充,神明失养,甚则失神。因此,学医需明二十四节气更替、阴阳变换之理。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此为四时
阳气
变化大概,尚需细分。一年有十二月,对应十二支、十二消息卦,其中天地时空阴阳变化有其规律。再者,一月有月生、月半、月满、月缺、月晦,一日有日出、日隆、日没、夜晚。圣人察天则地,建立
中医体系
。吾辈
养生
,亦必宗此。
日月运行,天地变化,气机流动,阴阳变化。人生天地之间,与天地气机相应,天地变化影响着人的
生老病死
。因此,《
内经
》强调要顺应四时以养生,如此才能健康、
长寿
。反之,亦必然受天地影响而生病。善养生者,当察天则地,与四时同步以养其
正气
。故需关注天地气机变化。一年之中有些特殊日子对养生康复意义重大。就二十四节气而言,
冬至
为阴极而生阳;
夏至
为阳极而生阴,二至为阴阳郁极而动之日,最是紧要。
春分
、秋分平分阴阳,立春、立夏、
立秋
、
立冬
为四时更替之始。较之其他节气,二至二分四立,乃天地变化之大关节,故需养之以使人气顺利过节,则身体康健,
疾病
不作。若不顾四时变化之节气而妄耗精神
肾气
,致使正气不足,则于节时或生疾患。
慢性病
人尤需于节日养生,静心安神以度之。重
病危
病正气本已不足,遇节每有不测,盖因正虚不耐折腾,猝然而失去生机。
另外,当重视
六气
(
风木
、寒水、
湿土
、燥金、君火、相火)转化的时机。六
气分
主于24节气,各经历四个月,显示一年季节的不同变化规律,六气互相转变之时最需重视养生。明了此理,善养生者可以应时而养生,长保健康。
再者,大病重病之人,于节气交替之时往往易出现不适,或病情反复,或症状加重,或更加虚弱。故在
医者
当观察天地自然
运动
规律,结合人体阴阳气血盛衰变化,综合考虑治疗思路;在患者需注意养生,于节气之交静养正气,减少消耗,以平稳度过;在正常无病之人亦不可妄事消耗,于节气之时将养原气,有益无损。
四时二十四节气变化亦与人体病理变化关系极为密切,比如天寒日阴,则人之气血运行不畅,易生痛证,需以温通为法。因此,善补阳者,当于阳中老阳之时以补之。一日在于卯至午时,一月在于初七八至满月,一年在于春分至夏至。此时阳气渐旺,阴邪渐退,最是治疗万病虚寒的最佳时机。善治者按其时而温补阳气,或灸或药,都将有事半功倍之卓效。《标幽赋》有谓“午前卯后,
太阴
生而疾温”,即是此理的活学活用。
按天文星象,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开始。但按气候来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方是人体感觉的四季开始。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秋分而天气渐凉,等等。但中医之理,上合天地,下应之于人。中医治病及
养生保健
亦皆从天地之道而来。故善学医者当按天文星象来区分四时,以天文星象作为中医的理论依据。
简而言之,善医者,当察天文而临证,是为良医。以下分别论述二十四节气的养生细则。
立春
大寒
之后,渐至立春,三九四九一过,南方天气渐渐变暖。我在小区里见到不少喜欢漂亮的女人已经穿上了短衣长裙,的确摇姿惹眼,但却不合于
养生之道
。俗语:春捂秋冻,到老不病。又说:春不减衣,秋不加帽。这是有道理的。寒冬之后,阳气渐升。猝然减衣露身,
寒气
伤人,为患最速。
且冬寒之后,至立春而渐转为温。温者,冬时封藏于地下水中的阳热,至立春开始渐升出地面,火从水出,其气为温。至冬至开始,地下封藏的阳气开始萌动,经历小寒与大寒两个节气,至立春而热气开始升达于地面。冬至阳气初动,而仍属沉伏状态,属寒水之性,至大寒才开始升动,方称为风木之气。
立春养生之法,重在顺应木气升发,以养木为根本。木性升发,喜散恶收,喜动恶静,喜阳恶阴。因此,当吃些辛散之食物,如葱姜蒜之类,而少吃太多酸咸。阳气升发,人气亦应之,当于晴好天气适当运动。走出户外,多晒
晒太阳
,让身体感受一下阳气的信息。适当伸展肢体,
肝主筋
,春天是
养筋
的好时节。
2013年初又逢甲流。此时正小寒之后,节令近于立春,将交木气,天地之间阳气已经开始泄动,人亦应之。若中虚之人,阳气易耗。阳泄过极则木火升浮,内则阴不守阳而见正虚诸症,外则阳气浮散而见
高烧
、
胸痛
之状。此时不能见症治症,当补中气、敛木火、涩精生津。
乌梅
白糖
汤可服:乌梅30克,白糖30克,水煎,于睡前服用,可敛木安中,最合其时养生。
雨水
地面以上属阳,地面以下属阴。大寒节气属天地之间阴极之时,天地继续变动,气机转化,自太阳寒水一变而为
厥阴
风木,至立春而木气渐升,天地之间大气渐温,地下水中所封藏去年秋天沉降下来的阳热之气动而上升。此时阳热与寒水相合,是谓木气。木气为一年之阳根,阳热春升,地面气温,
阴浊
被阳根气化,化而为雨,是为雨水。简而言之,地之阳气上升,与天之阴相交,化而为雨;雨水随天之阴下降,与地之阳相交,化而为气。气再升而交阴,阴再降而化气,循环反复,周而复始,万物生命皆在阴阳升降中转换,称为气化。
雨水时节,阳气上升,阳根即易动摇。在人则小儿得木气最旺,亦最易伤损阳根。因此,此时小儿易多见
虚证
。特别是若
感冒
风寒而
发烧
、
咳嗽
,需在解表的同时重视扶助中阳,兼以酸收。所以说,雨水养生,需养木气之敛。勿过于动摇木气,勿过食辛辣温窜之物,如辣椒、葱、蒜、
胡椒
、
丁香
等温热调料。
惊蛰
自大寒开始,去年秋天敛藏于地下的阳气渐动而开始上升,阳升则阴退,如此状态是为木气。立春而木气渐升,雨水而木气渐旺,至惊蛰而
木气旺
极,直冲于天,与退至天顶的群阴相撞而惊雷阵阵,阳气升腾而阴将退尽,天地之间霍然一片清阳之气。此时,交春鸟兽交尾,蛇虫启蛰,草木萌动,万物随封藏的阳气升发起来,是谓惊蛰。因此,惊蛰预示着木气升极而将浮,至春分则木气化为火气。
一般来说,按天地规律去做即是最好的养生。但如果天地之间木气过于泄动,亦能伤损人体阳气。以惊蛰为例,需收敛木气,以防木气过升过浮。木气过升,雷声阵阵,则人体阳气惊动而上浮,易出现
头晕
、痘痘、
口腔溃疡
、
咽干
痛之类不适,当用酸甘养阴法敛之,效果极好。可用乌梅白糖汤,或者乌梅固本汤治之。
乌梅固本汤:乌梅15克,
黑豆
20克,绿豆20克,
黄豆
20克,
杏仁
10克(打碎),
冰糖
30克,
水煎服
。此方最敛木气之过旺,春天突然天气变热时可经常服用,能预防温热疾病的发生。
春分
自大寒至春分,天地之间木气主时。何谓木?木者,天地之间阳气处于升发状态是也。其余火土金水亦表示天地阳气其他四种不同状态。如此理解五行,方能入得其门。春分,春半也,阴阳相半,昼夜等长。春属木,表现为阳气升发状态。冬至而一阳初动,立春而阳气自地下始升,至春分而阳气升发于地面。此时阳升之力与阴退之力均衡,但阳升占上风,因此天地之间渐暖渐温。宜顺阳气而早起,心态当积极向上。饮食当温,忌
寒凉
,以养天地升发之阳气。此之谓“春夏
养阳
”。再者,地面以下的阳气因升浮而减少,故春分后的时令病,多是下虚,需重视补益中阳。
春分时节,天气稍热,若不注意而感冒风寒,则易出现发烧、咳嗽、
头痛
、
鼻塞
诸症。特别是因天气突然变热,不少人贪热少衣而极易感冒风寒。再者,春分之后,木火上浮,与天地之间热气相合而上灼于肺,易患咳嗽、
咽喉
干痛。若证属此,都可用
葛根汤
合
栀子
豉汤调治。其方:
葛根
30克,
麻黄
10克,
桂枝
20克,
白芍
20克,
生姜
三片,
大枣
30克(切开),
炙甘草
10克,栀子10克,
淡豆豉
30克。水煎服,日一剂。小儿用量可减半。
按二十四节气运气学说中的“主气”来说,则春分到小满为二之气。一般每年至3月20日前后春分开始,天地六气由厥阴风木变成
少阴
君火,即阳气由升发转变为上浮,此时“阳化气,阴成形”的作用同时加强,地面以上热气流行,万物生机勃勃,故称为少阴。少阴主时,主升发,群阴渐退而阳气升浮于天地之间。若阳气过于开泄升发则需适当酸以敛之,以使升发有度。
《内经》提出“君火以明”,其德为显,其应之于脏则在心。心为君主之官。心神明亮则五脏六腑皆得安定。对人来说,君火执时,人感其气,则心阴易伤而心火易浮,易出现体内阳气过升过散现象,表现为胸胁烦满、
失眠
多梦
、
心慌
心悸
、
口干
舌燥、舌红
少苔
等症状。故需调之养之,适当敛之,使阳气升发有度,勿过开泄,如此即是顺应四时变化。可考虑用以下汤方:
泻心汤
、竹叶
石膏
汤、栀子豉汤、
黄芩
汤、
黄连阿胶汤
、
黄连
解毒
汤等,随证选用,当有良效。
清明
木气上升,自地下阴位升出地面,渐而上浮,此时天地之间的大气由温变热。厥阴风木一变为少阴君火。厥阴风木上升之气即是太阳寒水中所藏的去年秋天下降的暑火,此火为天之阳气,收敛于地下,再由地下上升至地上。阳热初升于地面,阳气弥漫,地面不明。经春分之后,再升于地面以上的天空,则阳光升腾,照临大地,光亮四达,清明一片,故称为清明。此火又称为君火,君火以明为德。
谷雨
阳气上浮,热达寒空。水气蒸腾,降而为雨,是为雨水。正种谷时节,故称为谷雨。清明与谷雨时节,阳热升腾于地面以上甚多,地下阳根则渐少。因此,若外感邪气而出现发热、咳嗽诸症,需考虑其病因多由浮火灼金所致。火浮于上,而中阳不足,最需温补阳气。春夏养阳,即是这个道理。
谷雨时节,受天地气机影响,人体木火招摇于上,而中阳最易亏虚。有些人开始出现白天易于
困倦
乏力,晚上又失眠
烦躁
之象,皆缘由此。治法有二,一则酸敛木火,二则兼扶中阳。可用
灸法
,当灸中脘、
足三里
、
三阴交
诸穴,尽量少灸上焦诸穴,以免引动阳气。此时最忌过食寒凉,一旺内阳被损,易致诸病缠绵。
立夏
去年秋天开始敛藏于地下的阳气自立春开始向上升发,至春分而达于地面,至清明、谷雨而升于地面之上,至立夏开始阳浮于天。地面以下所封藏的阳气由升而浮,而成夏季。立夏开始,地面阳热越来越多,也开始越来越温暖了起来。人居天地之间,体内阳气亦升浮于上。此时阳虽上浮但不热,是属君火。心主君火,又主神明,火浮于上与心相应。因此,立夏开始,心气最旺,神明最清,当
养心
养神。
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时节,阳气升浮。故立夏养生要注意养心。其法,一则,早睡早起,与太阳同步。二则,适当运动,以汗液透衣为度,以助阳气升发。天地之间,至春而阳升,至夏而阳气浮于上,人当顺应天地自然规律,以助阳气升浮。夏天最是运动的好时节,需适当运动,使汗出透,以养人体阳气之升浮。运动产热,会使体温略升高,汗出的同时阳气亦浮散于外,如此正好顺应夏天的自然规律。但不可过度汗出,汗出淋漓,阳气亦过于外散,反至内阳不足。三则,若阳气过度升浮,易致烦躁,当清心静养。若出现上热诸症,可适当食酸,以敛浮阳。四则,阳气外浮则易内虚,故需忌食寒凉,以免伤损中阳。五则,勿过度贪凉而伤外浮之阳。六则,善养阳者,当于春夏养阳。而立夏之时天地之间阳气呈升浮状态,最适合于扶阳养阳。灸法养生也可从此时开始为佳。以此推而论之,一日在于卯至午时,一月在于初七八至满月,一年在于春分至夏至。此时阳气渐旺,阴邪渐退,最是治疗万病虚寒的最佳时机。善治者按其时而温补阳气,或灸或药,都将有事半功倍之卓效。《标幽赋》有谓“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即是此理。
此时若突然遭逢北来的寒气,天地阳气不升而反降,是为天地之间反常气候。人体阳气亦受天地气机影响,不浮而敛。此为逆,为生病之源。阳气升发受阻,容易郁而成痹证,如
关节炎
、
类风湿
,以及各种
疼痛
病症等等。但木火体质阳气升浮过度者却会感觉舒畅,此时天地间浮火
敛降
,最合于头面部热证患者。
小满
立夏之后,地面以上的阳热较多,渐而阳热有所盛满,故称小满。小满时节地面以上的阳热并没有达到最盛,经过
芒种
、夏至、小暑而至大暑,则阳热盛极,然后开始慢慢收敛而减少。
按二十四节气的阳气运动来看,春分至夏至期间,时属春夏之交,地面以上阳气升浮而渐旺。立夏小满之后,是扶阳补火以祛除阴寒的最佳时间。因此,诸位重视养生的朋友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多做灸法,可灸足三里、
关元
或者
神阙
诸穴,或用
艾柱
直接灸,或隔
姜灸
,或用
艾条
温灸
,或用灸箱,都有扶阳固本之效。芒种
从小满开始,从地下升起的阳气已经充满了地面,地面的温度也慢慢地高了起来。此时建议多赤脚走路,可更多地接引地气。地属阴,足亦属阴,自足吸入地气可以平衡体内的阴阳,以防夏天阳气过浮引起
高血压
、头晕、
咽痛
、口腔
溃疡
等不适。老人小儿都可赤足,但平素四肢冰冷者不必强行赤足,恐加重下肢之寒气。
小满时节天地六气变化,主气自少阴君火变为
少阳
相火。小满到大暑为三之气。此时
阳盛
阴长,天地之间越来越热,渐成盛夏。万物蕃秀,天地之间火气流行,此时火气以热为主,故称为少阳相火。自小满开始,相火阳热主时,在气机变化则由生长变为升浮,在人身则阳气渐旺,故小满开始,
阳虚
体质者最合于养阳。
《内经》指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明亮,故能治理脏腑,平衡五志,其功在煊通;相火温热,故能腐熟水谷,温煦阳气,其功在维持体温。相火为人身真火,是人之阳根,故需潜藏于土下
肾水
之中,以温暖水脏,为生命之本。相火降于水中,则水中有火,能生
元气
,其作用最可体现于后天
八卦
之坎卦。相火降得越深,越是潜藏,则人之阳根越坚固,生生不息之源越是充足。
小满正当十二消息卦的乾卦,此时天地之间阳气最为旺盛。其应之于十二地支则为巳,应之于后天八卦则为巽,巳巽之时为地户。古人有语“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阳升为地户,阳杀为天门,天门与地户是阴阳消长之机之所从出,也是气候流转变化的端始。所以《内经》说:“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知也。”
春末夏初,地户打开,天阳升浮,善养生者亦可借此时机以升浮阳气。其法,一则适当运动,可以汗出透彻,让人体阳气宣散升发;二则多晒太阳,以引机体阳气升浮;三则适当吃些
大葱
、
大蒜
之类当季食物,促进阳气向外透发;四则辛可散,温可暖,此时吃些辛温食物,能有助于透出阴邪。总之,小满后饮食需多些辛温。
但相火易于升浮过度而为患,火浮于上,则出现
鼻血
、失眠、头晕、
牙龈出血
、口腔溃疡、鼻干、口燥等不同表现,治法需敛降相火。相火降得越多,越深,则
生发
之力越强,生命力也就越旺盛。因此说,小满开始主时的相火最关乎健康。
芒种
时至芒种,天地间阳气升浮,阳热小满之后,雨水渐足,麦穗生芒,将成熟之象。此时受天地气机影响,人体阳气亦宣散于外。阳散于外则内阳不足,中阳易虚。因此夏天人往往易于困乏,即是中阳不振之象。一则,可以经常吃些酸味的食品,如酸嘢、
酸梅汤
等,酸味可收敛阳气。二则中午休息半小时,使阳气在最旺时稍有收敛。三则,适当户外运动,使汗出透,有利于机体阴阳协调平衡。
自芒种至小暑开始这一个月,横跨夏至节气,是一年之中阳气最多而阴气最少的一个月,天地之间太阳出的最早,落得最晚,地下阳气尽升浮于地面以上。此时人亦感之,阳气外散最大,而中阳最虚。因此,养生之法,在于养阳。当温灸足三里、关元以补中阳,饮食当温忌食寒凉以防伤阳,适当运动以
宣通
阳气。
阳气
,
养生
,
二十四节气
,
春分
,
运动
,
夏至
相关帖子
•
【2015年11月法布施】济缘冬季养生小方(小防风汤)
•
经方治肥胖眼前发黑腿没劲一例(答案已公布)
•
阴阳九针:飞龙在天第二针
•
关于举办首届珠海中医膏方节暨学术活动的通知
•
如何用生命去减肥?来一场与肉体的革命吧!
•
2017年北京预测
•
我为什么不能在自己的养生室回贴了?
•
【九 极 中 医 文 摘】阴阳气动模型
•
阴阳五行是超迈古今的,关于宇宙自然的科学认知体系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