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68|回复: 0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3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0 23: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
  
  有网友问:《内经》是根据黄河流域的物候条件所作,如《四时调神大论》在南方热带地区是不是就失去了理论价值?我认为:《内经》的理论价值不只在黄河流域,在江南,在整个北半球,以至于整个地球,都有其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一定要重视中医四大经典对于现代人养生与医疗的价值,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中医强调理论与临床的结合,良医应该首先是临床高手。观察历代名医都擅长临床。古代名医之所以能够治大病重病,并能深入阐发医理旨义,与其多年的辛勤读书、临证、思悟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宣传中医,首先应该培养一批临床高手。所谓“手里没把米,唤鸡都不来”。也只有掌握治病本事的中医才是真中医。
  
  曾经有一些所谓的中医专家,虽然著述等身,但不会看病,这实在是件怪事情。历来的好中医都是从临床实践中磨砺出来的,在古代从来没有哪个中医只会写书但不会看病。中医发展到现在,大有没落趋势,与这些“理论中医专家”重理论轻临床应该有一定的关系。真正的中医不怕治病,而且,不怕治大病重病急症。
  
  为什么学习中医,我分析有四个原因:一则大学考入中医学院,专业学医并无兴趣,毕业后大多马上改行;自己或家人生病,百治难愈而自学中医。多兴趣盎然,最终病愈而医术渐成。我遇到不少这样的病人;三则对中医有兴趣,但从事其他专业,越学越想改行;四则师承或家传,言传身教,日日磨砺,成就亦大。
  
  昨日徒弟带来一包桑椹,以此为契机给弟子们做了一个关于中医“格物”的讲座,从桑椹的性味归经功效分析延及桑枝桑叶僵蚕,再及天地四时、五行、六十纳音表、后天八卦面相风水等,以培养用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结合天地阴阳四时之理格物的能力。中医认识自然的道理即在格物,通于此则医道在其中矣。
  
  人生天地之间,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大自然提供人生存的食物,也提供人治病的药物。天地变化,阴阳升降造就了不同药物的特殊功能,有偏阴偏阳,有升降浮沉,有酸苦甘辛咸五味,有寒热温凉四性,以之对应人的阴阳所偏。良医需则天察地,进必参悟病理变化,退必深解药物属性。
  
  诸药之性皆与天地相参相应。比如根为生长之本,因此根类药物皆有升举上行之功、升清益气之用,如葛根柴胡山药人参升麻等。子为收获之果实,多历经秋金之气成熟,因此子类药物多有降气、下行之效,如苏子、白芥子车前子、瓜蒌仁等。但物无绝对,有的药性却不同寻常,如诸子皆降,苍耳独浮。
  
  临床看病,医生除考虑帮助病人缓解病情、解除不适症状之外,还需考虑病人的正气与体质因素。用药不可过于寒凉攻伐,以免伤损正气,或导致体质寒化。临床上见到有些中医滥用寒凉或滋腻,虽可短时见效,医者既可邀功,病家亦不自醒,反尊为良医。但久服之后正气渐损,如此治病,亦属庸医手段,害人不浅。
  
  临床治病时见证用方,亦不拘用药或寒或热,总以取效为先。但取效之余,亦需重视病人的正气强弱,攻伐不可伤正,寒凉不能伤阳,或三分攻七分调,或治病与养正结合起来,使疾病可愈而正气更强,如此治病,方是菩萨手段。至于滥用攻伐寒凉,虽可速效,恐正伤而邪愈炽,最终正不胜邪而病陷不治,最为害人。
  
  我常跟弟子们说,学习中医需重视先后天八卦,特别是后天八卦。读古医书时,需把河图、后天八卦图以及十二消息卦放在心中,时时与所读医理相印证,如此读书如同看图赏景,而医理更见明白晓畅。上述三图各有功用,或揭示五行的左右升降之理,或合于八方四时,或证于24节气及阴阳消长变化,皆需用心体会。
  
  (五)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个“平”字。平者,和也,舒也,静也,正也,治也,常也,足也,成也。《内经》讲治病要“平治于权衡”,又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此平即为上义。而且,《内经》更建立了一个绝对无病的人体模型,称之为平人,认为“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有的人不知受何种观念影响,不担心体寒,却怕内热。临床上每每有病人问:我是内热吗?我需要清火吗?但观其脉证,却是阳虚于中下二焦而火浮于上焦,需用半夏泻心汤之类的汤方加减温中清上,而不可滥用寒凉解毒。否则,虽可短是清降浮火,但中阳一伤,更增上火诸症,甚至越治病越重,越治病情越是反复。
  
  临床工作中偶尔会遇到这样的病人,自认为有湿热,但查其舌,淡白而大,伴有齿印,诊其脉沉滑略软,当属寒湿。但病人要求清热化湿,不肯用温阳。反复解释才使病人明白何为寒,何为热。亦有病人自诊为三阴体质,要求方中一定要有附子。有的甚至自己尝试着大量服附子。医道精微,如此临证,医者实在无奈。
  
  昨天于临床工作之余给弟子们做了关于续命汤的讲座,就续命汤的沿用历史、组成、功用、主治、注意事项及临证发挥几个方面分析此方,以增强弟子们对于经方的理解与重视。擅用活用续命汤可以广泛治疗各种风证,而风为百病之长,五脏皆有风证。其中又需医者下切实的功夫,以深悟病理,识其机变,活法用方。
  
  唐之前治中风必用续命汤,这是古法,据记载来看效果确切,且十有九愈。今时受西方解剖及病理学影响,重在活血化瘀上下功夫,疗效极不令人满意。君不见按今时之法治疗中风偏瘫,有几人能得自由行走,又有几人能得善终。发掘古法,恢复经方,让中风患者早日康复,医者当存此心,而不是拘泥于所谓的科学。
  
  麻黄为发汗峻药,辛热开泄,性温力猛,庸医担心麻黄易于化热助火,亡阳劫液,因此临床多不用或者少用,且畏麻黄不啻猛虎,相沿成习,因噎废食。岂不知此药宣通太阳,解表祛邪,能入肺以通其魄,可复垂绝之生机,其功极大,岂能因其有发汗之功而轻视之。我自己的临床体会,若能适当应用麻黄疗效极佳。
  
  外感风寒表实证要用麻黄,此为经方思路,人人尽知,但皮肤病亦需用麻黄透表解邪,此又不为人所重视。比如慢性荨麻疹银屑病湿疹皮肤瘙痒类疾病,其病机多由风邪客于腠理不散,郁遏不得汗出,或郁而化火,若伏于皮下,发为痒疹诸患。善治者用麻黄发泄郁热,透散邪毒,则邪去痒止,而久病可愈。
  
  麻黄宣肺走表,故可治荨麻疹、牛皮癣等皮肤病。为医者当重视麻黄,对于一些久年皮肤病或能开一思路。近年有人报道治疗顽癣42例,用麻黄15克,加清水一小碗,武火煎沸五分钟,分两次温服,连续服十剂,全部痊愈。麻黄其用极多,临床用以治疗中风、瘫痪黄疸水肿、小儿遗尿尿频腹泻、喘证等多效。
  
  回复@智奇-:自己学习中医,好处极多:上可以救治自己的家人,下可以帮助孩子健康,中间还可以让自己健康。这样的病案应该多多宣传,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医的优势,从而认识中医、学习中医。选择中医,让家庭健康,让社会和谐,中医正堪当此重任。
  
  排邪反应林林总总,一言难尽。要之,凡病痛远心而去者多为正胜而邪退,若病痛向心而来者多为正虚而邪侵。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治病首在治心。心主神,若心神健旺,精神内守,不畏病邪,康复信心强,则阳气宣通,攻邪有力,其病易于离心而远去。此一定之理,医患双方皆需深以明之,切勿轻视心神的力量。
  
  (六)
  
  临床治病,每见有些疼痛自躯干而渐至四肢,在上焦则移至上肢,自肩而肘而腕;在中下焦则偏至下肢,自大腿而膝而小腿,循序移动。此正气渐旺,攻邪有力,邪气远心而退去,是为佳兆。亦或有久病而全身皮肤偏黑,治疗后躯干渐透出红润,渐及四肢至手足末端,其病随之而减。此亦肾气渐复,邪退正安之象。
  
  有病水肿者,头身腹下肢皆肿,治以扶阳利水、健脾开表后,其汗出如河,小便清长,而身形骤减,自觉快美不可言。其水肿先减头面躯干,最后及于下肢,自上而下水肿霍然而消。治疗大病若能对证用方,邪来也速,其退也疾。正所谓一剂知,两剂已。速效之功,在医者需识证精确,用药大胆,在患者亦需有信心。
  
  我重经方,亦喜用经方。经方源于实践,亦有理论源泉。善用方者,必从经方入手,或直用原方,或变化出新,总不离于经方。善治病者,必以经方为本,或外伤六淫,或内伤七情,亦只在经方中变化。所以说,经方是实践的,而不仅仅是理论的。经方行的通,有实效。挽回造化,扶起生机,舍经方而何为?
  
  临证治病,医者四诊合参,心有神会,然后抓主症,识病位,豁然有悟。于是贯通经旨,理法与方药相合,是证与是方一致。方不在繁复,而求精简,必一服中的,再服收功。执着于经方,孜孜汲汲,不动摇,不放弃,下苦功,背原文,反复实践,深以自悟,于是渐觉我之心神与古贤相通,而医术自见精进。
  
  《内经》时代,中医理论与思维模式完美结合在一起,故其学问是一整套的,眼之所见,心中所思,皆与天地阴阳混成一体,故其人天真畅通而可明悟自然之道。今时之人则不然,中医理论是一套,思维模式又是一套,两者分成两截,不能有机地结合。结果造成格物不能致知,物与知不成一个整体,故学医难入悟境。
  
  学习中医,需究其心,正其理,心神纯正不杂,杂则神荡而不聚。医乃人之司命,必精研深悟,谨慎小心,不可稍有一丝一毫放纵疏忽。苟放驰其心,荡漾其意,心神不相属,而望能精通医理,此何异于缘木求鱼!若有年轻辈欲学中医,沉潜意念,奋发心志,数年于斯,孜孜汲汲,辅以明师指引,则医术必能精进。
  
  治疗慢性疾病,是关注正气,还是执着于病邪,会有不同的结果。执于病则以攻邪为主,执于正则以养正为先。攻邪需有度,过则易伤正;养正虽治本,但邪不去正亦难复。故善治者当以人为本,时时顾护正气,根据邪正斗争的六经层次与趋势,或扶正,或祛邪,总需使生命之火不熄,所谓“留得青山在”方好。
  
  按自然规律,水曰润下。肾居下,水亦当在下。但人体生命奇妙,肾水常居于上。一则肾经自足底而上行,至肺,循喉咙,夹舌本,把水气上送至肺,则金水互生,而肺燥得润;二则头居人身之高巅,为诸阳之会,得天气而阳气最旺。但头上长发,发为肾之余气所生。如此则肾水上达于天,而有生髓养脑益智之功。
  
  肾水上行,至于巅顶而润发,则脑髓得充,神智得养。且肾水达于心火之上,成水火既济之势,火温于下,水凉于上,头面常清凉,而下肢常温暖。此为健康之态。若肾水不能上承而下陷,则水湿下流而下寒;心火不能下温而上浮,则火气上溢而上热。头面烘烘而下肢冰冷,如此则成火水未济之势,此为病态。
  
  人若略受凉,往往会打几个喷嚏,于是我们知道衣服穿少了。打喷嚏是机体受到风寒邪气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也是自动排邪反应。由此,当感冒早期出现鼻塞时,即是邪郁肺窍,当急急鼓动阳气,祛邪于外。此时可主动刺激鼻粘膜打几个喷嚏。肺气鼓动,胸腔扩张,猛力喷气,往往伴随微微汗出,而邪气自散。
  
  (七)
  
  人之心居上而肾处下,心藏火,肾涵水,火性本上炎而水性易下润,此坎离定位,为火水未济之象。但火在上需降下以温暖肾水,水在下需上升而凉润心火,如此即是坎离交媾,变为水火既济之势。但自然之性:火衡向上,水衡向下,生命难以长久。故需重视养生,使水火既济,以长葆寿命。中医养生之理即在于此。
  
  肺居诸脏之上,得天气而应之于天。肺主一身之气,职司呼吸,主气机升降出入,居于上而布施水津以养诸经之阴,故为水之上源,能生天一之肾水。人初出生,吸气一口,肺叶先开,一声啼哭,其生命开始。而死亡时呼出最后一口气,肺气一闭而生命即结束。故肺主人之一生,最需将养。劳损及肺而成衰即是明证。
  
  肺于五行属金,性燥而喜清肃。故养肺之法,需戒燥而滋以清润。辛辣香燥能动火灼津,最伤肺气,需注意少食。且饮食入胃,经脾气散精,精微即上归于肺,此即土能生金之理。故补肺之法,在于健运中焦脾胃。诊断肺气是盛是衰可观察两手大鱼际,若多见青筋或肌肉萎弱无华,或大指细弱,即是土不生金而肺虚。
  
  历代名医验案数以万计,其量极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善读者学而宗之,神以悟之。余读古贤医案,如刘姥姥入大观园,处处皆是美景,眼前皆是精义,若星辰之灿烂,叹为观止。且古人文笔极好,其案中有医有文,交相辉映,读其医案恰如踏青看花,景色秀美,更兼能学以致用,实在是学医者极快乐之事。
  
  我相信每位中医临床工作者都有两重人格,一个在发挥医生的职责,医术上努力进取,力争帮助病人尽快康复;另一个在自我警戒,自我保护,勿伤害自己,宁肯暂时无效,亦不可施用超过药典所规定的用药剂量或其他方法。这算不算是医生的圆滑呢?既然此生从事中医且立志发展中医,委曲求全似又属不得已。
  
  有网友问:能给个治高血压的方子吗?只凭一西医病名,而其证则全然不知,或因于肾虚,或因于阳浮,或血瘀,或气滞,证既不知,如何能提供处方?若有医者心怀慈悲,勉强给以清肝降火通治方,虽意在助人,而其方是否对证则全凭运气。夫医者性命系之,岂可以通治之方,以应无穷之证!而病家亦当谨慎。
  
  或问:何谓元精?肾者水脏也。其中所藏,是为元精,元精为人生之本,寿命之据,神气之根。明代大医张景岳说:“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略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治病总以顾护元精为本。
  
  《内经》指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明亮,故能治理脏腑,平衡五志,其功在煊通;相火温热,故能腐熟水谷,温煦阳气,其功在维持体温。相火为人身真火,是人之阳根,故需潜藏于土下肾水之中,以温暖水脏,为生命之本。相火降于水中,则水中有火,能生元气,其作用最可体现于后天八卦之坎卦。
  
  俗语:人无本不固,树无根不立。学习中医最需返之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为求本。国学是树的根,长出数十条枝干,大的树枝包括古天文历法、诗词歌赋散文等文学、术数学、中医学、地学、经学、史学、诸子学、艺术、图书文献目录学、宗教学等等,中医只是其中的一个树杈,但却是一门以格物致知为基础的学科。
  
  中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最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年轻学子既立志以中医为人生目标,则一方面必需游弋于经史子集,以国学滋养中医,以中医发扬国学;另一方面,又需重视临床,努力把所学理论充分应用到临床实践之中。中医的目标只在治病,理论再高明,若脱离了实践,只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八)
  
  当其罹患苦痛,病人莫不冀求医生皆怀仙术,能手到病除,服药即效。在医者虽孜孜汲汲、精勤不倦,但病多道少,时觉回天乏术。或肾精枯竭,天年将至,或病入膏肓,正气溃败,阴长阳消,已入鬼录,虽扁鹊复生,亦徒呼奈何。又或体质、病情、邪正盛衰各有不同,虽有良医妙手,但欲求速效之功,则不可骤得。
  
  中医本属国粹,但自西医东进以来,中医渐而没落了。现在要宣传、推广、普及中医,就如同开荒种地,草正盛而苗尚稀。因此,我还得站在一个相当的寂寞里。但我相信,我不会孤独。因为中医有丰富的理论,有治病能力,有相当的群众基础,也有许许多多象我一样开荒的人,假以时日,中医必将于没落中崛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的一生何其短暂,于瞬息中自生而壮,自壮而老,恰如白驹过隙。因此,活着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做些事情。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的名字与文章与天不老,为万众所敬仰,如张仲景孙思邈华佗等名医。我辈学习中医,当毕生努力,让自己的名字也能长久留存于世间。
  
  抑郁症古时即有。《内经》从胃经主病来描述:“闻木声则惕然而惊”,讲的就是抑郁症的表现。认为此病在胃经气血不足,土弱则木易乘之,而肝应木,其主魂,应之于惊。若受惊吓则魂不守舍,故小儿受惊易出现神呆、无语、手抖之症。其本在胃经气血虚弱,标在肝郁,由此亦可悟出抑郁证需重视补益中焦气血
  
  阳气健旺之人若外受寒气,则阳气鼓动,卫外为固,寒气不能入体,自然不病。而阳虚之人,卫外不足,寒气外侵,营卫失调而生病。推而广之,天地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若人体阳旺于内,六气不能内侵为病,则六气不称为邪气。必先阳虚,然后六气外侵,气血失和而病作。故所谓“虚邪”,正虚为本,邪气为标。
  
  外来寒气是否伤人,根本在于人身的阳气是否充足。如过冬天,人人皆在寒冷中度日,有人生病,有人却不病。可见所谓的“伤寒”是人身阳气自病,寒气不过是诱因而已。能明乎此,则邪正关系自然明了,于扶正祛邪亦有更深刻地理解。历代温补派长盛不衰,其所以能治病,即是“本气自病”的临床感悟与应用。
  
  有人问,应该记住多少个方子才算够用。我的观点是:先记住《方剂学》课本上大多数方子,约三百个,以此为基础,再深入学习仲景,学会其中的两百个经方。平时多学些历代时方及各家经验方,亦颇实用。且需重视小方的学习与记忆,四味及以下的小方多属大方之根。加起来有五六百个,临证时自能得心应手。
  
  我主张记忆五六百个方剂,目的在于临床时有方可用。有人认为,“学习方剂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处方的结构,理解作者的思路和创意,这才是中医的精髓所在。”诚然,若能学到此境,则可因证而自创新方,且每方都是经典。清代名医叶天士有此功夫,他医案中的不少处方被后人奉为经典。但若滥创方子却不如不创。
  
  我曾经见过不少中医的临床处方,多数医者不齿于使用传统方剂(包括经方和时方),喜欢自创新方。观其所开处方,洋洋洒洒近二十味,堆砌却也整齐,但方中君臣不辨,杂药乱陈,或许也能收效。但如此处方,何如使用前人的现成处方,既精简,又实效。学艺可以不精,于处方之旨可以理解不透,但何必献丑呢?
  
  学习前贤的方剂,对于临床是极有好处的。但我主张多用成方,而不建议自己化裁新方。原因有二,一则前贤组方严谨且用药精简,多数已经历千余年验证,实属高效处方;二则我辈临床治病,因证而临时自制新方,时间短暂,且思虑有所不周,其方必不如前人精思细琢的方子精妙;三则有五六百个方剂也基本够用。
  
  (九)
  
  学习前人处方,于临床时却可以稍加减变化一两味,顿时有化龙点睛之妙。比如,猪苓汤加山栀,即可治疗膀胱炎引起的血尿桂枝茯苓丸怀牛膝治疗血瘀型前列腺炎等等,都属此类。前贤在经方的基础上往往有此点睛之笔,如五苓散减桂而成四苓汤;金匮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等,需多着眼研究其变化手段。
  
  我主张临床时多用经方,辅以时方以及一些后世的经验方。若症情多变多端,一首经方不足以概括全部证侯,则不妨把两个或多个经方与时方合用,虽药味见增,但多数情况下亦能取效。如此用方,临床治疗杂病基本上也就够了。但若把经方拆得七零八落,再加减数味,那就是自创新方,而不是点睛之作了。
  
  阳光普照,则大地光明一片。若有一小片云彩遮挡了太阳,则大地顿失温暖。人身亦同此理,阳气通畅则气血调和,无所病痛。若某一处有阴浊阻滞(此即所谓独处藏奸),则顿成大病重病。善医者观色按脉,心有所悟,如老吏断狱,辨察其邪气所在,或施以针灸,或服以汤药,其阻滞无所遁形,而病即霍然而愈。
  
  见有学子,欲入医途。读书偏于博杂,而不喜专精。岂不知泛滥无归,终身无得。总需寻得门径,循序渐进,则事半功倍。门径之法,或得之于师承,或可于学业中渐而自悟。但明师不易骤得,书却易寻。以我近年所览诸书,若求入医门径,最可先读《名老中医之路》,进而可反复研磨四大经典,以为学业之根基。
  
  不少人虽欲学中医,但受现代教育影响,不喜欢也无法直接从经典入手,因其文字艰涩难懂。由此,不妨先读些明清医家的著述,亦能入医之门。我比较推崇陈修园,他的著作极多,比较通俗易懂,且于经典亦有所发挥。再者,黄元御彭子益两位医家的思想一脉贯穿,可精读其书。或把《医宗金鉴》作教材亦极好。
  
  学习中医,需自己订购一些常用且实用的书籍,不必全部借阅于图书馆。一则所借之书有时间及册数限制,不能随时翻阅,二则不能于书页上批注札记,不便实多。临证之时偶有所心悟,欲参考某书,最好能把这些书置于案边,这样最有益于提高。若某些高文典册,或文献索引之类,价格既贵,又不常用,借阅即可。
  
  不少人都认为只有科学才是真理。但就医学来说,科学的东西不一定靠谱。中医比西医要土气,而且也没有西医的科学性,但中医能治病!作为患者,真正关心的不是什么样的治疗手段,而是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但不少人被科学蒙闭了头脑,贸然首选手术、放化疗等损伤性治疗,殊为可惜。
  
  医者要善于学习,以不断提高。学习的途径很多,一般来说,多是通过自己读书、师傅或老师教诲、同学或同行交流等方式学习。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在临床上磨砺,多跟病人学习。我常跟弟子们讲:病人把生命交付给医生,这是对医生的最大信任,我们应该珍惜这份信任,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病人,这也是学习。
  
  人身三阳,少阳属相火,其经上有三焦,下有胆,其中所藏相火为人身生命活力。生理状态下相火下敛,伏于肾水之中。相火在水则水道通畅,且肾水温暖而生肝木,左升则右降,生机畅然。若相火不敛,上浮为患,或助君火而刑肺金,或益胆木而贼胃土,则下焦益寒而心肺益热,燥热郁发而病见滞塞不调。
  
  学习中医不仅要重视读书与临床,更需分析各个节气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以此为养生保健之本,且有助于提高理论水平。比如小满之后少阳相火当令,此时天气炎热。当思考:何为少阳相火?其生理功能如何?少阳经有何主治?经言“相火以位”,若相火不位,会出现哪些病症,如何治疗?如此学习,必然能进步。
  
  (十)
  
  回复@80后铁杆中医:“高手治神”,所言极是。真正善治大病的医生,不仅医术高超,其医德亦当高尚,且一定会与病人一起努力。我认为:治大病不完全是医生的事,也不能要求患者回家吃药就行了,而是需要医患共同努力。我相信:若医者与患者同心,其利足可断金。若医患皆善治神,则大病能愈,久病可瘥。
  
  有网友如是说:“自古至今,无数医家因家人的问题而半路潜心学医,终有大成就!但因当今中国医疗制度问题,我们想成为医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接近中医、了解中医、选择中医!”诚哉斯言!学习中医,近可让自己健康,远可保父母及子女健康。健康的身体必然会带来更加幸福的生活。
  
  学习中医一定要多些哲学的思考。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根基,建立形而上的格物致知思维模式。以此为基础,体会中医理论与临床中“取类比象”的思路,把数理化思维模式变成中医思维模式,这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的关键。只有思维模式的改变才可能带来医术的真正进步,否则拘泥于现代科学思维,永远也无法进境。
  
  每日临证,见到的病人不同,病因病机病状有异,治法亦各有不同。与不同的病人交流,这既是工作,也是享受,因为可以提高医术。我总认为:病人是我的老师,病人教我如何取效,教我如何提高水平。大量地接触病人,积累了我的临床经验,并帮助我医术进步。因此我感谢每位我诊治过的病人,感谢对我的帮助。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浊毒,需排出体外,其途径有三。一则通过胃肠道排出,中医认为是阳明通路。一则经膀胱气化后由小便排出,此为足太阳向内通路。一则经皮肤,通过汗液排出,此为足太阳向外通路。三条途径都需通过肝气疏泄作用而实现。因此,排浊祛毒的关键在于增强肝气的疏泄功能。
  
  皮肤的功能非常多,不仅有保护机体的作用,亦是排邪通路。郁滞于机体表层的浊邪,往往通过皮肤向外排出,一则出汗,一则斑疹等。老年人往往皮肤见暗斑,此即浊毒向外排泄的反应。且全身六经皮部不仅是病理反应部位,亦属治病刺激部位。善医者重视皮肤上的各种病理反应,并善用皮肤上的不同刺激点治病。
  
  每到夏天,有些人皮肤上易出现一些红疹、斑点等反应,此为机体的排邪反应。夏天阳气外浮,会祛除一些体内深层次的浊毒向外排泄,而排泄的部位即是皮肤。皮肤是机体最为常用的排邪器官,盛夏时借天地之力以透出久伏的郁毒,这是机体的自我修复反应。因此善医者当利用夏天的自我排邪机会,以恢复健康。
  
  不少人学习中医都喜欢临床治病,却于基础的东西重视不足。我见到一些中医本科毕业的学生,临床水平且不说,其基本知识却差得要命。以针灸为例,若能学到何病针何穴,固然令人欣喜。但若仅仅满足于此,万一遇到病状复杂的患者,则茫然失措。因此还需从基础上下功夫,包括经络学腧穴学,最需反复用功。
  
  我认为:中医临床水平高低与两个因素有关,一则中医基础的扎实程度,二则临床经验的积累,舍此二者之外,实在没有更便捷的路子。年轻学子若有志于将来成就大医,则不妨多下些功夫于基础理论上,反复研读《内经》、《难经》、《本草经》等经典,把经络穴位背诵地精熟,临床时自然能左右逢源,疗效必高。
  
  我重视中医基础理论,主张多背诵,且尽量熟读。学习经典需反复研读,于其精彩段落则不妨熟读成诵。比如《内经》的前四篇,句句经典。再如《灵枢》经脉篇,为针灸学的基础,皆需背诵。古之孩童学习句读,皆以能成诵为目标,甚至于《十三经》几乎全部记诵,所下功夫实在是今人所不及。吾辈仍需努力才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