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87|回复: 0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4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1 03: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12月20日德文报纸报道:科学家发现:对于癌症,不应该只盯住癌细胞,更需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让机体免疫系统自己去消灭癌细胞,而不是依赖药物、手术和放化疗。——此研究历经十年而得出如此结论。我看后有种想笑的感觉,岂不知中医早已发现,治疗癌症要重视扶助正气,辅以祛邪,正胜则邪自退。
  
  二、论学
  
  (一)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讲的都是要重视打基础,学中医最需有此精神。西医重视医技,与文化关系不密切,而中医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文化的土壤上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年轻学子多花些功夫在基础上非常值得。
  
  中医不是巫术,不是“怪力乱神”,是实实在在的医学。中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以治病救命为宗旨,以天人合一与形而上思维模式为工具,是唯物的学问。中医虽然有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但都源自前人对自然的观察与理解,是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且其理论包容天地、验之于人,渊微精妙,极为高明。
  
  学中医需了解五脏阴阳的左右升降:肝属木,其气左升,能引肾水上汲于心,则心火不至上亢而灼;肺属金,其气右降,能领心火下温于肾,则肾水不至下沉而寒;脾胃属土而居中,脾为阴土而主升,胃为阳土而主降,二者皆为左升右降之枢机。由此则地道左旋而上达于天,天道右旋而下入于地,是为生命之基础。
  
  有人疑惑,左升右降是怎么回事,与人体有何关系。一则地球的自转轴与其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导致黄道与赤道形成23°26′夹角,从中国地理上观察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二则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为生命循环提供能量;三则中国古代帝王坐北面南君临天下,黄帝亦坐北面南而论中医。四则中国古贤认为:坐北面面的情况下,太阳视运动即是天地自然的阳气运动,即阳气自左侧升起,从右侧落下;五则在人身脾主左升,胃主右降,以此为枢机而肝血左升、肺气右降,此与天地相应;六则脏腑的左右解剖位置与其气机的左右升降功能无必然联系。
  
  有人问,南半球的人体气机会不会右升左降?当然不会。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不管是在哪个半球太阳都是东升西落。人与天地相应,太阳左升,则肝血左升;太阳右降,则肺气右降,此一定之理,万世不移!中医重视天人合一,天地如何,人亦应之,所以若有此类问题,自己看看天地如何运动,答案自在其中。
  
  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在这个范围之内得阳光最为充足,因此,自然界的生命也最旺盛。越是远离南北回归线,阳光越少,生命越易脆弱。到了南北极,阳光极端不足,物种也最为稀少,当然也不适合于人类生存。按中医理论,若想健康长寿,需要得到足够的阳光,因此还是住在南北温带更为合适些。
  
  不少中医学子担忧:中医如何生存?年轻中医的出路在哪里?数十年来随着主流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了。不少病人宁愿选择手术、选择倾家荡产,也不知道可以试试中医,实在令人惋惜不已。我的观点是年轻中医不妨努力定下心来,不要急于赚钱,先吃得十年寒窗之苦,将来定可成就明医
  
  就国内的中医生存环境来看,大部分中医主要存在于各级中医院及西医院、乡镇中医诊所中药店、中医教学培训机构及部分高端中医门诊等等。如何让中医更好地生存呢?医学无国界,若能学成一身精湛的医术,也可试试在国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与国内相反,国外的中医正蓬勃发展,且日新月异,需要大量人才。
  
  我曾在两所中医药高校从事对外中医培训工作,且多年来一直在欧洲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对比国内日渐萎缩中医市场,当前国外的中医发展极为迅猛。年轻中医学子大可不必见西医工作好找而眼红,甚至放弃中医而选择西医,其实中医在国外反而大有可为。不妨心无旁骛,专心提高医术,将来总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
  
  有人说:中医所谓的“天人合一”,全是臆想出来的。中医要发展,应该多做科学实验。这观点实在雷人,不敢苟同。其完全混淆了中医与现代科学的思维模式,“天人合一”是古人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及自然界生命的规律而归纳出来的最高明的成果,现今的科学还理解不了。让中医去做实验,培养的还是中医吗?!
  
  数年前我曾在某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平时以汤药处方与针灸为主。该医院有两个药房,一个中药房,一个西药房。我常去中药房交流,某日我问:为什么不进些中成药呢?一药工说有呀,都在西药房。后来才知道,中成药不仅摆在西药房,而且开中成药的也多是西医医生,他们只按症状开药,而不管寒热温凉。
  
  我们说中医好,总会说中医简便廉验。中医当然有疗效,这已经被大量的临床实践所证实,但中医一定要便宜吗?这么好的医学体系,又有效,又方便,应该贵才是。据我所知,在国外中医多比西药贵,只有有钱人才能看得起针灸,穷人只好吃西药了。中医贵,但中医却越来越受欢迎。国内的中医倒是便宜,结果呢?
  
  学中医需重视理论的空明研悟,而不要过于落入实相。比如,五行并非五种实物,而是代表着阳气的五种状态;再如五脏亦并非实质的脏器,而是多个器官组织功能的集合,如此等等,皆需从虚处深悟,从象上着眼,以形而上思维为主,而勿落入实相的窠臼之中。正如《老子》所谓“无之以为用”,虚其心方能临证。
  
  中医强调形而上思维模式,重视取类比象,以象推理,以理论病。正如《老子》所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所以说,无即是有,虚即是实。让心胸淳真虚灵,可以更好地容纳天地之理;让理论空明洞澈,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学习中医要有沉潜的功夫,而不能如蜻蜓点水一般地浏览。正如《文心雕龙》所谓“锤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这就是沉潜涵泳的精神。中医理论深奥精微,不经历十年寒窗的耕耘,没有千锤百炼的功夫,医术难精。至于“泛泛若水中之凫”,轻飘飘的,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虽然下的功夫不少,却难见成效。
  
  不同的文化会产生出不同的医学体系。比如西方文化强调科学逻辑,注重实证,往往通过实验来证明理论的正确,由此产生的西医,以解剖、生理、病理等为基础发展起来。而中国文化是心性之学,强调道本人心,不须外求。且强调天人合一,注重世界万物的和谐性与整体性。由此产生的中医则重视心对健康的影响。
  
  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体系,更是维持人类长盛不衰的大道。中医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阴阳五行的平衡、重视天人合一、要求心自内求、以自心为本,所以这些思想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反观西方文化把人天对立起来,以盲目征服自然来满足人类的欲望,其所诞生的西医亦有此弊端,西药的现状即是如此。
  
  前贤做学问,在专心,在执着,在舍得付出。今人则多浮躁,对学问浅尝辄止,缺乏定力。以针灸为例,疗效高低关键在于医生治神。凝视针刺,物我两忘,嘱意病患,意与气动。此中微妙,非定其心神、执着其志、穷年临证、反复体悟不能得其意旨。至于接以电针,或施以强刺激以求速效,此已离经旨十万里远矣。
  
  民国时代,国学骤然兴旺,一大批国学大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且贯中参西,学富五车,璀璨如星。中医亦如此。一批蛮声海内外的中医大师先后涌现,如陆渊雷、秦伯未蒲辅周张锡纯曹颖甫等等,数不胜数,皆博古通今、医术精湛、历练卓识、心传身受。其时诸医著,溯本求真,立论严谨,极可为吾辈楷模。
  
  (三)
  
  前贤大医写作精神认真严谨,非新见不妄赘言,非亲验不敢妄写。读其书,可谓字字珠玑,毫无虚浮,或亲笔撰写,或口述整理。其文意深旨微,需反复研读,深以自悟。反观今时不少所谓之中医大师,既无传承,鲜有发挥,读其著述,味同嚼蜡,且其中颇多摘抄编辑,虽亦谓之著述等身,不过剪刀加浆糊功夫而已。
  
  我在奥地利从事针灸临床工作期间,经常会有当地的西医医生、中医爱好者以及中医学生要求前来观摩学习,其中亦有华人。我一般都会接受,并在临床工作中给以详细讲解。就我所见,在欧洲中医的生存并不困难,只要技术不错,都会有病人来诊。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医,他们相信中医在欧洲有发展前途。
  
  中医讲究人体与自然界保持平衡。若邪气外袭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中医的治法是扶助正气以祛除邪气,从而恢复阴阳气血的和调。注意是“祛除”邪气,而不是“杀灭”。这与西医的观点不同。当病毒、细菌入侵机体导致疾病,西医一定要杀灭这些致病原。杀灭的主力是各种药物,而战场则是病变的机体。
  
  在微博评论里,不少网友列出诸多病症,希望我能提供治疗思路与处方。说实话,我无法答复。一则四诊望闻问切不全,不识为何证;二则有人仅提供西医的病名,根本没有症状与体征,甚至还有病友举个病名,让我自己百度其症状,再提供处方。如果不能辨证,那如何处方呢?!况且中医能不能治,还需病人配合。
  
  我经常会收到这样的询问:我的病能否一次治愈?看好我的病得花多少钱?你能保证治好吗?如此之类,让我非常难以回答。之所以生病,是由于病人长期错误的生活、饮食习惯所导致的机体阴阳失调,再兼以六淫外袭,七情内侵,故致诸病丛生。且病人的体质不同、病情不同、康复信心不同,谁能保证其病必可愈。
  
  中医讲究的是和气之道,治病先需治神,既治病人之神,亦治自己之神。临证对病时,医者需静心敛神,嘱意病家,切脉诊疾,施针处方,务需和缓。当于古之大医名曰“和”、“缓”中自悟其理。亦不可浮夸虚言,自吹其能。至于病人时有语气尖刻,或有无礼举动,当思因病痛折磨而致焦虑急躁,故勿需过于计较。
  
  中医认为,五行之间互相生克制化,保持平衡,即是健康。若五行中有过强或过弱,则皆属失衡,会引起其所相生相克的脏腑的疾病。比如:脾胃属土,肺与大肠属金。若土弱不能生金,则金病。夏季中阳易虚,若更饮冰水,则土更弱而金继以虚,表现为鼻塞喷嚏皮肤过敏等症状,此虽皆关乎肺,但本在土虚。
  
  风为百病之长。风性开泄,先伤阳气,次及阴津,渐而五脏六腑皆伤。风气一动,克土、耗水、煽火、侮金,经络因之而滞塞,脏腑因之而失和。按医理:肝主风,司情志,主疏泄。若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若心情不畅,或抑郁寡欢,则肝气易滞,内风易动,风气妄肆疏泄,初则或虚或实,或虚实夹杂,久必成损。
  
  风邪为患,能作百病,其病状不一,而本皆属风。比如,有虚劳者,或咳喘,或枯损,或萎顿,虽属土虚水亏,而实因风气内耗;再如有中风偏瘫,或手足抽搐,或拘挛成痹,或肌减骨消,亦因风气妄肆,阴液暗耗而成;或如眼突、肌萎、眩晕、淋浊、不孕癫痫腹胀泄泻、呕吐之类,虽莫名其状,但总需治风。
  
  治风之方极多。课本上把由辛散疏风或熄风止痉的药物为主组成,且具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的方剂称为祛风剂。这是狭义的治风,广义来说,凡可治疗风气百疾的方子都是祛风剂。比如薯蓣丸治虚劳诸不足;肾气丸肾气不足之羸瘦、眼暗、体重等百病;小建中汤治虚劳里急、悸、衄诸症,如此之类,皆属治风。
  
  (四)
  
  肝性属木,木主疏泄,其气本动,动而生风。生理状态下,风气可助生长,故春时风动而万物复苏,生气旺盛;但在病理状态下,风气肆虐,却能伤损金水火土,是致病之源,百病之长,五脏之贼,最需避之。特别是素体阴虚,更兼疏泄过度,津液不能养木,致风动于内,继则火、痰、气、湿、饮等皆因风而成患。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皆可致病,临床上却以风证最为多见。当前生活工作压力增大,或精神不振,或情志抑郁,或易怒,或烦闷,或善太息,或心存怨恨恼怒烦五毒而不解,如此等等,皆导致肝气疏泄失调,且以女子为甚。久则肝郁气滞,内风渐起,百病丛生,病状不一。轻则胁痛胃胀,重则聚痰成瘤,甚或渐成劳损
  
  浩瀚的宇宙有如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停地往复运转,产生无尽的时间以及循环的四时变化,也造就生命的生老病死。中医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亦必然受天其运动规律影响。顺之则健康,逆之则生病。中医不但是高明的医学体系,其更是一套完善的哲学体系,它把人与天地结合起来,让人回归到自然规律之中。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干支八卦、气血津液等作为理论基础及说理工具,却也明白晓畅,两千多年来培养了数不清的中医临床大师。当前却有些中医人自认为发明了某个中医理论,却不肯用中医传统术语,偏要自创新名词、新概念,且美其名曰“创新”。如此标新立异,不知中医之福?之祸?
  
  中医与西医不同,中医既是医学,也是哲学,而且还有天地人之间的阴阳与气机互动,当然这需要用心体会。初学中医时非常枯燥,要记住许多关键概念与名词,若能坚持不懈,一旦深入其中,则会发现中医其实充满着趣味。中医理论有如魔方,不但能治病救人,还能修炼身心,到了此时,学医就成了彻底的享受了。
  
  脏腑筋骨是我们机体的物质基础,但从中医来看,营卫气血也是机体的物质基础,虽然实验室观察不到气的实质。比如,有病人患精神疾病,仪器检查完全正确,但疾病都有其物质基础,或基于脏腑,或基于气血。在脏腑可手术或药物治疗;在气血则可中药或针灸调理,二者的层面不同,却都能取得良效。
  
  在临床上遇到大病重病时,我自己的临床体会是:切不可过于执着西医的诊断与病名,亦不可盲目依赖西医对预后的判断。若能心中坚定中医的理念,丝毫不离辨证论治,辅以合适的治疗手段,病人配合自我养生康复,则往往绝处可逢生,危难亦可挽回。病情危重时,与其束手无策,何如换个思路,给自己一个希望。
  
  面对各种病患,在医者要求端正心态,一视同仁,不要因为遇到大病重病而心中气馁,也不要因为病情轻微而心存忽视。我认为一定要把邪正交争的六经层次分析清楚,根据邪正动态而处方用药,或扶其所在某经之虚,或攻其所在某经之实。病情有千变万化,病势不过向内向外两端。明了邪正态势,则治病亦非难事。
  
  今日给诸弟子做了一个关于“如何学习中医”的讲座。重点讲了学中医的理与法,理包括信心、兴趣、思维模式与国学基础,法包括居敬持志、循序致精、针药结合、重视经典及强调背诵。希望我的不断勉励能让诸弟子树立信心,端正态度,扩大视野,明了方向,并且更勤奋,多进步,将来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临床时需就证处方用药,但有时面对复杂诸症,并未能马上想到某个合适的方子,只好自己组药成方。组方后却发现,却是不知不觉中组成了前贤某方。此时心中会意,自觉与前贤心意相通相贯,很是开心。面对复杂诸症,需反复思虑,有时思至脑内空空,这是神气用光。临证颇为辛苦,只能自寻开心、自得其乐了。
  
  (五)
  
  今日给弟子们讲脉诊。以河图五行左右升降为基础,结合人体阳气生理变化及病理症状,以分析动态的脉象脉理。并配合不同部位及脉象的变化,应以不同方药。课本的脉诊讲的是32个独立的脉象,若无临床基础,学起来非常枯燥乏味。我一直反对此种学法,且致力于以阳气左右升降来分析脉象,自觉颇得其中三味。
  
  时有病人自千里甚至万里外来诊,在我来说是巨大的压力。自知水平有限,担心处方施药未能尽合病机,让病人失望;又担心病人长途跋涉,花费巨大,付出未能得到回报。由此,益加孜孜汲汲,每日读书思考不断。目前所诊治的病人多数病情复杂,且已久历他医而效果不显,但我相信病必有可治之法,有可用之方。
  
  今晚给弟子们上课《临床如何应用六经辨证》。所谓六经,不过是正气与邪气交争的不同层次。我从六经的提纲症入手,详细分解三阴三阳六经的不同症候、病机、方药,并佐以案例分析,以加强对六经临床应用的理解。我平时治病以六经辨证为主,由此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此次讲座即是我临床工作的总结。
  
  找中医面诊时,建议病人把症状描述清楚后,安静地等待医生诊脉、思考、辨证、处方。临床中我总会碰到这样的病人,我正在努力思考着如何用方,病人却反复问:“医生,我的病不要紧吧?这个病要注意什么?”如此等等,我只好告诉病人:“请先给我点时间,让我帮您思考出药方,然后再回答您的问题。”
  
  今日给弟子们讲了痹证的中医治疗。从病因、病机、病理、分型、汤方、加减、针灸、饮食调理等几个方面讲述痹证,在课本的基础上大为发挥,以临床为主,把我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与众弟子分享。我反复强调:痹证需通阳,即使是湿热痹亦需通阳,并重视肺、脾、肾三脏。课余请助手当场演示了火针治疗寒痹
  
  我周围有不少中医爱好者,或因久病而学医,或对中医兴趣盎然,有的甚至因爱好中医而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医院校的学子们若对中医失去兴趣,即使大学毕业,将来其学医感悟可能还不如中医爱好者。况且,学习中医既让自己健康,又让家人健康,还传播健康的正能量,何乐而不为?
  
  今日给诸位弟子做了关于针灸的讲座,重点谈了临床如何取效、针灸如何提高水平与层次、针灸与汤药的结合以及针灸之道。我强调临床取效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与病人身与心的交流,针灸的过程是一个综合的调治过程,其中身心兼治。所谓的针灸之道即是我们对天地自然规律的理解,理解程度关系着水平高低。
  
  临证用方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对症对病选方,比如前额痛用选奇汤、胆囊炎大柴胡汤肠梗阻承气汤等;另一种是对证用方,比如吴茱萸汤治虚寒性痛经葛根芩连汤治湿热型糖尿病茵陈蒿汤治湿热内滞的崩漏等。这两种用方思路都有针对性,且都有良效。因此,从事中医临床需重视辨病、辨证两种用方思路。
  
  临床上我发现:不少精神方面的症状其实是有脏腑或气血基础的。虽然现代医学检查无法发现阳性,但从中医来看,五脏六腑皆有神,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紊乱则可能导致脏腑主神的功能异常,表现为各种精神症状。因此,诊其脉以知其所偏,处以汤药或针灸以调理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平衡,则精神症状自然消退。
  
  昨晚为弟子们做了《左升右降与六经开阖枢》讲座。左右升降是生命之枢机,开阖枢为临证之根本,临床用六经辨证,需识开阖枢。我以图论象,象中有数,自图、象、数以论医理。我反复强调:诸图皆属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需多看、多悟、多思、多用,并与人体生理及临证相参,自能渐入医之门径。
  
  (六)
  
  我自己认为:学习中医有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但以背诵经典、学习历代诸家经验为主,若能记诵熟练,凭借两千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自能活人无数;中级阶段则在思悟经典,临床与理论相结合,可以发挥经典,把诸家理论融会贯通,创新并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高级阶段重在行道,修炼身心,身心与天地之道相合。
  
  中医治病,若欲取得满意的疗效,其关键不仅在药方,亦在患者的身与心的配合。比如:若对医生或药方疑虑不安,则往往效差。心含君火,其心不信,则五脏六腑皆疑。治病需忌口,需重视养生。比如中风后仍不饮酒不止,不控制情绪,良医亦难取效。再如,针灸时玩手机,不肯静心调息,怎能气至病所而求速效。
  
  我素重方剂的学习,我认为中医临证先需心中有方。若不肯熟记汤方,舍方而求药,或自己临时编方,是舍规矩而找麻烦。药之组合而成方,方之变化而为法,法以应证,证以类病。若能明了方、法、证三者,则临证自能无惑。我临床以来常置方剂学于床头,睡前反复研习,欲精研其方,进而可以变化出奇。
  
  中医是一门需要师古的学问,这与现代科学完全不同。许多人不理解,认为古人怎么可能超过今人。我们读《黄帝内经》,知道古人如何观天则地以应之于人,从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医学体系。其中所蕴含的“天地人合一”的智慧今人的确不如。因此前人感叹: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
  
  中医不仅是医学体系,亦是文化,是哲学,是历史。因此,我认为学习《黄帝内经》,需尽量多地了解春秋战国时的人文历史,需多读先秦诸子著作;同理,学习张仲景,亦需多了解汉代的文化背景。学习经典,一方面要结合临床去思悟,另一方面又需结合经典的写作背景去研习。二者若能有机地结合,则进境必深。
  
  中医最重视正能量。所谓正能量,即是康复的自信心,是一种正信正念,也是正面的心理。比如,怨恨恼怒烦、恐惧、悲观等付负面心理所带来的是负能量,负能量会让健康受损;而乐观、豁达、自信、开朗等正面心理所带来的是正能量,正能量会让我们更健康。治病,除针灸吃药之外,更离不开病人自我的正能量。
  
  我极为重视四味及四味药以下的小方,数年前我即嘱助手把《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内科学》里所附的小方全部辑录出来,合为一册,以备反复研读,学习提高。手执小方,临证时灵动活泼。小方多属方根,既可精简药味,又可随证变化、自出机杼。我亦督促弟子们精研小方,以助提高临床用方技巧。
  
  小方正因其小,而有灵动之性,能变化出奇。学习小方,既需深研其组合特点,又要有活泼泼的思路。小方自变化而来:或源自减法,如钱乙变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或源自加法,如二神丸加五味子丸而成四神丸之类。一两味药的更替加减,导致方义立变。中医之所以如此有趣,方剂中含无穷变化即其有趣之一。
  
  学习小方,需有方法:一则记诵,是为基础;二则分析其组方思路,或寒温并用,或相反相激,或同类共处,或君臣佐使;三则研习药性,需以《本草经》为依据;四则分析大方,中有小方的影子,小方功效主治的叠加即是大方的功用;五则尝试组合小方,以应用于不同的证与病;六则自创新方,思悟然后进步。
  
  学习小方的几个体会:一则仲景经方,多属小方,宜乎细研。纵有大方,多由小方加味变化而来。如续命汤温经汤等皆内含数个小方;二则时方中亦不乏经典小方,有类似经方之组成及功效,如二陈汤封髓丹控涎丹、良附丸、交感丸之类,临证有实效,当重视;三则小方药简而效不减,且组合奇妙,最值研习。
  
  (七)
  
  学习小方的几个体会:四则小方中有独味成方者,如甘草汤、独参汤、一味薯蓣饮之类,于单味药功效极有发挥。张锡纯每能灵活应用单味药,宜乎用心体会;五则二味药成方,最是奇妙,需悟透其用药组合规律,于临床中体会提高;六则小方虽小,亦有君臣佐使,组合小方时需随证而变化各个小方的君臣佐使。
  
  善用方者,药味不一定多,但能起大病愈沉疴。读张锡纯书,每见其于急切之时,只取手边之药亦可取效,令人佩服。今时之医能善用仲景方者已少,多以大方炫世,动辄十数味,甚至数十味成方。证既不明,药即滥施,虽有小效,终是偶得。年轻学子需自经方入手,切莫入此大方门径,否则误人误己,医术难进。
  
  医学是研究生命的学问,但不同医学所用的方法却有不同。中医重在研究活的生命,同时研究生命所在的天地环境。我们读《黄帝内经》,可以看到其中谈到解剖的只有一段,其余所有经文都只谈活的机体。比如,经络只在活的生命上出现;天地人合一只与活人相关;五脏六腑的左右气机升降皆在有生命的机体上。
  
  得到正确的治疗后,机体阳气会自动排邪。邪气透出机体的途径很多,我曾在《选择中医》一书中多有分析总结。邪气或透出皮肤为疹,若上出肺咽为咳;或自汗液出,或从二便出;或透出于四肢末端,或溢发为精神音声。人体非常复杂,其排邪途径亦极为多样。总而言之,身体无处不能排邪,在医患皆需细心体会。
  
  吾辈学医,进可保父母家人安康,退能救助诸多病患,中可自己健康无忧。当前疾病泛滥,尤以慢性病多见,且庸医当道,良医难求,为健康计,实在是不可不知医。但医道精深,非用心数十年不能登堂入室。纵然如此,亦需知医,不一定非作苍生大医,若能多读经典,坚持养生,并学会识别庸医,亦足可自保无虞。
  
  学中医,不只是背几首汤头,抄几段经典。中医更重视临床实践,而实践是活泼泼的,要求随人随证而用方选药。中医临床最讲究实效,若中医不能治病,估计中医早就灭亡了。试看自古以来的中医大家,既非理论水平多高,也不是书写得多好,而是真正的临床高手!只有回归临床,才是检验中医学者最好的砺金石。
  
  昨天为弟子做了关于柴胡诸方的讲座,因内容较多,分两讲完成。先分析《本草经》中柴胡的药证,进而重点讲解了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以及大柴胡汤。每首方子分析其适应症、加减法、临床应用以及方证机理。柴胡类方临床极为常用,若能加以深研,并在临床中磨砺,相信可以真正深悟柴胡诸方的旨归及变化。
  
  经常会有人拿着他人的化验单或者X光片来诊,或者从网上发过来,要求开方。这实在是让我很为难。中医看病需体质与四诊合参,即使没有舌脉,至少亦需有症状,而化验单提供的资料根本与中医无关!我不知道有没有能根据化验单看病的中医,若有,肯定效果不怎么样。同理,说个西医病名,中医也开不出药方。
  
  我在微博里提供了几个病案,其中个别药量偏重。我认为只要药量与证相符,则大量是属必需。何况病急亦需速效,非量大不能见功。王孟英说:“骇人之病,必服骇人之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治病不仅要学中药的常规用量,遇到急症重病,还要会其非常规剂量。否则,用药虽善,量小而不及病,终犹杯水车薪。
  
  
  中医用药,有王道与霸道两种。常规剂量即是王道,多数病证都可用王道解决,且自古医家多以轻剂愈病。执于王道,既安全,又有效。但若遇急症重病,王道已然不及,则需霸道。霸道并非滥用,医者既需有学识,又需有胆识,这样才能药到病除。若欲逞能而大剂量用药,是属野蛮,其弊极大,非为良医所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