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71|回复: 0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4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1 03: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
  
  临床用药,先需识药性,次之需识证。若有经验甚丰之良医,逢危难重急之大症,则可用超常规之剂量,而能挽回造化、每起沉疴。这需辨证准确,亦需胆识过人。故良医治病用药,每每因证而放胆一用重剂,毫不犹豫,竟收良效。中药的剂量极有学问,绝非读书思考所能悟出。此中大有真义,还需学者临证磨砺。
  
  临床治病,绝不可孟浪用药。我临证时每每自我警醒:治病当先以平淡之方起手,渐而随病情变化而调整药量,以趋至于合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耐受度不同,用药反应不同,皆需反复思量。故曰:善武者,四两可拨千斤;善医者,起沉疴未必用重剂。古人云:莫兴无名之师,莫伐无辜之众,此之谓也。
  
  临证过程中经常会看到病人带来的他医处方。我都会细细地研究一番,一则了解病人曾服何方,为何不效;二则也学习他医用药经验。这样既可提高临床疗效,又能促我进步。比如,曾见某医重用生黄芪至500克,病情反见好转;某医以一基本方加味,逐渐加白术至200克。如此用药,必有心法,需虚心琢磨、领悟。
  
  当前中医成了热门职业,但有几种人建议不要选择中医作为职业。一则治学轻浮者,轻浮则稍懂皮毛即滥施药;二则好炫其功、标新立异者,此类人稍愈小病即夸夸其谈,对大病却束手无策;三则缺乏为医职业责任者,以病人生命为赚钱工具,医德最坏。四则不肯毕生下功夫者,医道极精极微,浅尝者难进门径。
  
  昨天晚上我的两位女学生分别以“我的学医感悟与收获”为题的做了讲座。谈跟我学习中医五年来各自的体会,特别强调了心性与专业方面相辅相成的提高过程,听后反响很大。我反复跟弟子们讲:学习中医,不但是要学习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经常用儒家“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精神自我激励。
  
  数年来在国内外,我治疗了不少精神方面的症状,如抑郁、失眠烦躁、易发脾气、想哭等等,以针灸为主,配合汤药,多有显效。现代医学的仪器检查往往找不到阳性反应,但从中医来看,精神病症是有物质基础的,其基础即在于机体阴阳、脏腑气血的平衡失调。诊脉辨证,查其病机所在。复其平衡,即是正治。
  
  年轻人学习中医,首先要认识中医,发现中医的好,并且要看到中医里面有宝贝。然后努力记诵经典,传承前贤的学问。虽然知道中医里面有宝贝,但要自己亲自弯腰去捡。最后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中医最重临床实效,经验需从临床中获得。所以说,古代大医没有不是临床高手的,也没有不是站在前贤肩膀上的。
  
  某人肿瘤,已经手术并服中药一段时间。病人家属说:现做PET-CT已经找不到肿瘤。并且肿瘤标记物指标也在正常范围内,病人也没有明显的不适。那么,如何判断病情是否治愈了呢?目前病人因认为自己没病而抗拒治疗,不知应该如何说服病人继服中药。在此亦请读者考虑,病人是否已经痊愈?要不要继续服中药?
  
  治病有两个思路,一则治标,即缓解病情;二则治本,即改善体质。病急当先治标,通过各种医疗手段缓解不适。之后又要治本,多以扶正为法,正不复则邪不能祛。比如肿瘤疼痛剧烈时,可先用针灸止痛,疗效极佳,可减少或不用止痛针剂。疼痛缓解之后,又需改善肿瘤患者的阳虚体质,重在自我养生,配合服药
  
  有人问:为什么学中医?我自认为学习中医是一件趣味极大的事情。不仅为发展中医而学中医,亦因其中趣味无穷。学习中医会上瘾,越学越是欲罢不能。中医有如万花筒,里面有“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如啃甘蔗,越吃越甜。享受着每天中医所带来的趣味,自觉其乐无穷,如归故乡,怡然自得。
  
  (九)
  
  为了提高大家学习中医的积极性,今日下午我们工作室举办了针灸经络穴位知识竞赛,并拉来三位老总的盛情赞助。经过三轮必答题、抢答题及风险题竞赛,评出了最优小组一个,优秀个人三位,鼓励奖数个,各有丰厚的奖品发放。最后还进行了有奖问答。今后此类竞赛还将继续举行,每年两次,让大家都学有所获。
  
  气功有意守丹田之说,认为有培元固本之效。何处是丹田?一般来说,多以脐下气海关元为丹田。王正龙先生提出:丹田在自身皮囊之内,也就是说全身无处不是丹田。其理源自《内经》,“存精于肝,存精于心,藏精于脾,藏精于肺,藏精于肾”。此论与前贤颇有不同,若能细绎其理,有助于深入理解经典。
  
  中医传承两千余年,渐成不同派别。各家如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其中有轻倩,有重拙。轻则跳动而俗,倩者巧妙而雅,李东垣、叶天士差可比拟;重者凝而厚,拙者质而朴,张仲景、汤液经方颇有此风。轻倩者量少而灵动,重拙者方简而剂重。虽风格有异,但各有其所长,在善学者因证因人而选用,自能收取卓效。
  
  自上古神农氏《本草经》肇始,中医绵延至今,代有传承,不绝于缕。岐黄对答有《内经》,扁鹊应以《难经》,继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蔚为大观,成四大经典。唐宋以还,儒者鸿达多好而专精之。至宋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更使无数学者进入医途。我辈当禀前贤之志,让中医绝学继续传承下去。
  
  学习仲景需求其本意,否则,必不敢、不会、不愿用经方。仲景之术体实而用方,事有征验,非善学者难见其神奇。且仲景药量远超常规,必胆大心细之医,精于识证,方能斟酌其方其药。随六经辨正邪交争层次,据症状识经方加减化裁,然后收“一剂知,两剂已”之功。其中微妙秋毫之辨,则在医者神而明之。
  
  临证对病,因证施方,方证相应而能浑然天成,此所谓医入自然之道。正如作文写诗,其中意境韵味非勉强来的,而是修养来的,修养源自平时的努力与汗水。学医亦如此,虽平时用功所在并非只有此证此方,但不知不觉之中渐入高妙境界,于是临证豁然贯通,即证选方,方即证变,自有“一剂知,两剂已”之功。
  
  看病时医者根据病症、体征等四诊资料综合判断病情。此时脑中必泛出些思路来,当于深思中及时抓住,有时是灵机一动,有时是循绎所得,都是此时治病的关键。若说临证有窍门,窍门即在于此。但根本还需有长期的学医修养,修养是平素积累所得的,若无勤奋作奠基,再如何深思明辨,脑中也是不会泛出精彩的。
  
  凡临证治病,用方选药或施针推拿,其中皆有医者的精神意志。因此临证时医者需将自己的生命精神注入,嘱意病家,重视治神,如此则效果自好。若是心不在焉,不能将精神与病家相联系,纵施方药,欲求良效,必不可得。正如著书,我们可从前贤大医著作中读出其人的风骨心意,必因其著书时曾付出了生命精神。
  
  自从进入中医的世界之后,我越发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美,其理论奥微玄妙,处处显示出人与天地的和谐之美。其美魅力无穷,我只觉得前人的智慧如此博大,而自己又如此渺小。在这美妙的中医世界里,我就如同那沉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一样,如醉如痴,乐而忘返。因为中医的美,我得到了无穷的快乐、自由、向往。
  
  南宁邬:之所以用聊天的方式来交流中医,是希望能让中医更能贴近生活,更能贴近实际,更能贴近患者。一门学问不是要把它学多深,而是要把它变多浅。和我们的生活对接起来,融合起来,它才能把生活托起来。因为只有把中医生活化,中医才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只有让中医低于生活,中医才能托起我们的生活。
  
  (十)
  
  中医是生活中的医学,自然朴实。中医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平易近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有中医。生病了不一定要去医院,一把草,几根针,就可以解决一个急症。中医的医理无处不在:太阳东升西降,即是人体阳气的左升右降;见秋叶黄而落即知金气收敛,观春草生而绿即知木气升发;取类以比象,无器不含医理。
  
  南宁邬:今天晚上举行了一次中医座谈会,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和外面的朋友,用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的方式畅聊中医。聊每个人对中医的认识和平时学习中医的心得与感悟,每个人都聊得都非常开心。在分享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在碰撞中升华,每个人都收获很大,对中医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中医的学习更有信心。
  
  为了促进我工作室同道提高中医水平,我做了许多努力。平时抓紧时间做一些中医相关的讲座;每半年都布置作业,以中医为主,兼顾国学;我工作室里购买了大量文史哲以及中医书籍,以方便临床之余参考;平时通过邮件答疑解惑,并不断督促进步;组织中医知识竞赛,以经济杠杆促进学习。
  
  发展中医,匹夫有责。中医博大精深,不易入门,初学中医者需有强勉努力的精神。否则,浅尝辄止,见难即退,终不能进入仲景之门。董仲舒强调“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智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即是要我们于浮躁中定下心境,沉潜意志,既可循序渐进地进入中医的殿堂,又能将养恒心,假以时日,最终可归于笃实。
  
  南宁邬:中医是对时空的归纳,文字的背后蕴含着自然生命真实的存在。学中医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文字学中医,第二阶段是用概念学中医,第三阶段是用时空学中医。学中医难的不是如何去学,难的是对中医一如既往的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深入精髓。没有练成之前一切都是差事,练成之后方能挥洒自如。
  
  学习中医不但要读书,更要看到文字背后所描述的“象”。中医是人与天地合一的医学体系,也就是人与时空的医学,所以,抓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规律,才能真正理解中医。我重视观察天文并研究历法,是因为天文决定着时间与空间的转化,而历法中有中医的道理。故说,中医不仅能治病,其中还包含着天地规律。
  
  学习中医,既需自己努力研读前贤医著,并反复临床实践,又需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我们临床过程中总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疾病,若能学习其他医家的经验,则可补充自己的不足,并能触类旁通,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以针灸为例,总结各个病症的各家临床经验,包括配伍取穴、补泻刺法等,亦足可于借鉴中提高。
  
  临证治病,需有“冷静的脑,温暖的心”。脑冷则有理性,能冷静思考病情;心暖则有感性,可让病人安心而不焦虑、担忧。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理性与感性缺一不可。但心不能太冷,冷则令人不喜,至增病人疑虑,甚则影响医患关系;脑不能发热,热则自乱方寸,不能深入思考病情,反会于慌乱中犯错。
  
  医者临证用方,其道各有不同,或有欲造磅礴者,或有欲求险峻者,或有欲不落人后者,如此之类,非有深厚学力并精研百家者不能也。又有临证用方渐趋平淡之老医,落其华芬,去其瑰美,方虽无奇而疗效却高,此又为一层境界。自雄奇而至平淡难,自平淡而至自然更难。以余读书所见,医之愈老,其方愈趋自然。
  
  今晚为弟子们讲《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二旦六神大小诸汤:阳旦、阴旦、青龙、白虎、朱鸟、玄武,并与仲景《伤寒论》中的相关方剂做对比,以明了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经方的渊源。六神汤为天之六气三阴三阳与地之五行理论相融合的产物,仲景因而则之,奠定了治疗外感杂病用方的基础。深以悟之,其中有道。
  
  (十一)
  
  对于一些慢性疾患,治疗次数需足,否则,三五次治疗有时效果并不明显。比如,我治疗慢性周身关节疼痛、糖尿病外伤引起视力下降慢性肾炎、慢性膀胱炎不孕不育等,有时需十数次甚至数十次治疗,而效果明显。若半途而废,殊为可惜。等有了效果,病人亦看到康复的希望,如此亦增继续接受治疗的信心。
  
  我们往往把无情、薄情认为是冷血,而把多情、深情看作热血。血本是流动于脉络中的液体,何关乎感情?中医认为心主血,心又主神,是心神与血相联系。推之,血亦即心神。比如:血性、热血沸腾、一生心血等等,都是以血代指心神。经常琢磨一下中国文字,每次都会发现:中医理论深入我们的语言,无所不在。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人怀疑中医,说难道正气充足的人就不会感染爱滋病毒了吗?当然,若遇到强烈的邪气,人体的正气也没法抵挡。但若正气不损,病邪就不会把人打倒。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的溃败。况且养得正气,即使偶感疠气,亦可速愈。不相信中医可以,但万万不可盲目折腾自己的健康。
  
  世有愚者,把中医分成两部分:哲学与医技。哲学包括阴阳五行以及“天人合一”等理论;医技指中药、方剂、针灸、推拿、整脊等治病技术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其认为需尽弃哲学部分,只留下医技即可。如此是把中医剥皮抽筋了。若只依赖纯粹的医技,那是磨砖为镜、煮沙成饭,用功越深,其失越大。
  
  南宁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动态的文化,阴阳、五行、太极易经、武术都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阐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才能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每一个细胞都在不停地工作,就像心脏不停地跳动,中医就是把人体放在动态中去思考。中医治病的思想是动态的思想、变化的思想、升降的思想。
  
  我在《选择中医》一书中非常强调六经辨证及六经体质,因为六经是动态的,非常适合于分析正邪交争不同层次。邪气外袭,首在太阳,太阳正气不足,则邪侵少阳或阳明。三阳层次正气抵抗强烈,证多属实。而一旦抵抗不足,邪气内陷三阴,或太阴、或少阴、或厥阴,其证即属虚。按六经而治病,此即其大意。
  
  我们看教科书,总觉得其实治病很容易,照书用方即可;读他人医案,似乎治病都是不费功夫。但等到自己临证,才知道病情复杂,一效难求。中医重视学力修养,更重视经验积累。只有数十年努力不懈,并积累大量临床经验的人,才可能于繁杂难解的病症面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或针或药,而能随手见功。
  
  有人统计:2012届各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薪酬最低的是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我不知道为什么历史专业的待遇最差,但从学习中医的角度来看,若忽视中国医学史,则其中医临床技术会很容易遇到瓶颈,并且其学术境界亦低。熟练掌握中医的学术发展史,可以让我们踩在前贤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十二)
  
  学习中医,不仅需学治病的技术,亦需明悟天地阴阳五行升降的道理。天为阳,风火禀阳性而衡有向上的趋势;地为阴,水土禀阴性而恒有向下的趋势。人身应之于天地,人的生理病理皆与天地相应。肾水虽在下,却因木气升发而上润心火;心火虽向上,亦得金气敛降而下暖肾水。治病养生,都需依据天地升降之理。
  
  学中医要有真诚的态度。一则说真话,说实话,记录临床病案不伪造,不夸大;二则对病人真诚:真诚地微笑,真诚地帮助,让病人感受到医者的真诚;三则对自己真诚,真正了解自己的不足,诚者不自欺;四则诚以学医,诚以从医,需知中医既有优势也有劣势,要真正认识到中医的优势,并努力把优势发扬光大。
  
  三、针药
  
  (一)
  
  前人给我们留下大量实用且实效的经方,治疗各种精神类病症效果非常明显。但现实临床上西医反而成了治疗精神病的权威,中医没入二流境地。我分析其原因,一则不是中医不行,是干中医的临床医生不行,没有好好继承前人的临床经验,却喜自创新方,其疗效大打折扣;二则大环境下西医强势,病人多喜看西医。
  
  经常有人问我,中医能不能治这个病,能不能治那个病?中医是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汤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及手法整复等等,近两千多年来在临床各科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中医不是包治百病的,对于战争伤害、大出血、大失液、手术等方面西医却有绝对的优势,二者可以互补。
  
  又到了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有网友问我能否写一篇相关的文章。2010年此时我曾写过题为《杂谈冬病夏治》的博文,就冬病夏治的问题做过详细地解说,对于有此需要的网友会是不错的资料。现列出地址,供查阅参考。并希望病友及时选择冬病夏治,早日恢复健康。
  
  针灸的作用有很多,一般多认为有调和阴阳、平衡脏腑、疏通经络、舒畅气血、扶正祛邪等几个方面,但就我临床观察,针灸还有调畅神明、改善心神之功。简单来说,针灸能让病人心神舒畅,祛除体内的负面情绪、心理与性格,从而从根本上恢复健康。针灸治疗精神系统疾病有良效,即是针灸调畅神明的证据。
  
  中医的治疗手段极为多样化,平时我们多认为看中医就是喝汤药,这其实是对中医的误解。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内治和外治。内治法主要是服药,亦有汤药及丹膏丸散等的不同;外治法包括针刺灸法拔罐、推拿、外敷、热熨、贴药、吹药、熏洗、刮痧捏脊等;另外还有中医食疗法以及精神疗法。
  
  总有人说中药有毒。一则凡药三分毒,中药的毒性也正是其偏性,偏性越大,其毒也越甚。比如巴豆性烈、砒霜极热,故有大毒;至于党参、白术、茯苓之类平和之品,其毒亦微。二则中药在种植、收获及加工过程中有重金属残留。因盲目追逐经验效益,或滥用农药,或劣质加工,导致中药增加了不该有的化学成分。
  
  古人见桐叶落而知金气敛降之理,故以桐叶催生;见日出而雨霁则明阳可抑阴之理,故以附姜桂之属以消阴翳。人生天地间,与天地气机相应,故格物以致知,取象以比类。以本草为例:诸子得金气而实,自具金性;诸花得夏气而发,自具火气;诸藤蜿蜒伸展,似筋之盘旋,故能舒筋;诸根深伏土下,其性则升提。
  
  中药之所以能治病:人得天地之和气而生,故人之脏腑气血皆应于自然阴阳升降之道。中药皆源自天地之间,其各得四气(寒热温凉)及五味(酸苦甘辛咸)之偏性,故可用药之偏性以纠正人身阴阳气血之偏。明医治病,先诊查机体阴阳气血偏在何处,再处以与病性相反之药方,则左右上下,归于权衡,病无不可治。
  
  古人早已发现,中药之性与天地气机相合相应。比如轻虚者则其性浮而升,而重实者则其性沉而降。以植物药为例,花叶质轻,其性多升散;子则多实,故其性多沉降。再如金属、矿物、介壳之类药物多重而实,其性自能潜降敛阳。故治温病伤寒,临床多用花叶,以其能升散外邪;治阳明腑实证,则又需诸子以降之。
  
  天地之理,凡诸矿物质重者多有敛降之性,但物无绝对,亦有特殊,比如硫黄,亦不可不知。此物常见于温泉口壁及火山口域,其得火性而能升能温。故性大热而善通,能补火助阳、升阳温通。常用于治疗命门火衰引起的虚寒水肿、腰肾久冷、心腹积聚、冷癖阴结失精遗溺、形赢膝弱、冷风顽痹、虚滑下利诸症。
  
  (二)
  
  精研针灸,非但有助于施针见功,更且有益于汤药辨证。一则不识经络之所起止、脏腑之所联系,岂能为医而司人性命?二则循经察色,切络按脉,此虽属针灸,亦关乎诊断,岂有十二经脉未经切诊而能妄下汤方者乎?三则针灸之道颇合于天地之理,以针悟道,亦中医进境之途径。故学者苟明斯理,则医术可进矣。
  
  古之名医,每临证治病,切脉按经,率先针灸,多能立起沉疴,其效甚捷于药饵。惜乎今时之人不然也,学药汤者往往不识针灸,虽一生临证不懈,并著述医书等身,却难见针灸片言只语,是为遗憾。吾辈既立志于济世活人,汤药不可不精,针灸亦不可不通。且以余之经验,若能兼通针灸,更有助提高汤药临证水平。
  
  受现代基础教育影响,不少人相信中药的功效与其成分相关。比如,麻黄能治感冒,因为其含麻黄素川芎活血化瘀,因其含川芎嗪,如此等等。但中药的功效多源自取类比象思维,与成分实在关系不大。比如诸矿物药皆质重而性敛降,能治浮火诸证,但若分析其成分,则千差万别。因此以成分论中药不是真中医。
  
  中医的取类比象思维在中药方面最为突出。比如:子能明目,故青葙子、决明子等可治目疾;核可治丸,故荔枝核橘核之属能治睾丸。核桃肉似脑回之迂曲,而有健脑补脑之功;连翘形似心而性凉,故能清心火,治疮疡肿毒。大葱白形似鼻孔而能温通鼻窍;麻黄细如毛孔则可发汗解表。如此等等,皆需通象以为用。
  
  天地之间,唯气周流。得天地之和气,聚而成形,兼魂识精神,是为人。故人之所生,唯在一气。气调而百病不生,气滞则诸疾并作。针灸之类,在于调气。故善治者,先治其神,次治其气。气至慎守,浅深在志,速至速效,如风吹云,如斩乱麻,豁然清爽,无所滞涩。学者苟能明乎此理,则针道之妙,尽在此中矣。
  
  经云“木曰曲直”:应之于人,则筋性韧而能屈伸,带动关节运动,最得木象;应之于物,则诸植物藤蔓性韧而伸展屈曲,攀爬上下。取类比象,故可用诸藤以治筋病。“火曰炎上”:在人则烦躁为火所主;在物则栀子色赤而象火。故以栀子清心火以祛烦躁。中药功效绝不能依赖现代药理学的成分分析,那是伪中医
  
  人与天地相应,其表现在多个方面:一则人的健康与天地阴阳气机升降相关,顺之则生,逆之则病;二则人的疾病及生死皆与天地六气、五运变化相关,前贤归纳出五运六气理论;三则中药应于天地自然之理,其四气五味及功效无不与之相合相应;四则针灸之理亦源自天地阴阳变化,其中有象,暗合天道,微妙难测。
  
  学习中药,一定要先学格物致知的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中药的取类比象思维模式。我读大学时,老师只要求背诵中药的基本功效,既没有要求熟读《神农本草经》,也不肯讲述古人观察药效的思维方式,如此学习,将来面对病人时却无法灵活辨证用药。因此,我建议弟子们一定不要只会机械地背诵,要先掌握其思维。
  
  处暑时节,天地之间湿气为重。此段时间多可用到半夏。古人论述半夏说“风寒暑湿四气相搏,郁滞不清,非半夏不能和;七情六欲九气所为,结塞于中,非半夏不能散。”半夏能祛水湿,散阴结,通痞塞,其功甚大,在善医者手中,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良药。我学习李可老中医的经验,喜用生半夏,自觉效果满意。
  
  临床上我时会遇到有病人怕针头部,特别是小儿,针四肢躯干尚可配合,一听说要针头部,则坚决拒绝。畏针头部亦偶见于成年人。我分析其原因,一则人之神其窍在脑,若神气不旺,则畏刺其窍;二则脑窍畏刺,可能是神的自我保护反应。亦有人对针尖恐惧,甚至对笔尖、塔尖等所有尖状物恐惧,此亦属神之不足。
  
  (三)
  
  我的微博一般不发药方,但经常会有朋友询问如何治某病,要求给个合适的方子。不得已试着把自己曾经用过的,还算有效的方子贴上来。但在此我声明:我的药方只供参考,不建议病友抄方服药。看病一定要请明医面诊四诊合参,据证处方。况且,我微博里的药方时有超量用药,故只用交流切磋,切切不可滥用!
  
  葛根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能鼓舞胃气、升清脾阳,并可益津液、散风邪、养肌肉,且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之功,能治疗心血管疾病。葛根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葛粉称为长寿粉。用葛根一公斤,加5公斤白酒泡七天后,每晚喝1-2两,可消除久年不愈的心绞痛症状。不喝酒的可用葛根代茶泡水喝,亦效。
  
  张景岳强调:阴虚,或神散,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或火升,非熟地之重而不足以降之;或躁动,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或刚急,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或水邪泛滥,舍熟地何以自制;或真气散失,舍熟地何以归源;或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舍熟地何以厚肠胃。故中医学者需学会如何应用熟地,方可成就良医。
  
  在我们国家的每个城市都有不少中医院及西医院,且每个医院都有针灸科。针灸源自《黄帝内经》,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医疗手段,且可以治疗数百种病症。若有所不适,先自己饮食或生活调理,若效果不显,不妨首先选择针灸。平时认识几位针灸医生,多与他们交流,相信对于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会是很好的保障。
  
  有人担心:国内针灸越来越萎缩,将来学习针灸要到国外去了。其实大可不必担心。针灸毕竟根源于中国,在中国大地上有数不清的传承,他们大多存在于民间,虽然未能进入高校殿堂,但其传承弥久不衰,成为针灸牢固的根基。况且针灸正在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针灸,愿意接受针灸治疗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今日诊治一病人,其带来当地某名医处方,细观其方,不到十味药,但只以一个基本方加味化裁,却不肯稍作变化。且病人自述已经服药两年许,仍未能改善体弱状态。更且当地同来的另外两位病人的处方亦几乎相同,而病证则完全不同。中医强调辨证用方,且药方浩如烟海,何能执固定的一个药方以治天下众病。
  
  今日诊治一肾病患者,多年来曾反复用西药,但效果不明显,渐而出现水肿。诊脉后据其证以补肾、活血、扶阳、酸敛立法,处方有中益母草30克。病人问,此药含马兜铃酸,有肾毒性,会不会加重病情?我顿时无语。病人只担心中药的成分有毒,却不担心西药的成分。况且,有是证用是药,药证相应,何患之有?
  
  我并没有深入了解马兜铃酸,也不知道其分子结构,但我知道:若是对证,毒药即是良药。有人担心厚朴木香、益母草等中药中含有马兜铃酸,会导致肾脏毒性。但按中医观点:若身体生病,对证用药则根本没有毒副作用,却可缓解不适。但若药不对证,则诸药皆成毒药。比如甘草无毒,但大量滥用却会导致水肿。
  
  曾经,日本人流行用小柴胡汤治疗肝炎,随后全国滥用,最终却导致多例死亡事件。中医最重视对证施治,若方不对证,则其方即成毒药。比如,砒霜剧毒,却可治疗白血病,正是以毒攻毒,其毒反成良药。再如:蜈蚣附子蟾酥、马钱子等皆是毒药,但若在良医手中,这些毒药却成了攻治大病重症的不二良药。
  
  中药有毒无毒,与成分无关。中医源自食疗,药方只用于改善肌体的阴阳气血平衡,故药方不可滥用。况且,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也并非无毒,比如:大蒜有小毒,把大蒜汁涂在皮肤上半小时后即可起泡;空腹吃大蒜会导致胃脘剧痛,但大蒜却是日常食物。辣椒亦有小毒,但人们却没有因其有毒而远之,反而食之如饴。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