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24|回复: 0

如何理解中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2 01: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接受中医,首先就要了解中医的基本术语以及中医治病的道理。


先说说中医的生理。人体有五脏六腑,根据其在躯干部分的位置可分为三个层次,上面的是心与肺,还包括心包,都在膈膜以上,这是上焦;中间的部分,在膈与肚脐之间的是中焦,包括脾胃胰胆等;肚脐以下的部分属下焦,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子宫、卵巢等,肝虽然位居中焦,但仍归属于下焦。


人体能活着,因为有正气,正气就是元气,它包括肾中的精气,脾胃的中气,还有肺中的宗气。精气是父母给我们的,决定着我们的寿命长短,也就是说精气越足,命活得越长,它就象是树根一样。肾中有真火,是肾中的真阳,是先天父母所给,这个火慢慢地蒸腾气化,维持着脏腑的正常功能。所以,这个精气可不能随便地耗伤。如果肾精不足了,就是树根伤了,还会引起各种大病、重病、危病。因此治病千万要重视肾,要顾护肾中的精气。因为这个缘故,中医把肾叫做先天之本。往往肾气足了,重病才可能恢复。否则,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中气是由中焦脾胃消化吸收饮食水谷而化生的,经络脉管中的气血即来源于中气。中气是后天我们生存的根本,因此也叫后天之本。人能活着,气血津液要完成正常的生理,则离不开中焦的气化功能。中气需要阳气来鼓动,阳气充足是中气充足的先决条件。今人喜欢饮冷,先耗伤了中阳,以致于导致百病丛生。因此,治疗大病,勿忘扶助中阳。


宗气是由肺所呼吸的天气与脾胃所运化的中气合而化生的。宗气位置居高,司呼吸以及全身的气血运行。宗气把人体与天联系了起来,而中气把人体与地联系了起来。人居天地间,得天地之气而生存。天气变动产生节气,易导致疾病发生,宗气顺应自然可保人体顺利地渡过节气变化。


再者,中医把人体由内向外分为三阴三阳共六个层次,称为六经。外面的是阳经,包括太阳、阳明、少阳三个层次,里面的是阴经,包括太阴少阴厥阴三个层次。按照六经去辨证论治是非常高明的学问,它不仅可治疗外感病,还能治疗温疫病,更能治疗各种杂病。六经就象生病的六个层次,理解了六经,也就理解了病所在的层次。医生要明白病在何经,病人也要明白这个道理。


一、太阳病证:太阳代表手足太阳经,包括肺、膀胱、小肠等脏腑,为一身之藩篱,它是人体表的第一个层次,也是邪气进入身体的第一道大门。这个门是由阳气所控制的,阳气足了,门才能正常地开关。比如感冒,其实就是外来的邪气进入了太阳这道大门。任何邪气(最常见的邪气是风寒)在侵入机体之前,必需经过太阳这个层次。邪气想继续深入,但被太阳这个大门卡住了,正邪要斗争,就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如头痛流鼻涕发烧等等。此时正是驱邪外出的最佳时机,因为病在表层,邪气尚不盛。治疗太阳病,发汗是最重要的方法。毛孔一开,汗泻了出去,邪气也跟着出去了。但发汗需要机体的阳气鼓动。因此,治太阳病,不外乎扶阳与解表发汗。明白了这个道理,治疗外感病非常的容易,也不会导致邪气内入而酿成大病。一般象感冒、咳嗽、发烧、急性肾炎、颈腰椎病腰痛等都可能是太阳病。


二、阳明病证:阳明代表手足阳明经,包括胃与大肠。太阳病没有治好,邪气继续向内,则会传入阳明经,这个层次属于阳经的里层。此时外感之风寒邪气会化成热邪,邪热内盛则导致高烧、面红、口渴心烦,大量喝凉水,甚至大便干结等症状。此时的治法就是清热、通大便。一般象脑炎脑膜炎、大叶性肺炎脑溢血急性期等都可能是阳明病。


三、少阳病证:少阳代表手足少阳经,包括三焦、胆。这是一个枢纽,居于半表半里,邪气侵入到少阳,就会影响这个枢纽的正常作用,出现口苦、咽干、眼花,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寒热往来等症状。这个层次是关键,往往一枢转,邪气就出来了,病也就减轻了。否则,邪气容易进入三阴经的层次。一般象肝炎胃炎疟疾、感冒后期等都可能是少阳病。


四、太阴病证:太阴代表足太阴经,主要指脾。邪气经过三阳经后继续深入,此时必然是因为机体阳气非常虚弱,三阳经阳气不足以祛邪,邪乃得进入阴经。进入太阴经的多为寒湿邪气,会损伤脾阳,导致太阴病证,出现腹满、全身沉重、腹泻、腹痛、不欲饮食,喜温喜按等虚寒症状。这个层次邪在三阴,其治疗的关键是要扶助中焦阳气。中阳足了,邪气才能转出到三阳。一般象慢性胃炎、结肠炎肠炎等都可能是太阴病。


五、少阴病证:少阴代表手足少阴经,包括心、肾。邪气继续深入,则会进入少阴层次,此时机体阳气严重不足。出现畏寒、踡卧、四肢冰凉、嗜睡等症状,同时因为阳虚引起虚火上炎,出现扁桃体炎、低烧不退、头昏头胀口腔溃疡等症状。病在这个层次时主要是阳虚,其治疗的关键是扶助肾阳。当前不少人贪凉饮冷、夜半不休息、耗神太过,更兼滥用抗生素等,日久导致阳气愈虚,不能制约虚火,出现不少阳虚以及虚热之症。一般象各种关节炎高血压中风咽喉炎肾炎、尿素症、肿瘤、各种肿块、囊肿等病都可能会是少阴病。可以说,少阴病囊括了目前的大多数慢性病症。


六、厥阴病证:厥阴代表手足厥阴,包括心包、肝。如果阳气太虚,不能抗邪,邪气一直进入厥阴经,则属于比较危险的情况。此时不仅仅是阳虚,还包括厥热往来的病证。厥是手脚均冷。凡厥热往来,就要注意观察阳气的盛衰消长。凡冷时多,则病情恶化;若温时久,则病情开始好转。常见的症状包括消渴、气上冲心、缩阴症、饥不欲食、久痢等症状,甚至于神志昏迷等大病重病也多属于厥阴阶段。临床多见少阴经阳气严重不足,邪气才得深入而成。一般象糖尿病、各种危症、慢性痢疾等都可能是厥阴病。


理论如此,但临床上经常见到邪气直接从表入里的情况。比如说,病人得了感冒,本来应该发汗治疗,但庸医滥用寒凉药以及抗生素等,导致邪气入里,或者进入阳明经变成高烧,或者,直接进入少阴经变成急性心肌炎、急性肾炎等大病。再如,中风病人应该扶助阳气以治本,但庸医过用寒凉药、挂水等,导致病情加重,邪入厥阴,而成死症


总之,六经辨证不外乎阴阳二字,三阳经病症多属热证,但其本还是阳气与阴邪相争的表现,邪气尚在表层,一般病较浅、较轻、较易治。而三阴经病症多属寒证,少有真正的热证,其本是阳气已虚,阴邪深入潜伏于三阴所引起的,一般病较深,较重,较难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