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中医纪元的博客
›
明确中医本质,发挥中医特色,开创中西医并存的新局面 ...
返回列表
查看:
96
|
回复:
0
明确中医本质,发挥中医特色,开创中西医并存的新局面
[复制链接]
中医纪元
中医纪元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5/9/22 21: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明确“什么是中医”至关重要
为什么从建国以来开始的中医现代化,最后变成了中医西医化?
为什么全国30多所
中医院
校的很多学生
学习
了5年甚至7年、10年,还不能运用中医看病,甚至连中医的门都没有摸到,最后培养成了中医的掘墓人?
这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在现代科学及西医体系之外,明确地界定出什么是中医!
如果中医学不独立于西医明确自己的生命观、健康观、
疾病
观、病因观和治疗观这几个决定一门医学最基本特征的观念,人们就只能用目前处于主流医学地位的西医的观念来套中医学,不可能用真正的中医思维方式来认识生命体和有关健康的问题。
于是,中医现代化变成了按照西医观念取舍和改造中医的中医西医化;很多
学习中医
的人由于不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中医
经典
中提炼这些代表中医最基本特征的观念,虽然学了多年,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最后成为中医的掘墓人。
中医的这几个基本观念不明确,也就无法提出自己的疗效标准和评价体系。很多符合中医思想的有效的中医疗法,由于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西医无法解释的现象而被歧视。比如,把
承气汤
的泻下作用看作是
胃肠道
刺激的
副作用
;把
桃仁
承气
汤治疗
下焦
蓄血证时出现的下血等情况认为是药物
中毒
。
中医学只有旗帜鲜明地明确和坚持自己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病因观和治疗观,制定自己的疗效标准和评价体系,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实现复兴和发展。从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病因观和治疗观这几个最基本的观念来界定什么是中医,是挽救中医的当务之急!是中医振兴的第一步!
二、 什么是中医
(1) 中医的生命观
中医对生命的认识有这样几个重要的概念:形、神、气、器、升降出入。中医认为,生命是形与神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气”在“器”内的升降出入。“器散”和“出入废、升降息”都会导致生命的停止。
中医生命观最大的特点是把生命活动概括为“气”在“器”内的升降出入。所以,中医的生命观认为,人体就是一个大的整体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气的升降出入
运动
来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
上古天真论》)
“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素问五常政大论》)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素问六微旨大论》)
(2) 中医学的健康观、疾病观
中医学认为,健康的人体维护自我平衡的能力强大,不容易受到破坏平衡因素的干扰,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五脏
功能平衡而协调。疾病就是当机体维护自我平衡的能力减弱或者遇到了强大的破坏机体平衡的因素,打破了机体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
生气
通天论》)
“
正气
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
刺法
论》)
(3) 中医的病因观
中医学认为凡是能破坏机体平衡的因素,都可以成为病因。体内的、身外的,自然界的、人为的,只要具备影响机体平衡能力的都是潜在的病因。在正常的情况下,它们可能是合理的存在,但是一旦失常而破坏了机体的平衡,就成为病因。比如,六淫本是自然界正常的六种气候,一旦失常,破坏了人机体的平衡,就成为病因;七情本是人正常的七种情绪,一旦失常,也会成为病因。正常的
生理功能
,如果过度使用,导致机体平衡被破坏,也可以成为病因,“饮食自倍,肠胃内伤”。
西医学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很多致病微生物,这些细菌或者病毒如果在体内滋生,就会导致疾病,是西医学提出来的最重要的病因。中医学中没有细菌和病毒的概念,中医学对这类病因,仍然是根据其作用人体后,机体状态偏离平衡的情况来认识的。
(4) 中医的治疗观
中医学对人体作为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有了完善的认识以后,就可以根据外在的各种表现如皮肤颜色、异常症状、
血脉
流通的情况、舌头的情况来判断机体平衡被破坏的具体情况。根据机体平衡被破坏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调整,使平衡重新恢复,就是中医的治疗观,称之为辨证论治。证,是指机体在特定时空所处的状态,辨证论治就是辨别人体状态偏离平衡的情况进行治疗,使之恢复到平衡状态。当患者的机体状态发展到极端不平衡时,就可能无法重新恢复平衡而死亡。
凡是能够影响机体平衡,促进机体内环境恢复稳定的因素,都可以成为中医的治疗手段。所以中医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不仅仅包括中药和针灸。当然,如果不以恢复机体平衡为治疗目的,即使用的是传统
中药材
或者银针,也不能属于中医的治疗手段。
以恢复机体平衡为最终目标的
中医治疗
观对疗法的疗效评价不同于西医。比如,治疗感染性疾病,西医的方法就是找到杀灭病原体的药物;中医学的
治疗方法
是调节机体恢复平衡,不直接针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很多人用中医学中治疗
外感病
的有效
方剂
作体外实验,并不能杀灭病原体,如
白虎汤
无杀灭病原体的功效,但是无论感染什么样的病原体,只要出现阳明高热证,用白虎汤就可以治愈。不能因为白虎汤在体外试验中不能杀灭病原体就否定白虎汤治疗的合理性。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按照西医的观念,在中药中寻找抗病原体的有效成分的治疗方法的疗效很有限。
又如对2型
糖尿病
,中医不以
降血糖
的速度来评判一种疗法的优劣,而是要穷究这种疗法到底把
血糖
降到什么地方去了。如果不是因为机体状态逐渐恢复到平衡,机体利用血糖的能力趋于正常,那么即使这种疗法能很快让血糖值降下来,也不是真正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法。
另外,中医治疗观对治疗过程中机体出现的反应的认识也不同于其它医学。如《
伤寒论
》中的大、
小承气
汤,治疗阳明
燥结
证,服用以后泻下燥粪是药物达到效果的正常反应,不是药物刺激
胃肠
的副作用;桃仁承气汤治疗下焦蓄血证,服用后会有小腹剧痛、下血等情况出现,这也是药物驱邪效果的正常反应,并非是药物的副作用。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大要以平为期,此其治之之道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5) 病、证、症的概念
“症”指症状,是在发生疾病时病人的异常感觉。“病”是指具有相同病因、病理和病位,大致相同的
临床表现
,大致相同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机体异常。“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指机体在特定的时空所处的状态。病和证之间的关系基本可以这样比喻:如果病是在人体上的表现是一个纵向的发展过程,那么证就是发展过程中的横截面。中医治疗的立足点在“证”,西医的治疗立足点在“病”。
(6) 中医的疗效标准
中医治疗的目标是使失衡的机体重新恢复到平衡,因此,中医把机体是否恢复平衡为最终的痊愈标准。当机体完全恢复平衡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各种检测指标自然恢复到正常范围。个别人由于身体的特异性,在机体平衡时,某些检测指标并不在常规的正常范围内,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属于痊愈。如果只是指标恢复正常,机体平衡没有完全恢复,则不能达到中医的痊愈标准。比如按照中医的治疗观和健康观制订的2型糖尿病疗效评判标准,不仅要求血糖值恢复到正常,而是包括血糖值恢复正常,相关症状全部消失,
糖尿病人
典型体型改变,伴有
脂肪肝
的
肝脏
恢复正常等四条标准。如果个别患者血糖值达到正常范围时相反出现
低血糖
的症状,则不要求血糖值完全恢复正常。
中医不主张为了某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或者某种病灶完全消失,而过度纠正机体平衡,矫枉过正导致新的不平衡。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素问五常政大论》)
三、最完善的描述动态平衡系统的理论——
阴阳五行
学说
无论中国的先人曾有过多少医学实践,在没有和阴阳
五行学说
结合以前,就没有形成真正的
中医理论
。无论那些排斥阴阳
五行
学说的人怎样的把中
医理
论向现代
解剖学
靠拢,都摆脱不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以五脏为中心就是五行学说和生命体相结合的产物;中医理论中无处不体现着阴阳学说的精神。这种靠拢所能做的,也只是把五行的名称换成五脏的名称。而五脏之间按照五行学说所推衍出来的生克关系,是无法摆脱的。
阴阳五行学说是非常完善的描述动态平衡系统运行规则的理论。中医就是在它的指导下形成了完善的以平衡为核心的医学理论。
阴阳学说强调的是在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中,任何事物都必然存在着对立面,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阴阳两个方面互相制约,又同属于一个系统,互相依存。只有这样,这个系统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有了这样的观念,在临床上就不会是简单的直线思维。比如,人是恒温的,那么人体内必定存在着产热系统和散热系统,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保持体温的平衡。哪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体温都不能保持平衡。具有中医思维的人面对发
热病
人,就会从两个方面考虑——是产热系统的亢进还是散热系统的减弱,其治疗方案是完全不同。
还比如,正常人体内的血糖值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平衡,说明人体内存在降血糖机制和升血糖机制,两个互相对立制约,保持血糖值的稳定。当降血糖机制衰退或者升血糖机制亢进,都可以导致血糖值的异常升高,从而导致发生糖尿病。很明显,像目前这样,把所有的糖尿病人的血糖升高都归结为胰岛问题,认为是人体降血糖机制的衰退,这样的观点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不符合事物的本质。
五行学说强调的是在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中有且只有五个最基本的要素。我们知道,一个能够维持平衡的系统其所有内部的运动路径必须是闭合,无论是升降出入,运行一个周期后都必须回到原点,重新开始新的周期,否则就不可能保持平衡。这就是中国
传统文化
强调的圆运动。对于一个圆运动来说,最基本的要素有而且只有五个,一个是圆心,其余四个是圆周上下左右四个极点。这五个基本要素就可以描述整个圆运动的特征了。所以既不是四行,也不是六行,而是五行。
既然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有且只有五个最基本的要素,那么无论人体内部有多少
器官
,包含多少个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它们所体现出来的功能都可以按照其在维持这个系统的平衡中所起作用的类型进行归类,分成五大类。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的
生理学
说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起来的。所以无论是用金木水火土的名称还是心肝脾肺肾的名称,中医的五脏都不是解剖概念上的五脏,它们是同一类型功能的集合体。无论处在解剖位置的哪个器官上,只要它的功能在维持人体系统平衡上是发挥着同一类作用,都被划为同一脏。这就是中医学中的五脏学说和现代解剖学中的脏器存在差别的原因。
中医学对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认识超越了具体解剖结构,所有的生理功能以维护机体平衡为最终目的。人体的每项生理功能都是维护整个机体平衡的不同环节,它们都不是孤立的。因此,中医学看一项生理功能是否正常的标准不是这项功能是否强大,而是看是否有利于机体的平衡。
阴阳五行学说是指导中医的核心理论。中医事业的发展,就目前来说,实质就是中医
理论体系
的复兴。历代医家的经验并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把阴阳五行学说视为朴素唯物主义、机械论,实际上僵化了阴阳五行学说,无法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必须恢复阴阳五行学说本来面目。
四、什么是中药
中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中医医疗手段,但是由于中医没有旗帜鲜明地明确自己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病因观和治疗观,导致人们对中药的概念也模糊不清,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评价中药。
(1) 什么是中药?
能调整机体平衡的物质都可以成为中药。所以中药的范围相当广泛。虽然习惯上称为
本草
,但不止限于植物。现在有一些药物虽然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但不是按照中医学调整机体平衡的治疗思想进行研发和使用的如
双黄连
、
抗病毒
口服液之类的不能称为中药,只能称为植物成分的西药。国家对中药的管理政策应该不同于化学药和
植物药
。
(2) 中药凭什么治病?
中药就是凭着偏性来治病的。以偏纠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等。偏性就是毒性,所以说一度热炒中药、天然药没有毒纯属商业行为,正在被事实质疑,最后必将给
中医药
在世界上的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但是中医正是靠这些毒性来纠偏的,如果用之得当,正好纠正使平衡恢复,就根本对身体无任何毒害;如果用之相反,不仅不能纠正还使偏上加偏,平衡破坏得更厉害,那么就不是副作用,而是纯毒药了。中医传统上就有“
桂枝
入口,
阳盛
则毙;承气入胃,
阴盛
则亡”的说法,就是因为偏上加偏的缘故。所以中药的毒性显现不显现出来在于使用是否正确。
(3) 中药的耐
药性
。
在
抗生素
的耐药性给临床带来很大的麻烦的时候,一些力挺中医的人就开始宣传中药的无耐药性。这些人虽然力挺中医,但是并不真正理解中医。实际上,中药作为一种外来的刺激信号,长期使用后,也会逐渐让其刺激的对象产生耐受性的。比如长期服用
人参
的人,如果在生病时需要用人参的话,用量就必须比普通人要大,才能显现效果,这就是耐药性的一种表现。但是,中药耐药性的出现比抗生素要慢的多。这是因为,如前所述,中药是针对人体的状态来
用药
的,它刺激的对象是人,抗生素是针对致病微生物来用药的,它刺激的对象是细菌等微生物。人体繁殖一代需要20-30年,而微生物繁殖一代有的只需要几分钟,因此,微生物就很容易处在抗生素的选择下进行多代的繁殖,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新型的耐药
性病
菌。明白了这个道理,大家就应该能推论出那些虽然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但是
药理作用
是针对致病微生物的现代植物药,迟早也是要象抗生素一样出现耐药性的。
(4) 如何评价中药?
中药评价方法应该是独立于化学药、生物药、植物药之外的,完全遵照中医思想来建立。在明确了中医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病因观和治疗观后,国家药政部门应该重新制定中药评价体系。
中医治疗的立足点是“证”,同一个病在不同的人身上或者不同的时期会出现多种“证”,同样,同一种“证”也可以在不同的病中出现。如果评价中药时以治疗某一疾病来做临床观察,必然导致数据造假。
板蓝根
是
清热解毒
药物,中医用来治疗风温
感冒
或者其他火毒引起的疾病。现代药理发现板蓝根有抗病毒和退热作用,被开发为冲剂、片剂等现代中药,用于治疗感冒。我们假设风温感冒占总感冒的50%,板蓝根治风温感冒有效率100%,其它感冒有5%也碰巧在临床试验的时候也表现出来效果,那么,它对整个感冒的有效率实际只有55%。事实上,板蓝根对风寒型感冒还有加剧病情的作用,也就是说将会出现毒副作用。这是中药开发所必须正确对待的一个大问题。现在中药临床数据动不动就出现对某一疾病有效率90%以上,难怪被人怀疑。
在毒性评价上,现在都是用正常
老鼠
或人来进行毒性试验,这是不符合中医思想的。中药的毒性越大表明其偏性越大,那么纠偏的能力也就越大,用在正常的人体肯定会有毒性反应,但是却能治大病。比如
砒霜
对正常人来说有大毒,但可以用来治疗上焦痼寒的
白血病
和久治不愈的寒哮。那些适合用砒霜来治疗的病人对砒霜的耐毒性肯定比正常人要大得多的。中药是用来纠偏的,如果用的准确,毒性就正好是用来治病的,就不会显现毒性,但是如果用得不对,就会有很大的毒性,而不是副作用那么简单。
五、中医的优势和劣势
以上是从中医经典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中医本质特征的观点。经典中医学是根据机体状态的平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纠正来治病的。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经典中医学的治疗疾病的途径,并不是唯一的能治愈疾病的途径。即使在
中国古代
形成的疾病治疗方法,也有不是通过这种途径来治疗疾病的。比如,
民间
单方中有用涂抹砒霜治疗小儿
鹅口疮
。小儿鹅
口疮
按照辨证论治来分析多属
脾胃
积热
,而砒霜是大热之药,不能清除脾胃积热,使机体状态恢复平衡,但的确能治愈鹅口疮。估计这一单方很可能是用砒霜来杀灭霉菌(但是没有实验只是猜想而已)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一民间经验虽然形成于中国古代,但是其治疗途径并非经典中医,却和西医很相近。
很多人不明白治疗疾病的途径可以有多种的道理,因此,认可了中医就拒绝西医,而同意了西医观点就主张取缔中医。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就不能客观地认清事物的本质。和所有的事物一样,经典中医学的这种治病途径也是优势和劣势并存的。
(1) 中医的优势
优势1:经典中医学的治疗途径是直接针对机体本身的,药物直接改善机体状态以促进机体平衡的恢复,所以只要辨证论治准确,见效就非常快,能迅速减轻痛苦,绝不是印象中的慢郎中(注意,见效和治愈是两个概念。那些因为病因长期作用使人体平衡长期失衡而导致的疾病,俗称病根很深,虽然也能很短时间内让患者感觉到痛苦减轻,但是要治愈是必须坚持吃很长时间的药的。)
优势2:经典中医学以纠正机体使其状态达到平衡为目标,对机体功能形成了完善的整体认识,所有的功能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纳入到维持机体整体平衡中进行考虑的,明理的中医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机体的哪些功能应该加强,哪些功能应该抑制,哪些功能应该提前加以保护,都会有非常清楚的认识,治疗上不会顾此失彼,不会给病人的健康留下后患,不会出现病好了,人却死了的现象。
优势3:经典中医学通过促进身体恢复平衡来治疗疾病,当机体恢复平衡后,由于机体具有一定维护自身平衡的能力,所以就可以停药了。但是也要注意,由于有过平衡被打破的经历,这时候平衡比一般时候更容易被打破,如果不好好养护,机体平衡也很可能再次被打破而出现同样的疾病。
优势4:运用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无须明确病原微生物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中医是根据人体状态的平衡改变情况,有针对性的纠正使其恢复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以根据机体平衡状态破坏的情况就可以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病原微生物无穷无尽,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个新的未知的致病微生物,让人类束手无策,即使是已知的微生物,也在不断出现耐药性,在这样毫无尽头的较量中,人类不但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且也越来越难以取得胜利。当
瘟疫
流行,在没有查出病因或者没有找到有效控制病原物的药物时,中医必能大显身手。这对人类的健康功莫大焉。
优势5:治疗感染性疾病,不会像抗生素那样导致耐药性病菌的出现。因为中医治疗立足点是机体的状态,而不是病原微生物。中药用了几千年的确是没有导致强耐药性病菌的出现,而抗生素不到一百年就更新了多少代,还是不能赶上病菌的变异速度。
优势6:在治疗
功能性
疾病和因为长期功能异常导致的形态改变的疾病方面,中医有比西医更多的优势。因为中医学形成了完善的以维护机体平衡为目的的对人体全部生理功能认识,所以在治疗这类疾病上有优势。
优势7:由于机体状态的转变是一个
因果
相循的渐变过程,所以中医认为所有的重大疾病都是由前期微小的机体平衡改变积累而来。这样,中医对很多重大疾病都有非常准确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地干预办法,不必等到疾病发展到能够确诊为疾病的时候。不像西医那样,非得达到一定的指标才能确诊为某病,在此之前,都不能做出诊断,也提不出针对性很强的干预办法。这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2) 中医的劣势
劣势1:中医学的治疗以人体状态也就是“证”为对象,西医的治疗是以“病”为对象。所以,中医对病的研究没有西医深入。病的确诊可以对证的辨别提供很多重要的参考信息。比如,同样是
肝肾阴虚
挟湿的证,不是
乙肝
患者可能10-20副中药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乙肝患者就没有那么简单。
劣势2: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医立足于人体状态的改变,所以不能找到同一的致病微生物,就不能发展西医那种以特异性免疫为基础的预防办法。尽管这种办法正在经受致病微生物的变异的考验,但是至少在一些恶性
传染病
出现后的几十年之内,可以大面积进行预防,这对人类的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这一观点,有些人会质疑说中医
古籍
中不是早有种痘的记载吗?比西方要早很多年呢。大家不要误会,我这里说的是经典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的优劣,不是说中国历史上是否有这样的医疗技术出现。
劣势3:还是在感染性疾病上的。在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如果能找到致病微生物,又能找到确切的杀灭致病微生物的药物,并且药物对人体功能的破坏不大,杀灭微生物后人体自身恢复平衡的能力能很快让机体恢复平衡,那么,西医这种直接针对致病微生物的治疗还是很有优势的。因为这种治疗途径简单、直接,能很快大面积普及。这是中医治疗感染性疾病不及西医的地方。当然,在致病微生物不能确定,或者找不到合适的杀灭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或者药物的毒副作用太大,或者虽然微生物被杀灭,但机体的平衡不能自主恢复的时候,经典中医治疗途径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劣势4:体现在完全是由解剖形态改变导致的疾病上。中医学在几千年前对人体功能的认识就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这种认识超越了具体的解剖结构,再加上自汉以后的几千年里中国人对人体解剖的忌讳,历代的中医从业者对人体结构的确存在盲区,这个毋庸讳言。再加上
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导致中医的医疗工具不可能出现如输血、
支架
等各种
急救
工具和恢复机体形态的
医疗器械
。因此中医在治疗完全由解剖形态改变导致的疾病上存在劣势。但是如果形态的改变影响到机体状态的平衡,恢复形态后,机体平衡不能自主恢复,中医优势又显现出来。
六、中西医并存
自从西医挟现代科学之势成为人类事实的主流医学,中医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独立于西医明确自己的健康观、疾病观、病因观和治疗观,而且有一个时期,一些对中医并没有完整地认识,但从感情上力挺中医的人,一旦发现中医学中存在与西医相符合的论点就大肆宣扬,希望以此来证明中医的科学性。
由于对中医的基本特征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中医现代化变成了中医西医化。试想如果经过这一番改造,把
中医体系
内符合西医的部分留下来,不符合西医的部分作为糟粕舍弃,那么中医就只徒有其名,实际上就是西医。解决人类的
健康问题
也需要不同的思路,即使同一种疾病,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康复。西医是一种思路,中医代表着另外一种思路。但是经过西
医改
造的中医,在治疗疾病上思路和西医完全相同,不可能对西医束手无策的疾病提供西医以外的思路,也一样会束手无策。这样的中医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如果中医旗帜鲜明地明确和坚持自己的健康观、疾病观、病因观和治疗观,就可以让世界知道,在解决健康问题的时候,除了西医的一种思路外,还有中医这条思路。
虽然中医对生命的认识更接近生命的本质,但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两条思路都是优劣并存的。就像物理学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比牛顿
力学
更接近物质世界的本质,但是在解决机械运动的问题时候,牛顿力学更方便,人们依然在解决很多问题的时候使用牛顿力学。因此,中西医将会长期共存。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医生在治疗
胃溃疡
的时候,就会开出两张处方:一张处方是用来杀灭幽门
螺旋杆菌
的抗生素,另一张处方是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的结果开出的调整患者“胃”状态的中药。因为正是“胃”状态的改变导致幽门螺旋杆菌有了大量繁殖的基础。
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时候,会一方面使用适当的降糖药来保持血糖的稳定,一方面使用中医中药恢复自身利用营养的能力,当机体逐渐恢复平衡,自身利用营养的能力逐渐正常的时候,降糖药可以逐渐减量,最后完全停服,实现彻底康复。
七
、人类医学理论的发展必将是对中医学理论的一种回归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几千年前,但是,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比西医更加接近生命的本质。中医学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处在自然界中的动态平衡系统,通过引入阴阳五行学说,对生命体维持自身平衡的各个环节的功能和相互关系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并形成了完善的理论。由于中医学是从动态平衡系统这样的角度把生命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因此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必然是整体和全面的,更接近生命体的本质。几千年的医学实践已经证实了这个理论体系的正确性。从理论体系接近事物本质的程度来看,西医理论体系远远没有达到中医理论体系的水平。
几百年来,西医从解剖、生理、生化等角度把人体分解成各个部分进行认识,这些局部的结论当然不能完整地反映生命的本质。西医已经开始积极地运用系统论等理论来对那些直接来源于观察和实践的结论进行抽象和综合,以求构造更系统的理论,对生命形成完整的认识。阴阳五行学说是有关动态平衡系统的最完善的理论,随着西医的发展,当它在系统论的帮助下对生命形成了完善的动态平衡系统理论,必然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种回归。
中医
,
疾病
,
中药
,
五行学说
,
阴阳五行
,
血糖
相关帖子
•
中医,源于内证式实验
•
经方治面部灼热红肿一例(答案已公布)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阴阳五行是超迈古今的,关于宇宙自然的科学认知体系
•
阴阳五行是超迈古今的,关于宇宙自然的科学认知体系
•
再谈中医的治病和养心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