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74|回复: 0

论中医病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9 23: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就中医病证规范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医病名规范应首先确立病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概念对当今的病名进行分析,有的给以分化,有的重新命名。证候规范应在其特定的概念基础上予以标准化。对其证候名称和组成结构予以确定性的规定。病证的纵横研究是当今中医学术发展的一大重要课题,要通过广泛临床深入观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渐达到基本认识一致。组织上需要全国中医界通力合作,集中攻关,并指出此项工作应由国家中医药管局直接领导,使财力、人力、物力均有保证。中医病证研究课题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必将促进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
  目录
  一、引言
  二、病名规范研究
  (一)历史的简单回顾
  (二)关于病、证和症的概念
  (三)病名规范的方法和途径
  1、成熟的病名
  2、症状病名
  3、类病分化
  4、不成熟的病名
  5、古癖的病名
  6、新发现的疾病
  7、借用西医病名的问题
  三、证候统一研究
  (一)、证候名称的规范
  (二)、症状的规范
  (三)、证候的标准研究途径
  四、病证纵横结合研究的思路
  (一)、病的纵向研究
  (二)、证的横向研究
  五、结语
  
  引言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诊断学,是中国医学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医学的精髓。历代名医大家无一不是这在问题上有所创见和发挥。中医学源源流长,名医辈出,医籍浩如烟海,均为发展祖国医学理论,丰富临床经验作出了贡献。但由于时代、社会、地域、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也是中医病名、证名,以及症状名称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对中医教学、临床、科研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当今时代,中医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进行中医病证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医病证研究的的思路和方法问题谈一谈个人的见解。
  一、病名规范研究
  (一)历史的简单回顾
  中医有几千年发展的历史,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漫长过程。辨病和辨证从历史上考察,辨病早于辨证,病证结合起来才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成书早于《内经》的《五十二病方》提出了103种病名,但未见证候名称的记载,在《内经》中记载了300多个病名的同时,也有不少关于证候的论述,并明显的涉及到证候的起因、机理及临床表现,为证候理论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发展了《内经》的理论,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成为第一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临床医学典范。《伤寒杂病论》中每篇均冠以“辨×××病脉证并治”,在辨病的同时,进行辨证,指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千金》、《外台》则以证候占首位。唐宋以后,从症状着眼进行辨证超过辨病。如《类证治裁》中说:“司命之难也在司证”,《临证指南医案》说:“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这就给后世一些医家重辨证轻辨病带来一些影响,从而造成了当今病、证、症三者概念含混不清的局面。
  (二)、关于病、证、症的概念
  概念必须具有严格的内涵和外延。病、证、症三者有严格的区别。病,是一个疾病全过程。每种疾病都有特定的病因、病位、病机和预后转归。这就构成了一病区别于另一病的显著特征。如肺痨肺痈,同样以咳嗽、吐痰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因其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痰色、痰质、痰味及预后转归不同,所以有根本的区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从医学发展史来看,疾病的命名都反映了根本特征,并揭示了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的整个过程。
  证候则是疾病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反映了这个阶段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及邪正盛衰的状况。标志着这一阶段人体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产生的病理反应,反映了这一阶段的疾病的本质,成为中医确立治法、遣方用药的依据。
  症状是人体对致病因素的侵害所作出的主客观反应。其中包括了心理的异常和生理的异常两种。它是指患者自身觉察到的各种异常感觉,或由医生四诊获得的各种外部表现(包括舌苔、脉象)。症状是医生赖以识病辨证的可靠依据。
  病、证、症三者的关系,正如徐灵胎所云:“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有数证”、“盖合之则为病,分之则为证”。所以病是总纲,代表整个病理过程;证候是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所致疾病某一阶段的本质表现,是病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它是以某些特有的症状,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组成。诸种证候的有机联系及其演变过程,便构成了一种特有的疾病。症状则是最基本的临床资料,通过对症状的认识、分析,综合来判断证候,以确诊疾病。
  证候是连接病与症的纽带。证候的改变,直接影响着疾病的预后转归,故证候是诊治疾病的焦点,是立法处方的依据。治疗只针对病用药则失之笼统,只针对症状用药则抓不住疾病的本质。只有针对具体证候,才能制定恰当治则,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以补偏救弊,“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目的。这是中医学的特点和优势。当然,专病专方则属例外,但从整个中医学角度看,并不占主导地位。
  (三)病名规范化的方法和途经
  病名规范化在明确病、证、症三者概念和关系以后,再确定某一疾病的内涵和外延,进而统一中医病名。从当今情况来看,约有以下几点情况:
  1、成熟的病名,它符合病的概念,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并在历史上得以公认,延续至今仍在使用,如麻疹、白喉、疟疾等。这些病的特点是病程较短,证候演变不甚复杂,容易掌握其规律。这些病较多见于外感和部分内、儿、喉科等疾病,不是病名规范的难点。
  2、症状病名:如眩晕、头痛、腹痛等,以症状命名的病名,内涵和外延则含混不清,虚实、外感、内伤均可出现。一名之下包括了许多本质不同,特征各异的疾病。对于这类疾病须给以分化,单独的可拟定新病名,特别要严格规定其外延,以便于鉴别。
  3、类病分化:中医古籍中有许多类病,如黄疸、急黄、阳黄、三十六黄;痹证,从喉痹、三痹、五体痹、五脏痹、痛风、鹤膝风、肠痹等。内容非常丰富,相当复杂。就疾病的本质来看,有的相差甚远,理应予以重新分化,明确其新的内涵和外延。这在中医内科中占有较大比重,成为病名规范的重点。
  4、不成熟的病名:如“榖气(即谷气)病名,出自《金匮》,是指食气伤中,脾胃气机失调,而引起功能障碍之胁痛。其发病机理似与土壅木郁近似。按病名概念来要求,还不能够成一种疾病,有待进行归纳或合并。为了审慎起见,不妨暂时挂起,留作今后通过临床实践,系统研究之后,再作取舍。
  5、冷癖病名:有些病名,由于年淹代远,文字变迁,从表面看较为艰涩,不够通俗,但从学术和临床实践方面,迄今仍有很高的指导和应用价值。如狐惑病,名字虽较古癖,经过现代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与“白塞氏综合症“极为近似,疗效显著,因此不少同道提出:外国人新发现之病种多冠以××氏,我们为什么不把此改为”张仲景氏综合症“呢?余如走哺、解亦等,均应认真研究,而不应以其文字艰涩而贸然否定或摒弃。
  6、新发现的疾病:随着我国四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间文化、贸易往来日繁,出现了一些新的病种,如性病又有死灰复燃之势,余如艾滋病等等,中医过去对此类疾病缺乏认识,现在则可根据当前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医理论,给以适当的名称。
  7、借用西医病名:有些疾病中西医是互通的。特别是西学东渐以来,所译之病名,不少是根据中医病名翻译而来。随着中西医学不断交流,互相学习而逐渐有了共同语言,特别是随着新的检测手段日新月异地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有些病无证可辨,如直立性蛋白尿、嗜铬细胞瘤、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尽管根据中医理论可以获得较好疗效,但给以确切病名则较困难。为了使中医药走向世界,便于相互了解,不妨借用西医病名。当然西医也常借用中医病名。问题不再于病名,而在于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赋予新的证侯内容,以突出中医特色,提高疗效。
  三、证候统一研究
  统一病名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而证候规范是当今中医界赖以进步、提高业务水平的主攻方向。继中医证侯规范会议之后,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卫生部中医司)的领导下,已将证候研究列入“七五”攻关课题。各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云南中医研究所整理之“中医疾病的整理研究”、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湖南中医药研究院欧阳琦教授主编之《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初稿,所附证候规范,较我院主编之《证候鉴别诊断学》条目,增加了119个。为今后深入开展这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应看到,证候规范是个艰苦细致的自身学术建设工作,需要长期地努力,不断修改和补充,才能逐步完善,得到大家的认同,绝非短期或一次突击所能完成。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关于证候规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证候名称的规范化
  证候名称的规范,首先应明确其概念、内涵和外延,始能按照统一要求去研究制订。1984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医病证规范”研讨会上,经与会专家认真讨论,明确地提出:“证候,是疾病的反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它以一组相关的脉症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位、病性、病因、病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1989年新版之《辞海》在“证候”条目下,其概念的阐释,与1984年证候规范会议上所确定的内容,基本一致。这种认识,代表了大多数医学家的学术观点,似可得到公认。
  目前,临床使用的证名,有的缺乏规范化语言,同一证候,定名各异。实际上证名的规范是证候标准确定之前提。无论内、妇、儿等科,只要涉及到一般常见证候,就尽量予以统一,如风热感冒血瘀头痛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当然还应照顾到本科之特点(如妇科之经、带、胎、产,余仿此)。
  证候名称内涵,应包括病性和病位两个方面,如风热犯肺,病性是风热,病位在肺。一个证候所涉及的脏腑以不超过两个为宜,如肝肾阴虚。不宜出现心肝肺肾四脏俱虚的证候名称,以免模糊不清。至于证候名称的字数,固以4字为好,但应从实际出发,而不宜过于限定字数。
  (二)症状的规范
  症状在确定证候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医生临证时切忌有丝毫的主观因素,否则就影响了真实病情的搜集,使证候判断失去其准确性。如有些患者说不清症状,医生又不按四诊要求诊察,结果所辨的证候就会有很大差别。因此,要实现证的规范化,就应做到症状的准确性和客观化。其一,应分清主次,即分清主症和次症。主症是反映证候本质的主要表现,次症是随主症而来,不能反映其本质。多见症状并不见得是主症。如纳呆出现的频率最高,但它很少特异性。除脾胃病中有特殊价值外,在其它证候中就不能作为主症。反之,有些症状极少出现,而一旦出现即可作为证候的主要依据。如骨蒸劳热是确定肾阴不足的主要症状。其二,症状的标准化。症状的描述,因方言不同,名称不一,如“心悸”有“心慌”“心松”之别;“头晕”又有“头昏”“头速”之称,都影响到症状标准化的程度,应逐渐统一。对于舌、脉、面色除直观外,可利用现代光、电技术予以客观化研究。
  (三)证候标准的研究途径
  某一学科是否形成体系,主要看它是否具备了一定的标准。证候规范也是如此,具体看它是否达到典型化和规范化的要求。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自成立之日起,即把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为首要日程,建立了痹病在内的12个学组(现大多升格为专业委员会),集中全国力量进行专题研究。随着工作的日渐深入和成熟,制订了“中风”、“胃脘痛”等病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拟定了统一科研方案。对突出中医特色,促进中医科研发展,加强自身学术建设,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1985年痹病学组鉴于从事痹病研究队伍已初步形成,遂与全国中医理论研究会一起,组织全国力量,进行《痹病论治学》的编写工作。在讨论证候,分类及诊断标准时,要求证候命名应具有病位、病因、病性的特点,依证候诊断条件,确定证候的主症、次症、兼症、舌脉等,作为统一编写内容。除对前人有关痹病资料进行较系统的继承整理外,特归纳为“风寒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等23个证候,试图把痹病辨治,向着证候规范化迈进。本书已于去年11月出版,能否完全符合要求,有待在今后实践中检验,予以不断修改和补充,冀其成熟和完善。我认为一个病一个病地搞下去,理论密切结合实践,逐步摸索经验。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自能水到渠成,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四、病证纵横结合研究的思路
  当前,我国中医药工作形势喜人。医、教、研机构、技术力量、学术组织逐渐发展自成体系,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盖广泛,群体研究中医,全国大协作的局面已形成。因此,对病证进行纵横研究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病的纵向研究
  病名统一、证候统一后,需要对病进行深入地纵向研究。这就要弄清楚某种病自始至终应包含几个证候,而每一证候又见于几种疾病之中。这一工作过去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如中华全国内科学会制订的几个病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足资借鉴。我认为从临床一个病一个病做起,首先要制定严密的科研设计,统一观察要求,积累大量病例,严格进行统计学处理,去掉那些误治、合病、并病产生的几种兼证,进而得出“名实相符”的证候。使得结论较能客观地反映疾病本质和规律。当然,得出的结论还需要反复验证,特别要根据不同地域特点进行再实践,俾进一步完善。但绝不应忽视我国地土方宜与发病关系的致病因素,而过早地强求一致。任何脱离临床,单从书本到书本,纸上谈兵的做法,肯定是经不起临床实践检验的。
  (二)证的纵向研究
  从中医学术发展史看,证的纵向研究早已开始,因而产生了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一个证候见于不同机病,有共同点,亦有不同点。如湖南医学院一附院中医基础研究室“肝阳上亢”课题组,关于这一证的研究,涉及到甲亢高血压更年期综合症等几种疾病。其共同点包括了“五症一脉”,即是证候横向研究之硕果。
  证的横向研究,应在病的纵向研究基础上进行。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在组织上、财力上予以保证。继续将病证规范列为“八五”重点攻关课题,责成全国中医药学会组织各科学会有计划地进行。鉴于内科是各科之基础,建议在内科学会成立病证规范研究会,设一精干办事机构,以利工作开展。至于证候实验研究,可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牵头,组织协调全国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分工合作,共同攻关。这一工作应有老专家挂帅,以中年中医专家为骨干,组成老、中、青为一体的班子,特别是长期从事临床第一线,有丰富医疗经验的中医人员,应被吸收参加。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同心同德,团结奋发,为共同完成这一任务而贡献其聪明才智,坚决防止争名夺利、内耗的发生,更应防止好高骛远,脱离临床实际的研究倾向。
  当前,病证的纵横研究,多是少数单位自发性质。从技术力量、物力、财力上均无保证,长期处于低水平的重复,有的研究成果不能为临床所用,难以全面推广。在思路和方法上也不够全面。因此,这一课题必须引起全国中医界志士仁人的广泛关注。中医事业的前途,关键在于学术上的进步,临床疗效的提高。病证的深入研究,定能促进中医学的繁荣昌盛,跻身于世界医学之林。
  结语
  以上从病名、证候、症状和病证纵横研究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我认为病证研究,关键在于忠实于中医固有的学术体系。统一疾病、证候、症状的概念,按照特定的内涵和外延,规范病名和证候,并照顾到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真正做到“名实相符”,通过实践检验,予以不断补充和完善,不宜过早强求一致或硬性实施。
  1984年,国家科委主任宗健在《2000年中医药学继承与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上说:“中医语言也很丰富,中医命名学不要完全向西方学,不一定西方盛行的词句就最好。应该有这样的精神,要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保持中医的特色,并不断提高。”我认为这一讲话极为重要,给整理规范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执行。
  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我们的先人,素以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和科技著称。中医药学也不例外,特别是善于消化吸收而为我国的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如本草学中之番木鳖、番泻叶、阿魏、乳香没药等,即是从当时少数民族地区或东南亚国家学来,但其性味、功能、主治等方面,丝毫看不出有外来字样,而是通过自己应用消化吸收之后,按照中药学理论,给以新的内容,从而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为我国中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坚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中医专家通力协作下,病证规范课题的研究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