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388|回复: 0

赵炳南中医皮科流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5 14: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3-10王剑锋赵炳南中医皮科流派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王建峰在山西高平祝各位老师,新年快乐,事业有成,全家老小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喜气洋洋,作为基层医院的一名小大夫,我很荣幸能在张苍老师的北京中医院皮科聚友会这个大平台上和来自于全国的各位老师,一起交流学习。更荣幸的是能在2015年新年伊始就能作为一名先头筹向大家汇报,我学习中医的一些心得。
  首先向各位老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于2000年西医五官专业毕业后,2011年分配到高平市中医院五官科,大家都在说金眼科,银外科。当时我一直想搞的是眼科,为了敢在眼睛上做手术因为当时搞不清眼睛的各种组织的性质,曾经买了好多猪眼,在上面做实验,当时还买了一只兔子,全麻后给做了个模拟手术,为了锻炼手上功夫,还练了一段时间毛笔字,做为一个县级市的二流医院,市医院的眼科手术很多,所以我们医院很少能做上眼科的手术,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们总得有饭吃,所以就搞起了市医院相对薄弱的耳鼻喉科。
  当时鼻窦炎的病人很多,我承认在2005年之前用抗生素和穿刺的手法治好了好多鼻窦炎的病人,但是到了2005年左右,越来越多的病人用这种方法治不好了,最严重的是有一部分病人,每天输液,每周穿刺持续了半年了还能冲洗出一大堆的脓泡,没有疗效,就意味着没有病人,没有病人,就意味着卷铺盖卷儿回家啦,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当时我的选择是进修,自认为进修后选择手术就万事大吉了,但是现实情况远远不是那样,好多病人做了手术也不好,经过进一步检查,窦口开放都很好,但是窦腔的炎症,就是不消,西医把这个叫做纤毛不动综合症,当时的郁闷啊,大家可想而知。但是很幸运的是,在太原进修的时候认识了中医学院的高建忠老师,那段儿时间高老师还在耳鼻喉科,我经常带着病人去找高老师看病,耳濡目染的,也应该学会点儿中医了吧!但是我这人天生愚笨,看了多少次病,也没有开窍。
  李桂敏老师是因为孩子的感冒开了窍,而我不行,记得是2008年还是2009年,我孩子感冒后咳嗽一直不好,当时症状比较奇特,就是每天早晨吃完饭马上上学了,一开门一遇冷空气马上就咳嗽,而且一咳就吐了,把早晨吃的饭全吐了,母亲比较心疼孩子,不管迟不迟到,都会让孩子重新吃饭。这个症状大概持续了好长时间我记得,在我们市医院,中医院儿科的好多大夫都看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检查也没有什么问题,我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上查网上,说这个可能是个二陈汤的证,四味药,吃了一次就好了,就那个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但是这个事也没让我对中医有一个大的改观,真正让我有了头脑发热的感觉是在2010年高建忠老师出他的第一本专著《内联》,我有幸获赠了一本,岳母每年冬天咳嗽,持续了将近有20年,也是在我们这儿看的,怎么看也看不好,什么中医呀西医呀,全看了然后当时用过雾化吸入,激素、抗生素都上了,没啥效果,检查又没查出问题,之前我认为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咳嗽是内科的事儿,我一个五官专业毕业的小大夫肯定应该更不行,但是高老师书上前面几个方子都是介绍的小青龙汤,当时他的意思是温中,我当年看书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冬天咳嗽不就是寒咳么,于是就抓了两副药给送过去了,没想到这两副药之后这个冬天就不咳了,把我给诧异的,心里面我就想这么神奇呀,又开始百度这个方子的症候,才发现它出自《伤寒论》,于是就买了伤寒论的一大堆书,有冯世纶冯老写的,有胡希恕胡老写的,还有胡老的音频,期间还看过郝万山老师的伤寒论的视频,很幸运的是,当年冬天我们这儿感冒和鼻窦炎的病人,就那两个证,一个是太阳,一个是少阳,也就是桂枝汤啊,麻黄汤啊,小柴胡汤啊,顶多有时候小柴胡加上个石膏汤,用了一冬天效果都特别好,病人马上就多了起来。我心里面那个喜呀,但是冬天结束了,春天来啦,又傻眼啦。第一石膏好多病人都是温病啊?但是我这个人啊,不仅笨而且倔,我心里一直在想,冬天这么冷,温邪是怎么会致病的,一直对这个东西我就闹不明白,温邪他怎么会治病,寒邪吧,冻着呢,他很容易理解,温邪怎么治病呢,我闹不明白,我就不用温病学说的那个方子,当年温病,我用的应该是高老师书里介绍的方子,反正高老师书上写的大部分都是耳鼻喉科的病案,我照葫芦画瓢,拿过来用就是了。
  后来接触到火神派,看了李可李老先生的书,然后又接触到了彭子益的圆运动古中医学说,它里面对温病的来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给大家读一段儿,其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只因王叔和于伤寒论首妄加序例曰:冬日伤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云云。后人遂认为伏气温病,此王叔和误解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寒字之贻祸也。内经云:风寒中人,使人毫毛毕直,岂有寒气伏藏于肌肤三月之人,安然无恙,至春变为温病之理。伤寒论上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风温。”这个各位老师,肯定都是知道的,彭老师写的这个还有一段我再念一下,“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冲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当时啊,我对这个东西琢磨了很久,木火偏于疏泄是什么道理呀,是不是水不涵木啊,可是水为什么不涵木哪,我的理解应该是金不足啦,大自然呐,春生夏浮秋收冬藏,冬受寒会影响什么,会影响封藏,人体也一样,我们这段吃上了饭是为了让吃完饭以后用,今天晚上睡好了是为了第二天精神头足,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头一年的春生夏浮秋收冬藏,转了一轮儿,是为了什么呀?转了一圈儿,就有了势能,是为了第二年能转的更欢实一点,如果任何一种情况,影响了春生夏浮秋收冬藏,就会导致这个动能减弱,势必也会影响到势能,影响到第二年转的不再那么欢实。
  我举一个例子啊,2013年的书上网上都写的火运不及之年,我看过五运六气,对他实在是难以理解,但是我观察到了一个现象,2013年夏天雨水特别多,这招灾儿那儿招灾,之后呢,在患者身上导致的影响,我能看到的是自从夏天之后,发现舌苔厚腻的病人明显多了起来,甚至舌苔厚腻的,我觉得当时基本就都是,一直延续到2014年的春天,患者群的身热还明显不退,首先声明一点,以前也有病人,但是远远不如自去年夏天今年春天这么普遍,各位老师都是中医大家,舌苔厚腻肯定是湿气重啦,就困体。气血运行影响到后天之精的收藏,不然今年的病人和往年的就大不一样了,我的感觉是肾精收藏不足,导致五脏六腑的阴阳都不足,在我的临床上能看到的是今年患者的外寒和内热都比较明显。
  孙老师说的对啊,这个时间的问题应该是2013年到2014年这个时间点,说去年和今年可能有点儿多,高建忠老师对这个外寒和内热这么解释的,他说的是这个内热容易招外寒,这个很容易理解,就说有人热了,阳气趋于里,表阳一定不足,也容易招外寒。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是孙立斌老师说的,我也是没有一点不尊重老师的意思,说到老师,我很想说一个笑话儿啊!曾经有一段时间,看病看的兴奋的,给高老师打电话,我说高老师,我想用我全部的积蓄请您吃饭,肯定啊,我这人脾气也不多,说到高老师呢,这儿得提到一位老师就是张英栋老师,张老师,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鼓励我要独立思考,就好比孙立斌老师说的,就说我们要独立思考,我们要自己想是什么意思,所以我的思考,是下面的意思。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