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中医社区
›
医人荟萃
›
中医博客荟萃
›
灵枢针灸袁医生的博客
›
本输第二
返回列表
查看:
143
|
回复:
0
本输第二
[复制链接]
袁医生
袁医生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发表于 2015/10/7 05: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黄帝
问于
岐伯
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
经络
之所终始,
络脉
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
六腑
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
五脏
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岐伯曰:请言其次也。肺出于
少商
,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
鱼际
,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
太渊
,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行于
经渠
,经渠
寸口
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
尺泽
,尺泽肘中之
动脉
也,为合。手太
阴经
也。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
中指
之端也,为井木;流于
劳宫
,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俞;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
少阴
也。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趾间也,为荥;注于
太冲
,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俞;行于中封,中封
内踝
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
大筋
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
厥阴
也。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趾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俞;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
太阴
也。
肾出于
涌泉
,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荥;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膀胱
出于至阴,至
阴者
,足小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
委中
,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趾次趾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
少阳
也。
胃出于
厉兑
,厉兑者,足大趾内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
内庭
,内庭,次趾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俞;过于
冲阳
,冲阳,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
下廉
也;
大肠
属上,
小肠
属下,足
阳明胃
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三焦
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
液门
,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
中渚
,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
支沟
,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而得之;三焦下腧在于足大趾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
少阳经
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
下焦
,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注于
后溪
,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俞;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
阳经
也。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
商阳
,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俞;过于
合谷
,合谷,在大指岐骨之间,为原;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
曲池
,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
是谓五脏六腑之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缺盆之中,
任脉
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
人迎
;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
督脉
也,名曰
风府
。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足阳明,侠喉之动脉也,其俞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侠项大筋之中,发际。
阴尺动脉,在五里,五俞之禁也。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
胆者
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
五谷
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脏之所宜。
转筋
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少阳
,
膀胱
,
大肠
,
动脉
,
小肠
,
六腑
相关帖子
•
中药绝学:柴胡一味,大有可为!
•
中医绝技:秘而不宣的脉诊,能预知疾病的脉象!
•
“肺炎”传变证治
•
柴胡泽泻汤试解
•
《伤寒论》钩沉:少阳病篇为何简略
•
阴阳九针:导龙入海第三针
•
中医人必备:十二原穴结构功能解析,此文不看太可惜!
•
宋柏彬~伤寒论经方彻底地治愈母亲的膀胱癌
•
经方治头脑不清晰冒感一例(答案已公布)
•
你能都读懂吗-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