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293|回复: 0

再再论经典学习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1 21: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仍有师弟师妹问我经典学习的问题,有的直接拿出一句经典的话让我解释;有的提出一个问题或疾病问我经典该怎么回答。真是急死我了,我都把读经典的方法都说道这么简单、这么详细怎么还是不上路?无怪老子言:“吾道甚易知,甚易知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对再次发现的问题再做解答。
经典智慧从何而来?天地之道从何而来?均从空性中来,如何空?《金刚经》曰“应无所住”、《阿弥陀经》曰“一心不乱”、《道德经》曰“至虚极、守静笃”。经典所言为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本为“道可道”,《内经》强为之道,故只有一心不乱,什么都不住,将自己想办法虚空,则智慧自会出现。舍弃本身,《内经》才会与你融合。我虽未皈依佛教,按理不当谈论佛事,言已到口,不言不快,多说几句,现修净土法门念佛是首要的,必须的,然只有一心不乱念佛,舍弃我体,才能与阿弥陀佛合而为一。念佛是一个法门,合一才是目的。禅宗静坐之最终目的也是合一,舍弃我身与佛合一,与心合一,与最高智慧合一。所以读《内经》必须舍弃所知,与经典合一,与天地合一。若总是带着问题看《内经》则会受“所知障”的困惑。对于学习知识必须要带着问题思考,对于学习天地之道则必须放下自己。此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故积少成多易,达到《内经》“浑束为一”则难。
带着问题读经典的最大错误就在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你不可能找到答案,因为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带着问题思考,思考来思考去的结果是,用你以前的知识不停推演、构建,形成一个答案,往往这个答案你心里或许比较满意,然而告诉别人,别人无法明白,因为他没有你的知识结构,于是中医的门派便纷纷而起,直到最后两个中医在一起谁也不服谁,甚至举行辩论。其实无可辩论,亦没辩论的必要。如果有人说我解释通了《内经》的某一句话,那他必然是用自己的智慧推演、构建了一个答案,而经典的这句话又正好支持了他的答案,此即后世所言诸经皆为我注解,是通过改变经典来适应人而非改变人来适应经典。
所以最后强调,保持空性读经典,让我们溶入经典,与经典合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