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552|回复: 0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6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6 04: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最重要的是健康。正确恰当地使用疫苗是对生命健康的尊重。若不恰当地滥用疫苗,其实是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开玩笑。我主张接种疫苗要重视个体健康水平以及天地阴阳变化,最好能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体质是否属于三阴,分析天地五运六气的状态,从而科学地使用疫苗,而不能无条件地滥用。
  
  二
  
  关于预防霍乱民间有一些中医方面的经验。如川东、湘西一带于三伏天用生附子与猪肉久煎喝汤;山东以及河北一带则常生吃大蒜,亦可预防霍乱。按中医理论,此皆属温阳健中之法。阳气内盛,祛邪于外,正合于《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旨。由此推之,四逆汤之类的汤方都有扶阳之效,正可扶助正气。
  
  2013年底国内因接种乙肝疫苗导致17例意外死亡,最近两部委称死亡与疫苗无关,并认为国产乙肝疫苗可放心用,已做动物实验。近期各地频繁曝光疑似乙肝疫苗致死事件后,国内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下降近30%。官方担心,若上述状况持续下去,可能会出现传染病的流行甚至暴发,使几代人努力的成果付之东流。
  
  国内国外因接种疫苗而导致意外死亡事件时有发生,官方如何解释呢?或者说疫苗有问题,但有时疫苗又没有质量问题;或者说是病人出现群体性癔病,这实在是可笑的理由;或者,干脆认为科学无法解释。这次国内出现的17例接种乙肝疫苗死亡事件官方已经认定疫苗质量没有问题了,以后不知道会给出何种解释。
  
  某五岁小儿早晨打流脑疫苗后,下午就开始发烧到39.9度,伴鼻塞口干喉咙痛咳嗽胃口差。自服退烧西药,汗出而烧略退,半天后又开始发烧。此为疫苗邪毒客入太阳阳明,需调营卫兼清邪火,急用: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甘草10克,生姜五片,大枣30克切,葛根30克,麻黄10克,生石膏30克,三剂而愈。
  
  某八岁小儿数天前因注射荨麻疹疫苗导致发烧38度,伴精神不振、咳嗽白痰、怕冷、无汗、头痛、纳差、想睡,且面色青白,诊其脉沉软无力。此为素体阳虚,滥用疫苗,导致邪毒入体,内客太阳,且直入太阴少阴。以麻附细扶少阴之阳、开太阳之表,兼用麻黄桂枝各半汤调营卫、二陈汤化湿浊,诸方合用以求全功。
  
  六、疑难杂症
  
  一
  
  我曾诊治一肿瘤患者,病人正在做化疗,西医已经明确告知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了。病人家属对中医心存疑虑,担心中药是否有效,能否改善化疗后的不适,会不会导致病情加重,反复询问。我一直强调:不管肿瘤是早期还是晚期,治疗肿瘤需病人与医生一起努力,不完全依赖于医疗,还需要病人自己树立康复信心。
  
  临床时会遇到一些顽固慢性病症,中西医反复用方用药效果不好。我的经验是治病有次第,有第步骤,不能急于一步到位,有时迂回曲折一下,反而可以速效。比如治疗慢性久年咳嗽,虽迭进止咳宣肺诸品而效果不显,此时若能考虑患者的阴虚体质,先服数剂一贯煎以改善其阴虚状态,再用止咳药,则其效立显。
  
  治疗大病、慢性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需考虑两个方面,一则是病人的病症,二则是病人的体质。若医生只专注于治病,虽欲速效,汤药迭进,时亦会效果不显。此时需退一步,不必过于执着于治病,不妨先辨识体质。我常用六经理论来辨证体质,施方用药只重在改善一下体质。再回过头来治病,则效果反而易见。
  
  当前不少人谈癌色变。常听说某人常规体检发现癌症,本来精神体力饮食工作都正常,结果几个周后即见大是憔悴,过几个月一打听却已经去世了。人的生命极端复杂,机器不可能完全弄得明白,况且机器没有感情,也不可能知道人的感受。有些人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却去相信机器,然后被机器吓死,令人难以理解。
  
  各种慢性病的治疗,需要医生与患者一起努力。在医者需辨证准确,施方用药严谨,若已有良效可守方常服,以求量变达到质变;在患者亦需信任医生,不能频繁更医,以免耽误治疗,用方过程中若见症状变化,需经常与医生沟通,不迷信所谓的“专家”,不建议滥试偏方,平时重视养生保健,则大病自可早日康复。
  
  临床上我发现不少高血压病人其脉沉软或沉涩,且经常服降压西药。寸口脉动显示的是全身元气运动的状态,脉浮大是元气充分发动的反应,而脉沉涩是元气不足,鼓动无力的反应。若元气不足而见血压升高,其本应是正虚于下,故不可强力降压,而需以扶元固本为主。否则,滥服降压药,恐怕元气渐虚,其病渐重。
  
  在应激状态下,为了保证上半身的血液供应,机体会自动调整血压,使血压升高。而大多数的高血压病即是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自然反应。因此,治高血压绝不能拼命降压,只盯着血压计的指标,这是治标不治本,如此治疗无异于雕影琢月,举火焚天,又有何用。缓解机体的应激状态,扶足元气,如此才是治本之道。
  
  有网友不理解中医,反问我:有用中医治好高血压的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中医不但可以即时降压,还可以治本,让病人彻底康复。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多不可胜数,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我倒是奇怪,用药片降血压,天天吃药,到死都没有治愈高血压,如此治法与骗人何异!却居然是主流医学,令人十分不解。
  
  治疗高血压,关键是改善机体的应激状态。应激状态源自以下病因:长期紧张或焦虑,心情不畅,肝气不疏;脾气暴躁,对自己、他人或社会不满,心中充满怨恨恼怒烦忧愁等不良情绪;过食油腻、生冷、煎炸、烧烤等食物;过度疲劳,性生活不节,妄耗肾精,使下元虚惫。由此推之,治本之道完全在于病人自己。
  
  对于高血压病来说,医生能做的非常少,只能帮助病人适当缓解高血压症状,但真正治本的却是病人自己。现实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病人自己不知养生,肆意妄为,拼命折腾自己的身体,却要求医生治病。而医生只让病人吃降压药片,天天吃,天天降,到死方休。这样皆大欢喜:药商赚了钱,病人满意,医生也开心。
  
  二
  
  治病时,可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比如,高血压一般可服药或针灸,但有的病人不愿吃药,也不想打针,可用药枕方,亦有良效。野菊花淡竹叶、冬桑叶莱菔子黄芩、白芍、川芎蔓荆子勾藤蚕沙酸枣仁各50克。上药切碎,制成药枕,可代替日常睡枕使用。平时经常翻晒,以利药枕气味散发。
  
  肾病的病因:一则素体阳虚,若外感寒邪而滥用寒凉,则邪气被压入三阴层次;二则寒邪外袭,引动三阴伏邪,则内外交攻,外见感冒诸症,内见畏寒肢冷、面色青白、小便浑浊或有血。治肾病可用六经辨证,扶起三阴之阳,祛除内伏之邪,使邪气透出三阴层次。若拘泥于见病治病,见症治症,病邪不祛,终成顽疾。
  
  有某网友患肾炎,问我病情是否严重。我说:病情严重与否,既决定于疾病,又与病人的体质相关。若属三阴体质,即使是普通的感冒,也不是轻病,因为正气不足,邪气易于下陷三阴而成大病重症;反之,若正气充足,即使偶患重病,亦可速愈。有时病人不死于病,反死于医,是医疗手段亦决定着病情轻重。
  
  寻医治病,病人描述病情需清晰明白,免得引起医生误解。比如:有某人来诊,说脚骨痛。细问之下才知道是膝盖疼痛。——广西一带经常把整个腿都认为是脚;再如有病人用词极简,问哪里不舒服,答曰头,再问头怎么了,答曰痛,而绝不多说一个字;有病人胃痛,我问多久了,答曰自当兵开始,而不说三四年了。
  
  中风多见,预防为上。虽其名为风,但风只是标证,其本在于下焦肾虚惫。若肝肾精血充足,则风气不会妄动;若精血衰耗,下焦虚损,则肝风飘摇,渐成上实下虚之证,若夹痰火或瘀浊,猝然遭逢暴怒暴急,则必成中风大证。预防之法,首在安心养神,培补肝肾命门以实下焦之虚,兼以清降风火痰瘀,以防其变。
  
  按中医的观点,高血压病多属木火上浮,痰浊上壅,阳明不降,其早期多属实证,晚期则虚实夹杂。病人可试用此方:莱菔子30克炒黄,白菊花10克,加水煮开数分钟后,连药带水一起倒入保温瓶中,每天以此药液代茶饮。莱菔子能降痰浊,白菊花可平肝逆,二药合用,既有降压之效,又可通畅腑气,预防便秘
  
  有人说,反正是良性肿瘤,也不会变成恶性的,因此不需重视养生。其实,道理不是这样的。从中医医理来看,凡是瘤子,都属阳气不足而阴浊痰饮血瘀等聚积成块。至于会不会癌变,我认为,癌变由体质决定的。若不知持养,肆意折腾自己的身体,导致阳气虚弱,将来即使此处不癌变,他处也一样会癌变。
  
  去年我助手跟我谈起一个病例:男,50多岁,脑梗塞史,经施针用药,偏瘫已愈,现说话不清晰,每受寒则加重,脉弦紧。问我当用何方。分析其病机:寒邪外客,其证属表实,这是葛根汤证。用经方则有是证用是方,不必担心麻黄会不会升高血压、是否适合于中风。今日得知,病人用此方后效果极好,说话已清楚。
  
  治中风,一定要通畅大便,这是康复的关键。从中医理论来看,若阳明不降,则木火上浮,肝风飘摇,即是中风之源。有某中风患者其大便干结而硬,要用开塞露才能排出,其家属跟我商量:能不能先治偏瘫和语言障碍,不要先通大便。岂不知若大便一直干结,其粪便中的浊毒被反复吸收,上攻神明,则中风难愈。
  
  有病友来信:我按照《选择中医》上治疗乙肝的思路,先用四逆汤加减吃了一个星期,然后开始吃乌梅丸,吃了一个月多去检查肝功能,效果非常好。谷丙转氨酶从93降到58,谷草转氨酶从49降到42,脸色和精神也比以前好,虽然晨起口苦、口臭牙龈容易出血现象还有,但我信心非常足。——病人康复,我也开心。
  
  三
  
  应该如何治疗肿瘤?肿瘤到底是不是绝症?我有这样的病例:某病人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但因感冒咳嗽而来诊。诊其脉,辨其证,属太阳表实证,即用经方开表祛邪,数剂后诸症消失。过一阵子再检查,竟然不见了肿瘤。亦有某恶性肿瘤患者,服汤药后上吐下泻,自认为是排邪反应,亦不担心。再检查肿瘤已消失。
  
  治疗肿瘤,我主张见证治证,医者心中要抛弃肿瘤这一概念,不必拘泥于肿瘤而滥用攻瘤逐块一类的虎狼汤药。攻逐之剂虽能取效,但亦伤正气,有时得不偿失。十余年前我曾诊治朋友父亲的肺癌诊脉观舌后,根据其咳嗽有痰等症状用化痰止咳处方,数剂后诸症自解。至今病人仍不知道其有肺癌,且一直健康无忧。
  
  有网友说,现代医学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万一是癌症,不至于误诊。若完全依赖中医,能诊断出癌症吗?会不会耽误了病情?我常想,对于对癌症心存恐惧的人来说,不确诊出癌症可能是好事。否则,即使及时做了手术及放化疗,病人一定比没有确诊活得更长,活得更开心吗?况且,还存在着过度医疗的问题。
  
  癌症并不可怕,因为癌症不是死症。但如果心存忧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则会五脏六腑皆摇,久而正不胜邪而病势加重;或有过度治疗,虽能祛邪,亦能伤正。需知只有正气才是生命的根本,若舍弃正气去治病,都属虚妄。正如某网友所说:晚期癌症真有痊愈的人,但从来和西医没有关系,养生+强大的没病心里=病愈!
  
  有怎样的信念可以让一个人坚持服西药多年,且无怨无悔呢?某女病人患乙肝近十年,服抗病毒西药五年,自述渐而反复腹泻,体重下降明显,且面色越来越暗,现又查出肝硬化脾肿大。此病属三阴,扶阳才是治本。自服大剂量四逆汤,止泻效果明显。但其脉弦,暂时用柴胡剂加减调和肝脾,以助气血生化之源。
  
  治疗肿瘤,是不是把肿瘤一刀切掉了,再加上放化疗,检查不见肿瘤细胞,就是治好了?或者,让人与肿瘤和平共处,不割肿瘤,但以扶助正气为本。我认为,具体病情当具体分析,若肿瘤太大形成压迫,或者破裂,保守治疗肯定不行,保命第一。若肿瘤早期,并无明显不适,手术加放化疗一定是最高明的手段吗?
  
  癌症不是绝症,癌症与死亡没有必然联系。所谓癌症不过是正气偏虚,阴浊内滞,聚而成块。因此,癌症的治疗大法就在于扶足正气,并祛除邪气。治癌症最忌滥用攻逐化块之品,需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医生的眼中只有肿瘤,而不知顾护正气,就可能攻伐过度。一旦正气伤损,则病陷沉重,为祸极大。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当前医学水平无法治愈的绝症。我跟患者说,病之可治不可治,不能完全依赖医生,病人自己的康复信念更为要紧。当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充满自信、自强,至今仍能活着。再者,病人可练气功瑜伽,可读佛经,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并忙碌着,不能干等着。
  
  有人问:中医能否治愈高血压?若能治愈,需要多久?各种慢性病症能否治愈,受许多因素影响。一则病人要配合治疗,坚持正确的生活习惯,积极养生保健,另外,亦需保持积极、开朗、向上的心态,并远离怨恨恼怒烦等五毒侵扰。再者,明医亦属必需。若病人积极配合,明医用心施治,即使大病重病亦可向愈。
  
  对于癌症,是明确告知病人,还是隐瞒病情?如何才能帮助病人早日康复?有的人怕死,若告知病情后,病人立即处于惊吓、恐惧、绝望、悲观等负面情绪之中,更兼手术或放化疗之后,即见精神萎靡、面无血色;亦有病人一直不知道自己患了癌症,照样舒舒服服地过日子,配合中医治疗,其精神面色皆未见变差。
  
  四
  
  不少人有这样的观点,若发现身体某处不适,即想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什么病。有的人若反复治疗效果不好,就开始担心会不会是肿瘤,因此,执着于反复检查,直到确诊是肿瘤为止。病人都想早日康复,康复的方法很多,有医疗、食疗、运动疗法、精神疗法,也有调理生活习惯等等。但确诊病情真的有助于康复吗?
  
  对于癌症来说,确诊病情或许有助于早期治疗。但有的人怕死,确诊后即会陷于恐惧、悲观、绝望等心理之中,甚至未死于病,反死于恐惧。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意志刚强,面对确诊的肿瘤,极少有人会持无所谓的心态。因此说,与其因绝望、恐惧或过度医疗而死,何如快乐地活着。从这个角度来说,确诊的意义不大。
  
  癌症属阴证,阴证并非绝症,有从阴透阳的可能,称为“阴证机转”。其中微妙医理,在医者慧心识辨。阴证机转或从太阴转出少阳,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或从少阴转出太阳,用麻附细加味;或从厥阴转出太阳,用乌梅丸等药方。有时虽已属阴证,但服药数剂即能转出;若滥动手术放化疗,正气伤损即见病情渐重。
  
  有人认为:得了癌症还不手术?不手术会死人的。我只想问一句,若手术了一定不死人吗?手术只是把肿瘤暂时切去了,但产生肿瘤的体质并没有改变,某种意义上说那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正确的治疗应该是从根本上改善生瘤体质,辅以攻逐,使肿块渐渐变小。这个过程既要求有明医诊治,更要求病人积极配合。
  
  闻癌色变,使很多人不能理性思考。若刚发现有癌症,估计多数病人会选择西医的各种疗法。被西医判了死刑,说只有几个月的存活期了,有些人这时才想起中医也能治癌。因此,中医治癌,晚期为多,或手术后,或放化疗后,极少有早期即选择中医的。可惜的是若能早期及时选择中医,辨证用药,多可收取显效。
  
  一说中医能治癌,一帮科学粉就跳出来,说中医是迷信,不可能治癌。那么,现代科学能治好癌症吗?岂不知每年有多少癌症患者死于手术和放化疗。我们试着分析,为什么癌症死亡率这么高。癌症是阴证,恶疮毒邪郁滞于体内,阳气不能宣通,导致阴胜阳衰,故正气渐消。而中医擅长扶正气祛邪浊,当然可以治癌。
  
  面对肿瘤,是选择中医还是选择西医,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西医是现代医学,其理论体系容易被人理解,且手术及放化疗的机理清清楚楚,似乎应该能治愈肿瘤。而中医的理论体系不容易被今人所理解,有些人认为中医是迷信,但中医有其临床治愈肿瘤的大量案例,也让一些病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尝试着选择中医。
  
  我反复强调,要想治愈癌症,不能完全依赖医学,病人的积极配合至关重要。我们知道,癌症不是一两天就生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慢慢地发病的。其病因既与环境、吸烟等有关,更与不知养生、饮食不节、长期负面情绪心理刺激等有密切联系。若只依赖医学而不肯重视养生,肿瘤怎么可能完全治愈呢。
  
  肿瘤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一定是将死之症吗?就我的临床经验来看,完全不一定。肿瘤晚期属于中医的虚损证,正气渐损而邪气炽盛。此时需先扶正,兼顾祛邪。扶正之法,可服汤药,亦可兼用针灸,且病人心中一定要有坚强的康复信念,这个信念也是正气的一部分。再配合积极养生,诸法合施,定可延长生命。
  
  肿瘤是体内出现的不属于正常组织器官的肿块,对于现代医学来说,只要不属于机体的,都应该切除,似乎切掉了就是治愈了。若再长,那就再切。至于为什么会死亡,因为肿块扩散了,没法切了。中医治肿瘤,不重肿瘤局部,而重在关注整个机体的脏腑气血平衡,通过调理体质,扶助正气,以达到祛邪化块的目的。
  
  五
  
  现代医学过于重视肿瘤局部,认为只要切除才是真正的治疗,而不重视病人的养生保健。之所以患肿瘤,是由于长期心理、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若病因不能改变,只局限于切除,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虽能有效,但不能治本。为什么肿瘤难治,关键还在于病人是否能积极养生、并树立强烈的康复信念。
  
  七、药酒疗法
  
  一
  
  一朋友喜饮酒,因平素劳累、思虑较多而头发斑白,要求我用药酒治疗,既爽口,又乌发。斟酌再三,提供一方,嘱其用高度米酒泡十天后饮用。半年后告知效果极好,白发变黑,且头发越来越黑亮。并且自豪地说:朋友都说他年轻了不少。治疗白发我多根据体质与病症,或用汤药,或用药酒,或用散剂,多有良效。
  
  白发或由于肾虚,多见于年高之人;或与精神因素相关,比如精神创伤、情绪激动、悲观抑郁等都是致病因素,甚至于有因悲哀忧愁而一夜白发者;或由于遗传因素。因此,治疗白发不能一概补肾,疏畅情志、调和脏腑、平衡气血亦不可忽视。若能辨证施方,配合针灸、药酒、药散,并宣畅情志,效果多令人满意。
  
  治疗老年肾虚引起的白发,2011年我曾在微博里提供了此方,多年来临床应用过不少病例,效果尚且满意。一般来说,对于年高肾虚或者思虑过度、长年操劳引起的头发变白,此方颇可试用。此方重在补肾精,若能配合补肾气、益精血的药酒方同用,效果更好。并且,一定要配合调节情志,去除忧愁悲哀等负面情绪。
  
  补肾乌发药酒方:白蒺藜30、何首乌30、枸杞10、枳橘子10、菟丝子10、蛇床子15、肉苁蓉10、制附片15、巴戟天10、补骨脂10、狗脊10、葛根10、山药10、木瓜10、白术10、远志10、桂圆肉15、红枣120、黑枣120、黄精30、桑椹10、白菊花10、女贞子15、旱莲草15、仙灵脾10、桑螵蛸10。白酒8斤,泡十天后服用。
  
  治病不见得一定要喝汤药或者吃药片,也可以选择针灸、推拿拔罐等疗法,临床上我经常用药酒来辅助治疗,亦有良效。药酒有一定的适应症,也需要适合的人。酒有通阳之功,能治痹痛,能解烦闷,能利血脉,对于喜欢饮酒的人用药酒最为合适。若属小儿或女子,或滴酒不沾,或对酒精过敏的人则不可用药酒。
  
  养血补肾药酒方:生黄芪15,党参15,当归9,枸杞15,川芎9,白菊花9,女贞子9,仙灵脾9,首乌9,熟地9,牛膝9,杜仲9,巴戟天9,锁阳9,制附片9,茯苓9,肉苁蓉9,木瓜9,桑螵蛸9,白术9,黄精30,桂圆肉30,红枣120,黑枣120,远志9。用法:米酒10斤,浸10天后开始服用。每次一小杯,日两次。勿过饮。
  
  有网友问:能否提供一个全家男女都可服的,养血补肾的药酒方,以用于平时养生保健。我考虑再三,认为我在《选择中医》一书中所提供的关于不孕不育的药酒方颇合乎此要求。故愿意把此方推荐给有此要求的朋友。若用于不孕不育,则夫妻可同服。不耐酒精者及儿童不建议服用。服后若有任何不适,请立即停服。
  
  葛根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能鼓舞胃气、升清脾阳,并可益津液、散风邪、养肌肉,且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之功,能治疗心血管疾病。葛根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葛粉称为长寿粉。用葛根一公斤,加5公斤白酒泡七天后,每晚喝1-2两,可消除久年不愈的心绞痛症状。不喝酒的可用葛根代茶泡水喝,亦效。
  
  近日朋友来告知:其父亲脑梗塞后,我先处以活血补气的汤方,有良效,再按我提供的方法用葛根泡米酒,每天服用两次,每次一小杯。服用两个多月,现精神大好,语言顺畅,走路如风,血压血脂均恢复正常。老人非常满意,一再表示感谢云云。此药酒能降三高,特别适合于又想喝酒,又担心中风或已中风的患者。
  
  我在《选择中医》一书中提供的关于不孕不育的药酒方源自李阳波,药方配伍合理,请不要任意加减药味。此药酒方适合于平时喜欢喝点酒,或气血偏弱,或肾虚腰酸,或精力不足,或手脚常冷,或眼暗头晕,或宫寒不孕,或精子活力不足之类的患者。此方有养血活血、益气补肾、温暖胞宫及精室、通阳活络之功。
  
  二
  
  我在微博里公布了几个药酒方,但药酒不可滥用。一则,药酒有偏性,以药酒之偏来纠正疾病之偏,所有可以治病。脏腑气血平和无病之人若滥服药酒,犹如穷兵黩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二则,药酒以酒泡制而成,对酒有禁忌者不宜服用药酒,如肝病冠心病、中风、皮肤病患者及对酒精过敏的人、孕妇、乳母。
  
  酒能伤身,亦能养生。体质不同,饮酒亦当有别。比如,阳旺之人可饮啤酒;而火弱之人则需饮高度白酒。久饮啤酒易伤阳气,或见腹泻,或见啤酒肚,都是伤阳之象。大家平时养生多喜饮干红葡萄酒或自酿米酒,唯干红性偏凉,若非阳旺之人需少饮,而米酒最好加红糖、生姜或大葱白等煮开后趁热温饮,更能养人。
  
  中国人历来喜欢饮以粮食酿造的白酒,且以50度以上的白酒为好。低度酒水味太重,口感太差,且亦不如高度酒有更好的温阳宣通之功。西方人喜欢用水果酿酒,比如葡萄酒、白兰地以及朗姆酒等,但其酒性多偏凉,且酒度亦不高,不完全适合于中国人的体质。黄酒适合于中国人,加姜丝煮开温饮,甚有养生之功。
  
  任何水果都可酿酒,西方人习惯用葡萄等水果酿造葡萄酒、白兰地,中美洲用甘蔗酿造朗姆酒。葡萄、甘蔗其性凉,以其酿酒,酒性亦偏凉。长期以来中国人多喜欢喝高度白酒,都是用玉米、高粱等粮食酿造的,酒得粮食的精华,其性则慓悍,有通阳宣散之功。若能适当饮用,有通畅阳气、宣散阴浊、扶阳抑阴之功。
  
  酒与烟不同,酒可以适量喝,有养生之功,而烟则最好别抽,吸烟弊多益少(据研究长期吸烟的人不易患老年性痴呆,大概也算有点功效吧,但却冒着患肺癌的风险,不值得)。饮酒要分体质,要选择合适的酒类。比如,阳虚的人不要饮啤酒,否则即易腹泻,即是伤了中阳了。再如,白酒要喝50多度的更有利于健康。
  
  有人说,每天喝点干红葡萄酒不是对心脑血管有好处吗?的确,只要是酒,其气都慓悍,其性都善通。能通畅血脉,当然有利于心脑血管。但西方人的体质多偏阳盛,干红性偏凉,正好适合于其体质。对于中国人来说,若为了调理心脑血管,我倾向于饮点高度白酒或者黄酒加姜煮开温饮,既有良效,又不伤阳气。
  
  饮酒既要爽口,又要爽心,还要爽身。比如,夏天喝啤酒非常爽口,亦心情畅快,但却伤损中阳,这样就不爽身了。酒既是感情的粘合剂,更是健康的良药。为了养生需要,酒不一定爽口,但要爽身。比如,睡前喝口白酒,既能安眠,又有利于通畅血脉,是爽身大于爽口了。朋友聚会,爽心的同时若能兼顾爽身才好。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六)
  
  〔养生〕
  
  一、四季
  
  一
  
  冬至之后天气寒冷,天地之间阳气敛藏,人多健康。若出现群发性发热,则必因各种原因导致阳气妄浮而为患。养生之法,重在敛降。一则避阴霾浊气,多用口罩,尽量减少户外锻炼;二则可多吃萝卜,以助敛降,另外亦可常服乌梅固本汤,有助于收敛浮火。若已经发热,是阳气先其时而妄动,需重视养阳气之根。
  
  冬季养生,需把握一个大原则:敛藏阳气、勿扰于阳。所有的养生行为习惯都应该遵从这个大原则。比如,萝卜可潜阳,冬天吃萝卜有益于健康;安神定志则神气内藏,意气用事则阳气外泄;穿衣保暖可使寒邪不能扰阳;过度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即是扰阳;受寒感冒即是寒邪扰阳;性欲过度是属相火妄动而阳精不藏。
  
  有网友问:暖冬如何养生?我的观点:冬天寒冷,是属自然规律。寒主收引,天寒地冻则阳藏而不动。若逢暖冬,阳气不藏,反泄于外,人感而闭藏失司、阳气易泄,至春最易出现传染病等疏泄过度引起的疾病。因此,暖冬需重视潜阳,少动相火,静以养神,多食萝卜等收敛食物,并减少剧烈运动,以助阳气敛藏。
  
  冬至之后,时至小寒,身处南宁,本当天气极冷,阳气得以深藏。不料却逢暖冬,阳气外泄。受此影响,人多易烦躁,或见抑郁,或见焦虑。舌边多红,诊脉多弦,病症多属少阳。最近一段时间我用柴胡剂特别多,或小柴胡汤,或大柴胡汤,或柴胡桂枝干姜汤,或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另外亦多见半夏厚朴汤证。
  
  冬至一阳生,冬至后养生,重在养阳气之升发。我在《选择中医》里提出可适当服些四逆汤。但若遇暖冬,阳气本已宣散,若再扶少阴之阳,阳气过动,反不利于健康。可在四逆汤中加些养阴之品,如熟地、核桃仁、枸杞、当归、大枣或羊肉等,都可于阴中求阳。冬至后45天方是立春,此段时间内都可用此法养阳。
  
  养生不仅是按时睡觉、吃好穿暖、适当锻炼,还需察天则地,合于四时阴阳。需参考五运六气、四季气候、个人体质、居住地的地域风俗、当地当季生产何种食物等信息,以综合选择合适于自己的养生方法。比如身居南宁,冬不下雪夏天却很热,阳虚之人逢冬即需多养阳气之敛藏,而少阳相火司天之岁尤需重视潜阳。
  
  俗云:三九四九,冻死猪狗。明日已是大寒节气,身居南宁却天气暖和,是为暖冬。更兼雾霾四起,阴浊弥漫。人生其间,内外皆苦。内则阳不能藏而相火妄动;外则阳不能伸而郁滞于中。逢此四时不正之气,为患不小:一则肾根拔起,为来年温病之因;二则阴寒外感,成暂时感冒之源。若求健康,当先重视养生。
  
  立春之后,木气主时,阳气升发。受天地气机影响,人体火气易浮,会出现一些火气在上的症状,如:头晕、口腔溃疡、痘痘、眼红、失眠等。养生之法,在于敛降上浮的火气,或静心安神,不可妄动肝火,或服食涵养肝木的药物或食物,都可使肝气顺畅,诸症不作。若已经出现以上诸多不适,则需考虑用降气之法。
  
  生姜其味辛性温,能升阳出阴,宣畅阳气,祛五脏六腑的阴浊。逢春则天地之间阳气升发,正合乎生姜之性。早晨太阳升起,正对应于春天,因此,春天的早晨最适合于用生姜。晨养一日之阳气,春则养一年之阳气,善养生者,此时可晨服生姜红糖水,借生姜以升阳,用红糖以养血,血足阳升而肝气自然舒畅。
  
  春天木旺,这是自然规律。木郁则易克土,脾弱之人需重视疏泄肝气,保持心情平和。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若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或大病之后,失于调养,则会导致脾弱,以纳少、腹胀、便溏、疲乏为主要证候。常见于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哮喘、痿证、小儿疳积等病症。
  
  二
  
  有人说:一到春天就容易发困,这是怎么回事呀?从中医来看,春得木气,主阳气升发。若阳气升发过度,则阳根不足。阳根要藏,要养,不宜耗散。阳根不足多见于素体肾虚,或冬天运动劳作过度且出汗过多,或冬天性生活过度,或遇暖冬,或不知持养等,导致冬藏不利,阳气提前散发,逢春则阳根不足而见发困。
  
  春天由肝当令,肝要值班,就可能因工作辛苦而劳累,因此,春天要重视养肝。张仲景提供了一个药方,也是一个菜谱,能温肝补血,用于体虚畏冷,神疲哈欠,或妇女产后血虚诸症。其方: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有一朋友想养生,要我给个补肾的方子。我说,养生不是只有补肾,要根据四季的变化去调理相关的脏腑。春则肝当令,需养肝;夏则心当令,需养心;长夏则脾当令,需养脾;秋则肺当令,需养肺;冬则肾当令,需养肾。现在是春天,养肝即是最好的养生。另外,养生亦需辨明自己的体质以及五脏六腑的或虚或实。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逢下雨天,就会睡得特别香。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来看:地气升为云,天气降为雨,地属阴而天属阳。下雨的过程即是天之阳气下降的过程。从中医来看,入眠即是阳入于阴中;清醒则是阳出于阴外。人与天地相应,下雨时天阳下交于地阴,人体阳气亦下降入阴中,自然睡得格外香甜。
  
  早晨阳气升发,其时应之于木,由肝所主。善养生者,早晨要重视养阳的升发,要用顺畅肝木的方法养生。肝木喜温而恶凉,因此可吃性温且加热的食物,如生姜红糖水、米粥、稀饭、米粉等。有人说:我习惯每天早上吃个苹果,有人说我每天晨起喝杯凉水。岂不知苹果与凉水其性皆凉,木气被凉所激,则升发乏力。
  
  南宁一带春雨连绵,连日不开,湿化为雾,弥漫四野。此时养生,注意如下:一则健脾以化湿,可艾灸足三里、太白二穴;二则芳香以祛瘴气晦浊,可用苍术烘干,点燃于屋内;三则若见苔厚腻,可服藿香正气祛湿浊之凝滞;四则勿过食油腻生冷,少饮酒,以减体内增湿之源;五则勿于雾中户外锻炼,最伤阳气。
  
  下雨天既是睡觉天,亦是读书天。下雨天的晚上,坐在窗前,抱本喜欢的书,听着窗外的沙沙声,或是雨打树叶的叭叭声,最是怡然自得。有人逢雨而悲,我却逢雨而喜。平时诸事烦扰,心境浮躁,好不容易天气下降而为雨,天阳交于地阴,此时心火敛降,灵台清明,可以爽爽地思考,静静地读书,是为老天的馈赠。
  
  春天木旺,由肝主时。平素肝旺之人逢春最需重视养肝,需心情舒畅,少发脾气,以顺肝气之升发。春天过怒,最伤肝气。或肝火上浮而为头晕、耳鸣;或肝气横逆而为脾痛、纳差。肝主疏泄,为气血食湿代谢之动力,肝郁而失疏泄,初则湿聚成痰化饮,久则周身气血失调,痰饮血瘀化成癥瘕积聚。故治此首在疏肝
  
  时近春分,最近两广地区一直处于阴雨潮湿天气。反复的阴冷导致感冒多发。有网友问:用什么方法可以预防阴雨寒冷天气的感冒呢?我认为,一则尽量要保暖,春捂秋冻非常有道理;二则坚持每天早晨喝生姜红糖水,可以温升木气;三则屋内用苍术、白芷燃烧,可祛湿浊;四则灸大椎、足三里诸穴可以增强抵抗力。
  
  肝开窍于目,春天由肝主时,故养眼首在养肝,而养肝的最佳时机在春天。养眼之法,一则吃点养肝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最得木性,能舒畅肝气;再如鸡肝、鸭肝等,可以肝补肝;二则看绿的叶、红的花。春有百花,适以养眼。多去田野、树林、公园看花看叶;三则按摩穴位,如睛明、四白、攒竹、瞳子髎、风池等。
  
  三
  
  春属木,应之于肝胆,故春需养肝养胆。肝胆性喜疏泄,故需疏畅情志,有利于疏肝利胆;木味为苦,苦能补木之体而泻木之用,可适当吃点苦味的东西,如苦菜、苦瓜等;春天木气升发,木之色为绿,故多吃绿色食物可养肝胆;肝胆其气行于两胁,可拍打两侧胁肋,又可拍打大腿内外两侧,皆能顺畅肝胆经气血。
  
  今日春分,春分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一则是春天的中间;二则平分阴阳;三则自春分开始天地气机由厥阴风木变为少阴君火;四则去年秋天禀金气而收敛到地下的暑火,经冬至而动,立春而升,到春分升到了地面。因此说,春分最需养生,可静养,保持心情平和,适当素食,早睡觉,勿妄动肝火,勿过于劳累身心。
  
  春分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大寒至春分这段时间厥阴风木主时,去年收敛到地下的暑火开始慢慢地升动,但还在地面以下,因此天气寒冷,当重视养木,多养肝胆,以助木气升发;春分至小满这段时间则属少阴君火主时,去年收敛的暑火已经升至了地面以上,因此天气温暖,当重视养火,多养心小肠,以助火气升浮。
  
  春节之后一直到春分,南宁多阴雨连绵,有些人出现身体沉重、纳食变差、精神不振等不适,观其舌多见厚腻苔,这是湿浊内滞,脾阳不升之象。春天本来肝木偏旺而脾土受克,若更兼湿浊干扰,则脾气更虚。养生之法,一则少饮酒,忌食油腻粘滑之类的食物,以免增湿;二则针灸阴陵泉、足三里、太白以健运脾气。
  
  清明时节,民俗有踏青、祭祀祖宗等活动。古人语“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因此,清明前后阳气渐长,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农谚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说法。从中医来看,清明在春分之后,阳气已经升浮于地面,当以调肝为主。
  
  春天木气升发,木动为风,而体弱阳虚之人最易动风,因此春天养生忌食过多的发物,以免风动为患。有人劳累过度后食笋而致失音,笋得阳气升发之性,最能动风;有人吃蚕蛹、虾、蚌蛤类食物即皮肤过敏,这也是阳气妄动郁于皮下之症;有人稍食淡水无鳞鱼则哮喘,此物生痰动火,痰火郁于肺窍则肺气宣降失司。
  
  春天阳气升发,有人说,应该顺应节气吃一些发物,这样才是顺应天时。的确,若平素健康无病之人可以按节令调节饮食。但若属易过敏的体质,每逢木气升发病情易见反复。因此逢春需忌辛散升发之类的食物,反而可以吃些酸性收敛的食物。古代大医早已明示,肝德在散,用辛味可助肝之散,用酸味可敛肝之过散。
  
  清明之后,南宁已经很热了。从一年来看,此时地面以上的阳气渐趋旺盛,最是户外锻炼的好时机。锻炼会出汗,春末夏初时节,机体阳气渐浮于外,因此可多出些汗,甚至大汗淋漓也不要紧。但若在秋冬时节,锻炼要适度,以后背稍微汗出为度,不可过汗。锻炼是为了养生,因此,需按时按地选择合适的出汗程度。
  
  春天木气主时,因此,春天养生就是要养机体的木气,使之与天地自然相合。凡芽类或苗类多得木气,如豆芽、竹笋、青菜、蒜苔、青葱等,具阳气升发之性,最适合于春天享用。特别是阳气不升的人群,多表现为低血压性头晕、精神不振、面色不红润等,于春天当多食芽类及苗类食物,配合养阳汤药或艾灸,最好。
  
  春暖花开,夏热蝉鸣,秋凉叶落,冬冷雪飘。四时更替,年复一年,人居其间,需懂养生。逢春则心气畅快以适木气;遇夏而汗出溱溱以适火气;过秋则闲观山色以适金气;得冬而寂然心安以适水气。心境随四时而移,自然合乎天地之道,人易康寿可久。若不识阴阳之序,或逆四时,妄耗真精,不知持养,则病易作。
  
  四
  
  养生需按四时之序。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养肝当升阳,生麦芽、桂枝之属为之主;养心当扶阳,附子、干姜之属为之主;养肺当敛阳,麦冬石膏之属为之主;养肾当潜阳,牡蛎、熟地之属为之主。此是治法大意,又需活法圆机,根据体质与病情,辨证用方。故每个人每个时节都需有不同的养生方法。
  
  天地阴阳随四时而变化。入夏之后天气越来越热,在人则阳气外浮,外实而内虚。养生当顺应阴阳的变化,将养内虚之阳。此时避暑需有度,勿因热而过于贪凉饮冷,岂不知阳气内虚,不耐冷饮。解暑的最好方式不是喝凉水,而是饮热茶,既解渴,又不伤阳。所谓春夏养阳,之所以养阳,因为内阳为根,为健康之本。
  
  夏天炎热,温度近40度,如何养生?天地之间阳气宣赫,人在其中,如处蒸笼。气血奔驰,汗液大泄,阳气妄动而阴津耗伤。避暑之法:渴则饮热茶,而非冷水,此时饮冷最伤中阳;喝绿豆汤可清暑解热,但中焦虚寒者忌多服;喝乌梅固本汤,以敛降浮火之功;心不能太浮躁,慢慢深呼吸,让心静下来,心静自然凉。
  
  夏日炎炎,我们劳作或赶路时需注意避免过晒太阳,以防中暑。按四时节气变化规律,人体的阳气冬天内敛,夏天则外浮。阳气外浮,阴气内守,阳气与阴气需保持平衡。若过晒太阳,机体阳气过于外浮而阴不能守,则阴阳离绝,此即是中暑。当先移病人到阴凉之处,并刺十指尖出血,以促苏醒。再据病证或针或灸。
  
  入夏之后,天气炎热。此时人体阳气外浮而中阳渐虚,最需将养中阳。若因天热而大喝冷饮,虽然暂时解了暑热,但反伤中阳。中阳一虚,则寒湿内滞而虚火即现,表现为各种上火诸症。所以夏天养生,重在养阳。养阳用灸法最是合适。一般可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以培补中阳,若有不适症状,则需据症施灸。
  
  夏日由心所主。心要工作,就必然会累,因此炎夏要重视养心。除了汤药、针灸以及推拿、食疗之外,亦可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以拉扯心经。一则双手指交叉翻掌外撑,两小鱼际根部使劲;二则双上肢在体侧外开45度,然后以小指为轴努力外翻手掌;三则双手握紧单杠,利用体重悬垂数十秒钟。以上动作皆自然呼吸。
  
  广西玉林的民间有“冬至鱼生夏至狗”的饮食习惯。认为“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夏至时节吃狗肉,可以抵抗寒风,且少感冒,身体好。从中医理论来分析,入夏之后阳气渐浮,至夏至而阳浮之极,其内阳亦最虚。此时借血肉有情之品补益内阳,甚有道理。但狗是人类的朋友,其实可代以羊肉,亦有养生效果。
  
  春夏养阳。越是到夏至,越要重视养阳。养阳的本意是养内虚之阳,因此,既可饮食温补阳气,亦可用汤药,或者艾灸,都可扶助内阳。食物及调料以温性或热性的为好,如羊肉、鹿肉、干姜、大蒜、大葱胡椒、辣椒、八角茴香等等,而忌生冷、油腻、凉茶。总之,天气越是炎热,越是要吃性温性或热性的食物。
  
  有人问:如果碰到阴虚体质的人春夏也要养阳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内经》早就明示,人生于天地之间,亦必受天地变化规律影响,因此,要想健康、长寿,想大病早日康复,就一定要顺应天地四时变化规律而养生。阴虚者若逢春夏,其阳气亦向上向外升发,因此,照样要养阳。推之,阳虚者若逢秋冬亦要养阴。
  
  夏天炎热,汗出不断,如何养阴呢?分析出汗的原因,是因为天热而阳气浮于外,卫气不固,导致营阴外泄,而其内阳反虚。因此,此时养阴需敛火和营卫,而不可清火滋阴。滋腻之品如熟地、阿胶等不合适,可用酸甘养阴之法。乌梅白糖汤甚好。此方乌梅酸敛浮阳,白糖调和中焦,合用既养阴,又止汗,兼可敛火。
  
  五
  
  夏天炎热,每个人都想凉快起来。多数人取凉的办法有二,或者用空调降温,或者喝冰冻的或凉性的饮料。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都不利于健康。夏天阳浮而内阳渐虚,最耐不得更喝冷饮,越喝内阳越虚;空调的寒气会闭塞卫气,导致营卫失调,反会生病。正确的消夏方法是适当敛阳温阳,可喝点酸味的东西。
  
  按天地规律,夏至前后人体阳气最浮,内阳最虚。因此养生需注意,一则忌食生冷、油腻,忌过饮冰冷饮料、啤酒,以免伤损中阳;二则不熬夜,能使身体阳气平衡,以平缓度过夏至;三则情绪平和,勿使七情过激。对于素体心气或心阳不足之人,若熬夜看球,大喜大悲,一惊一诧,则心之阳气被扰,最易出现意外。
  
  夏季炎热而汗出,这是自然现象。不少人怕热、怕汗,贪凉而猛开空调。岂不知冬冷夏热本是天地自然规律,把夏天变成冬天,是凉快了,但卫气被寒凉一侵,则营津不能外泄,继而阳气不能向外升浮,这样就逆了天地规律。逢夏阳气当升浮而反收敛,是让机体提前进入秋冬了。如此度夏,伤损的反而是自己的健康。
  
  二、饮食
  
  一
  
  有些人想养生,但不喜吃药,愿意食疗。且经常有人要我提供关于养肾保精的食疗方。对于虚劳诸损,渐见疲瘦,精力下降,腰酸膝软者,不妨试用此粥:山药、芡实、糯米各等量,加水慢火煮成粥,空腹随意服用。此粥能补虚劳,益脾肾,固精气,最适合于中老年男性服用。服粥后饮热黄酒一二杯,效果更好。
  
  凡是刺激性的食物都可能调动人体元气。生病时需扶足正气以祛除邪气,因此适当服些汤药,或者针灸,可以调动元气,促进康复,这是有益的事情。但平时无病时不建议滥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妄耗元气,甚至可能形成上瘾,影响身体健康。比如:吸烟、喝酒、喝咖啡、吃辣椒等等,都需适可而止,而不可过度过量。
  
  我遇到过这样的病人,每天下午三点钟左右就要喝咖啡,否则精神疲惫,注意力下降,非常难受;有人,不吃辣椒或者豆腐乳就吃不下饭;有人不吸烟就浑身不舒服,手足无措。再如吸毒的人若骤然脱离毒品,必然会出现巨大的痛苦,甚至失去人格。所谓的上瘾,其实就是药物或食物刺激机体导致元气妄动的反应。
  
  葡萄味道鲜美,被世人所喜爱。岂不知葡萄也是一味中药,有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强筋骨、止咳除烦、补益气血、通利小便之功,可用于诸虚劳损、气血虚弱、肺虚咳嗽、风湿骨痛、小便不利等病症。且鲜葡萄汁能和中健胃,增进食欲,若小儿老人食欲不振,常饮此汁即效。民间用葡萄加白糖酿酒,最是养生。
  
  葡萄全身都是宝。葡萄藤有温通止痛之效我临床常喜用葡萄藤治疗风湿痹痛、腰腿痛等,效果令人满意;葡萄叶能祛风除湿解毒消肿,用新鲜的葡萄叶子捣烂取汁,外涂治疗痱子,效果极好;鲜葡萄叶水煎内服,能止急慢性腹泻,特别是婴幼儿腹泻,效果神奇;葡萄籽亦被研发成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的保健品。
  
  每天于临床工作之余,我总喜随手拈点中药,泡水代茶饮。说话多而咽干口燥则泡点藤茶;春木过旺而气火上浮则泡点黄芩;饮酒过后则泡点蚕砂;眼睛干涩则泡点夏枯草与枸杞,如此等等,皆是随手拈取,或单味,或数味,不拘克数,自饮自酌,多有良效。时有朋友来访,泡点中药茶,对坐互酌,自觉乐在其中。
  
  有某亲戚自远方来找我面诊,治病之余,我常谈些中医养生的理念与方法。亲戚竟然毫无兴趣,只是说,我就是来找你的,你治好我的病就行了。其子先天脾胃偏弱,却嗜冷饮,我跟亲戚说不要再给孩子喝冷饮了,会伤损脾胃阳气的。亲戚却说,没事,都喝惯了,也没见孩子有什么不舒服呀。百般劝勉,竟无所动心。
  
  治病一定要重视忌口,有时忌口比治疗还重要。有病人抱怨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岂不知,肿瘤恶疾之毒向淋巴转移的患者,必戒口鱼腥及高异蛋白,否则会加速转移,导致病情恶化。再如,各种皮肤病要忌食高异蛋白、生冷甜腻壅塞之品及燥热上火之物,包括煎炸、烧烤、辣椒等等。
  
  在欧洲住在宾馆里,往往没有烧热水的壶,因为西方人一般不喝热水。我听说曾有某宾馆为了接待中国人,就在房间放了热水壶,但因不少人泡方便面吃而不去餐馆消费,他们又把热水壶给撤掉了。能饮凉水的人,一定要阳气充足,比如孩子阳气旺盛,喝了凉水也无所不适。但若素体阳虚,更兼饮用凉水,久则必病。
  
  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比如,我们黄种人血气不及白人旺,体毛亦比白人少,因此,喜欢热饮热食才舒服,遇冷要穿衣服防寒。若学白人也日常饮以凉水,常喝凉啤酒,久则必然伤阳。一些日本人、韩国人盲目学习西方喝凉水的行为,并且冬天亦少穿衣服,这是拿健康换潇洒,其阳气必伤,杂病亦必多见。
  
  二
  
  我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十年,我发现该地也有不少阳虚患者,或关节疼痛而成痹症,或罹患各种肿瘤,或畏寒肢冷,或面色苍白无华,等等,在治疗之余我常嘱咐病人以后改饮温水,以免再伤阳气。有病人复诊时告诉我说,从来不知道喝温水居然这么舒服。看来,养阳的观念在西方也不能丢呀。
  
  有人会疑惑,春天到底是吃酸好还是吃辛好呢?春天得木气而阳气升发,木之用为辛味,为升散,但木之体为酸味,为收敛。我认为需根据个人的体质与病情来选择,比如,平素健康无病之人,当适当食辛,当令蔬菜如生葱、大蒜都合于节令,食之能助木气升散;若皮肤病患者,阳郁于皮下,过食辛味反会导致不适。
  
  对于湿热内滞或痰浊内盛的病人,我常让病人一段时间内少食鱼及肉类,总有人问,会不会营养不足?我认识几位常年吃素的妈妈,其怀孕时亦完全素食,且生的宝宝也是素食。我观察素食宝宝精力充沛,健康无病,其面色红润。什么是营养不足?我只知道若每天正常吃饭,心情舒畅,周身无所不适,即是真健康。
  
  某心脏病患者曾服我助手所处的破格救心汤加减方,其病情迅速缓减而出院。病人平时一吃肉即便秘,且伴便血。我问病人母亲,为什么给他吃肉呢?其母亲说,儿子生病了都不能吃肉,好可怜呀。我说,吃素的人有福报,怎么会可怜呢。再说,您儿子一吃肉就生病,肉是他的毒药呀。吃素又健康又有福报,多好。
  
  我们平时吃饭有荤有素。有人认为,一定要吃荤食,因为荤食有营养。事实果真如此吗?多食荤食,能增痰湿,这是致病因素,与健康不利。而且荤食不易消化,影响排泄功能。素食既易于消化,又能保证机体摄入足够的能量。有人问,大病初愈,是不是不能吃肉呀?我认为,应该以素食为主,有助于早日恢复健康。
  
  吃素的好处很多,既有利于健康,又可增加福报,且能让心情舒畅。我认为,若不能完全素食,亦可在每年每月挑些日子素食,比如,我们工作室要求在24节气日全体素食,因为这些日子天地之间阳气变动比较剧烈,素食有助于使机体适应天地的变化;另外,佛家要求过午不食,晚上建议素食,素食有助于阳气敛降。
  
  从中医来看,治病以减食最为要紧。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若要早日康复,先需减食。若能以素食为主,康复的效果与速度会更好。有人问,如果不吃肉,那营养不够怎么办?我不知道营养是什么,我只知道若阴阳调和、脏腑平衡、气血充足,即是真健康。我推广素食,是因为素食对身与心皆有极好的改善作用。
  
  有人担心,素食大多寒凉,会伤损阳气。诚然,与荤食相比,素食偏于性凉,但素食若能合理搭配,也不会伤阳的。比如,有许多温性的蔬菜或调料,如大葱、生姜、大蒜、芥茉、花椒、胡椒、八角、丁香肉桂小茴香等,还包括一些温性水果,如芒果龙眼荔枝、榴莲、樱桃等,况且,五谷杂粮其性多平和。
  
  四诊之后,发现有病人湿浊很重,我建议暂时戒酒,病人说不能戒,经常要与朋友应酬,必需喝酒。我问病人,是您的健康要紧还是朋友要紧?况且,若您的朋友明知您有健康问题,却依然逼迫您喝酒,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我认为朋友是交心的,是患难与共的,是为朋友的健康负责的,绝对不是只知道逼朋友饮酒。
  
  我的素食观其一:我推广素食,因为素食有助于养生及疾病康复。有人提出,素食会导致营养不足。我认为,所谓的营养学不过是解释生命与健康的一种假说,并不一定是真理,因此不必拘泥。虽说身体是由物质组成的,但生命首先是一个物质与能量的动态平衡,健康即是阴阳平衡,脏腑和谐,气血充足,心情舒畅。
  
  三
  
  我的素食观其二:素食是为了健康,素食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因此,素食不一定与佛教相关。西方有不少人坚持素食,但他们信仰的却是基督教。吃素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生命与健康负责,是一种自我约束,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素质,更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不要把素食绝对化,选择素食是个人的喜好与权利,随意就好。
  
  我的素食观其三:素食是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别人强迫的。因此,选择素食是开心的,决不是勉强的。若因素食而心中不满,或者心生怨恨,那我建议还是不要选择素食。另外,素食要循序渐进,对于无肉不欢的人来说,或者偶尔素食,或者逐渐减少肉食,不必勉强自己。再者,吃素不是挨饿,照样可以吃饱。
  
  我的素食观其四:素食并不一定要忌葱姜蒜等五辛类食物,此类食物其性多温,有宣通阳气、扶阳抑阴之功,建议适当多吃。素食的人易出现阳虚诸证,因此,平时需适当扶阳通阳。但千万别以水果为主食,因水果多数性偏寒凉,久食最伤阳气。喜欢早晨吃水果的女生注意了:早晨要喝姜糖水升阳,不能吃水果降阳。
  
  我的素食观其五:素食后体重下降,因为素食让机体有机会排出长期肉食所堆积的痰浊水饮毒素,这是自然现象。但此时体力与精力却不会下降,反而有神清气爽的感觉。若素食后反觉体质下降、神疲乏力、精力不足,此时需缓缓素食,以尽量平衡脏腑气血,使机体有所缓冲,平时注意休息,过一阵子就自然恢复了。
  
  有人说,苹果性凉,那我用开水泡着吃,是不是就不凉了呢?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食物或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是自然存在的,并不因煮开或冷冻而有所改变。比如,生石膏性凉,煮成汤剂,其性仍凉;白酒性热,加冰块后,其性仍热。因此说,热水泡苹果,苹果的凉性并未改变,只不过其温度有所升高而已。
  
  有网友说:我吃过雪糕就喝一杯热水,这样是不是就不伤阳了。其实伤阳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其性寒凉的,一种是温度低的。比如,苹果性凉,能伤阳,煮开后再吃仍能伤阳,但温度升高了,能有所补偿,也就基本上平衡了。再如,有人坐凉的地上会腹泻,若饮点热水又会好转,这是热水的阳气补偿了中阳的伤损。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