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82|回复: 0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6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6 07: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一直把“取类比象”看成中医的一个最为关键的思维模式。天地与万物都可取类比象,比如:春天由寒至温,万物生发,即与肝的功能相当,因此,肝应春,主阳气升发;凡草木的芽皆是阳气升发的体现,与五形的木相对应,故凡芽皆能升阳。诸如此类,在学者既要认真观察,退而思悟,又需把天地万物相互贯通。
  
  我们每个人都要依赖一定的经济实力而生活着,若没钱,则生活没有着落。有的人因为从事中医挣的钱不足以养活自己,所以不得不放弃了中医。这我能理解。但是,将来等他们有钱了,他们还会再捡起中医吗?学习中医不唯要有聪颖善悟的智慧,亦需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若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那不如趁早放弃。
  
  中医认为,不管是治病还是养生,心神最为要紧。心主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和畅,则脏腑气血皆调和;反之,若心神处于怨恨恼怒烦忧愁等负面情绪之中,则脏腑气血皆失和,其健康亦将受损。治病时,医生用心辨证、处方、施针,病人亦要配合,让自己的心理快乐、向上、积极,这样有助于早日康复。
  
  中医重视心神。心主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影响着脏腑平衡和气血和畅。在中医看来,病人的感觉远比机器的检查重要;针灸治病要求医患双方都要治神;养生与大病康复都要求病人先培养心中的一团正气,并要求远离怨恨恼怒烦等五毒;久病需先安心神,妄动相火则肾精外泄。如此等等,皆是调治心神法门。
  
  美国NBA篮球水平天下无双,这些球员喜欢篮球,而且达到了完美的境界。由此,我想所谓的明医,必定是对中医充满兴趣,且把这种兴趣给做到了极好极美的境界了。纵观中国两千年历史,绝无不喜欢中医却成就明医的人物。要想成就明医,必然是投入真性情,辅以不懈地努力,而不可能是随随便便就学出来的。
  
  中国历代都有隐者,或学禅,神龙见首不见尾;或隐忍,甘于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就中医来说,若学得一身精湛医术而隐于江湖,不以医为业,是巨大的浪费。我辈既然选择了中医,进当有救济天下病苦苍生之志,退亦需有传承先贤学问之心,是进亦医,退亦医。若问医者以何为乐,则答曰:选择中医,乐在其中矣。
  
  “天人合一”是中医最重要的理论(不是之一),也是中医大厦的基石。只有把人放在天地之间去思考,才能产生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并产生中医的时间医学。因此,学习中医先需透悟“天人合一”,否则,根本无法入门。历代医家对此理论多有论述,我自认为最精彩的当属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天人解。
  
  十二
  
  爱中医的人学习并推广中医,而否定中医的却拿着科学大棒去打击中医。不管如何,中医自是中医,传承两千多年,至今不衰,将来也必然能传承下去。中医不会因为有人打击而消亡,也不会因为众人吹捧而疗效提高。中医是“天人合一”的理论,是道,也是理,即使暂时有人不理解,也终将被后人发掘并重视起来。
  
  学习中医当以兴趣为老师,以性情为动力,不必以功利为目的。若拘泥于功利,其害有三。一则或图以赚钱,或竟以谋名,其心不端,其德不正,其术亦难精;二则心境易趋浮躁,心浮则神越,神越则精漏,图其名利而弃其健康,不是正道中医;三则,因名利作怪而求速成,夜以继日,殚精竭虑,反失中医平和之道。
  
  有人说,医学的目标是临床治病,但中医却培养些哲学家、思想家。我却认为这是中医作为一种医学体系的特点。学习中医不能只学医术,还需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思想,以此作为提升医术的基础。中医不能只限于辨证用方,还需要高屋建瓴的哲学思想,只有站在文化的高度,才可能进入高明的中医境界。
  
  我相信,付出必然有收获,即使没有收获名利,亦足可收获丰富的人生、坚韧的心性与成熟的人格。学习中医需要一辈子努力,每天的一点点付出都是值得的。日并一日,年复一年,随着医术提高,不但对于天地的感悟渐而深入,而且还能救治大量的病苦。因此说,学习中医,勤勉努力,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呢。
  
  中医之所以能持续数千年而不衰,关键是能治病。也就是说,疗效亦必然决定着中医的未来。学习中医不能浮于纸面上,夸夸其谈,唯美其词,而要深入临床,从临床实践中摸索经验,提高医术。我瞧不上那些只会写书、编书、讲课,却从来不肯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人。我估计他们的书及课的内容也不过是抄袭来的。
  
  中医包括不少数字,比如,太极(1),两仪或二气(阴阳),三才(天地人),四时(春夏秋冬),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脾肺肾),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奇经八脉,九宫等等。学中医需理解每个数字的意义。
  
  中医理论博大渊深、精微奥妙,而且传承数千年,历代名医辈出,医著汗牛充栋。中医能治病,这已经被历代医家所证实,也被当代不少中医临床所证实。但中医能治病并不等于每个中医人都能治病。即使考了医师资格,甚至有了专家、教授等头衔,这都不意味着一定会治病。中医治病与资格、头衔完全是两回事。
  
  
  
  三、针药
  
  一
  
  经常听到一些慢性病患说,曾试着减或停用西药,但由于病情反弹,不得不又用上原来的剂量。我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来看,在减或停用一些西药之前,最好能同时配合中医治疗,或服汤药,或用针灸,既可改善体质,促进病情康复,并且还可以维持住健康水平,不至于因突然减或停用西药而引起巨大的反弹。
  
  临床治病,我喜用针灸,而且越是症状突出,用针灸的效果越是明显。在工作中我最喜欢听到病人说:症状缓解了。病人开心,我也开心。针灸既能调和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又可安神定志,针灸不仅能治病,亦可恢复精神,且有助于改善负面情绪及心理。若能配合汤药及其他治疗手段,相信效果更为明显。
  
  有某网友气势汹汹地问:你中药辩证施治,一个人一个药方,药材表面沾染哪些矿物质、细菌、病毒?100度沸水能否灭活?混合煎熬后生成哪些新物质?你自己都搞不清楚就让病人吃,这算负责任吗?负作用你标注了吗?有调查吗?——对于这些问题,我只想说,中药应用于临床几千年,有不计其数的样本资料。
  
  有人不满意针灸有效,辩解道:针灸治病有双盲实验吗?如果没有,凭什么说是针灸的功劳?如何排除其他因素缓解症状?——其实世界卫生组织早已认可针灸,认为针灸有效。当前多数国家都在逐渐接受针灸,并且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接受针灸治疗。但奇怪的是:国内的“科学粉”居然还在排斥针灸。为什么呢?
  
  中医理论非常高明,以此理论指导的中医临床亦有疗效。可惜的是中医的门槛太低,以至于一些骗子自诩为“名医”、“专家”,用中医的理法方药来忽悠病人。再者,中医其外延很广,包括日月运行、季节变化、物候气象、建筑风水、观相预测、人事更迭等,都与中医有相关性,这就为骗子们提供了缓冲之地。
  
  当世中医怪现象:当前医学界有一些中医人,挂着中医的招牌,却卖着西医的药水,且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国内有大量的中医药高校,却培养了不少会用西药的假中医;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中医院,里面坐诊的中医多数要靠机器检查和西药提成过日子;中医治疗急症本是专长,当前急诊科却再也不见中医了。
  
  各种慢性病的治疗,需要医生与患者一起努力。在医者需辨证准确,施方用药严谨,若已有良效可守方常服,以求量变达到质变;在患者亦需信任医生,不能频繁更医,以免耽误治疗,用方过程中若见症状变化,需经常与医生沟通,不迷信所谓的“专家”,不建议滥试偏方,平时重视养生保健,则大病自可早日康复。
  
  与一西医朋友闲聊,她说其妈妈反对任何医学,一辈子不吃药不打针。两年前妈妈关节疼痛,伴脾气暴躁,她努力劝妈妈接受针灸。检查见其下肢多有血瘀,因以点刺放血为主,一诊痛减,二诊痛失。几天前其爸爸嘱她劝妈妈再来针灸,并说疼痛倒是已经好了,你妈妈上次针刺后脾气大好,现在坏脾气又出现了。
  
  中药品类众多,大凡飞禽走兽、草木花果、矿物雨露等等,都可作药。其味则酸甜麻辣,辛涩苦咸,无味不具。药有药香,其味各有不同。当走进药店,诸药合处,诸香混杂,如入宝室,淡雅中有韵味。我喜欢药房,喜欢闻众药的香味,自觉其味天成,沁人心脾。遇有病痛,即诊脉调药,成治病良方,又觉中有回味。
  
  中药有药香,有些药香味浓烈,如白芷、公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肉豆蔻砂仁、檀香、藿香乳香、佩兰等等。香味中药其性多温,有的能化湿,有的能逐秽。比如:佩兰香能去秽,砂仁香可醒脾。香味药不仅用于治病,还多用于饮食以及养生。平时我们厨房里常备的香料多属香味中药,即有温中开胃之效。
  
  二
  
  有人讥讽中药,说中药都是些草根树皮,具体成分尚且没有搞清楚,作为治病的药物显得不科学。在此提出一个问题:何为良药?成分清楚的东西能否作良药呢?药是用来治病的,良药应该首先是可以治病,并且能治好病的东西;良药不应该有毒副作用,至少不能有太明显的不良反应。按这个标准,中药当算良药吧。
  
  良药不仅可以治病救命,还要有几个要求:一则应该是历久而不衰的,至少有过数千万例以上的临床实践经验;二则良药易得价廉,绝非老百姓用不起的天价药;三则良药有明确的适应证,只要对某一种疾病有显效即是,而不必包治天下百病;四则良药好用,一般人稍学习就会使用。中药是否属良药,我们可以思考。
  
  莱菔子即萝卜种,此药能升能降,生用则性升,可致呕逆炒熟降浊,能排痰气。李可老中医认为,此药生熟各半混用,服后上则频频打嗝,下则腹中雷鸣,频转矢气,此即气机旋转、激荡之明证,古人谓其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我治疗痰浊壅滞、阳明不降引起的高血压,常重用至30-50克,炒捣,煎服,有良效。
  
  生姜其味辛性温,能升阳出阴,宣畅阳气,祛五脏六腑的阴浊。逢春则天地之间阳气升发,正合乎生姜之性。早晨太阳升起,正对应于春天,因此,春天的早晨最适合于用生姜。晨养一日之阳气,春则养一年之阳气,善养生者,此时可晨服生姜红糖水,借生姜以升阳,用红糖以养血,血足阳升而肝气自然舒畅。
  
  张仲景所提供的经方共有314首,这些方子是后世医方的源头。历代医家在经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临证体会,不断变化出新,加减化裁,师其法而不用其方,创造发明了至今为止近十万首新方。如果我们能抓住经方的组方原则,把这些后世医方分类整理一下,基本上可让这些方子各有归类,从而更便于临床应用。
  
  我在微博与博客里推荐了不少药方,我的本意是与诸位网友交流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但并不建议网友自试其方。我认为:良医治病,首先要观天察地、识人、识病、识药,然后才能处方。而且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认识人与天地、病、药、方的关系。请找高明的中医面诊一下,达到辨病与辨证结合,庶几乎无大谬。
  
  抗生素性属苦寒,可清解热毒,但亦能伤阳。因此抗生素不可滥用,特别是素体阳虚之人,滥后寒凉后患无穷。我常会诊治一些长期挂水的孩子,其表现比较有特征:或目光呆滞,或反应迟缓,或面黄肌瘦,或有气无力,或食欲极差,或脾气暴躁,或发育停缓,或腹泻,或小便失禁,这些都是脾肝肾功能受损的表现。
  
  抗生素治疗真正的实热证效果极好,但阳虚之人就需忌用,否则虽然暂时有效,却是以牺牲体质为代价,而且会导致一些疑难大病及慢性病症丛生。为什么现在肝炎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多?为什么动不动就腰酸背痛?为什么精力不佳、或遗精早泄阳痿?我们需深思:抗生素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当前,石斛被商家吹成了神药,价格奇高,但其毕竟有所偏性,因此不可滥用。一般来说,石斛能益胃生津,因此可治胃阴虚诸症;能清热养阴,故可治火邪郁于咽喉导致的咽干咽痒诸症;能敛邪,故感冒不宜用;能助湿,故寒湿体质需忌用;其性寒,故脾胃虚寒而大便溏者忌用。好药需对证,否则,好药亦能致病。
  
  治病我最喜欢用针灸。其原因有三,一则,针灸速效,当病人出现任何不适时,针灸都可以“随手见功,应针取效”,作为医者,这样的感觉非常舒服;二则,针灸方便,不管是在门诊还是在旅行途中,都可随时施针用灸,缓解不适,因此不管我走到哪儿,身上永远都带着针;三则,针灸重视气化,合乎天地大道。
  
  三
  
  有人不理解中药,认为中药都有毒。其实,很多中药却是我们的日常食物,甚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比如,生姜、大枣胡椒花椒肉桂、丁香、桑椹龙眼肉核桃芡实枸杞山药、小麦、小米、高粱米、赤小豆、绿豆、豆豉白糖、酒、醋、茶、盐等等,既是中药,也是食物或调味品,有毒吗?
  
  有某专家指出:目前市面上的中成药有九成属寒药,西药的消炎药亦属寒凉。用之于年轻人的实热证,因其体质健壮,阳气充足,尚不能为害;若久用寒凉,阳气渐损,其体质必将变成三阴。而三阴体质之人若滥用寒凉,为患最剧。轻则更损其阳,加重三阴体质;重则外感邪气被压入三阴,埋伏下来,变成大病种子。
  
  今日有病人诊后与我闲坐交流,说他的亲戚亦是中医,但不能也不敢用中医治大病重病。平时治病好用寒凉,见面部肿即认为是火毒,必用清热泻火;用药极是谨慎,见我处方有姜半夏30克,即说这会吃死人的;自己家人生病时就不再相信中医,推荐去医院就诊;平时除了开中药处方,也给病人挂点水,开点西药片。
  
  春天正是收获白茅根的时节。此时白茅尚未生苗,其精气藏于根中,此物色白入肺,甘而略寒,禀春天阳气生发之性,能使机体内热外达,透表而出。又善利小便,引内热自膀胱而出。白茅根既可清郁火、利小便,又可滋阴津、凉肝血,临床上我常用白茅根治疗各种血证、水肿小便不利、上焦郁火诸症,多有良效。
  
  有人问,怎么判断药性是凉的还是热的,是五味中的哪个味呢?有什么指标可以检验出来其寒热温凉与五味吗?其实,中药的药性与药味没有可供机体检验的指标,是人的舌头尝出来的。古时神农氏尝百草,用的只是自己的舌头,他并没有一套实验设备。中医是一门体验医学,重视人体感观,自身的感觉才最真实。
  
  柳树得木气而春天发芽,木气升发,柳枝却向下而垂。从中医来看,柳枝得木气疏泄之性,却具敛降之力,此为取类比象思维。因此,柳枝能疏泻木气,清降肝火。高血压多属木火偏浮,引起上实下虚。可考虑用柳枝煎水内服,能引火下行。一般要趁柳枝刚发绿尚未长芽时,其中所蕴木气最为饱满,且降压效果更好。
  
  我面诊病人时,多会建议配合针灸,以提高疗效。针灸与汤药不同,针灸可以随手施针,让病人立即缓解苦痛,其效果之速,汤药不能及。而且,在国外临床工作中我完全以针灸为主,近十年来诊治过大量病种,效果满意。有病人问我不知看哪个科室时,我多推荐先去针灸科。多接触一下针灸,您会多收获一份惊喜。
  
  中医古时多分为内外妇儿骨伤针灸诸科,颇可切合临床需要。当前,中医的分科越来越细,比如:内科里面又能分出风湿、呼吸、消化、血液、心血管诸科,表面上看似乎中医分得越来越精细,更合于科学,实际上却是把中医给肢解了。有幸的是,针灸科却没有再细分下去,这勉强算是保留着一点纯粹的中医。
  
  清明之前未发芽的柳枝有祛风利尿降浊清火之功,既可治高血压,又治风肿尿闭。而发芽后即成柳芽,得木之敷和之气,能助肝之疏泄。或食用,或泡茶,皆好。在未开花絮之前采摘,晒干,同绿茶一起用开水冲泡,观之清香,饮之可口,颇有益于健康。此茶清泻肝火,消肿止痛,可防治黄肿病,又能治诸筋骨疼痛。
  
  小区电梯贴着卖小柴胡颗粒的广告,画面上写着:不伤肝胃的感冒药。有某女明星代言此广告,指着该产品说:你身边有肝不好、胃不好的人吗?——难道忘了日本的小柴胡事件吗?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大力宣传小柴胡汤能治肝炎,结果导致10例死亡。小柴胡伤不伤肝胃,那是因人而异的。否则,岂不是图财害命。
  
  四
  
  临床治病用方,或大或小,总由小方组成。何谓小方,自认为四味及四味药以下的药方都可称之为小方。有一味药成方者,针对单一病情,只用一药。所谓单方气死名医,就是说即使是重症顽疾,若能选对一味药,重用其量,往往药专力宏而收捷效。比如,临床常用的独参汤、一味薯蓣饮等即是单味药成方的典型。
  
  临床所用药方中多以两味药为基础。两味药是配伍的最小单位,俗称为对药或药对。两味药即有互相之间的协调或制约,是方剂的基本单位。不少药对临床极为常用,比如荆芥与大黄合称倒换散;仙茅与仙灵脾合称二仙汤;苍术与黄柏共称二妙;补骨脂与肉豆蔻合为二神;滑石甘草配成六一散等等,皆是临床妙方。
  
  临证时会遇到某些病人,描述很多症状,并提供许多西医诊断出来的病名。一般都可归结出一个或几个证候,按证施方即可。但有时症状太多,病机复杂,一个方子无法兼顾所有症状。我多建议病人选择针灸,一则针灸可以迅速缓解病人此时的不适;二则针灸与汤药配合,可以更多地兼顾治疗汤药不及的其他症状。
  
  针灸能干什么?有人说,针灸只能治腰腿痛;有人说,针灸只是为了康复保健;有人说,针灸不能治大病,更不能治肿瘤。其实,针灸能治疗的病种极多,不仅能治小病慢性病,还能治疗大病重症急症。针灸治病,首在医生有实力。若有医生告诉病人某病针灸不能治,其实是该医不精针灸,并非针灸不能治该病。
  
  经络是古人臆想的吗?经络的实质是什么?1989年国家科委将《经络的研究》列为国家攀登计划首批12个项目之一,投资了两个多亿,并结合现代所有最新技术来研究经络,最终的结论只有两条:一则,经络是客观存在着的;二则,目前尚无法证明经络的实质,留待以后再研究。否定经络的人不妨读读这方面的资料。
  
  有人问:手术切断皮肉,经脉也就随之断掉了吗?皮肉愈合以后经脉是否还会接续上呢?——皮肉愈合后经脉是会接续起来的,但毕竟已经受过伤害,这种伤害会导致持久的身体损伤。试想,一根针尚且能让经脉气血产生变动,何况一刀下去呢。下腹部丹田所在,内藏元气。在此处切割会伤损元气,导质体质下降。
  
  有网友问:经脉是什么东西,解剖出来,拍个照让哥看看。之所有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我想应该是拘泥于形质而不了解气化。我们总是相信自己看的见的东西,看不见的即怀疑其是否真实存在。经络的客观存在是看不见的,但可以通过实验室研究以及临床疗效看到。而且,只有活的机体才有经络,死了也就消失了。
  
  针灸已经推广到全世界,由此,经络实质的研究一直是中外学者的热点研究课题。至今学者提出了不少假说,包括经络与神经系统、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皮层内脏系统、生物控制系统、第三平衡理论、信息论等等,但这些都未能真正解释经络的实质。针灸能治病,本身就证明了经络的客观存在。何必一定要再解释呢?
  
  或问:经络看不见,那能测量吗?祝总骧教授发现了激发经络的方法:电激发的机械探测法、皮肤电阻抗测试法以及叩击声音探测法。他发现用这三个方法所发现的经脉线互相重合,宽度均在1毫米范围以内,其位置终身相对不变。不分人种、年龄、性别在十四条经脉都普遍存在,并和古典经络图谱呈惊人的吻合。
  
  有人问:针灸会不会类似西药的止痛片,效果是立竿见影,但病实则没好。这是两个概念,止痛片只是缓解了症状,而针灸既治了病机,又治了症状。而且,止痛片有肝肾毒副作用,针灸却没有。再者,止痛片需要坚持服用,因为根本没有治本。若病较轻,针灸一次即可治愈,若病重,则需要多次治疗,以巩固疗效。
  
  五
  
  经脉会不会被手术切断?截肢的人既然已经切断了经脉,为什么依然健康?此类问题相信困扰了不少人。经脉只存在于活的机体,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切割肯定会伤损经脉,出现诸多症状。但只要正气内存,就可自我修复,以恢复气血的运行。即使截肢,剩余部分的机体仍会维持着经脉气血的通畅,因此仍可健康。
  
  医疗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健康。何为高明的医疗手段?只产生效果,却不会对身体产生创伤,如此方属高明。反之,若拆东墙补西墙,即不属高明,甚至是低等手段。比如,凡药皆毒,若能对证用药,虽然病愈,但仍会有所损害,更何况药不对证,其害更大。针灸治病有效,且一般不会损伤健康,当属真正高明的手段。
  
  医疗时总会有些不良反应:有时针刺后针眼处稍有疼痛,稍活动多可迅速缓解;亦有时针处会有皮下青瘀,过几天可自然消失;有时艾灸后皮肤会烫出水泡,病人即会不满;有时推拿后出现手法反应,病人会不高兴。但手术后会留下疤痕放化疗后头发掉光,透析会出现血肿及血管硬结,如此等等,要不要抱怨呢。
  
  中医治病之法甚多,可服药,可针灸,还可刮痧、推拿、外敷、拔罐等。应该选用何种方法,可根据病情、体质、个人喜好等来决定。比如,小儿不喜针刺,可用灸法或推拿,既无痛,又有显效;再如,慢性病症若只服汤药不足以迅速改善病情,可配合针灸,可增其效;肿瘤晚期疼痛剧烈,选用针灸其止痛效果更好。
  
  中医有汤药内服法,亦有中药外敷法,而且效果不差于内服。常用外敷中药以气味芳香或厚重者为佳,则渗透效果更好,更有调动元气,刺激脏腑功能的作用。如细辛吴茱萸、肉桂、苍术、白芷、樟脑川椒等。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贴敷部位,或病变局部,或相关穴位,或肚脐等,常用水、酒、醋或蜂蜜等作粘合剂。
  
  中药之有效,首在药的质量有保证。草木类的中医多有药香,香味源自草木中所蕴藏的天地阳气。中药治病有效,不但是中药本身含有生命活性能量,药香亦是治病取效的关键因素。若中药久藏,或曝晒过度,或沾湿霉变,其香味即消失,其疗效亦必然减退。因此,若病家买来的中药毫无药香,估计药效亦不怎么样。
  
  针刺疗法几乎用于所有人。有人特别怕针,不敢针刺。其实,针刺并非一定疼痛,也可以是无痛的。比如,腹针就没有痛感,我临床上治疗过不少畏针的病人,用腹针后既无痛,又有效,有病人说以前怕来针灸,现在有些上瘾了;再如,挑刺拔罐,用极轻的手法,即使小儿亦无痛感;又如朱氏头皮针亦属无痛针法。
  
  阿尔卑斯山有晶莹的雪峰、浓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流水,其风景极美。山中大量分布着云杉。此树属松柏目、松科,有松树耐寒的特点,且高大通直。春天,其枝端发出嫩芽,我常掐其嫩芽来吃,其味酸,生津效果明显。我琢磨其性当温,入肝,无毒,当有温通阳气、生津润肝之功。在山间远足时可以此芽解渴解疲劳。
  
  中医用药,有取类比象、以形取用的特点。比如,麻黄茎细,与毛孔相当,可发汗解表;而大葱叶粗,与鼻窍相当,可开通鼻窍;蒲公英茎叶中含白色乳汁,即认为可治乳腺病核桃仁象大脑之沟回曲折,则可入脑补脑;人参象人形,则有补人之五脏之功。盖生命与万物皆由天地产生,三者之间当有相通相贯之理。
  
  针灸医生的水平高低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一则医者的理论掌握程度,特别是对针灸理论的感悟,这一点儿与学习汤药一样,若没有理论支撑,针灸与汤药都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则医者的针法熟练程度,手法是否纯粹、熟练、圆通,而不仅仅是取穴精、简、准。因此说,针灸是一件技术活儿,光学不练是不行的。
  
  六
  
  针灸医案与方脉医案不同。方脉病案可以完全展现医者当时四诊辨证、用方施药的全过程,读其病案,学其理法方药,以后见到类似的病例可以依案用方,照葫芦画瓢,一样有效。而针灸医案所提供的思路与穴法都只是病案的一个方面,其中还有医者的补泻手法,因此若手法不精熟,只是依案施术,效果不一定理想。
  
  针灸时,病人与医生都要用心。医生的心、病人的心要合在一处,一起为康复而努力。医患的意念要相通,因为意念即是心神,也是一缕阳气。心神到则阳气到,阳气到则诸阴浊滞塞自然疏通。若患者针灸时玩手机、聊天、胡思乱想;医者心不在焉,则针虽到而意不到,意不到则气不行,邪气不退,治病效果必差。
  
  针灸治神,这是取效的必需要求。针灸调的是经气,而经气微妙,不容易激发。医患双方都需深呼吸以放松精神,然后静心安神。患者神无外慕,细心体会得气的感觉;医者谨慎用针,手如握虎,澄神静心,嘱意于针尖。医患配合治神,其效才高。有些人迷信药物及手术,认为治神是迷信。这些人属中医的不治之类。
  
  学习针灸有助于内科临床辨证。比如,神门穴周围见青筋,即是心阳不足而寒瘀阻滞;太溪穴浮肿肾阳虚惫而水湿泛滥;三阴交略肿起是脾阳不振而湿盛;乳房上下有增生,是属胃经血阻滞;查周身某穴有压痛,当责之于其所属的经络及脏腑;如此等等。因此说,医者在四诊合参时,需重视经络及穴位的诊断。
  
  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国内的不法药商越来越多,中药质量亦堪忧虑。可喜的是中医不只有中药,还有针灸。针灸做不得假,疗效如何全凭医者对中医的感悟以及手法操作。而且,针灸可以针入症减,可称得上简便而效验。在国外我完全以针灸为主治疗各种疾病,效果颇为满意。由此,我愿意大力推广针灸疗法
  
  中国古贤发现了经络,经络中流动着经气,经气与生命与健康密切相关。由此,发展成了针灸理论与临床技术。在此基础上,古贤又发现经络中的经气变化与天体运动有相关性,进而结合历法与天干地支,演变成了子午流注理论体系。因此,学习针灸不仅要懂得应用经络与穴位,还要知晓其背后的天文历法理论基础。
  
  我在微博里写了不少自己的针灸临床医案。这些医案都是我的真实临床记录,在这些医案中,或直述治疗过程,或重点解释某穴用法,或分析病因病机,或详细说明某一症状或体征,等等。希望读者能从这些医案中有所收获。这些医案只代表我个人的水平与观点,因为医生不同,其辨证、手法、取穴等亦各不相同。
  
  历代诗人骚客每每折芳菲以遗所思,采芍药而赠将离,藉灵根佳卉以寄托情怀。古人多以草木入诗,其中即有中药。如屈原有“露申辛荑”、“扈江离与辟芷”等诗句,其中辛荑、白芷、江离(即川芎)都是中药。《离骚》中提到了数十种草本及木本植物,其中大部分是中药。读其诗,每见中药名在其中,颇增兴趣。
  
  按五味配合,辛与咸合能化滞塞。滞塞多由痰、饮、瘀或浊等积聚而成。由此,我常选取细辛与旋复花配合,一辛一咸,能化能通。曾治某病人自觉胸中痰涎胶滞,出现哮喘胸闷背痛诸症,叠用小青龙、小陷胸、定喘诸方,有效,但未能去根。以此二味加五味子酸收、枳实除胸胁痰癖,配合小半夏汤,效果满意。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二)
  
  〔五运六气
  
  一、理论
  
  农历十一月寒极而一阳始生。按十二消息卦冬至属复卦,群阴之中孕育出一线阳机。阴极阳生,意味着春天般的生机活力,阳藏于阴中,得阴之资养,渐趋旺盛。一年一个阳气循环,阳生阳长,阳杀阳藏。复卦阳气虽尚小弱,但将养好这阳气的种子,来日必将宣赫一时。中医之理与此相通,易医同源,医理自在其中。
  
  天地之间逢春主风,厥阴风木之气自大寒节气而开始。甲午年正逢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太阳寒水,且甲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逢大寒则冰天雪地,寒冷侵骨;得风木而阳动于下,寒冰渐暖;遇君火则火气易浮、阳气易郁,而多见上热诸症。故此时养生:一方面需保暖避寒,另一方面亦需清泄郁火,养元固本。
  
  春暖花开,夏热蝉鸣,秋凉叶落,冬冷雪飘。四时更替,年复一年,人居其间,需懂养生。逢春则心气畅快以适木气;遇夏而汗出溱溱以适火气;过秋则闲观山色以适金气;得冬而寂然心安以适水气。心境随四时而移,自然合乎天地之道,人易康寿可久。若不识阴阳之序,或逆四时,妄耗真精,不知持养,则病易作。
  
  越学中医,我越体会到我们老祖宗的高明智慧。古人观察天文,制订了夏历,即阴阳合历,然后把人放在天文与历法之间去思考疾病与养生。以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九宫八卦、脏腑气血等为材料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宇宙生物体系,即五运六气、子午流注体系。学会这个体系,既可用于疾病的预测,又可借天时而治病。
  
  五运六气是一个巨系统,其理论涵盖天文、历法及医理、物候、病象、生物、气象等多个方面。古人很聪明地把太阳、月亮及五大行星对地球生命的影响用这个系统来体现出来。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每个人的健康与生命都在这个巨系统之内。掌握这个巨系统不仅要学习天文、历法与中医,还要学习物候、气象等知识
  
  进入农历五月,天气越来越热。从十二消息卦来看,五月应之于姤卦,阳长已极而一阴始生,虽然阴始生,但气温却是越来越高。此时养生,最重养阳。养阳之法,一则补阳,二则不伤阳。补阳以艾灸为最好,不伤阳需忌过食生冷油腻。天越热,火越浮,越需养中焦之阳气,否则,寒湿滞于中焦,其火即成虚火邪火。
  
  每个天体都在飞速运动之中。我们呆在地球上,人人都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在绝对的运动中如何才能把握天地运动规律呢?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才行。古今中外,最有价值的一套体系是中国先贤以阴阳五行六气八卦干支等为材料所建立的五运六气。这个系统进可把握天地运动规律,退可应之于人的生命。
  
  人与天地相应,天地阳气变化,人亦应之。春则阳升,人体阳气亦升,是为木;夏则阳浮,人体阳气亦浮,是为火;秋则阳敛,人体阳气亦敛,是为金;冬则阳藏,人体阳气亦藏,是为水。土为中气,为阳气升浮敛藏的枢纽。因此,五行代表的是阳气的五种变化状态。五行需活学活用,切不可把五行拘泥成五种物质。
  
  中医认为,“神”即天地变化规律,是主宰万物生长壮老已的规则。一方面“神”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古贤发现了这个规律,把它应用到了中医的养生、临床与疾病预测之中;另一方面,“神”的变化又是莫测的,“神”如做客一样,处于不断移动变化之中,故曰阴阳不测之谓神。善中医者,亦必是善把握“神”者。
  
  太极有阴阳,一阴一阳,共存于一个太极之中。细悟太极阴阳,对于提高中医修养有帮助。比如,阴阳对立于一个系统之中,当阴显露时,阳是隐藏着的;而阳当令时,阴即处于对立面。分析阴阳,要看阴阳是否应时而当位,看阴阳是否和谐统一。正如养生、治病与修行,疾病的反面即是健康,而死与生对立存在着。
  
  “天人合一”是中医最重要的理论(不是之一),也是中医大厦的基石。只有把人放在天地之间去思考,才能产生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并产生中医的时间医学。因此,学习中医先需透悟“天人合一”,否则,根本无法入门。历代医家对此理论多有论述,我自认为最精彩的当属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天人解。
  
  天地运动有其规律,中国古贤发现了这个规律,并且发现人的健康与生命亦受天地运动规律影响。古贤把这个规律称为“神”。神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着的:春则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夏则在天为热,在地为火;长夏则在天为湿,在地为土;秋则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冬则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曰神乎神,客在门。
  
  
  
  二、应用
  
  一
  
  最近发热病人极多,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人多为患。分析其原因:一则此时为冬至之后,将近小寒,天地之间当逐渐寒冷,但国内多地气温回升,不利于阳气敛藏;二则受阴霾天气影响,不少人呼吸了太多阴霾浊气,影响了肺的肃降功能。肺其性属金,其功在敛降,肺气受损,不司敛降,则相火妄升,上浮而为发热。
  
  冬至之后天气寒冷,天地之间阳气敛藏,人多健康。若出现群发性发热,则必因各种原因导致阳气妄浮而为患。养生之法,重在敛降。一则避阴霾浊气,多用口罩,尽量减少户外锻炼;二则可多吃萝卜,以助敛降,另外亦可常服乌梅固本汤,有助于收敛浮火。若已经发热,是阳气先其时而妄动,需重视养阳气之根。
  
  2013年底冬至之后,南宁天气不寒,反而渐暖,此为反常。受天地气机影响,近段时间易见木火上浮诸症,或火灼肺金而咳嗽,或火浮于头面而见眩晕、眼红、口腔溃疡、痘痘等,或火郁中焦而见腹痛、胁痛等症,或火郁心中而见烦躁易怒失眠等,此类病症都可考虑用乌梅固本汤敛木火、和中气,或吃萝卜亦好。
  
  2014年初,天气不寒反热,易见大人小儿感冒、咳嗽、发烧诸症。分析其病机:冬本属寒而阳气敛藏,若天气变暖则阳气升浮,肾根不固,相火妄动。若逢风寒,火动于内,寒侵于外,其病则为下虚上热。我临床常用小柴胡汤加乌梅、白糖之属,既可疏泄木火以治标,又可调和中气以培土。配合针灸,多可速效。
  
  俗云:三九四九,冻死猪狗。明日已是大寒节气,身居南宁却天气暖和,是为暖冬。更兼雾霾四起,阴浊弥漫。人生其间,内外皆苦。内则阳不能藏而相火妄动;外则阳不能伸而郁滞于中。逢此四时不正之气,为患不小:一则肾根拔起,为来年温病之因;二则阴寒外感,成暂时感冒之源。若求健康,当先重视养生。
  
  当前不少地方阴霾四布,雾浊弥漫。大寒时节却逢暖冬,阳气疏泄过度。更兼2014年属甲午年,土气过旺则湿气流行,又逢君火司天,寒水与湿热之气交蒸,黄色尘埃弥漫。一则呼吸浊气而肺损,二则火气易浮而克金,三则湿气伤中,人居其间,此时最易出现疾病。轻则感冒咳嗽,或发烧,或腹泻,重则温病流行。
  
  立春之后,木气主时,阳气升发。受天地气机影响,人体火气易浮,会出现一些火气在上的症状,如:头晕、口腔溃疡、痘痘、眼红、失眠等。养生之法,在于敛降上浮的火气,或静心安神,不可妄动肝火,或服食涵养肝木的药物或食物,都可使肝气顺畅,诸症不作。若已经出现以上诸多不适,则需考虑用降气之法。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变冷,长江流域甚至下了雪。大寒前后天气过热,阳气升浮过快,得此寒冷,阳气反而沉了下去。现在已经是雨水节气,阳气该升而不能再降了。受此天地气机影响,不少人出现寒邪外感诸症,或为感冒发烧,或为关节诸痛,或为手足冰冷甚至冻疮,或为抑郁等,可从温阳升阳考虑。
  
  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也时刻受天地气机影响。中医讲“天地人合一”,就是强调人的生老病死与天地运动规律相关。天地气机每逢24节气会有较大的变化,严格来说,人体应该可以感受得到这种变化。为什么古人在秦汉时代就可以写就《内经》,我想,这与古人观天察地以及用自身感悟天地气机变化有必然的联系。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逢下雨天,就会睡得特别香。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来看:地气升为云,天气降为雨,地属阴而天属阳。下雨的过程即是天之阳气下降的过程。从中医来看,入眠即是阳入于阴中;清醒则是阳出于阴外。人与天地相应,下雨时天阳下交于地阴,人体阳气亦下降入阴中,自然睡得格外香甜。
  
  二
  
  天气降为雨,雨属阴。惊蛰之后,去年敛藏于地下的阳气升发于地面,触及自天而降的寒凉雨湿,寒热混杂,化而为雾。地气蒸腾,上浮于天,感天之寒气,聚而为云。云在地为雾,雾在天为云,其性皆属湿。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而寒,易伤人阳气。肺感之则湿浊蒙闭,为咳为痰;脾感之则湿邪困脾,为纳差为腹泻。
  
  今日春分,春分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一则是春天的中间;二则平分阴阳;三则自春分开始天地气机由厥阴风木变为少阴君火;四则去年秋天禀金气而收敛到地下的暑火,经冬至而动,立春而升,到春分升到了地面。因此说,春分最需养生,可静养,保持心情平和,适当素食,早睡觉,勿妄动肝火,勿过于劳累身心。
  
  春分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大寒至春分这段时间厥阴风木主时,去年收敛到地下的暑火开始慢慢地升动,但还在地面以下,因此天气寒冷,当重视养木,多养肝胆,以助木气升发;春分至小满这段时间则属少阴君火主时,去年收敛的暑火已经升至了地面以上,因此天气温暖,当重视养火,多养心小肠,以助火气升浮。
  
  立春之后,比较容易出现以下诸症:情绪不稳,失眠胸闷,烦躁不安,头昏头痛,或呛咳不止,或咽痛口苦,或吐血,或衄血,或腹胀腹痛等等。因春天肝旺,木火上浮。治此病当重视疏理气机,敛降气火,其方既不能温补,亦不能养血,又不可养阴润燥,只能用清泻宽胸诸药。我常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效果满意。
  
  肺主气,司呼吸,此“气”既是呼吸之气,亦是节气之气;肺主治节,“节”即节气之节。推之,若有人平时症状稳定,每逢节气而疾病发作,当责之于肺。平时未发病时,可根据体质及舌脉诸象,察其虚实寒热,调肺之气机升降,或补或泻,使归于平衡;若逢节气而病作,此时多非虚证,故不能用补法,只能调之。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三)
  
  〔辨病〕
  
  一
  
  一般来说任何脏腑、气血、寒热等病症都会在后背产生各种反应。心胸及头面病症其反应多在大椎至膈俞之间;中焦脾胃病反应多在膈俞与肾俞之间;下焦妇科、肛肠、生殖等病症反应多在肾俞至尾骶椎范围之内。其反应或为压痛,或为皮下的小结节,颜色红、白、黑、紫、褐不等,大小或如针尖,或如米粒。
  
  针灸治病,不仅需辨证,需循经取穴,亦需重视皮肤上的各种反应点。凡是机体皮肤上的任何异常反应,都会与内在的脏腑气血相联系。因此,善治者于临床时会仔细寻找皮肤上的各种反应,有压痛者是为阿是穴;见凸出或凹陷者亦有助于疾病辨证;若遇到各种皮下小结节,可用三棱针挑刺,挤出黑血,多有良效。
  
  小儿咳嗽,医生往往会开出宣表开肺、化痰止咳之类的套方。虽时效,但若小儿咳嗽屡经中西药治疗,外感已解,但咳嗽不减,迁延不愈,且出现白天咳嗽少而夜间咳嗽频频,并伴食欲不振睡眠不稳,踢被子,手足心热,时或烦躁,或夜间低热等症状,此时需重视看舌,少苔舌红属阴虚;苔厚黄腻属食积。
  
  诊病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医诊病不只是摸脉看舌问诊,亦需详细观察病人的神态、行为。比如,有人语速极快且急躁,即知其心火偏旺,不管何病,需考虑清泻心火;有人反复重复同样的问话,即知其肝气不畅,需配以疏泄肝气的方法;有人忧虑不安,对康复没有信心,即知其木火不升,需考虑左升木火,如此等等。
  
  俗语:胎前宜凉,产后宜温。胎前气血旺盛,气有余便是火,故宜清热以安胎;产后气血俱损,气不足便是寒,需温补气血。但此非绝对,需病人的具体情况具体辨证。比如:胎漏有属热,亦有属寒,故安胎不可滥用寒凉。否则,寒凉伤损阳气,阳气失其升提,反易致坠胎。关于此理,清代明医黄元御论之最详。
  
  毫针刺入肌肤,即可引动经气,绕于针下。经气属正气,也是机体的原气,有祛邪之功。经气一到,则诸阴邪病浊自退。因此,凡皮肢上出现的各种反应物,如瘢痕白斑湿疹红疹痒疹、红点、黑斑黄褐斑、色素沉着以及皮下脂肪瘤等等,都可在局部针刺或围针,久久针之,使元气宣通,有助于祛除其病症。
  
  临床上我发现不少高血压病人其脉沉软或沉涩,且经常服降压西药。寸口脉动显示的是全身元气运动的状态,脉浮大是元气充分发动的反应,而脉沉涩是元气不足,鼓动无力的反应。若元气不足而见血压升高,其本应是正虚于下,故不可强力降压,而需以扶元固本为主。否则,滥服降压药,恐怕元气渐虚,其病渐重。
  
  在应激状态下,为了保证上半身的血液供应,机体会自动调整血压,使血压升高。而大多数的高血压病即是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的自然反应。因此,治高血压绝不能拼命降压,只盯着血压计的指标,这是治标不治本,如此治疗无异于雕影琢月,举火焚天,又有何用。缓解机体的应激状态,扶足元气,如此才是治本之道。
  
  肾病的病因:一则素体阳虚,若外感寒邪而滥用寒凉,则邪气被压入三阴层次;二则寒邪外袭,引动三阴伏邪,则内外交攻,外见感冒诸症,内见畏寒肢冷、面色青白、小便浑浊或有血。治肾病可用六经辨证,扶起三阴之阳,祛除内伏之邪,使邪气透出三阴层次。若拘泥于见病治病,见症治症,病邪不祛,终成顽疾。
  
  寻医治病,病人描述病情需清晰明白,免得引起医生误解。比如:有某人来诊,说脚骨痛。细问之下才知道是膝盖疼痛。——广西一带经常把整个腿都认为是脚;再如有病人用词极简,问哪里不舒服,答曰头,再问头怎么了,答曰痛,而绝不多说一个字;有病人胃痛,我问多久了,答曰自当兵开始,而不说三四年了。
  
  二
  
  生病了,去医院看医生,做做相关的化验检查,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病变,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耽误治疗。若同样的检查连续做N多遍,就有些过度了。一方面抽血、X光伤损健康,另一方面反复检查也让心理遭受折磨,这难道不是自讨苦吃吗?毕竟病情是否康复,还是自己的感觉说了算。
  
  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三:一则负面情绪与心理,导致脏腑气血失调;二则风寒暑湿燥火外邪干扰,自营卫入侵;三则饮食劳倦所伤,导致内伤。经常有病人询问:病情未见好转,是怎么回事?我认为,医生只能帮助病人缓解不适,康复的原动力来自病人自己。若完全依赖医生而自己不肯努力,终是雕影琢月,于事无补。
  
  有的人体瘦,怎么吃也不胖;有的人却容易肥胖,甚至喝凉水也长肉。俗语:瘦人多火,胖人多痰。推之,瘦人多筋,肝主筋,瘦人肝气易滞。木郁或火旺而津伤,或克土而脾弱。脾主运化,若运化失司,即使能吃能喝,终难化成肌肉;胖人多肉,湿寒偏盛,而阳气不伸。阳不化气,痰饮阻滞,湿浊弥漫,其病为胖。
  
  临床诊病,望诊为先。望诊所在,包括病人体态、说话方式、面部五官、手掌以及病灶部位。以我的经验,望诊不能盯着看,特别是面部,有时一瞥足矣。望面部往往会让病人不好意思,因此,趁看舌头的功夫一望即可。每个人的面部五官七窍都有其不同,望诊时要把面部五官的各种气色形态结合起来,以综合判断。
  
  中风多见,预防为上。虽其名为风,但风只是标证,其本在于下焦肝肾虚惫。若肝肾精血充足,则风气不会妄动;若精血衰耗,下焦虚损,则肝风飘摇,渐成上实下虚之证,若夹痰火或瘀浊,猝然遭逢暴怒暴急,则必成中风大证。预防之法,首在安心养神,培补肝肾命门以实下焦之虚,兼以清降风火痰瘀,以防其变。
  
  时有病人周身肌肉、关节、淋巴等疼痛,但却非痹证。其症状:肿而不红烫,痛而多剧烈,每发于肌肉丰厚之处,且反复发作,此处未愈,他处又起。我常诊为流注。其病因,或饮食不节,或房劳过度,或外邪侵袭,或情志内伤,或产后恶露,导致邪气留结,气血凝滞,我常用《证治准绳》中的败毒流气饮,多效。
  
  有的人平时极少发烧,但服几付汤药后竟会发烧。从中医来看,若人体的阳气充足则整个身体一团祥合,邪不能容,诸病不生。若一旦某处阳气不足,阳气无力祛邪,则邪气留滞,或发为疾病,或暂时无所不适,却埋下了将来生病的种子。若服汤药或针灸后,人体阳气激发起来,会自动产生排邪反应,表现即为发烧。
  
  发烧是正气与邪气交争的反应,发烧只是一个症状,但不是疾病。因此说:发烧并非坏事。大病患者经过正确的治疗后,正气渐旺,会自动产生排邪反应,此时出现发烧是大好事。正确的治疗思路是扶正以祛邪,而不是把发烧当成疾病来治。建议大病患者出现发烧时选择针灸疗法,既有速效之功,又不伤损正气。
  
  现在不少孩子的脾胃很弱,分析其病因:一则学校功课繁重,思虑伤脾;二则嗜好冷饮寒伤中焦;三则父母批评、唠叨,导致孩子肝郁,木郁伤土;四则,过食煎炸烧烤等不易消化食品,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五则,偶患感冒发烧而滥用抗生素等凉药,寒邪入里,伤损脾阳。因此治疗孩子的杂病,需重视调理脾胃。
  
  治疗杂病的过程中,先需顾护脾胃中焦,这是后天之本。脾胃不可伤,病是否好治,先看中焦元气是否虚弱。若外感风寒愈后,一定要调理一下脾胃,使中气健旺,则生机焕然,方保无虞。养中之法,有四君、六君、理中、大小建中、二陈、平胃散诸方,可随证选用。木郁乘土,最伤中焦,因此,调中还要重视疏木。
  
  三
  
  脾属土,凡是脾胃病,都可考虑调土。按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木乘土,因此可养金以制木,则木不伤土;本来土可克水,但若土弱水旺,则水反侮土,因此可泻水以全土;火生土,补火可温土、燥土、燠土。若脾胃虚寒,多用理中丸,即是温阳补土法;若理中不效,则需用四逆汤,这是补火以生土,火旺而土强。
  
  病多生于寒,仲景之所以著书名为《伤寒论》,他所重视的也就是这个“寒”字。而治病之法,也需以祛寒为主。寒邪自外而入,邪之来路也即邪之去路,所以治诸寒证需重视培养阳气以祛除寒邪。我临床所见,感冒是受寒,脏腑病也多因于寒,推之,肿瘤、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证也与寒邪内客相关。
  
  外邪侵袭机体,阳气奋起抵抗,其表现或为发烧,或为咳嗽,或为诸痛,或为其他诸实证。若邪气未能及时驱除出去,或者滥用寒凉药物,则外邪可能内伏于机体,这就是伏邪。伏邪为患最烈,或干扰脏腑气血平衡,或耗损三阴阳气,其病状则变化多端。可以说,大多数慢性病症以及一些大病都属伏邪为患。
  
  六经辨证重视三阴三阳六个病位,若能灵活辨证,多有良效。比如,急性肾炎,按六经辨证,属于三阴阳虚,寒邪自太阳直入少阴层次,因此,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直接把寒邪拉出来,其病即可速愈;再如,肾炎水肿,多属太阳寒水之邪侵犯机体,水气不得外越而肿,若用大青龙汤可内外双解,其效如神。
  
  去年我助手跟我谈起一个病例:男,50多岁,脑梗塞史,经施针用药,偏瘫已愈,现说话不清晰,每受寒则加重,脉弦紧。问我当用何方。分析其病机:寒邪外客,其证属表实,这是葛根汤证。用经方则有是证用是方,不必担心麻黄会不会升高血压、是否适合于中风。今日得知,病人用此方后效果极好,说话已清楚。
  
  关于诊断,从《内经》来看,我认为“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句话最为关键: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总纲。不管是面相还是舌脉诊断,先要考虑人体与天地相联系,与四时阴阳变化相应。且气血内联五脏六腑,外溉四肢肌肤,有诸内必形诸外,气血的外在表现无不显示着五脏六腑的状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