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434|回复: 1

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1 17: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书友会第78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干祖望
  编辑/张亚娟 校对/陈启雄
  

  I导读:干老的这篇文章让小编想到了平时在书友会文章下评论的各位书友,对于大家而言,言之有物的评论何尝不也是知识呢?正是有这些“茂草俊士”,何愁中医褪色?
  

  
  十步之间,必有茂草
  

  这句话,出之于汉·王符(85~163年),他的《潜夫论·实贡》有: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步,古人以脚步来测量远近。每步多少?从明朝每步8尺到清代5尺,历代各不相同,总之,都是形容其面积之小,但竟然也有草木茂盛之地。十室,即十个户口的小村,地方很小,但也有俊杰之士。它的内涵,是指地方虽小一定也有人才。
  

  可惜的是蛰居小地方而没有人来发现、赏识、重用他们而孤芳自赏,终致浪费而无法一展才能。诚如太史公叹谓:“明珠暗投”(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江苏省无锡市祖传名喉科黄莘农主任和我聊天谈到两人的际遇,黄谓:“你的声望比我高得多了”。我答:“的确比你高,但你先看我俩站的地方,你在平地上,我在高山顶上(指南京中医药大学、省中医院),如其你在地窖里,一定谁也看不到你了,更低”。言毕大家会心的莞尔一笑。
  

  东汉·韩康卖药,非但当时名气妇孺皆知,直到今天一谈到卖药,第一个提到的就是他。他所以享盛名,因为他卖药在国都热闹黄金地段的长安市。如其在旁的地方,哪一个人会知道他。我想东汉到现在历1800多年为什么仅仅他一个出名。唐·孙思邈(541-682年)在86岁之前隐居终南山,有谁知道他。86岁那年,唐太宗李世民把他请到京师,寓长安市光德坊,从此即名满大地,誉享千秋。如其没有来到高山之顶(国都)而仍在终南山,至多是一个牛鼻子道士而己。
  

  前天收到一封寄自南京市大厂区医院刘荣善同志的信。我并不认识他。展牍一读,原来是把我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干祖望医话》批评得体无完肤。并指出70处错误,除去排字、校对造成者30处,后计40处。一部30万字而有40处错误也足以自责矣。内自相矛盾2处、无知武断2处、有叛医理2处,似有难恕之罪。除了少数有些矫枉过正之处,但都十分正确。笔者在自疚的心理下去函道谢。
  

  刘荣善与我素不相识,以意度之,是年轻中医,如在50岁以上,则世事人情老练而决不敢写这样的信。读书一定很多且博。有几部少见的书,我谓“失传”,他纠正谓“我这里就有”,更证明对中医书的兴趣。他临床、医德无法反映,但这样的文化水平,刻下中医中己百不得一。如给他一个适当的机会,可能是一个杰出的中医,而且是在中医“后继乏术”趋势下,或可参加力挽狂澜。
  

  因之想到我们这样一批“既得利益者”,坐在这把椅子上,能够心安理得吗?能不能有一天,老朽小朽下岗,让茂草俊士来扛大旗,以求中医永不褪色。【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I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辽宁中医杂志》,2000年第01期。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I 投稿:tg@linglanshuyuan.com
  (欢迎广大书友进行原创投稿)
发表于 2015/11/11 19: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都有这样的心胸就OK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