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870|回复: 0

一药多名 高药价肥了谁的腰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3 18: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央视

央视生活5月31日播出节目一药多名 谁来买单,以下为节目内容。



  看病难、药价贵这可是老百姓的心头之痛。近年来,“一药多名”的现象在医药行业非常流行。那么,什么是一药多名?药品名称到底乱在哪里?记者日前对重庆的一家药店进行了调查。



  日前,记者来到重庆市一家大型的药品批发超市,想在这里挑选一种常用的感冒药。但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整整的一个货架上满满当当的摆着几十种感冒药。



  药店销售人员:一共21种。



  这20几种感冒药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有以感字开头的,比如感康,感叹号,还有许多以克字命名的,比如快克,可立克。批发的价格从1.8到8.5不等。不过记者发现,在这些感冒药品的外包装上,都或大或小或清楚或模糊,无一例外地印着这样7个字,“复方氨酚脘胺片”。



  在我国,一种药品一般都会有通用名也叫化学名,商标名称,有的药还有商品名。商品名是由生产厂家给药品起的名称,像快克、感康等;而通用名和化学名则是某种药的标准名称,是由国家药典和药监部门根据药品的化学成分统一规定的名称,像“复方氨酚脘胺片”就是感冒药的通用名或化学名。



  换句话说,记者在药店看到的20几种感冒药其实是一种药,它们有着相同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而已,商品名虽然不同,功能却是一样的。



  然而许多消费者并不清楚药品的通用名和商品名之分,他们往往把新的商品名和新药联系起来。



  记者:像这个药盒包装,您知道哪个是商品名,哪个是化学名吗?



  消费者:不知道。



  记者:平时买药你是注意看商品名,还是注意看化学名?



  消费者:只要看它包装漂亮我就买,我没注意看它什么名什么名。



  消费者:化学名?平时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全都是看广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厂家不同,药品剂量、类型不同,具有同一个通用名的药品,可能全有多个商品名,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在我国,200种常用药品中有4个商品名的占20%,5个商品名的占25%,6个商品名的占25%,7个商品名的占15%。



  时常更换的药品名让医生措手不及



  一个通用名,多个商品名,这就是所谓的 “一药多名”。 随便翻开一本药品招标采购手册,一种普通的抗生素阿莫西林,这是通用名,它有“阿乐欣”,“阿莫仙”,“本原莫星”,“阿林新”等等这么多的商品名,剂型和规格更是千差万别,有胶囊,有颗粒,还有咀嚼片,一盒的多少分量也都不同。面对药品五花八门的名称和千变万化的规格,专业人士又是如何看的呢?



  在北京的一家药房,对于这些时不时变化的药品商品名称,药店的销售人员也很无奈。



  药店销售人员:我们也得看,说实话我也记不住,它来回改,还得去学化学名。



  在重庆一家药房的进货处,一位长期从事验收和登记药品的工作人员,对于一药多名现象也感到很头疼



  药店工作人员:它把商品名打得特别醒目,很大一个字,有时我们验收的时候,不注意它的商品名和化学名(的区别),有时候厂家印得不清楚,单子也不清楚。如果我们没看清楚的话就容易入错,必须认真仔细地对应好了才入库。



  在医院,再有经验的医生也不敢仅凭经验就在处方上开药了,因为时不时更换的药品名往往让他们措手不及。



  医生:经常记不住,有时候是很古怪的一些名字,今天记住,明天后天又来一种新的名字,同是一个药,我们经常打电话给药房,那个药叫什么名字,现在变得叫什么名字。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方廷钰告诉我们,一药多名带来的不仅仅是麻烦,还有可能是对病人的伤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方廷钰:对患者有一定危险性,如果医生真的把药开重了,患者出了事怎么办,同样一个药本来一天吃两片就行了,结果它换了名医生也不知道,有的药是有协同作用的,开了这个药还可以开别的药,结果两个药都是一样的东西,药量就增加一倍,危险性就大了。



  看来这一药多名是既没方便老百姓,也没有给临床的用药带来好处。但为什么一药多名现象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呢?一药多名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同样的药剂量大的反而便宜



  刘群,长龙集团董事长,从事医药行业20多年,多次参与药品的投标,他认为,一药多名为药价虚高提供了方便。



  刘群:药费贵了,药品没有变,便宜的药现在仍然便宜。比如青霉素7毛钱一支,扑热息痛3分钱一片,病毒灵片一分钱一片,这些都没变。是用的药不同了,临床竞争性的促销带来了用药的不同,也是因为一药多名,一药多价。



  以药品招标手册里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为例,它的商品名有先锋必,先抗,全达,罗奇等,基本上一个生产厂家就有一个不同的商品名。即使是同一厂家生产的同种药品,不同规格和剂型的药品也可以有不同的商品名,比如:枣庄百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氟罗沙星注射液,0.1克含量的叫惠博,0.2克含量的叫大克莎。剂型的多变造成价格的混乱。



  刘群:每一个药不同的名字价格不一样,招标中标的价格也不一样。你看辉瑞制药的0.5克的头孢哌酮钠,它的中标价是36.35元,而国产0.5克的中标价是11.5元。国产的1克的中标价是5.04,1.5克的跟1克的比较,1.5克的价格马上变成了40.70元,2克的变成了25元,二叶必变成了18元。



  在招标手册中,同样是这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0.5克一支的,商品名有先锋必和先抗两个,1克一支的商品名叫欣达宁,价格比0.5克的还便宜。而1.5克一支的商品名叫全达,价格竟要40.7元一支,是欣达宁价格的10倍!2克一支的商品名又有罗奇和二叶必两个,价格分别是20元和18元,比1.5克的全达要便宜近一半。同样的药,剂量大的反而便宜,这是什么原因呢?



  刘群:因为招标的时候它是单独的规格,独家规格的,别人没有。它就把价格投得很高,大家都有的规格,它就投得低,进行竞争。



  原来,根据我国药品招标的规定,招标会上,必须是3种以上的同种规格同种剂型的药品一起投标竞标,通过厂家之间的竞争来确定合理药价。为了避免和其他药厂价格竞争,厂家往往通过改变药品规格和剂型来注册一个新的商品名参加投标,这种所谓的新药因为规格比较独特,没有其他药厂与之竞争,定价可能就会高很多。所以专门制造一些奇异的规格和剂型以应对药品招标成为药厂乐此不疲的做法。



  在一家医院的药房里。记者就见到了一种规格为0.3125克的药。



  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斌:一般都是0.3克或者0.35克,0.3125克这是多么奇异的规格。现在生产这种奇异规格的厂家越来越多了。



  在药厂挖空心思生产这些利润较大的独特规格的药的同时,一些临床要用的廉价药反而没了踪影。



  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斌:有一种抗癌的常见药品环磷酰胺注射液,在我们这里曾经断货了半年。如果环磷酰胺这种抗癌药没有的话,病人只能改用一百多元一支的异环磷酰胺注射液来代理,这样病人的负担就很重了。



  医生:不是因病用药而是因费用药



  刘群:同样一个药,很多个商标的名字在医院,谁给的钱多,医生就用谁的。



  在刘群的手里就有这样一张普通住院收费记录,病人因为发烧住院9天,花掉药费2284.27元,而抗生素类药费1592.6元,就占去药费的大约80%。



  刘群:药方里使用的抗菌素非常多,基本每一类都用上了。比如头孢类的、大环内脂类的,还有青霉素类的都用上了,它是一个全方位的使用抗菌素,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抗菌素,这些高档的药里带有处方费,就是临床促销费。



  由于同一种药不同的厂家生产往往有不同的商品名,所以医生在用商品名开药方时,实际上也等于选择了药厂。药厂当然希望医生多开自己生产的药,一药多名就为这种交易提供了方便。



  刘群:现在的药费是医生开方开出来的,谁给的费用高,医生就用谁的药,医生不是因病而用药,而是因费而用药。



  一药多名造成了药费的居高不下,肥了医药代表,也肥了那些拿回扣的医生,最后买单的还是老百姓。为了打破这条利益链,从今年的3月份开始,重庆的10家医院与全国千家药厂以及药品流通企业搭建了惠民中国医疗行动联盟,加入这个联盟的会员在医院看病可以享受药费以及检查费的优惠,而加入联盟的医院必须用药品的通用名开方,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青霉素一个月的用量相当于过去一年的用量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也是第一家启动惠民联盟的医院。从今年的3月1日起,这家医院医生开出的药方全部使用通用名,这样在药方上看不出来医生具体用的是哪个厂家的药,厂家自然就不能像过去那样,通过统方的办法来给医生回扣。



  院长:以前那些高价药,怀疑有回扣的药,一下子都不开了,便宜的药用量上去了。



  药剂科主任:比如说这种酚磺乙氨,它的价格是32元左右。而这种酚磺乙氨是注射液,它的价格只有0.17元一支,过去,贵的在医院用量很大,一个月大概用到1700支左右。开展惠民行动以后,一个月的用量只有4支,便宜的药过去用量较小,每个月的用量只有5000支。开展惠民行动以后,一个月的用量达到17000支。



  同样,硫酸庆大霉素,肌苷针,维生素B6针等价格在几毛钱的常用药用量都比过去有了成倍的增长。



  院长:青霉素一个月的量大概相当于过去一年的销量。普通的药销量上来了。药品收入降低很多,大概我们医院一个月降低近300万。



  虽然药费收入的下降给医院带来一定的损失,但是有统计表明,医院的门诊和住院人员数量已经开始有了增长。



  院长:最近消委有个统计,我们门诊的病人的量增加15%到20%。医院就是要薄利多收,要把好的医疗条件,硬件,软件,医术奉献给社会,奉献给病人。



  国家不再对仿制药批准商品名



  不仅是医院在寻找解决一药多名问题的办法,政府职能部门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今年3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新修订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并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名称管理的通知》,决定从药品注册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管,严格治理,以逐步消除“一药多名”的现象。



  在新修订发布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对药品外包装上通用名和商品名的字体大小颜色都做了明确规定:商品名称的单字面积不得大于通用名称的1/2,并且不能与通用名称同行;通用名的字体颜色应当使用黑色或者白色,与相应的浅色或者深色背景形成强烈反差;也就是说,自6月1日此规定实施起,消费者一眼望去,新注册药品的包装上最醒目的将是通用名了。



  注册司负责人张伟:我们规范药品名称的使用,和限定药品商品名称的使用,以及规范药品商标的使用,我们试图从药品包装和说明书的规范性上来做出要求,从而能够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内,来遏制一药多名这种现象。



  《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名称管理的通知》强调, 2006年6月1日以后申请的药品,除了新的化学结构、新的活性成分药物,以及持有化合物专利的药品外,其他品种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也就是说,以前那种只要改改剂型、剂量就换一种商品名的现象,被杜绝了。



  通知还强调,药品广告宣传中不得单独使用商品名称,也不得使用未经批准作为商品名称的文字型商标。国家药监局出台的这些新规定都大大控制了药品商品名的滥用。



  注册司负责人张伟还告诉我们,从今年6月1日起,国家将不再对仿制药批准商品名,预计今后我国每年新增药品商品名不会超过100种。



  有关药品商品名的新规定还真是大快人心,为药品正名,不但能吹掉药品名字的泡沫,而且有望吹去药价虚高的肥皂泡。作为普通消费者而言,以后买药看通用名称就行了,同一种药价位相差大,消费者自然会选便宜的,这势必让那些打着新药幌子忽悠消费者的药品现出原形,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药品“换汤不换药”价格涨的现象,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老百姓能够放心吃安全药,不花冤枉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