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休闲广场
›
医药看台
›
象科学的要点与中医学
返回列表
查看:
1329
|
回复:
0
象科学的要点与中医学
[复制链接]
镜水居士
镜水居士
当前离线
积分
67
发表于 2006/7/27 18: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以“体”为认识层面的思维,着眼于形体形质,偏向于空间和相对静止,因而必定主要依靠抽象方法和分析方法,将世界分成个别和一般、本质和现象两个对立部分,将事物之整体归结为其局部构成。这就决定了其认识方向,总是追寻事物的稳定性、确定性、唯一性,把复杂性还原为简单性。这样做,有无比优越之处,也有不可克服的局限。
以“象”为认识层面的思维,着眼于不断
运动
变化的事物现象,将重心放在自然的时间过程,因而必须主要依靠意象思维和综合方法,以抽象方法为辅助,视整体决定局部,不对世界进行个别和一般、本质和现象的分割,而在主客互动中寻找现象的规律。象科学不排斥对形体形质的考察,但以对“象”的认识统摄和提带对“体”的认识。?
《系辞上》说:“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是《易传》对“象数之学”的简要说明。“象数之学”就其认识论的意义也就是“象科学”。它强调以自然的时间过程为认识的重心,此“自然”非现在所谓“自然界”之自然,而是
老子
所指之“自然”。象科学特殊的认识领域,可以用老子的一句话来概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自然”解为自然而然,或自其然而然,是指不受人为控制和人为设定的,向内外环境彻底开放的自然状态过程,或曰“通其变”。这“变”之过程即显示为“象”。取法自然,也就是要求研究和循顺自然状态的时间规律。因此,可以认定象科学,是研究在彻底开放的自然状态下事物运动规律的科学。
西方科学传统以空间为主,主要从事物的形体、形质层面认识世界,以静态本体和抽象所得的本质为万物的根源。这就决定了,它总是在人为控制和人为设定的条件下研究事物的运动与过程。其所得结果一般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条件具备时,结果会完全重复。但是,这样的科学方法以丧失现象的丰富性、个体性为代价,其科学成果只能在严格控制或严格设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它越是求得可以完全重复,它需要的条件则越是严格,它在外部即自然状态下的效用也越差。然而,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能够被严格控制的对象是很有限的,自然界和社会人事中的许多事物根本不能控制、不能设定,却需要人们加以处理和应对。那种牺牲现象丰富性、个体性的作法和科学成果,不仅在随机自然事变面前难于招架,而且已经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麻烦和负面效应。我们知道,那样的科学首先要在思维和实验中将对象加以切割、分解、抽取、隔离,因而一当要将它们的成果付诸实践以实现人类的一定目标,势必以破坏自然事物的天然状态为前提。今天,这类科学已足够强大,以致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社会)正受到威胁。?
事物在自然状态下会受到各种随机、偶然因素的推荡,具有复杂性、至变性的特点,但是它们并非纯然混乱,没有规律。寻找这种规律正是象科学的使命,故曰“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系辞上》)须要明确的是:(1)象规律不能以控制性实
验方
法获得。即使对象能够被控制,也不得那样做,因为那样就失去了自然状态,不再是象科学所研究的对象。(2)许多象规律不能或难于用精确的数学公式表达,因为象规律要对随机偶然因素和现象的丰富性、复杂性、个体性作出适当估量,这是数学所不能或暂时不能作到的。(3)象规律无疑具有可重复性,但它的重复性是性质上的重复,而不是量的重复。
由于象科学以时间为本位,故主体对客体采用相融、共生和尊重的态度;又由于象科学研究的是事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规律,所以象科学的指导思想是“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中庸》)其宗旨在于和调并提高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求得人与人、人与万物共存、共荣、共享,所谓“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易传》)。可见,象科学将真理与价值、认知与道德天然地融合到一起。
中医学是依“观物取象”的原则形成的人身科学,主要是意象思维的产物。中医学无论在生理病理还是在临床治疗上,着重把人身看作一个自然之象的流程。这也就决定了中医学必定以自然生活着的人为认识对象,属于象科学。
阴阳五行
作为中医学的理论框架,规定和制导中医学的取向,使其全部内容和所揭示的生理病理具有鲜明的时间性特征。关于人之生命的基本法则,《
内经
》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
•宝命全形》)故
五藏
配属春夏秋冬,十二经脉相应十二月,精
气分
先天后天。又说:“合人形以法四时
五行
而治。”(《素问•藏气法时》)“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
灵枢
•终始》) “终始”即时间节律。可见,中医学着重把人视作生命功能状态和信息传导的流动过程,研究人身生
命运
动的时间性规律。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特征。所谓“辨证”之“证”,正是属于“象”的范畴,主要指人身病理变化不同阶段的整体表现,而不具有或仅局部具有空间定位(
解剖学
)的性质。它所要把握的主要不在于机体的
器官
实体(这也是它必然会有的局限),而在于人身作为活的整体的功能结构关系。它强调精神对生命的特殊意义和关键作用,因为精神是人身最高层次的功能。其所规定的,正是生命时间过程的机制和机理。它们与日月天时相应,表现为机体发育和生命维持的节律。
以时间为主的选择还促使中医学在整体观察、开放式实验之外,多采用内省的方法来认识人身和环境,于是发现了“气”。“气”是时间属性占优势的物质存在,与空间属性占优势的实物和物理场不同。“气”在生命运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生命流程和生命感受的承担者和推动者。
“气”为
中国古代
学术(主要是医学
养生
)的伟大发现,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正好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物质观或实在观。古希腊的原子论仅具有哲学意义,至19世纪道尔顿才提升为科学概念。“气”则从一开始就既具有哲学意义,又具科学的实践价值。因为气的存在在养生和临床的无数案例中得到证实,几千年来气概念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和养生。尤其要指出的是,气的各种养生和临床效果,至今不可能用其他形态的物质存在来解释或替代。气,决不仅存在于人身之中。它“细无内,大无外”,“无不通透”,与实物性存在对称相容,构成世界的另一半。事实上 ,如果没有气,或者放弃了气概念,也就没有了
经络
藏象,没有了经络藏象与日月四时的应合关系。那还有什么中医?
中医学研究气,并以气为基础建立藏象
经络学
说,其途径之一是通过“象”。唐王冰注《内经》曰:“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素问•六节藏象》注)中医之象主要是指人体作为活的整体显露于外和所感受到的功能动态过程,是人体内外相互作用关系的整体反应。象的实质是气,是气的流动。北宋张载曰:“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南宋朱震曰:“气聚而有见,故谓之象。”(《汉上易传•系辞上》)象是介乎气和形体之间的存在,一般总是在有形物体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显现出来。一切有形之物,尤其是生命机体,都是生化之宇,气在其中上下周流,升降出入,推动其变化。其一部分聚于形体之表,显示出该物的生化状况,功能特点,内在实质,即为象。虽说是“聚”,但仍在流动。不聚则不可见,不流动则失气之本性。?
象与阴阳、五行等范畴属于同一层面。《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其篇名即表明,阴阳属于象的范畴,而不属于形体形质。形体形质本身无所谓阴阳,唯当它们呈现出一定的功能、作用,发生一定的关系时,方具有阴阳的属性。该篇说:“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可见,阴阳是象不是体。同样,五行也是象而不是体。
《
周易
》和中医学在认识上都以“象”为本位,而中医学所探索的是关于人身生命之“象”的规律。阴阳五行应用于中医学,其内容正是关于人身整体功能关系的规律。所谓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就是说,必须在人身功能和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上找到根据,而这些又都在“象”上有所表现。
因此,中医学主要是以与阴阳有应合关系的“象”为依据,来理解人身构造和生命机理。这与西医学以形体为本位是不同的。以形体为本位,则必须确定对象的体形轮廓,空间位置和物质构成。所以,西医学以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和机体物质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为基础。而象作为气的流动,系活的生命整体的动态机能反应。
对人体物质构成的研究,西医学主要采用抽象方法和分析方法。在认识过程中,不得不把生命的丰富性、生动性、整体性舍弃,将复杂多变、充满个性的生命整体还原为简单的构成单元和枯固的一般。因此,西医学像整个西方科学一样,长于把握静态的类别,难于把握动态的个别。它可能精确诊断某一类病,但不能确切了解某一个人的病的特殊性。而意象思维的方法,不做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的对切,在认识过程中能够以简驭繁,保存现象的丰富性、完整性,不做任何破坏,使经过辨析而被确认之“象”,囊括关乎患者
疾病
的全部要素、变量和参数。因此,中医辨证能够把类别和个别、共性和个性、常时和瞬时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全面把握,有可能将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能够因人制宜并使
副作用
减少到最低限度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具有哲学认识论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巨大意义。
“象”要比“体”敏感。
病邪
刚客于身,尚未成病即可见于象。故辨证论治可提前发现不适,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而形体性的诊断治疗,一般只看重物质构成方面的变化;然物质构成发生异常时,则病已成,患已深。
“象”要比“体”丰富。人是生物机体、心灵道德和审美求真的统一,是形和神的融会。以形体为本位的医学,难于包容人的社会道德和心理精神层面。而辨证论治,察看人的气象,自然地可把人的精神世界纳入其中。所以,中医学有利于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从治病到治人的转变。
过去一直说,整体观是
中医理论
的最大特点,当然不错。但如仅说到此,似乎还不究竟,因为西医也有它的整体观。要把这个问题理透彻,须知整体有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性质。高级、复杂的整体由相对低级、简单的整体按等级结构(或曰圜道)的方式组合而成。组成复杂整体的每一个等级都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为其下属等级所不具有。高层等级的规律不仅把本层结构统合起来,同时也把其下面的各不同等级结构统合起来。整体的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内部和外部联系越复杂。
经典
西医把人看作器官的联合,其人体模型是机械的整体。现代西医注意神经体液调节,并从分子水平观察
遗传
基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则将人体理解为物理化学的整体。西医整体观的水平不断上升,但至今基本上仍是以还原论和解剖学为基础来理解人的整体。这使西医即使在研究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时,也主要是通过解析精卵细胞和遗传分子双螺旋结构体来加以说明,即以空间结构为依据来解释时间的变迁。因此,西医学的人体模型是物理(广义)的整体、实体的整体和以空间为主要特征(并非不考虑时间)的经过分解的整体。
中
医理
论尽管具有朴素性的特点,但它从一开始就以在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中自然生存着的整体的人为对象,因而它所把握的是人身整体最高层面上的规律。就藏象经络和辨证论治的内容看,中医学的人身模型是生命的整体、气的整体和以时间为主要特征(并非不考虑空间)的自然整体。而西医所把握的人身整体,在层次上要比中医低。就是说,中西两种医学属于人身整体等级结构的不同层面,而不同层面有不同的规律。
中医学有属于自己的特殊领域,有自己的优势和广阔远景。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其意义决不限于医学。它的突破和跃升,定将推动整个象科学的复兴。当今,人类认识的重点,正在从静态本体转向自然状态过程,从空间转向时间。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
心理学
、教育学、生物进化论、经济学、广义社会学、
预测学
、风险对策等等,在这些迫切需要重新建树的领域,数学实验方法、抽象方法、完全性重复等理念,已显露出巨大的局限性,而采用象科学的方法则有可能奏效。毫无疑问,中国传统象科学及其方法有待提高和发展,必须合理吸收现代科学的相应成果,但不是通约,更不可唯西方科学传统是从。?
参考文献:
[1]杨适.哲学的童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刘长林(1941-),男,生于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院
哲学所研究员、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原载《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
中医
,
运动
,
五行
,
解剖学
,
经络
,
中医学习
相关帖子
•
站长您好,民间中医网经常无法访问
•
音乐能治病,听音乐调五脏。
•
关于召开第四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暨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
•
重返感言
•
阴阳五行是超迈古今的,关于宇宙自然的科学认知体系
•
阴阳五行是超迈古今的,关于宇宙自然的科学认知体系
•
中医七不治 - 什么叫胃气绝,有什么症状
•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
•
十四经经络动态图标准版(附内经原文)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