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031|回复: 0

弘扬中医文化 保护珍贵遗产 北京将修复清代太医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4 01: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医院”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尤其这些年清宫戏的火爆,也加深了人们对太医院的认识。经过多次历史巨变,沧海桑田,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在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清代太医院的最后遗址仍有部分建筑尚存。

    清代太医院原设在东交民巷路北。1901年依照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东交民巷被划为各国驻中国的使馆区,太医院只得搬走,暂借东安门大街御医白文寿的宅子栖身,不久又移至北池子大悲观音院。1904年,太医院新址在地安门东侧建成,共有东、中、西三个院落。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东城区政协委员杨梅香等人在去年东城区政协会议上提出了《修复古代太医院遗址、发挥东城中医文化优势》的提案,令人欣喜的是,东城区政府已经把修复太医院的计划纳入了“十一五”规划当中。

    杨梅香介绍说,太医院是古代宫廷医疗机构,掌管宫廷的医疗和教育事务,在当时的全国医疗事业中处于中心地位。东城区的清太医院遗址,是我国仅存的一处皇城医药文化遗址,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太医院至今还保留着“诚慎堂”、“首领厅”、“医学馆”及附属建筑,现为北京文物普查登记项目。但由于该院年久失修,太医院遗址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将对不可移动的文物造成严重损害。为了有效发掘保存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必要尽快抢救修复。

    修复太医院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除了拥有部分残留遗址这样的硬条件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软条件。杨梅香介绍,东城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属于中医研究的“国家队”,人才济济,而且该院的中国医史博物馆、针灸博物馆内医药文物收藏丰富。此外东城区还有北京中医院、东直门医院、鼓楼中医院以及同仁堂分店等著名的中医药单位,有许多清代御医的后裔及传人在此居住。这些中医机构、文物、人才等有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为抢救、弘扬皇城医药文化准备了优越的条件。

    谈到修复后的太医院的设想时,杨梅香说,将以太医院为中心,将中医文化教育展览、皇城文化旅游、中医医疗、中药经销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京城特有的中医文化品牌区。将创办“中医文化博物馆”,聘请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博物馆、针灸博物馆的专家进行设计,复制、借用、征集古代中医文物予以展出;创办“京城国医堂”,邀请清太医院御医的后人中仍在从事中医的名家坐诊,使之成为具有全国品牌的中医医疗中心;开办“神农药市”,在修复的太医院周边开办高品位的药品交易市场,出售著名中药材中成药;丰富皇城文化旅游线,把玉河风貌恢复工程与清太医院古建筑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风景优美、文化味道深厚的旅游环境,吸引国内外旅游者。

    据了解,东城区很重视太医院修复工程,组织工商局、文化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并请专家研讨。目前,太医院的复原图已经绘制完成,下一步将吸引投资。这一工程是复杂的,难度也很大,但它的意义也是巨大的,我们期待太医院的修复能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