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古月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73-1-7 第七天 临终正念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02: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第一集 七十一年


  第四天 以无我心念佛


  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无我心念佛」。

  佛教里无论大乘小乘,皆以修无我心为宗要,甚而言之,直到成佛,也是以无我心为标的。成佛便是二我皆尽,所以说佛是无心道人。

  如果我们借天台宗的判教来说,无我心实是竖贯五时,横赅八教。

  所谓「我」,是随因缘而生。若无人众寿的因缘,便不会有「我」的观念了。既是因缘而生,当然就没有「我」的自性。如果定有「我」的自性,则「我」便不应有所转变。

  譬如现在人身是我,如果人身定是我,便不应随缘更转为畜生。既可转为畜生,便知人身之「我」没有自性。如果畜生中定有我的自性,便不应再转生为鬼。如果六道轮转不停,便知六道皆无我之自性。如果说「我」有自性,便不应有六道之轮转了。譬如有人执着,人死后还为人,狗死后还生成狗,我们说这种人是常见。

  如果人死后还生人,那么初果死后还生初果,二果死后还生二果。如是说来,众生永不成佛。须陀洹永不能成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十信的菩萨死后还生十信,不能生十住、十行、十向、十地乃至等觉。等觉菩萨自兜率下生人间,还是等觉,不可能成佛。

  同时也无善恶因缘的增上。人行恶还是生人身,不落三涂;人行善,也不会得善报,生天成圣。农夫种庄稼,纵然上肥,庄稼长得也不好;不上肥,缺雨水,庄稼长得也不坏。因为增上缘不发生作用故。

  事实上并不如此,谁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众生借修行的因缘,皆可成佛。由于随缘的关系,才有六道的轮回,乃至十法界的转变。因为随缘转变,所以知六道中没有「我」的自性。所以说六道中无我,乃至十法界中无我。以「我」无自性故,所以凡夫才能成菩萨,菩萨才能成佛。

  无我不是断灭,而是说无我之我,无生死轮回。没有生死轮回便是法身。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化生,便是分证法性身。所以无我之我,才是真正的我。

  无我之我,或者说法身,具有四种德,即常乐我净。

  因为无我之我,不受六道轮回,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便是一种「常」德。

   生死最苦,既然不生不死,便是一种「乐」德。不生不死,而能常乐,便是一种大自在。既然大自在,所以才是真我,这便是「我」德。不受生死,不受轮回,自然清净,这便是「净」德。所以无我心若到究竟处,便是常乐我净四德。

  世人多执有我,以有我心便造恶受苦,不得往生了。因为有我心一起,便生三种缘。合于我的便生亲缘想,譬如亲人朋友等;违于我的便生怨缘想,如仇人敌人;和我不顺不违的,便生中缘想。这三种缘,都是从有我心生出来的。念佛人讲怨亲平等,同生西方,所以不应生有我心。

  由于三缘,便产生三种受。对亲缘便产生乐受,如母子夫妻在一起便感觉快乐;对怨缘便产生苦受;对中缘便产生舍受。所谓舍受,便是既不苦又不乐的受。

  由于苦乐舍三受,便产生贪瞋痴三毒。对乐受便生贪,对苦受便生瞋,对舍受便生愚痴。

  由于贪瞋痴三毒,于是造十种恶业。身犯杀盗淫,口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意起贪瞋痴。由于恶业因缘,于是堕入三涂受苦。

  所以追究起来,众生受苦报,皆由「我心」而起,若不除「我心」,便不厌离娑婆,欣往西方了。所以要以无我心念佛。如果详细讲,应该谈到除「人我心」和除「法我心」。但是时间不够,所以不能详说。

  简单说,除去「我心」,便不会生三缘。不取着三种缘,便不生三受。无三受便不生三毒。无三毒便不造诸恶业。不造恶业,便不受苦报。不会系留于娑婆世界,得以往生极乐了。

  所谓无我心,便是经上所说的无为。无为不是断灭,是不取相,不起贪瞋痴也。

  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又说「须菩提!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可见无为法者,就是无我心也。无我心就是没有我人众生寿者相心,也就是没有贪瞋痴心。

  所以大乘小乘修行,都是以除我心为根本。大乘除二种我,便是人我、法我。二种我除尽,便是佛。我们凡夫应该持戒念佛,除去「我心」。

  人生活在世上,如果「我心」重,那么生的时候,便产生一个「贪」字;命终的时候,便产生一个「恋」字。恋妻子儿女放不下,恋财产放不下。于是产生痛苦,恼乱其心,失掉正念,不得往生。

  如果人知无我心,那么活的时候,心中有一「舍」字,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临命终时,便得一个「脱」字。作如是想,这一下可解脱了,不再受娑婆苦了,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国了。所以我们应该以无我心念佛。

  现在就让我们以无我心念佛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8 00: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第一集 七十一年


  第五天 以清净身语意念佛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开始加香,大家心理上莫起紧张,要调身心,安之若素。

  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清净身语意念佛」。何谓身清净?就是身不犯杀盗淫。何谓语清净?就是口不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何谓意清净?就是意不起贪瞋痴。以清净身语意念佛,才能和四十八愿相应,和佛相应,才得往生。

  佛七期间,大家都受八关斋戒,便是为了给清净身语意作增上缘。佛七的一切规矩,如禁语啦,闭六根啦,这一切也是给清净身语意作增上缘。

  清净身语意,名为十种净戒,其功德力自凡夫一直到佛。成佛的原因,不过身口意三业最极清净而已。不论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乃至菩萨戒,都不出这十种净戒之外,都是以这十种净戒为根本。

  清净身语意,可从事和理两方面来说。先从事的方面说,不犯十种恶业,便是从事的方面讲。从凡夫以至于菩萨,都要依这十种净戒而修。一旦修行圆满了,便是成佛。如果详细分别来说,菩萨万行,都不出这十种善业。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就是这十种善业的具体行法。故十大愿王,皆须以清净身语意来行。所以从事的方面讲,清净身语意便是普贤行。

  从理的方面说,要想清净身语意,必须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乃至于一切法不住于相。如果住了我人众寿相,于意一定起贪瞋痴,于身一定起杀盗淫,于口一定犯四种过恶。所以十种恶业,实是由着相而起的。

  如果离我人众寿相,于一切相离相,离相无相便是实相。所以三业清净,便是化事归理,这叫作文殊智。从理的方面讲,身语意清净便合于实相理,叫作文殊智。

  普贤行则事周,可于诸法成就一切功德;文殊智则理圆,可约诸法归乎实相。所以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实是表示佛法的事理周圆。约文殊言,示诸法实相;约普贤言,示实相诸法。诸大乘经,如华严、法华、涅盘、般若……等,无不是宣说事理周圆的深义的。

  普贤行普化事周,成就一切功德,叫作福具足;文殊智究竟理圆,归入诸法实相,叫作慧具足。福慧两足便名为佛。

  其实文殊智普贤行,不纵不横,不二不别。事观则曰普贤行,理观即名文殊智。譬如身不犯杀盗淫,口不犯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意不起贪瞋痴,自然便没有我人众寿相。同样道理,祇要离了我人众寿相,也一定身口意三业清净。所以说文殊智是体,普贤行是用,由体起用,用全归体。体用一如,皆由一心所起。

  是知事理周圆,皆归一心。事周则横遍十方,理圆则竖穷三际。因为这个「理」,佛出现于世,此「理」也在;佛不出现于世,此「理」也在。常住不易,所以说理圆则竖穷三际。

  横遍十方,便是无量光;竖穷三际,便是无量寿。所以阿弥陀佛,即是理事周圆。我们若以清净身语意,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自然便和无量光、无量寿相应。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可以说唯有持念阿弥陀佛法门,最为周圆。现在有很多人,祇作循文解义的工夫,不知深契佛所说的道理。所以古德说:「宁可少闻多解义,不可多闻不解义。」又说:「会义者得旨,不会义者徇文。」所谓徇文,便是死于文下之谓也。

  是知身语意三业清净念佛,即是事理周圆。而事理周圆,不出我之一念。诚如天台宗所说,一念具足三千性相也。文殊智理圆,可以说一念即是因果依正的「性」具足。普贤行事周,可以说一念即是因果依正的「相」具足。我今以清净身语意持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下便是三千性相具足。所以「以清净身语意念佛」,一定和佛愿相应,一定能往生西方。

  因为从今天开始加香,所以不多耽误大家的时间,尽量给大家时间念佛。恐怕讲多了,反而乱大家的心。

  现在我们就以清净身语意来念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8 0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和尚云「佛七第五天,开始加香…」
按:加香即增加念佛功课之意。西莲净苑的佛七,重视调适精进、精进调适,前四天正常作息,在第五天加一支香,第六天加两支香,第七天圆满日,加三支香,第七天最后大迴向完毕佛七圆满已近晚上十二点了。隔天早上开检讨会。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9 06: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第一集 七十一年


  第六天 切愿正念以待时


  今天是佛七第六天了,希望大家精进念佛。有一句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说过去五天中虽没得到一心不乱,请不要灰心,在最后两天,要更加努力。大家要决定相信,至诚念佛,一定得往生。经上说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十念、三念、一念皆得往生。我们七天之中至诚念佛,焉有不往生之理?临命终时定能蒙佛接引。所以大家应起决定信,坚信莫疑。

  再有两天,大家都要回去了,今天我们讲一讲,回去以后,念佛应该注意的事项。所以今天讲的题目是「切愿正念以待时」。

  七天念佛,在于勇猛精进,克期求证。回去以后,要尽形寿持念佛名,所以要时时刻刻切愿正念以待时。所谓切愿,就是至诚恳切发愿要生极乐世界,要见阿弥陀佛。要知道,我们往生与否,是看你信愿之有无。有信有愿者往生,无信无愿者不得。至于生到西方莲品的高下,要看你念佛的多少了。现在人念佛者千千万,往生者寥寥无几。不怪别的,就是因为信不真、愿不切而已。所以大家要至诚念佛,切愿求生。

  什么是正念呢?正念就是佛念。我们要始终保持念阿弥陀佛之念,这便是正念。所谓「以待时」,是等待命终之时,也就是佛说十念法门中的念死法门。

  或许大家听说这个「死」字,感觉不吉祥。其实「死」是最吉祥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说的死,就是往生极乐,证入涅盘,成就佛道,获得无生,直入无为,获得法身。这不是最吉祥的事吗?所以大家念佛,一定要生死心切,真为了生死念阿弥陀佛。所以印光大师把「死」字贴在自己的床头上,就是怕生死心不切呀!

  世间有一般不知死的鬼,终日争名夺利,吃私贪污,甚至作奸犯科。祇要他想到自己会死,可能便不会争夺了、贪污了。

  所以我们念佛,要体念无常,生死心切。时时刻刻想到无常迅速,深怕除恶不尽,拖累自己受恶报,不得往生。深恐积德不力,不足为往生的资粮。我们要念死心切,力行除恶修善,发愿往生。

  祇要切愿正念,不管无常何时到来,我们随时可得往生,随时可获解脱。这便是切愿正念以待时的真义。

  一个人临命终时,一生所造的善恶业,不论记忆不记忆,一时俱现眼前。行善的人,善道境相便现在前;造恶的人,恶道境相便现在前。念佛的人,西方弥陀圣众,宝池金莲,自然便现在前。所以我们要至诚念佛,临终西方境,便自然在目前了。此所谓净业成就,诸佛现前也。

  如果一个人造恶太多,所谓恶贯满盈,临命终时,地狱境相便自然出现了。此人见到地狱境相,生大恐怖。遍身汗湿,双睛翻白,口吐白沫,两手扪摸虚空,或攒死拳,不知不觉大小便遗秽满床。古德说这是现地狱相,看护人应急为助念,直到恶相消失,便保无虞了。

  还有一种人,重病卧床,喜欢食荤腥,时喊饥饿。不停自舐其嘴唇,左胁缩卧。古德说这是饿鬼相。应赶紧替他念佛,直念到恶相消除。如果你回家以后,在亲友中遇到这种情形,赶紧替他念佛,如能念到恶相消失,那么你真是他的救命恩人了。

  探看病人,祇宜安慰他,解说极乐世界的妙相。让他不要恐怖,不要悲伤难过,不要贪恋。要知道往生极乐,是一件最值得庆幸的事。那儿不受众苦,但受诸乐。得与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在一起。依报庄严,正报微妙。告诉他要想往生西方,就要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如果无力持念,祇要心里始终想西方,知道西方有阿弥陀佛,也得往生。

  千万不可在他面前痛哭流涕,那样对他有害无益。因为他若一起悲伤心,便会堕落的。如果你实在伤心,可以躲到外面来低低哭泣。要知道这是他一生大事,如果他因此堕落,那是你害了他。

  也不要向他说,你不要死呀!要等你儿子或女儿回来见一面呀!也不要问别人欠我们的钱,有无字据啊?放在那儿啊!那样你就作了他往生的障碍缘了。

  有两种力量不可思议,一个是业力不可思议,一个是愿力不可思议。我们求往生,便是要把愿力胜过业力。如果一个人求往生的愿心切,临终时有病痛也不会感觉的。因为有旺盛的愿力支持他,纵有病痛也可以忍受的。

  命终后一剎那间,自己的愿力和阿弥陀佛愿力相应,便可随愿往生了。佛有四十八愿,愿愿求度众生。如说「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如果病人体弱无力,不能出声念佛,也不可勉强他,使他起烦恼,可以时时提醒他默念。弘一大师说,如果病人临终时左胁而卧,也不勉强他右胁卧,或是强自翻动他。那样会令他烦恼堕落,于他无益。祇宜安慰他,开导他,助他安祥往生。

  愿力不可思议,古德说,若热渴死的人,若入畜生道,多入水虫中。若被冻死的人,若堕地狱中,多生热地狱。这都是随其愿力受报的。所以爱酪沙弥,死后还堕酪中作虫;爱财长者,命终还生家中作犬。佛在世时,一位长者子家中有一只狗,天天卧在门口当中,有人出入,它便吠。有一天佛到长者子家中来,狗见佛入门便吠。佛对狗说:「某某长者,你现在作了狗,还那样爱财吗?」狗听了非常生气。

  长者子听了很奇怪。佛告诉他说:「这只狗是你父亲,以恶业因缘,死后落入畜生道。因为爱他生前的钱财,所以还到你家来作狗。」

  长者子不信。佛让他把他父亲生前的食器,盛了饭摆在桌上,狗便跳上桌去吃饭。佛又告诉长者子:「因为你父亲生前,埋了宝藏在地下,就在门口当中。所以这只狗天天守护在门口当中。」长者子去掘地,果然得回宝藏。

  可知愿力不可思议,如果我们切愿往生,与阿弥陀佛的悲愿相应,一定得生西方。所以我们要切愿念佛,力求往生。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0 01: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第一集 七十一年


  第七天 兢兢业业了余生


  今天是佛七圆满的一天,所以不多讲话耽误大家念佛。大家回到家里,要发长远心,尽形寿持念阿弥陀佛。

  我们说过,阿弥陀经说七日念佛,那是让念佛人勇猛精进,克期求证。无量寿经说尽形寿念佛,那是让念佛人发长远心。无论七日,或尽形寿,都是在求一心不乱。祇要一心不乱,定得往生。

  经上还说,所谓「好处修」。就是行住坐卧,皆要面向西方。纵然地理条件不具足,无法面向西方,也要观想自己面向西方。所以古德不敢向西方吐痰,或大小便,是对西方心存恭敬。睡时头向北,右胁而卧,还是面向西方。把西方这一念,深深种入八识田中,命终后神识就往生西方了。

  这七天念佛,纵然大家不能得一心不乱,也要检讨自己的烦恼心、散乱心,是否减少了。

  回家以后,自己准备个小本子。临睡前检讨自己一天所作所为。如果有一件善事,就画个「○」;如果有恶事,就画个「×」。务必要求「○」天天增加,「×」天天减少。要日日谨慎,兢兢业业以了余生。

  善导和尚说,每晚临睡前,并发愿求往生。先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十声「南无观世音菩萨」,十声「南无大势至菩萨」,十声「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然后发愿,发愿文是「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众等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

  然后默念佛号,平安入睡。如果平时遇到急事,更不要忘记念佛,譬如坐车坐船遇到危险,要赶紧念阿弥陀佛。千万不要遇到急事,祇知哎呀哎呀乱叫,忘了念佛。所以遇到急事,更要念佛,纵失掉性命,也不可忘记念佛。

  从前有位居士告诉我说,他当兵时担任驾驶。有一次在高雄市开车,拐弯的时候,突然迎面来了一部车,想躲也来不及了。当时他不觉大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说也奇怪,不知怎的,两部车子竟错开了。他也奇怪,对方也是莫名其妙。可见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忙的时候,正好念佛,因为修其他的法门不方便,唯有念佛最为方便。闲的时候,正好念佛,因为正有时间修你的念佛法门。有病时,正好念佛,一面求佛加被,减少你的痛苦,一面应知世间无常,一心求生西方。无病时,正好念佛,因为可充分地修积你往生的资粮。

  以前唐朝有位大诗人白居易,老年专修念佛。他有一首赞念佛诗很好,可惜我记不清了。大约是这样:「今年已七十,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要脱轮回苦,须念阿弥陀。」

  所以大家回去后,要尽形寿念佛。纵有自命聪明的人笑你痴呆,不要管他,你还是念你的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1: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谕老和尚《佛七讲话》第一集,民国七十一年(公元 1982 年)佛七开示,恭贴完毕(当年仅一期)。

以下续贴民国七十二年(公元 1983 年)佛七开示(当年仅一期)。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01: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第一集 七十二年 佛七开示

  第一天 求了生死求生西方


  今天是佛七第一天,照例每次佛七的每天下午,要和大家讲话。

  我今天要问大家一句话:「请问你们大家为什么来打佛七?」如果你不知道,打佛七就没用了。如果大家不知道,我要告诉大家:「为了了生死,为了求往生,来打佛七。」

  大家不要把了生死和往生西方,当作两回事看。了生死就是往生西方,往生西方就是了生死。

  有人说:「了生死,为什么要求生?」他不知道,求生就是无生。如果有人在生以外,另找无生,此人是大邪见人。为什么呢?他不知道真如法性一。晚上大家作大回向时,就知道了。往生西方众生「闻法即得无生忍」,证得无生忍就是了生死;又说「华开见佛悟无生」,那都是了生死。佛所传给我们,叫无生法,往生西方就是无生法。

  话讲回来,我们为什么落入生死?落入生死被我们的业所系。因我们造业太多,尤其是恶业太多。那我们造的是什么业呢?我们造的业有十种。我们在娑婆世界离不开杀业,各位杀生叫作杀业;离不开偷盗业,像平时不告诉人家,拿人家的东西,就算犯偷盗罪;第三个邪淫业。口业有四种──妄语、恶口、绮语、两舌都犯得很多。意业有三种,就是贪、瞋、痴业。前面七项在身口方面犯,后三项是从意来犯。

  那我们再问:「业从什么地方造?」业性本空由心造,由你的心造的。「你的心怎么造业的?」心起惑,身口就造业。由于惑和业的关系,就受苦落入生死。

  心惑有三种:贪、瞋、痴。大家要想除身口业,要先断贪瞋痴。那贪瞋痴怎么个断法?念佛。各位不相信,不妨试试看,如果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心中一定没有贪瞋痴。所以我们要以阿弥陀佛佛号净我们自己的心。如果我心净,那身口就净,身口清净没有恶业,就是西方极乐。所以念佛可使凡夫离苦得乐。我们在娑婆,没有不是苦的。

  娑婆三界都是有漏法。在有漏当中,行善业也是苦,行恶业更是苦。为什么行善业也是苦?有漏法有善有漏、恶有漏。善有漏,生人、天;恶有漏,生地狱、饿鬼、畜生。地狱、饿鬼、畜生是苦的,大家知道;人、天怎么也是苦的?因为他不了生死,在生死之中,生死是大苦。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无量寿,没有生死,可以离苦得乐。所以我们今天打佛七,这七天要认真念佛,求了生死,求生西方。

  七天当中,大家要怎么念佛法?告诉大家,七天当中,大家要老实念佛。如果有人知道怎么样是老实念佛,此人距离往生不远。

  怎么样叫「老实」?心中不乱,没有妄想,一心念佛,这叫老实。那怎么样是「一心不乱」呢?你观照自己,没有贪瞋痴,就是一心;没有贪瞋痴,就是不乱。所以念佛的时候,要远离贪瞋痴。如果你回家去,吃饭的时候,没有贪瞋痴,那你老老实实吃饭,也是老实念佛。如你作事的时候,不生贪瞋痴,那是老老实实作事,也叫老实念佛。甚而言之,你走路、睡觉,不生贪瞋痴,老老实实,那都算是老实念佛。什么原因呢?不生贪瞋痴,就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老实念佛。希大家老老实实念佛,打佛七。

  你们大家不要打瞌睡。我相信有些人,我讲了一番话,可能一字没听入(现在还在打瞌睡),你们这样打佛七,不是白费七天的功夫吗?

  现在再开始念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2 06: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第一集 七十二年 佛七开示

  第二天 不散乱不昏沉


  本来按照计划,渐渐和大家讲些实用的,恐怕讲深了,大家不对机,不过我发现大家都犯了一些毛病,所以不得不和大家讲。

  我看大家,不是散乱,就是昏沉,尤其是打昏沉的很多。大家散乱,我虽然看不见,但我想象到,你一定会散乱。你不知道散乱和昏沉的害处,所以今天要和大家讲一讲。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是要不昏沉不散乱。若能既不昏沉又不散乱,一剎那,你那个心不思善,不思恶;一剎那之间,你那个心非有非无。这种境界,小乘叫它「无漏性」,大乘人叫「自性清净心」。如果是不昏沉不散乱,一剎那之间,你就会其自性清净心。这种不散乱不昏沉,一剎那之间又叫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如果发心要不散乱不昏沉,那是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外另要找一个心去发,叫虚妄的人。你打昏沉,起散乱,毁掉你自己的佛性。那一剎那,不散乱不昏沉,非有非无,不思善不思恶,叫作「净土」。你打昏沉,起散乱,远离净土。你如果能够一剎那之间,不散乱不昏沉,不思善不思恶,非有非无,那叫「阿弥陀佛」。你如果起散乱,打昏沉,你是和阿弥陀佛摇手再见了。不散乱不昏沉,不思善不思恶,就等于虚空一样,众生愚痴,在这个虚空之中去下种。

  虚空怎么下种呢?心者叫心地,你这个心地当中,可以下一切种,可以下三涂种,也可以下人天种,可以下声闻、缘觉、菩萨种,也可以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在你一散乱一昏沉当中就下种了。要知道「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什么因地?就是你的心地。

  佛教说有五种果种,不过这都是虚妄的,佛说一切法无生,要是有果有种就是生了,偏偏我们众生堕入生死!

  那五种果呢?一种叫等流果,一种叫异熟果,一种叫士夫果,一种叫增上果,还有一种叫离系果。我们今天不能和大家深讲,不过是提醒大家,就是前面四种──等流、异熟、士夫、增上这四种果,凡夫、圣人都有;离系这种果,离开系缚,唯有圣人才有,这种果是什么?就是小乘人所说的「净性」,也叫「无漏净性」。

  如果你打昏沉散乱,一定堕入这果报里,离系你堕入不了,一定入前四种。

  为什么前四种果,圣人、凡夫都有呢?因为等流、异熟、士夫、增上,分开有善、有恶,凡夫所种的都是恶,圣人行善可以得其善果,行无漏可得无漏果。

  (现在大家腿疼的可以放下来听,要不然腿疼,心慌意乱,听不进去。)

  所以我提醒大家,不要散乱,不要昏沉,不要拿自己的慧命开玩笑。凡夫当然有昏沉,因为有时节睡眠的缘故。

  现在和大家讲点实用的东西,大家来打佛七,千万记住,不要紧张,也不要懈怠。你怎么能够不紧张、不懈怠呢?我告诉大家,你注意,提起精神注意,第一天和大家讲过,你要知道自己是为了生死、求往生来的。当然这七天不能保证你一定往生,一定了生死,可是最低限度在这七天当中,你可以学习到如何了生死,如何往生的方法。所以你要注意,身紧张,心不要紧张;身循规蹈矩,心始终是轻松顺适的。你的身体很累,心不要叫他累;你的身体很苦,心不要苦。甚而言之,有病痛的,你身体很痛,心不痛啊!一切环境不适应的时候,身受,心不受。

  佛告诉弟子们:「你们临命终的时候,身上病痛很重,可是要记住,你不要大哭大叫,自乱其心,那就堕落了。你要叫他身受心不受,心要不受,自然安宁。因为安宁故,就不失正念,不失正念,就可解脱。」这是很重要、很实用的,希望大家永远记住。你无论到什么时候,心始终安宁的,不失阿弥陀佛这正念,你绝对往生,如果失掉正念的话,那你祇有六道三涂可去了。所以打佛七期间,身紧张,身劳累,心要安宁。说不定在座的人,有人打妄想:早知道这么累,不来打佛七了。可是你要知道,你来打佛七,是种清净了生死之因,将来可以得解脱果,如果你灰心退转,地狱门便开了。所以,大家要记住,身受心不受,心始终叫他平平定定,安安宁宁,老实念一句阿弥陀佛,如果这个正念不失,就可往生。

  大家要记住,害这个正念的,有两个大贼。如果你把这两个大贼杀死,就可保持正念,你如果被这两个大贼杀了以后,就不要想往生西方。这两个大贼是谁呢?一个是昏沉,一个是散乱。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3 00: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第一集 七十二年 佛七开示

  第三天 听得清楚


  今天要跟大家讲「念佛要怎么样才能得到受用?」念佛要对佛起恭敬心、信敬心、清净心。念佛时,要想到佛就在眼前。怎么样想象佛在眼前呢?念佛的时候要三业清净。大家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每一愿都说「我以清净身语意」。身不要起杀盗淫,口不起恶口妄语绮语两舌,主要的,意不起贪瞋痴。

  如果意起贪瞋痴,就是起微细的杀盗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为什么呢?因为十方之中,一切唯心造,所以当你念佛的时候,好象佛就站在我眼前,不敢起一丝一毫的放逸。

  当你念佛的时候,怎么不放逸呢?要想三宝的功德。什么是三宝的功德呢?你自己要深深相信,深深想:当我念佛,声声佛号之中,西方莲华池中,我的莲华就在增长;如果我心一散乱,一打昏沉,我西方的莲华池中的莲华就萎缩了。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你这样念佛,慢慢一定得受益。

  在你念佛的时候,自己听自己的声音,把你自己的声音听得清楚明白,这有无量功德。同时别人念佛的声音,不是很高吗?你也仔细听,这叫互为功德。这样念佛,才能和佛相应。因为你耳根一摄的话,六根都摄。

  大家都是散乱心很重,如果你照我的办法,念佛的时候,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保证不散乱,当下不散乱不昏沉。你用其他的办法,不能使你不散乱,唯有这一个办法,摄耳根,你马上就不散乱,由于不散乱,六根都摄。不相信你试一试,你要是把你自己念的佛号听得清楚明白,眼前有东西看不到,耳祇听佛号,鼻子有香有臭闻不到,嘴巴祇知道念佛,身体觉触都没有,意根当然也都摄,六根都摄。你这样六根都摄,自然净念相继。你这样久久用功,虽然没得马上往生,可是得到很大的好处。得到什么好处呢?使你自己的心逐渐调直。调直者,调柔、调伏。直就是一心大道,没有散乱,没有昏沉。

  摄耳根念佛是上上法门,但智慧者如饮甘露,愚痴人如饮毒药。有些人没有如实智慧,往往生于巧见,所以落入拨无因果。若没和大家讲清,大家容易落入歧途。我曾听有人说,念阿弥陀佛,自己听得清楚,这和念一二三四听得清楚,没有两样。像这样的人,是拨无因果。

  我们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你念一二三四,往生那里去?这叫戏论,不实之论。再者我可以说,你也不必念一二三四,你念五六七八和念一二三四一样;你也不必念五六七八,你念二五八九也和念五六七八一样;你也不必念二五八九,你念爸爸妈妈也和念二五八九一样;你也不必念爸爸妈妈,你念哥哥弟弟也和念爸爸妈妈一样;你也不必念哥哥弟弟,你念姊姊妹妹也和念哥哥弟弟一样;你也不必念姊姊妹妹,你念一切众生和念姊姊妹妹一样。我们要知道,你念爸爸妈妈,是爸爸妈妈来,哥哥弟弟、姊姊妹妹和一切众生,不会来,如果你念爸爸妈妈和念一切众生一样,一切众生都能来,那么谁是你爸爸妈妈呢?你没想到,这过失可以说很大!

  你说念一二三四和念阿弥陀佛一样,那我说念耶稣基督不也和念阿弥陀佛一样吗?念穆罕默德不是和念阿弥陀佛一样吗?所以这个讲法拨无因果,大家千万不要上这种当,如果有这种想法,叫作邪见,这要堕阿鼻地狱。

  如果说念阿弥陀佛,听得清楚明白,和你念释迦牟尼佛,听得清楚明白,也有一样效果。但是你要知道,念释迦牟尼佛,听得清楚明白,不能保证往生西方,因为没有四十八愿摄受。念药师佛,听得清楚明白,也是不能绝对往生西方。法有无量差别,各各有其因果。大家不要糊涂,说我念金刚经,不是也一样?那不能往生西方的。

  你念其他的经,念其他的佛,最多不过不来不去。不来不去固然好,不过你还有过去的业,过去的业障临头的时候,你也很难逃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若人十称佛名,乃至三称、二称、一称,都可以往生。所以比较起来,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这个业果先熟,如果不先熟,就没有因果了。所以大家要搞清楚,念阿弥陀佛听得清楚,并且不作其他想,如果你以为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也是一样,那就变成拨无因果。

  那么,你心调直以后,有什么好处?讲起它的好处,就是断烦恼,使你烦恼逐渐薄;开智慧,使你的智慧逐渐地开。断烦恼和开智慧,不关他事,断烦恼开智慧,祇在一心而得。如果你在经文上找,是得不到的。你翻遍三藏十二部,把三藏十二部能够正背倒背,不见得能断烦恼、开智慧。

  原来,别处没有佛性,佛性祇在汝心。这佛性不分南北,不论中外,甚而言之,也不分六道,也不分十方,就是从你念佛念得清,听得清,逐渐逐渐得到它。你不必问为什么得到它,如果你以分别心疑问,那是你的分别心,分别心一起,反而失掉一心不乱了。所以祇要老实念佛,自可得到一心不乱。若能得到一心不乱,便能未断的就可断,未知的就可知。希望大家信得过,要发真切愿,起真切行,老实念佛。

  刚才和大家讲过,此心圆遍十方世界,你念佛这个心横遍竖穷。横遍就是无量光,竖穷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是谁呢?就是你这个心。你得其法门,始能得其成就;不得其法门,不得其成就。所以你自己念自己听,要念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开始的时候,自然对佛有敬畏之心,丝毫不敢放逸。久久用功,叫勤射邻的。就像射箭一样,第一次射箭,射不到目标,勤加练习,慢慢地就接近目标了。

  大家不要动意识心分别,说净土法门是圆顿法门,不是一下就到了吗?何必渐渐练习,方能勤射邻的呢?圆顿不是那么说的,讲到净土法门的圆,唯有念佛最圆,念菩萨、声闻、缘觉,其他都不是圆。比方我念佛,佛就横遍竖穷,为什么不圆呢?我念佛是无上果德,为什么不圆呢?所谓顿,这一声佛号念到底,不必另换题目,修其他的法门都有渐次,渐渐有次第,比如说修五停心观,先修不净观,再修慈悲观。慢慢断三结证到初果,再慢慢薄贪瞋痴修证到二果。初果时断三结,二果时薄三毒,都须舍下取上,更改题目。三果的时候更舍下取上,断五下分结。都是有渐次的。但净土法门便不同了。纵是五逆十恶的凡夫,也是从念一句阿弥陀佛起修。历证菩萨各位,还是念一句阿弥陀佛。这叫顿。所以圆顿,不是一下就到了。要是一下就到了,不管过去,那是没有因果,那是没有利根、钝根的差别,那叫拨无因果。

  无量寿经说,要尽形寿念佛,不过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你临命终的时候,一念回心,想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可以起大慈大悲接引你去。所以十念、三念、一念也可往生,这就因为你十念、三念、一念之心极为清净,极为真诚。你那个心极为清净,华严经讲唯心所造,就是它造成。这个心怎么养成的呢?自己念自己听,念得清楚明白,没有散乱,没有昏沉。怎么能够自己念得清,自己听得清呢?要对佛起敬畏之心,佛就在我眼前,不但我身口业一动佛知道,我的意业稍微一动佛都知道,不敢有一点点放逸。这样念佛,无上的佛法你可得到。

  现在我们就试一试。大家在念佛的时候,要自己听,一定听得清。心一定要存诚、存敬。现在还有四天半,希望大家念佛用这个办法,自己念自己听,看你这四天半的时间,能进步到什么程度。现在我们试试。

  开始念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4 04: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第一集 七十二年 佛七开示

  第四天 信愿行


  今天要和大家讲「念佛要信愿行」。

  大家都知道,念佛三资粮,叫信愿行。不过各位是不是知道,信愿行三个当中,那一个最重要?大家要知道,这个三资粮之中,「愿」最重要。

  「信」不过启发这个「愿」,祇有信,没有愿,这样没有用。信有阿弥陀佛,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不愿往生,不愿见佛,那就没有用。至于「行」,行持名念佛叫行,这个行,是完成你的愿心。如果没有愿,你持名念佛,不得往生,没有用。

  大家记得,念佛一定要发大愿心,厌离娑婆,欣往西方。若有信者,应当发愿,往生彼国。

  我们念佛的人,就是要以我们的愿力,超过我们的业力,才得度,才往生。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业力太重,祇有一个力量,可以超过它,就是愿力。如果我们念佛的愿力有十分,业力有八分,有往生的希望。如果你的业力有十分,愿力仅仅二三分,那往生就没有希望了。如果你的愿力超过业力,你就可以往生,所以大家要至诚恳切,发愿往生西方。时时刻刻地,佛号一起,愿心就起,愿生西方,愿见弥陀。根据善导和尚讲,每天晚上,都应该念发愿文,就是晚上大回向发愿文。如果仅是念佛,没有发愿,那修舌根,不得往生。

  有人说,他一天念几万声佛号,我问他:「你发愿往生没有?」他说:「没有。」那几万声佛号是白念了。佛以悲愿心度众生,众生以欣愿心求生西方,这样才能感应道交。

  我们发愿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娑婆世界苦,如果你感觉你现在生活很安逸,很舒服,你这个往生的愿心就发不起来,所以要知娑婆苦,才能欣往西方乐。古德教我们要厌离娑婆,欣往西方。厌离娑婆,是佛所说的苦集二谛;欣往西方,是佛所说的灭道二谛。古德如此说,是深体佛旨。

  大家可不要起虚妄心,说我听人家说,学佛要不欣、不厌、不取、不舍。所以我念佛啊,也不厌离娑婆,也不欣往西方,听其自然。这种人是太愚痴。他不知佛法有真谛俗谛。无取无舍是真谛边说,不从俗谛边说。我们大家还是个凡夫,就要想不厌、不欣、不取、不舍,那叫自然外道,印度有一种自然外道。

  你们大家想想看,转凡成圣,转凡是厌下,成圣是欣上。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诸恶不作就是厌下,众善奉行就是欣上。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欣上,下化众生使众生离苦,就是厌下。离生死,求解脱,离生死就是厌下,求解脱就是欣上。所以说,从修道这边来说,没有不是厌离,没有不是欣往。总之,从凡夫以至圣人,从圣人以至菩萨,菩萨以至等觉,无不是厌下欣上的。必至妙觉,过尽德圆,始无取舍也。这修边说,就是修德,得到究竟果位了,那叫作性德,那时才没有厌离没有欣往。

  请问大家,各位是不是究竟佛呢?不是!所以我们要厌离娑婆,欣往西方。这样才起信愿行,念阿弥陀佛。

  有一种动作必须避免,就是祇数念珠不念佛。有些人拿着念珠,天天数,可是他心里一点东西没有,也不厌离娑婆,也不欣往西方;也不诸恶不作,也不众善奉行;也不上求佛道,也不下化众生。这种人是叫「等死」。所以大家记着,如果你也是不念佛,天天数念珠,心里什么都没有,赶紧改过来,那不是念佛。

  当你佛号一起的时候,就必须厌离娑婆苦,欣往西方乐。佛号一起,你那个心须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佛号一起,要存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这样念佛,是你发大菩提心。

  今天跟大家讲的很重要,希望大家都能记得,不要空空白过,没有愿力念佛。现在我们开始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