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大念住经》
返回列表
查看:
1973
|
回复:
5
《大念住经》
[复制链接]
任运
任运
当前离线
积分
551
发表于 2006/10/23 04: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大念住经》目录
1.导言
2.观身念住
A、观呼吸
B、观姿势
C、时时彻知无常
D、思惟不净
E、思惟四大
F、观墓园九相
3.观受念住
4.观心念住
5.观法念住
A.观五盖
B.观五取蕴
C.观内外六处
D.观七
菩提
分
E、观四圣谛
6.修四念住的结果
《大念住经》
(1)我是这样听说的:
(2)有一次,世尊在拘楼国剑磨瑟达磨城中,与拘楼人在一起。当时,世尊对比丘们说:比丘们!
比丘们回答:世尊!
世尊接著说了以下的开示:
1.导言
(3)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盘,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4)是哪四个念住呢?
比丘们!比丘就身体观察身体,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就感受观察感受,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就心观察心,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就诸法观察诸法,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
2.观身念住
A、观呼吸
(5)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呢?
比丘们!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盘腿而坐,端正身体,把注意力放在嘴巴周围的区域,保持觉知,觉知呼吸时气息的出入情况。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6)比丘们!就像技术熟练的木匠或他的徒弟,当他锯木作一次长拉锯的时候,清楚了知:「我作了一次长拉锯」;当作一次短的拉锯时,他清楚了知:「我作了一次短拉锯。」
比丘们!就像这样,比丘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7)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B、观姿势
(8a)又,比丘们!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著」;在坐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著」;在躺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著。」无论何种姿势,他都清楚了知。
(8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C、时时彻知无常
(9a)又,比丘们!当比丘来回行走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看著正前方或侧面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弯下身体或伸展身体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搭衣持钵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在吃、喝、咀嚼或尝味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
大小便
利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行走、站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沈默时,时时彻知无常。
(9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D、思惟不净
(10)又,比丘们!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不净,他这麽想:「在这身体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
肝脏
,肋膜
脾脏
,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
淋巴
,口水鼻涕,滑液尿水。」
(11)就好像有一只两个口的粮食袋,里面装满各种的豆谷,诸如:稻米、
糙米
、绿豆、豌豆、
芝麻
、白米;而且就如同有位能分辨这些豆谷的人,当他打开这只袋子时,他可以看到里面所装的东西,告诉人说:「这是稻米、这是糙米、这是绿豆、这是豌豆、这是芝麻、这是白米。」
(12a)比丘们!相同地,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不净,他这麽想:「在这身体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
(12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E.思惟四大
(13)又,比丘们!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这麽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14a)比丘们!这就像技术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杀了一条牛并将它分解成块後,他们坐在十字路口。比丘们!相同地,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的组成要素,他这麽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14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F.观墓园九相
(15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已死一日、二日或三日,变成肿胀、瘀黑且溃烂,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5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6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被乌鸦、秃鹰、猎鹰、苍鹭所啄食或被野狗、老虎、豹、胡狼所咬或被其他种种生物所食时,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6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7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骸骨、附著在骨上的一些血肉、及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7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8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没有皮肉、只有一块块血迹的骸骨,和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8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19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血肉不存的骸骨,及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19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0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一堆骨节支解的骨头,四散各处:这儿是手骨,那里是脚骨;这儿有踝骨,那里有膝骨;这里有大腿骨,那里有
骨盆
骨;这是
脊椎骨
,那是
肩胛
骨;又有
肩骨
、颈骨、下颚骨、牙齿及头盖骨,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0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1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壳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1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2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经过年馀、堆积成堆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2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3a)又,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骨头腐蚀成粉,他对自己的身体这麽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23b)於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3.观受念住
(24)比丘们!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
比丘们!比丘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
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
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
在他执著於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於快乐的感受。」
没有执著於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於快乐的感受。」
在执著於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於痛苦的感受。」
没有执著於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於痛苦的感受。」
当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
我执
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
没有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於不苦不乐的感受。」
(25)於是他於内部就感受观察感受,於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同时於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4.观心念住
(26)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呢?
比丘们!当心有贪爱时,比丘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当心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有愚痴,当心没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没有愚痴;当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当心涣散时,清楚了知心涣散;当心广大时,清楚了知心广大,当心不广大时,清楚了知心不广大;当心有上时,清楚了知心有上,当心无上时,清楚了知心无上;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当心
解脱
时,清楚了知心解脱,当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27)於是他就内在的心观察心,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因此,他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心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
5.观法念住
A.观五盖
(28)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盖观察诸法呢?比丘们!当比丘生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贪欲」;当比丘不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贪欲。」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贪欲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贪欲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贪欲,未来不再生起。
(29)当比丘生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嗔恚」;当比丘不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嗔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嗔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嗔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嗔恚,未来不再生起。
(30)当比丘生起昏沈和
睡眠
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昏沈和睡眠」;当比丘不起昏沈和睡眠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昏沈和睡眠。」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昏沈和睡眠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昏沈和睡眠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昏沈和睡眠,未来不再生起。
(31)当比丘生起掉举和後悔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掉举和後悔」;当比丘掉举和後悔不起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掉举和後悔。」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掉举和後悔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掉举和後悔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掉举和後悔,未来不再生起。
(32)当比丘生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疑惑」;当比丘不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疑惑。」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疑惑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疑惑,未来不再生起。
(33)於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
B.观五取蕴
(34)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五取蕴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灭去;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灭去;这是想,这是想的生起,这是想的灭去;这是行,这是行的生起,这是行的灭去;这是识,这是识的生起,这是识的灭去。」
(35)於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
C.观内外六处
(36)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清楚了知眼根,清楚了知色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7)比丘清楚了知耳根,清楚了知声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8)比丘清楚了知
鼻根
,清楚了知香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39)比丘清楚了知舌根,清楚了知味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0)比丘清楚了知身根,清楚了知触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1)比丘清楚了知意根,清楚了知法,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42)於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法。
D.观七菩提分
(43)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有念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念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念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念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念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念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4)比丘有择法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择法菩提分」;当比丘没有择法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择法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择法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择法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5)比丘有精进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精进菩提分」;当比丘没有精进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精进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精进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精进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6)比丘有喜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喜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喜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喜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喜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喜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7)比丘有轻安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轻安菩提分」;当比丘没有轻安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轻安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轻安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轻安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8)比丘有定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定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定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定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定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定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49)比丘有行舍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行舍菩提分」;当比丘没有行舍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有行舍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行舍菩提分生起了;他清楚了知,现在已生的行舍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50)於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
E、观四圣谛
(51)又,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如何就四圣谛观察诸法呢?比丘们!比丘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集」;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之灭」;他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苦圣谛的解释
(52)又,比丘们!什麽是苦圣谛呢?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叹、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53)又,比丘们!什麽是生?如果有所谓的生,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受生、形成、出生、显现诸蕴、获得内外处,比丘们!这就叫作生。
(54)又,比丘们!什麽是老?如果有所谓的老,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衰弱、老朽、牙齿脱落、头发灰白、皮肤松皱、寿命将尽、机能退化,比丘们!这就是老。
(55)又,比丘们!什麽是死?如果有所谓的死,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崩溃、散灭、命终、死亡、寿命结束、五蕴离析、身体弃舍、生命灭绝,比丘们!这就是死。
(56)又,比丘们!什麽是愁?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这些痛苦的心态:忧愁、哀愁、愁苦、深忧及深愁这些痛苦的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愁。
(57)又,比丘们!什麽是叹?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哭号、哭泣、叹息、以及哀号、哀叹的状态,比丘们!这就是叹。
(58)又,比丘们!什麽是苦?比丘们!由於身体的接触而生起身体上任何的苦楚、不适、不愉快的感受,比丘们!这就是苦。
(59)又,比丘们!什麽是忧?比丘们!心理上任何的苦楚、不适或由心理接触而生起任何痛苦、不愉快的感受,比丘们!这就是忧。
(60)又,比丘们!什麽是恼?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产生恼乱、苦恼、忧恼、燥恼这些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恼。
(61)又,比丘们!什麽是怨憎会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遇到不愉快、不喜欢的色、声、香、味、触、法,或时时处处遇到不幸、伤害、困难、不安,如果交往、相遇、接触、结合,比丘们!这就叫怨憎会苦。
(62)又,比丘们!什麽是爱别离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与所感兴趣、所喜欢、所爱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尘境分离,对那些期望他幸运、富裕、舒适或安全的人,如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亲戚等,与他们分离,不能相见、亲近、结合,比丘们,这就叫爱别离苦。
(63)又,比丘们!什麽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生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生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再轮回转生!」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4)比丘们!什麽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老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5)比丘们!什麽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病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病的支配!但愿我们没有病苦!」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6)比丘们!什麽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死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死的支配!但愿我们永远不死!」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7)比丘们!什麽是求不得苦?比丘们!受愁、叹、苦、忧、恼的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愁、叹、苦、忧、恼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再愁、叹、苦、忧、恼!」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68)比丘们!什麽是「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色取蕴是苦、受取蕴是苦、想取蕴是苦、行取蕴是苦、识取蕴是苦。比丘们!这就是「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比丘们!这就是苦圣谛。
苦集圣谛的解释
(69)又,比丘们!什麽是苦集圣谛呢?
它就是贪爱,就是造成不断轮回,为喜乐、欲求所束缚,以及任何情况都不忘寻求快乐的欲望,也就是欲爱、有爱及无有爱。
比丘们!而这贪爱从哪里生起,又从何处建立?在身心世界,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就有贪爱的生起和建立。
(70) 而在身心世界,什麽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鼻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1)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香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法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2)在身心世界中,眼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鼻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舌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身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意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3)在身心世界中,眼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耳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鼻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舌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身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意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4)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耳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鼻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舌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身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从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5)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6)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7)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8)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79)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比丘们!这就是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的解释
(80)又,比丘们!什麽是苦灭圣谛呢?
它是贪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但比丘们何处根除贪爱,何处息灭贪爱呢?在身心世界中,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灭贪爱的地方。
(81)但在身心世界中,什麽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呢?
在身心世界中,眼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耳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鼻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舌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身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色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声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香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味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触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法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3)在身心世界中,眼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耳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鼻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舌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身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意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4)在身心世界中,眼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耳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鼻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舌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身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意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5)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耳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鼻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舌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身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从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6)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7)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8)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89)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90)在身心世界中,对色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声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香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味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触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在身心世界中,对法尘生起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於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比丘们!这就是苦灭圣谛。
道圣谛的解释
(91)又,比丘们!什麽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呢?那就是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92)又,比丘们!什麽是正见呢?比丘们!正见就是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导致苦灭之道的知见。比丘们!这就是正见。
(93)又,比丘们!什麽是正思惟呢?比丘们!正思惟就是离欲、不染世乐的思惟,也是没有嗔恨、没有暴力的想法。比丘们!这就是正思惟。
(94)又,比丘们!什麽是正语呢?比丘们!正语就是不
妄语
、不两舌、不恶口与不绮语。比丘们!这就是正语。
(95)又,比丘们!什麽是正业呢?比丘们!正业就是不杀、不偷及不
邪淫
。比丘们!这就是正业。
(96)又,比丘们!什麽是正命呢?比丘们!正命就是圣弟子不以错误的方式营取生活,而以正确的方式经营生活。比丘们!这就是正命。
(97)又,比丘们!什麽是正精进呢?比丘们!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防止未生的恶行、不善之心念的生起;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去除已生起的恶行和不善的心念;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开展未生的
善行
及善的心念,使之能生起;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保持已生的
善念
,不使它退失,使之增长、成熟、圆满地开展;比丘们!这就是正精进。
(98)又,比丘们!什麽是正念呢?比丘们!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身体观察身体,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感受观察感受,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心观察心,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诸法观察诸法,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比丘们!这就是正念。
(99)又,比丘们!什麽是正定呢?比丘们!比丘舍离贪爱、不善之心念,产生离欲之心,伴随著寻和伺并充满喜乐,他进入初禅;寻、伺消失,获得内心平静和专心一致,产生离欲和无寻、无伺之心,充满喜乐,他进入二禅;喜消失後,他住於平等心,对感受完全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并且在身体经验到圣者所说的:「由觉知和平等心所产生的乐」他进入三禅;在根除苦乐以及先前的喜忧也消失之後,他因此进入超越苦、乐的四禅,充满平等心和觉知。
比丘们!这就是正定。
比丘们!这就是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100)於是他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
6.修四念住的结果
(101)比丘们!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年,就可以期望有两种果报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2)比丘们!不用说七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六年,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大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3)比丘们!不用说六年,....
比丘们!不用说五年,....
比丘们!不用说四年,....
比丘们!不用说三年,....
比丘们!不用说二年,....
(104)比丘们!不用说一年,如果有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个月,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5)比丘们!不用说七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六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五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四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三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二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一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半个月,如果有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天,就可以期望得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106)这就是为什麽说:「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盘,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世尊如此说法後,比丘们皆大欢喜,赞叹世尊所说的法。
——《大念住经》结束
芝麻
,
菩提
,
睡眠
,
解脱
,
鼻根
,
糙米
相关帖子
•
上班必备的“工作茶”,今天您喝了吗?
•
睡眠决定寿命,今天你睡了吗?
•
“养心”手册,人人必备!
•
关于感冒治疗后整天咳嗽甚至不能睡眠的中成药症治
•
高枕真的无忧吗?枕头多高才符合健康?
•
失眠?尝尝这个!今晚就能睡着!
•
经方治肥胖眼前发黑腿没劲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治瘦睡眠梦多一例(答案已公布)
•
时方治胸闷头晕恐惧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治颈后富贵包失眠一例(答案已公布)
回复
举报
任运
任运
当前离线
积分
551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24 00: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念住经》(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拘楼国剑磨瑟昙城,与拘楼人住。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彼等比丘应诺世尊曰:「世尊!」世尊乃如是言:诸比丘!为净众生、为度愁叹、为灭苦忧、为得真谛、为证涅盘,唯一趣向道,即四念住。云何为四念住?诸比丘!于此,比丘于身观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受观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心观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身观身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往赴森林,或往树下,或住空屋,盘腿而坐,端正身体,系念在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彼长入息,了知:『我长入息。』或长出息,了知:『我长出息。』或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或短出息,了知:『我短出息。』『我学觉了全身而入息。』『我学觉了全身而出息。』『我学寂止身行而入息。』『我学寂止身行而出息。』诸比丘!恰如熟练之木匠或木匠之弟子,或长拉锯,了知:『我长拉锯。』或短拉锯,了知:『我短拉锯。』诸比丘!比丘如是长入息,了知:『我长入息。』或长出息,了知:『我长出息。』或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或短出息,了知:『我短出息。』『我学觉了全身而入息。』『我学觉了全身而出息。』『我学寂止身行而入息。』『我学寂止身行而出息。』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 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行时,了知:『我在行。』于住时,了知:『我在住。』于坐时,了知:『我在坐。』于卧时,了知:『我在卧。』此身置于如何之状态,亦如其状态而了知之。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不论行往归来,正知而作;彼观前、顾后,正知而作;彼屈身伸身,正知而作;彼着搭衣持钵,正知而作;彼食、饮、咀嚼、尝味,正知而作;彼大小便利,正知而作;彼行、住、坐、卧、醒、语、默,亦正知而作。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皮所覆,充满种种不净物之此身,观察此身,上至头发,下至跖底,了知:『于此身有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膜、胃中物、屎、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油、唾、涕、关节液、尿。』
诸比丘!犹如两口之袋,填进种种谷物,即:稻、粳、绿豆、豌豆、胡麻、糙米,具眼者开解之,观察出:『此是稻、此是粳、此是绿豆、此是豌豆、此是胡麻、此是糙米。』
诸比丘!如是比丘于皮所覆,充满种种不净物之此身,观察此身,上至头发,下至跖底,了知:『于此身有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膜、胃中物、屎、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油、唾、涕、关节液、尿。』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从界审察此身置于何处、任何姿势,了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诸比丘!犹如熟练之屠牛者或屠牛者之弟子,屠牛已,片片分解,置于四衢道。诸比丘!如是比丘从界审察此身置于何处、任何姿势,了知:『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已死一日二日乃至三日,膨胀、青黑、腐烂,彼审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脱如是法,将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被乌所啄、或鹰所啄、或鹫所啄、或犬所食、或豺所食,乃至各种生类之所食。彼审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脱如是法,将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剩有血肉、筋腱连结于骸骨。彼审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脱如是法,将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无肉附着、剩血迹、筋腱连结于骸骨。彼审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脱如是法,将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无血、肉,唯筋腱连结于骸骨。彼审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脱如是法,将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骸骨解散:手骨于此处,足骨于彼处,踝骨于此处,大腿骨于彼处,盘骨于此处,背骨于彼处,肋骨于此处,胸骨于彼处,臂骨于此处,肩骨于彼处,颈骨于此处,下颚骨于彼处,牙齿于此处,头盖骨于彼处。彼审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脱如是法,将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如螺色之白骨。彼审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脱如是法,将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已堆积年余之骸骨。彼审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脱如是法,将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观遗弃于冢间之死尸,骸骨粉碎。彼审思己身,了知:『此身不脱如是法,将成为如是者。』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身」,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然诸比丘!如何比丘于受观受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在经验乐受时,了知:『我在感乐受。』在经验苦受时,了知:『我在感苦受。』在经验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在感不苦不乐受。』在经验有执着之乐受时,了知:『我在感有执着之乐受。』在经验无执着之乐受时,了知:『我在感无执着之乐受。』在经验有执着之苦受时,了知:『我在感有执着之苦受。』在经验无执着之苦受时,了知:『我在感无执着之苦受。』在经验有执着之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在感有执着之不苦不乐受。』在经验无执着之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在感无执着之不苦不乐受。』
如是,或于内受,观受而住;于外受,观受而住;又于内外受,观受而住。或于受,观生法而住;于受,观灭法而住;又于受,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受」,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受观受而住。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心观心耶?诸比丘! 于此,比丘心贪时,了知:『心贪。』
心离贪时,了知:『心离贪。』心瞋时,了知:『心瞋。』
心离瞋时,了知:『心离瞋。』心痴时,了知:『心痴。』心离痴时,了知:『心离痴。』心集中时,了知:『心集中。』心散乱时,了知:『心散乱。』心广大时,了知:『心广大。』心狭小时,了知:『心狭小。』心有上时,了知:『心有上。』心无上时,了知:『心无上。』心有定时,了知:『心有定。』心无定时,了知:『心无定。』心解脱时,了知:『心解脱。』心未解脱时,了知:『心未解脱。』
如是,或于内心,观心而住;于外心,观心而住;又于内外心,观心而住。或于心,观生法而住;于心,观灭法而住;又于心,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心」,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心观心而住。
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于法即五盖,观法而住。又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即五盖,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于内贪欲存在时,了知:『于内贪欲存在。』于内贪欲不存在时,了知:『于内贪欲不存在。』彼知未生之贪欲生起,知已生之贪欲灭尽,又知已灭尽之贪欲,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于内瞋恚存在时,了知:『于内瞋恚存在。』于内瞋恚不存在时,了知:『于内瞋恚不存在。』彼知未生之瞋恚生起,知已生之瞋恚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瞋恚,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于内昏沈睡眠存在时,了知:『于内昏沈睡眠存在。』于内昏沈睡眠不存在时,了知:『于内昏沈睡眠不存在。』彼知未生之昏沈睡眠生起,彼知生之昏沈睡眠生起,又彼已灭尽之昏沈睡眠,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于内掉悔存在时,了知:『于内掉悔存在。』于内掉悔不存在时,了知:『于内掉悔不存在。』彼知未生之掉悔生起,彼知生之掉悔生起,又彼已灭尽之掉悔,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于内疑惑存在时,了知:『于内疑惑存在。』于内疑惑不存在时,了知:『于内疑惑不存在。』彼知未生之疑惑生起,彼知生之疑惑生起,又彼已灭尽之疑惑,于未来不再生起。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法」,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法即五盖,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法即五取蕴,观法而住。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即五取蕴,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了知:『如是色,如是色之生起,如是色之灭尽;如是受,如是受之生起,如是受之灭尽;如是想,如是想之生起,如是想之灭尽;如是行,如是行之生起,如是行之灭尽;如是识,如是识之生起,如是识之灭尽。』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法」,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法即五取蕴,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法即六内外处,观法而住。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即六内外处,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知眼、知色,知缘其二者生结。知未生之结生起,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知耳、知声,知缘其二者生结。知未生之结生起,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知鼻、知香,知缘其二者生结。知未生之结生起,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知舌、知味,知缘其二者生结。知未生之结生起,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知身、知触,知缘其二者生结。知未生之结生起,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知意、知法,知缘其二者生结。知未生之结生起,知已生之结灭尽,又知已灭尽之结,于未来不再生起。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法」,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法即六内外处,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法即七觉支,观法而住。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即七觉支,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于内念觉支存在时,了知:『于内念觉支存在。』于内念觉支不存在时,了知:『于内念觉支不存在。』彼知未生之念觉支生起,又知已生之念觉支修习成就。
比丘于内择法觉支存在时,了知:『于内择法觉支存在。』于内择法觉支不存在时,了知:『于内择法觉支不存在。』彼知未生之择法觉支生起,又知已生之择法觉支修习成就。
比丘于内精进觉支存在时,了知:『于内精进觉支存在。』于内精进觉支不存在时,了知:『于内精进觉支不存在。』彼知未生之精进觉支生起,又知已生之精进觉支修习成就。
比丘于内喜觉支存在时,了知:『于内喜觉支存在。』于内喜觉支不存在时,了知:『于内喜觉支不存在。』彼知未生之喜觉支生起,又知已生之喜觉支修习成就。
比丘于内轻安觉支存在时,了知:『于内轻安觉支存在。』于内轻安觉支不存在时,了知:『于内轻安觉支不存在。』彼知未生之轻安觉支生起,又知已生之轻安觉支修习成就。
比丘于内定觉支存在时,了知:『于内定觉支存在。』于内定觉支不存在时,了知:『于内定觉支不存在。』彼知未生之定觉支生起,又知已生之定觉支修习成就。
比丘于内舍觉支存在时,了知:『于内舍觉支存在。』于内舍觉支不存在时,了知:『于内舍觉支不存在。』彼知未生之舍觉支生起,又知已生之舍觉支修习成就。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法」,如是唯有观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法即七觉支,观法而住。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法即四圣谛,观法而住。然诸比丘!比丘如何于法即四圣谛,观法而住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趣苦灭之道。』
然诸比丘!苦谛者何耶?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叹、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略摄一切五取蕴是苦。
复次,诸比丘!生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诸众生之生,其取生、受生、形成、出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诸比丘!此名为生。
复次,诸比丘!老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诸众生之老,其老耄、齿落、发白、皮肤皱纹、寿命日灭、诸根衰退。诸比丘!此名为老。
复次,诸比丘!死者何耶?于到处之生类中,诸众生之消逝,其崩溃、灭亡、消灭、死殁、命终、诸蕴离析、身尸弃舍。诸比丘!此名为死。
复次,诸比丘!愁者何耶?凡遇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恼,生起忧愁、哀戚、内愁、内怆。诸比丘!此名为愁。
复次,诸比丘!叹者何耶?凡遇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恼,生起哭号、哭泣、叹息、哀号、悲叹、哀叹。诸比丘!此名为叹。
复次,诸比丘!苦者何耶?诸比丘!关于身之苦痛,身之不快,由身触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诸比丘!此名为苦。
复次,诸比丘!忧者何耶?诸比丘!关于心之苦痛,于心不快,由意触所生之苦痛及不快之感受。诸比丘!此名为忧。
复次,诸比丘!恼者何耶?凡遇若干不幸,被若干苦法所恼,生起失望、沮丧、澳恼、气恼。诸比丘!此名为恼。
然诸比丘!怨憎会苦者何耶?诸比丘!于此,不可爱、不可乐、不可喜之色、声、香、味、触、法,不幸、?害、困难、不安,与如是等聚会、相遇、接触、结合。诸比丘!此名为怨憎会苦。
然诸比丘!爱别离苦者何耶?诸比丘!于此,可爱、可乐、不可喜之色、声、香、味、触、法,幸运、富裕、舒适、安全,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亲戚,与如是等不聚会、相遇、接触、结合。诸比丘!此名为爱别离苦。
然诸比丘!求不得苦者何耶?诸比丘!生法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愿我等不受制于生法之下,愿我等不再生。』然不得此欲求。此名为求不得苦。
诸比丘!老法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愿我等不受制于老法之下,愿我等不再老。』然不得此欲求。此名为求不得苦。
诸比丘!病法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愿我等不受制于病法之下,愿我等不再病。』然不得此欲求。此名为求不得苦。
诸比丘!死法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愿我等不受制于死法之下,愿我等不再死。』然不得此欲求。此名为求不得苦。
诸比丘!愁、叹、苦、忧、恼之众生,生如是欲求:『愿我等不受制于愁、叹、苦、忧、恼之下,愿我等不再愁、叹、苦、忧、恼。』然不得此欲求。此名为求不得苦。
然诸比丘!略摄一切五取蕴苦者何耶?如是之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诸比丘!此名为略摄一切五取蕴苦。诸比丘!如是名为苦圣谛。
然诸比丘!苦集圣谛者何耶?彼即此爱,能引导再生,有俱喜、贪,到处追求满足,即:欲爱、有爱、无有爱。
复次,诸比丘!彼爱于何处生起、于何处止住耶?凡于世间有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眼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舌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身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意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声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香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法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眼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耳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鼻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舌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身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意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眼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耳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鼻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舌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身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意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眼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耳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鼻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舌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身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意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声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香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味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触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法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声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香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味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触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法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声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香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味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触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法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声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香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味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触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法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色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声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香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味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触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法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生起、于此处止住。
复次,诸比丘!苦灭圣谛者何耶?彼即对此爱之无余离欲、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复次,诸比丘!此爱于何处舍弃、于何处止灭耶?于世间有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何者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耶?眼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舌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身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意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声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香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法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眼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耳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鼻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舌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身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意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眼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耳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鼻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舌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身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意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眼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耳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鼻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舌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身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意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声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香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味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触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法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声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香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味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触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法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声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香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味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触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法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声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香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味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触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法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色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声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香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味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触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法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复次,诸比丘!苦灭道圣谛者何耶?彼即八支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然诸比丘!正见者何耶?诸比丘!如实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趣苦灭之道,诸比丘!此名为正见。
然诸比丘!正思惟者何耶?无欲之思惟、无恚之思惟、无害之思惟,诸比丘!此名为正思惟。
然诸比丘!正语者何耶?远离两舌、远离恶口、远离妄语、远离绮语,诸比丘!此名为正语。
然诸比丘!正业者何耶?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邪淫,诸比丘!此名为正业。
然诸比丘!正命者何耶?诸比丘!于此,圣弟子舍邪命,依正命而经营,诸比丘!此名为正命。
然诸比丘!正精进者何耶?诸比丘!于此,比丘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对未生之恶不善法令不生,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对已生之恶不善法令断,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对未生之善法令生,起志欲、精进、发勤、策心而持,对已生之善法令住、不忘失、倍修习、广修习、令成满。诸比丘!此名为正精进。
复次,诸比丘!正念者何耶?诸比丘!于此,比丘于身观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受观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心观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诸比丘!此名为正念。
复次,诸比丘!正定者何耶?诸比丘!于此,比丘离诸欲、离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寻伺止息,内心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住。离喜住舍,正念、正知,身乐受,体验诸圣者宣说之『以舍、念而住之乐』,具足第三禅而住。其次离乐、离苦,断先前所有之喜、忧,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诸比丘!此名为正定。诸比丘!此等名为苦灭道圣谛。
如是,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于是觉知:「唯有法」,如是唯有正智,唯有正念。彼无所依而住,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诸比丘!比丘如是于法即四圣谛,观法而住。
诸比丘!任何人于七年间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诸比丘!且置七年间,任何人于六年间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六年间,任何人于五年间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五年间,任何人于四年间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四年间,任何人于三年间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三年间,任何人于二年间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二年间,任何人于一年间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
诸比丘!且置一年间,任何人于七个月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七个月,任何人于六个月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六个月,任何人于五个月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五个月,任何人于四个月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四个月,任何人于三个月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三个月,任何人于二个月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二个月,任何人于一个月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一个月,任何人于半个月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且置半个月,任何人于七天如是修此四念住者,得二果中之一果:于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依,则得不还。
是故说言:『诸比丘!为净众生、为度愁叹、为灭苦忧、为得真谛、为证涅 盘,唯一趣向道,即四念住。』世尊如是说已,彼诸比丘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
回复
举报
狂
狂
当前离线
积分
136
发表于 2006/11/1 03: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论坛里面,看到任运先生发的帖子都非常棒.真是个不一般的修行者.
回复
举报
任运
任运
当前离线
积分
551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3 20: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经非常殊胜。
回复
举报
任运
任运
当前离线
积分
551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23 08: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
回复
举报
任运
任运
当前离线
积分
551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21 22: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