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972|回复: 0

品牌中药遭遇食字号李鬼 监管空缺企业无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7 19: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品牌中药企业最近很是烦恼。大量穿着食品“外衣”的仿药产品正不断涌入药店,对中药企业名牌产品造成致命打击。而面对屡屡遭遇的食字号“李鬼”,中药企业却很是无奈。

    “(仿药产品)对我们的打击太大了。”厦门桂龙药业华南区经理廖育川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一种药品30个“李鬼”

    说起仿药产品,廖育川很是激动,“前不久,我们联合全国各地工商部门进行打假,仅‘慢严舒柠’一个产品就有30多个假冒品种。而这些假冒品的药盒上都打着食字号的批文,产品名同音不同字,包装也与我们的很相似。”

    而遭遇仿药产品侵袭的远不止厦门桂龙一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九芝堂(5.61,-0.11,-1.92%)、河南济世药业等诸多品牌中药企业都深受其害,而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水等中药都成了仿药产品的目标。

    廖育川告诉记者,由于仿药产品的生产成本非常低,药店的进价也相对只有药字号产品的几分之一。但另一方面,仿药产品的零售价却和药字号产品的价格一样,如此一来,药店获取的利润也就相当高,因此,许多单体药店,甚至品牌药店的加盟店都非常乐意出售仿药产品。

    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食字号产品的门槛非常低,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而且按照食品标准只要菌检合格就能上市,一般的产品投资一二十万就能搞起来。且其出厂价甚至不到正规产品的20%。

    廖育川告诉记者,以“慢严舒柠”为例,其一年因为仿药产品遭遇到的损失就将近300万元。

    “而我们最担心的还是对我们品牌信誉度的打击。”廖育川说。

    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尽管工商部门一再对仿药产品进行打假,但仿药产品依旧“春风吹又生”。

    一位医药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我国申请一个药品批准文号,药厂需要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大量临床试验数据,投入比较大,而申请食品批文则只需要地级或以上的卫生部门批准就行了,花费也比较小。

    另一方面,由于食字号的批文是由卫生部门下发的,但对于药品生产和零售企业的监管又属于药监部门,于是仿药产品究竟该由哪个部门来监管,就成为一个盲区。

    “药监部门即便查到仿药产品,也只是对药店进行轻微的处罚,根本起不到作用。而仿药产品的生产源头却始终找不到。长久下去,对中药企业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该人士说。

    “我们现在非常无奈,除了不断打假外,只能依靠自己更多的宣传,搞防伪标志来挽回损失。”廖育川无奈地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