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微明道观
›
熊春錦先生講《道德經》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只管耕耘
熊春錦先生講《道德經》
[复制链接]
只管耕耘
只管耕耘
当前离线
积分
182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 20: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
《德道經》第一章續講-論五德之禮(上)
[/center]
[center]《德道經》德篇第一章續講[/center]
[center]
論五德之禮
[/center]
[center]
(上)
[/center]
《德道經》是萬經之王,其中所蘊涵的內容博大精深。是我們整個人類的寶貴文化財産,由于她瑰集了人類祖先的思想精華,使我們百讀不厭,百解不煩。隨著內容的深入展開,越顯得奧妙無窮。今天把《德道經》第一章——論德延續下來講一講,講解的題目是“論五德之禮”。
論德章,是整個《德道經》的開篇。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在漢代以前,特別是七國爭雄那個時代,我們現代所稱之爲《老子》或者《道德經》的書,原著的篇序是“德篇”在前而“道篇”在後。這種排序才是老子著作的原貌,這一點非常的重要!當我們認真的研究,解讀《道德經》的時候,會很自然地發現,《德道經》和《道德經》的編序有非常大的差異,《德道經》是“德篇”在前,所産生的作用力就顯得更大一些。我們的老祖宗太上撰寫此書,是要引導人們回歸淳德的狀態。通過修養德性返歸道境。所以,原著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這樣的順序排列。通過解讀《道德經》,實踐《道德經》,我們不難發現,德篇第一章揭示了整個人類社會曆史發展的基本規律,提示了當人們的心靈離道失德後將會産生的一系列變化規律。我們只要將德篇第一章反複地咀嚼和展開,進行實踐參悟就能領悟到。
一、《德道經》“論德章”是人類品質變化的預言,是社會曆史發展的預言:
論德章是《德道經》的開篇首章,其中的內容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也;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也。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也;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前失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皮取此。” 這一章非常科學地預言了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社會發展的曆史規律,深刻地揭示了人類逐步離道失德的曆史,同時指出了解決的根本辦法。
解決的主要辦法就是:要重視上德這個厚,重其厚而止其泊;去其華而居其實。以此方法來終止人們心靈道德的下滑,扭轉人類社會道德的滑坡。這一章還非常嚴謹地揭示了:無論我們體內心靈道德的敗壞,還是社會道德的滑坡,它們都具有一個信風球,即有一個標識或稱爲有一個晴雨表,它就是禮德。因爲其他四種德性的表現形式,大多都是在身心中體現于內的;而唯有這個禮德可以載顯其它四德而體現于外,心者君主之官焉。禮,它是道之華,是表,是淺。人們的禮德狀態,是通過眼耳鼻舌身表現于生活的行爲之中,通過自身都可以感覺到,捕捉到。所以,老子在這裏一層層地,邏輯非常嚴謹地剖析了人們的心靈,剖析每個人心靈內在道德下滑和變化的規律。預言了整個社會離道失德的變化,而且非常精辟地揭示了如何去發現我們道德的滑坡,道德的淪喪。讓人們都關注自己心中這個禮德的現狀,關注心身禮德的起落變化狀態。禮德在五德系統中,居于中間位置,把握了它,才能實現道德修養實踐的體中、用中、守中、悟中。掌握了修持禮德,也就牽住了修持上德的牛鼻子。
首先,我們要整體地溫習一下這幾章的內涵,然後再一層層地解析下來,將今天講的內容與既往所講的內容融會貫通。整體地來解讀這個《德道經》的“德章第一”。我們要知道這一章是老子對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發現!是以道德大系統論來闡發的科學預言,這是一種大智慧的預言。特別是發展到現在,我們結合整個五千年的曆史來縱覽一下,不得不贊歎老子的智慧,敬佩我們的祖先早在兩千五百年以前,就能夠預見社會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看到整個人類心靈離道失德的變化,看到整個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出警示、警告,提醒人們如何地去複歸于德,重返于道。
由于祖先們通過對自身道德修養的實踐,破了太極圖當中太極弦的陰陽雙重障礙,複歸到了○的先天狀態。所以能縱覽陰陽,把握造化的脈絡。老子站在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的高度上,全息性的把握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發展勢態,縱覽陰陽,洞穿本質,全面揭示了自然和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客觀規律,預言了曆史的演繹變化;告訴人們:自然和人類生滅變化的本質,就是道德的生滅變化;人類生存發展和滅失消亡的根本,就在于德性的存留與散失;人類離道失德和返德歸道的進程,就是社會退化和進化的必然曆史過程。世界上的任何學說和思想都無法超越老子的這一精辟論斷!任何應世的學說與思想,最終必然歸結于老子的德道自然觀之中!而且,任何應世的學說和思想,都必須遵從德道自然觀的本質,才可能具有生命力而長久地作用于世間。否則,在曆史的長河中,只會像水面的泡沫浮渣一樣轉瞬即逝。
老子在《德道經》開篇第一章,就以宏大無比的氣魄,俯察世界的現狀與未來,預言蒼桑變機。“德章第一”所闡發的精神,所揭示的人類離道失德的變化過程和扭轉方法,已經被幾千年的社會曆史進程所無情地驗證。縱觀曆史,我們東方治世的演化特點,經曆了道治社會時期,德治社會時期,仁治社會時期,人治(智治)加刑治社會時期;近期又處于法治在前的“法治加人治(智治)”的逆向變化時期。這種將“人治爲主法治爲輔”治世的曆史轉化爲“法治爲主人治爲輔”的變化,是扭轉社會離道失德,仁德喪失,義德低迷,禮德防線接近崩潰局面的必然轉化。這個轉化期,是極其重要的曆史時期,也是德道複興的重要契機。如果在轉化中把握住民族禮德的複興,救心爲本,治心爲上,則義德易複。“反也者,道之動也”,必然會在以法治爲社會基礎的良性循環上,重新實現民族和國家的仁治複歸,德治複興,重返道治,世界大同!
我們解讀了《德道經》的德篇以後,不難看出人類離道失德與複歸德道這個過程是自然規律的必然。因爲,整個宇宙大變化規律就像我們的銀河系繞著宇宙的核心做圓周運動一樣,像我們這一層天繞著北極星做圓周運動一樣;也就像我們這個地球繞著太陽作圓周運動一樣;這個軌迹,這個規律是任何人也沒辦法逃避的!她就是道的一種運動的趨勢。“曲則金”、“孔德之容”,都是告訴我們事物的變化是全息的圓周率運動軌迹。這個客觀規律我們要遵守。無論我們體內的這個變化還是社會的變化,都必然還是要逐步地恢複到仁心,仁慈,仁愛;恢複到德治複興、道治重返這樣一種規律當中去,從而複歸于道德。老子在這裏揭示的以及在整部《道德經》所預示的、展示的,就是一個道德的基本運行規律,我們要把握住它。
東方社會曆史的進程,治世的演變過程,镌刻著明顯的社會逐步離道失德的演變過程。道德文化和精神,始終都是民族的靈魂和立國之本,這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特征。東方和西方治世的差異性,與各民族文化對道德認識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密切相關;與各民族社會曆史的變遷的特點息息相關。東方民族崇尚聖人之治和明君賢臣的仁德之治:即使在漫長的、甚至是苦難的“人治(智治)加刑治”的曆史時期中,人治玩弄法律于股掌之間,整個民族也能夠“逆來順受”的表現出極大的寬容和忍耐。
東方治世這一特點的形成和延續時間漫長的原因之一是:在曆史上,人文初始具備道和德的聖人逐步地退隱山林和隱于社會之中,道德精神由人君的“智治”逐步取代,而人君假扮“聖人”冒膺“天命”,從而形成了以“人治爲主而刑治爲輔”的漫長的曆史時期。那麽東方社會的道德要複興,必然要經曆一個由“人治爲主導,法治爲應用”轉化爲“以道德複興爲根本,法治爲主導人治爲輔助”的社會發展時期。這種以德治和法治爲基礎,加以人治爲輔助的治世方略,是實現複歸“禮義仁”三德治世的前提;只有經曆這個轉換階段,才能實現和複歸于真正的德治時代。
西方各民族崇尚刑治(法治)制約基礎上的人治(智治),在法律基石上展開民主性的人治,他們較早地渡過了“以人治爲主導刑治爲輔助”的曆史時期。這種較早的轉變與他們的曆史以及人文文化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是說在古代,人與神是共同治世的,神給人以幫助和指導;後來因爲人的“盜火欺神”,衆神棄人而去,遠離人類,人類從此只能自己管理自己。這個故事中的“神”,類似于古代東方的道者真人和先知大智慧者。西方“神”的這種突然離開,與中國古代“神”的逐漸隱退截然不同。不論是“黃帝問道于廣成子”還是“老子西出涵谷關”的故事,其中所展示的是:中國的“神”都是用漸離的方式,並且在離去之前,將回歸道和德的理論和方法流傳于世,從而構成了中華道德文化的靈魂。西方雖然比我們較早地擺脫了“以人治爲主導,刑治爲法用”的時期。但是,由于他們缺乏系統的道德理論和方法,德治在“法治爲主導人治爲輔助”的治世格局中長期缺失,因此人們的心靈長期沒有道德的規範和淨化,相反私心欲望卻日益膨脹,利己個性漫無德規地彰顯。所以,西方各國近百年以來,雖然在物質文明上曾經飛速發展,但是卻始終難以開創真正的盛世時代。相反,社會弊端日益增多,犯罪率居高不下,戰火彼伏此起,社會問題積重難返,人們心理的疾病日益複雜。
當前,西方各國的有識之士正在謀求社會的新出路,他們在法治基礎上的人治這一模式的死胡同中尋求新的出路。我們呢,從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領導,特別是胡錦濤主席上來以後,特別地強調要“以人爲本,以法治國,以德治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顯然這也是充分地去體現——這個法治在前,人治在後。目前只有充分地確定法律的地位,完成由人治爲主導向法律爲主導的轉換,以制約人心私欲的膨脹和權力欲的增長,我們的國家才能夠穩定,才能夠更好地發展,民族才有一定的希望。這也是借鑒西方世界的這種治理社會的模式,但是西方治世這種模式是不是靈丹妙藥,一勞永逸地呢?
老子在《德道經》這一章中的論述,同樣剖析了西方“以法治爲主導人治爲輔助”的治世方法,其實所謂“西方民主”治世存在的弊病以及西方社會發展的經驗,已經充分驗證了《德道經》所揭示的真理,即:缺乏以德治爲根蒂的治世方法論,最終必然是“亂之首也”,是不能長久的!
我們的民族具有深厚的道德文化底蘊,當我們向往“西方民主”之時,千萬要清醒地觀察到“西方民主”的弊病!不要盲從,不要數典忘祖,不要抛棄了我們中華民族本身所擁有的道德人文文化!少數人認爲“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主張全盤“西化”。如果抛棄民族道德人文精神而這樣“全盤西化”,將會是非常危險的嘗試!西方現今的痼疾,必然成爲我們明日的癌症!只有以德治爲主,與法治結合,以人治爲輔,完成變革和轉換,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複興,建立真正的太平盛世,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們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一些客觀規律存在著霄壤之別。不要把東方的哲學、東方的文化與西方的哲學和文化混爲一談!我們東方的文化,五千年的優秀曆史,在漫漫的曆史長河當中,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壯觀的畫卷。無論從顯態還是從隱態而言,給我們的啓迪都非常的深刻。可以說,我們東方文化是一個慧觀的內容爲主體,智觀的內容爲輔助的慧智性的文化系統;是理炁科學和理形科學緊密結合的一種文化;是靈感思維、靈悟思維與智識思維相結合的一個文化系統。完全不是西方的以邏輯思維、邏輯推理加反複實驗的這樣一種智識思維爲主體的文化系統。
現在很多人想推翻、否定、摧毀中華傳統文化,甚至毀滅中華道德傳統文化,真是數典忘祖!實際上就是因爲他們只是讀了洋書,沒有認真地去讀讀中國祖先們的書。他們的心已經變成了白種人的心,對自己祖先的東西完全不理解,才那麽地崇洋媚外!我們研究《德道經》,學習《德道經》,就是要尋根問祖,了解一下祖先們在說什麽,給我們承傳的是什麽樣的東西。這些年我在國外就真實地了解到,西方世界的有識之士對我們的《道德經》頂禮膜拜,非常地崇拜!他們雖然有語言障礙,但他們非常想了解《德道經》的深刻內涵,他們從不同版本的翻譯當中,來吸取《德道經》的無窮的能量,從而印證到他們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化、醫學各個領域。實際上西方人的確從我們的傳統文化,古代的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當中,吸取了大量的營養。相反,我們自己卻在外蒙古入主中華,統治我們中華以後,就開始逐步抛棄祖先們的精華。我們現在的人更是盲目地去追求西方的文化,而不認識我們祖先的這些瑰寶。真是一個莫大的遺憾,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實際上談起文化,我們中華的這個文化呢,應該是准確地命名爲“中華道德傳統文化”。這個道德傳統文化裏面既包含了道,也包含了儒,後來還注入了釋學,它們的本質都並非宗教。《德道經》的誕生遠遠超出世界各國宗教形成的曆史時期。在我國曆史上,是這個道德傳統文化構成了我們民族的靈魂,是這個道德傳統文化組成了我們泱泱大國的精神支柱!她是華人——尤其是我們這個東方人種獲取精神營養的根本。一個民族如果離開了自己的民族精神,那也就喪失了靈魂!就像我們的心一樣,如果我們的心丟失了正見正覺,沒有五德的制約,沒有道德的規範,那就跟禽獸無異。所以無論從心身內部去觀察,還是從社會或曆史去觀察,這個道德文化精神,我們要牢牢地把握住。
整個道德文化精神最博大精深的著作,就存在于這部《德道經》之中。可以從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在《德道經》當中去找到答案。一個民族的文明史,是這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史。如果將我們的民族文化徹底地摧毀,實際上會出現一個悲慘的局面:那就是意味著一個民族的消亡!所以世界各民族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非常重視。像西歐有的國家,他們出土一個僅僅七百年的陵墓、古墓,他們都敬若神靈,皆大歡喜,舉國沸騰!他們尋找自己民族的根,找到了哪怕一點點,都要上報刊、雜志,在電台、電視台上反複地播放,進行宣傳,進行啓迪,使民衆與祖先的精神連接起來。
可是我們呢,我們的曆史五千年哪!有文字記載的也有三千年。可惜,我們的秦磚漢瓦被當作垃圾!我們的文物成了走私犯們中飽私囊的貨物!在整個文化裏面沒有顯示出我們民族的文化精神,這可以說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如果我們不高度地重視我們的道德文化的複蘇、複興,而盲目地去學習西洋,我們這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最近我們欣慰地看到:胡錦濤主席提出了要複興,要民族複興。這個口號,這個政策,這個方向,可以說就是我們民族的希望!國家的希望!我們一定會迎來我們國家和民族文化的複興!——特別是道德文化的複興!從現在開始我們已經看到道德複興的曙光,在今後必然會出現一個道德精神文明複興的良好局面。從而在物質文明堅實的基礎上建立我們新曆史時期的精神文明!民族道德文化複興的時代必定會到來。
我們作爲《德道經》實踐者,應當在這個大好形勢來臨之際,更好地把握我們對《德道經》的研究、學習和實踐,盡快地跟上時代的腳步。使我們體內的這個精神文明建設走在時代的前面;使我們家庭的精神文明建設,道德建設,走在社會的前面;使我們單位的精神文明的複蘇、複興,走在其它單位的前面。我們要共同地把握好這種變化的契機,承上啓下地去中興我們民族的道德傳統文化。我們的中華民族雖然是一個多難的民族,但是我們的曆史上,祖先們留給我們的文化財産卻是非常豐厚的。
東方和西方爲什麽差異那麽大?實際上就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拉開了距離,産生這樣大的差異。在國外的時候,聽到有人這樣打比喻:作爲西方人,父親留給兒子財産,這個兒子沒有浪費,他們把它積攢下來,慢慢地運作。而東方人,兒子卻把自己父親積攢下來的財富揮霍掉了,所以才造成了東西方發展的不平衡和巨大的差異。外國人這個比喻讓人深思啊!我們確實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的確有這樣的現象。近一個世紀以來,我們的確出現了衆多的敗家子,將祖先們的文化成果,經濟成果,都敗壞掉了,揮霍掉了。包括晚清的割地賠款等等,哪一項不是像賭博一樣肆意揮霍民脂民膏呢?!在民國時期蔣介石發動的內戰,哪一項又不是消耗國力之財呢?!在文化大革命當中,對傳統文化的徹底地破壞,哪一項又不是造成嚴重的創傷呢?!
幸虧我們的文化底蘊深厚,從盤古開天地,女娲造人,神農嘗百草到倉颉造字等等,就在我們的曆史的長河中,造就了我們道德文化的人文初始。這個初始文化被我們的《德道經》高度地升華和濃縮,正像《德道經》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個必然的鐵的規律!我們必須要遵循這個自然規律。我們中華民族也就是遵循了這個自然規律,循著這個盤古開天地、女娲造人補天、神農嘗百草的這曆史的軌迹,邁著堅實厚重的步伐,留下了我們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當中的腳步。這個腳印,給我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每一個腳印,都深深地映照在中華大地深厚的土壤之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任何人也別想摧毀她!這是我們承傳民族精神文化的初始,含有無窮的能量。無論是道家的天人合一觀,還是儒家的大學之道以及佛家的一些思想,都被我們這個謙虛的民族,胸懷博大的民族融合吸收,成爲整個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但自始至終,這個道德文化,都是這一個文化的主流,是這個文化的脊梁,這一點我們不能夠不清醒地去把握她,認識她!
兩千多年前,孔子曾問道于老子,後來他將道的思想轉化爲儒家的思想,通過開壇授課的方式,廣泛地傳播。我們讀這一章的時候,我們很自然地就想起了儒家的五常,儒家把仁、義、禮、智、信的五常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而道家呢,在形成宗教後卻對自己老祖宗的這個五德思想,很少加以詳細地闡釋,加以剖析,加以推廣。實際上學了儒學思想,再來學道學思想,我們是可以明顯感覺到這其中連結的一種脈絡、一種途徑,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深刻的啓迪。的確,儒學的五常思想,就是源于道學的這個《德道經》的思想。學習和實踐《德道經》對于全面正確地解讀儒學思想、解析四書五經具有高屋建瓴的作用。
所以,道德文化從根本上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脊梁。由于道德文化的這一種包、容、化、同的無比博大的胸襟,兼收並蓄,無爲而治,清靜自然,所以使整個道德文化越來越顯出博大,表現得越來越精深!道、釋、儒高度協調地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增長,發展。共同地形成了中華道德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而道家的道德思想,又在這其中起著貫穿上下、縱橫捭阖的根本性的作用。而且這種思想在曆史上曾經給我們的民族帶來了無比的輝煌,無比的榮耀!後邊還會討論到這個思想體系給我們的民族帶來的作用。
那麽接下來看一看,我們到底有沒有我們祖先們這樣博大的胸襟呢?在我們進行內部驗證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我們祖先們留下的道德文化這樣博大的胸襟呢?曆史發展到現在,在私心欲望的作用之下,研究《德道經》的學人、實踐者中仍有很多的人,並沒有像我們民族的脊梁、民族的靈魂——道德文化那樣,有著博大的胸懷,他們仍然斤斤計較;而在我們體內也認識不到道、釋、儒水乳交融的文化是一個整體,應該吸收,而不是排斥。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所修不相融。”真的不相融嗎?當你說不相融的時候,你已經失去了道,丟失了你正在修的學派,或者說丟失了你正在修的道。我們整個民族的靈魂以及社會大環境,就是這樣相融、相彙、相合發展而來。爲什麽到現在卻要另立山頭,據守門戶,拒不接受呢?凡是研究道經,研究佛經,研究儒經的人,真正讀進去了的,都不難看到,這三種文化在中華民族這一個慈母的土地上,非常和諧的相互融合在一起;從來沒有相互排斥過,而是互相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從而構成了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共同地滋養著我們中華的子孫,一代一代地繁衍過來。我們怎麽能夠在看自己內環境的時候,肯定這個、否定那個?爲什麽就不把自己的心放大一點,把肝中的仁德提升一點,使我們能夠更大範圍地包容呢?我們將整個傳統文化的精華,都吸收在我們的體內,將其中的道的能量,德的能量,都吸納在我們的身中,來滋養我們的仁德、禮德、義德、智德、信德,促進這個變化不是更好嗎?
所以正確地了解曆史,解讀《德道經》,認清社會的發展,返照我們內環境的再造,産生正覺正念,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學習方法。而不要自己封閉自己的心靈,封閉我們獲得能量、吸收能量的渠道。所以我們在解讀《德道經》這一章的時候,在理解和吸收其中蘊含的五德能量的時候,要循著曆史的脈絡,循著我們民族文化發展,在道德演化這個過程的深刻內涵裏面去感悟,去體會,去與我們的祖先們建立心靈的溝通!不要因爲私、因爲欲、因爲狹隘的心態,而封閉了我們整體地去解讀《德道經》、認識社會、了解曆史、掌握生命、掌握自然的道路。
我們作爲《德道經》的實踐者,遵循這個天人合一的思想,應該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不僅要容,還要包,無所不包,整個陰陽好壞美醜善惡無所不包,顯隱無所不包!還要化,轉化,使之符合自然客觀規律,這樣才能同于德,歸于道。如果正確地解讀曆史,我們民族的演化不就是這樣嗎?在曆史上我們整個民族遭受了多少次侵略和打擊,這類打擊和侵略都反複地存在著;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始終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和無窮生命力。進入中國的這個文化領域以後,沒有哪個民族的文化不被我們中國的文化所同化的!像元朝的外蒙文化進入中華,很快就被當時的中華文化所同化了。清朝的滿族人進關了以後,他們文化也很快被同化了;因而才迎來了清代中葉時期我們整個民族發展的一個相應的高峰時期。那段時期,可以說是整個社會獲得大治的一個曆史時期。這些特點特性,就說明了我們道家的思想,這個《德道經》的精神,是包容一切、天人合一的,是代代相傳的。
我們的仁、義、禮、智、信,這些五德的心身修持和行爲規範,是我們中華社會的堅實的文化基礎。我們祖先承傳給我們的這些方法,古老的傳統文化,只要我們不去破壞她,不去摧毀她,不去顛覆她,她就能夠爆發出無窮的生命力,展現出無窮的魅力,獲得世界各民族的贊揚和認同。你看世界各個民族,沒有哪個民族像中國傳統文化這樣敬“天、地、君、親、師”。在過去,每家每戶的堂屋中都有一個寫著“天、地、君、親、師”的牌位,終身去敬奉。“敬天地”,就是主動地去尊敬、順從天地造化對我們的影響,去順應自然;“尊君”,對國家的領導人能尊敬服從,對他們的正確領導,良好的政策,使民衆能夠安居樂業的方法服從,擁護;“尊師”,對教誨過自己的師長畢恭畢敬,永不忘懷;“尊親”,孝敬父母和關愛親人,重視孝道。中華的美德,曾經在曆史上一度被世人所傳頌。到如今,西方衆多的學者,還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我們的東方文化。我們的東方文化和她的魅力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糧食。特別是她是一個基礎,而且這個基礎非常的堅實!雖然近幾百年來侵略者的摧毀和我們自己的破壞,使她顯得千瘡百孔,體無完膚!但是她悠悠五千年的曆史,從黃帝開創的真正的人文始初的這樣一個道德文化,還是深深地留在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底。她的複蘇並不難,只要我們共同地努力,我們確信:在我們的心中和我們的血液中所仍然保留的這個炎黃子孫的道德根苗,就會茁壯地成長!我們的黃老之學,道德思想就會發揮她無窮的力量,釋放能量來滋養我們的心身!
無論是我們《德道經》的思想,還是佛學的思想,還是儒學的思想,實際上都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蒂,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食糧。只要我們能夠去主動地培育她,她就能夠在我們中華大地上,茁壯地、繁茂地生長發展起來,恢複她的勃勃生機,從而爲整個國家的、整個民族的精神文明帶來希望!
通過對《德道經》的學習、實踐我們知道,只要順應這個道德文化的複蘇、複興的曆史變化,沿著政府指引的正確方向去努力,我們就一定能夠共同實現使我們的民族振興這樣一個目標。
《德道經》的論德章,啓示了整個社會複歸道德的必然,人是社會的細胞,治身如治國。道德修養實踐者、修真者要想完成心身的性命再造,複歸于淳德,返樸合道成真,同樣首先必須改變長期智識陰我心主宰內環境的狀態,早日從以“智治爲主戒治爲輔”的現狀中擺脫出來;盡快地轉化成爲以“德治加戒治爲主導,智識爲輔助”,以遵循修心修身的基本規律。道德戒律就是道德實踐的基石!只有如此才能實現禮德心性品格的升華,進而複歸于五德俱足,心身歸化于大道。
基于我們身心內的這個道德變化情況,在這一個曆史時期的近一階段,我們借鑒社會現象,也同樣能夠充分地認識到。我們要想證得體內的禮德、義德、仁德,複歸于真正的德性,使我們體內的五德齊備,重返上德狀態,首先得牢牢地抓住實踐道德,恪守道德的戒律。這個戒律也就是我們體內的道德法律,是自己對自己體內的陰我心,對我們心中的私欲、貪欲,惡劣的本性、禀性、以及習性,進行制約!否則,在這個物欲橫流、人欲暴漲的社會環境當中,我們就無法維持自身內環境的清靜和身國內的國泰民安。如果沒有抓住德道,僅用這個“刑”治自我約束,自我限制,自我規範,要想求真,那麽複歸于德,複歸于道,就會一生也難以實現,甚至花幾輩子也難以實現。那麽始終僅僅只會是嘴皮子道而已!
所以,我們必須要遵循《德道經》的引領和警示,將自己體內的這個法律法規的建設,心身中道德戒律的建設,牢牢地把握住,控制好,起心動念都要去遵守!在這個前提下,去培養自己體內的禮德、義德、仁德,提升自己的德性能量。當這個五德的能量真正上升了以後,也就會形成一種自覺行爲,稱之爲無刑之“自律”,而能自然而然的遵守。這時雖然有律,但道德戒律對我們已經失效了。爲什麽呢?因爲通過自我的道德修養,無論在能量方面,還是在外在表現方面,起心動念之時,我們的心靈都已經能夠很自然的高度地與這個五德的要求吻合,達到五德之性圓滿周全的狀態,所以這個時候內環境的這個道德法律,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這一點我們作爲修真者,作爲《德道經》的實踐者,必須要參照曆史的現象,參照老子所闡釋的道德演化的客觀規律,複歸于道德變化的客觀規律,來驗證我們體內的這些變化規律,我們才有希望真正地得(德)道。不要僅注重得道這個結果,而是要高度地重視德道複返的過程,重視這個高質量的五德在我們體內真正地實現的過程,形成的過程。即修德而複歸于五德齊備、五德純真。
我們應該時時在自己的心內提醒告訴自己,自己還處于道德缺失的狀態,永遠不要自滿。每天從零開始,從還有錯誤中重新起步。所謂“窪則盈”,只有不自滿,保持窪的狀態,“處下不爭”,我們的德性才能夠回歸。這些規律要結合社會演化,貫穿曆史來加以觀察,使我們的心靈內外協調統一起來。掌握外界的變化規律以印證到自己的內心,印證到自己身國的那個小環境、內環境裏面。那麽外環境無論怎麽變化,我們也不會被外環境所左右。內環境始終能夠嚴格地按照《德道經》的引領産生變化而複歸于純德合道的狀態,就能真正地像蓮藕那樣,做到出汙泥而不染。能在社會的汙泥濁水中,面對社會上人們的貪欲大起、充滿罪惡的狀態,保持住自己的清醒;就不會同流合汙,被潛移默化而爲外環境所左右。守住自己的心靈和道德法律,用身國內的法治即仁德、義德、禮德、信德、智德這五德來治理我們的內環境,
五德對內環境的道德法律顧問,就像我們在社會上要守國家的法律,上班要守單位的紀律;在家要守家規一樣。在我們的心身內,如果重視了五德之治,就是在真正地學習《德道經》,就能夠運用《德道經》來修改自己的生命曲線,再造性命而複歸道德。這個根本我們要注意高度重視。
我們對于體內心靈的複歸道德,身體的複歸道德,都要充滿信心!聖人之治的方法論非常強調天、地、人三才合一。時代的腳步,已經走到了整個民族全面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時期,道德並進,道德複蘇的時期,道德複興的時期。乘著這東風、天時地利,在這個大氣運良好的大環境之下,只要我們調節好自己,將人心換成道心,將人欲換成道欲——無私之欲;用客觀自然對我們的要求,來制約我們的內環境,規範我們的內環境,我們內部的變化就必定會同步的産生;從而使我們的內環境五德齊備,德性圓融,心性大開。當我們內環境當中的這個心,能夠被道德所化,那麽在被化的同時,我們大腦當中存在的炁,心中存在的這個性,以及小腹腔存在的命,就必然會自然地,沒有障礙地,比較順其自然地性命合一,使心、性、命結成一體。
我們要看清曆史,順應時代的特點,抓住對天、地、人這三才的相應,把小我放下,樹起公心。必須發出與《德道經》同頻共振、能量統一的這樣一個心願,主動地去再造我們的心靈,再造我們的性體,再造我們的命體!我們才能夠更好地、真實不虛地與《德道經》的內在場性、內在能量高度地吻合,利用《德道經》來加速我們體內的變化。這個變化都掌握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蘊藏在《德道經》之中,需要我們主動地、自覺地去開啓,打開心靈之門,打開身場之門,敞開我們的性光、性體之門,主動地去接受這個德性的光明,才能夠進入這個道的真境。
二、社會和人心德治的三柱石,是仁德、義德、禮德。
社會德性和人心品德的三柱石是仁德、義德、禮德。所以今天的重點,我們把這個五德,對這個五德之禮,作一下分析。使我們更深刻地去解讀一下《德道經》的第一章“德一章”,這對我們重塑自己的道德人生,建立道生觀,能夠有所啓迪,有所開悟。注意用我們的心去相印。
爲什麽呢?因爲這個禮德居心,屬火,而且是丙火、陽火,是一種陽火之炁,它是能量,它也是物質,是一種五行的屬性,五行屬火,也稱之爲火德。火德在體內的禮德表現和體外的禮儀展示,都是既有表也有裏,相互影響和作用。對表裏之間的內容我們要整體把握,就像大家已經學到了的德經第二章裏的“得一”樣,這個“一”,實際上內含了能量和品德雙重物質,它是一個雙重結構。有的人對于什麽叫德,德爲什麽含在一中,德爲什麽要分爲五種,不太理解。這實際上很好理解。我們用的身體作比喻,我們的一只手,如果沒有五個手指頭,你能把它稱之爲手嗎?你只能把它稱之爲臂,就不能稱之爲手。我們說我們有一只手,這個“一”裏面就包含了五。我們說這個“一”,就像我們論德一樣,論到這個“一”,這個“一”裏面就包含了仁、義、禮、智、信這五種德性。這五種品德與我們的五個手指頭是一回事,光有那五個手指頭,如果沒有那種能量,沒有這炁(外國人稱的“能量”)就不能運動。光有這五個手指頭只是一個表象。雖然它是實(看得見),但是如果沒有“虛(看不見)”這個能量推動它,這個手就不能發生功用。所以《德道經》裏面在闡釋這個“一”,這個德,可以恰如其分地用我們的手來打這個比喻,我們的五德,用這一只手來打比喻也是比較合適的。什麽叫德?什麽又叫淳德?請問一般什麽叫德的喪失?
我們在研究修真實踐的理論當中,曾經闡釋了我們的大拇指它通到我們的脾胃;我們的中指通到我們的心,屬火;我們的食指通到我們的肝,屬木;無名指,通到肺;小指通到我們的腎;實際上這五個手指頭就是五德的載體,裏面含有五德的能量。只有這個能量充沛,我們的五指才能充分自如,能夠在我們意識的指揮下,在我們思識的統領下,甚至在我們的真我的指揮之下,完成工作。我們解讀《德道經》的時候,也同樣要把這個德完整地掌握,同時也要了解它的分枝,五即是一,一即是五,全面地把握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關于五德的概況,我們在其它課的時候都反複地強調了,我們已經掌握,有了充分的認識。通過今天的講解,我們是要更深層次地去把握一下這個禮德,分析禮德對社會,對我們體內變化的作用。
這一章告訴我們仁德,義德和禮德是社會得以持續健康發展的三個基石,也就是說我們民族的精神文明離不開它,這三德的具備是“以德治國”的基礎。同時,這三德也是人心品德的三個基石。是我們做人的根本,我們身中要有仁德、義德和禮德,才能維持心靈和身體的健康;這三德的的具備是修真證道的基礎。
爲什麽要那麽說呢?我們將五德轉換成五行來解釋就比較容易理解。如果這個陽性的甲木,這個肝氣不純、不足,這個仁德就會不足。而仁德缺乏,就會含有雜質,也就導致心靈中的這個陽火的能量供應缺乏。這個肝裏的陽性的木炁,是供給我們心靈當中這個火的能量的。如果這個仁德不具備,先天缺失,或者後天缺乏,都必然導致我們心靈中陽火能量的供應出現一種饋乏的狀態。我們的心就會因爲缺乏這種能量的供給而無法點亮,自燃無薪,那麽這個禮火的光明也就難以出現。必然就會出現愚昧和不善。
爲什麽會出現愚昧不善呢?因爲心中的陰火當家,陽火不明,那麽意識(陰我)就做了主人,做了心中的君王,主宰了自己的五根;這時後天意識指揮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就反占了陽火之離位,陰火戰勝了陽火,意識當家,我們的思識就被熄滅了,或者說忽忽悠悠地,似明非明,這樣我們辦事的准確率就會大大地下降。在這對陰陽之間,如果沒有陽我之心對陰我之心的制約,陽我之心不能站在主導地位來制約陰我之心,這個思識不能統領這個意識,我們就會缺乏智慧,就會愚昧。
那麽從能量來源的情況來說,是什麽造成的呢?是因爲我們缺乏仁德的能量!肝裏面供應而來的作爲木柴産生火的這個能量——仁德能量不足,才造成了這個現象。仁德的喪失,也就是這個陽性的甲木的不足和耗散。那麽仁德丟失了,乙木怎樣呢?打個比喻:這個參天的大樹,這個喬木,它就是陽木;矮矮的遍地蔓延、沒有節制、漫無目標地生長的這個灌木,它就是陰木。你看看這個陰木,你要是走在陰木之地的話,那肯定磕磕絆絆,又紮手又紮腳——甚至把衣服褲子都撕得七零八落。而陽木像參天的大樹,都是棟梁之才,她提供的能量,那當然是正炁、清炁、陽炁。她産生的火,那就是禮德光明。同時,肝中陽性木德充沛時,能夠制約和耗散肺中陰金的能量,使義德能夠保持和純淨。
但是,如果這個陽木丟失了或者不足了,相反是陰木供給心炁以能量;那麽雜亂無章的陰木所産生的能量,只能産生陰中之火,滋長、滋助心中的陰我之心。這樣就使心中的禮,這個禮德,更加難以維持。這個禮德陽火——也就是這個丙火,如果不能夠直接從肝髒內獲得這個陽木的仁慈的能量,那麽我們心中冒起來的那麽一點點善念、正念、正覺,很可能會很快地熄滅。如果是自己本身攜帶的能量不足,需要從外部獲取能量來維持的這類人,心靈難以德化,在修真——道德實踐的路上,肯定會搖搖擺擺。這個心就難以靜住,因爲陽火需要的能量又不能夠及時地從這個仁慈之木德當中攝取,陰我之心,這個陰火就時常地占了上風;這個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一個帶有共性的現象。
爲什麽老子在這一章中要把這個義德放在第二位?爲什麽失義之後,才産生了失禮?就是因爲仁德的喪失,是陽(甲)木的不足和耗散,陰(乙)木的雜氣的上升。丟失了仁德以後,我們心中的禮德就缺乏了陽性能量的供給;相反呢,這個雜草叢生、低低矮矮的小灌木叢一樣的陰木所提供的能量,又只能滋助我們心中的陰火私欲。此時,如果義德尚足,陽(庚)金義德的肺中之炁充沛,還可以克制肝中陰木之氣資助心中産生陰火(丁)的能力,使心中禮德(丙火)維持,陽金克制陰木而使心中陰火難生,則心中陽火的禮德尚存,正常的人格還能夠持守。老子在這裏說明了的,是我們的肺裏面的義德尚存,陽金(義德)還具備時就可制約陰木——“陽金造就鎮天劍”。就是這個陽金裏面能夠造就一把鎮天之劍,鎮得住,那麽這個陽金就能夠砍伐、制約、限制這個陰木;用陽金制陰木,把野火漫延(欲望貪念蜂起)的這種狀態制約住;使這些雜草能夠紮成一把一把的,亂七八糟的灌木能夠規範在一起。使其能量一部分能提供給我們心裏面的陽火使用。如果這個陽性能量,這個肺金,這個陽金能夠控制、限制陰木,規範陰木的話,那麽這個禮德還可以維護。這是這個陽金對于肝裏面木的能量起到了一種制約、轉換、限制的作用,迫使它給心中的這個陽火提供能量;而不至于毫無限制地去大量地供給陰火,提供陰火的能量,只有少部分提供給陽火。而且陽金也能夠渲泄、耗散心中的陰火,火克金就必然消耗火本身的能量,這就是爲什麽義德在我們體內如此重要的原因。
因此,在社會上也是一樣,當整個社會下滑到了“失德而後仁”的時代,仁治開始之初,實際上這個義德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曆史上,這個義德維持了好長時間。讀過曆史的都知道,像《三國演義》裏的“義”,《水浒》裏的“義”,雖然是故事,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現實,它裏面折射的那種義德,起著一種規範陰木的作用:提供給人能夠遵循這個禮德的能量,把人心加以淨化保持。
像宋太宗趙匡胤,他爲什麽能夠在取得政權以後“杯酒釋兵權”啊?那裏面用的就是一個義德。一杯酒,就把那些在戰場上爲他賣命拼殺、浴血奮戰的人,這些帥才、將才們的兵權全部都收回,他就是靠一種義氣。以心換心,以關懷的口吻,跟這些將領交流。使這些將帥很自願地服從這種義氣,把這個兵權交出來,自己告老還鄉去養老。推心置腹地去談,首先趙匡胤他有仁德之心,他沒有采用曆朝曆代那種殺戮功臣的辦法,而是站在這些功臣的角度上去考慮他們的利益,講明這個厲害。說明“我當皇帝很難,寢食難安,因爲兵權在你們手上,你們再怎樣表示永遠不會造反,但作爲人呢,欲望是永遠也難以滿足的。可能某一天,你們的欲望起來了,就一定會利用手中的權力來奪取政權。與其今後兵戎相見,血流成河,不如現在趁著我們的友情還在,義氣還在,我關心你們,撥給你們大量的資金,你們交出兵權,你們回家去養老,安享天年,也不至于重演曆史上的悲劇。”這就是他很科學地應用了《德道經》所闡釋的仁德、義德、禮德這個三角關系。仁、義、禮這三者之間既相生又相互制約:木生火,金又治了陰木,促進了陰木向陽木性質的轉化,而助了這個火。
因爲在五德當中,伸出五指,中指就剛好是禮德之心,她居于中位,這兩側的食指和無名指代表肝仁德和肺之義德,來輔佐禮德,圍繞她轉,來完成這個功能。這個禮德能量的存在和充實,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這個仁德和義德的輔助並且合理地善加應用。應用了、培養了、鞏固了這個仁德和禮德,運用了義德,那麽這個三足鼎立的局勢,就能支撐我們的心身。
從健康上來說,也是這個道理啊。你看看,我們人年紀稍微大一點就開始氣喘了,咳嗽了,陰金就旺了,那麽義德呢?陽性的義德衰老了。我們的肝髒常常因爲消化系統的過度負荷,肝髒硬化了,脂肪化了,病變了,等等……但是這個心呢,可千萬不能壞!心爲一身之主,心藏神,它如果發生一點病變,血管心肌的病變,那就很危險;如果來個心肌梗塞,那就有性命之憂。爲什麽會有這些病變産生?如何去調適這個病變的産生?通過我們讀《德道經》,研究《德道經》的仁、義、禮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們不難找到治愈自己的肝病,治療自己肺部疾病的方法。其中調節我們的心,使我們的心,這個禮德,始終保持光明,是最重要的措施。
當人類離道失德發展到失仁、失義,陽木之炁、陽金之炁都喪失,僅存陰木之氣和陰金之氣維持生命活動之時,心中禮德的喪失也就必然迫在眉睫。因爲身國中肝內只存陰木爲心火供應能源,陰木只能助燃心中的陰火,陽火失明;並且義德喪失後,完全沒有肺中陽金之炁克伐和制約肝內的陰木之氣漫延瘋長,陰木之氣無制則心中陰火爆長,做人的基本准則盡失,他就表現出殺機,虐待衆生;他就會怒氣很盛,不顧一切地去損人害己——因爲這個怒氣傷肝嘛。丟失了仁德之炁以後,它就是遊魂當家,當遊魂主事以後,就會主使自己陷入苦難;同時仁德丟失了之後,沒有陽性的木炁――仁木之炁這個能量來維護禮德的存在,禮德就不能放出光明來照亮自己生命的路程,照亮周圍,心裏面一團黑;也就會發生性情、性格、心態的巨大變化。由于德能和人的身體健康是直接相關聯的,所以人的整個身體就會垮下來。不僅是健康狀況會變差,做人的觀念也會急劇地下滑,一直滑到耗盡體內的五元之炁,也就是生命的終結了。做人方面表現出來,就是不守法律,不遵戒律,不守紀律,爲所欲爲,怒氣常生,常常拔刀相向——也就是“亂之首也。”這就是《德道經》這一章中“夫禮者,忠信之泊而亂之首也”所闡明的道理。所以說短短的德篇第一章,她所蘊含的理論太博大精深了。只要我們參進去,悟進去,站在修德、培德、養德這樣一個基礎上,來認識她們之間的辯證關系,對我們生命的健康,對心靈中智慧的産生,對我們整體內環境真正的德道轉變,將會産生良好的作用。
從社會來說,如果連這個禮德都守不住了,因爲陽木沒有能量來供應了,那麽整個社會就不仁慈了,都自私,都只顧個人的利益了。人一旦失了仁德,會表現怎麽樣呢?所以現在社會上爲什麽會有那麽多的心理病?爲什麽那麽多的人脾氣暴躁?爲什麽很多人不守社會的公德,置法律于不顧?都是由于仁德沒有,義德不足,才産生心中禮德的喪失。最後的這一道防線也崩潰了,所以才會無視法律,抛棄自己的靈魂,爲所欲爲;貪汙,腐敗,淫亂,偷盜,殺虐;損人利已,貪得無厭,甚囂塵上;從內到外,從上到下,都陷入了一個心靈的混亂,身體的混亂,社會的混亂,甚至局部的動蕩的狀態。誰也不服誰,法律定的再多,也難以制約,因爲人人都不能夠自律。民心不自律,亂必起蕭牆!
實際上一個民族,如果人人都能夠以德性自律,那就遠勝于法律的強行制約!這個自律,也就是源自于我們的心中、我們的體內,要具有仁德,具有義德,具有禮德!她們之間陽性的相互扶生,陽性的克制陰性的,使人們主動地規範在符合道、符合德、符合社會要求這樣一個範圍之中。如果丟失了仁德、義德、禮德,那麽我們也就倒退到了一個動亂、禍亂甚至崩潰的邊緣。正如老子所說,“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這是連禮德也守不住時的表現。哪怕您這個禮制定得再完善,也難以持守住了。
所以我們在解讀這一章的時候,對于仁德、義德、禮德這三德的作用,一定要很好地理解,特別是從五行學說,從德的能量表現形式,氣的形態、氣的陰陽屬性上去解讀這一章。人類離道失德一旦下滑到了僅有上禮存在,又沒有義德來克制這個陰木的時候,不論是內環境還是社會環境,都必然遊魂猖獗,鬼魄活躍!也就像有些人感歎的:簡直像一個鬼魅的世界。一到了晚上,門戶要關起來,窗戶要鎖嚴,還要加上鐵鎖,鐵窗,鐵門,簡直就自己把自己固定在牢籠當中,外面發生了什麽事也不願意關心。哪怕有人殺到門口了,自己躲在家裏發抖,也不願意撥打一個電話報警。冷漠之極啊!冷漠之心,麻木不仁,真正到了一種不仁的狀態,非常地可悲!如果說都這樣,那不就是鬼魅的世界了嗎?遊魂鬼魄當家嘛。內環境是這樣,外環境又何嘗不是這樣?每個人是家庭的細胞,家庭又是社會的細胞。如果不呼喚道德,不弘揚道德,不去治人們心中體內的這些陰,那麽如何響應胡錦濤主席的號召,實現這個民族複興呢?
有再多的錢能夠買來靈魂嗎?!如何淨化靈魂呢?現在不是有很多富人都感歎心靈空虛,無所事事,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嗎?他們的心理病非常沈重!爲什麽呢?因爲乏仁,乏義,乏禮。缺乏這三樣能量,缺乏這三種物質支撐自己的心靈,錢越多就越累,越空虛。沒有靈魂,沒有陽性的能量的支撐,必然心地空虛。那麽那些弱勢群體,如下崗的工人,失去土地的農民,如果他們的心靈中失去仁德和義德,禮德也就沒辦法維持,他就不能管住自己的心,他就要胡思亂想,違法亂紀,搶劫,偷盜,坑蒙拐騙,如果集約在一起,就是社會動亂之源!
人類離道失德下滑到沒有了仁、義、禮、智、信五德,在心靈崩潰、陽性能量崩潰,上禮僅存,又沒有義德克制陰木,禮德已經沒有辦法制約的狀態下,內環境必然遊魂猖獗,鬼魄活躍,識神盲目,妄意滋生,情欲泛濫。也就是個人道德內環境喪失,身中形同地獄黑暗無明,社會道德大環境全面滑坡;人性喪失,獸性暴露;教化失序,動亂易生,法無所制。“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所以老子在這裏強調要“攘臂而乃之”!就是說一旦出現禮德都喪失,滑到了喪德狀態的時候,就需要振臂疾呼,呼喚道德教化,去愚歸智,忠信厚實。就一定要急救,全力、下大力地救心!
所以後世的衆多的文史學家、哲學家、儒學家、包括佛學家,才把修心作爲內證的第一要素。“萬象由心而生,由心而滅。”,“百病由心而起,由心而消。”民心,人心也就是民族之魂,是國家安定的基礎,是道德複興的根本。抓住這個禮德的轉化,清除裏面的陰性的物質,使仁德、義德能夠確立起來,維護禮德的存在。這才是治世治心,修心就是修養道德的根本和關鍵。這個關鍵把握不住就必然是盲修瞎煉的假把式。不把握住修心,修禮德,你就失去實踐《德道經》的整個靈魂。所以《德道經》在這裏重點闡釋了 “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這個“上禮爲之”等會兒我們再詳細解釋。
從整體上來說,要把這個大系統掌握好,再去認識某一個局部。這些理論非常嚴謹地告訴了我們五德之間的辯證關系。這個辯證關系把握不住,仁、義、禮就沒辦法顯現出來。就象我們握拳頭一樣,你看,伸出來三個手指頭——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在手上居于中央位,它們代表仁德、義德和禮德。金、火、木這三個手指頭組成的力量,占住了我們整個巴掌的中間區域。如果我們的手缺乏了這三個手指頭,你說你能幹什麽事?握拳也就失去了意義,因爲只剩下小指和大指,就使不出力,就無法完成想要達成的操作,如搬動一個東西,拿一個東西都會無力,拳也就握不了。
所以說“道”非常的簡單,不要把她神秘化。認清了根本,就很容易掌握她。實際上每個人的德性都可以在舉手投足間表現,看一看雙眼,照一照鏡子,看一看自己臉上的肌肉,就能知道自己仁德是否充足。要學會自查,查一查自己那個傲氣,那個潛藏的殺氣,那個隱含在裏面的怒氣,實際上都會現于眼,現于自己的臉,現于自己的形,並且藏于自己的心。一旦有機會它會暴發的!再怎麽掩藏,掩蓋,它也會在你的心裏慢火熬煎似的,熏蒸你的內環境,用那個陰木産生的陰火,來慢慢地煎熬我們體內的功德之林。所以要盡快把仁德、陽木之氣提升起來。把肺裏邊的陽金之義德修足,作爲一個保險系數,用這個陽金去克服我們修仁德的不足,扶助陽木的正常生長,爲心中禮德供足能量。
在以前的講課中,我多次提到過,你不修仁德就難以得大智慧而進道。仁性就表現在肝裏面。仁德不足,即使你的道心再怎麽堅定,意志再怎麽頑強,想真正地獲得心中的光明,讓真慧打開來,完成由愚轉智,由智轉慧的過程就很難。如果還講一點義德,能夠制約自己肝裏面的那個陰木氣,那麽現狀還要好一點。如果完全缺乏而談修心,談志向,談如何把自己的七竅玲珑心打開,就是空談。很多人性格暴躁,不柔不慈,不能包容別人,就要好好思悟自己仁德所修的不足。所以在五行當中,你修養好了肝的陽木之性——仁慈柔容,你證大智慧就不難。那麽你的心的轉化淨化就有了豐厚的能量。爲什麽要仁德化心神呢?怎麽仁德化心神?仁德化心神就是用肝裏面陽木的仁德之炁供給心裏面的陽火,用禮德的光明照亮我們體內,朗照體內的衆生,並且朗照身外的更多的衆生。這個過程把握住,完成好,就掌握了《德道經》這一章想告訴我們的真意、本意。所以解讀這一章,一定要從整體去破思維的局限性,找到這個維護禮德的根源。明白支撐我們修心的能量來源。
三、禮德是維護德性滑坡的最後防線。
第三點,禮德是維護德性滑坡的最後防線。《德道經》在這一章中說:“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前失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這兩段話一直在強調禮德。但這裏我們要強調的是:禮德是德性滑坡的最後一道防線。因爲在最近講解《德道經》的過程當中,有部分同道提出問題:爲什麽老子在《德道經》的這一章當中,沒有像儒家那樣將仁、義、禮、智、信分門別類的,條理分明的詳細解釋?這個問題的提出,在學術上是有益的。
實際上,儒學創立者孔子曾問禮于老子,也源自于老子對德性的闡釋,也是《德道經》所要回答的問題。可以說老子當年回答孔子的全部內容都包含在這一章當中。孔子精于常道,談到一德含五常,對德只是細化了而已。而老子通于大道,是站在穿越陰陽、總攬宇宙、包羅天地、蘊含萬象的高度上,去看整個宇宙,看整個社會,看每一個人的心靈。因而以他的氣魄和站的高度,對道,對德進行的必定是一種提綱挈領的、宏觀的闡釋!也是在關鍵的地方,關鍵的位置,向人類指明了其中的天機。
不能夠說這一章裏面沒有含有五德的全部,實際上都含在其中,仁、義、禮、智、信都在這裏了。只是在這裏特別地強調了:我們要保持心身當中的道德,道境。要保持社會的德治狀態,必須高度地重視這三個支柱,這三個基礎。這三個基礎一旦坍塌下來,僅用智治,智德是治理不了社會的!哪怕封建社會的帝王,號稱自己是上天之子,自以“天降大任于我”來管理社會,用那一點智慧,後天的智識,真地能治理得了嗎?能夠維護整個社會道德不滑坡嗎?做不到!他只能疲于奔命地去應付,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同樣的道理,僅憑一個“智”,也難以修好我們的身,看一看我們現在的在校大學生的精神狀態,他們的智可以說是民族的精華。但是他們都學會了做人嗎?可以說許多人都沒有,許多人的心靈都處于空虛無奈的狀態,不具備正確的人生世界觀,心靈被“有之以爲利”所困繞,被“利”所驅策,心理疾痛正在日益增多,因小事而自殺,輕視生命的現象時有發生。四書中的《大學》一書中,開篇即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是什麽意思?我們現代社會從事高等學問的學府,這個大學的辦學方向真的符合“道”嗎?大學之道,簡而言之,就是教人“知書達禮”之路。達到心中的禮德放出光明,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學問的關鍵,是在一個明字,什麽明?心明、禮德明亮,心中要光明,既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能用此光明幫助別人,這才是真正的學問。這個真學問要能夠明德,用心光朗照自己,掌握和實踐完整的德心德性,五德皆備,無一或缺。大學的宗旨,真學問的內涵,絕不是導人以利,深陷名利!
您看看曆朝曆代的皇帝他們多辛苦!沒有遵從《德道經》的君王,因爲是用後天的智識來治理國家,很多人都累得吐血,很多人都是壯年而亡。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結一點,就是沒有遵循《德道經》指出的以德治國之道。如果真正掌握了,就能夠達到“治大國如烹小鮮”。但可惜他們是用後天的智識在治理國家。我們有很多的道德修養實踐者也犯了同樣的錯誤,用一顆意識濁心,在心身中實踐道德。假烹假煉,沒有站在德性高度上去論證修心,論證體內的五德。他們只認識到了宇宙空間物質的單一性。什麽單一性?——只承認她具有能量性,而沒有承認這些物質的根本是《德道經》所揭示的德性。實際上我們心身中的這個精、炁、神,她既是物質能量,又帶有明顯的五種德性。如果認識不到,就可能白白耗費一生的光陰。
真正的實踐者,要按照《德道經》的引領來驗證我們心中的道德,身中的道德和空間的道德,那就得無私無欲,將私和欲調整到自然大道允許阈值之內,真正地清除我們禀性當中一點靈光攜帶過來的所有錯誤,並且洗刷我們今生今世形成的頑劣的習性,真正地達到《清靜經》所講的:“得無所得”,心中實現無,身中實現無。對于外層空間的追求,也要實現無。也像《心經》裏面所講的,要實現真正的空、淨、明,我們才能用自己的心和身去體悟,什麽是真正的道。而不能夠固步自封,把自己的心封住,不去注意心修禮德,肝修仁德,肺修義德。把這個根本——三大支柱抛棄而不顧,那麽我們的求證也就相當的局限,難以真實不虛地實現目標!這些現象在社會上是普遍地存在。無論外觀和內觀,不難發現,如果不很好地研究《德道經》,解析《德道經》,領悟《德道經》的精華,並在體內真實不虛地去實踐,在家庭真實不虛地去運用,那麽我們就很難獲得真知,把握這個脈絡。
禮德是我們心靈的最後一道防線!禮德喪失,心中的陰火就起,心性就會顛倒。一旦愚智主事,識神當家,性情就會急躁。妄意叢生,沒有道理也要爭上三分情理,就會表現出虛榮愛美,裝面子,爲了面子而不顧一切。就容易嫉恨憎恨別人,人家什麽時候說了你一句不中聽的話,你會恨他一輩子,記憶一輩子,始終放不下。如果把禮德徹底丟失了,就意味著仁德、義德的崩潰;就反過來影響信德的穩定和智德的發揮,這時就是全線的崩潰。做人的標准也就難以維系。所以說禮德存不存在,修心是否能夠把握得住,是人能否回歸道德的一個關鍵。古人說全在一念之間,這個念字不就是上面一個“今”,今天的“今”,下面一個心嗎?——就是當今,今時,今刻這個心裏面的念頭!就看是否具備這個禮性禮德,不具備就翻了個兒,先天的思識失位了,就不能管理眼耳鼻舌身意。所以說禮德的全面崩潰,修心的全面放棄,是禍之端:既是內禍之端,也是整個社會災難的禍首。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要高度地重視修心。當修心不足的時候,一定要“攘臂而乃之”,即振臂疾呼!自己呼喚自己的良知,呼喚心靈當中的道德;呼喚真心之中的德性!心不能變壞,如果變壞了,任其腐朽,就會迅速的離道失德!
毛澤東主席當年談到辯證法時說,主次要分明,提綱要摯領,抓關鍵。《德道經》的關鍵就是聖人之治的方法和理論,這就是反複強調聖人之治的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面對社會,實際上更重要的,是面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內環境。治國如治身嘛,就把我們的身體看成自己的國家。我們如何去管理這個小國家呢?從《德道經》的理論,道學而言,我們身中不就是一個國家嗎?修之于身,您才能夠完成這個道德變化。這個道德變化完成以後,你才能夠去服務于衆生啊!道德實踐的關鍵是“修之于身”自己體內的德與道沒有修好,你就根本不可能去“修之家”,更不可能“修之于鄉”以及“修之于邦”,就不可能科學地符合自然客觀規律地去擔負起服務于社會、治理社會的重任。
所以要認清我們體內的內環境,求證出其中高質量的德和道。要把心真正地修開,把握住五德在我們體內的關系,使體內的道德水平升華,德被德澤我們體內的衆生,給我們體內的衆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他們能夠獲得道德的光明,得到德性的滋養,而且是五德齊備的,每一個分支子系統都不缺乏的完整的滋養。使這個德成爲體內衆生的精神糧食。在這個過程中要學會管理自己的心性和身體,管理整個體內的“有”和“無”兩大系統,用道德實踐好自己體內的太極和無極,把握住心君從德向道的轉化升華。那才是真正的道德實踐者,才是在修真,才可能再造性命,德化心靈,淨化心身,滌除禀性和習性,才有希望回歸到道的境界。
完成體內衆生的陽性轉化,體內衆生都成了具有道德的良民了,你這個身內的國家不就好治理了嗎?你裏面的結構,看不到的,看得到的組織結構、生態環境都符合自然大道了,那不就好管理了嗎?!不就容易進入良性循環了嗎?!所以說,治國如治身。首先還是要每個求證道德、實踐道德的人,讀好《德道經》,把她整個應用到我們的內環境裏,去關心我們體內的衆生,把這個仁、慈、柔、容充分地體現到對自己內部每一位衆生的關愛之上。把握住自己的心。要有同情心,仁慈心,包容心,禮德心,關愛心。這種仁愛、慈愛、博愛在自己的心中,始終放出光明來,去朗照自己體內所有的衆生,在體內實現《德道經》的那一種聖人之治。從有爲之治中把握那個徼,步入那個妙。真正地實現體內的無爲之治,進入先天狀態治理自己的內環境、內身國的狀態。而不要過早地、吹牛似地去談什麽無爲之治,先天環境。
必須要遵循《德道經》所講的,在抓住修心的根本前提之下,來轉換內環境。所以老子諄諄地告誡我們,要知白守黑,抱陰負陽,高度地重視體內那些看不見的衆生。他們才是我們身體真正的主人。要讓我們的心中守著禮德,不斷的在體內鞏固提升仁德、義德,帶動培養信德,培植厚厚的信德之土,加強智與慧的連接,這樣五德就很容易齊全,內環境也就和平安甯了。我們身體內的所有的居民都能夠安居樂業了。我們的性命也就不容易分離,你就會擁有最真實的健康和智慧以及亮麗的人生。
要在體內營造一個和平的環境,就像我們在社會上也一樣,要國泰民安。整個國家安定團結,你就能夠有心思坐下來去研究道德,研究古代的文化。如果社會動亂,戰爭一起,大家保命都還來不及,還怎麽去驗證你身中的道德呢?所以原理都是一樣的,民爲重,君爲輕!民安則國安,國安則君閑,社會和曆史都已經驗證!我們體內同樣的道理,體內的衆生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管理好體內,把體內衆生安置好,這個心君要服務于體內的衆生,關心體內的衆生,給她們溫飽,給她們足夠的糧食,提供給她們道光德能,提供這個五德具備的炁。使它們願意住在裏面替你這個身體工作,你的性命兩大系統才能穩固地結合成一體。
老子說過:天賜人以五德之光之炁養神;地賜人以五粟之糧以養形。我們吃五谷雜糧,五谷雜糧是幹什麽的?是養形的,養命的;那麽天賜給我們的是五種炁來養什麽?養性,養神,養體內的衆生的。這是兩個不同的結構,不能混爲一談。《黃帝內經》裏面不是講得很清楚嗎?天德地慈,這一光一炁,有形無形,各司其責;互相結合在一起,使我們的性命穩固不易分離,這就是生命的穩定和健康。如果這個清地平基的道理我們還沒有掌握,這個理論我們都還沒有明曉,這個實踐我們還沒有完成,怎麽去談更深層次的再造性命,性命結合等等理論和實踐方法以及內環境的聖人之治?
很多的道德修養實踐者也看到這一點。在這個繁雜的社會,心是關鍵,體內的質元再高,質量再好,如果心動意搖,不顧體內的衆生,而去爭名奪利,到社會上違規性地去撈錢,攝取經濟利益回報,那麽能量必然無補充性地虛耗,就必定會虧損德性,耗散性命。只有真正地把自己的心身,整體的、真實不虛地奉獻給道,唯道是從,唯德是尊,沒有私心,沒有私欲,服務于社會,慈愛衆生,你才能保持住這個能量,這個能量才能夠跟宇宙同頻,才不會丟失。一旦摻雜了私心,用這個欲望貪念去滿足陰我、滿足私心的話,那個頻率就改變了。這個道理很簡單,和看電視,收聽電台一樣,那個電台是一天到晚都在廣播的,你體內的頻率跟宇宙頻率,跟道的頻率不一樣,你就接收不到。
大道不遠在身中嘛,身邊處處是道,哪兒沒有道?哪個地方沒有德的能量呢?到處都有,因爲整個萬物都是道所化生。道用德的方式來生化長養萬物、萬民。我們只要把心調到了那種狀態,把內環境調到了符合道德頻率的狀態,這個能量才能源源不絕地自動地進入心身。那是種無爲的狀態,並不難。難的是在清地平基中煉好心,修好身;難的是在築基煉已階段築好基。要煉好這個“己”,這個自己的“己”,是後天意識的土的“己”。把後天自以爲聰明的意識,轉化爲先天慧性的明亮心態;這個轉化一旦完成了,把整部《《德道經》都吸收到我們的心靈之中,大腦之內了。這個轉化完成了,我們才能夠談到更深層次的變化。
道德實踐者最終成就大智慧,進入德道之境,必須經過逆旋實踐變化,從最基本的培十善,遵四則,修五德,心存戒,守八律這五個方面開始,全面完成人心向德心和道心的轉換,用滴水穿石、磨杵成針的毅力和恒心進行實踐,盡早盡快地滌清私心、貪欲,建立道德人生觀;爲建立正覺正念,步入禮德光明階段,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于禮德的內涵,我們曾經作過一些分析,在這裏我們題綱式地再提一下。修持禮德就是修心,對禮德的認識既不要被現代的泛禮所局限,也不要被明代以來的禮教所锢禁。而是要根據《德道經》的引領,從道德上全面系統地認識禮德,抱陰負陽地把握她的隱顯三元整體內容。在心、性、命、行四大系統上完全展開她進行修持。修之于心,修之于性,修之于身,修之于處世之行。同時注意禮德的細化,禮德的人格化是善;禮德的家庭化是孝,禮德的社會化是忠。
善,是指心修十善之心,要求修養德道者一心一意去實踐並且做到十善的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這十善心都是上善的基本元素,是禮德的基本成份,其內部所蘊含的就是五德的能量和品格。十善的實踐,還必須運用修心的四則加以規範,這四則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行。這四則是指修心的四項基本原則,禮即心,心含禮德,十善四則即是禮德之所在。“德”字就是“一心做到十善四則,爲衆生(彳)服務”的意思。
對于道德實踐者而言,我們的修心煉巳,就要堅決做到:不符合德性要求的不看;不符合德性要求的不聽;不符合德性要求的不說;不符合德性要求的不做。牢牢守住修德的這個四項基本原則,不斷地培養十善心,守住四原則;在實踐中整體把握住它們,德性就會自然養成,私心人欲必然淡化。從而順利進入修心煉己複興德性,回歸大道的深層次和高境界之中。
孝,這個字是由老字和子字共同組成,上老下子,上慈下孝。孝,是中華民族家庭關系特定的文化瑰寶;也是通往修德,完成修身而齊家的橋梁。世界西方各國文化中都沒有孝道的學說和思想,僅從一個“孝”字,就可以界定東方道德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根本差異。在全盤西化的盲動中,中華的孝道精神已經開始淡漠了,這是非常可悲的現象。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修身的場所;沒有孝道,也就無法實現真正的德治心身,德治社會。孝心、孝行是仁德、義德、禮德的考量,一個人在家庭如果沒有孝心孝行,就不足以討論修身和修心。
忠,對這個忠,我們以前曾經討論,可以參閱一下,將它與禮德結合起來思悟。忠的範疇非常廣泛:身國之內,要忠于心中的道德,身國衆生的利益;身外的環境,要忠于家庭,忠于先祖,忠于民族,忠于國家,忠于一切有情衆生的德道回歸。
(整理者:尊道、心香123初稿;靜軒二稿;誠人三稿。)
[
Last edited by 只管耕耘 on 2007/1/2 at 12:40
]
回复
举报
只管耕耘
只管耕耘
当前离线
积分
182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 20: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
《德道經》第一章續講-論五德之禮(下)
[/center]
[center]
《德道經》第一章續講
[/center]
[center]
論五德之禮
[/center]
[center](下)[/center]
[center](2005年1月8日講解)[/center]
[center]熊春錦[/center]
各位同道、各位同仁、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現在接著上午的內容繼續講解《論五德之禮》。
四、全面認識國學精華中的禮——治心爲上
第四點,要全面地認識我們國學的精華。社會上都在談國學,國學其實就是道學。我曾講過,道學在國學當中,是主流,是中流砥柱。整個國學包含了以道學爲中心的佛學思想、儒學思想和被我們吸收了的其它各國的優秀思想文化。她們在曆史中發展,在中華大地上融會貫通,共同地構成了這個非常豐富的東方的中華國學思想。
我們在討論五德的過程中,要好好認識國學精華中道德文化中的“禮德”。五德當中的“禮”就是修心。禮,內含三個系統:其一,是人的品格(德性);其二,是火德能量(炁);其三,是行爲舉止(禮儀)。要把這個認識上升,既看曆史也看社會,同時要關注我們每個人自己的體內。道家的學說,老子的《德道經》是大系統論,不像西方科學那樣分科而論,分得很細,像一個個的寶塔尖一樣。我們的傳統道德文化講究整體論,各個學科,各個系統都要整體地抓住。抓什麽呢?就抓住太極,抓住道,抓住德,以及德所隱態化的炁,顯態化的五德。把這些抓住,同時抓住她對社會、曆史和我們體內的作用力。這個系統論掌握好以後,我們解析、實踐《德道經》就能夠真實不虛的獲益,走的是正道,修出來的也必然是正果。這點大家要充分認識到。
曆史上和現今對“禮德”的概念,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禮”對人類而言,其實是分爲內在的“禮德”和外在的“禮儀”兩個大系統。上午我們分析了內在的“禮德”的能量(炁),“禮”的德性特點。在這裏再上一個台階,整體地認識內在的禮德和外在的禮儀。
禮,她是人類有別于所有動物的根本標志。沒有禮德的修持,火德能量的運化,禮儀的制約規範,人與動物就沒有什麽分別。禮既是人與動物的區別點,也是文明與野蠻的分界線。有禮,有內在的禮德和外在的禮儀,那麽她就是一種文明狀態,具有文化的狀態;如果沒有禮的制約和規範,心中缺乏禮德的能量,沒有禮儀的修持,那麽他的思想、思維也就出現一種野蠻和愚昧的狀態。所以說,禮就是人類文明與野蠻的分界線。人類心靈的善與惡,智慧與愚昧,其中的道德良知都被這個“禮”所制約,所表達。所以禮就決定著這個根本標志和分界線的存在。禮的強弱又決定著文明與野蠻、智慧與愚昧、善與惡的清晰度。禮德越高尚、越飽和,禮儀越清晰,禀性修持規範度越高,表現就越文明。
禮,分爲道德學說的禮德和儒家學說的禮樂。儒家將五德稱之爲五常,這上午己經提到。道德學的禮德,重在闡釋修真學系統——人體內環境的心性品格的修養和火德能量的調節以及行爲的規範和整體升華。對此,其他許多的學說、學派,還缺乏理性的認識,還沒有把她上升到道德理論的高度來認識,還沒有用一種科學的態度來認識禮德。唯獨《德道經》,她將五德闡釋得條理分明,既講到了她的能量性,也講到了她的品格性,也闡述了她的行爲性。這就是《德道經》脍炙人口,成爲萬經之王的根本原因之一。
禮德,她本身存在著五行屬性,屬于真陽之火,數是七,具體說也叫丙火。其中所含的先天五元,就是傳統所說的性體。其中有個重要的衆生——名字就叫丹元。他的德性的強弱、能量的高低,就決定著這個衆生是否能夠走向德,複歸于道,成就于道的高境界。古代的前輩們通過對人體內環境的實踐和分析,總結出五髒裏面德性含量的高低會影響我們實踐道德修養、證道的最終結果。其中就指出,如果我們心中的禮德豐厚、飽滿,那麽心裏面的性體就容易解脫出來,再加上脾土裏面的信德能量也非常深厚的話,就容易幫助我們進入到最後的成就果位的狀態。
這種狀態是什麽呢?就是從庶人心境提升爲賢人品德,從賢人品德上升爲聖人品德,從聖人轉化爲至人品德,從至人品德升華爲真人道德,真正地成就自然大道,完成生命的德道轉化升華。就像無極圖所表示的,中央的“無”就是信德。信德無限光明地充滿了無極圖的中央,而其它的仁德、義德、禮德、智德等四德就構成了無極圖的圓周。
當然首先要通過修心的禮德,加上脾土的信德,兩者合一才能成就德和道;心中的禮德豐厚,肝裏面的仁德也豐厚,兩者結合在一起也就是成就大智慧的一個基礎,容易由智轉慧;心中的禮德陽火豐厚,而肺裏面的陽金也豐厚的話,這兩者結合就是由德歸道的基礎;心中的禮德飽滿,而先天的腎炁機能旺盛,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容易修養成聖人的品德,取得聖人德行的成果。所以禮德的能量充足,與其他四德中的任何一個結合在一起,都能夠對我們的性命再造起到由量變到質變的根本變化,而成就最後的善果。當然如果我們心修得好,德性圓明,能夠放出光來,能量充沛,而其他的四德又完整,結合在一起,就是一種淳德的狀態,就很容易自然地進入道的境地。
所以我們在分析德道修真理法的時候,要懂得她的路徑、她的內部變化、能量變化、德性變化,不要離開“心”來談論最終的成果。離開了修心,離開了禮德,妄談修真,妄談修性,都很難取得真實不虛的結果。這些觀點都蘊藏在這一部《德道經》之中,就看我們能不能參出其中的奧妙來,並用她來指導體內的實踐。所以,曆代的聖賢、大德和衆多的大智慧者都非常重視道德的修養,注重對禮德的認識、升華和實踐。
禮德最起碼可以幫助我們做好一個常人,完善人生之旅。古人曾說未修真先學做人。做一個什麽樣的人?就是做一個五德齊備、禮德明亮的人。如果不修好心,自己都不知道怎麽去修心,不重視內在禮德能量的提升,外在禮儀的奉行,做人都做不好,還談什麽更深層次的變化呢?所以說,修心爲上,爲根本。它貫穿在社會正確發展的始終,也貫穿在我們自己心身中驗證、實踐道德的全過程之內。離開了這一點來談德論道,最終都會走向歧途,走向迷霧區!很難把握住道德理論自然運行變化的總規則,難以實現天人合一,難以進入衆妙之門。這點我們要掌握,從曆史上掌握,從我們的社會現象中去分析掌握,從我們體內的實踐中去掌握,盡快地把握好自己,再造自己的人生,樹立道生觀。
禮德豐厚的人,他必然明理識法,很謙虛地去求教,學習和掌握這些理論。對于各種各樣的方法,他會高屋建瓴地、直指本源地去把握其中的關鍵;而不會舍本逐末,撿芝麻丟西瓜。禮德豐厚的人,他心裏面明亮,不疑不惑,自己照亮了自己的心身,就很有主見。入世能夠采取正確的判斷和決定,他的行爲很自覺地去秉規持範。按照道德的要求,按照社會的要求,按照我們自己內環境的客觀要求,去調適自己的行爲,調適體內的氣血運行狀態。在調適過程當中,在認識社會、認識家庭、認識單位、認識整個曆史的過程當中,他能明白道理。在與外界進行交流,在生存發展的過程當中,他會自覺地做到循規有禮,不爭不躁;他會自覺運用《德道經》的理論,處下不爭,仁慈不暴躁;不惑不迷,不容易被錯誤的言論、錯誤的理論、錯誤的方法迷惑了心智,或者輕易地跟著錯誤的東西跑。因爲他自己照亮了自己,能量很強,能夠知時達物。
什麽叫知時達物呢?就是知道時間空間的變化規律。對曆史了然于胸,對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基本掌握,對萬事萬物氣運的變化有了一個基本的信念和概念。因而能夠把握天時,地利,人和,做到恰到好處或近似于恰到好處。而且能把自然界的規律、氣運的變化機理,很自然地延伸和應用到萬物之中。這個延伸是一種拓展,是一種深化;因爲在那種禮德豐厚明亮的狀態下,常常可以感知許多信息,甚至植物、動物內在的反應。也就是說這個光能夠透到這些物性的內部,根據反饋過來的信息作出正確的判斷。這就是知時達物。
只有心裏面明亮了、明白了,才能夠知時達物。由于光能夠滲透于萬物,所以才能感化、教化、影響、幫助、救渡別人或者其它的動物、植物。比如,他心裏很明亮,有這個能量,産生了愛心,這種愛心首先影響家庭,使家裏的人變得祥和,然後影響周圍的人,使周圍人暴躁的脾氣得到改善。這就是一種滲透,隨著量級的增強,不僅能夠感化自己的家庭,也能感化鄰裏、同事,範圍逐步擴大。進而能夠轉化周圍一些動物、植物本身的性質,這就是能化萬物。
禮德明亮充足的人不會被周圍的物或者事情所局限。因爲他明曉事物的變化必須遵循 “道”的規律,“德”的顯化,所以他就不會被物的惰性、固體性所局限,背上物象的沈重包袱,舍不得放下。他對人生的感悟,對世間萬事萬物爲何形成了然于胸。明亮的心使他能夠堅信一切都是“道”所化生,德能所長養;物的存在、顯化都是暫時的而不是永恒的;永恒的只有心中的德和道,只有彌綸于整個宇宙的道,德才是應該信守的根本。
這就是心中的禮德,能夠帶來的一些良好效應。只要她充沛豐厚,就會給我們帶來一個亮麗的人生,和睦的家庭,帶來一個安定的社會。所以禮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待人接物外在行爲的規範。
修心的問題,從古到今任何一個正道學派都會自覺承認她是中心的中心。凡是把握好了修心修禮帶動其它各個系統變化的,才是正道。舍掉了修心,只顧及其它的枝葉,把根本丟棄了,必定就是旁門,甚至是左道。這個心要符合禮德的要求,也就是點亮自己的心。道法自“燃”,這個“自燃”就是要讓自己的心發出光明,使自己的身也發出光明,才是真正的道法自然。這個光明既改造自己也改造外環境,她的根還是心中的禮德。
禮德的能量,是不可見之炁或不可見之光。炁是能量物質,就內環境而言,她主宰著我們全身的血、脈、心這幾個系統。她所吸收的是火德,陽火。丙丁屬火,丙火就是陽火,丁火就是陰火。禮德主要是指的丙火,在能量這個範疇,主要是指吸收火德。火德的作用是合乎生理狀態地調節我們體內的血。“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淤”。我們全身的血,既有參與體循環的,也有參與微循環的,它能夠很好的循環就是靠禮德之炁的推動。禮德之炁在血液,心髒,血管壁內外運動變化,從而推動血液的運行。禮德與我們體內血液的關系非常明確,如果沒有她的溫煦、推動,心髒就會停止跳動,人也就會很快進入性命分離的狀態。
禮德的能量,這個炁,能夠司理神明,司理什麽神明呢?就是營養、補充、給予我們心中的神。中醫學的著名著作《黃帝內經》對我們體內德能的分布作了很多詳盡的說明,其中就講到:心是我們體內心神的住宅,而大腦是這個心神的辦公室。一個是宿舍,一個是工作間。那麽靠什麽來推動她的休息和工作呢?就是靠禮德之炁。她通過禮德之炁來獲得能量。所以禮德修持比較好,禮德能量足,人顯得精力充沛,心神的精神狀態也比較充沛,心血管系統功能強盛,日以繼夜地去工作,也不會很快倒下。因爲禮德的能量支撐著心神的工作,人就顯示出精神飽滿,精力充沛。
我們講過心裏面有三個性體:主管後天系統的主要是意識心神,它的工作同樣需要能量,因爲它同樣是衆生;陽我的思識心神,也同樣需要這個禮德的能量;雖然真我能夠自然地從宇宙當中吸收能量補充,但是由于她居住在我們的體內,也同樣離不開我們主動去供給她禮德的能量,使她在裏面能夠存在並且積極爲生命活動而工作,釋放出光明照亮心靈,使形身健康。所以禮德能夠主司神明,我們要把她認識清楚。
禮德之炁還能夠調適寒熱。她怎麽去調適寒熱呢?是通過她的分布強弱、流動頻率的快慢,來調節我們體內對外環境的適應能力。比如,當我們需要血壓升高的時候,從西醫的角度去看,這個調節過程是通過顯態結構,也就是血管壁上的感受器――化學感受器和壓力感受器。這些感受器能夠接收外部溫度的變化,氣壓的變化,環境的變化,通過它們刺激血管壁上的神經,反應到大腦産生調節的信息。這是從眼睛看得見的系統——太極白境,也就是顯態這個領域來研究生命的。
但是這些運行過程,調節過程,從太極的黑裏面去看,也就是隱態去看,沒有哪一項生命活動是離開了禮德之炁的。如果打開了第三只眼看人體裏面,你會發現這些紅色的氣在心髒和血管壁下的分布。當某一個比較強的信號傳遞過來時,會有紅色的像雲彩一樣的物質在血管壁或者神經上流動,快速地傳遞。這些物質就是禮德之炁這個能量體,她始終在默默地起著推動、調適的作用。
炁的另一個功能就是營和榮衛。“營”,就是有一種經營,管理的意思。“和”,就是調和、調節,使我們內在的和外在的“榮” 、“衛”兩大系統能夠處在一種動態平衡,適應各種生理變化。
炁對我們口和舌的活動也有相應的調節,因爲心開竅于舌。舌頭上雖然沒有肉眼所看得見的竅,不像鼻孔一樣,非常明顯地存在一個竅與外界連接,但是我們舌頭上,在隱態,在看不見的場上面,同樣是不斷地與外界在進行交流。修好禮德,舌頭的運動,舌頭的健康,語言的能力,都有相應的變化。禮德對于口腔、舌頭的生理功能同樣起著扶生、調節增強的作用。
對于內證道德,要展開的內容是很多的,這裏只是作一些簡要的說明,她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參閱《黃帝內經》掌握更多傳統中醫的內容,以加深對禮德的理解。就心中和身中內環境以及生命的作用而言,禮德對預防、治療疾病具有中心調節作用。對我們實踐《德道經》,創造一個健康美好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把握了才能夠實現德性圓明,複歸道德。
下邊再談一談禮德外顯的方面,禮德的外顯是一種禮儀,古代稱之爲禮樂,外顯的禮是起什麽作用的呢?它主要是行爲活動的一種規範,也是一種秩序,一種寬松的約束。她不是法律性的規範,而是自覺行爲規範,是一種自然的公共秩序、社會秩序,是個人行爲的秩序,即家庭生活、尊老愛幼、和睦友鄰關系的秩序。
外在禮儀的誕生,自古以來都有比較嚴格的規範,其中也包含了古代所制定的典章制度。所謂典章,就是文字記載的分門別類的條理分明的一些規定。禮是大量的社會活動形成的共同遵守、執行的規範,是一些活動的准則。這是外在禮儀的一些基本概念。
古代對于“禮”的解釋,是一種操作程序,叫做求神儀規,通過特定的儀式過程來通靈達神,祭神求福,稱爲禮。包括擺上供品去祭祀神,希望神賜福給自己這個過程。禮有一定的程序即操作過程,並有一定的付出,古人都有共識並遵循這個秩序。漢代的《說文》字典裏說:“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就是說禮是人們都去實踐的一種行爲規範,循禮對于古人來說,就像穿著鞋去走路一樣的普遍,人人都去履行,所以神靈都賜予他們福慧。
從古代的那個時候來看,人們敬畏天地,敬畏自然,承認太極黑裏面存在時空結構和物質,存在著三元系統,這些結構和系統以及三元,對人類的活動,對顯態的凶吉禍福具有左右和決定的作用。所以要通過一定規範的方式與隱態溝通交流,去祈求他們賜予人類好的結果。這個交流的過程就是施禮的過程,禮儀實踐的過程。
有一本《虞書》,這本書裏面講,古代社會對禮進行了分類,叫做修五禮,即修五種禮儀,包括吉、凶、君、兵、嘉。也就是對于吉祥的事,通過禮的方式來表述;遇到凶事的時候或者趨吉避凶的時候,也用禮來懇求天或者神的幫助化解;部隊的行動、管理,士兵的行爲,也用禮來制約;對于嘉獎、表彰,同樣用禮來規範舉行。
在《禮記•王制》這一冊書當中,還提到六種禮,“修六禮以節民性”。就是說要勸導民衆修養執行六種禮儀、禮節,以規範引導百姓的行爲和心性。哪六種禮呢?有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禮、相見之禮,這六種禮。這六種禮的流傳非常久遠,很多都流傳下來了。但是按照古禮的那個過程來看,我們現在已經見不到了。比如冠禮,在日本還有形式上的保留,南朝鮮也有所保留,但是在國內反而已經看不到了。我們已經把它棄之如敝履,就像破鞋子一樣甩掉了,沒有保存下來。至于說婚禮、喪禮,我們雖然有這個禮,但都是學的西洋人的。傳統的婚禮、喪禮現在也是僅存皮毛,內在禮德的實質也丟失得差不多了。祭祀也是同樣的,在清代中葉的時候還有所保留,但是在那以後,祭禮已經有點體無完膚。而且解放以後到現在這麽多年,僅僅是去年在曲阜由當地政府出面,主辦了官方的、或者說半官方的祭禮。而且這種祭禮的儀式,操作過程和規格還沒有真正恢複到漢制的要求,就是說還沒有表現出漢族的風格。我們從電視上都看到了,他們只是簡單地抄襲了清朝的服飾和其中的過程,有的步驟上還失去了嚴肅性、規範性,還有點中西結合的味道。其它的鄉禮和相見之禮,與按照傳統道德文化確定的禮儀過程相差甚遠。更不用說遵循禮德的本質及所具備的能量,因爲能夠體悟到這種炁,觀察到這種炁能量變化的人,已經太少太少了。
實際上古人在循禮,制定這些禮儀的過程當中,非常注重那個看不見的物質的變化。根據那種變化、流動、走向而制定了一步一步的操作過程,從而使禮的操作過程中高度地與看不到的物質——禮德能量的流動協調、統一。我們後人因爲看不到,爲了方便就擅加修改,實際上使很多的禮儀已經失去了她真實的意義,已經不能達到祖先們制定的時候想達到的目的。由那種順其自然,遵循自然規律的程序和形式,變成了一種隨意性的後天意識爲主導的隨機性很強的沒有章法的禮儀。
古人是非常注重顯態的禮儀的。正像《左傳•文公十五年》中所說的:“禮以順天,天之道也”,把她提到非常高的高度。禮儀的操作過程,禮德的修持表現,都是順應天的氣運變化的。什麽叫天意?天意的物質表現形式就是氣流的動象、氣的聚散、光的聚散,是用“德”來表述的。德的能量形態和德的品格形態的變化,是制定禮的基礎;所以說“禮以順天”,所表達的是“天之道也”,也就是自然規律。通過我們後天規範性的行爲,符合氣機變化軌迹的行爲,來順應天道的變化,與道相應、相感、相通;而不是主觀意識閉門造車,不縱觀陰陽而制定的。如果不能整體地把握陰陽,縱觀顯隱,那麽所制定出來的東西,只能說知白守白;而不能穿越太極弦到達黑裏面,知黑守黑,它就不能産生應有的作用。所以我們後代所制定出來的很多東西,已經不具備這個作用,沒有這個能力了,都成了表面形式。由于不能夠通達陰陽,不能表現出“天之道”的特性,所以都是短命的。應用的時間很短,很快就被淘汰,很快就被遺忘。但是我們祖先在制定這些禮儀的時候,卻非常慎重,因爲“禮以順天,天之道也”。
從上面的這些解釋當中,我們不難看出,禮德的外顯——也就是社會人際交往、交流的方式和規範,這個規範要順天,即要符合自然規律是關鍵。凡是能夠符合自然規律的禮儀,都應該保留而不能擅加篡改,這樣才能夠使“天之道”再現于我們的社會生活空間。論禮要把握住這一點。
在《左傳•隱公十一年》裏面有這樣一句話:“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從這一句話裏面,我們思索一下,禮德的內在修養和禮儀外部的規範,對國家的作用力,禮德能夠起到理順的作用,使執政者能夠輕松地管理國家,使國家的發展保持平穩。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真正地從的心裏遵循禮德,社會就能夠安定團結,而達到定社稷的作用,百姓的生産和生活就能夠穩定而安泰。所以說禮能夠“經國家”,“定社稷”,對社會的安定團結具有基石的作用。“序民人”,就是使人民大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規有序。這個秩序是靠禮德的修養和禮儀的保持很自然地實現的。因爲真正符合自然規律的順天之禮,她所反映的是天之道。我們抓住並且保持好了禮,就能夠利後嗣,也就是使我們的子子孫孫保持興旺發達的狀態,是千秋萬代的功業。
從古代對符合天之道的禮的高度評價,可以看出,禮就是個人和社會精神文明的範則、規範。不論是五禮、六禮、還是九禮,都是治世建立文明的重要方法和措施。按照曆史文獻的記載,除大的禮儀——五禮、六禮、九禮幾種規範外,其他還有很多很細的種類,以小的歸類來進行劃分有幾十種。所以在《禮記•中庸》裏面就談到了“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孔子曾經花了一生當中許多的心血來研究禮,想恢複到周朝——西周時代的禮序社會,以禮安邦定國的狀態。當年老子還批評了他。爲什麽呢?就是我們上午所講的,這個道,這個德是手,手上面又分五指,不能用一個指頭來恢複整個手的功能,一定要抓住整體——五德,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分系統論和大系統論的差別,因爲站的層次不同,站得越高就看得越全面。老子是處在道的境界當中來俯察整個宇宙自然的,所以他看得很清楚,就高明得多,能夠超然于物外,洞察陰陽,看到德性逐步下滑以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順應自然而研究出大道的變化規律。
而孔子當年治學,是由一個一個的小系統進行學習、實踐和掌握的,所以他推廣周禮才顯得那麽的不適時宜。當時七國紛爭,他周遊列國想推廣禮制,向各國的君王極力說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 的這些好處,但沒有哪一個國家的君王能夠聽得進去。因爲當時社會離道失德已經到了文功武治的狀態,要文功武治,把這個霸氣釋放出來,統治者霸治穩定以後,才可能考慮到這些學說和思想的貫徹。因此他在周遊列國的時候,在這些國家才吃了閉門羹!由于不能順應人類離道失德變化的速度,所以他想要恢複周禮的願望才難以實現。但孔夫子有一名名言,就是“克己複禮”。這句話包含著實現心靈淨化的真理。如果運用《德道經》的精神去解讀,則意義非常深遠。
在周朝有複雜的禮儀要求,但我們並不批評這些禮儀的繁複。因爲它當時制定這些禮儀、規範、要求,就是觀察了自然和肉眼不可見的物質在這些禮儀的運作過程中的變化,而確定的相應的措施。不是像現代人這樣僅憑主觀意識進行確定的,這是我們認識古代禮儀符合天之道的一個關鍵。周代繁複的禮儀之所以被時代所淘汰,是因爲隨著曆史的發展,人們心中的欲望越來越強,蒙蔽了自己的心靈,使自己對自然、對道的感悟越來越封閉,這才完全跌入到僅憑後天的智識辦事的狀態。所以對古代那種智和慧兼修、兼容、兼用而制定出來的一些東西,就難以理解。人類離道失德以後已經由睜眼、明眼到盲眼的狀態,不能認識她的價值,所以就逐步地把她抛棄了。雖然很多的禮儀要求,對于德治修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對于後期的人類來說已經無法貫徹和實行。
真正的禮,符合禮德的禮,能夠穿透陰陽的禮,她深含著人類對自然的順應,對天地運行規律的敬畏和順從,對心靈中德性的追求,以及對人與自然外環境平衡協調的一種追求。它包含了對人與人之間建立和諧關系的期望,也包含著對人本身內在禀性改造的一種期盼,對我們心中、體內存在的不良習性進行德化、轉換的願望,也包含了對建立美好生活環境的一種期待。禮對我們培養正確的審美情趣也有極大的幫助,所以人們或多或少的還是在重視禮的延續和存在。
近代我們提倡文明禮貌,這裏面看起來也有個“禮”,但是沒有什麽更多的具體東西,所以它的推廣顯得比較艱難。禮貌一詞,所表述的是形體和語言的外貌,如果沒有內在禮德的支撐是很容易空有其貌的。道德傳統文化中禮的形成,充分體現的是“教民者教心,化民者化心”。重點是以規範和行爲准則促使人民尊道貴德,用公共社會道德與刑治相輔,以修心作爲治本之道,並以此作爲主導與只能治標的法治相輔相成,雙管齊下,內外並行,治國安民,從而達到社會的長治久安。大家熟悉的一個例子,就是蔣介石背後牆上就有“禮、義、廉、恥”四個字,這源自于儒家的學說。這說明從古到今,禮對我們民族的作用非常關鍵。
禮,包含了人生能夠遇到的一切問題的制度化、准則化、協同性以及習俗化。這種提倡也表示我們對保持良好社會公共秩序的一種願望。但僅僅是提倡,不從治本用藥,則會流于形式。必須從心上把握好,才能幫助我們處理好人生中的各種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把禮制度化、准則化,就可以習俗化。在社會生活當中,禮德觀念和禮俗習慣相結合便形成了禮儀,比如剛才已經講的婚禮、喪禮、祭禮等等。古代的禮儀還包括了一些禮則、禮器。器就是指物器、用具,內容很豐富。
以上是對禮的雙重結構——禮德和禮儀的解析,我們要有深刻、科學的認識。這對于我們繼承和發揚中華道德傳統文化是很有幫助的。
五、民族禮德的曆史興衰與現狀危機:
我們學習了《德道經》以後不難理解:禮雖然是道之華,德之顯,特別是禮儀,是人的內在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它是表、是泊;但是通過外在表現也可以使我們看到實質,看到心靈的狀態。因爲本質和現象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質真華潔——內核純潔了,外在的表現就華美。就像一顆花,正因爲有根有莖,才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如果沒有根莖,這花還能存在嗎?它會很快凋謝,蛻質變化。花就是這個禮,那麽內在的實質,是“厚”、“實”的根和莖支撐著,不能因爲華而否定基礎,有了基礎才體現出華。禮是一種可觀可見的行爲和社會現象,如果禮還在,那麽內在的德性仍然存在。德失了,禮必然也喪失。
我們透過禮的興衰,可以了解道德在社會上的興衰。禮在我們整個民族曆史上的興與衰,本質上所反映的是離道失德的蛻變過程;我們不能孤立地只看禮的興衰而討論曆史,史學觀離不開道德,道德應當是中華史學觀的靈魂。禮不論是外顯的禮儀還是內在的禮德,它都只是德的一個子系統,是五個分枝系統中的一枝。德與禮之間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局部可以反映整體,整體可以影響局部。整體的德,淳厚的德才是禮之母,禮之本。
正如《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裏面所說的:“禮樂,德之則也。”就是說禮樂的興衰是德的一種表現,是德的外顯,反映德的離散和重聚。曆史上西周末期禮崩樂壞現象的出現,反映的是離道失德,其實就是道治、德治的全面終結,使社會進入霸治稱雄的曆史時期。整個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心靈都處于仁、義、禮三種德性缺失的狀態。離開了德治,人們丟失了德性的淳厚,心變得錯綜複雜,在裏面升降浮沈,時而複蘇,時而沈寂。社會就進入了一種智治(人治)加刑治的曆史時期,使民族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狀況處于急驟動蕩變化的狀態。
在一個較長的曆史時期,社會處于失落德治的狀況。當社會安定的時候,統治者們常常導之以德,習之以禮。一旦動亂起來就完全變了樣,安定的時候德才被統治者想起來加以利用。《論語·爲政》中曾說:“導之以德,齊之以禮。”這就是說治國教民,做人立世,要教導和引導人修養德性,遵守禮性。“齊之”,也就是規範統一遵循之意。這句話也反應出:德失則禮必喪,禮存德必尚存。
從曆史記載中,我國有禮德、禮儀文字記載的就有三千多年的曆史,與我們曆史發展的盛衰變化同步地存在著,禮德、禮儀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一。從曆史我們不難看出:禮德、禮儀的興衰所反映的是民族道德的興衰,禮興的時候民族就興旺,禮衰的時候民族就衰敗,禮的興衰就像顯示器一樣,展現出那個時代國家精神文明的狀態。曆史上每當社會進入禮樂興盛的時期,就會出現國泰民安,民富國強的文明盛世;每逢禮德衰退的時候,就會出現國運阻塞不通。就像《易經》裏面的否卦所表示的,不通了,國運就衰敗,戰亂就起來了;民窮國弱,就會受欺淩,民族的整體道德水平也迅速地滑坡。像曆史上的兩晉之亂,元朝和明朝這兩個朝代的一些變化,以及曆史上各個朝代的末期、最後一代,它的氣運變化將竭的時候,都是喪失了禮的原貌,暗淡無華的時期。
戰國時期七國爭霸,秦朝一統六國,但是秦朝不用道德來治世,單憑苛政、暴力、酷刑來治世,結果只傳了兩代,十五年就衰亡了,短命的秦朝很快就謝幕了,漢朝建立以後,君王和輔佐的大臣們都認識到僅僅以武力、以酷刑來治理社會,是不可能達到長治久安的!漢初有個賈宜寫了一部《過秦論》,討論秦朝暴政,指出它滅亡的原因。這一部書爲漢朝道德的複興、禮樂的綻放光明奠定了基礎。在經曆戰亂以後,漢朝吸取了秦朝敗亡的教訓,他們就開始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管理,整個道德文化重新穩固地確立起來。再加上西漢初年的惠帝、文帝、景帝都十分崇尚黃老之道,就是用黃帝和老子的學說和思想,用無爲的方式來管理和治理天下,所以出現了國家的繁榮昌盛。
在這裏題外聊一聊“無爲”,我在德國的時候就問了一下翻譯,德國對《道德經》的“無爲”是怎麽翻譯的。他說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什麽也不幹”。我說:“這就不對了,怎麽是什麽都不幹呢?”“爲”字的含義,實際上一直要追尋到甲骨文裏面去找答案。“爲”字最早的字形,是兩只母猴在面對面的用兩只手打架。這表示什麽意思呢?早期我們的祖先觀察猴子的行爲而定了這個“爲”字。猴群裏面只有一個公猴爲猴王,它統領著大大小小的母猴和群猴,猴群的多少取決于它的能力。當它走到某一些母猴所呆的樹下時,那些個母猴往往搔首弄姿表現出非常地殷勤;而她那個小家族其它的母猴呢,也常常在公猴跟前爭寵,極力地表現自己。兩只母猴相爭的象,就是“爲”字。古人用象形方法創造了“爲”字,實際上“爲”就是表示“具有欲望、私心的行動”。在人具有欲望和私心的前提下而去行動、表達,就稱之爲“爲”。
那麽怎樣理解“無爲”呢?不能夠忘記了前面的私心和欲望來掌握“爲”的意思。老子在這裏所寫的“無爲”,真正的含義是指沒有私心欲妄的作爲、努力。而不是一般解釋的那種淺表的意思。因爲當一個人的心裏面沒有了私心,欲望,只有公心的時候,就合符德性,與道相近,就能夠感知到道的一些脈搏——運行規律。保持這種無私無欲的狀態,心靈就可以與宇宙自然的變化規律相溝通。象調頻一樣,就調到了那個頻道。當還有私心欲望,還處在後天的貪之中,沒有那種自然的公心,那麽你這個頻就沒調好,接收不到。所以在這裏提到“無爲”時,稍微強調一下。
當年曆史上西漢初年,這些君王祟尚黃老之學治理天下,從而使整個天下非常富足,禮儀就自然興盛起來了,百姓安居樂業。到了漢武帝的時候,他一方面喜歡求仙訪道,一方面又采用大臣們的建議獨尊儒術,就是用儒家的理論管理社會。用儒家的理論方法來治理朝政和引導社會風氣,一方面又在精神領域,用道家的理論來淨化人們的心靈。這樣就使當時的社會産生了比較完善的道德觀念和管理體制。奠定了這個基礎,道德文化的底蘊在漢朝就建立得非常的豐厚。所以我們稱爲是“漢人”,“漢字”、“漢族”這些名詞和觀念能夠延續到現在,這與漢朝道德文化的興盛,與他們運用黃老之學來治理社會,具有極爲密切的關系。
以後的唐朝,可以說進入了運用《德道經》治理社會的鼎盛時期,給我們民族增添了無比的光輝。在這個曆史時期,有唐初的貞觀之治,德治照亮了人類曆史的那個階段。使我們民族的文化、經濟、農業、畜牧業、商業、交通等各個方面,都遠遠超過了當時的所有西方世界,盛唐的氣象遠播海外。構成了萬國來朝的盛況!與當時西方世界的混亂、腐敗、分裂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使中華民族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當時社會的禮樂、禮儀,都非常興盛和完備。外國人把中國人稱之爲“唐人”,紛紛到唐朝來學習。在管理上,國家的治理上也出現了奇觀,在唐朝鼎盛時期,監獄成空,當官的無案可斷;行千裏而不必帶東西,有人主動地供給你吃的東西,象待親人一樣接待你。我們現在能做得到嗎?你帶一包東西,睡一覺,不放在枕頭下壓著的話,早上起來就沒了,被人偷了。這說明道德複興的重要,教化人心的重要性,近代西方世界的經濟雖然發達,卻始終難以稱其爲太平盛世,因爲只有德治才能實現真正的太平盛世。是中華民族在自己的曆史中運用德治,開創了真實的太平盛世!
現在國外很多人討論中國曆史的時候,都推崇唐人,從各個領域研究,爲什麽中國當年能走在世界的前列。在美國有唐人街,在英國也有唐人街,在西方,大家都以建立唐人街爲榮。西方人也喜歡到唐人街裏去品嘗中國的飲食,追尋中國古代文化的痕迹。
曆史上中華民族的離道失德,禮儀暗淡,複興艱難的時代,源起于外族的入侵。使我國道德文明敗壞、禮樂失落,其中的損失是最慘痛最嚴重的。中華道德傳統文化的劫運,自此而始,一波接著一波,一直延續今日,還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觀。最初是野蠻的外蒙入主中原,統治中國以後,使唐宋時期複興的道德文化和禮儀文明遭到破壞毀損,這一現象一直延續到明代,可惜的是,在元朝時期錯失了一步。而到了明朝又沒有把握住道德的複興,反而將道德文化抛棄了,獨尊儒學,僵化儒學,而未能恢複元氣。因而才逐步落後于世界民族之林。
爲什麽說元朝以後我們錯過了複興道德的機遇呢?因爲到了明代期間,當時的統治者錯誤的引導,出現了“八股文”的歪風。正像一位史學家指出的“自八股行而古學棄”,八股出現了以後,古代的人文、道德文化學說就被抛棄了。“《大全》出而經說亡”,當時編撰了一本《四書五經大全》,他們將宋朝的一些糟粕加以發揚,精華卻被抛棄了。這就使民衆的教化開始遠離道德,出現了僵化性的所謂“四書五經八股條文”,把民族的文化和所有的學人,禁锢在一個很小的框框之內。所以說他們背離和傷損了我們豐富的國學。
從那個時候起,整個民族開始走下坡路。雖然到了清朝的中葉,很多有識之士曾經進行過艱苦的努力,想複興傳統道德文化。但可惜我們受到了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西洋文化在洋槍大炮作開路先鋒的前提之下,進入了中國,也就把國人弄得神魂顛倒了。觀察分析當時的曆史,以清朝末期爲一個分界線,在這個時期以前,中華民族的離道失德,還只是一個被動的離道失德、放棄禮德文明的曆史階段。但是,從清朝末年的戊戌變法開始,包括民國年間直至現在的一個時期中,卻出現了部分國人對傳統道德文化和禮德文明,自我討伐,自我毀滅,自我顛覆的時期。我們自己的人反而起來想把祖先們遺留的文化都抛棄掉,而去全盤學習西方的東西。
這種崇洋媚外的風氣,近代以來就表現得更明顯了。對于我們如今的病症所在,很多人公然把它歸咎于道德文化,認爲是傳統文化的弊病造成中國的現狀!這根本就沒有認清病象辨證施治,沒有摸准時代的脈搏,竟然想通過破壞傳統文化來救國,實在是錯上加錯,加重民族的災難!遺憾的是現在還有人想走這條路,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況。
某些人由于本身缺乏民族文化的底蘊,沒有系統掌握中華道德傳統文化的精神和精髓,不能縱觀曆史全面客觀地分析國弱民窮的原因,准確地診斷民族的病證所在,以對症下藥。卻片面崇拜西方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強大,進而遷怒于博大精深、滋養民族繁衍生長的中華道德傳統文化和禮儀文明。出現吃祖先、喝祖先、用祖先、卻要弑滅祖先的可悲而又奇怪的現象。他們固執地遷責弑祖,少數激進者甚至試圖扼殺民族的靈魂——道德!從而全盤顛覆傳統道德文化和禮儀文明,欲將民族精神文化置之于死地而後快。愚昧無知地以爲,如果不進行這樣徹底地破和立,就不足以重振國運。這種將髒水和嬰兒一起潑出門外的行徑,使中華道德傳統文化和禮儀文明,遭受千古以來罕見難聞的浩劫,令人痛心疾首!這種自毀民族精神文化長城的愚昧妄行,導致民族道德文化和禮儀之邦複興的希望長期中斷!使整個國家和民族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同時導致西方各種文化和主義泥沙俱下,糟粕湧進,在中華大地上甚囂塵上,盛極一時。這些毫無民族文化精神底蘊的不肖子孫,雖然信誓旦旦地號稱要重振國運,但是由于他們妄圖在摧毀國本,欺師滅祖,扼殺民族靈魂的前提下全盤西化;妄圖在沒有民族精神土壤的頑石之上移植西方文明;這就有如讓無根之木立于光禿的石板之上生長,由于沒有任何土壤扶生,所以最後必然以失敗而告終!
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自古迄今,只見存優取長,吸收融合發展而成功。唯獨我們的某些狂人竟然希翼毀滅民族文化以全盤西化,他們的擁權妄爲,給中華民族帶來無比深重的、無法彌補的巨大災難。
現在,隨著中央政策的英明,國策的重新確立,這一小部分民族的敗家子,他們的聲音逐步地開始減小。因爲更多的有識之士,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已經開始站出來說心裏話,正確地分析曆史,把這些所謂激進者的面目給揭出來。他們試圖扼殺我們民族的靈魂,抛棄道德文化的根基,這個現象是必須要糾正的!其實我們自己毀壞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支柱,這叫自毀長城,破壞了自己的文化長城。這個行爲是非常愚蠢的,從而也導致了我們的道德複蘇、複興,民族複興時間的延遲。
總而言之,縱觀曆史,近七百年以來,我們才真正的落後了。落後不能歸咎到道德傳統文化上,責任在統治者。因爲人心、民心、國心的去向是你引導的,你把它往哪個方向領,它就往哪個方向奔。我們有些敗家子狠狠地去討伐傳統文化,恨不得把老祖宗的東西全部砸碎,徹底地毀掉,來一個全盤西化。這樣做能真正地振興中華嗎?這些人的努力肯定會失敗的!要想振興中華,就必須要認識道德的重要性!認識我們民族的根就在于道德,我們整個的人文精神,我們的民族之魂,我們的精神支柱、精神食糧,全部都是在道德之中。離開了道德,離開了禮德的規範,我們要想按照西方的模式來振興我們的民族,可以高高地挂一塊牌子:“此路不通!”告訴他這個路行不通啊!
爲什麽胡錦濤主席一上台就講到了民族複興?他去到西柏坡的時候,首先就提了“民族複興”這個口號。實際上也是有感于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經曆了極左的蹂躏和極右的失誤,我們的道德文化已經被摧殘的體無完膚!因而提出了振興我們民族精神,複興民族文化的一個綱領性的文件。
我們要注意到社會的現狀和危機,要治理這些現狀和危機,就必須要治心,重視民心的德化,重視禮德、禮儀。只有道德才是醫治社會弊病的最好良藥,它就是仙丹妙藥。曆史上各個學派也承認,道家的學說的確就象藥一樣,既能治個人的病,也能治家庭的病,更能治國家民族的病,就看我們去不去用。藥品就在《德道經》五千言之中,裏面包含著豐富的治療各種毛病的好辦法,掌握好了,運用好了,“治大國”就“如烹小鮮”。
但是就怕歪嘴和尚念經,把《德道經》念歪了,曲解了。我看了一些國內的解釋《道德經》的版本,有的簡直令人笑掉大牙!他既沒有古文的基礎和底蘊,又沒有內修內證的體會,就在那裏胡批亂注,把“如享太牢”解釋成“坐在牢獄裏面”,不是笑掉大牙嗎!對“如春登台”的解釋,也是胡謅一氣,很不嚴肅。本來宣傳《道德經》是個好事,可他把字意完全理解錯了。爲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因爲現在的文人,很多都在用銅錢做眼鏡,眼睛一睜只知道錢。爲了錢,沒有良心,沒有良知,沒有起碼的道德准則!心被銅錢熏臭了,所以極不負責任。這就是“追名逐利”所帶來的非常嚴酷的現實。人的品格就體現在一顆心,整個民族的精神就體現在一顆心。這顆心趨之于利,大家就會都跟著“利”字去追求,越追于利,心就越貪;越求于利,欲望就越難以滿足,物質越發展人心就越自私,禮儀就會喪失;整個社會就會出現沈迷和混亂。爲什麽要提倡民族的複興?實際上民族的複興,關鍵是道德的複興,曆史就是一面鏡子,我們民族的複興已經迫在眉睫!
就世界整體狀況而言,禮,是中國人區別于其它國家和民族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們曆史上曾經被稱之爲“禮儀之邦”。禮是我們中國人生命活動當中一切習俗行爲的基本准則,標志著中國的國風、民風的特點。因爲禮在中國形成的年代,比西方要早兩千多年。西方是在十四世紀的末期才出現了有關文明禮儀規範的記載。
早在二幹三百多年以前,我國就已經在《禮記•曲禮》當中,對人的行爲作了一些規範、要求。比如說其中有個食禮——進食的禮儀,就提出要求:在吃飯的時候什麽樣才叫有禮?一碗飯放在面前,我們不能夠把飯扒成一堆,堆成一個尖子再來吃,這就叫無禮。爲什麽呢?堆這個尖子是表示給死人吃的,它冒出來的氣像塔形一樣,可以使飯的氣與鬼魂溝通,這樣就違背了人吃飯的規矩。所以要求不要把飯堆成尖形吃。這是禮記裏面記載的吃飯的規矩,只是沒有解釋爲什麽這樣要求。對于喝湯呢?也同樣提出了禮的要求,就是你不能把它灑在桌面上,所以不要把湯盛得過滿端到桌子上。這是因爲水中有氣,你不能夠將與氣結合非常緊密的這一碗湯輕易地潑灑掉。這樣不利于氣機在湯裏面的儲存、運動,讓人充分地吸收湯裏面的營養和其中的氣。而且湯潑灑掉是對客人的不尊敬、不禮貌。
再說嘴巴,吃飯的時候不能發出過大的聲音,嚼東西的時候也要閉口唇地細嚼慢咽,既符合生理要求,也符合氣機運動的要求。現在我們已經把這些要求丟失了。當然有個別的家庭祖輩都很守禮,注重禮德培養,對孩子要求嚴格,表現出“吃有吃相”。而現在一般的人走到餐館裏也好,到別人家中做客也好,那個聲音太熱鬧。在餐桌上,鍋瓢碗勺“噼裏啪啦”響得很,嘴裏面的咀嚼聲就非常典型,吞食面條也好,喝湯也好,那吱吱聲、呼呼聲響亮得很,都是不符合禮儀要求的現象。對于吃的東西也有要求,比如一塊餅、一塊肉,你夾起咬了一口就不允許放回原來的那個菜盤裏。這都作爲一些禮的規定。
這也使我想起了在歐洲,在國外生活多年的華人,他們還或多或少地保持了中國的那種禮儀傳統。他們要求吃飯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在口裏嚼飯的時候,嘴唇應該閉著,外國人都不喜歡吃飯發出聲音。這點多數中國人很難做到,沒有多少人去注意。但是西方和保持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反而在遵守這個。有的人提出,吃面條都不能發出聲音。但是現在我們吃面條,“噓……噓……”吸得很響,好像是以響來表達吃得香。在國外餐館裏,你要是發出這樣的聲音來,馬上有十幾個腦袋轉過來盯著你看,他們會像看怪物一樣看著你。爲什麽呢?認爲你沒有教養,發出的聲音太粗太大,你沒有禮呀,失了這個禮儀。但是在三幹年前我們的祖先早就有了規範,已經有了記載,只是我們把它丟了,把民族傳統文化都遺失了。食禮中,還有就是不允許當衆剔牙。你看我們在餐館裏哪有不當衆剔牙的?桌子上本來就有一盒牙簽,把蓋子一揭,抓著一根就剔。上啊、下呀,張著嘴,甚至把手也伸進去,掏呀、弄呀、剔呀!哪裏顧什麽體面呢?這不都是一些無禮的表現嗎?既不尊重自己的人格,也不尊重別人的人格。
所以在外國人的眼裏,在海外華人的眼裏,我們已經不能夠稱之爲“禮儀之邦”。有些人會說“我們的國家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現在當然也是禮儀之邦”。但是人家提出一個一針見血的問題:“憑什麽說你是‘禮儀之邦’?”這的確是一個嚴肅的問題!我們是應該好好的反思,看看古代禮儀的記錄,對照社會上出現的狀況,看看現在的人心,我們已經是幾代人失去禮德了。因爲禮的狀態反映出整個人心的狀態,這顆心是否符合道德,都可以從禮德上表現出來。
如今禮德處在危機之中,這個危機可以透過曆史來看。翻開曆史,我們確有“以治心爲本,以禮治世”的輝煌時期。曾有千古絕唱的道治和德治時代,如堯舜的道德鼎盛時期,周朝禮樂輝煌的時期,漢朝的文景之盛,唐朝的貞觀之治,唐宋幾個時期,清朝的中葉時期等等,都曾經有過禮的輝煌的時代。那些時代才鑄就了我們這個“禮儀之邦”的光榮曆史。曆史上這些時期,使我們的禮德在世界上發出了無比耀眼的光芒。才使世界各國在曆史上,將我們的國家稱之爲“禮儀之邦”。
但是從社會的現狀來看,整個民族的道德傳統文化和禮儀文明,已經被摧殘得像冬天的樹,連一片葉子都沒有了。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這一點沒有?您看看,從國家的法定節日,我們穿的衣服,滿眼看到的建築物,到書店的文化品,可以說已經沒有一個領域可以使我們親切地感受到:哦,這是在中國!感覺不到了,不能體會到“我仍然處在一個禮儀之邦的國度之中”。沒有任何的文化特征,來作爲我們是區別世界其它國家和民族的標志。我們現在憑什麽說是炎黃子孫呢?沒有啊!除了一頭黑頭發和黃皮膚作爲標志以外,內在的東西沒有了。更何況有的人還把頭發染成黃黃的,無論男的女的,就一撮黃的挂在那裏。好像是在表示他從裏到外都已經是“西洋人”了,完全沒有我們是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我們已經無法簡單地而又直接地證明:我們就是《德道經》發祥之地的後代。我們已經抛棄和丟失了祖先們創造,並且爲之而奮鬥,舍棄性命保衛過的一切文化的精華。
民族文明的丟失使我們中國人在世界上看起來像什麽?像一只可憐的香蕉!你把香蕉拿一個過來看——黃皮膚,哦!這大概是中國人。但把香蕉皮一扒開——白的,全部是西洋的玩藝兒,白白的全是西洋文化。只有從皮上面,猜測可能是中國人。但是外國人可精明啊,他根據你具不具備禮儀,來猜測你是不是中國人,而不是單純地根據皮膚來判斷。我們十幾億人,卻沒有一個文化特征在世界各國人面前自豪地表示說:我是中國人!
在外國,外國人怎麽來判斷我們是中國人呢?最常見的是四個要素,說起來,令人心酸、心痛!第一個是什麽呢?坐公共汽車,坐地鐵,哪兒在大聲說話的,一看——黑頭發黃皮膚,哦,中國人!因爲只有中國人,在車箱裏坐著會毫無遮攔的放開聲音談自己的事,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根本不顧忌是否影響別人的休息和別人在車上的學習。所以外國人就憑在公共場所的喧嘩之聲可以判定:那兒坐著幾個中國人。
第二個判斷標准是什麽呢?就是凡是那些隨地吐痰的,亂丟紙屑果皮,而不主動丟到垃圾箱裏的,常常是中國人。當然現在也增加了東歐人,東歐人也有這個習慣。第三個判斷標准,就是在餐廳裏面吃飯不規矩,在餐廳裏弄得杯盤狼藉,吃的時候響聲很大的。第四個判斷標准,就是在公共場所過馬路闖紅燈的。常常是中國人不顧紅燈,只要兩頭一看沒有車,啪啪啪就過去了。但是外國人卻非常規矩。紅燈亮的時候,他絕不跨上馬路一步。我有一位印尼的翻譯,他就告訴我說,他們很守這個規矩,絕不會去闖紅燈。特別是有小孩的時候,千萬不要闖紅燈,這會給後一代造成不良的影響和後果。他還講了個笑話:德國的大人牽著小孩在馬路邊,看著華人“蹬蹬蹬”不顧一切地過了紅燈。那小孩子問爸爸:“爸爸,這個人怎麽闖紅燈?”爸爸還“巧妙”地跟孩子解釋,說:“闖紅燈的這位伯伯是色盲。他把紅看成了綠燈,所以他就過去了。”聽了這個故事,心裏很不是滋味。
別人爲什麽能夠遵守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公共的禮儀,而我們卻做不到?是我們的血液裏面缺這個成分嗎?根本不缺啊!道德就是我們的根哪!自覺地遵守這些規矩、規範應該是我們的本能,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啊。但是爲什麽丟失了呢?還是一個教化的問題。不進行有力的教化,我們就會在世界各民族面前,造成一個愚昧、落後、沒有教化、沒有教養的形象。
看一看我們現在,是不是這個樣子?所有有關文化的慶典活動,我們從來沒有像樣地、正經八百地去紀念一下曆史上著名的給我們民族帶來光輝的任何前輩。比如說,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們自己沒有定成法定節日,相反在南朝鮮卻可以尋到標准的端午節。我們國內的端午節只是爲了滿足口福,吃點棕子,什麽火腿棕子,紅棗棕子,在大吃特吃上面做文章,而在文化上已經失去了靈魂。在我們的大學生、中學生、高中生當中,拉出任何一名學生,去問他屈原的著作是什麽?可能連名稱也報不上來。屈原爲什麽要投水自盡?可能也答不出來。相反,在南朝鮮卻婦孺皆知。我們對自己的民族文化爲什麽就忘得這麽幹淨呢?甚至連吊唁祖先燒了幾張紙也被視作封建迷信。
“封建迷信”四個字,這幾十年來,將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的道德精神扼殺了不知道有多少。還記得十年動亂的文革——這是近代對傳統文化的摧殘時期,造成的是一場浩劫啊!就是表現出禮守不住的“亂之首”的狀態,所以稱爲“十年動亂”。實際上文化就是文化,政治就是政治,法律就是法律,禮儀就是禮儀,不依規矩,難成方圓。要把它分開來,要進行科學的界定。應該以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封建迷信的概念進行正確地定義。現在很多人還在揮舞這四個字,他們拿著“封建迷信”的這根大棒子揮來揮去,嚇得人一個個的把脖子縮著,文人不能保持自己的良心,史學家也忍氣吞聲。這怎麽是正確對待祖國的曆史和文化的態度呢?!用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方法來對待我們璀璨的道德文化傳統,那無疑會將民族精神、民族道德和傳統文化扼殺得一幹二淨!這是一個可悲的結果。所以海外一些學者就感歎:爲什麽這樣的現象,會在我們這個道德之根的國家裏發生呢?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深深地反思。
看看我們的節日吧!很多社會學家已經提出來了,在這個方面我們也沒有重視民族的文化。九個法定節日:元旦、春節、婦女節、勞動節、青年節、兒童節、建軍節、國慶節、教師節,與傳統文化聯系的只有一個——春節。其它八個,全部都是搬西洋的。甚至連一個情人節,我們本來有七七之鵲橋,我們的七月七牛郎織女相會的純真感人的情人節,自己的情人節不要了,棄置不用,反而將西洋的情人節搬到國內來了。
我們對傳統文化重視了嗎?的確是太不重視,有一點數典忘祖的味道。那麽要繼承傳統道德文化,振興國運,我們必須要看到現狀和危機。這些現狀和危機,說起來是各個領域都存在。我們如何保持理性振興民族?用什麽來振興?真的全盤地接受西洋的就能夠成功嗎?我在海外這麽些年看到,無論是外國人還是華僑,他們都清醒地看到了,世界各個民族對自己祖先的東西都非常地珍愛!哲學家、史學家、文學家也清醒地看到了,任何一個民族如果丟棄了本民族的靈魂,完全接受其它民族的東西,一定會走入死胡同,只會帶來民族的消失和滅亡。只有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堅如磐石地繼承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夠吸收、容納、融彙、轉化外民族的優秀文化和精神,走融合彙化的道路,進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動,這樣才是本民族發展的根本出路!決不能全盤否定自己的曆史和文化!要是詳細談起來內容很豐富,由于時間關系不詳細闡釋。看一看世界史,我們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六、民族的複興,必須高度重視道德文化的複興、禮儀文明的複蘇。
由于近七百年以來,我們逐步從失落德治,到主動摧毀傳統文化和禮儀文明,使整個民族的精神靈魂滿目瘡痍,體無完膚。近一個時期以來,在社會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由于長期被私利和貪欲所驅使,人們的心靈已經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漠視人性、見死不救、弄虛作假,愚昧無知的敗德、缺德現象汗牛充棟,屢見不鮮。以社會風氣敗壞爲表現方式的道德淪喪現象,已經構成了社會的“毒瘤”,映入眼簾的都是觸怵目驚心的一幕幕。
光是各個門類的假貨,僞劣的東西,就讓人傷心落淚。更令人深惡痛絕的是這已經侵入到食物當中來,什麽頭發做的醬油,工業酒精兌的“名酒”……光吃的東西,曾經有人歸類過,假冒僞劣就有68種類之多。去年曾有一則造假的報導:西安有個炒瓜子的個體戶,自己用工業明礬等亂七八糟的有毒物質,炒“美人瓜子”,黑瓜子。結果他自己七歲的兒子首當其衝,他在前邊炒,兒子在後邊吃。沒有多長時間,他兒子成了植物人——傻了。這不是報應嗎?他在那裏害別人,首先害在自己的兒子身上。但是爲什麽人們就警醒不了呢?這些人爲富不仁,爲什麽沒有任何制約呢?是法律不嚴嗎?是法律不健全嗎?都不是!是因爲他們早已喪失了良知!一旦民心沒有道德的約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19世紀90年代的廣州街頭,曾經上演三名歹徒在光天化日,衆目睽睽之下,調戲侮辱婦女的一幕,在此過程中,聚集多達二百多人駐足圍觀全過程,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援手救助;成都一個姓林的姑娘慘遭車禍以後,生命垂危,百人駐足圍觀卻無人救助。有人好不容易攔住了一輛車請司機送往醫院,司機卻拒絕救助,把車開走了,使年僅24歲的姑娘命喪黃泉。這個司機回家後,在麻將桌上還不以爲恥地講述路上這個見聞,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慘死的姑娘竟是他自己一奶同胞的親姐姐!他知道以後竟然還麻木不仁地說:“我怎麽知道她是我姐姐?”這真是一樁喪失人性德性的現世報應!
有識之士紛紛悲歎世風日下,看一看現在民心蛻變的狀況,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時候。無怪乎老子當年就呼籲:“攘臂而乃之”。是到了振臂高呼的時候了!如今精神文明的力度還沒有跟上,道德教化還沒有走上正軌。從整個社會抓起,從小抓起進行道德文明的建設實在是迫在眉睫!
觀曆史,看現在,所有的一切充分表明道德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民心治則國家安!道德文化、禮儀文明的複蘇,是我們民族德治的根本。要運用道德來複興我們的民族,振興我們的國家;用道德來重振我們的國運,國運;一起營造一個良好的道德社會。中華民族是具有五千年道德文明史的泱泱大國,我們的民族素以“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而著稱於世。在中華民族特有的道德人文文化的滋養中,我們民族在人類曆史上曾經創造過舉世矚目的太平盛世。太平盛世,是西方國家曆史上和現代都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因爲“太平”所反應的是民族的善德,只有德治民心,人民在心裏崇尚和實踐道德,禮德明亮,禮儀文明,人民自律守法,才能實現真正的太平。“太平”首先是人心的太平。“太”,就是人人崇尚和實踐道德,唯德唯道是尊。“平”,就是人心在道德和禮儀的規範下,私心欲妄制約在自然允許值範圍之內,人心大公無私,人人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爲最高利益,以道德作爲行爲處世的准則。在此基礎上才能真實地實現國家的太平,只有人民道德和禮儀文明的複興,才能造就和實現民族的複興。民族道德的複興,是太平盛世形成的靈魂,物質文明只是精神文明的支柱,沒有道德文明就不可能造就真正的太平盛世。就不可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複興。
印度的聖雄甘地當年曾經說過,有七樣東西可以使人類毀滅。其中:第一,就是沒有道德觀念的政治;第二,是沒有責任感的享樂;第三,是不勞而獲的財富;第四,是沒有是非觀念的知識;第五,是不道德的生意;第六,是沒有人性的科學;第七種,是沒有犧牲的崇拜。他講得非常有綱領性,而恰恰我們有很多東西又被他言中了,正在這個框框之中。比如說貪官汙吏不都是不勞而獲得財富嗎?他們把民旨民膏搜刮過來,傳輸向國外。把自己的子女通過各種手段,建立橋梁,輸送到國外,爲自己貪汙鋪平轉移的路徑。經濟發展所創造的成果就被這群貪官汙吏吞噬了。這就能使我們的國家垮下來,光是打擊國內資産外流,就查獲了幾千個億啊!這些貪官多厲害啊!這些事實不都被甘地說中了嗎?
當前民族道德基礎的大面積坍塌,國家和政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關注。在道德建設方面,投以人力和物力。國家爲了提升全社會的道德水平,這些年來不遺余力的在積極提倡道德建設和禮儀文明建設。采取了樹典型、辦活動、搞演講、設節日、立法規等等系列舉措和方案。樹立的典型和模範遍布于各行各業,似經線上下貫穿于幹部至百姓,政府與民間;緯線橫絡于工、農、商、學、兵,三百六十行幾乎都有自己的典型可循可學。例如執政者學習的典型和模範:焦裕祿、孔繁森、鄭培民;民衆百業的典型和模範:王進喜、時傳祥、張海迪、李素麗、徐虎、陳金水、許振超;未成年人的典型和模範:雷鋒、賴甯;諸如此類的典型和模範多不勝數。表彰發過的錦旗、獎狀(獎金)、組織的巡回演講團,無計其數。曾經轟轟烈烈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全民活動,“學雷鋒樹新風”的活動曾經如火如荼。
各種形式的行政舉措也曾經紛紛出台,例如“承諾制”、“首問負責制”。2001年9月20日還專門印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這二十個字作爲公民的基本道德規範。2003年9月,又將每年的9月20日確定爲“公民道德宣傳日”;跨入2004 年以後,又頒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國家教育部還發布了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和行爲規範,充實增加了“誠實守信”等內容。國家和政府對道德建設重視的程度正在全面深入地展開,民族道德精神複興的春天正在逐步臨近。·······
需要看到的是道德心靈,禮儀文明的建設,不同于物資文明建設的規律性。澆花要澆根,教人要教心。如果不能深入人心,所有的努力都只會浮于表面,起不到根本的效應。因爲要讓如今私欲充斥身心,受西洋文化衝擊的民衆重視道德,主動的修養道德,需要強有力的說服力,震撼力以及廣泛的影響力。要産生這種作用力,必須找到祖先留給我們的傳統道德文化的根,這個根就是 “萬經之王”的《德道經》,希望所有的人士能夠不帶任何成見的,科學客觀的看待《德道經》,虛心研讀《德道經》,把她運用于當今的道德建設。因爲她瑰集了祖先隱顯的智慧,含有無懈可擊的人生哲理和豐富內涵,具有極強的說服力,非常耐人尋味,百讀不厭,認識上升一層就有新的一層收獲,我們這些子孫是絲毫不可藐視的,許多國外人士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並且把它運用于生活、工作以及各個方面的管理之中。這只是在顯態的狀況。更爲重要的是她涵有顯態所不可見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是現代人所不可輕視和暫時無法用現代的手段探知窺見的奧秘。一個人充其量短短幾十年,怎麽可以用自己學到的一點點少得可憐的所謂現代知識把幾千年以來祖先留下的瑰寶輕易的自以爲是的否定了呢?對于這些寶貴文化財富,只有用恭敬的,謙虛誠實的心態去研究學習,才能有所收益。不能愚昧無知的,簡單的把她否定。
這些特點以及《德道經》中所富含的能量,能潛移默化地德化人心,使人建立正確的道德人生觀,改造靈魂,增智開慧,促進心身健康。誦讀此經,既能解決百姓切身的利益,又能滿足人們對健康、智慧、事業順利、心理平衡的需求。這一點,漢朝《想爾注·道德經》在全國的普及傳播,唐朝的士庶人手一冊,皆誦此經,産生過無比巨大的社會效應,這些都是有據可證的史鑒。如果用道德來進行教化人心,用禮儀來規範行爲,加上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社會肯定就變得祥和。近年海內外少兒誦經活動開展,所産生的益智開慧、改造性格、重塑人格、增進健康的明顯效果,都驗證了從民族文化之根上醫治民族之病的是根本捷徑,這個道德之根就在我們中華傳統道德文化的寶庫之中!
應當透過表面形式和舉措,抓住民族傳統道德文化的這個根,重視民族禮德的文明,只有把握住這個根,全民道德建設才能真正開花結果。實現民族的複興,要靠大家共同努力去弘揚道德文化,提倡道德文化,實踐道德文化。民族的複興才有希望,國運才能重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個人都有現實的責任!每個人都應該清楚的看到,國家的命運與我們個人憂息相關,是魚與水的關系,社會道德的淪喪造成的惡果影響到的是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應該有長遠的眼光,不要像古人說的“不見棺材不掉淚”,一定要危機到自身才警醒,那時已經悔之晚矣,所以“國家興亡,我當其責”。每個人都要看清自己的使命,貫徹執行胡錦濤主席的曆次講話,將“道德教育,民族複興”作爲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承擔起來。我們學習和實踐《德道經》,自始至終要在從自己修起,在心中的禮德上下功夫。內和外的同步要緊密地結合起來,修出《德道經》中所闡釋的仁德、義德、禮德,既有厚,也有泊,既有裏,也有表,既有實,也有華,使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完美無缺;使我們家庭的道德建設完美無缺,只有將自己心裏面的禮德修得淳厚,我們才有能力去幫助和影響周圍人,去完成曆史交付于我們的責任和義務,營造一個良好的道德外環境。真正地實現胡錦濤主席所倡導的:民族的振興,民族的複興。
民族興亡,我當其責!讓我們共同努力,在21世紀當中,共同創造一個人人誦讀《德道經》、學習《德道經》、實踐《德道經》的社會氛圍!開創道德的新世紀!迎接中華道德文明爲主導的民族複興,興國家、旺民族,把中國建設一個新世紀名符其實的太平盛世!讓中華民族在精神文明領域和物質文明領域,同時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Last edited by 只管耕耘 on 2007/1/2 at 12:46
]
回复
举报
老庄
老庄
当前离线
积分
1001
发表于 2007/1/3 18: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的同志,一定认真阅读!
回复
举报
玄清子
玄清子
当前离线
积分
175
发表于 2007/1/10 07: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辛苦了
回复
举报
老庄
老庄
当前离线
积分
1001
发表于 2007/1/11 21: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还有没有,我打下来每天在看,熊先生讲的真是不虚,看的过程就是在修行,得到了感应。
回复
举报
只管耕耘
只管耕耘
当前离线
积分
182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 15: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是不是还没有讲完,我也是从网站
www.daode.biz
上面摘下来的。而且我还担心顺序是否有误。
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熊春锦校注的《老子
·
德道经》,繁体,从右到左竖排,硬封皮,值得收藏。打算老老实实背下来。
[
Last edited by 只管耕耘 on 2007/1/13 at 08:17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刻注册
×
回复
举报
只管耕耘
只管耕耘
当前离线
积分
182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 15: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熊春錦先生講解德篇——第十三章 生死[/center]
[center]第十三章 生死[/center]
[center]《老子·德道經》專題講座 [/center]
[center]錄音整理稿[/center]
[center]熊 春 錦[/center]
[center]2006-7-9[/center]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們抽這點時間來跟大家講解一下“出生,入死。”
昨天,足球世界杯在德國又打得熱火朝天。我們研究老子的三生萬物,討論這個“三”,研究這個“出生入死”,結果在這個球場上我也看到了這個“三”,也看到了這個“出生,入死。”
我們大家可以想一想,足球場上的這兩個球門,是不是出生入死之地?守門員撲出,則是“出生”;一旦射進去了,就是“入死”。那可是非常暗合機竅,老子所講的“出生入死”,那真是無處不在。因爲老子在本章之中,沒有給出生入死進行任何局限性的定位。那也就是說,這種“出生入死”就包含在天地萬物之內,所以說它也就無處不在。
我們要講“三”,這一段時間反複地都強調這個“三”,那德國隊就弄了個第三名。它本來想闖進前二名,可惜敗在加時賽的最後三分鍾上,接連著這幾個“三”,破滅了冠軍之夢。我看到好多德國人流淚心酸,但整體上球迷們都很理智和平靜,不像英國球迷那麽瘋狂,這大概就是“三”的好處吧!
我雖然不是球迷,但卻願意感受綠茵場上那種鮮爲人知的氣氛。那種氣氛常常攜帶著一個民族整體的人文精神,小中可以見大,細中可以窺全。你看日本可以闖進世界杯,南朝鮮可以闖進世界杯,唯獨中國——泱泱大國卻難以闖進世界杯。這說明什麽?從球場上就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人文精神!
今天,還有最後一場冠亞軍之賽。講完這堂課,我可還是要看一看法國隊和意大利隊是如何“出生入死”的。你看看球場上那一對生死之門,出生入死的爭奪,就是人類後天系統中一切自生的最集中、最典型的寫照。
其實,我們今天要講的內容,全都可以在綠茵場上那一種大拼搏之中全部獲得解答,而且那個解答參悟起來是非常完整的——“射門”定生死。到底是誰生?誰死?這個輸和贏是真的輸和贏嗎?什麽是生?什麽是死?笑看紅塵一念間!大道無處不在。常道中的出生入死,通過足球比賽,通過這兩個大門,集世俗出生入死之大成,是非常值得遊戲人生的不迷者觀一觀、悟一悟的。
當然,我也不是去親臨現場看,那樣消耗太大,還是在電視中看一下而已。你們在座的聽衆中,肯定有球迷的,可能也有不少曾經爲中國足球隊而傷心落淚的人物。如果你們要想看現場轉播,那可就得熬夜了,最好別熬夜。而且,提一個建議:在看的時候,看別人出生入死的時候,你千萬不要捏著拳頭、也不要大聲的呼喝,不要跟著球場上的“出生入死”,而把自己弄得死去活來。觀出生入死,那就得用四句話來概括:借場煉修心,細調精氣神,心靜如止水,虛觀動中靜。
當然這個觀球的小建議,也適用于大家現在的聽課。你別聽我在這裏哇哩哇啦地講,不要注意這個聲,去“心靜如止水,虛觀動中靜”。當然,前提是借場煉修心,細調精氣神。沒有前面這一個,就難以做到後面的“心靜如止水,虛觀動中靜”。
那麽我們現在就開始試一下,掌握這個方法,開始聽下面的內容。
一 明生識死 重在明德知道立聖心
第十三章 生死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椯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也?以其無死地焉。
這一章——“出生入死”,相信大家積極參加課堂學習的人可能都已經掌握了,我在這裏就不再贅述更多。首先,就是抓住“出生入死”這四個字進行講解一下。
學習《德道經》第十三章 生死,這一章是《老子·德道經》德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對于學習《老子·德道經》和實踐《老子·德道經》都極其重要,是道德實踐者進行性命再造、明生識死、破生破死、離生脫死的重要篇章,需要我們共同深入學習、討論與研究和全面實踐。
經過前一階段我們認真修學《德道經》1—12章,基本上在後天意識系統中完成了“明德知道立聖心”精神系統的建設和確立。按照道○和德一的原則與前題,居于○,用于一,運于二,演于三,用德一進行性與命兩大系統的清地平基的實踐,首先在于確立、樹立符合五德仁義禮智信的人生觀。因爲,仁義禮智信她是需要確立在我們後天智識系統的一個五德系統。這個人生觀如果不確立,就難以去體悟老子所說的德的人生觀和道的人生觀,她是建立符合道○德一無爲自燃的道生觀的前提。
在這個整體把握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自然法則系統性,全面進行實踐的基礎上,我們再在《老子·德道經》的引領下,順其自然地跨進明生識死、破生破死的修真之門,全面運用德一進行性命再造,進入“離生脫死”的修真實踐,這也就是一個順理成章的道德實踐過程。
這個過程不能弄顛倒了,必須要按照老子爲我們設立的順序,從《德篇》一章章地進入,在“明德知道立聖心”的基礎之上,來了解生死,來知生識死,來離生脫死。
光是知道“出生入死”是不足的,老子的目的是要人們自覺認識如何去離生脫死,不要再流浪生死,這才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根本目的和意義。所以,逐章地去進行詳細解析《老子·德道經》,並且同步進行理論上的升華,在實踐當中同步求證,就是我們學習、研究、實踐《老子·德道經》的一個總的方案、教學方針。
對于這一章的解讀和修證,我們曾經做了較長時間的准備。從去年九月起,就爲解讀好本章進行了系統性的理論與方法的展開和鋪墊。例如,講解《圓融中華聖學,複興民族道德》、《德慧智教育講義》系列講座,比較系統地展開了“三生萬物,中氣以爲和”與人生六階段發展規律的連接和闡述,對于“生”的理論建立了一個基本的解析框架。
這些框架的建立,需要一個循序漸進、並且待機完成的過程。這些框架的建立,都是爲了我們能夠順利進入第十三章及以後各章的學習奠定基礎。所以在開始學習十三章以後,要注意緊密結合前一段時期的內容而展開。
我們有的同學可能對前一段的內容根本不屑一顧,那麽可以說當真正再結合《老子·德道經》的經文進行講解的時候,如果你沒有真實地學過、體會過、研究過、實踐過那些內容,那麽下面一章章展開之時你將無法同步跟進。
所以,對先天無爲大道德一和後天五德品格的修真與能量的攝入,我們要先把框架建立起來。不要丟掉了後天五德品格的建立、五德能量的吸收,而妄談德一和大道,要能全面系統地掌握、並且進行同步學習與實踐。
不識人生,不知人生,不做一個道德的人生,那麽就難以去實踐老子的德道人生。先做好一個凡人、一個平常的人、一個能夠在家中具有五德的人,才能夠問鼎老子的德道人生和掌握他的方法,否則我們將會一事無成。
二 解析原則:
在解析本章之前,我們爲了使今後緊密結合我們體內現實的狀態進行實踐——用理論去解析,都是爲了實踐的。所以在這裏,提一個解析的原則。
從這一章開始,我們也強調一下:要把她做好,把握這個原則,然後在這個原則的基礎之上,將每一章的解析,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到理論,反複地在其中顛倒顛,真正化爲我們心靈中內在的東西,使我們真實地掌握《老子·德道經》當中的本意、真意,並且用之于我們生命的內環境,所以我們在今天首先提出一個解析的原則。
希望我們掌握這些原則。在今後的每一章在解析過程當中自我解析、輔導解析、討論解析的時候,都遵循這個原則。
對《老子·德道經》的解析,曆史上如同對待《周易》的解析一樣,我們可以將這兩部大智慧的文章可以比較一下。這兩部大智慧的經典的際遇、遭遇,基本上是苦命同根。
《周易》和《老子·德道經》在曆史上的解析(——例如《周易》),都是分爲“象理派”和“氣數派”兩大派系,也稱之爲“理形派”與“理氣派”。
其中“象理派”,偏重于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在顯學領域進行解析和研究。
這一學派中,大多數人都是純粹的經學家。這些學者中大部分完全未進行修真實踐,或者只是掌握著一般層次的修真實踐方法,進行著初乘而未能“慧明”德“一”的實踐,研究大都只是在後天“智明”象理的範疇中進行。
這一學派,在曆史上和近代是人數最衆多、陣容最強大、地位處于社會主流的一個大學派。其中,許多人都是一元四素系統方法論的堅定反對派,不承認一元四素方法論的客觀存在。
曆史上的“氣數派”,則偏重于對數和氣的把握,並且兼及象理。此學派中,有的人甚至能夠比較全面地把握住“象數理氣”的一元四素,全息整體進行研究與實踐,以玄學指導顯學的應用,偏重于將《周易》用于對萬事萬物的預測,分析事物變化的內在規律。
這一學派中的研究者,大多數都同時在進行著修真實踐,部分人甚至已經進入到了修真較深厚的層次之中。他們的“明明德”,一般都已經達到或者完全進入到了“慧明其德”和“智明其德”的雙明狀態,而不是像上面的象理派那樣在慧明方面是慧盲,只是單一的智明。
這一學派,在曆史上和近代都是人數較稀少、但是成就卻巨大,是影響力最爲深遠的一個學派。比如說研究《周易》當中比較著名的邵雍,到現在他的影響力還是非常深遠的。他們的作用力也遠遠比那些象理派要深刻得多,成就也大。
但是,這一學派曆史上較少成爲社會的主流,大多數都退隱于都市底層和山林泉水之間。他們一旦能夠成爲社會主導力量,則常見盛世的同步出現。像唐朝魏徵他們精通于《周易》,他們就輔佐李世民開創了一個盛世。如此等等,曆史上的例子可以說屢見不鮮,像劉伯溫也是如此。
“修之身,其德乃真”,是這兩大學派在曆史上形成分水嶺的重要原因之一。修真、修身的真僞、深淺,是構成流派的關鍵因素。
曆史上對《老子·德道經》的解析,同樣基本上也是分爲兩大派別。
“象理派”,抓住一元四素中的“理”,偏重于發掘《老子·德道經》的哲學價值、社會意義,單純在顯學領域進行解析和研究。
這一學派,同樣大多數都是純粹的經學家,完全沒有進行修真實踐,或者只是淺層次的修真實踐,知道一點養生的皮毛而已。研究者大多數都是在“智明”而“慧盲”狀態下,在經義的範疇中進行研究。
這一學派,在曆史上和近代是人數最多、陣容最強大、地位處于社會主流、著述最爲大膽也最爲豐富的一個大的學派。
其中,大多數人都是完全棄置《老子·德道經》中玄學內容于不顧,純用智解。——也就是說“一只眼”,“慧明”的眼是盲的,只睜著“智明”之眼進行解析,並且堅定地反對“智明”與“慧明”同步進行解析。因爲他們的“慧明之眼”已經盲失了,睜不開了,當然也就會反對兩只眼一同發出光明,同步進行解析。
因爲他們全然不知什麽是“慧明”,也不相信“慧明”的客觀存在性。既不實踐“修之身,其德乃真”,也固執地反對在自己心身中進行實踐。這些現象,在近百年社會信德嚴重流失的背景中表現尤其突出。
曆史上的“氣數派”,則偏重于發掘《老子·德道經》中一元四素系統性的全部精神營養,“氣數派”偏重于對其中“氣”和“數”的研究與實踐。
此學派中分爲層級性的不同,依據對修真方法大系統掌握的層次和級別的差異,存在明顯的層級差別性。
判斷的標准其實極爲簡單,因爲我們人體內身國的“三生萬物,中氣以爲和”是以什麽爲標准、以什麽爲根本呢?就是很簡單的三個字而已——“精、氣、神”三寶。
這個“三”,是人體生命性命雙重結構系統的三絕學。對“精氣神”三寶,已經掌握了哪一類?實踐著哪一類?成就于某一類?還是三寶一統地全部掌握並且整體完成實踐?這種差異性就決定著其中的差別。
一般而言,自困、自閉于煉精系統者,必然會執著于以“有相”的命體爲根本,“動以煉精”是此類最顯著的特征。此類以後天意識爲主宰,而並不能明曉人體氣機系統的真谛。迷戀和深陷于氣機系統的實踐者,雖然意識系統開始接近後天陽我思識,但仍然是後天陰我意識爲主導。雖然在進行著“靜以養氣”,也同時運用著“動以煉精”的一些方法,但是並不能夠全面掌握一元四素方法論,因而也就難以明了“煉氣化神”和“煉神還虛”者的衆妙之所在。
只有精氣神全系統性地進行比較完整的修真實踐,才可能達到慧明與智明同步的雙明德“一”狀態。當然,絕大部分人有的甚至是雙盲,這個德道系統裏面是雙盲狀態,有的是單盲狀態一生,真正達到“雙明”是比較少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也就比較深刻地解析了《老子·德道經》中一元四素的全部深刻內涵。你只有“明明德”,才能進入其中進行解析和掌握。
“明明德”,是真實解析《老子·德道經》這部大學之道、絕學之經的基礎與前提。
這一學派,在曆史上和近代人數始終較少,難以成爲社會的主流,大多數都是“大隱隱于市”和“小隱隱于山”狀態。但是,他們研究的成果卻是作用巨大的,不僅可以使他們自己的生命再造得以升華,而且影響力最爲深遠。這一學派如果一旦能進入社會主導力量時,必定可以見到盛世的同步出現,曆史上也同樣進行著這樣的狀態。例如,我們曾經介紹過的“崆峒問道”的故事也就是這樣一種現象。
“修之身,其德乃真”“慧明德”與“智明德”同步明明德,是曆史上這一學派在曆史上形成的關鍵因素,也是他們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原因。
我們並不主張強行將對《周易》和《老子·德道經》的研究與實踐,硬性地、人爲地分割爲“象理派”與“氣數派”這兩大流派。我們主張在老子“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前提下,在“精氣神”三寶整體把握、系統性地進行實踐的前提下,完整地掌握一元四素系統方法論,整體非智識分割性地進行研究、實踐和解析,從而維護寶典本身所載信息的完整性,避免各取所需而曲解經典的本義。
對于經典的解讀,我們由于“修之身,其德乃真”實踐水平的差異性和後天智識的局限性,可能竭盡畢生的時光,也難以全面地接近原著的真義。我們每個人的解讀,都可能只是管窺蠡測的見木不見森林的片面解讀。我們在某一段時間內的解讀,也可能都是在隔靴搔癢,不能接近本質。但是這都不要緊,我們邊實踐修之身,邊進行解讀。以修身促解讀,以解讀促修身,不斷地互補完善和升華。只要我們不固步自封、驕狂躁急、貢高我慢,那麽就是在逐步地集腋成裘、彙溪成海。
另一方面,我們不斷主動地運用已經産生和擁有的“智明”和“慧明”,高度重視慧明初級階段的直覺與靈感,牢牢把握住解讀的原則:心居道○用德一,太極在手意不迷,三生萬物用一解,順逆互化用旋極。解析不離三元(源)學說、三因學說,全面整體把握住一元四素解析方法論,那麽我們的解析就是在走近老子,就是逐步地實現與老子同在,就是在實踐和完成“與聖人居,與聖人謀”!
希望和祝福我們的“修之身”和“解讀經”,在老子道○大唯物主義思想的哺育下,在老子唯德辯證法思想的引領下,同步精進不息,誕生出新世紀出類拔萃、能夠全面掌握和解析老子思想的優秀人才,將曆史上這兩大流派彙融在我們的《老子·德道經》學習、研究、實踐的這樣一個進程之中,從而爲民族道德複興貢獻我們的力量。
我聽了看了大家的發言和所寫的文章,深切地感到:經過多年的努力,實踐“修之身”與“解析經”同步展開以後,已經出現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生于水寒于水”的可喜進步和成果。
希望大家都能踏在我的雙肩之上,登上《老子·德道經》的殿堂,進入老子德道弘論的衆妙之門!乘著咱們還腰未弓背未駝,期望大家都惜時如金地趕快上,早日登上老子所闡釋的人間絕學的峰巒之巅!
三、解讀:
《老子·德道經》的第十三章,是一個一元四素極爲完整的章節。德與道和象數理氣六個系統極爲完整,只有全面運用一元四素方法論,才可能比較全地解析清楚。我們在解讀時,要整體性、系統性地把握。
某些細微內容,甚至是三口不言、六耳不傳的“命靠師傳”的內容。這些內容,我們已經在其它場合和機會中都進行過一些藏頭露尾式的介紹。在此時,就只能點到即止,只能是外行看熱鬧,內行聽門道了。
大道可以依據從前在心神中確立的方法論,同步地進行心領神會。會心之笑,也可能就在你的同步聆聽之中。
本章可以分爲五個自然段進行解讀:
①出生,入死。
②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③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④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椯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⑤夫何故也?以其無死地焉。
“①出生,入死”。
這個第一段字數雖少,卻是本章的靈魂所在,每個字義都極爲重要。所以我們先注釋字,對每一個字的曆史流變都介紹一下,方便我們掌握其中的真義:
(1)出:
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構形中,“出“字的上部是“止”,表示腳趾的象意。下部,則像洞穴出口處的形狀“∪”。整個字形意,是表示腳從洞穴口中向外邁出,是表示人向外走出的意思。小篆中表示腳的這一部分,在後來的演變中成了“屮”,下部還是表洞穴“凵”。四方形,上邊少一橫,也就是像我們看足球的時候所看到的大門,跟那個一樣。
“出”,是指由內而外,與“入”和“進”剛好相反。這個象意我們要掌握,有哪些洞口,“出”就是這樣一種形態,世間萬物當中的出生,不都是從這個形象的洞穴出口處而産生的嗎?
(2)生:
甲骨文、金文、小篆的“生”字,底部一橫表示大地平面,地面上一株小草。
“生”的本義,是草生長,像草木生出土上。引申義,包含活著、生存、生育、滋生、産生、出生。
(3)入:
甲骨文、金文、小篆中“入”字的上端,都是像意尖銳的東西,就像一個三角一樣。你像甲骨文尖尖的角,三角,而金文這個尖角上面還有一塊圓圓的、長長的,象征著尖銳的東西,表示尖的東西可以進入物體的內部。你看看足球場上那臨門一腳起來的時候,足球飛起來是不是就像這個尖尖的東西進入對方的門呢?
“入”字的本義,就是進入。《說文今釋》:內也。向從上俱下也。[譯文]入:進也。象從上面都下來。
(4)死:
甲骨文、金文、小篆的“死”字,左旁象形死人的枯骨,右旁是一個弓腰施禮的“人”形,整體構形像一個活人在屍骨旁憑吊。《說文》:澌也。人所離也,即精氣窮盡,人的形體與魂魄相離之謂。
但是,我覺得小篆這個“死”與甲骨文和金文的“死”之間那個象意當中,那個原始的“死”字更容易象征著人世間的生死的“死”:一個人,夫妻之間一個去世變成了枯骨,另一個在旁邊吊唁,這就是死。這就使得這個“死”字的象意,更能引起心靈的震顫。這夫妻之間本爲一對陰陽,而其中一個死于“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在曆史上已經流變成一句成語,形容人們“甘冒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舍死忘生地在危險環境中完成責任、義務和任務。這句成語在現代仍被人們所廣泛使用。《劉康德·老子直解》說:“指人離開了生存就必然走向死亡”, 這都是一些社會性的解釋,不能說是直解。《李安鋼·玄參道德經》說:“出世爲生,入地爲死”。還有許許多多學者們在泛義上的解析,都含有一定的道理。我們也不能否定這些解析,因爲《老子·德道經》的理無所不包。
我們在第三版《老子·德道經》中,注釋了一下句義:“萬物及人的生與死是自然界的宏觀規律。在一定的階段上是平衡的,也就是說有生必有死,有死才又有新的生,生死互爲因果,所以要想絕死,必先斷生,擺脫這一對陰陽的制約,複歸于德一”。並且,引證了第五十一章無私,“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我們的注釋,雖然主要從哲學意義上進行解析,但是卻也同時將修義暗含、包涵在其中。
這一段四個字,若想完整解讀,首先需要明“生”和“死”。在明白“生”與“死”的前提下,精通“出”和“入”,然後再整體性地參悟,也就容易把握住老子思想的本義。
“生”與“死”,講的是萬物及人“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在先天的無爲的“○”與“一”誕生了後天的有爲的“二”的陰陽屬性以後,一切後天的有爲的人與萬物自生性的生、長、成、滅,也就自然地受到二這個陰陽的整體制約,就必然在太極中旋轉不息。生與死是自然界的宏觀規律,處于二這個陰陽狀態下時,就難以擺脫自生和生與死的糾纏與制約。因此,在離開道○和德一的狀態與環境以後,處在二以及其它任何“數”值之中時,都必然是有生必有死。生與死在太極環境中,本身就是一對陰陽屬性的平衡制約。有生必有死,有死才又有新的生,生死互爲因果循環不息。
只有斷生或者絕死,使這個“二”改變成“反也者”成爲“一”之時,這種互爲因果的鏈環才被打斷,轉化成“一”中的存在,因爲“孤生難成,獨死不繼”。生與死這個二的轉化成一,並不會是“孤生”或者“獨死”的現象存在,而必定是生與死這個後天有爲的二,向擺脫後天的制約、向德和道這個先天無爲的環境和狀態進行逆變,才能真正實現“無生亦無死”。
當我們還未能識破這個生與死之時,也就還是深陷在個生與死陰陽二的漩渦之中。這個道理我們要明白並且建立,去識破、認識這個生與死。
那麽如何認識和破解這個生與死呢?老子說“圖難于其易也,爲大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
我們看一看,我們常常是虛有其大,而沒有其“細”和“易”。老子的這段話,可以說就是認識和破解生與死因果鏈環的關鍵技術方法。我們已經知道老子的學說,是“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的論身而兼及天下的大系統論;那麽,修之身,就是老子大系統論的細和易。我們解析生與死,必須首先抓住“修之身”這個“細”和“易”,在身國中認識和破解這個生與死。
那麽,我們身國中生與死的“細”和“易”又是些什麽呢?這些“細”和“易”才是識破生與死的關鍵啊!研究老子學說,千萬不可以孤立地討論整個人的生與死,而是要更深更細地再深入到生命雙重結構性與命的系統中,分析先天三元的生與死,分析後天三源的生與死,分析身國中精氣神三寶的生與死。
身國之中這些細微和容易生與死的內容,完整地貫穿在生命的生、長、成、滅的胎嬰、幼兒、少年、青年、成年、老年六大生命時期之中。我們長期都是身處在衆多的“細”與“易”循環反複地出生入死真實境地之中,遍曆著重重的生與死,反複經曆其中的生與死,出入于其中。但是,卻從來沒有覺悟出我們本身從小到大已經遍曆了無數次的細微和很容易的出生入死,我們就在長期地、反複地流浪生死。只是這些流浪生死,表現在我們生命身國內部的細小和容易發生的環節之上。
生與死,其實在修真生理學之中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例如:心念的起與滅,是生與死;情欲的起與消,是生與死;身根的起與縮,是生與死;陰陽和合中同,樣存在著“出則生,入則死”。……
精氣神三寶的生與死和出生入死,是生與死的總綱。
我們在分析它們的出生入死時,要把握後天和先天這個根本性的原則進行分析。後天的精氣神三大系統本身的出生入死,我們都要弄清楚;先天的精氣神三寶的出生入死,我們也要熟知詳解。要在此基礎上,更加整體地掌握後天精氣神與先天精氣神相互之間的出生入死,並且還要把這些掌握的知識用于指導我們生命的、生活的、家庭的、社會的實踐。這樣,才是真正地掌握了老子揭示“出生入死”的本義。
後天不入死,先天豈能生。
例如:什麽是後天精的出生入死?什麽是先天精的出生入死?什麽是後天精與先天精之間相互轉換的出生入死?——濁精不入死地,陽精豈入丹田。
什麽是後天氣的出生入死?什麽是先天氣的出生入死?什麽是後天氣與先天氣相互之間的出生入死的轉換?——一呼一吸有生死,一動一靜含生死;先天真息不生,後天呼吸不止;後天呼吸不止,先天真息不真。
什麽是後天心神的出生入死?什麽是先天心神的出生入死?什麽是後天心神與先天心神之間相互轉換的出生入死?——心陰不入死地,心陽不生性天。
這些分析綱要,我們要作爲前提把握住它們,做到既有細易性,又有系統性。
後天系統中每一個容易和細微的生與死,後天與先天兩大系統內衆多的這些生與死,才是我們性命整體生與死的關鍵。後天與先天出生入死的轉換,才是修真者離生脫死的關鍵。終止那些細微和容易發生的生與死,進入到無生無死那才是離生脫死的境地。人的生與死,是細、易生與死的集約,是量變到質變轉換的必然。要想認識和破解身的生與死,就必須弄懂弄通身國中衆多的、多層次的細與易的生與死。
從細與易處識破生,脫離死。將每一個細與易的出生入死轉化成無出入、無生死,複歸于先天無爲的德一和道○。彙細流而成大海,圖難事于身中易于把握之處,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在整個性命的全系統上真正地、根本性地離生脫死,無生無死。
關于這個“生”,首先我們應當掌握整體自然界具有三大類的“生”。哪三大類的生,我們想過沒有?抓住了沒有?其實老子給我們揭示得很清楚——這就是化生、益生、自生這三大類,自然法則當中存在著這三大類的“生”:
道與德之生,道生之,德畜之,而無心無意,無私無欲,這種生屬于化生;天地之氣的天德下降、地氣生升産生的陰陽交合,生成能量益生于萬物,利益萬物而不利己屬于益生;萬物陰陽及人類男女交媾,建立在有私有欲、利己繁衍的基礎之上,這一類身國中內部以及男女之間産生的生,就屬于自生。
爲什麽要說産生在身體內部呢?那的確我們每個人身國當中,就是一個生死的“培養場”、“生産基地”,隨時隨地在産生著形形色色的生與死。爲什麽呢?因爲心中有私、有欲、有貪,所以它也就在每時每刻在進入生死,在遍曆著生死。不僅如此,而且在人與人之間、男女之間也産生這一種生,這種生就屬于自生。
我們將《老子·德道經》當中所講過的這些生提出來升華,通篇地頌讀了《老子·德道經》以後,這三種生也就展現在我們的慧明之中,就會知道:哦,世間萬物都有這三種生,這“三生”也是“三生萬物”的一個重要方面。
老子在第四章中,就首先揭示出了:“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首先揭示生的無與有的辨證關系。緊接著在第五章,展開了他那最著名的道生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爲和”。在開卷不久,老子即論生之理,而且首先界定“生”在有和無之間互化。這個虛無生萬有,是解析“生”的前提和原則。
先天的虛無、後天的實有,虛無的普化衆生和實有的利己自生,這是我們在解讀中必須牢牢掌握的綱要。而在這兩者之間,還有一個“益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這四個生化之內,唯獨道的本身、道的上面是無生的,沒有什麽生道。道本身雖然生一,卻是一種無增無減的普化衆生,而並不是“自生”。道的“無”和德的“一”,都是先天無爲無相的狀態,她們並不“自生”。這一生化特點,正如“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萬物只有進入二的陰陽屬性結構以後,才會出現自生的現象和規律,而“自生”才是生與死纏結不解的根本性的原因。這個“自生”,就是生與死招來而揮之不去的原因。自生之因,産生自死之果。這一點,結合本章的“出生,入死”,我們就可以看出,有“自生”必有死。
唯獨道本身無生而來,不自生而化,位居至高無上之境。大道普被化生,而生化先天之德一。這個德一同樣也是普化衆生而不自生,故無自死的制約。“一”不自生卻能化生二,並且化生爲仁義禮智信五德子系統而滲透入萬物之內外,成爲萬物自生和不自生之本。
這點,我們要看到、而且要把握住。德一是妙化之靈魂!無論是在後天的化生、自生,還是向先天的轉化,無自生,都離不開德一。一生二,二被一所生成以後,後天的有爲、有相陰陽的制約即開始形成,陰陽交合自生的可能性即開始出現。——爲什麽說可能性呢?因爲有的雖然在二裏面,但也並不見得處在自生的現象之中。生于物而死于物,也就開始成爲因果關系的必然。
陰陽二如果不中止自生,並且將自生轉換成益生和化生,用德“一”而逆運複歸于德一和道○,則必定會老死于二而生三。三被陰陽二所生,已經攜帶著自生的特征和痕迹,如果不用德一而逆反複歸于先天的無爲的德一與道○,如果不中止自生轉化成益生和化生,也就必然會終死于三而化生萬物。
只有先天無爲的至道和淳厚沒有樸散的德一,既無自生的欲望,也不具備陰陽交合而自生的特性,才能真正脫離生死的制約,沒有生死的困撓。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生,具有三大分類。
其第一類,是最常見的一種陰陽“形交用濁精”而産生的自生。這種“形交用濁精”,牝牡之合而朘怒。這個朘怒,是後天濁精之生,其過程中的出生入死,最爲典型和形象。
其中的先天精與後天精的轉化,精化而牽動氣動和神動,心神動又調動氣動和精動,精動又泄動真氣與損耗心神,其中所出現的出生入死幾人知啊!先天與後天之間的出生入死,精氣神三寶本身的出生入死,他們這種相互之間的出生入死,他們每一環節的出生入死,都是人類最常見的“百姓日用卻不知的。雖在生命中活動中曆盡了出生入死之常,頻繁地在導演著、表演著出生入死卻渾然不知。
那麽如何才算覺悟,而不被這種自生所囚困呢?老子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只不過是在第十八章:“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這一段,我們在此暫時不能夠展開講。今天,我們還只能是先在理論上建立一個系統概念,留待講到這一章的時候再詳論人類的自生,在“形交用濁精”的家庭現象中,如何離生脫死。“反也者,道之動也”,效法天地及脫離自生的生死陷阱。
第二類,是“氣交形不交”,後天精轉化爲先天氣而用的一種非自生性的益生。
例如,天與地之間雖爲陰陽,“天氣下降,地氣生升”而交合,生成的能量能夠普益于萬物。但這種交合,卻是一種“氣交形不交”的不自生而利益衆生之生,就稱之爲益生。
再例如:太陽和月亮雖然同爲陰陽,但是形並不相交,其光又相互輝映,相交爲大地照明。這類交和,就是一種“氣交形不交”的不自生而利益衆生之生,就稱之爲益生。“益生曰祥”,那你就踏上了吉祥之路了,就能夠開始知道如何去離生脫死,破生破死了。修真界效法天地,將後天精轉化爲先天氣而用,就是一種非自生性的益生。
第三類,則是一種“神交無名痕”的更爲高級層次的、不自生式的化生。
例如,在道“○”和德“一”的化生特征中,就是一種無名無相、無迹無痕的、不自生的化生。萬物之中,人是萬物之靈,唯有人才能明白這三種“生”,並且可以擺脫自生而效法天地的益生,並且進入德與道的化生。
而且,全面弄通、弄透這個自生中的易與細,“反也者,道之動也”。窮透其中的“顛倒顛”,明“出生”,識“入死”,用“出生”轉化其自生爲益生和化生,規避和轉化其中的“入死”。古人說“生我之門,死我之戶”,這在自生一類中是普遍的自然法則,出生入死也是其中的必然。
堪破生死,就要首先知生識死,並且以上善出生入死,會出會入,明明德而用德進行出入,駕馭其中的生死。從自生的全過程中逆用陰陽,不離後天而用先天,後天中取用先天,“圖難于其易也,爲大于其細也”,從自生中過渡到益生階段,“益生曰祥”。這,就是塵中脫塵、居塵出塵的關鍵所在。
在我國曆史上,用出家來逃避精氣神的出生入死,其實只是近幾百年之事。這一現象的産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開社會整體因素以外,一方面是由于受到佛學的影響,二方面可能是因爲古代全面的系統的修真方法出現了大面積的失落、丟失,人們已經較少能夠有人用口訣爲索引來解讀《老子·德道經》。
這一點,僅從德篇被置後、道篇被置前的現象中就可以窺見一斑。因爲這樣一顛倒,也就根本無法按照老子的思想,循序漸進地由德而逐步地進入道。往往是開篇即空言大道,妄談大道。沒有後天的人心的轉化、身體的轉化,出生入死都不明,何以進大道呢?
這些“生”的特點,我們在解讀中必須要把握住,才能全面正確地解讀生與死,以及“出生,入死”;才能把握“出生,入死”,而運用“出入”得長生;才能人法于天地,法于德道,法于自燃而破死離生,無生無死。
老子在前面的第九章中,還深刻地第三次用到這個“生”。他指出:“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這裏面,就有一個“戎馬生于郊”。這一段論述中。除了哲學和社會意義的內含以外,同樣也是在揭示身國中“心猿意馬”內的“意馬”。意馬是私心貪欲的總根,它的生生死死、它的出生入死沒有一分一秒地停歇。生欲即産死,念起則精亡。
“卻走馬以糞”,就是鎖意馬于身國內三田中肥田利耕種;“戎馬生于郊”,戰馬疲于奔命,生駒不在馬廄、卻在戰場郊野。意馬馳騁于身國之外,精氣神同樣生失于戰場。“戎馬生于郊”的原因:其罪,就在貪欲;其禍,就在于不知足;其咎,是貪欲擁有而産生。
在進入第十三章以後,即全面解析生與死,但是這些前提我們必須先消化掌握以後,才能更好地解讀本章。
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地動手動筆,解析一下我們自己這個可憐脆弱的性命中最細微和最容易發生的生與死。組成一張大表格列出來,既細致入微地分析每一項的生與死或者類同的生與死,同時找出如何用老子的德一與道○的理論和方法來破解這些生與死。那麽,也就找到了我們每個人修真通大道的路徑了,修真也就容易在知道明德立聖心的基礎上,在精氣神三大系統中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方便簡捷之路,打開自己的生死之門。
例如:精、氣、神三寶,是我們性與命共同的三元(源)。精,分爲先天元精和後天濁精。精是先天之本,後天養形之源,是我代我生之寶,是人代我生之物,是人類自生、益生、化生的基礎物質,這可要整體把握住。如何破這個精的出生入死?從“自生”而轉化成“益生”,甚至達成“化生”?怎麽辦?——還是老子那句話:“圖難于其細也,爲大于其易也”。這,才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的根本。
人體精神系統中神的陰陽是什麽?人類精神系統的○、一、二、三是什麽?常道有哪些?非常道又會有哪些?哪些能夠主宰化生、益生?哪些是主理後天的自生?它們在主宰自生過程中的變機是什麽?我們應當將它列出來,分析其生死,研究其出和入。找出其中如何不自生而益生的辦法,甚至升華爲化生的辦法。我們如何通過居道○用德一,守住什麽來駕馭陰陽的自生,後天中用先天而趨生避死,使精神系統長盛不衰?
人體精神系統中,生與死的最主要的溫床是後天意識系統的人心。人心是造因的種子,心生于物而死于物,心性修持大道生。
心是修真的統帥。不識心中的生死以及它的出生入死,不能使它離生脫死、無生無死,那麽必定一生都是在盲修瞎煉。心性生德、生道,而不生塵、生濁,才是性命修真的正途。心無生死,才能更好地明白和把握住精的生死和氣的生死以及神的生死。
研究和實踐心的擺脫自生,形成益生,升華爲化生,這是修真的總綱之一,是修真的統帥,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根本之所在。離開這一原則,性與命的修真終成泡影。
在人體內的氣機系統中,氣的分類很多但是都不離陰陽。先天氣後天氣,正氣病氣,都不離陰陽屬性。氣機系統的○、一、二、三是什麽?常道有哪些?非常道又會有哪些?哪些能夠主宰化生、益生?哪些是主理後天的自生?它們在主宰自生過程的變機是什麽?氣的出生入死的表現特征,我們能夠全面細致地掌握和分析嗎?能夠厘清其中的順變逆化,以及化生、益生與自生嗎?
氣,同樣只有擺脫自生,進入益生,升華爲化生,才是氣機系統歸真的必由之路。
在這個明顯地既具有無相特征、又具有有相特征的“精”的系統中,人體精水系統的○、一、二、三是什麽?常道精水有哪些?非常道精水又是哪些?哪些精水能夠主宰化生、益生?哪些精水是主理後天的自生?它們在主宰自生過程的變機是什麽?是否能夠調控和把握?先天精後天精,此物生死如何分?
精,又是氣和神的基礎。此精屬水又真如水,它似水承載氣與神的生命之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上善治水”,治的就是腎水,治的就是濁精。此水陰轉陽變善了,才能利身國萬物並且“有靜”,而在靜中、定中升華,陰癸水轉變成陽壬水,陰濁精轉化爲陽精。水中陽精“故幾于道矣”,而分離出先天元精則不困難。
這個精水的生死之謎不破不解,離開人體精氣神而談《老子·德道經》必定是左道邪言。識到了、破得了生命中精水的生與死,那才是懂理論的半個把式。不僅能掌握精水的生死,還能夠精通精水的“出”與“入”的全部秘密,並且“正善治”而令精水能夠變自生爲益生同時能夠進入化生的人,那才是研究實踐《老子·德道經》的真把式。
老子在整部《德道經》中,多次論及生與死。我們應當注意綜合和結合起來進行解讀,這樣才能更深刻地解析精氣神的生與死。
例如:“濁而靜之徐清?女以重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這一段論述,對人體內“精水”的生死,煉精化氣;對于人體內氣的生死,煉氣化神;對于人體內神(心)的生死,煉神還虛,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是謂玄德”。我們每一位修真實踐者,在自己的身國中實踐和遵循了這些玄德沒有呢?對于精、氣、神是否是“生之畜之”?當萌生了精、氣、神是否還是用欲心占有而生死于物?精氣神在體內增長時,我們是否還在繼續運用陰我私欲心主宰並且耗費它們,自尋“死之徒”用呢?——“舍其後且先,則必死矣。”
老子在第四十一章中,還深刻地指出生與死的辯證關系和原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細,生之徒也。” 在金水分形的全過程中,我們不可以忘記硬之堅強者,死之徒也;而軟的柔弱微細,才是生之路。精、氣、神“不失其所者,久也”;後天濁精、濁氣、人心(識神)“死不忘者”,不忘守元精、元氣、元性者“壽也”,“浴神不死,是謂玄牝”。
生與死,是《老子·德道經》中重要理論和方法的組成部分之一。明生死,知出入,“反也者,道之動也”這才是對“出生,入死”的完整解析。
生與死,可猜可析。在繁多複雜細微的出生入死之中,修心修性需要靠每個修真者依理自悟而解析,並且同步進行實踐。但是,對于某些涉及命功的出生入死,則要恪守“未遇師指莫強猜”的古訓。當未能心居道○而用德一駕馭心身者,強猜而妄試者只會促死,而不能延生;更不用說離生脫死,無生無死。
但是,老子對于“未遇師指莫強猜”的內容,其實也作出了大量關鍵性的揭示,只是需要慧明與智明相結合而進行解讀。例如:“毋厭其所生”、“益生曰祥”等等論述。
“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 。
“夫唯無以生爲者,是賢貴生”。
《老子·德道經》中,介紹了大量出生入死方面的內容,既論生死也言出入。這些內容我們可以探討,也可以在以後結合著經文逐步地進行一些解析。
精的生死,氣的生死,神的生死,在整個太極陰陽境之中的出生入死,在三生萬物之境的一切出生入死,修真者必須細致入微地掌握其中的變化規律和相互作用。精的出入,氣的出入,神的出入,陰陽之間的出入,三類的出入。出生入死,是一部完整的技術方法。
——特別是“精水”的出生入死,是性命整體升華變化的關鍵和基礎。自古以來不著文字,所以在此也就不再深言。然而對于“心生于物而死于物”的分析研究,我們卻必須作爲重中之重進行研究、分析和討論。
修心而使人心智識無生無死,這是學習研究實踐《老子·德道經》的關鍵,也是修真者是否能真正“無死地焉”的基礎和前提。在這一點沒有實現之前,不必妄論精的出生入死。
對于各種出生入死,我們在過去的歲月中,曾經適時地做過一些介紹和分析。例如陰陽的出入,我們曾經結合太極圖的哲理,就性體的出生入死介紹過一部分,也是曾經講解過的。在這裏,由于受時間和篇幅的限制,我們不宜全面展開專業性的內容,主要還是就哲學意義、生命意義、社會意義逐步展開一些解析。
生與死,這是萬物生成發展與消亡的一個共性現象。萬物離道失德,則必然這樣生生死死,因果互根地循環不窮。萬物只有徹底複歸于德道,才能離生脫死,居于德道則能無生亦無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爲和”。道沒有後天的自生之弊端,她只化生先天無爲之德。位本先天的德一,又不自生地化生出後天有爲的二,陽升陰降,“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陰陽的二之中,廣泛存在益生和自生兩種現象。
這需要我們注意到:由于陰陽二,只反應出萬物的陰陽屬性信息,而不是萬物本身的全息,所以益生和自生兩種情況會在二的屬性中反應出來。然而,這兩種情況的同時存在,其中的原因則是由陰陽二所含德一能量的多少和完整性所決定的。這個德一能量的多少和完整性,決定這個二是自生還是益生。
“三生萬物”,則是萬物自生的基礎數。
例如人類,就是因爲具備精氣神這個三,才能通過精而自生。
人的這個精如果能夠轉化成氣,通過“煉精化氣”,將精氣神這個三轉變成爲二,那麽就可以不自生而能夠進入益生。當氣與神這兩大系統中,這個二中的氣機系統也能夠“煉氣化神”,那麽二也就能轉變成爲德的“一”,此時也就既無自生、也無益生而進入了化生,此時即是真正的離生脫死狀態和階段。
當這個剩下的這個神性系統的“一”真正地德一淳厚,沒有缺損,能夠進行“煉神化虛”之時,這個德一的神性系統也就能轉化成爲道○狀態,進入化生之中。此時,也就穩定地既無出生,也沒有入死的情況存在,真實的無生亦無死也就自然出現了。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們有很多人輕易地、單純地靠這個所謂的“神”,以爲就能夠聞道。那麽我們看看,這個轉換當中,如果我們缺了這個一能夠實現嗎?所以,很多的神迷者其實還在自生自死,在自生當中升降浮沈,遠遠沒有達到歸德入道的狀態,所以也就不能輕言“我已經是佛,是道了”。
三生萬物的順變,則自生無窮無盡。流生浪死,出生入死而無止息。其中還會由于因果互用的原因,而出現千變萬化的自生,使人目不暇接。陰陽的二,只反應事物的陰陽屬性,所以可以既反應出“益生”,也可以反應出“自生”,而自生又是出生入死的根本原因。
三,又是“自生”和“出生入死”的基數。我們從人體的精、氣、神這個三,從這個三的順用和逆用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不同的結果。
那麽,三生萬物而出生入死運動規律的本質是什麽呢?我們在《三生萬物中氣爲和是和諧發展之道》這一篇文章中,曾經指出:“萬物生成發展消亡的全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存在著三種能量推動它們進行變化——陽性能量、陰性能量、德一(真空)能量。德一的這種無形能量,始終是陰陽萬物健康發展的靈魂”。因爲三生萬物的“三”,是由三個“一”——也就是“111”所組成的。陽中有一,陰中有一,德一本身即具備一。只是這三個一,在萬物的內部其各自的含量參差不齊,能量的強弱和大小多少存在著千差萬別的異構性,但是都離不開這個三的共構性。
這個三之內每一個一的不足,都會直接影響著其它兩個一,並且影響著整體。它們一方面相互影響,一方面作用于整體。其中,陰內雖然有一,但是如果此一不足,不能平衡和制約此陰,那麽此陰必盛,而奪耗陽內之一。陽之一不足時,陽必勢弱而被陰所乘占擠壓,形成陰盛陽衰。德一的儲備與獲得如果同樣不足,不能在陽中扶生它強大,不能在陰中制約平衡以及轉化陰,那麽出生入死也就在所難免。
例如,以人體內的精氣神這個三爲例進行分析:精屬陰,神屬陽,而氣則屬德一。這個德一,包括著體內儲備的元氣和能否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取的天德之氣。
先分析一下這個“精”。人體精中的德一能量如果不足,不能制約、平衡和轉化陰精,那麽陰精必然旺盛,使陰水泛濫,“自生”式的出生入死必然頻繁而不能自制。不僅會掏空體內元氣德一的儲備,而且直接損傷其神,使意識昏沈,智力下降。心的出生入死頻繁産生而心生于物死于物的現象,比比皆是。
精屬陰,其中的“一”如果充足,精中的陽水成分能夠制約和平衡陰水成分,精足不思淫也就自然地産生。其出生入死將明顯減少,庫藏的元氣必然損耗減少。如果得法而實踐,煉精化氣,精就自然地能夠離開自生而轉變成益生,轉變成爲元氣而補充庫儲的不足。同時,由于腎主智,腎中精足,則自然還精補腦,使意識陰我心在大腦辦公室內的工作進入正常狀態。有助于修心而使心不爲物所拘,減少“心生于物而死于物”發生的頻率。
再分析一下這個“神”。精氣神三寶中的神,是一個龐大的系統。但是其中能主宰人體“自生”的,卻主要是在心和大腦中主持智識工作的後天意識心神。心神這一系統中的德“一”,如果不完整、不充足,那麽後天意識心神就會濁念紛纭,欲念紛呈,雜念叢生。心念注于物而頻生頻死,出生入死循環不息。不僅加速其本身內在不足德一的深度損耗,而且由于心爲一身之大主,後天意識是眼耳鼻舌身五根的總管,意動則六根全動,既損精又耗氣,同樣是精氣神三寶俱損。正所謂“一損三寶俱損,一耗三寶全耗”。
心神在後天中“自生”不息不止,是人體生命中最頻繁的出生入死者。心神的這種自生式的出生入死,從每天一睜開眼開始,也就一刻也不願意停歇地展開生與死的無窮循環。念起念落即生死。不論前五根是否遵從這種生死搏殺而動,它都在消耗著精與氣。因此,心神也就成爲人體性命整體出生入死,在自生中循環不息的種子。
因此,使精神系統獲得豐富的德一能量,使其中的“一”充沛,使心神從自生狀態早日轉換成益生狀態,甚至化生狀態,就是修心的關鍵所在。心神擺脫自生,進入益生,“益生曰祥”,心不被物累,心神不被物所拘,心生于物而死于物即告中止。
心中三個我轉化成兩個我,三逆反爲二,即能進入益生狀態。二轉化成一,真我真性居心而主宰性命,則益生自然轉化成化生。一轉化成道○,此時即無心無意,化生穩定而心道功成。心道功成而化生身國中的一切,水精一統,元氣歸一,性命相見,那麽“修之身,其德乃真”也就自然地變成現實,而展現在修真的過程之中。
上面解析了“精”這個陰中的德一的作用,解析了“神”這個陽中的德一的作用。我們再來看一下“中氣以爲和”的這個“氣”。
氣,本身即是德一的一種能量顯現形態。德的這種能量形態,如果它的仁(木)、禮(火)、信(土)、義(金)、智(水)五種元素完整不缺,而且純陽不雜陰、並且淳厚完整之時,就是德“一” 的狀態。
“中氣”並不完全等于是德一,這一點差別是存在的。只有當中氣完全具備綠紅黃白黑五色,並且五色之氣彙化成爲光,此光無所不透無所不照時才能稱之爲德一。所以說,我們不能簡單地因爲自己慧明看到了這種光、那種光,就認爲自己的德性挺高了,已經可以憑這個德入道了,不存在這一個鑒別。除非你真正地達到了此光無所不透、無所不照,這個時候才能稱之爲德一。
三,雖然由三個“一”(111)所組成,但是其中的“一”已經具有“陰”和“陽”以及“中”的降解。“一”在後天萬物之中,已經並非本始、初始的“一”。所以老子說:“三生萬物,中氣以爲和”。用“中氣”來體現和表述陰、陽、中內的德一,用氣表述“一”。
和,一方面說明陰、陽、中內都存著氣,它是“一”的能量元素;另一方面也說明這個代表“一”的氣,是“三”的內部能夠實現統一與和諧的基礎,是每個物中的“三”能夠正確順化與逆變複歸德一的源動力。
人體內的“中氣”,常人都是以元氣儲備的形式爲主要狀態而存在的。人體生命在女十四歲、男十五歲以前儲備的元氣,供給青年期、成人期、老年期三大生命階段在後天環境中使用。這一中氣的儲備量是有限的,它被“神”和“精”這兩大系統在它的上方與下方不斷地調用。枯竭耗盡的早與晚、遲與速,則因人而異,因爲內因和外因的不同而産生不同的結果。
氣入濁精之中,爲氣死而精生;氣入後天心神中,則爲氣死而智識心神生。所以,善執生者,必然要善于把握住後天系統對中氣無謂的消耗,要能夠執持住庫儲的補充與增加,始終維護庫儲的充盈飽滿。
開源節流,是使精氣神保持充足的一個重要實踐措施。開源,需要修持德性品格,來與德一能量的頻譜諧振而能受納接收。需要按照方法實踐,打開門窗引入天德能量進入內環境,通過受納而轉入儲存。節流,需要“見素抱樸,少私而寡欲”,修心養性,陶冶性情,心不被物累,身不被色誘。自覺地將“自生”逆向轉化成“益生”以及“化生”,後天轉化成先天即是“益生”的起步和展開。只有完整地將對先天元氣、對這個中氣的“開源節流”把握住,執持住,才是善執生的起始。才能真正實現“中氣以爲和”,充分全面地使“三”內的三個“一”都飽滿無缺,並且能從自生轉化成益生和化生,這才是長生久視之道。
由此可見,氣的出生入死才是神與精出生入死的關鍵所在。精氣神俱足的關鍵是氣足。氣,才是人的性命整體出生入死的關鍵之所在。“中氣以爲和”,是維護、提升、轉化精氣神三寶的根本。
僅從萬物之靈的人類進行解析,解析生命的精氣神三寶,我們就可以看出萬物的“出生,入死”,皆由這個“三”來演化而成。“三生萬物”,就是萬物生死的本質。“中氣以爲和”又是“三生萬物”的根本因素,是本質中的本質。
“三生萬物”其內在的道,就是陰一、陽一、德一。一陰一陽,盈虛消長,進退存亡是萬物出生入死的屬性和表象,而決定陰陽變化作用的是德一能量的多寡與流行。“中氣以爲和”,這是決定萬物生死的根本機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其至之也”。 “出生,入死”,“出”後天的“三”而執一者爲“生”,出“自生”而歸“化生”者爲生。得其一者,萬物則生。“入”後天的三純以精而“自生”者,耗散中氣,令中氣轉化爲精而被自生所用者,即“入死”。 “謂天毋已清將恐裂,謂地毋已寧將恐發,謂神毋已靈將恐歇,謂浴毋已盈將恐竭,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 這也就是說丟失德一者,深陷于後天有爲,罔顧先天無爲者,萬物則入死地。
老子“出生,入死”的學說,博大精深。對我們從德和道的高度全面認識萬物和人的生、老、病、死,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此,我只能將比較重要的、相對而言是比較關鍵的一些綱要,作一些挂一漏萬、粗線條式的簡介。以待大家各自深入展開其中的深刻內涵,從而正確地指導我們的經典誦讀教育和對《老子·德道經》“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具體實踐。
在花了大量篇幅解析了“出生,入死”這四個字以後,關于本章後邊幾段的內容,我想大家就比較容易解析一些。掌握了第一句,其它的可以說就容易解開。因此,我在此只對幾個關鍵點的地方,講一點解讀的體悟。
“②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
這個第二段中,分爲前後兩部分,既要注意分解也要注意合解。先解析字,再解析句,會比較深入一些和全面一點。
注釋:
(1)徒:
金文“徒”字,上部是“土”,下半部分是“止”,止在土下。後來流變又加上一個形旁“彳”,本義是“步行”。小篆“彳”是形符,“走”是聲符。《說文》:步行也。又爲黨徒,同一類或同一派別的人。《孟子騰文公下》:聖人之徒也。
徒:類,屬的意思。 “生之徒”、“死之徒”的“徒”,是同類之義。一群人,這個意思。
(2)十:
甲骨文:古代人們是使用算籌來進行數目的記錄。豎著放上一根算籌,就表示數“十”;橫著放一根算籌,就表示數目的“一”。用這種豎放與橫放來區別一和十,這種初始的樸素文字的心境,對我們解析《老子·德道經》很有幫助。
文字流變爲金文和小篆以後,開始在“︱”豎畫上加一個小圓點。到了小篆時期,這個小圓點出現了延長,構成“十”字形。標准字形也與小篆相近。《說文》:十,數之具也。“―”爲東西,“|”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
“十”的基本義:數詞,代表九加一所得之和。這個“十”裏面。我們要注意隱含著九,這個九很重要。
(3)三:
甲骨文是三根算籌整齊地平放。三的基本義:數詞,二加一所得之和。
《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 《莊子·齊物論》:“二與一爲三”;《易·師》:“王三賜命”;荀注:“三者陽德成也。”;都含有老子論述的意味。
(4)動:
金文,“動”與“童”同字。中間象形一只眼睛,下面似上東下土。“動”,基本義是脫離靜止狀態。人類的確是這個眼睛到處亂看,眼一動心就動。——心靈的窗戶,很形象的。如果說能夠垂簾內視,那麽就能夠制眼而制心。
小篆的“動”,是形聲字。“力”爲形符,“重”爲聲符。
關于“十有三”:現在大家討論,可能還存在一些矛盾。有的人甚至引經據典,把漢代産生的一些經文當中都搬出來,要證明這個“十有三”是指的“十三”。覺得可能老子“糊塗”了,非得把中間加一個“有”字,沒有去直接用“十三”。
我們在第三版《德道經》中,句義中簡單地提示了一下:“向富有生機的方向發展者十之有三,向衰老死亡的方向發展者十之有三;而人們繁衍後代,在生命出生的那一刻即走向死亡的,亦十之有三(包括母子)”。
關于“十有三”,我們的提示、解釋,基本上是按照常義、哲學意義上進行提示了一下。到底是指十數以內?還是十數以外加上三?大家有點疑義。其實,很好解決這個問題。
先可以自己回答自己一下,解釋一下:“十有八九”是什麽意思?是不是“十加上八加九”?或者說“十加八,十加九”呢?再回答一個問題:“十有九就”是什麽意思?把這二句話解讀通了的話,再來解讀“十有三”就比較容易明白了。
《左傳·僖公四年》:“十是數之小成。”這些都說明:十,是一個後天的圓成之數,也是自古以來以十爲進位的一個計算方法。老子是用數的高手,窮通天地之數,陰陽之數,絕不會馬頭戴角地用“十有三”表述十加三之義。後天的數值,到十就是個小圓滿了。十方,也表述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和上下,很圓滿。而且,曆史上還有個歇後語“十生九死”,代表死。
本段中,共列出了三個“三”。前半部分的“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所講的兩個三,講的是普遍意義上的一對生與死。
社會最爲普遍的現象,是“生之徒十有三”,這是指正確選擇“自生”或者“益生”之路的人群。十中有三,他們重視“自生”中的養生,重視精氣神三寶。
“死之徒十有三”,則是指不明三生萬物,不知精氣神三物爲生命之本的一群人,只知損其三而不知養其三,所盲目選擇的是通過“自生”耗竭精氣神之死地。
而後半部分的“而民生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則是專指社會庶民中的人代我生,子代我生。生生雖然不息,但是這種動態的“自生”之中,生念一起已經是位居死地。這種全無養生的一群人,仍然是十有三。
老子用三來表達生和死,極其微妙而且富含生命的哲理和道醫學、修真生理學的意義。
我們在第一個層面上,要掌握老子前面的總綱中論及的是“三生萬物”。萬物既爲三所生,生于物而死于物,生于三而死于三,也就是一個必然的法則。人類生于精氣神這個“三”的生、長、成,死于精氣神這個“三”的衰、老、病,也就是生于三而死于三。
第二個層面上,我們必須牢記人們的生命是性與命的雙重結構體。在這一雙重結構複合體之中,性體系統是命體系統的主人,命體系統只是性體系統的載體。但是,性體系統的本體系統中雖然共有十個主要性體,然而其中最主要的卻也是“三”,它們是胎光、爽靈、幽精。這個“三”一旦進入命體,就是嬰兒呱呱墜地出生之時;這個“三”一旦離體,即是生命的嗚呼哀哉、入死終結之日。
“十有三”,在曆史上各有不同的注釋。例如,韓非子說:“四肢九竅爲十三”。河上公曰:“言生死之類各有十三,謂九竅四關也。人體九竅四關:九竅:即兩耳、兩目 、兩鼻、口、前陰、後陰;四關:四肢之關竅”。《高亨·老子注澤》曰:“七情六欲爲十三,即七情加六欲合爲十三數”。
這些解釋對不對呢?將這些解析綜合起來看,當然是對的。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十三,可以看到都沒有離開精、氣、神這個三、胎光、爽靈、幽精這個“三”。那麽是直接論述這個三生萬物、生于三而死于三,更直指本來面貌?還是舍本逐末地論述?那就要看各人的選擇了。我們不會輕易去否定任何人的解析方法,只會吸收他其中優秀的部分,而更深刻地去接近老子的本義,更簡、更易、更接近本義地去掌握解析《老子·德道經》的方法。
“③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對于第三段的“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我們在此強調一下的是“生生”。生生,即是繁衍生命之意。但是用在此處時,它的含意可以細化一下。這裏的“生生”,也就是人代我生和子代我生的一種“自生”。
“④蓋聞善執生者”
對于第四段,我在此只強調一下第一句“蓋聞善執生者”中的“善執生”,這樣有助于對全段的解析。
善執生,善是執生的關鍵。善于和運用上善的、符合德與道的方法,把握生命全系統。簡而言之,就是運用“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實踐方法,從“自生”的狀態中返歸爲“益生”,並且進入“化生”。
在“益生”實踐階段,可以通過真言與符號的結合實現“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椯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進入“化生”階段以後,則不必憑借真言與符號也能自如地實現這種沒有死地的自然現象。因爲進入化生以後的人,已經“反也者,道之動也”地複返于德一和道○之境。離開了“自生”土壤的“三”,也擺脫了“益生”環境的“二”,不受陰陽制約,回到了化生的德一和道無之境,因此也就沒有死地的存在了。
所以,這個“善執生者”本身也是有一個階段性,依賴于和不依賴于而分。而且,“善執生”分爲外善執生和內善執生,這個都需要我們在解析當中去展開。
學習本章的關鍵,主要是要在我們後天的智識系統中,在心中建立正確的生死觀,全面識透各種生與死,並且自如地掌握各層次、各種類型的出生入死,逐步由低至高地實踐各層次的離生脫死,無生無死。
不僅要建立正確的人生觀,立身于自生之境,正確面對家庭和社會中的自生現象,不離自生而把握自生;同時確立益生,在益生中用自生,心居道○用德一,運用化生駕馭益生和自生。用道生觀的化生,統帥自生和益生。
在此基礎之上,更深刻、更全面、更結合實踐地掌握好老子學說中的“三生萬物,中氣以爲和”,使我們生命全系統的“修之身,其德乃真”,在識透三、把握三、運用三、逆變三的基礎上,沿著老子大唯物主義和唯德辯證法思想的引領,在精氣神三寶的後天和先天、有爲與無爲、常道與非常道的這些“二”的陰陽制約之中,從必然王國開始真正地走向自由王國,真實地回歸德一,複返于大道。
祝福大家能夠全面地吸收和消化本章的真義,並且在討論中全面細化和具體實踐化。對于不解的問題,可以提出來共同探討,我將適時作出解答。爭取學一章,就同步在性命兩大系統中變化升華一個層次,爭取每個人都能成爲“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的真把式,用德道轉化自己,轉化家庭。
好,今天在大家自學自講並討論的基礎之上,我參與進來,借此時間跟大家講一下以上的內容。由于許多內容大家已經講到,我在此就不再重複,主要就關鍵性的一些重點,作一些補充性的強調,希望對大家加深學習本章,並且實踐本章有所幫助。
現在,你們的時間已經是快11點了,我這裏快五點了,這裏是夏令時時間。再過幾個小時,就是二十一點,我就該靜觀足球場的出生入死,而參悟萬事萬物的出生入死去了。你們是睡覺去夢中參悟這個出生入死呢?還是入死一覺到天明再又出生呢?還是准備熬夜觀看濃縮世間出生入死的火爆場景呢?那我就不再提出參考意見了,大家各隨其緣好了。
好,感謝大家的收聽。祝大家晚安!再見!
錄音整理:慧天、赤子歸心、誠信。
[
Last edited by 只管耕耘 on 2007/1/13 at 08:22
]
回复
举报
只管耕耘
只管耕耘
当前离线
积分
182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 16: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破解生死之謎[/center]
[center]熊春錦[/center]
[center]對《德道經》第十三章“生死”疑難問題的解答[/center]
[center](根據06年7月24日課堂錄音整理)[/center]
大家好!
今天抽這點時間,對《老子·德道經》的第十三章中大家不太理解的一些疑難問題,作一個解答。要求還是老生常談,請大家注意松靜自然,老生常談,松靜自然。
由于大家提的問題比較多,看來我們通過大家自己講了一堂,我也講了一堂,還是一堂課講不透,我們沒有古人那樣慧智靈通,心地剔透。在這一個智治的時代,我們大腦的後天意識太堅固、太厚重了,一下子還難得通透。心裏邊的那個竅——玲珑七竅還不容易冒煙。
這也說明我的講學水平有限,解決不了大家精神系統的饑渴,滿足不了大家後天智識系統的需求。所以就在今晚把這堂課作爲一頓加餐吧,算是我們聚在一起消夜。當然你們是在消夜,夏夜難消啊!也很熱,我這裏更是紅日當頭高照,更熱。你們可能還有電風扇吹著,甚至有的可能還有空調,我這兒怪怪的,沒有空調,也沒有電扇,就靠窗戶外邊吹進來的那麽一點風來降降溫。看今天的這一頓加餐消夜能不能解決大家的饑渴、解決問題,然後再根據時間,選幾個大家提出來的題目,當作豆沙包子、點心和一碗綠豆湯給大家解暑。
由于提的問題比較多,但是很多問題是帶有共性的,所以希望在加餐的這一堂課當中,能夠把這些問題解決掉。然後再強調一下有關的具體問題。
我們上一堂課基本上講的是比較詳細的,用細的方法分析了第十三章。今天爲了使大家建立一個整體觀,就要整體性的分析一下這個第十三章,可以發在公屏上再共同研究一下。這裏沒有教鞭,也沒有圖示,不太好辦,我們在文字上盡量地利用起來。
整體分析看生死
第一段:“出生入死”四個字,開門見山,提出在太極的無相與有相共存、先天與後天並出、有爲與無爲同顯的“二數”之中,我們要把握住這裏面是一種先天與後天、有相和無相,我們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這樣一個特點。老子是在太極境中指出了太極中的無相與有相共存、先天與後天並出、有爲與無爲同顯的這個“二數”之中。我們先要掌握一下,老子是指的哪一種狀態?這個概念沒有建立起來不行。那就是指的太極境當中的“出生,入死”,這個“出生,入死”是太極這個環境下的陰陽變化的總法則,人類沒有辦法逃離這個總法則。這一點我們要掌握住哦!老子在這裏提出了“出生、入死”,是談的我們看得到的有相世界和看不到的無相世界並存這樣一個生態環境。這是第一段要把掌握住的整體概念。
第二段,是分析出生入死的三個“3”,三個“3”加起來正好是九數,這個九數的一體兩面,唯獨就剩下這個一,只剩其一。這個十有三、十有三、十有三,還有個十有一呢,老子未言明這個“一”,沒有談這個“一”的或生或死的歸屬,爲什麽不談呢?這是因爲我們曆史上、古代“非常道”教育中普遍自覺遵守的一種教學法則,不是不言,而是藏在裏面進行一種“不喻而言”的一種教學方式。我們很多同學對近代的、對漢代以後的一些丹經研究比較多,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夠看得懂呢?看得透呢、看得穿呢?可以說稀之又稀,少之又少。爲什麽呢?因爲大家都在遵循道學教育中普遍遵守的一種教學法則。剩下的這個一,是要留待讀者和學習者、實踐者自悟,留下這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是給你去請教師父而使用的,就是讓你能夠請教你心中的道,那是最高級的師父。你若請教請教身邊的師父,那也不失爲一個良好的拐棍。當然這個師啊,尤其是我們心中的道,那是明師,身邊的師可能是盲師,是瞎吹之師,可能不是明白之師,而只是名氣之師。老子在這裏邊用“十有三,十有三,十有三”。唯獨留下這個“一”挺高妙,這是我們在讀這一段的時候,要把握住一個通過表象達到實質,而把藏著的那個“一”拉出來。因爲古代講了一句話,就是"得其一萬事畢",你別看九個生死,在九個生死當中,你只要把這個一抓住了,把十當中這個“一”抓住了,那就萬事皆畢啊。但這個“一”你不參不得,不悟不得。這是第二段要掌握的關鍵。既要把這三個“生死”破掉,同時關鍵是要看到背後藏的那個“十有一”。
第三段的意思:是指出了在這個二的陰陽漩渦裏進行掙紮,這些“生生”也就必然趨向于“死死”的這種歸屬性。因爲在第二段裏談了三個“十有三”,都是在談“生死”而把那個“一”藏著了,所以在第三段就直接指出“夫何故也,”那就是“生生也”嘛。那九種、九數都是具備必然有死的屬性,對這—點我們把它掌握住。從整體上理解老子的思想而言,既要有細和易的觀,也要有整體觀。把這兩頭一把握住了,那麽也就了然于胸了。
我們再看看第四段,老子在這裏是列舉了“善執生者”存在的現象和異俗的表現,那就是特異的表現。這一存在的現象就屬于老子並未寫的“善執生者之徒十有一”。要把這個提出來,解析出來,打破盤中謎,把它提純出來進行思悟,“哦,善執生者之徒十有一啊”!因爲它引起了這個異俗的現象,特異的表現,那的確是存在的。
最後一段,是本章的關鍵,關鍵在什麽地方呢?關鍵在畫龍點睛式的回答。不讓你們去猜,我直接告訴你們。爲什麽這個“十有一”生而無畏無怖呢?既沒有畏懼,也沒有恐怖呢?這是因爲 “十有一”已經離開了“二”這個陰陽的制約,生死的陰陽“死地”已經消失了,“生和死”不是一個二嗎?生不就是陽嗎?死不就是陰嗎?在這個二裏面,死地已經消失了。在第四段裏面不就是消失了嗎?只剩下了這個“一”,這個一就是“生”,剩下了這個“生”,有生無死,這個“生”是一種“看是自生而非自生”,看起來好象是一種自生,但裏面並不是常道的凡俗性的“自生”。所以說它是一種非自生,表面形式是在自生,但是內核、實質、自生的背後,不是自生。“自生之象顯于外而不自生透于中”,這個自生已經轉化成一種“被褐懷玉”式的一種身處常道卻是非常道的生,是德生、益生、化生。
我們聯系曆史看一看。整個道家的教育系統,是眨巴眼養瞎子,一代不如一代。但是一往遠古去追尋呢,那的確,那些人物都是挺厲害的。
曆史上彭祖的故事,彭祖活了八百歲,老子的經曆,張道陵的一生,許旌陽的記載中,他們都是居家娶妻的,他們都是立世爲人的,甚至在朝爲官,都具備著人類自生的常道特點和經曆。那麽人們也就得好好想一想,這些祖先是如何擺脫常道的自生系統,在“十”這個常數中的“九”死之中,很輕松地去獲得其“一”而生?這要從“夫何故也”裏面去深入解讀和尋找長生久視之道路和方法。
我們把它整體這麽讀一遍,把綱提出來,然後再來根據綱細去看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
“出生,入死”。對于人類而言,對于萬物而言,的確生死事大。人命關天嘛!對不對?因爲出生入死這個生死,是關系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事,同時也是道德實踐者應當明了知曉,並且按照正確的道路去前進的一個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所以說,這一句就是本章的綱,生和死就是本章的綱。其中的“出和入”和“生和死”,從性質上來說就是目,出入——就是出生入死當中的目,也就是陰陽二,論這個陰陽,揭示這個二,歸到大道至簡至易上來。因爲這個二是比較輕松的,二減一就成了一,很容易把握。不象三、四、五越來越複雜。老子是用數的高手,闡理的絕手,他在談理論和講述德和道的時候,始終把握了至簡至易的原則,始終在把我們引向大道至簡至易。不能因爲這個“十”就把自己搞糊塗了。
老子這一部書中,包括我們的古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數的論述上不取複雜,那怕是個千,他也用個百十就是一千,用簡單的去表示複雜的。所以這個“出生入死”就很精煉地用一個最關鍵的“生死”中的“出”和“入”來解析、揭示這個外陰陽,揭示這個二,從而引領我們歸到大道至簡至易的領域當中來。
“十有三”中藏天秘
第二段的“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這一段三個“十有三”,我們要整體地看,後兩個“十有三”都是用“死”來進行定義,唯獨第一個是用“生”進行定義,粗一看似乎不同,但是其中的深意,深思其最終的結果卻又都是一樣。因爲它受到了第一條的制約,“出生,入死。”那麽這個“生”,必然十有三,但最終還是入死。所以這三個十有三,都是死的必然結果。"生之徒十有三"的最終結果是與後兩個十有三是相同的。這三個十有三,都是陷入陰陽中的出生入死,有生有死,不離死地。三是萬物的生數,後兩個十有三,其實也是先有生而後有死,這三個“三”共同構成了“九”,“九”由三個生死、三種生死共同組成。我們要注意常道中之“九”,九是陽極之數,十是萬物的成數。在我國曆史上,人們是極其贊美這個“九”的,因爲這個“九”滿足了人們後天的欲望,又不産生禍害。古代的皇帝也都自稱爲九五之尊,他開口就是一言九鼎,份量很重,自稱爲九五之尊。在民間也是這樣,這個九,由于滿足人們了後天的需求,滿足了欲望,所以,被人們在有相的世界普遍稱道。認爲它天長地久。古人造字以紀數,這個數起于一,極于九,都是指的後天的事。珠算中有個“九九歸一”。老子在這裏居于○,用于一,用非常道來破解常道的九數之謎,我們以自己的心跟老子謀一下看看,就會明白:哦,原來老子是在用非常道來點破常道中的九數之謎。將十解析爲三個三,共爲九,剩下一個“一”爲歸道之數。
我們要跳出智識的屏障,在無爲之中、無相當中去解讀這個“十”,就容易破這個謎。而且用後天的智識思維,也可以聯系我們所學過的丹經,讀過的丹經,看看超過這個“九”沒有?你讀過哪一部經裏面超過了這個九,找不出來的。哪一本書裏說的不都是九轉還丹?而不是十一轉還丹、十三轉還丹?那可是用的後天之數。這個謎啊就是謎在這個十裏面,把這個謎一破,我們就把握住了九九歸一,九轉還丹。
丹道學中的九轉還丹,爲什麽這樣定名呢?九轉既是後天變化的陽數,也是先天精氣神內在的三個三重生死的變化;離死而生的變化,才能最終還丹。九轉還丹的“丹”是指什麽?這個丹不就是“一”嗎?這個丹的數喻就是“一”。三個“十有三,十有三,十有三”,剩下的不就是 “一”嗎?丹是氣的升華之物,是氣的凝聚之體,也就是德一的能量體。
這個“三”,它既是生地,也是死地。看一看老子的三個“十有三”和老子在前面講的“三生萬物”,“中氣以爲和”的三生萬物,是不是矛盾呢?一點也不矛盾,前面談了三生萬物,這裏再來談三是死地。這是因爲三既是生地,也是死地。得其死則是真正的生地,得到了方法就能夠離開死地而生。在自生、益生、化生的各類九重變化中升華,最後歸于一,得其一萬事畢。爲什麽要九重呢?這三個三裏面都是陽,三個三加起來都成了陽,那就是真正的九陽之數,就必定複歸于一,得其一萬事畢。神得一以靈,浴得以一盈。
既然是“動皆之死地”,那麽也就必然存在著“靜皆之生地”。一動一靜,老子爲什麽在這裏只提“動”?那是把靜留待自己去感悟體會,把握出來。“靜皆之生地”,找到了"清靜",找到了“水善利萬物而有靜”,也就覓到了無死地的的路徑,九死一生(益生或者化生)的妙谛,你也就把它感受、悟出來了。
呂祖曾經說過:“九轉者,以其肺之陽本自心生,轉而復還於心,亦在中丹”。
《锺呂傳道集》也有這麽一段:“二八陰消而真氣生,而心無陰以絕二也。大藥就而肝無陰,以絕八也。二八陰消而九三陽可長矣,肝以絕陰陽肋于心,則三之肝氣盛矣。七既還心以絕肺液,肺之九轉而肋心,則九三之陽長,謂九轉還丹也。”這一句可以說是對本段極妙的一種解讀。陰消而真氣生,心無陰以絕二,這是九轉還丹中的基礎與前提。尋這個真一,就要用德一之氣在心、肝、肺三髒中的離陰轉陽上作一點真文章,就是心肝肺、仁義禮上作文章,在這三髒的滌陰轉陽中作文章;在火、木、金內的陰陽轉化上尋真機;在仁、義、禮的品格上樹正念正覺,尋覓與德一能量同頻共振的諧振點;在魂魄神的滌陰增陽、德一道化上下功夫。因爲陰即是死地,陽即是生天。
有人可能會問,那麽信和智怎麽就不管啦?不重要嗎?非也。信和智這個土和水,那可是做人的基礎,是進道的前提,沒有信德和智德,做人都不是一個合格的人,豈能問鼎于金丹大道?德信不真不實,則萬事沒有承載;智德不備不全,則愚昧蠢笨沒有悟性。沒有這兩項基礎,根本就難以問鼎九轉還丹,九九歸真。這兩項都是修真中在清地平基和築基煉己兩大階段,是首先需要完成和達到的生命工程。
這一段結合丹經的揭示,古人按照易經的原理,把陰爻陽爻的變化之道給我們留下的分析,再結合老子的原句來分析一下,也就很容易破這個謎。哦,原來這三個“生死”,三個“十有三”,我們還是要把握住的,老子爲什麽要把這個“一”藏在後面?,而不提前告訴我們呢?因爲怕我們首先執著那個“一”,不知道眼前應該下手的是從自己的心、肝、肺這三個陰轉陽上作文章,在火、木、金內的陰陽轉化上尋真機,在仁、義、禮的品格上樹正覺正念,從而找到與後面隱藏著的那個德一能量同頻共振的諧振點,是爲了防止我們在魂魄神的滌陰增陽,在德化道化它們的過程中不用真功夫,而在那裏空談德一,空言大道。首先要把這三塊的死地清除掉,才能看到後面藏的那個“一”的生天。要破這個相,破了後天,才能見先天啊!
生生不息絕死地
下邊這一段: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這一段是對恒道、常道中出生入死,對“十中九死”共性現象的總結。第二段裏面不是一共九個死嗎?共性現象的結論呢?這個“生生”的真意是什麽呢?就是自生的欲,就是因爲有欲有私的自生,才造成了這個必死和難以擺脫死地的必然結果。這個“生生”是先天陽性能量不斷被轉化成後天陰性能量的生,是無爲不保、被化作有爲而利智識之心的生。
我們都是在用後天智識在消耗、轉化先天,先天的能量庫就是這樣地被我們每八年、每七年調動一爻,終而耗得精光。這是滿足智識之心的生啊!簡而言之,這個“生生”就是"耗先天而生後天"的生。生生,它有多種,也有多重反複之義。這些特點我們上一堂課已經介紹過不少,在這裏就不再啰嗦、重複了。總而言之,要把這個綱要掌握住,人們後天智識的心神,特別是那個私心貪欲的主觀意識,凡是將先天三元生成轉化爲後天的,都屬于生生之列。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止住後天“有之以爲利”的這個“生生”,那麽也就能即離死地,複返于先天的“無之以爲用”,只用先天的無也就是長生。
“蓋聞善執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椯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這裏面的關鍵在哪兒呢?在這一段話裏,找來找去,只能找到“善執生者”。“善執生”是本章教育思想的關竅所在,是竅門,必須要把這個“善執生”掌握住。老子在此爲什麽要用“善執生”?那是爲了教育人們要達到“善執生”,這是闡述本章的目的。因爲達到“善執生”的狀態和境界以後,則“不辟”和“不被”而沒有危險。但是如何“善執生”?上善的執生方法是什麽?善執生,就是“十有一”中的方法論。善執生就是離九死入一生的方法,“執生”這一方法又是一個巨大的系統,並不能簡單地把它解釋爲養生,因爲這個“養”是被動,執是主動,有掌控執掌之義,執一以爲天下牧。陰陽在乎手,變化由乎心。達到這種狀態才能稱之爲“執生”。
“執生”的方法中,有難易之別,有簡繁之分,有高下之別。“善執生”,那就是更高級的一種“執生”方法,生的方法。老子在此揭示的是“執生”,您把“生”執住了,破了這個“生”的真實內涵,那麽死也就遠你而去了。“善執生”是離死地的前提,所以這個“善執生”就成了這一章中關鍵之關鍵,重中之重,是必須掌握學習並且實踐的重要內容。老子在這裏特意將這種高級的“善執生”方法、産生的現象,不惜筆墨加以闡述,就是爲了使後學實踐者掌握一個鑒別檢驗的標准。
你在善執生嗎?這個善執生,在“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中它又分爲兩大類,爲什麽說分兩大類呢?因爲其中最真實的一種善執生,是達到了一種能夠禁兕虎;而辟甲兵,那是心身已經完全進入化生階段的自然表現,能自然地普化于萬物萬事之內,而達到一種心在物外,心不在物居,身與物同和諧于一體,或者超然于物外不被外物所拘。這是一個層面的“善執生”所達到的“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的一種現象。
另一種則是尚處在益生階段和時期內,或者是自生階段時期內,需要憑借特殊的方法來達到這種目的,這種方法曆史上就稱之爲“禁法”,禁制的方法。
這些禁制的方法很多,萬物都可以在具有內在能量的前提下,通過真言和符號進行強化提升和專項指向,從而實現禁制的目的。禁制,比如禁虎豹、蛇蠍;禁水(讓水倒流,止雨)、禁風。例如借東風,這是大家所熟悉的,這樣風、那樣風的說法可多了。
不知道大家看到過沒有,我們在街上、在農村,常常會遇到旋渦風,那麽你想到過這個旋渦風是可以禁的嗎?它是可以禁的。因爲我就經曆過。在家族裏有一位爺爺輩的人,他們那一代的人會這些個玩藝兒的比較多,其中有一位會禁旋渦風的,說來也是一個笑話。他平時只要看到在路上或村子裏廣場上出現旋渦風,常常嘴裏就念念叨叨的,再把手一揮,旋渦風就止住了,不往前走了,風就在當地轉。他讓風往左它就往左,讓往右風就往右,讓它往後退一點,風就往後退一點,讓它往前來,它就往前轉一圈。因爲他玩得很娴熟了,有人就經常讓他表演,只要出現了旋渦風,就讓他表演。有一天在稻場上乘涼,不知從哪兒刮來的一股很大的漩渦風,大家就起哄,趕緊把他叫來,他正好在,大家就說:來來來,您本事大,把它止住吧,別弄得滿稻場都是土灰,把我們剛洗過澡的身上弄髒了。他說:這家夥好大喲,還不知道禁不禁得住?但是也下不來台啊,于是他就試一試了,結果這一試不打緊,旋渦風沒有禁住,倒把他自己給禁住了。爲什麽呢?他的口訣一念,符號一打過去,他自己一下子就四腳朝天,倒在場地上的灰塵裏邊,風還撲面而上,旋轉了一圈。他倒下去還抽筋了,像中風了一樣,鬧了個大笑話。這就是說,各種各樣的禁法都有,不是沒有,只是兩種方式層次的不同。
老子在這裏說的是禁兕虎、禁甲兵,這是一種比較高級的禁法。在道醫學中,也有大量的禁法,例如前幾天我還告訴過一個同學“止血真言”,再把方法掌握了就可以用了。可能你們有的在古代醫書上看到過這些真言,但是自己悄悄一試用卻又不靈,爲什麽不靈?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爲沒有師傳;再一個是書中記了真言,沒有傳法訣,所以難靈。但是如果你已經達到了與古人“謀”,把這個真言念一念,就作爲一把鑰匙進去了,去請教一下古人嘛?與古人居,與古人謀,當你請教到了古人以後,然後再用此真言,可能也就會一用就靈了。
而且禁法是水到渠成的事。就像有的同學跟著我出去玩,是去年吧,路上遇到一惡狗擋道,狂吠不停,用心與它進行交流它不聽:我們只是從這裏過一下,不影響你,別攔著道了,乖乖到旁邊睡去吧,它還是不聽。這種狗多半是吃多了葷腥被寵壞了的惡狗,你不薄懲一下它還不讓路。就像狗咬口呂洞賓一樣,不識好人心,的確有這樣的事。當時大家停下不敢前進,只好擡起手,畫個圈一點,這一點,那狗就乖乖地溜到一邊,趴在地上嗚嗚地鳴咽,細聲細氣地叫起來了,好像申冤似地叫。我知道它是在申冤:“我不知道嘛,我不知道嘛。”不知道?前邊暗示你爲什麽不聽呢?同行的同學以爲這是好大的本事,這麽一輕點惡狗就乖了。
其實禁條惡狗那在老子所說的這種“善執生”當中,只是雕蟲小技,老子所說的“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這才是大禁制,因爲虎狼與人是比較難以禁制住的。像禁人,你還要眼睛緊緊地瞅著他,用法來禁人的話,要瞅著他的眼睛,看著他的鼻子,就趁他呼吸轉換的一瞬間,你才能夠打進去,那是要技術的,而不是很容易的事。而且老子在這裏說的“陵行不辟兕虎,入軍不被甲兵”,不是用法來禁的,他是用自然化物的那種最高級的禁法。雖然說有這種方法,但是去禁一條小狗兒與一只老虎相比較,還是相差甚遠。現在的山上都沒有老虎了,我也從來沒有試驗過,如果你們要試,到動物園裏去試一試還是可以的,又安全又好玩。當然最好不去過這種瘾,因爲所有的禁法都是有違天和的,除了自然的禁,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到非不得已也不必玩這樣的把戲。
關于這些禁術方面的內容不能多講,介紹也只宜先介紹些治病防病之類的。我們可以抽時間介紹點道醫中的禁制方法,可供大家積點功德時進行使用。至于其它方面的什麽九天禁止大法之類的內容,就不能過多的講了。講多了我們就會背離了、忘記了修心,鑽進這個術裏面不起身了,不能讓你們迷進去了。還是言歸正傳。當笑話聽一聽就行了。因爲生死事大,自己的性命內證才是根本大事。
念頭起處辨德道
再看看最後一句:“夫何故也?以其無死地焉。”沒有死地,“生”的意義和本質才能轉化,達到自生無死地時,自生也就能轉化成爲益生;益生無死地時,也就能轉化成爲化生。“去死地”是本章的靈魂,本章的關鍵。這句話揭示了:生不可怕,不論是順生還是逆生,既是事物的必然性,也是象、數、理、氣演化的規律性。在一元四素方法論之中,把握住了氣的生,切斷氣的死,這才是方法論中的關鍵之地,靈魂之所在。這一點我們要把它把握住、掌握牢。
象、數、理、氣這四素。象,顛過去看,正過來看,反過來看,順著看,都是那麽回事;數呢,你怎麽樣去簡化,怎麽樣去反複去演化,都只是表現、論述、說服問題;理,也是同樣的道理,說一千道一萬都要落實到氣的演化、變化到實質當中來,因爲我們是在論生命,要進入到氣的生死,讓氣不進入死地,保持生旺,這就是研究本章的關鍵。這個氣又彌散在我們生命的內外之中,無處不在,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整個生命的“無死地焉。”
氣是德一的能量形態,能夠使氣(德一)有生無死,也就能夠雖然自生也無死地,雖然自生卻不入死地,反而益于形,益于精和神。自生無死地是最關鍵的長生之法,我們要掌握住這一點,結論出來。自生系統中“心的自生無死地”是生命無死地的統帥,這個統帥我們要把它立起來:那就是心的自生無死地;“性體系統的自生無死地”是永生的關鍵;“精的自生無死地”是命體長生的關鍵;“因果系統的自生無死地”是擺脫因果鏈制約的關鍵。
圖難于其易,爲大于其細,我們破出生入死之理,明出生入死之法。首先要破自生之謎。我聽了幾次討論,大家有點泛泛而談,沒有抓住根本。這個圖難于其易,“爲大于其細”還沒能真正在我們心靈上紮住根、立住腳,時時都不離開這個科學的方法論。那麽在解析本章的時候,就要高度地去重視破除這個自生之謎。因爲對這個自生還沒有理解,還沒把握,還都沒認識全面,那怎麽去談益生、化生呢?這個後天的、我們能感知、眼睛能看到的這個自生之謎,我們都還摸不清楚,一問三不知,你問他此他答彼,談不出來,他卻在那裏研究我要如何化生,沒有這個基礎哪來的益生、化生呢?對不對,一下子就想像孫悟空那樣一個筋鬥就跳到寶塔尖上去研究實踐啊?那人家孫悟空是漂洋過海,求了法才有了這個翻筋鬥雲的本事。所以研究本章的時候,首先就要把立足點放在“自生”上。破了這個謎,才能知道益生與化生的方法和理論。對那個自生我們還知之不深,識之不全,還不能破解其謎的話,卻在那裏高談闊論出生入死,那的確是在空言道德啊!
我們修真者首先的下手之處,就要立足于全面分析"自生",分析這個"自生",這是最基礎的自生,主動去用老子所揭示的天地不自生之理,用天地無死地的現象,天地爲什麽沒有死地啊?用這種現象來全面分析人類的自生,從中明白出生入死。後天意識陰我心神的不自生,後天濁精的不自生,那才是我們在學習和實踐本章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掌握、一定要破謎、一定要進行實踐的基礎和關鍵。後天意識陰我心神的不自生,後天濁精的不自生,心神的不入死地,元精的不入死地,這是關鍵,也是基礎。一精一意嘛!對不對,很簡單的一個二,心神不入死地,元精不入死地,也就破了自生之謎啊。雖然你自生還存在,但是沒有死地,生生而在道生、德生中,這才是自生無咎,自生向益生轉化的關鍵。
後天意識系統每分每秒都在生成心念,毫不止息,陰我心這個識神活動的確是生生不息,沒有窮盡的,除了閉上眼睡著了。我們後天意識系統的念頭都在此起彼落,紛纭萬象,眼睛看到什麽,心念馬上一起,何曾有過止息呢?沒有止息、沒有窮盡。如何使精氣神中的這個神---後天意識生而不入死地,生而沒有死地,生而無害,生而在正途,就是我們學習本章要掌握的關鍵,要把這個方法掌握住,這是基礎,要運用好。
這個方法我們都講過了,只是你只看了一下,沒有當成一回事,忘記了。現在有沒有人能想得起來,我們介紹的方法是什麽?包括我們道德知音網站裏就登著的,就是你沒有用。我們爲什麽要先講那些,多少年以前都講過了,現在要重點講,突出來講,提出來講,強化地講,爲什麽要這樣反反複複地講啊?這是因爲這個時代,我們的智障太嚴重了。不像和尚敲木魚那樣反複敲的話,把它敲不響,敲不透氣。哪怕是這樣敲,還是今天看了明天忘記了,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完成、去實踐、把握住陰我心神的不自生,沒有死地。沒有生不可能,只有死人才沒有意識的自生啊。既然是活人那後天意識就會一刻不停地生嘛,對不對?
現在的問題是,老子在告訴我們:要自生沒有關系,你生好了,但你要沒有死地才行。生而無害,生而在正途。這就是我們對待意識之生、念頭之起的根本解決辦法。"無死地焉"是本章的關鍵,明白了、掌握了、實踐了這個關鍵,那才是學以致用。如何用?念頭起處辨德道,正覺校正歸清虛;以一代萬尋清靜,心念生動歸道尊。就這樣去用,念起不可怕,怕的是念在死地。沒有這個死地,念頭也少,也清靜,也歸正了。所以要注意念頭起處辨德道,要鑒別它,自己主動去分析它。是合道還是合德呢?起碼來說先要做到合德。你總不可能說今天去超市轉了,這個東西太好了,左右一瞧沒人,我是不是拿到口袋裏算了。這不就是念頭起處?對不對?走到街上看到地上一疊錢,就想據爲已有,你辨了這個德和道沒有?這個念頭生起不要緊,要生正覺,一念生出來偏了一點,歪了一點,就要用正覺來校正,使它又歸清,歸到虛這個狀態當中。要“以一代萬來尋清靜”,這個“以一代萬”,一方面是指的用德來取代任何複雜的心念,二方面是以單純的、簡單的代替複雜的心念。“心念生動歸道尊”是指什麽呢?那就是說心念生啊、動啊你自己制止不住,你就把它交給心中自己的道尊,讓它幫您轉化。
你的一切心念、言行都自覺地規範到大道的規範當中,特別是有些難辯真僞的、難以分清好壞的心念和生念,哪怎麽辦呢?爲了它沒有死地,那就主動地將它奉獻給心中的道尊。這就是性命雙修中精氣神自生的階段,心神意念生的沒有死地的方法。將心頭的道尊時刻喚一喚。心頭道尊時刻喚,念生即時朝聖面,也就是神動而無死地。我們常常說我已經念了十年了,那是什麽意思?十年煉已是什麽?我們學了這一章再想一想,再回憶回憶,這十年、十幾年,是不是沒有煉到關鍵處啊?你把握好這個練已沒有啊?我相信現在拉十個人出來,問一問什麽叫十年煉已,有幾個能回答准確呢?十年煉已的關鍵,也就是這麽一個“細”和“易”的起始點而已啊。
這個煉已的“已”是指的什麽呢?已土不就是一個陰意嗎?就是後天的意識活動啊,就是心頭的念起處,念頭的生發地。念頭起處即歸道都做不到,卻片面地去求大、求難,當然你十年也鼓搗不出什麽名堂來。要把落腳點立在細微之處,十天幹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你把那個五個陰(乙丁己辛癸),去掉,那麽剩下的不都是陽的了,這陽(甲丙戊庚壬,仁義禮智信)都集中在一起歸一,彼此無分,那不就行了(德一)。你看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剛好是十,這十裏面不都是有陰有陽嗎?
有同學提出,如何跟五德結合起來談生死?那麽你把這十天幹弄明白就行了。十天幹裏面最主要就是這個己土,你把它破了也就掌握了。這個戊已土,“戊”是陽土,“己”是陰土;戊是思識,是陽識,已是意識,是陰意。陰我意識的己土寄旺于仁義禮智之中,就藏在肝心肺腎之內,滲透在木火金水之中,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我們仁義禮智的真信,使真信難以保持和實現。以後天的意念活動,念頭啓動、心念啓動,每時每刻都能歸于德一,就煉好了已啊。想一想看看,當年王重陽爲什麽要當活死人呢?他不就是爲了把心念當中的這個已土陰煉沒嗎?省得它起來總是陰的,不起陽的,我們不能片面地求大、求全、求難,這個煉心的無死地如果做不到,那麽煉精的無死地也就難以真正全面地實現。因爲修真原則是心性修持大道生,由心性修持轉入命的修持則容易,由修命轉入修性不僅慢而且困難。因爲常常都成嘴皮子道了。所以還是由心性修持轉入命的修持比較容易一些。我們國家曆史上,自從老子的《德道經》變成了《道德經》以後,有多少嘴皮子道了,那兒還有一點神州的氣味兒,對不對?
假神仙遍地走,半瓢水的神仙充滿了世界,已經名不符實了,稱不上神州了。所謂“神州”的確是指的漢代之前,如果真正明白了心性修持中的無死地,做到了煉己的真實踐,陰土陰意完全沒有了,陽意雖然還在生成,卻已經沒有死地可居可留住它了。因爲戊己土中已經只留下戊土,陰陽只剩其一,陽戊土獨存,陽我心獨運,那不就好辦了嗎?只生陽的不生陰的,那就好辦了。因爲那樣才是真正的通中、用中,擴中、大中,中氣以爲和。戊土這個真信本來位居中央,沒有己陰土的牽制而獨運時,用中也就是真實不虛的“中氣以爲和”,否則就是假的空的。
精的無死地之修,其中的道理是與神的無死地之修是相同的,相通的。掌握了煉己的方法,也就不難掌握煉精的方法。
在整個自生階段、自生時期,不要去妄求無生,不要想著半生、不生了。要讓其能生、會生、正生,旺旺地生。不生就不正常了,就有問題了,人爲地不讓其生反而是促死!關鍵的問題是我們要把握這類生的“無死地焉”!生而不入死地,那麽你就得法了,應該恭喜你了,就開悟了。
例如在精的自生階段當中,記住——是自生階段。如果你妄斷其生,憋斷其生,沒有後天濁精的生,那不就成了太監了嘛?對不對?真的拿把刀子自宮嗎?那不就成了中性人了嗎?那麽解決之道在哪兒呢?濁精生而不入死地,那才是修真呐!而不是讓你去修假男人,或者修一個假女人。濁精旺生卻不流失,能夠轉化成爲氣進行儲藏,也就是精的“無死地焉”嘛!
含德之厚生不息
大家再聯系我們前面講過的人生六大時期的生理變化,看是不是這個道理?成人與十四歲以前的孩子們生理上是不同的,我們也不可能一步就跨過年齡期的生理區,也還沒有一步就學會和實踐到了第十八章了吧。我們聯系起來看看,後邊我們還要講的,但是可以提前在這裏論一論。老子在第十八章說:“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蝲wei地弗螫”,這裏面前提是“含德之厚”,“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憂,和之至也。”這其中“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是不是生啊?嗨,我說是旺生。
你看那些小男孩們,七歲前的小孩子,他們每天早晨一醒來的時候,那可都是旗杆高豎,小帳篷支的繃繃的,是不是尿憋的呢?不是!他就是“精之至也”嘛!人家那不是生嘛,但他沒死地,那不就是“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嗎?那不就是精的益生嗎?當然你要注意年齡段,肯定是在14歲之前那個生理期、生命期當中。你們討論的時候分析到了沒有啊?這個很關鍵,你不聯系自身不行啊!我們小時候不都是這樣嗎?對不對?到現在修真有一點成就了,早上還不是這樣嘛。張三豐說:我百歲之期,還是每天旗杆子豎起來呢!那不就是生,那不就是自生嗎?
精的益生與自生之間都需要一個沒有死地的生。證道不離心,證道不離身。離心離身,那都是在清談,都是在空論。我們爲什麽說在研究《道德經》、學習《道德經》、討論《道德經》、實踐《道德經》的時候,你一定要把握住心、把握住身呢?我們不是哲學家,我們也不是經學家,我們不去做那些家,就當個泥巴腿子的實幹家。就在自己身上動真格的,來點真把式,就在心的無死地和精的無死地上下一番真功夫,要讓它有生,還要能夠無死地。
你沒有經過自生、益生、化生,就去片面地談,哇——下子蹦到雲端裏面去了,那可能嗎?這就像有的人說,我不修德,我就修道!我們恭喜他,祝賀他,祝福他,肯定你能成道,希望你能成道。但是,是這一輩子還是若幹輩子以後呢?那我們的祝福呢,就祝福去了,你別去生氣,爭的面紅耳赤。這個生和死之間不都是一樣的辯證關系嗎?從基礎的地方你就要脫死、離開死,讓死裏的那個生,向著正確的目標前進,那才能夠長生。
從生理上分析我們自己的過去,或者你家庭有孩子的你可以觀察一下,通過觀察自己的孩子,去回憶你的孩提時代。孩子們的“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那是建立在天然生理上的“含德之厚者”基礎之上的一種自然現象。他們爲什麽精生卻沒有死地呢?他們天天都在生精,精氣那麽旺,但是他卻沒有死地,反而益生,有益于他們的發育成長。
我們十四歲之前的精生而無死地的現象,我們思悟過沒有?年齡一過了十五歲,爲什麽就會演變成了精生而有死地呢?如何才能夠達到自己生命過程中,曾經經曆過的精自生而無死地?這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有的修真者,你看看那些理論家、經學家們就錯誤地認爲:絕妻才是修真的出路,把老婆一甩,管他孩子婆娘怎麽樣,生活能夠過得去,就往山裏面一鑽——滋溜,想成仙兒。真的嗎?是真出路嗎?你看看社會上那麽多的光棍,沒有妻子相伴,爲什麽還是病患纏身,壽不久齡呢?都不是因爲沒有擺脫精的死地嗎?沒有擺脫心的死地嗎?
說到這裏,可以向大家講一個彭祖的故事。彭祖是殷商時代的大夫(在朝爲官的),在我國曆史上是個長壽之祖。相傳他活了七八百歲,卻還是精力旺盛,不顯衰老迹象。當時殷王十分地羨慕,就派身邊的采女去向他問道,問他怎麽能夠達到這個水平?這個采女去了以後,花言巧語地就對彭祖一番遊說,裝出一種虛心求教的樣子進行討教。但是,彭祖當時看透了殷王和采女的心事,就非常幽默地回答說:“嗨,你們學我幹什麽呢?我可憐,我是一個遺腹子,三歲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後來又遇到了犬戎之亂,流離到了西域,混了將近一百多年,我這個人身體素質很差,命運也不太好,你看看我一共死了49個老婆,先後有五十四個兒子也夭折了,白發人送黑發人。我一生數遭憂患,和氣折傷,一遇天氣冷熱,肌膚就失去了光澤,體內榮衛枯焦,自感到好像不久于人世喽!我這個人見聞也非常的淺薄,不懂得延年益壽的方法,實在不值得殷王宣傳。”
彭祖的話是不是非常的诙諧啊!他先後娶了卻又死了49個老婆,你看看都快一個排了,還說身體素質很差。那麽,他的精的自生是否是沒有死地呢?如果他沒有找到和掌握精的無死地之方,我看他就決不會死了妻子又再去娶妻,他必定會打光棍過一生,也不會去生養五十四個兒子。是不是這個道理?清修並沒有什麽不對,其中的關鍵,那還是一個精生而無死地,這才是根本的解決方案。
曆史上不是有兩種學派的爭論嗎,在討論到底哪一個有道理、到底哪一個好?我相信在坐的人,研究曆史上丹經著作的人,也有這樣的疑惑。那麽老子在這兒作出了解答:你解決一個無死地,才是根本的辦法,別在那裏亂談哪!找答案不是辦法,要找到生而沒有死地才是最根本的道理。
人的年齡一過了16歲,精生已經是必然的現象了,倉庫門已經打開了,那麽在這種狀態下,下手的關鍵區域不是精的出生,而是精的“入死”了,就要做到心不入死地才是關鍵。七歲以後後天的心神意識已經開智了,你讓他不想是不可能的。
不是有個故事說:一個老和尚從小就抱養了一個孩子進入深山,一生都沒有到街市上去過。等到那小子長到16歲以後,成了大小夥子,把他帶到集市上,小夥子跟著老師父轉了一天街市,他的眼睛老往穿花衣服的女人身上盯著。爲什麽呢?食色者性也。
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回到了深山老林寺廟以後,就睡不著覺。
老師父就問他:“你在想什麽?”
他說:“我看到街上那些穿花衣服的人,想她們。”
“那是老虎,不能想。”
過了幾天,他還是想,在山裏面可以見到老虎,老虎還吃人,是不是?這小和尚當然是了解的,老和尚還懵他說:“女人是老虎,還想她不想?”他結果還是想。
爲什麽?人生四大關——酒色財氣,你不得不過,對不對?也就是說七魄所主宰的最大的兩項功能當中,一個是食欲——就是這個酒;第二個就是色欲。這個我們提前都學了的,爲什麽要提前學?就是爲了方便大家現在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聯系生命的全階段——六大階段的過程當中去認識它,那就能夠把《德道經》學好啊!
我這人雖然喜歡胡說八道、胡說九道,還談不上是八道,八道還有理,九道沒理,只有道,講的比較亂,趕天趕地抽時間把所有東西先鋪墊開來,都還是有些歪道理的,歪打正著的道理,知道吧?因爲我從來不去規劃我先寫什麽東西,後寫什麽東西,都是臨時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我隨著它來,我不隨著自己的心意來。所以都在以前給大家鋪墊好了,只是可惜大家跟不上來,沒有消化進去,沒有及時看進去,沒有轉化成爲自己的,所以這樣一章章地學下來,我看還是很吃力的,因爲基礎沒打好。
我們把這一章聯系到七歲以前那種化生看一看,就容易明白怎麽樣去把握自己的心生無死地、精生無死地。很簡單的道理。你看八歲以後孩子們的智識一開,甚至連五歲的時候都出現了,你讓他不想,可能嗎?不可能!有生不怕,不入死地那才是關鍵。人生與道生的差別僅此而已,你別把它神秘化,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很簡單,不必複雜化。一個性一個命,就在這個心、這個精上面,你把握住了,不就綱舉目張了嗎?談的越複雜,做起來越困難,就從這個簡單、容易、細微上面下功夫。精生而無死地,生而沒有死地,生而無害,生而在正途,就是我們學習本章要掌握的關鍵,也是基礎。
這個“無死地焉”是本章“出生入死”的關鍵,明白了、掌握了、實踐了這個關鍵,那就是學以致用。如何用?濁精起處辨道德,正覺校正歸清虛;以一代萬尋清靜,害裏生恩歸爐鼎。就這麽用。這就是性命雙修中精氣神在自生階段修這個精沒有死地的方子,是個草頭方,偏方,可能沒多大作用,也可以不試。我們先做到心頭道尊時刻喚,念生即時朝聖面,濁精頻生無怖畏,水中取金無死境。要把這個水裏面的精取回來,收回來。你把這個金收回來了,真精收回來了,沒事,生就生吧,怕什麽呢?
就像有的在寺廟或是在道觀裏的一些同行談起心來了就哭:我好恨自己啊,爲什麽會生呢?呵呵!有的甚至拿著錐子紮自己的大腿:我怎麽又漏了呢?他把這個責任推到生上面,是不是沒有掌握方法、沒有掌握理論呢?
你看看老子,那多豪邁啊,那個氣魄多大!你生,只管生,沒事,只要沒死地就行了,無死地焉就行了,不生不成人嘛,你既是個人,你就得生啊!“吾患有吾身”,有身哪有不生的呢?對不對。我沒有死地就行了,何必自己去給自己增添恐怖、畏懼,使自己的心生出來的死地還更多,甚至扳著指頭算:我這個生、這個死多少次了,背著個大包袱,你說那怎麽叫修真呢?你把握生不就是修真嘛,離死不就修真了。十年煉己的關鍵,其中在命上面也就是這麽一個精無死地,反複地煉精無死地。十年煉己的關鍵,也就是這麽一個從心和精的細和易的起始點處進行真實地省己而已。
好,關于這一段的正講的補充,暫時對主要的內容講一講,看能不能解決大家的一些帶共性的問題,使這一章從整體概念上的一些精華,通過講把它再細化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面還有點時間,還有不到半個小時,我就具體解答點問題,能解答幾個算幾個,時間不夠的話,我們就挂塊牌子:且聽下回分解。
[center]
答 疑 四 則
[/center]
以德進道是天梯
● 第一問:
學習五千言帛書本的《德道經》德篇在前,這一章處在第十三章,通行本《道德經》是處在第五十章,從這一章的內容來看,兩種版本的順序對學習老子的五千靈文,將會造成怎樣的差距?如果將這一章放在第五十章的位置來理解,對學習老子五千言是不是一種誤導呢?
答:
其實這個問題從上面我們的解析中也可以找到一點點答案,既然提出來了,也可以再專門簡單地答一下吧。
這當然是一種誤導,這個誤導,你別以爲是很簡單的一個誤導,這裏邊可是有曆史原因的。大家也可以同步地進入曆史的長河當中,去看一看爲什麽會發生?雖然不能言全,但是基本上關鍵的地方我們在這裏可以點一點。
這個事情,就發生在漢朝董仲舒提出來的“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以鞏固漢武王的地位(專制,獨裁)以後,當時社會主流派不僅全面地淘汰黃老學說的教育應用,也就是說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否定了漢朝開國之治、文景之治時期的應用黃老學說進行教育的模式,將張良他們那一代人所繼承下來的黃老學說,從武帝起就開始棄用,而且將黃老學說的文獻也逐步從官方的庫藏中加以毀損。例如:漢初治國方略的《黃帝四經》就是從官方消失開始的。因爲董仲舒他們整理出了儒家的這個五經,用孔子的四書五經來取代黃老學說的《黃帝四經》和《老子·德道經》。
《黃帝四經》可能在坐的大家都沒見過,我看到已經有同學找出來貼了一下,這很好。實際上大家認爲黃老學說在近百年來,就是說漢代以後,人們都在尋找,黃老學說治世的經典就剩下一個黃帝內經,哪兒還有一個黃學呢?找不出來,實際上只有一本《黃帝四經》。
這一部《黃帝四經》,就是漢初和漢代以前文明之治、社會昌盛時期之治的一個官方的教科書,教育的經典。但是自從到了漢代中期以後就沒有蹤影了,失傳了,成了一個不解之謎。這個不解之謎,也沒有人願意去分析它的原因。
我這人喜歡胡說九道,亂談一氣,就全作“亂彈琴”。《黃帝四經》那可是真正的以德道治身、治國的精華之作。當時某些文人爲了要讓孔子的儒學獨存,漢代的儒學者們並沒有孔子這位老師的氣度和胸懷,他們的心胸狹窄了一點,爲了凸顯和拱顯這個“獨尊”,就拿起了一把無形的砍刀,對黃老學說不保留也不繼承地砍掉了,最終使漢代以後不見《黃帝四經》的蹤影。幾朝皇帝用來治國的教科書,居然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些獨尊派做的也真夠絕的。直到現在我們才從古墓中重新發現黃帝的四經。
史記當中有記載,就是找不到真東西。爲什麽找不到呢?在漢代中期,在獨尊的飓風之下,黃老學說被掃地出門,老子的文章也同樣未能逃過這些人的手掌心,所以只剩下了《德道經》僅存,而且在漢末還被編倒成爲《道德經》。魏晉·王弼他即使不是外行,也只能是一個深受當時儒學思想教育的道學的半瓢水。如果他本身就懷有從儒學角度改造道學的思想,那麽我們就不好深說了。
我們如果不走進曆史的長河,就不會明白人類逐步離道失德以後,所幹的大量愚蠢之事和傻笨之事,遺禍千古,爲禍我們整個的民族啊!說起來是文人相輕,那可不見得是相輕,暗刀子、軟刀子常常比明火執杖更厲害,但是帶來的禍害,卻是整個民族的學術寶庫的不完整。有點奇怪,自從秦始皇發明了焚書坑儒以後,這個瘤毒就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大概造了這個因以後,就會有稀奇古怪的表現出來吧。
走進曆史,走進恍兮惚兮去體悟體悟,那麽你就可以看到,漢代的儒學界對曆史上留下來的文章進行了大量的加工整理,但是其中所尊崇的最高原則,那就是要獨尊。凡是影響獨尊的,就如同我們當年唱的一首歌一樣:go,go,給我讓路。什麽叫獨尊?其中就包含著獨立的采取惟我所需而進行取用。例如,連清代一名七歲的孩子都能提出質疑來的《大學》這篇名著,你們研究過《大學》沒有,研究過《大學》的作者沒有?那真是孔子的學生寫的嗎?從表象來說,我們在吟誦的過程當中,就可以看出這篇《大學》當中的文采深度、廣度,遠非孔子的學生所能撰著啊!其內容其實非常像黃帝思想的發展,但是因爲作者佚名了,但是她又有極高的價值。可以說,這篇文章是道學過渡到儒學的一個重要橋梁,她才會被漢代的儒學所啓用。因爲孔子的思想畢竟是志于道,德又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之一,如果不取用這一篇,那麽它的深度,整個孔子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好像就無法進行連接。
所以,站在曆史觀上來看《道德經》篇序顛不顛倒的問題,宏觀上一看,再細節上一看,哦,就可以看到,這個篇序顛倒以後,經緯就不好找了。一篇文章的作者,無論他是無爲的,還是有爲的進行創作,他肯定都有一個脈絡。爲什麽戰國時期的韓非也肯定是德篇在前,包括創立道教的張道陵,他用的《想爾注》也是德篇在前,帛書也是德篇在前,而偏偏到了漢末出現了道篇在前呢?漢代中期以前,在漫長的曆史當中,整個中華民族是黃老的道學爲治國、治民的主導曆史時期。
丹道學,以後有時間我還要講。這個丹道學誕生在哪兒?中國的道學,誕生在甲骨文誕生之前,中國的化學、冶煉學,可以說從甲骨文出現的時候已經開始在記載。最早期的甲骨文漢字中,就存在著我們民族古老的修真學。到了漢初的時候,還出現了應用黃老學說的高潮。那麽,如何才能壓縮減小道學這種影響力而實現獨尊,這是一個極其具有誘惑力的利益。
顛倒《德道經》的篇序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手段。什麽手段?叫抽梯子,拆台階。這就是顛倒篇序的原因。順序的顛倒就可以使人可望而不可及,沒有梯子和台階,如何能夠摸著這個道的大門而登堂入室呢?
顛倒篇序對學習老子的五千靈文,當然會造成天地懸殊的差距,那就是從此以後在整個道學學派當中,必然會人才稀少,人才丁零,而儒學就可以獨立于世。我倒覺得這個顛倒篇序並不是王弼的個人行爲,而是那個特定社會階段的社會共同行爲,包括了皇權行爲。那麽,將這個篇序恢複過來,恢複于原貌,會産生什麽效果呢?那當然是容易以德進道的。
我今天還剛剛聽到一個故事:中共中央編譯局出版社,就介紹了有一位帛書的研究專家, 60多歲患癌症,手術後說活不了多久,已經轉移了。才開始研究老子,但是自從開始研究帛書以後,很奇怪,他的病就逐步的好了;而且在邊研究的過程當中,還産生了許多的現象。他自己根據這些親身體驗和過程撰寫了一部方法一類的書籍,正在准備出版。大家想一想,這位專家如果研究的是王弼的通行本,能夠這樣快速自然、無師自通地産生這種現象嗎?“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只有有德而且還要淳厚,那才會成爲有道之子啊!沒有德怎麽通道啊?因爲這是逆運呐,不是順化唉。
我看你們在人龍網辯得挺熱鬧的,你說過三遍就算了,人家聽不進就算了,別辯了,人家能夠在道裏面進德,不要這個德的台階、不要這個德的梯子就能夠獲得大道,你還管他幹嗎呀?管他是邪道、歪道、岔道的,對不對?
但是,我們作爲真正的真把式,想當這個真把式,做這個真把式,來研究實踐《老子·德道經》,那麽承傳老子的思想,有這麽多的事例,有這麽多的考證,管它是陪葬品也好,還是曆史上傳下來的記載物也好,不都從兩個方面驗證了,應該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嗎?爲什麽還要去懷疑呢?爲什麽一定要悠悠忽忽地——似乎應該先證道再來修德呢?證得了嗎?“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赤子歸心啊,你不含德、含德不厚,怎麽可能啊?
有人說:“我已經有道了。”他不是有道,那不是道,那是術,那是法術,他掌握著那一點點。我告訴你:你就比他強,你別羨慕他了。他那哪兒叫道呢?那叫法術,那是一點小功能,那是一點皮毛,別把它搞混了。真正的道,不是他們說的那種道,也的確在曆史上很多人這套把戲都有。從整個漢代以後,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把法術當作大道來售賣、來賣弄,我們不要被忽悠了。
天門常開,地戶永閉
●第二問:
您說爭取學一章就同步在性命兩大系統中,變化升華一個層次,十三章裏面暗含了諸多的理與法,學習生死本章的時間裏應當達到什麽驗證呢?具體方法應該是什麽呢?
答:這個問題的回答,這一章的實踐同步也就是一句話:天門常開,地戶永閉,則離自生而進入益生和化生。如果詳細一點說,那就是心竅開,天門就容易開;心竅開,地戶就容易閉,明德知道立聖心,是天門常開、地戶永閉的基礎和前提。所以,聯系到本章的實踐就把握住這一點。請問:你的百會打開沒有?你的地戶按照我們以前要求的達到了會陰三角肌像鐵板橋一樣了嗎?現在是一個鐵板橋還是個泥板橋,還是個紙板橋?心的七竅開了沒有?開了幾竅?天人合一的大門敞開沒有?這就是檢驗的指標。先把這個真把式的弄開了,將紙糊的橋、泥做的橋變成鐵板橋、鋼板橋,那麽你也就會體悟到什麽叫心的生而沒有死地、精的生而沒有死地!如果在這樣的基礎上,你都見驗了,你還沒有感悟出來,你私下裏問我,我可以告訴你。但是,你如果沒有做到天門開而地戶還是稀泥一潭,連鋁板做的橋的要求都沒有達到,那麽請你暫時別問。要問呢,就得具有一定的條件再問。
當然,我最近也有一個計劃,爲了加強大家把這個鐵板橋真格地弄出來,在以前講過的一些基礎之上,還要送大家一點東西。但是有個前提,必須完全背通了整篇的《老子·德道經》以後。現在這個教學不收錢,但是我也要提個條件,你會背了我再送給你,你不會背我就不給你,把它揣在口袋裏玩。而且拿到的人、會背的人,你千萬別心軟,不要給那些不會背的人,以免糟蹋東西。當然,有些人會說我文化底子差,年齡也大了,記憶力也不行了,那就不傳給我了嗎?傳。但也同樣有條件,你把雙一章給我背誦出點名堂來再說。如果你連雙一章也難以記熟背下來,那麽就光背誦聖名聖號。但是,也要能夠誦念出個名堂來,才允許開口討口訣方法。
生而絕死的驗證標准
●第三問:
性靠悟,命靠傳(简体:传)。十三章以後性命逆反之變要同步跟上,在每一章節的理與法,怎麽能肯定自己實踐的方法對呢?
答:
如果真正系統地掌握了這麽多年的一些方法,按照上面所講的圍繞著天門常開、地戶永閉這個總原則,遵循老子的生而絕死,無死地焉,進行尋覓、歸納這些方法,每一章的方法我們都介紹過,檢驗的標准也都在其中。
正像僑居在美國的一位同仁所問的,他說:“您很奇怪,您的文章當中、介紹的方法當中,都有檢驗的標准。我在所有閱過這方面的著作當中,都沒有談到檢驗的標准。”因爲我們是動真格的嘛,怎麽會沒有標准呢,對不對?肯定是有標准的。但是這些檢驗的標准你都得要實現才能往下,也要你們去看,人家都能看出來,每一項、每一步都有一個見驗的指標,我們爲什麽看不出來呢?
性靠悟,命靠傳,的確是這樣。這一句法訣當中我們怎麽樣解析呀?首先要知道性靠悟就是前提,是基礎,沒有這個前提和基礎,你別看那個命靠傳,你把你的心識、後天的智識完全集中到了“命靠傳”這三個字上面,那傳給你也是白搭、白傳!我們如果不悟透這個修性,不悟透這個“性靠悟”,參不開這個性,你不知道心爲何物,心中的三個我是如何轉化的,不去實踐心修德道,心竅不開,或者只開一竅、一竅不通,禮德你不參開來,那就不行了。
我原來在國內的時候,就經常遇到有很多遠道而來的來問一些訣法的人。一進門,也很客氣、處下地讓他坐下,人家坐下以後,二郎腿一翹,就在那裏問:“唉,聽說這個命靠傳,請您傳給我這個命功的口訣,怎麽樣?”語氣好像很謙虛一樣,但是看著這個架式,那就好像我是在賣破爛似的。爲什麽?人家翹著二郎腿在那裏問呐!他“性靠悟”都沒過關,怎麽來“命靠傳”呢?修心就不過關,禮德就不過關,怎麽辦?如何傳?對不對?傳了就是禍呀!那就是種下了禍胎!因爲世間、俗世間的確就是如此。爲什麽在曆史上從漢代以後,道家的聲譽一落千丈?因爲曆史上就是如此,都是沒有先經過德的錘煉,沒有經過德篇的滋養,就直接在那裏辦道。
你看曆史上不就是有這種現象嗎?甚至一些不爭氣的道學者將修命的法訣傳到妓院裏面去了,使妓女掌握了命功的法訣,延年益壽還不說,而且還生意賺錢多多,壽享高齡,而且死了以後開館而驗,整個骨骼全部是黃金一般。將離生脫死的妙法弄成了下三流、下九流之術,弄成了供給人們宣泄情欲、性欲的工具,是不是在糟蹋我們祖先曆經八千年錘煉的精華呀?人們對此趨之若骛,使道學蒙羞,使道學教育始終沒辦法獨立地進行。
實際上整個道學在曆史上,一方面是受制于別的學派曆史上人爲的制約;二方面,就是來自于內部。從漢以後,由于篇序的顛倒,德學的不昌,從而使道學蒙羞。這些現象都屬于所傳非人、妄傳其道。因此,這個“性靠悟”一定要悟在前面,“命靠傳”放在後面,要在心修德道、有基礎以後才能談那些說一點那些“說著醜”的方法。而且我們也並不是沒談到,也轉彎抹角地談過不少。如果說把所講過的內容自己動手集中在一起進行思悟,理出這個脈絡,也就不難得出真知。當然還是得心修在前,心性修持大道生,單靠這個命你是不行的。就像曆史上那些妓女一樣,雖然骨頭都變成了黃金,她還是個妓女,她成不了道。所以,我們不應當片面地去追求。
三岔路口尋真種
●第四問:
學生實踐閉地戶已有四年,主動地斷淫身、泯淫念,精氣的複返、先天複返自在其中。但是學生很慚愧,感覺命體先天的變化太慢,內環境還很不合格,下玄關也沒開,性光也不足,此時該如何把握?有點吃不准,請求開示一下。
答:
這個現象下面還是比較普遍的。對閉地戶要全面正確地了解和掌握,千萬不要用主觀意識片面地掌握。
這個閉地戶,對它的理解要正確,它存在一種全閉、半開半閉、自如開合這三種狀態。在早期可以說普遍是要通過半開半閉過渡到自如開合,然後才能夠進入全閉。要順著這樣一個容易和細微的路程逐步地走過來,逆行而上才是科學。
因爲要生啊,你不生怎麽樣化呀?後天當中有先天,先天又能生後天,只是掌握它不在死地,那麽這個“地”,它是一個“不在死地”的關鍵,不在死地就要用這個閉。但是什麽時候用到了,爲了不處在死地,用到了全閉,或者半開半閉,還是自如地開閉。這個“三岔路口尋真種”,也是分爲階段和層次的。而且這裏面,在整個自生階段要依賴這個“自生”,自生而無死地,是煉精化氣的前提。不生怎麽來的氣呢?怎麽叫借假修真呢?所以你還要讓它生,還要讓它旺生,只是不要讓它處于死地。
你像這位同學他說四年了,時間不可謂不短了,但是爲什麽下玄關還沒有開呢?分析原因,不外乎一個是倉庫裏面不足,攝入的也不足;再一個就是主觀意識做了一個開關,障礙了這個倉庫裏面的氣或攝入的氣去化爲精。這個心理障礙有沒有?如果說有了這個心理障礙,作爲一個負擔,爲觀而觀,實際上相反限制了外閉內開。
我們知道,鐵板橋上面有三個孔,這個可以透露,叫老中小三竅,它往裏面開了,而往三岔路方向的閉了,那才叫得了生地而沒有死地。那麽這三竅不開,當還沒打開之前,你就還是處在死地之中。因爲後天不能化先天,不能轉化成爲先天。如何使它能夠生而且能夠回、能夠歸,外閉而內開,生于外而收于內,這是一個關鍵點。只有這樣,變化才能快。
一個方面要清除心理障礙,二方面在方法上要更加強化,從幾個方面來進行立體型地調整,使自己在心無死地和精無死地這兩個領域進到一個理想的狀態,在這裏面去靜覓、靜尋、靜待其中的長生變化過程,去尋到真種,內栽丹田。那麽,這個過程也就比較容易度過和完整地展現。
快十一點了。這個問題就簡單介紹到這裏。也不知道大家聽得有沒有味,講的在不在點子上,只好暫時先挂一個牌子: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謝謝大家!
錄音整理:誠信,赤子歸心,尊道
[
Last edited by 只管耕耘 on 2007/1/13 at 08:15
]
回复
举报
老庄
老庄
当前离线
积分
1001
发表于 2007/1/14 2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感谢,已经存档,请继续。
回复
举报
老庄
老庄
当前离线
积分
1001
发表于 2007/1/14 2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感谢,已经存档,请继续。
回复
举报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