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网站:道德知音:www.daode.biz
具体文字和音頻見: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wenhua/list_8_3.html
[center]熊春錦先生講《道德經》第一章(一)[/center]
[center]第一章 觀妙 [/center]
[center]講解一[/center]
[center](根據熊春錦先生2003-10-25講座錄音整理)[/center]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
大家周末愉快,非常高興今天在這裏相逢相遇,共同探討道醫學的有關問題。
今天我們講課的內容和共同探討的內容,還是接著講上一堂課沒有講完的部分進行闡述。我們要將《道德經》這一部萬經之王真正弄懂、弄通,作爲我們這一代人連接上古真人的一座橋梁,就必須對《道德經》誕生的背景、誕生的意義,《道德經》的曆史作用和現實作用,都有一個整體的、宏觀的認識。只有把《道德經》這四大方面的意義弄清楚,再來研究和誦讀、學習《道德經》,才能開辟一個比較順暢的直達《道德經》根邃的一條路。我在正式開講之前,爲了使大家能夠同步獲得所講的一些內容,産生真實不虛的效果,因此先請大家進入三調。
心身清靜運太極
這三調就是要進入一種狀態,先調我們的形,身體要整個符合松、靜、自然,甚至是無爲的狀態。這個放松包括了從外向內和由內向外的整體松弛,皮膚、毛發、肌肉、骨骼、心腱、血管、神經、心、肝、脾、腎、肺五髒和六腑都處在一種放松的狀態,使自已的心也處在放松的狀態,心不外想,意不外思,把呼吸調到一種自然的、悠長的、平衡的狀態。這樣一來,通過三調達到一種松、靜、自然的狀態,就比較容易感知到我所講的《道德經》的一些內涵真谛。保持住一種恍兮惚兮的狀態,來學習《道德經》,保持一種執兩用中的內環境就容易感知到《道德經》的真境,這也是讀經的奧秘,使我們真正切入到《道德經》內核的一種關鍵方法。然後保持住這一狀態,與剛才講的“天氣下降,地氣生升”融彙在一起進行聽課,一起討論《道德經》。那樣,道德也就可以幾十倍的提高,也就容易感知出言詞與語言文字之外的深邃的意境,理解道和德的含義,緊密地聯系它。請大家保持好這一狀態。
我今天對《道德經》的展示、講解,還是結合《道德經》本身的背景,對大全局反複強調一下,系統的討論一下。這樣有利于大家深刻的理解《道德經》。上次我講了,希望大家先學習《道經》的第一章——觀妙章第一;以及《德經》的第一章——論德章,也就是第三十八章。相信大家都已經初步把這兩章基本上閱讀了。在閱讀的基礎之上,我們再來共同探討它的意義,那麽許多東西也就一點即明,容易掌握。
宇宙本源光炁海
第一章之中的第一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這一章是《道經》的開篇。這一段開篇可以說高度地概括了道的實質、本義,闡述了道的博大精深,虛渺無形,既有又無。這是一個非常難以用語言所能描述和展示清楚的一個根本的現象、自然的本質現象。這個道可以說由于距我們的曆史時代很遙遠,但卻又進入我們的社會實際,非常地接近現實之中,因爲它無所不在,它也就在萬物之中,就在我們身體之內,雖是有名而不可見的。
“ 道可道,非常道” ,開篇第一句就將道的實質點出來了。道,就宇宙自然的本質而言,是可以講解、理解、知道、實踐的,並且可以在我們體內完成道的變化。但是這個道並不是平常的、世俗的那種道的觀念。因爲它具有雙重性,具有物質性。說它是物質性,是客觀存在于萬事萬物之中,存在于宇宙天地的環境中。萬事萬物的每一個角落裏,都能尋找到它的痕迹,它的深化力量,它的變化作用,它對生命和萬物的根本作用,都含在宇宙本源的光海之中。它既是一種極其巨大的光炁場,也是一種炁的變化無窮、奧妙無方。它本來是無名無相的、不可見的、不可以觸摸、也不能度量的物質。
人類社會曆史發展幾千年以來,對道的認識還是處在一種初期階段。因爲這個道,它的確是我們人類目前的智識、思維和物理學和其它學科研究過程中,暫時還沒有辦法完全展示的一種物質的本源現象、本源能量、本源物質。人類雖然將它逐步演化爲理義性的一種解釋,但是它的根本特性是無法衡量,也無法驗證的。只有在我們的內環境中進行實踐,只有在對宇宙大環境的同步求證過程當中,才能逐步地實踐與道的一種合真過程。
對于道,當我們建立了基本的概念以後,才能夠討論德。象形的模式,象、數、理、氣當中,以象的模式來描述。古人曾想盡各種辦法來解釋這個道,可以說象、數、理、氣這四大類方法,是比較貼切地展示這個道的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古人在象當中是用○--一個圓圈這個象,用○這個數來釋道的客觀存在性,用無極的理論來表述道的可闡釋性,其中的無極生太極,一陰一陽謂之道。當它演變以後,當它具有了一氣含三的陰陽太極模式的時候,也就是“有”。這個“有”可以運用象、數、理等模式來講解這個道,所以說這個道也是可道、可名的。必須用祖先們通過宏觀實踐來形成的宏觀理論、框架,將它表述清楚。雖然說是可道,但是它所表述的是非常道。
緊接著強調了“ 名可名,非常名 ”。道本身是無名,強名曰道,是可以被冠之以名稱的。道的概念,無論我們如何去強名,都只是一個概念,並不能夠全面地說明道的虛無之理,並不能囊括它的不可見性、不可名性,以及它的可指性。名而言,虛而無,從本質上可以說沒有什麽名,可以冠之名,也難以表盡不可冠之名的內涵。冠名之時,已經離開了道的本質。所以在闡釋這個名的過程當中,就用象數理氣的方法來闡述、表達它。但是要注意不要被局部的象、局部的數、局部的理、局部的氣的觀念把它束縛住了,一定要宏觀的、整體的對待道的概念,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不能自己建造寶塔尖,也不能自己去鑽牛角尖,將自己局限在“道可道,非常道”和“名可名,非常名”這個博大的闡釋道的框架當中,而將自己束縛在一塊小的局部的天地裏。如果那樣來學習《道德經》,我們只會進于一種盲人摸象的狀態,就會形成形形色色的解釋,而難以得到整體的綱要和整體的精神支柱,也難以在體內産生完整的道的轉換和變化。這對我們修養道德者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綱領,所以我們必須感悟這個特點,掌握這個特點。
對“可道、可名、非常道、非常名”,在進入之中後,應當很好地整體把握和思索。雖然“道”這個字,古人在定義的時候很有哲理,是由一個“首”,一個“走”字共同構成的。但從這個“首”的構造之中也可以參悟一些內容。比如說上面兩點代表陰爻;一橫代表陽爻;下面那個自己的“自”,就代表需要對自己體內心身環境,按照一種正確的方法、系統的方法去進行實踐,才能了解道、知道,才能得道、成道、了道。這實際上囊括了我們通過對陰陽學說的深入實踐和研究,並且走一條正確的路,來進入其中,才能夠通過實踐最後得道、成道、了道。雖然說後世演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字,很多書籍都有各自的說法,但是都不離陰陽,不離根本,也就是“ 一陰一陽謂之道 ”。這才是它的實質和根本。
“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 這兩句,是在更進一步展開前面兩句的定義,更加深化、細化的說明“ 名可名,非常名 ”的實質。“無名”的確就是陰陽未判時的道象,也就是一個○態、圓圈態,一種無極混元狀態。因爲在天地之始時,也就是現在科學家研究出來的宇宙天體學所講到的,宇宙是由初始的大爆炸才形成了整個宇宙空間。在這個爆炸之前,在這個一動之前,它是一種靜態;這種靜是一種無極混元態。那個時候可以說是無形無象,所以也就說它“無名”。道的本質就是無名,它蘊藏著一股巨大的能量,它是天地形成的一種氣機和能動力。當它演化成“有名”的時候,陰陽已判,形成了“名”。能夠表象的時候,也就是萬物之“母”。因爲萬物是在這個無名的前提下誕生的。
雖然我們對道的闡釋稱之爲無名,但是由于天、地、人、萬物都蘊含著道的質量,道的能量。由于我們沒有進入某種狀態,沒有與道感恪,所以才未能出現“象”;如果能夠出現了,那就是一種有名性、可描述性、可定義性的狀態,所以在這裏用“ 萬物之母 ”來形容道的一種變化氣機,一旦有了一動一靜之間,在這個動象之中,就能演化、分成、誕生萬事萬物。我們在內環境當中進行一種內在的求證,需要應用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樣一種狀態,去無中生有。
有很多人說我觀不到內環境,兩眼一抹黑,怎麽辦?實際上在內觀的過程當中,也就是對應“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一種內在道的顯現與呈現。一定要把握住內在身心的真清靜,把握住心裏面的無,你對無爲境大自在的感觸、感受就是真實不虛的,那麽這個無中生有也就很自然地在內環境中産生。當然這種“有”也是爲了歸于“無”而産生的“有”。有我們不能“戀”,還是要注意它反複的“無”,因爲只有“無”才是道。這正反之間的變化,可以說是一個相互連接的整體,需要結合在一起,對自己的心、對自己的身不調適到了一種無挂礙、無名這樣一種狀態,那麽對道的體悟和感知就無法了;那麽對外環境道的一些象、數、理、氣等表現,我們也就無法理解和感知。更不用說深入地進行系統的實踐,自然萬物是從道而生,萬物又是它本身內所含的道生成演化的,雖然所含道性有不同的系列,獨自各不相同的系統。但萬物都誕生在道的“無名天地之始”的整體之中,這個“無”和這個“有”,兩者之間可以說就是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宇宙自然的一種造化,造化是從無到有進行的一種順行變化。這一段也就是三句,可以說高度概括了道的基本象、數、理、炁可以闡述的基本內涵。
失道離德時空變
緊接著提出了“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些“ 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 ”,“無名”的特點和“有名”的特點。都反複的強調了在春秋戰國時期,那樣一個特定的時代,並且預見了後世曆史發展的長河之中,人類對道的解釋會出現衆多複雜的曲解與變化,所以在這裏就運用了重重的筆墨要來闡述道的實質。這一段文言文的文字包含的內容,囊括了整個上古時代、中古時代和春秋戰國時期之前的整個時間段。是我們中華的祖先對道的認識、闡述,是對整個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的一個高度融合性的一種表述。由于《道德經》撰寫的年代,正是從一個道治社會文化過渡到德治文化這一社會狀態之中。而在這兩個階段之後,緊接著又出現了仁治文化社會和刑治文化社會這麽一個模式的相互交織與替換,處在一個複雜的曆史背景之中。在道治文化時期的曆史階段,離春秋戰國階段已遠,從三皇五帝時期,延至東周、春秋這個階段是相當長的曆史時期。當時的人類和後世的人類對道的理解,因爲社會基礎文化的不同而對它的理解 也會發生較大的變異。在這樣的前提下,老子才毅然立定,將中華文化的上古時代、中古時代,也就是說人類第二個人紀和第三人紀的開始,這一段曆史背景下的道治文化狀態,將它濃墨重筆的聚在一起,撰寫了五千言。在這以前的時代,是一個道治社會,人們自然的聞道、修道、參道、證道,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淳樸的社會狀態。
當時的社會結構,馬克思學說當中也提到了被稱爲“原始共産主義社會”,是不是能夠完全描述當時的社會文化結構,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是從《道德經》所表述的對道的闡述和我們中華曆史文化對相傳下來的道治時期的文字記錄來看,這個階段的社會狀態可以說是十分祥和的,也是極其和平、安甯、穩定的。在那個時代,人們對道的實踐都是自然的,就像我們現在睡覺吃飯穿衣一樣,非常自然,成爲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時代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德治時代的時候,看看《德經》也就會知道。爲什麽要描述“德 ” ?要給德下定義,因爲社會文化曆史的發展,不僅經曆了道治文化的社會演變過程,同時也經曆了德治文化時代的演變過程,人們由于貪欲的生成和名利興起才離開了道治時代,從而滑到了德治的文化社會曆史時期。在這個德治的文化曆史時期後,隨著德的下滑,從而又誕生了仁治文化社會時期。
如果很好地研究一下曆史,這一切都在曆史之中。《德經》的開頭一句,就講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這句話從社會文化的整體背景來看,是屬于道治社會的尾期,還沒有完全背離道治狀態下的一種上德狀態。進一步演變下去,這個德治總框架之下又出現了一種變化。變爲仁的時候,那麽就很自然記誕生了仁治時代。
所謂仁治時代,就是聖人、賢人管理社會,形成了一個聖人、賢人文化社會時代的曆史時期。而且在這種仁治階段之中,雖然早期是聖人、賢人來主領社會的基本結構,但是隨著德的分解、細化,這些聖人、賢人的品質、內修的質量、外證的層次,內修外證的整體要素,都開始出現德性變化;所以緊接著出現了東周時代的“文攻武治”。這個時候已不是賢人、聖人之治,而是到了一種大雜繪的狀態,稱之爲“文攻武治”。由于德的下滑,逐步地隨著人類貪欲和名利思想的膨脹、增長,很自然地社會文化也發生了相應的演變。
在東周列國時期,這種“文攻武治”的仁治和刑治的兼有,也就相應的誕生了。爲什麽又要誕生刑治呢?這是因爲“文攻武治”的人,沒有賢人和聖人的內在思想品德,沒有聖人、賢人的道德水平和能量,不足以影響整個社會,就必須借助于一些具體的禮法條文的制約性。這個特點在德篇裏可以看的非常清楚,所以說這種仁治與刑治,也就叫它法制,兩者結合著經厲了這一段曆史,在整個封建社會時期,在離德、離道、失德以後,由仁、義過渡到了禮,靠禮靠智來治世。最後退到了現在整個世界上的一種道德的最底線階段。這個底線是什麽呢?就是缺乏對道德的誠信,連最起碼的誠信也不具備的時候,那也就是社會文化的一種最後階段。這個在《道德經》裏也談到了,“ 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所以說我們現在處在整個世界的道德底線水平上。這個時代法制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階段,已經處在頂峰上,還在砌台階這樣一種狀態,法律條文可以說堆如山,越多離道越遠。象西方,如果將法律的書籍堆積在一起,可以擺滿一個偌大的房間。要是一個人呆在裏面,如果不留下空隙,很快就會窒息。因爲實在太繁雜、太細了。但是西方的文化的特點和特征,決定它沒辦法找到法制在不斷地完善、建全,登峰造極,而社會治理上越來越糟糕的現象。老子在二千五百年前早已看到了這個階段,洞晰了道德文化演變的總趨勢和總規律,所以才有這麽洋洋灑灑五千文字,深刻地進行表述。
高頌道德複歸曲
對《德經》的理解,要緊扣住曆史時期的演化(剛才講到的一些演變過程)。不難看到,大至社會,以及我們體自身內的變化,都是處在一個不容我們自己掉以輕心的狀態。雖然我們現在處在“忠信之薄,而亂之首”的道德底線這樣一個狀態之中,但正如《道德經》第四十章裏所說的“ 反者,道之動 ”。如果人類真正的“得一”,那麽這個道德底線的轉化也是必然的。“反”也,就是一種循環的意思。無論是社會,還是我們人類內環境,只要能夠轉換氣機就會出現。而且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以及在二十一世紀尾期這個階段裏,世界各國的科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都在開始大量研究中國的古文化、古哲學,得出了許多結論。可以說他們已經從我們祖先的這些道學思想裏,從道家文化的這個整體框架之中,已經吸取了許多我們自己都沒有認識到的精華,並運用它推動著他們社會的變革。而我們自己相反卻守著金山不守,還沒有認識到《道德經》裏所描述的這個曆史社會道德演化的規律性。
我們在自己內證的過程當中,觀之于內和觀之于外,再加上讀經典、讀經文,給我們智慧的開啓就能奠定良好的基礎。縱觀曆史,上下五千年,就很容易映入我們的眼簾,觸及我們的大腦,使我們正視對道德的認識。人類可以說是從有道到失道;再到有德,然後再失德;最後才演化到禮德的內容這樣一個整體框架之中。從道、德、仁、義、禮,一步步地丟失。隨著貪心貪欲的生起,隨著名利思想逐步地深入到靈魂之中,不斷侵蝕著心身;不僅僅侵蝕到每個人的靈魂,而且也侵蝕著整個社會,使道德逐步地、一步步地下滑,最後到了一種“ 忠信之薄 ”的狀態。人們沒有任何信仰、沒有任何信譽,沒有任何誠信,不畏天地、不畏自然、不畏法律,我行我素,失去了起碼人生的准則,連做人的起碼誠信准則也丟失了。
在這樣一個曆史時期,可以說整個人類社會都出現了這樣的現象,這是曆史進程中的一種必然。當我們站在曆史的高度上去閱讀、拜讀這部《道德經》的時候,我們心中的疑惑還會有沒有呢?應該是消失殆盡。我們會充滿信心的看到“ 反者道之動 ”,這種氣機就處在我們這個時代。所以有的賢者就預言,道德世界必將在二十一世紀在世界上重新出現;東方的道德文化必將在世界傳播弘揚。這是對我們這一代人的幸運。因爲物極必反。無論任何事物,當它走到一個極端,注意反向的運動和變化,可以說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現象。這種現象不足爲奇,是一種自然的總規律。
我們處在這樣一個“反者道之動”的曆史時期,也可以說是我們的幸運,是我們的福慧。所以我們在觀察社會、觀察整個世界的變化的時候,不要爲這個迅速的下滑而感到驚奇,這是道德文化的一種總趨勢。我們的立足點是要放在如何弘揚、繼承我們中華的傳統道德文化,把這個曆史的鴻溝填滿、拉近,使我們自己和使更多的人去返仆歸真,歸到道德文化的本源上來,建設我們自己、建設家庭、建設社會,興旺整個民族都道德化,甚至影響到整個世界,這才是我們不枉來此一生。不僅我們自己對道德學說要弄懂弄通,並且進行社會科學實踐;而且也應該形成一個個的能量場,這個場稱之爲“道德場”。這個場必定富有場性的德能,德的能量,才能夠使我們釋放出道的能量。我們現在只有通過德才能同心步入到道,離開了德,你的證道、求道、得道、了道都是空話。
從整個社會曆史的演變規律來看,也是個從上滑到下的過程。剛才講了道、德、仁、義、禮、智、信,現在到了信的階段。那麽相反,也必須要有一個從信開始返歸于德的過程。這個“信”是忠信,是每一個人靈魂深處都具有的。因爲道德生萬物。只是每個人心裏這種道德含量的多少,和後天補充、學習、豐富、聚合它釋放量的多少,各有不同。先天所帶是主要的因素,後天的結合、補充、與聚合,也是不可分割的基本因素。只要兩者完美結合在一起,我們才能盡快使自己的信德立起來,使智德盡快地形成。有了信德、智德的基礎,禮德就容易去自覺地遵守。心裏建立起禮德的基本框架,而且隨著禮德的規範,智德、仁德就會複歸于我們的心身。心、肝、脾、腎、肺在這種五德齊備的狀況下,它們是相通的。你的德具備了,道氣也就直接滋養你的五髒。這種德能首先在髒相方面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管是青龍、還是白虎、還是朱雀、還是玄武,都會在體內真實不虛地見到它。這種五行一齊備,對天地氣運的規律變化,你才能感應、相應、同步,才能進入那種天人合一的狀態,才能品嘗到真正道的味道。只有玄德、只有上德,才能自然地與道同化在一起。這個道德的離散,那麽人體內環境當中也就無異于一具行屍走肉。現在看起來人類雖然還處在道的底線上,但它也是天地自然大道對于人類的一個扭轉契機,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去完整地分析我們的曆史,洞察道德史的演變過程,從而把握其中的機和尾,一體地調適我們每個人自己的內環境。
作爲修養道德者來說,我們每個人對道的認識、對德的認識,首先要樹立起一個正確的理念。什麽是道?什麽是德?如果沒有建立起一個正覺、正念、正識,如果你對道德的理解、你的思悟還是錯誤的,是背離曆史的,是偏離自然真理的,如果你還處在這個底航線的話,那麽作爲修養道德者,作爲研究中國曆史,實踐道醫學也好,實踐修真學也好,就很難真實不虛的産生。所以不能背離了這個總框架、這個主線來空談道德。一是要結合我們的曆史,二是要結合社會,三是要結合自身,這樣才能真正全面地繼承中華道德文化,並且加以發揚,才能真實不虛的在我們內環境當中,在我們的心身之內進行科學地求證。當然這個求證不是盲目的求證。
前幾次我提了一下,學習、修養道德,理氣學說和理形學說也會獲證。理氣學說和理形學說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特色的東方科學的精髓。爲什麽這樣說呢?因爲理氣學說是道德文化系統中有別于其它各種哲學觀的獨到之處。這個理氣學說充分體現了《道德經》中所闡明的道生一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樣一個道的演化規律作爲理論基礎。這個理氣學說抓住了宇宙深層的萬物生成的根本物質——氣,是探索一切真理的理論和方法的科學。而且幾千年以來,可以說上萬年以來,一直從上古到遠古、中古時期,大批的祖先們都是以這個理氣學說,在自己身體內進行實證,從而認識生命和宇宙的一種方法。這種理氣學說雖然具有肉眼不可見性,但是它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和實踐方法。我們曾經將它稱之爲“慧觀科學 ” 。理氣學說是在慧觀下産生和形成的系統理論和方法,正是因爲它具有系統理論性和方法性,我們才把它稱之爲“理氣學說”,或者稱之爲“理氣科學”。
我們打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傳統中醫學。在傳統中醫學的理論與方法中,可以說都是慧觀科學的姣姣者。神農、華佗、扁鵲這些前輩,在內慧觀和外慧觀方面,都達到了慧觀科學的顛峰。他們的故事給後代,特別是那些不能實踐慧觀的人們留下了許多神話一般的奇迹。例如神農的嘗百草,傳說他的身體是玻璃一樣透明。每品嘗一種草藥,都能看到中藥的走向在體內經絡裏面的運行,在髒腑裏面的氣化過程,因而給中藥記下了各種不同的藥性。他通過這些品嘗和觀察,給各類中藥進行了定性。這一定性就爲後人在治療疾病的上運用上,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既然藥性具有它的氣,也有它的理;有的是補,有的是泄;有的帶信息。這個理論體系實際上是慧觀下的內觀觀察而建立起來的,後人沒辦法理解。傳說中把神農形容成爲透明玻璃一樣的身軀,實際上就是指的他慧觀當中的內觀。在我們的道德實踐隊伍當中是不是會有這樣的人呢?也是同樣會有的。當真正嚴格地按照科學的方式方法,把自己的穴位練開,經絡練通,內環境有丹、有神以後,也可以嘗嘗一些草藥,自己去感應一下,也就同樣會有“神農嘗百草”的自我實踐、體悟和體會,它並不神秘。當然是要能進入這種狀態,要靠你的德行、內練的深度才能步入其中。象扁鵲見桓公,病在肌膚,病入骨髓,病入膏肓,這些望而診病、治病,就是一種外慧觀。我們祖先正是因爲擁有這種內慧觀和外慧觀,才達到了當時科學的顛峰。
中華文明耀全球
就像國外的有些科學家所斷言的那樣,西方世界所運用的科學成果大部分都源自于中國。我們中國古代的許多發明和發現,都遠遠早于西方科學,只是我們自己沒把它當作寶貴財産。但是這種慧觀下産生的理氣學說,與現代科學家觀察到的一些道的比值性變化,帶有道的本質性、本因性的一些變化因素,能夠幫助我們形成、構成理形學說。可以說理氣學說是一種靈感思維,是一種系統性的靈感,是一種既有系統性、又具有生動性的潛意識思維。它是在定觀和慧觀融爲先天狀態下的場應,是系統性的科學,必須要通過實證才能形成,並且才能鞏固和提高。
什麽叫理形學說?理形是指誕生于理氣科學基礎之上的形態科學的一種同步,是指在慧觀基礎上,通過對肉眼可見、身體可感、通過儀器可以測試的事物,進行同步一起研究,從而形成了一套認識自身和宇宙的理論和方法。就象祖先們遺留給我們的陰陽學說、河圖、洛書、易經、五行、甲子、幹支、九宮八宮、鬥建十二月、氣運學說、氣化學說、髒象學說、經絡學說等等的理論和方法,它們都是我們東方科學文庫的寶藏。我們東方的理形學說,既是先天慧性的産物,是後天知識的日積月累,是聰明才智和邏輯思維的疊加,所以我們把它稱之爲理形科學。理氣科學是理形科學之母。例如中國古建築學中的長安皇城,這個建築古迹就是根據八卦九宮圖而建的九門這種模式,也就是在慧觀中對大腦氣脈結構圖形的全部外用。實際上在中國傳統建築學當中,蘊藏著極爲豐富的理氣學說基礎上的理形科學成果。
這種傳統文化延續到當今,在我國民間流行的風水學說,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歡迎,可以說風靡全球。前一段時間,德國國會議員都發表議論,說德國的經濟基礎、經濟現狀的發展滯後,是不是跟風水學有關?因爲美國人幫他們所建的這所國會大廈,不符合中國的風水學原理。由這件事可知,在國外對風水學的應用已經比較重視。這是我們祖先文化的一種寶貴財富。德國議員所提出的這個疑慮,當然是有這個因素在其中的。因爲他們的國會大廈設計了一個玻璃的、圓形的球體,完全透明性的;而且這個大廈的中央,又是一個螺旋的樓梯旋轉著上升,這樣氣場效應的大氣使整個大廈的氣不能凝聚,很快被這個螺旋形的樓梯旋轉而離開了建築物。在這裏我們不深入談這個問題。但是從我們古代文化的理形學說所蘊藏的至深道理,可以看到在世界上,人們都是越來越重視中國祖先留下來的古文化。再例如我們繼承的傳統中醫學的理論方法,雖然有些重要內涵被被刪掉了,但如果按照現有的傳統中醫學的理論和方法而言,同樣是立足于理氣學說基礎上而誕生的,它是人體生命形體上的理形科學。
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大家都知道,他就曾經說過: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爲基礎的。那就是希臘的哲學發明的形式邏輯體系。我經常提到的西方科學,實際上就是一種邏輯思維模式,以及通過系統的試驗,才有可能找出因果關系。西方科學不外乎這兩點:一個是邏輯體系;再一個就是系統的反複試驗的試驗體系,最後從中找因果對應關系。愛因斯坦曾經說:在我看來,中國的聖哲學沒有步上這兩步,那是用不著驚奇的。因爲西方科學這些發現在中國古時已經全都作出來了,早在數千年前中國古代全部都驗證過了,遠遠走在了他們的前面,做在西方科學的前面去了。作爲科學巨人的愛因斯坦,他的驚奇和不驚奇的答案,我覺得可以理解成爲:他當時並沒有全面了解到中國文化中理氣科學和理形科學的深層內涵。
因爲這一點,在我們自己內部當中,到現在還沒有真正形成一種共同的認識。因爲大量的研究者和繼承者對道的文化系統,和道的文化系統當中的關鍵性的理氣和理形這兩大科學系統,將它活生生地、非常殘酷地隔離開來,完全回避和不承認理氣學說,只是單純研究和分析理形學說當中的內容,只取其子,而不顧其母。所以許多研究成果只憑主觀意識的推斷和想當然的判別,使自己的研究方向離道越遠。自己也難以認識真正的東方科學的真面目。我們的祖先經過長期的內證實踐和社會實踐,揭示了既高度協調統一,又盡善盡美的哲學框架 ---- 理氣學說和理形學說,只用一副太極圖就將這種哲學框架完美地組合于一體之中,構成了東方科學的堅實基礎。這種陰陽生萬物的東方科學理論,使我們中華民族在曆史上曾經出現過高度發展的鼎盛時期。
我到現在還記得,恩師當年曾經說:你只要熟讀春秋,你就能夠知道整個曆史,認識大道。人類就是在一部春秋史上因果的反複,由中國到世界的同時演化。到現在我們感覺到這一提示,對于參悟《道德經》,參悟我們整個中華的文化曆史,使自己的心和身處在一個相應的位置來縱觀它是極有幫助的。而且對這整個世界的書籍和研究,也能夠做到心定意甯的。因爲以史爲鑒,以這個曆史爲鑒,一是可以展開其中的因果。僅是一部春秋史就能夠將整個世界這一個小小的地球村上面複雜的變化,演示的比較清楚。
恩師當年另一個提示,就是說唐宋以前這一個時代,雖然進入了仁治和刑治這樣一個曆史社會變化時期,人們是在靠仁、義、禮來管理社會。當時的社會文化還沒有丟掉根本,也就是說沒有丟掉理氣學說這個根本。理氣科學在當時可以說還是盛行一時的。當時的文人墨客、諸子百家研究理氣的蔚然成風,有一種好古的習慣。在這種社會裏,各界人士普遍進行著內證與外印,也可以說是誕生我國古代天文學、理法學、氣象學、數學、物理學、文學、 人體學、中醫學等等各業鼎盛的基礎。隨著曆史的發展,由于人們的物欲越來越強烈,名利思想的膨脹,貪求心的日益滋生,距離自然平常之道也就逐步的遠離了。當然還有曆史上封建王朝的制約性和其它因素的綜合作用。
在這樣一種曆史背景之下,理氣學說逐步就轉到了隱傳的狀態,逐步地退隱山林,深藏于民間。但是祖先們在曆史上通過理氣學說和理形學說高度結合在各門各類、各行各業、各個領域所創造的科學成果,雖然爲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做過巨大貢獻,從而保證了中國古代大量的發明創造,才使我們民族長期處在世界民族之林之首,名列于前矛(這是說在古代,不是指的在近代)。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們自己的確沒有很好將祖先們的發明創造的科學成就繼承發展下去;相反,我們祖先研究的成果,卻被西方廣泛地接收並且發展,因而就推動了西方科學的系統發展。
象英國有位著名的科學家在《中國科學技術》這本書中就提出過,世界發明的大多數來源于中國,中國是世界發明的搖籃。他在書中列舉了二十六種重大發明,都是在中國誕生的,並且在傳入歐洲以後,推動了西方的産業革命。他曾經說:中國的這些發明和發現,往往都超過了同時代的歐洲。特別是在十五世紀之前,更是如此。如果我們翻開曆史,我們自己也不難發現,曆史上理氣科學和理形科學,在我們古代社會中的逐步發展和應用過程,又逐步的失道、損德、離德現象,以及社會整體的逐步離德,也是一種甚深的互因互果的必然關系。
正是在中華道德文化系統受到一種壓抑的時期,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成果,比如上邊所提到的二十六種重大發明,在西方卻得到了承認。西方的研究模式,正象愛因斯坦說的,實際上他們那種模式爲什麽我們祖先沒有采用?是因爲我們的祖先早在幾千年之前,就已經在道的高層次上,早已超越了僅憑西方邏輯思維模式那種系統性的反複試驗驗證因果關系的方法,西方這種科學模式必將會走進死胡同。正因爲我們祖先早已超前數千年,越過了邏輯模式這一步,因而才誕生了理形學說框架,以理形學說爲整體的這樣一種陰陽結合在一起的完整科學模式。這也可以說,是道在德的這個文化基礎之上,深入進行內證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這樣才把握住了自然規律,與自然大道能夠同步,才促進了社會結構生産力的發展,科技、科學水平的發揮,就能夠切入到一種自然狀態。這種文化的基礎,也是誕生四大發明和其它衆多發明的源頭,並使中華民族走在世界民族之林前列的一個根本前提。但可惜的是,近代這種理氣學說和理形學說,不斷地在被我們自己進行否定、分離和破壞。如果能夠將它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那麽我們中華道家文化的這個系統,將會得到全面的恢複。
我們中華民族在二十一世紀走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重新崛起在東方是毫無疑問的。這要看我們對《道德經》的理解,對道德文化系統的繼承和發揚,是否能夠真實不虛地去實現、去落實。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內環境的道德文化系統的認識、認同,從現在起就必須高度重視這個理氣學說和理形學說,將它完美結合在一起,對自己進行德的內在的建設,建設你的信、建設你的智、建設你的禮、建設你的義、建設你的仁,使這種德處在分離狀態的松散的五種德性,能聚合在一起,真正地變成爲上德,從而自然地注入到道的狀態之中,完成返仆歸真的證道、得道、成道、了道。這是我們研究《道德經》、學習《道德經》,並用在實踐的一個根本目標。逐步完善我們自己的人格,先從賢人標准修起來,達到內環境道德基礎的廣泛、全面、真實建立的前提之下,用這個道、這個德,貢獻給社會,貢獻給國家,貢獻給整個民族,甚至貢獻給整個世界。
[center]熊春錦先生講《道德經》第一章(二)[/center]
[center]第一章 觀妙[/center]
[center]講解二[/center]
[center](根據春錦先生 2003-10-29講座錄音整理)[/center]
今天我們講《道德經》第一章。請大家首先進行三調(略),然後在狀態中聽課。
道生天地萬物母
有的同學提出來,希望進一步將道經第一章帶著大家深化一下,在這裏用這種方法--我們解讀《道德經》的方法,是運用道的能量來展示,運用道的基本要素達到反樸歸真的一種誦念方法,必須與心靈的感悟緊密結合在一起。如果你掌握了這些方法,並且能夠正確運用,無疑就掌握了一把進入道德經這個巨大寶藏的開門之匙。如果只是運用西方科學的讀書方法、學習方法來解讀這部道德經,那麽前進的速度將會非常慢。我曾經跟幾個同學談過,道德文化與西方文化,東方科學與西方科學,存有非常大的差異性。現在我們很多文化領域與西方式的文化同步了,西方文化取代了我們東方文化。比如我們現在拿到的這一本《道德經》書,它就是按照西方的排版方式來排的。那麽當我們讀的時候呢,是從左到右,是搖著頭在讀。這個搖頭呢在中國的道德文化史上稱之爲否定式,而按照古版的排版方式,應該是上下排版,從上到下閱讀一本書,這稱之爲肯定式。也就是說當我們讀到這些書的時候,經常頭往上擡往下點,是使自己的身心內部處在一種肯定的狀態。對,有道理,讀了這一行的時候,從上往下一看這一句有道理。而西方的排版方式,讀一行你就在搖頭,說不見得。你就把自己的內在的自我意識放在第一位,不會主動去肯定道德文化下誕生的文字篇章所內涵的深意,當然這也可以說是一個笑話,更深的意義在那呢?由于我們的頭部在左右晃動的時候,兩側的胸鎖乳頭肌刺激了頸部動脈的化學感受器和壓力感受器,使我們大腦的供血供氧水平處在波動的狀態,因而影響我們大腦對文章的肯定和深層次的感悟。但是我們東方文化的豎版,當你在閱讀的時候,頭部是上下點動的運動,這一運動呢,實際上有利于腦脊液的循環。直接營養大腦皮層整個大腦腦組織的液體,稱之爲腦脊液,這個腦脊液從到腦循環到脊髓,然後又從新循環到大腦之中,當我們頸椎這種前後運動的時候,可以充分的啓動整個脊髓的氣機和血液的循環,使大腦裏面處一種在容易進入靈悟狀態的運動模式,領悟和掌握文章的實質。至于說肯定和否定那可以作爲一個笑話來說。但是就這一點,就是說從大道德本質炁的原理在我們身體裏面的運用來說,而中華的道德的文化每一個細節,特別是古代時代都是緊密地與道和德聯系在一起的一種理形科學,這種理形科學我們在各個環節我們都沒有保持住,相反被西方科學所替代了。我們在研究一個事物,認知一個方法的時候,我們必須與道的本源、德的實質,與氣機的原理緊密地相合。那麽呢,我們才能夠增德而進道,這個道是可以用一些方式類比的方式加以闡述的,是可感知的,但是卻不能用現代的文字,用我們這一個社會環境和空間背景環境說的非常明白,說的非常清楚。這也像以前的曾經講過的,我們生活在二維空間的動物無法理解三維空間,它沒辦法理解三維空間的人,但是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卻同樣也沒辦法去描述和形容四維空間、五維、六維,甚至十幾維德空間。只能是用一種類比的方法來闡述這個“可道”--這個“道”,這也就是可道德一種含義。當然老子作了一種深化,就是說,這個道是一種非常道,並不是我們兩維空間所能看到、所能掌握、所能完全明白的。
道是一種自然的、根本特性、以及能量。這個“道”正像後來許多人能夠進入道的空間環境,或者說接近這個環境所作出的大量解釋,對自己的心感體悟用文字做了許多表述,想把這個道闡釋清楚。但是由于涉及到每一個人德的厚度純度、身心變化同步性高低的制約,所以就産生了許多不同的解釋和學說。
對這個非常道的“道”,要想理解它,感知它,並且在某種程度上能明白它,就必須跳出心的束縛,跳出身的束縛,跳出這個三維空間的屏障。而且要冷靜地認識到,雖然我們能夠突破本身的屏障,進入到四維空間、五維空間,或者六維空間、七維空間,但是我們對道的解析、領悟,對道的體悟還存在著量級的不同,範圍的束縛。所以說,要真正能夠到達宇宙核心去體悟、感悟、心悟、靈悟這種道的最本源的自然環境,對她的能量以及其它不可描述、不可言狀的衆多物質和衆多特性,還是很不容易的。不能描述是因爲我們受到了文字的限制,受到了三維空間屏障的制約。要等到人類都能突破這個屏障的時候,才能夠解釋好,並接近于道的認識。
老子在對道的深邃理解與認識的前提下,在開篇第一章,就將“ 道可道,非常道 ”提出來,明確地告誡所有閱讀者和後來者:不要輕易去解釋這個道。我們對道的認識必須要通過自己內部的實踐,通過身心的解放,與自然化合後突破三維空間的制約,才能更好地理解這個“ 可道 ”和“ 非常道 ”。對道的理解,對她的命名,也是同樣的道理。“ 名可名,非常名 ”,雖然我們可以用一定的文字,用一定的方式來表述這個道,給她命名、定名,但都是一種強加的方式,並不能完整的囊括道的全部深刻內涵。所以我們在認識道之後,在求證道的時候,千萬不要把自己固囿在一個小範圍內,封閉了自己的心,閉塞了自己的身,不能跳出內環境這個小天地,那就只能簡單的、局限的、自作聰明地去解釋這個道。雖然命名爲道,也只是一種“ 可名 ”的狀態,但更要知道那種“ 非常名 ”。
大道本來就是無名,無象,無聲,無音。可以說,在三維空間所有的詞彙、語言都沒有辦法對這個“道”來定義,只是爲了使人們能夠進入道的環境狀態,進行同步變化升華而才不得不強名的。所以我們在解讀的時候,要用心身去感悟“道”,既“ 可道 ”,又是“ 非常道 ”;既“ 可名” 又是一種“ 非常名 ”。老子在這裏是讓我們每個讀經的人通過這句話,將自己的心和身這兩個主觀意識對自己心靈深層真我的封閉展開來,爲他讓開路。也就是“ 我退位,吾登台 ”的含義與作用。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如果把陰我的場性強加在認識道這個方面,而不能突破 “可道”與“可名” 的制約,那就不可能真正認識“ 非常道 ”和“ 非常名 ”,那麽對道的認識就難以進入佳妙的境界和狀態。只有在心裏面、在理念上建立起基本符合道的正覺正識,運用道的能量場衝開你的大腦皮層,使大腦中深層次的陽我和真我與道親近,解除陰我對真主人的封閉,那麽讀好《道德經》也就不困難了。
跳出陰陽歸道根
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兩句話上面,要仔細去體悟,聯系自己的內環境實際,反思自己是否超越出了陰我心的制約?是否把身場敞開了?再去認識這個道的定義和命名。如果這一步做到了,那麽對道的感悟感知也就顯得清靜了。因爲你衝破了自己心的制約和身的制約在理解老子的提示,就能理解道雖然“ 可道 ”,但又是一種“ 非常道 ”,並非我們肉眼所能見到的,也不是後天思維所能理解掌握的,後天主觀意識對道只能一種封閉狀態。衝破了這個封閉,在那種先天無爲狀態下再來深入理解、體悟、感知這個道氣,道釋放所外顯的德性,使我們身心中耗損而缺乏的光炁得到補充;把我們的心身與經和道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不要生吞活剝地將她後天意識化,而是要采用一種開放式的方法來閱讀它、理解她,這樣才能真正掌握她。
“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是在前兩句的基礎之上對道的深化闡述。在道還沒有名稱的時候,也就是天地最原始的一種狀態,是整個宇宙還未形成的狀態。這個“ 無名 ”,也就是太極未生,還處在無極之前、陰陽未判那樣一種狀態。因爲道本身就是靜,一旦一動,那就到了陰陽狀態;陰陽狀態雖然也是道,但難言道的真性。等到“ 有名 ”的時候,道已經演化成了萬物之母。這就是我們爲什麽要用太極進入到宇宙核心的道理。這種狀態的宇宙核心實際上還是肉眼可觀的物理狀態,已經成了萬物之母;但是我們在其中沐浴的、吸收的,卻是“ 無名天地之始 ”的物質,是這裏面深含的一些最符合自然本來面目特性的一些物質。
“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正因爲上述這些特性特點,所以才需要我們在無心無欲的狀態下去理解,去接收,去感悟其中的妙。這個無欲的狀態,就是開放自己的身場,開放自己的心場。做到身心兩無,後天不動,用你心裏的陽我、真我場性,用心身開放式的狀態,使每一個穴位都打開,每一條經絡都能自如運轉,每一個倉庫都接收和儲存與道親近、與德相容的物質。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才能品嘗到道中的真正實質。
“ 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是說的後天狀態。簡單的解釋就是:在後天狀態當中,你能夠同步的學習和感知,能觀察到與在無欲狀態下所觀到的妙相結合的一些現象。這些都是道的産物,雖然其中都含有道的竅妙、微妙的積澱,但是如果不通過無欲去觀這個妙,而是退到後天有爲狀態下去觀,你就沒辦法掌握這些積澱的訣竅。通過這些竅和門,再返到無欲狀態下去觀其妙。只有觀到這種微妙,才能進入玄妙。在有爲狀態下對微妙的感知,可以說是進入玄妙的一把鑰匙。在有欲的狀態下,可以說滿眼所見,整個身體所觸到的,都是後天的東西,都是道的一種氣化、物化。雖然裏面也含有大量道和德的元素,但是她演變在什麽地方?她的變化樞紐在何地,在什麽位置?我們單憑後天的主觀意識是難以捕捉的,必須要在微妙狀態下來觀,這就是這個“徼”的妙用。只有把握住了微妙,才能掌握好、體悟到“ 有名萬物之母 ”這句話的實質。道一動契機,無論她是順變還是逆變,只要能夠把握住這個契機,就能一步捅穿太極弦,到達“ 觀其妙 ”之中。這兩句話是在告訴我們,應當如何體悟自然真道、自然大道。
最後老子將這兩種狀態歸納總結爲:“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這一段話的意思我們以前都講到過。無欲的“ 觀其妙 ”和有欲的“ 觀其徼 ”只是異名,從根本上來說,從“ 無名 ”到“ 有名 ”,從“” 天地之始 ”到“ 萬物之母 ”的演變過程中,變動的初始狀態這個前提下,來參悟、來把握、來體悟、來感悟道的真理。你在無的狀態、也在有的狀態下來觀、來體悟、來感知,用你的心靈,用你的慧性去參悟它。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心靈感知,兩種不同的心感體悟狀態,前者可以直觀其妙;後者捕捉一些類似于靈感的狀態和現象,再進入到無欲狀態。把這兩者都把握住了,也就是“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在理解和閱讀《道德經》過程中,一定要調試好心的狀態、身的狀態,進入到無爲之境,更深層次地把握兩個玄,從微妙跨過太極弦。這個微妙實際上也是玄的外顯。所以我們在有欲的狀態下能感知和捕捉到。但是要保持一種清靜的狀態,一定適宜的環境,而且要維持住、保持住,那麽前面的這個玄就能捕捉到,而且也能常常心感體悟到,從而進入到更深的“ 以觀其妙 ”這樣一種敞開式的身心環境之中,真實不虛地沿著這一條正確的路徑,進入到道的淺層次環境去觀、中層次環境去觀、深層次環境觀以及本源層次環境中去觀。這樣你就可以突破三維空間、四維空間的制約,五維空間甚至多維空間的制約,直接去感悟、體悟道所帶來的變化,這就是 “衆妙之門 ”。
“ 衆妙之門 ”可以說是後來誕生的千種方法、萬種方法的的根本。必須要經過她,經過這兩重妙、兩種玄;觀一個妙,觀一個徼,再經過這兩重玄而到達道的境界。我們可以放眼看看,世界上存在著多種方法來求證、想認識這個道,但多是不得其門而入。方法雖多,成千上萬種、數萬種之多,各個民族都在運用各種方法想去認識它,了解它,掌握它,運用它。但是在所誕生的種種方法當中,由于對微妙、對徼的掌握,對無欲狀態的掌握,都還沒有解決,非常可惜,有的連這個門也沒有參悟到、掌握到。所以說要想真正進入道德的大門是非常難的;要達到“ 玄之又玄 ”,進入“衆妙之門”來體悟大道,體悟厚德之所在,破解道德之謎,進入道德的世界,離開了無欲和有欲這兩者科學的緊密結合在一起,觀察其中的徼和妙。離開了這個前提,要想了解道的實質,就是永遠難以實現的。
萬經之王垂千秋
用老子這一段對道的高度概括闡述,就可以很自然地去評價我們後世的不同文化曆史時期的狀態。比如在人治文化時期,在刑治文化時期,以及在現代的法制時期,由于人類離道太久,喪德太多,能真正把握住這個徼和這個妙的方法領域的,可以說已經寥如寒星,不多了。一旦把第一章“ 觀妙 ”的內容真正吸收好,消化透,在我們心裏真實不虛地掌握它,理解它,這樣才能以這個綱達到觀妙的狀態,從而能夠進入“ 衆妙之門 ”;這樣我們就容易深層次地展開,也比較容易進入道德文化,進入道德場性之中,進入更深的理解和覺悟。
以上逐句將“觀妙第一章”給大家講解了一下。對我的講解,大家可以有自我的解悟、領會和體會。因爲畢竟《道德經》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萬經之王。世界上只有稱之爲經的文章才能萬世流傳。因爲稱之爲“經”的文章,都是跨越了太極弦的障礙而記錄的一些綱領性內容,所以她的生命力無限,生命期與宇宙同體。尤其是《道德經》,她是直接參破了整個宇宙內在的有欲環境的制約,而直解整個空間系統。這樣它的生命力、她的寬廣博大性是無所不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道性,全部都囊括在其中。所以說她的生命力必將是世界上最遠久、最長久的一部經文,也必將會成爲整個世界所掌握的一部經文。無論是從她誕生的起始,還是就她對人類的作用力而言,其生命力可以說是最廣泛的一篇經文。要想把她講解得十分清楚是非常難的。必須要在自己心身內真實地驗證,要與本身的內在環境道性的強弱和德行的深厚密切相結合起來,才能將她說出個一,還不能到達二,也不可能到達三。
各種各樣對道的解釋,對德的解釋,都受到了一個最大空間的制約,就是三維空間的制約。所以很多老師們常說:“ 不可言,不可言。道不可言 。”爲什麽不可言?就是因爲我們受到了這個空間屏障的制約,沒有現成的語言和文字來解說、來細說。雖然有些東西可言,變成了文字,但是人類毫不客氣的把她的絕大部分劃定爲神話,判定爲迷信。因爲大多數人們沒辦法通過對道德的研究、實踐和修證,正是缺乏這一個根本的環節,因而他們無法進入道德的真境,處于對道的無知狀態,所以才把她劃定爲神話,確定爲迷信,我們沒辦法、也沒必要去指責他們。
我們是在進行跨越時空曆史和消失的時空壕溝,而直接去驗證道德經的人,體悟道和德實質的人,對這種現象只能以道的胸襟、德的厚載,來包容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現象。只要我們自己是在腳踏實地的進行著德的積累和道的親近,那麽余願足矣!當我們內環境的德能場、道能場確實提升以後,你的道德場能影響力才能産生出來。在早期,我們的內德不足,內德不全,道德之性所含的量沒到達相應的層次和級別之前,我們雖然有了一個衆生心,但是暫時沒有很大的場性能量釋放出來。在這個階段,就應當抓緊對道德的靈悟,對道德的認識。對道德的認識領悟,全在這一部《道德經》之中。只要我們真正進入了《道德經》的場性和意境的時候,那麽展現給我們內環境的天地,也就跨越了所有的後天障礙,能夠極爲迅速的回歸到本源上。
這個空間界本身在宇宙大爆炸初期,在形成整個宇宙的時候,道的能量離散和德能的離散,雖然都在這個“一”之中,變化是一起的;但是由于量級的不同,厚薄多少的差異,就構成了所謂的上三界、中三界和下三界。我們還要抽時間進一步介紹三界的道德內涵和實質,使大家真正能夠實現《道德經》所講的直趨“ 衆妙之門 ”,通過這個門到達上三界的真常之性,真道的境界;不能局限在一個小框架之中,而在中三界耽誤我們對道德根本性的認識。 空間界也是多元性的,多層次性的,它的質量、層次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我們深刻領悟《道德經》所闡述的這部分綱領內容以後,准備抽時間結合一些現象,對客觀存在的一些空間原理進行介紹,來深化對道德經的理解。
[center]熊春錦先生講道經第一章(三)[/center]
[center]第一章 觀妙[/center]
[center]( 講解三 )[/center]
[center](根據春錦先生 2OO3-12-20 講座錄音整理)[/center]
道演萬物源核心
[center][/center]
有位同學問 :如何掌握整部《道德經》?首先要建立一個系統論,也就是一元論,就是道,就是無。建立起這個系統論,才能理解、掌握《道德經》的更深內涵,使我們的心身融彙到宇宙根本狀態中去。要達到這個目的,不僅要遵從一元論的系統論,而且要在閱讀和學習時,對每一章的解悟都需要掌握這個特點。我在開始時提到要運用象數理氣來掌握學習《道德經》,可以用旋極圖之象來表述《道德經》的真實內涵,一個零,零中間一點;除用一個旋極之外,再用太極來理解第一章和第二章,解悟它的複歸。有這樣一個直觀,我們在討論徼和妙時,用旋極表達這個意思。旋極中間是什麽?它就是核心一點,是綱要。明白了旋極圖的原理,對我們了解第一章、第二章,甚至整部《道德經》,都具有綱領性的指導意義。
第一章所闡述的要點主要是道的演化,也在告訴我們如何去體道證道。第二章講的是太極的順變生萬物以及它如何從太極複返歸道。這一正一反 ,順變逆變之間的氣機在哪兒?在衆妙之門內。如果進不了這個衆妙之門,要想把握整體《道德經 》是非常困難的,更不用說高效率地進行理論和方法的實踐。綱沒有掌握,目就難以展開。
第一章是 《道德經》的一扇大門,在複習過程中,一定要把大門摸著,登上台階,推門而入。登堂只是掌握“ 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的基本概念和意思 ,“ 有欲以觀其徼 ”是在登堂推門而入 ,登堂而坐的狀態。真要入室,就要實現“ 無欲以觀其妙 ” ,把握這一點,你就能夠觀衆妙,在“ 有欲觀其徼 ”的基礎上步入觀衆妙 ,這時才能說是進入了室中,而不是停留在門堂之內。
要實現登堂入室 ,就應該站在相應的高度,建立在一元論、系統論的觀念上來把握和學習這一章。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建立理性指導的基本框架,再往下談《道德經》常常會是豁然開朗的感覺。當然,這裏也有緊密的理論聯系實踐的一個過程。“ 常有欲以觀其徼 ”, 這“徼”裏的微妙就發生在我們身心中的點點滴滴之中,這種微妙我們往往不能發現、掌握、運用、展開。
剛才有同學談到自己體悟的兩個事例,可以說這種事例在座的每位同學都有,就是因爲大塵心蒙蔽自己 ,或者說沒有開動主觀能動性去把握和求證這個“徼”,結果擦肩而過,當面錯過,丟失了“徼”這個鑰匙的機會,這在人的一生中比比皆是。要把握理悟,首先要掌握“徼”,用這把鑰匙來打開這扇大門。要很好總結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微妙,是否真正理解了微妙,把握了“徼”?是否運用得科學、深化、自然?對這個“欲”我們要正確把握它,它並不是說的貪欲。“ 常有欲以觀其徼 ”之“欲”,是一種後天意識活動和存在 ,是一種正向性的欲望,而不是邪氣濁氣非常濃厚的後天凡識凡見。這個“ 有欲 ”,就是《靈悟法》中介紹過的正覺正念正識正知。建立這種正向性的理念,才能把握住“徼” ,若還是“滿腔大塵心,雙眼昏昏然”的話,這個“徼”肯定當面錯過,一輩子不斷吃後悔藥。一旦我們建立起正覺正念正識正知之後,這個“徼”就貼近太極弦了,很容易産生微妙。如果基礎階段心身練習進入符合、接近道德的狀態,形體比較松弛,心胸比較開闊,雖然“有欲”,但接近了太極弦,這個“徼”就會不斷地、明顯地、反複地出現在身心中。
圓中一點衆妙門
我們如何從離太極圖中央較遠的位子接近到中央 ,從太極弦的陰波深線、陽波尾巴的地方,更快地接近中央位置,這是我們基礎工程的關鍵。總結一下,自己現在還處在太極圖哪個位置?這可以檢查出自己實踐《道德經》的差距。衆妙之門在什麽地方?從象上而言,就在太極圖中央,在旋極圖中心圓圈上。用圖象來表示,這圓中一點是什麽?也就是衆妙之門。再從內證到體內來看,什麽是太極弦?什麽是中脈?什麽是陰陽魚眼?什麽是太極弦的中央? 衆妙之門在哪兒?在心!觀心得道, 衆妙之門。關鍵是如何修好心,這是一把通向玄之又玄、通向德、通向道的最簡便的捷徑。看一看太極圖,檢查我們處在陰陽的哪個位置?.我們平時的飲食起居,思想思悟處在陽魚的哪個地方、哪個位置?接近衆妙之門沒有?是靠在陰波和陽波上,還是按《道德經》給我們指示的方便之門,直接接近中央修中、處中、用中?
第一章將無極旋極和太極的整個妙用,囊括于這麽短短的一段話中 ,我們要在運用和展開的時候,無窮的奧妙就在其中。這個鑰匙人人拿在手中,實踐在心裏,這個衆妙之門就能輕輕地把它推開,並且能夠順利地登堂入室。把握整個道妙和淳德的機要,一切都含在第一章。
當我們高屋建瓴地在頭腦中建立起一元論的系統論和方法論之後 ,再學第二章就會感覺到很輕松?心的理念處在太極圖中央, 看破太極,把握旋極圖的中央,再來觀陰陽,必然會有一種非常輕松的感覺?如果真正産生”八風吹不動”的心態,如果心真正處在中央,那麽一定會“八風吹不動”,隨緣應萬物。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抓住自己內環境的衆妙之門,並進入其中,而不是單純如何觀徼,如何觀妙。如果我們現在的理念還處在太極陰陽魚某個遠離中央的位置上,那就要化大力氣快速接近中央。結合自己內證的三元系統,哪些部分已經接近中央?我們的心識、正見、理念,哪些方面已經接近中央?這就是破迷之門。
衆生爲什麽迷呢 ?迷就迷在不知中的重要,若即若離地對待中央,對待自己的中脈。我們體內中脈是否重要?這個中上又隱含了多少中?上丹田之中,中丹田之中,下丹田之中,下面玄關竅之中,上面天門中央的中,我們在內修過程中是否建立起了這個理念呢?心的關鍵在中脈之中,而且又在上下之中。事物就是就是這麽巧妙,這麽無情。無論前後、上下、內外,你只要觀之,它都在中。所以說這個“ 衆妙之門 ,觀心得道 ” ,誰把握住了它,誰就能真正掌握實踐《道德經》的金鑰匙,也就會處在太極圖的中央位置.隨著你心身的三元變化,很快就會出現旋極狀態。在旋極中,無極中的那點精一,那個真我、真實的我,一定會對你的身心産生根本性變化。
根據這個原理,綱領性地對我們本身進行系統論剖析 ,就可以避免盲人摸象的弊端。在複習時很快在頭腦中確立起這種正確理念,這樣在邊討論的過程中,實際上也就是在證道、悟道,在實踐這個真道。如果還象小孩子那樣在邊緣玩,你就太遙遠,對內修來說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把握妙門的心,將後天陰我趕快置換爲陽性能量作主宰,與陽我相同狀態,將正覺正念確立起來,率領同化陰我,那樣所有法的妙用,無論是上丹田、下丹田,由于抓住了中間關鍵,抓中間帶兩頭。對內環境也是這樣,你抓住中間的衆妙之門,把它真正證出東西來,證得真實不虛的時候,什麽性功之難,命功之苦,都會煙消雲散。
心門一開萬門暢
可以說觀心得道 ,心門一打開,此門一開,萬法皆化爲至簡至易。這就是捷徑,也就是能夠頓悟的妙用法門,並不複雜。但是人們常常將中央這個心的參悟成爲陰我,被幾十年形成的意識門牆所禁锢封閉。誰能夠破這四堵牆?哪怕打一個狗洞鑽出來也不賤。關鍵是能夠破,一旦破了中央心中後天的四堵牆,使你的“ 常有欲 ”進入這個觀衆妙,就如探囊取物。關鍵是衆妙之門的探索、把握與進入。如果把握住了這個心門 ,再來看“ 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中所包含的那種博大意境 ,無所不包的狀態,我們就會不得不感歎:老子站在非常高的位置上來展現整個自然萬物本源,就會産生甚深體會和感悟。在這樣的狀態下與衆師印心,與整個宇宙、與衆生印心,也就顯得非常簡單。問題是這個衆妙之門是否真的找到了嗎?拿到鑰匙進去了嗎? 體會到了登堂入室的道味嗎?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結合我們本身的內在實踐,反複去看、去誦、去念、去深化。
《道德經》的文字中載有強大的信息量,而且通過我們的加注講解,這個能量的釋放有如海浪一般奔騰、直瀉而下,進入你們身邊,你們的心靈。研究過佛學的都知道,經文如果經過老師加持,加上原著作者的所有能量,是不可名狀、不可形容的。
爲什麽讓大家常常去讀 ?在讀中怎麽去把握無欲觀妙和有欲觀徼?如何參出衆妙之門?留一段時間給大家複習,就是希望每個參與學習的同學都摸到自己的衆妙之門,拿到觀徼的鑰匙,進入大門,無欲觀妙觀衆妙,進而登堂入室,真正地將身心融彙到《道德經》的深刻內涵中。無論是在我們體內的天地、這個小宇宙狀態中進入,還是在宇宙大環境中整體化合,有了這個門,這把鑰匙,並真正掌握它、實踐它、使用它,反複強化它,那麽整部《道德經》不用往下講大家也就進入其中了。所以說第一章是綱,一旦人人舉起,所有目也就明白了,沒有任何玄,沒有任何妙。只是許多人只有經過反複的變化、實踐、思悟過程,才能比較全面地掌握這一章的內涵,所以老子才費筆墨一章章往下演,演理演法,強名言道,不得已而爲之。希望每一個同學都避開這個不得已而爲之,所謂一層層的、按部就班的、從局部的積累而達到整體的這種模式去體悟道德。從象上來說,不要按照由點到線、線構成面、面再構成體,從這點進去突破兩維、三維、四維、五維、六維空間,都從點上直接穿過去,進入多維空間、高維空間也就不是很難,所難的就是這顆心、這個中、這個竅。經過實踐走過來的人回頭再去看看,當初爲何不從點上走呢?多可惜呀!浪費了幾年時間!
我們現在強調 《道德經》對我們內證的重要作用,就是希望大家不要繼續後悔下去,不要繼續在太極圖邊緣上,在陽魚陰魚裏面流連忘返,盡快找到中央的衆妙之門,並且把它擴大,取其一點突破,使它變化爲旋極圖的中央。同時掌握“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欲以觀其妙”,把這幾個關鍵真實不虛地把握住了,那麽下面的一切話都是多余的。所以這個綱領、原則和前提,要真正在我們心中建立起來、強化起來,並且全面展開,從點上直穿而過,穿破多重的門戶,也就是“ 得其一 ,萬事畢 ”。這個“一”把握好了 ,一切就煙消雲散了,重重迷霧,千門萬法,就會溶解到無影無蹤的狀態中。
剛才用幾個圖象來談論道德經第一章 ,也可用數來分析試一試。這個理剛才通過象展開講述了,對這個氣,心氣和精氣的作用,天地之氣的理念,五德元素相互作用和關系,同樣都能分析。我們借這個機會,應用象數理氣分析證道的鑰匙,也可以加深對《道德經》的理解思悟。展開的目的是爲了集中,在建立正確綱領系統的觀念下展開,這種展開與“把所有格子都爬完了,才得出所有的格子都是方的”結論要強的多。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位老師收了三個學生,他們從來沒有見過花生。一天,老師分給每個學生一袋花生,拿出其中一顆花生剝開來向學生們提問:“是不是每顆花生米外都有這層紅顔色的衣?你們都給我找出答案!”第一個學生把整袋花生都倒在地上,每一顆都剝開來看,對老師說:“老師呀!我發現每顆花生米都有花生衣! ”第二個學生把好的壞的花生各分一份,都剝開來,然後對老師說:“老師!無論是長得滿的還是扁的,花生米外面都有花生衣!”而第三個學生他采用的是一另種方法,他將三顆米、兩顆米、一顆米,扁的、爛的,每樣都代表性地找出一顆,剝開五顆花生,拿給老師說:“每顆花生米都有花生衣!”老師問:“你都剝了?”他說:“不用都剝,我選了五種具有代表性的就都明白了!”第三個學生用最簡單的方法付出最少的勞動力,解決了帶共性的問題。我們學習實踐《道德經》,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大腦中只要有綱領性,對《道德經》內涵的方法論的實踐只要取其一足也!
世間萬物 ,有什麽不是道所化生?不是德所滋養?任何東西都沒有逃脫道德的制約、化生、長養。在方法論上,你要高度掌握好這個“一”,不要每顆花生米都剝開用手捏一捏、搓一搓。是否有這樣的實踐者?對每一道方法都去試驗,癡癡迷迷,抓住不放;就象猴子進了苞米地搬了一個又一個,到最後手上只有一個,因爲它手上多了夾不住呀!生活中很多形象比喻對我們開悟理解道德實踐極其有利。一方面要分析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要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綱舉目張式的新的學習方法。說是新的,其實是多年反複強調過了的,只不過這次我們是展開升華一次。在今天的複習過程中,借用這麽點時間與大家談一談,建議每個人對《道德經》的學習,要理解、掌握、實踐好第一章這個綱,作爲確立我們道生觀實踐的綱要。把這個確立起來,再來複習其他章,其中的體會是必有所得的,進入理想境界的同學也會明顯上升的。
[center]熊春錦先生講道經第一章(四)[/center]
[center]第一章 觀妙[/center]
[center]講解四[/center]
[center](根據熊春錦先生 2003-11-07 講座錄音整理)[/center]
今天開一個周末的“PARTY”(聚會),祝大家都能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今天非常高興,因爲今天同時是我們這塊“道醫天地”滿月的紀念日。自從“道醫天地”建立以來,確實成了大家非常溫馨的家,使我也就能及時跟大家見見面,在空中聊聊天,談一談道德的內容,談一談《黃帝內經》的內容,共同學習提高。
打開門窗迎光明
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道德經》。我們前面幾課談到了理論,現在需要將自己調整到一個比較良好的狀態。因爲中華古老的“道德文化”是一個巨系統,這個巨系統必須要通過兩種科學的模式,才能夠真實不虛地接受、學習和了解,並且掌握它。所以,首先得將我們的身和心調整到符合“理炁科學”的框架內,符合“理炁科學”要求的狀態之中。在這種狀態之中,再來學習和實踐“道德文化”的內涵,這樣才能將“理形科學”當中所存在的更爲深刻的內涵解析出來,並且加以吸收和轉換。所以還是希望大家搞好三調,調好自己的形,使自己的形體與自然相連沒有障礙。也就是說要把我們形體上的門和窗打開,使它敞開,在這個家中能將自己的身和心都敞開,把門窗打開,來一次高質量地換氣,對我們的身體進行通風換氣。注意將你的百會打開,雙手的勞宮穴打開,雙足的湧泉穴打開。想一想,注意將任脈上的重要門戶膳中穴打開,將肚臍眼“神門”拉開,將自己的夾脊穴打開,就象兩扇門一樣左右拉一拉,用意念去把它打開。我們身體這些看不見的生理系統,有一個極爲重要的關鍵,就是說它是由我們的意念所能調控的。我們的主觀意識對形體這些看不見的生理結構,具有可控性、調適性;這些可控性和調適性是隨著意念力量的大小,而有比較明顯的差異。用意念進行調控是完全可以達到這個效果的。只要你注意了,並且去這樣做了,就能産生不可名狀的生理、生化效應和作用。把這些圓圓的門左右拉開以後,再想一想把全身所有的窗戶都打開。也就是說把全身 365 個穴位都整體想一想它的分布位置,雖然你可能不知道這些分布,那就整體式地想它全身無處不是穴,無處不是竅,都把它放松打開,這樣有利于在講解《道德經》的時候,都能獲得一種不可名狀的狀態。
這種調適調節,也是在實踐《道德經》第一章裏這樣一句話:“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個 徼 落實到我們身體上,也就是這些穴竅門窗,這些經絡。通過這些可感、可知和不太容易捉摸的穴位、經絡和氣,體悟一下這個 徼 在我們身上的微妙。要學會這種體悟和感悟,否則就沒有辦法達到“玄之又玄,衆妙之門”的狀態。不保持這種狀態,要想研究《道德經》,學習《道德經》,實踐《道德經》,那就是一句空話。所以對形的調適,首先重在對體表的穴位、經絡,進行整體的開放性的調適。再深化下去,對身體的肌肉、骨骼、神經、血管甚至全身所有的液體,都要把它們調到松、靜、自然的狀態。因爲“有水必有氣”,所以對體內液體的調適非常重要。
光有形還不行。也就是說把握住了穴位和經絡,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還要把握住其中的液體。有形的水是血,是神經液、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淋巴液,全身所有的水分,稱之爲“體液”。人爲什麽會有氣?可以說與全身的這些水有密切的關系,水的流動速度決定了氣的旺、盛、衰、弱。體內的液體流速過快,使氣不可留,不可存,容易丟失;體液的交換流動過于緩慢,會使氣滯存、氣塞、氣閉,不利于健康。
“有水必有氣”,這在“外環境學”、“風水學”當中是經常遇到的。其實,我們的身體也跟風水相關。大道一理,觀之于外而知內,觀之于物而知身,道理是一樣的。在水流、河流彎彎曲曲似有情的環境裏,依山傍水,山明水秀那種生氣盎然的環境裏,我們會感到非常愉悅快樂,心情舒暢。爲什麽會産生這種感覺呢?這是因爲彎曲之水前有生氣。這種氣滋養了山水、青草、樹木,從而使它們得了旺盛的生氣,才會使我們感知到了這個氣的存在,所以産生了愉悅的感覺現象。我們的體內如果調節得好,不過份緊張,也不是過度松弛,處在一種中和的狀態,那麽體內的氣也就處在一種生旺、長養的狀態。
對調形要緊密地結合道德的原理來進行,緊扣著這個總的原則,來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相結合,那樣我們的形身也就容易調了,容易達到比較和諧的狀態,與場性外環境相交流,相溝通。這是對形體的松、靜、自然的要求,應當掌握好,才有利于研究和實踐《道德經》。
調整心身歸于一
在這個前提下,去想一想如何使主觀意識這個陰我退位?如何使深層次的陽我、真我出來主事?如何保持這種大自在的狀態? “我退位,吾登台,無爲境,大自在 。”催一催內環境與整個自然和道德的同步化合,抓住根本來調節自己的心身。在掌握好理炁科學妙理的前提之下,經常關注一下這個狀態,再來研究《道德經》,相信許多不解之迷,難解之迷,難解之情,通過保持這種狀態,而能進入一種真實不虛的心感體悟。這樣常常能夠解析真意、本意,同時也能促進我們體內三元系統的變化。無論你是強身健體、治病療疾、聚氣煉丹,還是窺探人生或整個宇宙奧秘,相信在這一狀態之下,就比較容易獲得一種系統性的開發和應用。
我們這次的聚會,是爲了開得更好、更利于大家共同去探討《道德經》,請大家堅持這種狀態,保持住這一狀態,然後再來學習探討《道德經》。對《道德經》我們已經花了一定時間,對道篇和德篇的第一章作了多次講解討論,但是意尤未盡。有的同學提出說還是看不懂,還是讀不懂,有的字意、詞意還是難以理解。所以我們今天把重點調整一下,再深化一下。
由于“道經”的第一章和“德經”的第一章,是整部《道德經》的綱領,百讀不厭,百看不煩,反而越讀越有滋味,越讀心胸越開闊,越讀對整個自然的感知,對道德的理解更爲深邃。所以對這兩章我們要將全身心融彙在其中,真實不虛地去心感體悟,心靈神悟。這兩大組織系統和物質系統,有爲系統和無爲系統,都要同步地、深刻地去了解它和掌握它。
由于很多人對文言文的理解、解讀能力比較差,再加上前人在解讀《道德經》的時候,也有很多錯誤之處,所以增加了學習的困難。爲了避免大家受誤導的影響而走入歧途,我在這裏再把這兩篇逐字逐句地進行講解,稍微展開一下。也可能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
自古解經人多許
觀妙章第一。“道可道,非常道”這六個字,在曆史上也有不同的斷句。首先談《道德經》的斷句。文言文以及經文,在古代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要靠人的靈感思維去斷句,去標識。拿來現在出版的《道德經》和其他的經典都可以看出,這種標點各有其說,其實反映的是每個人對經文、對文言文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不同的作者用他的主觀意識所作出的判定,所加上的標點也就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在解讀的時候,不要受印刷品文章當中標點符號的制約,要能夠跳出來,逐步去學會不用標點符號,而用自己的潛意識,憑自己的靈感思悟進行斷句。當然,在早期還是可以依靠這些標點作個拐棍,依著前人的經驗,借鑒他們在解讀中樸實性的經驗。像 “道可道,非常道” 這六個字,有的在“道”字後面打個逗號,有的在“非”字後面打個逗號。不同的斷句出來的意思的深和淺、廣和窄,是有很大的差異性。所以我們不能盲目的接受,要真正讀懂,還有賴于我們深層思維的解讀。其他語句也都是一樣,都要自已去品悟體會。我在這裏也不劃條條,不劃框框,建議大家用不同的標點符號去讀一讀,也許感覺就自然的不同,那種靈悟的開發也就會出現不同。
開篇第一句就點出了道,我覺得這個“道”字後面是應該點一個逗號。因爲要突出重點,開篇就是要突出這個“道”的內涵和意義,然後再來闡述它,表述它。“可道”兩個字呢?也就是對“道”的一種說明,是說道可以表述,簡單的理解就是這個意思。再看“非常道”,“非”字後面打一個標點,後面是“常道”;這和“非”字後面不用逗號的讀法意思是有差異的。這個“非常道”就總體而言,它闡述的意思是說這個“道”,不是一般平常道理對“道”的表述。先在字面上把持起來。有的人在“非常”後面打一個標點,在後面立起一個“道”。這些都可以去感悟一下,體會一下。綜合起來看這些斷句所表達的深層次意思,可能在我們的靈魂中,在大腦皮層,在大腦質層,對這句話的那個感覺,對這個“相”也許就容易建立一個框架。
當你一旦感悟到和撲捉到妙徼以後,那種全身性的意念融彙在宏觀宇宙之中的感覺,那一生都沒有體悟過的一種不可名狀的現象,就容易比較真實地出現在我們內環境當中。解讀這一句的時候,要掌握一些訣竅和方法,這會有利于我們加深或者逐步加深理解,從而達到自然地解悟、頓悟開來。把這些方法結合到自己平時誦經和學習過程當中,對研究《道德經》這一“萬經之王”,尋根問祖,是有幫助的。
雖然“道”可以用某些方式表達,但是可惜我們是在低維空間,對于多維空間的事物、現象、物質的表述,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也同樣有這種深切的感受,所以也就用了“道,可道,非常道”這麽六個字,來表述道的根本特點。不要用我們這個三維空間的意識去曲解“道”的根本內涵。因爲“道”確實是太博大、太深邃、太廣泛、太細致了,沒有任何現成的理論方法能夠將它完整地描述出來。雖然可以從某一個角度運用三維空間的思維和語言來形容它,作意識上的形容。但是一定要明白,我們所研究實踐的和得到的成就,其實是非常小,只是世俗間的一般認識。也就是說,不是我們三維空間、低維空間世界裏所完全能夠擁有的。三維空間所擁有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僅是局部性的,不是道的全貌。
要想知道“道”的全貌,必須要通過解放我們的心和身,溶合到自然大環境當中去變化,才能逐步地體悟轉換,重新再造,完成補充我們內部的德;通過這個德完善,再達到道境。這個“道”並不是一種常道。“常道”是太極順旋轉的演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象,四象生五行,這樣演變下去而展開來的,這是常道演化的一般規律,越演化就越複雜,越變化就越多越龐大。這個“道”它雖然在極爲高深的空間之中,但它就是一,就是○,就是一種不可表述的信息。我們三維空間的意識、知識和文字難以簡捷地表達它,但是它的能動性、能量性、可變性又是極爲宏大的、根本性的。說它是物質也好,說它是生命也好,總而言之,“道”在這裏要告知後來者掌握的,就是一種最樸素的、最簡單平易的,是構成整個宏觀大宇宙天地人的根本原動力。不能把它局限在從某一點上,某一理念上,某一個狹小的認識上,或者說某一段只言片語上。
可名非名皆在心
“名可名,非常名” ,這是第二句,同樣也是六個字。這個“名可名,非常名”是對上面“道,可道,非常道” 六個字的延伸。如果世人能夠掌握它,那麽它也就可以“名”。雖然這是給了一定的名稱,或者說是解釋,但是也不要用後天意識去理解,不要把它局限在三維空間,不要把它局限在有爲狀態,不要把它局限在主觀意識領域。
跟上面所說的道理一樣,雖然給了它以命名,但不是一般的名,這個名可用也不可用。因爲這個名無法包容那麽豐富的信息所蘊藏的內涵。我們到現在爲止,科學發展到現在,也還無法用一種名詞或者一種方法來涵蓋道的豐富而巨大的信息量。所以,道雖然可名,但是一定要超越這個名的局限性,因爲它不是常道之中、現實之中人們所理解的名。要超越、超脫這個“名”,不僅是在身心上超脫,在理性認識上,在對文字的解釋上,都要解脫出來。不爲相所惑,不爲肉眼所見的文字、耳所聽的語言所封閉、所束縛,這樣才能比較准確地去把握住這個“非常名”。否則,很容易陷入一種咬文嚼字,擅斷道德的可悲狀態,違背了作者的本意,距離真道相距十萬八千裏。
爲了進一步說明這一個問題,老子繼續展開來,談到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個“無名”,延續到了非常久遠之前,在人們沒有文字、沒有語言來表述它的時候,那它就是一個“無名”的狀態。當我們再深化再參悟它的時候,可以明白“道本無名,道本無言”那種狀態;那種狀態、那個環境只是一個開始。什麽是“始”呢?如果簡單的說,“始”好像是一個開始,但它又是一個根本,是一個最樸素、最原始、最初的一種狀態。在那個洪荒之前,它就客觀地存在著,宇宙大爆炸還沒有形成,這一動的動式還沒有産生,可以說就是個“始”。這個“始”字左邊是一個“女”字旁,右邊再加一個“台”字。在《解文說字》裏,“始”是有“女之初”之意。也就是說,女性還在發育之初之始。所以“無名天地之始”也是在指“道”。“無名”在這裏也是描述“道”還在不具備名相的時候,也就是宇宙的根本。
“有名萬物之母”,這個“有名”指的是什麽呢?也是指的這個“道”。無名也好,有名也好,實際上都是對“道” 的理念概念的表述。“有名萬物之母”,就是說天地是萬物,整個宇宙都是“物”,“道”就是宇宙天地萬物的“本”,是根本。它一動便産生了淳德,但它仍然還是一種“道”。雖然說它是萬物之母,但它就是“道”。將這個“始”和“母”連起來,它對我們了解這個“道”,體悟這個“道”,修證這個“道”,卻是很重要的。在天地未生之前,在宇宙誕生之後,這麽刹那之間的變化,經曆如何的震動?你震動在大宇宙之中,還是震動在你的心?還是震動在你的腹?道的這種演化、變化與你內環境之間的關系怎樣?你如何從這些文字當中去感應天地自然對我們內部的再造?如何回歸到淳德、玄德?好好思悟這些問題對我們是有幫助的。抓住了道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這個根本,建立起一種信念,一種信心,一種哲學觀,一種思維觀,這樣有利于我們掌握分析的方法,來體悟“道”、感悟“道”,從而知“道”、進“道”,從而證道、得道、了道。沒有前面這幾句話深刻地闡釋道的根本,我們就無法掌握方法,也沒有辦法親近它。
在道和德上,如果我們真實不虛地感悟到了,覺悟到了,你就會建立一個真正的正覺正念,也就不會被世間眼花瞭亂的各種學說弄得神魂顛倒。“道”就是這麽簡單,很樸素,任何語言形容都是多余的,只需要我們的心和身進入其中去實踐、體悟、感悟,感而遂通。“千江有水千江月”。“千江有水”,就是說,你體內能夠産生道性物質,有這個炁,有這個德,千人、萬人、億萬人都能見到“道”,證到“道”。“萬裏無雲萬裏天”,是說那怕相隔萬裏,只要心頭沒有烏雲遮蔽你的心靈,沒有烏雲阻擋你的身軀,當你的心和軀體處在一種沒有雲霧遮障的時候,你徹底解放了自己的內環境,那就是一片湛湛藍藍的天。天是不會變的,所以變是因爲我們的心離道了,身閉塞了,德性德行缺失了,所以才無法進入那一種狀態,去實現感而遂通,進行系統的、深刻的實踐。如果我們在一些問題上,在這些認識上能夠提升自己,把握住對道德的根本性認識,建立起一個正確的理念和信念,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去悟道、行道、證道。
無欲有欲觀妙徼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個“故”是承上啓下的助詞,可以譯作“所以”、“因而”。“故”指的是什麽呢?是說要了解這個“真常之道”,這個“道”的本意,這個“無名”,這個“有名”的本來面目,就需要“常無欲”。這個“欲”字,可以說點出了衆生所以遠離 “道”,丟失了德性的根本原因。真要做到了無欲,並且保持住這種無欲的狀態,在這種前提之下,才能觀到妙,知其妙。這個“欲”是遮蓋我們先天慧性、先天狀態的一種根本性障礙。能放下來,沒有它,那就能心感體悟到“道”的奧妙。這個妙是極其豐富的,只有在無欲狀態下,你就能夠觀微妙,觀玄妙,觀奇妙,觀神妙,觀仙妙。這是一種全面的觀其妙。
“常無欲以觀其妙”,這是比較完整的深層次的觀妙。這種“觀”是指“心感體悟”,是第三只眼的觀察,是心眼的通觀,是第三只眼的局部觀、局限觀,是心眼的通觀、整體觀,前提是要在無欲的狀態下才能實現。你要體悟大道,不僅要經常在先天狀態下、在慧觀狀態下去心感體悟,去眼觀心觀道的奧妙,而且要從有爲過渡到無爲。
後一句“常有欲以觀其徼”。“常有欲”,就是說當你還存在後天,但是這種後天意識要控制在生理容許值之下,也就是說要建立在正覺正念的範疇之內,在這種狀態下“觀其徼”。對這個“徼”字前次我已經談到了,在這裏再深入說一下。這個“徼”字非常重要,它有一種“歸”的意思,就是歸屬,分類歸屬;還有一種“邊”的意思,身邊的邊,側邊的邊。這個“邊”,我們解釋它的含義,可以拿一個鋼絲圈,左手右手拿住以後,把它扭成一個“8”字,將這個“8”字圈向中間一擠,將重合的兩個邊捆綁起來,它很容易就構成一個太極圖。這個太極圖是重合的,必定是兩條邊。也就是說,太極圖中央的弦線肯定是兩條邊組成的,一個叫陽魚的內邊,一個叫陰魚的內邊。這個“邊”可以說就是徼。你們每個人都去做一下這個實驗,對我們體悟道是有幫助的。我們曾經反複講過,你能突破太極弦,達到一種通靈達神的狀態,自由地穿越在這兩邊之間,也就是陰魚之邊和陽魚之邊的封閉狀態,你能破它,你就複歸了道。也就是說,你把這個扭式已經翻轉過來,使你手上構成太極圖的這個鋼絲圓複歸到了○的狀態,這個弦在你手裏已經消失了。當它順轉的時候,一扭曲就構成了這個太極。因爲太極是道之動,它一動就生成太極。那麽要想回到“道”的狀態,也要靠一種動,那就是複扭,把它扭轉過來以後,使這個徼消失,回到無極狀態,就歸了道。
在聽課的過程當中,要想産生這個力量,在有欲的狀態下,就要把握住這個邊,把握住這個弦,時刻都不要離開這個太極弦。我們曾經談到過,既不要在陽波的顛峰去把握,也不要在陰波的最高峰去把握,過陰過陽都是錯誤的。必須在這個太極圖的中央來把握,中央點是最穩定的,是能夠解開陰陽二氣扭轉力的關鍵所在。爲什麽要修中、用中、體中、悟中?道理都在這個 徼 上面。把握住了這個徼的中央,邊的中央,你也就學習好了、掌握好了“常有欲以觀其徼”。
有的丹經裏說:“無欲觀妙,有欲觀竅” 。竅在哪兒?竅就在這個徼。要把它展開來,哪些東西屬于徼?你的思維最接近突破三維空間狀態的這種思想、感悟、體會,包括身體的“八觸”,心靈的一種潛意識的産生,可以說都是在有爲的邊的基礎之上,都是在這個徼線上。當你津津有味地去看一部電視或一部電影、一部小說的時候,你過度地用後天意識投入到其中的時候,這不是徼。但是當你有時候在似看非看,注意力不是那麽專注的時候,而常常會有另外一種思維的出現,這種狀態就是徼。這要逐步地學會分別。因爲人類經常生活在後天環境中,也就是經常處在有欲的環境中,所以就很難一步到位地去進入無欲狀態,以觀其妙。那麽“常有欲以觀其徼”也就成爲我們必須要經常使用的一只法船,要借這只法船載抵彼岸。首先,第一站要達到“常無欲以觀其妙”狀態,這兩者都得把握好。所以老子曰:“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有的版本有“此”字,有的沒有這個“此”字,這都不太要緊。那麽這兩者指的是什麽?“此兩者”指的是妙和徼,不通過這個徼,就無法達到妙。所以說是“同出而異名”。兩者的原理是一樣的,這個“徼”說到底是一種 微妙 ,只有通過微妙才能達到玄妙。微妙和玄妙可以說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看看太極弦中央的這條線,它的陽側代表我們的後天,弦的另一側內圓代表先天。如果將太極圖的陰魚看作是我們的另一空間,即肉眼不可見的空間,那麽太極弦的這一條側也是一條徼。這一條徼其中就有妙,通過徼的這個微妙,達到另一側徼的玄妙,是非常接近的。所以說它是 同出而異名 ,因爲它在我們意識裏都叫作玄,這是以前給大家介紹過的。
衆妙之門在無心
實際上這條太極弦是一體兩用。“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如果拿太極弦來比喻這個玄,如果能解開這個玄,你就可以達到系統性大統一的觀到“道妙”。因爲它是系統性大統一性道妙的門戶。要體悟自然真常大道,就必須要破弦,才能歸一。這個一,這個道,都是出自于道的根本上,雖然名稱有異,但是它所反映的實質,反映的內核都是相同的,“同謂之玄”。因爲這個徼已經非常接近弦線,可以說已經跟陰魚弦線同在一條弦上,所以說“同謂之玄,玄之又玄 , 衆妙之門”。
只有將這兩個方面整體地把握住,無爲觀其妙,有爲觀其徼;無欲觀其妙,有欲觀其徼,立體的、執兩用中式的、整體地把握住衆妙之門,你才能得到道竅、道妙,從而步入知道、得道、證道、成道、了道。離開這個關鍵性的方法論,可以說都是異端邪說。不把握這個根本,有欲也好,無欲也好;徼也好,妙也好,都把握不住。不能背離這個原則,否則你就無法達到無極狀態。
再來看看我們體內,你的中脈你見到過沒有?能見到中脈的人,很容易突破這個徼、這個妙。因爲在人體的三腔 ——顱腦腔、胸腔、腹腔,通過任脈、督脈和中脈,構成了一個完美的太極圖。這個小太極圖與自然大太極圖在結構上是一致的。在其結構上,中脈是一根主脈,任脈與督脈是兩根副脈,再加上外面的雙螺旋脈,系統的細微結構就比較全面了。爲什麽要抓住這三脈作爲根本來開啓和打通呢?因爲它的法用與道緊密地接近。
道是以一代萬,要想親近自然大道,就應該好好學習《道德經》。這部《道德經》用最簡單的理論,已經把千種方法、萬種方法、各種各類的方法都囊括在其中了,所以離不開它。由此可知,熟讀了《道德經》,而且真正在體內修了德,當五德比較齊備的時候,一部《道德經》就足夠你重返無極,登臨大道。無論再造性命也好,再造身心也好;無論改造家庭也好,改造社會也好,那怕改造整個世界也好,都在其中了。因爲道德是宇宙的根本法則。
爲什麽在當今世界上西方科學這麽發達的情況下,西方科學家反而要到兩千五百年年以前中國祖先的理論科學當中,去找推動整個西方科學向前發展的動力呢?因爲萬變不離其宗,一切科學都逃不過這個自然法則。當今世界的許多東西都是人的欲望、欲念把它逐步複雜化了。道本身是至簡至易的,是一種非常平易簡單的道理。但是由于人們有了欲望,所以才愈演愈複雜,愈推論愈龐大。什麽都想搞清楚,所以就成了五花八門的科學,東一家,西一家,實際上都是在離道背德,成了大海上的一個個的孤峰小島,根本沒辦法連接在一起。現代人類雖然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科技時代,但是沒有一個完整的理論能把它們統一在一個共同的基礎上。相反,國外的科學家反而發現原來這個基礎在中國,在《易經》裏面,在《道德經》裏面,在兩千五百年前中國人祖先的著作裏面。
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內環境的修證與變化。自古以來論述這個問題的丹經寫了那麽多,一部《道藏》看得令人頭痛,非常的複雜。有人甚至窮畢生的精力去研究《道藏》,去讀,去找,去鑽,倒底是精華還是是糟粕?甚至連老子自己也說,“如果你沒有把握好,五千言亦成糟粕”。爲什麽這樣說?因爲人們已經離道失德,失德太多太久,沒有辦法去真正地掌握“萬法歸一,一法代萬;與其求萬,不如求一”的法則。他舍不得既得的東西,他放不下,舍不得,所以自己給自己身體周圍,給自己的心靈周圍,築上了銅牆鐵壁,把自己封固在一個小小的圈子裏面,越來越複雜,越來越迷,把自己的心和身封閉著。不知道去得這個一,不知道如何通過這個徼和通過這個妙,找到衆妙之門。這個衆妙之門一旦找到打開了,也就到簡至易了。
我們再把這個原則顛倒過來看一看,也許就會發現這輩子白忙活的太多了,確確實實我們很多事情都在違背這個徼和妙而行持、而去做的。因爲人類對這個德和道,失去的時間太遠太久了。我們現在研究《道德經》,結合我們身體的內環境來看也是這樣。如果能使中脈能盡快暢通,三田都能貫通,那麽陰陽二氣、任脈的陰氣、血氣和督脈的陽氣、元炁能夠平衡起來,運轉起來,並且通過中脈的傳輸連接,能夠把這個徼弦突破,那麽三腔也就成了一個零!你不就進入道裏了嗎?但是我們下面有的同學,有的在下丹田用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有的在上丹田眼前這一片用功五年、八年、十年。有誰能夠把握住這個徼、這個妙、這個玄?誰把握住了?爲什麽就不能整體把握呢?教你把三腔連成一體,看成一個陰陽,再深化一步,把你的三腔同歸于一,爲什麽就産生不了?是因爲我們的心在中間成了最大的障礙。它就處在這個弦線的中央,把握不住中央這一點的變化,就別想解開,也別想小腹腔裏的變化,也別想大腦中的變化,都變不動、都變不了。因爲一個是極陽之地,一個是極陰之地;一個是陽中含陰的離卦,一個是陰中含陽的坎卦,你只有把中央的這個心修好、修開,突破這個徼,達到這個妙,觀到這個玄,那麽這兩頭的變化、陰魚當中的變化和陽魚當中重頭戲的變化,都會自然地産生。看看陰陽魚太極圖,陰魚部分和陽魚部分的那大個腦袋,那麽大一塊,你想變它得多長的時間啊?你再看看它的中央,那是個最薄弱的位置,很容易突破。所以說“一心散開萬事皆變 “。你把這個中央中心點把握住了,把你的後天欲念放一點,把自私自利的追求心放下來,就會直趨佳境。
一經在心萬經通
有的人把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名利地位已經看淡了,但是他把這個“功”看得比什麽都重。這是不是欲望?也是一種人心欲望。這種欲望把心封閉住了,中央震動不起來;這個繩子沒有解開,被繩索把心緊緊地捆住了,使體內的圓不能複歸出來,也就不容易近道。如果真能夠把這個看破,突破這個觀念以後,再來感覺一下,是不是節節應手?是不是層層自然變化?
有些人說什麽經直指心源性海,什麽經如何如何。其實千經萬經的內容都在《道德經》裏包涵著,還要到哪兒去找?宇宙間的一切真理在《道德經》裏已經說得幹幹淨淨,何必再去翻那麽多經書呢?能把這一部經書讀通,也就成道了。何須還把自己埋在經書堆裏,埋在古紙堆裏呢?希望大家都認真地讀進去,而且能夠展開來,和自己的內環境結合起來,不要玩文字遊戲,不要尋章摘句,不要斷章取義,要整體去讀,整體去觀。道德文化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非常強的系統性,是一種統一的理論體系,不允許割裂開。必須盡快地恢複到無,從有複歸于無,你才能真實不虛的全面把握。否則你再怎樣去深入討論研究,都是一種偏執,偏于有爲的錯誤方法。
對第一章“觀妙”,就大家提出來的一些問題,再次講解到這裏,跟以前講的有所不同。我如果講一千次的話,一千次都不同。因爲它太深太廣,它無所不在,無所不有,沒有辦法把它講完全。看看曆史上解釋《道德經》的書,恐怕能夠裝滿一個房子,解《道德經》的人也非常多。是否都完全解通、讀通、符合真道了呢?那怎麽可能呢?那是啞巴吃湯圓,各人心中有數。只可以借鑒,不能迷進去。最好不要輕易照抄別人的句子,要靠自己的靈感思維,讀一點,識一點,悟一點,逐步地運用“道德經”深邃的、內在的、強大的與自然完全同步的能量,對自己的內環境、內道場、內德場進行再造。這才是我們真正學《道德經》、解《道德經》的根本方法。如果玩文字遊戲,我們現代人玩不過那些專門玩筆杆子的人,他們文辭可以寫得很漂亮,引經據典,牽強附會,長篇大論,但卻是離題萬裏。我手邊有一篇《道德經》的解釋,我看了覺得頭痛。他說“常道是永恒的道”。你說這種解釋對嗎?真的是常道永恒嗎?常道是沒辦法永恒的,日常中的道理是隨著社會的變更在發生變化,具有時代的局限性,當時代過去了,這個常道也就失去了,怎麽可能是永恒呢?這種錯誤的見解看了以後,會對自己的內道場起到一種負作用力,影響內環境的清靜,影響我們的潛意識、內道場與《道德經》相融合的穩定性。就像本來是一湖很平靜的水,你把這種書一看,就像在水面丟了一個石子,掀起一層層漣漪。根據我讀經的經驗,建議大家不要輕易去讀那些亂解經文的書。如果看到一種謬誤的解釋、錯誤的見解,而你又進入了一種先天狀態在讀經,在這種前提下,你肯定就像吃了一個蒼蠅一樣的惡膩味,要得半天才能恢複到良好的狀態。所以說在讀經的時候,要將自己的身場和心場調適到與經相吻合的狀態。古人在讀經時,先要洗手、漱口,甚至還要沐浴。雖然可能重視了這種外在的表現和調整,沒有重視心靈的調整,但由此可見古人在閱讀這些真正與自然大道密切連結的經文的那種虔誠,是何等的可貴,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也是我爲什麽建議大家先不要盲目去看那些雜亂解釋的原因。並不是怕你們多掌握了知識,而是說讀經要采用正確的方法。有時候讀經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你照樣讀下去,也能夠産生好的效果。爲什麽呢?因它主要的東西不在文字,而是在文義之中,在在文字所負載的場性中。要咀嚼出其中的味道來,要心靈同步上去,這樣才能真正地更深入地解讀經文,這也是我的一點粗淺體會,大家可以借鑒。
[ Last edited by 只管耕耘 on 2007/1/3 at 09:11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