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开悟与禅定
返回列表
查看:
2752
|
回复:
3
开悟与禅定
[复制链接]
妙音居士
妙音居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087
发表于 2007/2/6 16: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录 转贴)宣化上人讲解
六祖
坛经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永嘉是地名,因一般人尊重这位法师,所以称永嘉。其实玄觉是他的名字,他生在永嘉县温州,俗家姓戴。他年轻时就研究
佛经
和祖师们所说的论,对于天台教止观法门特别精通,后看维摩经而明白心地法门。
偶然间遇到六祖大师的弟子玄策禅师来访,就和他谈论
佛法
。所谈的道理和过去祖师所说的相合,就以为他是自己本宗的人。
玄策禅师就问说:‘大士,您得法是谁为您证明?在那里得的法啊?’
玄觉禅师就说:‘我以前听方等经论,都是听法师们讲,都各有传承,而不是我自己
学习
。以后我看维摩经,了悟佛的心印法门,但没有经大德给我印证。’
玄策禅师说:‘你是自己看维摩经而明白,若是在威音王(第一位佛)以前就可以,但在威音王后,若没有师父传给你法门和印证,这都叫天然的外道,不是
佛教
。’
所以现有些人自己说自己开悟,自己给自己证明,就如经文上所说的都是外道。在美国有些人讲述六祖坛经这一段时,不知如何解释。威音王说他的声音能遍播到最远的地方去,也可说是本地的风光,就是本处。
玄觉一听说是天然外道就说:‘现在请仁者给我印证。’
玄策法师说:‘我不能给你印证,我不够资格,所说的话不够份量。换言之,我自己还不一定开悟,怎可给你印证呢?在曹溪南华寺有位六祖大师,法名远近皆闻,所以四面八方求法者如云一般的聚集前往,且他是传历代祖师衣钵的祖师。如果你想请六祖大师给你印证的话,那我可以同你一起去。’
六祖
,
坛经
,
佛法
,
佛教
,
佛经
,
学习
相关帖子
•
国医大师颜正华:谈谈学习中医的方法
•
《玄能量变》人体应用--伏白虎
•
中医不传之秘:学习《伤寒论》,这点秘密得先清楚!
•
中医药法今天审议通过!
•
2016年五运六气回顾与2017年展望
•
【学习札记】干支是学习真正传统中医的一把金钥匙
•
《内经》与佛教也有关系吗?
•
开启灵枢之门-宋恩旗老师讲灵枢
•
钟知霖品老子(道恒三十二)
•
学中医的两种读书途径
回复
举报
妙音居士
妙音居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087
楼主
|
发表于 2007/2/6 16: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
一、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
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
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有了定,
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
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
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
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
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
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
"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
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
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
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
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再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
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㈠、粗心住:
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
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
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
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
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
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
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㈡、细心住: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
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
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在进
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
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㈢、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
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
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㈣、未来禅: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
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
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
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
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
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
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
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为什么第四步骤称为未来禅呢?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
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
禅、和四禅。
①、初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
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
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
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
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
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
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
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
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
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坦、瞋、痴,所以被称为
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
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
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
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
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
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②、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
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
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
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
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
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
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
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
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
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
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
"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
的平静。
③、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
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
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
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
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
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
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
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④、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
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
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
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
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
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
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
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
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
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槃,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
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
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
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槃。佛弟子都
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
道。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
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
想非非想处定。
①、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
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
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
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
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
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②、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
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
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
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
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
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
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
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
(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
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③、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
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
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
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
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
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
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④、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
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
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
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
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
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
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
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
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
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
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
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
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
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
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
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
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
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
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
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
入灭尽定。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
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
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为"缘"引发,就再也
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
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
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
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
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二、简介修习禅定之方法:
根据南传的《清净道论》中共有四十种修习禅定方法,它们是:十遍、十不
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量心)、四无色、一想和一差别。修习禅定应从数息
入手,比较稳当;因为各种禅定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比如修不净观,能
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瞋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产生厌恶的
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禅定的方法应该根
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禅定
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的众生,它们是不净观与数息观。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禅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
定;我们是烦恼重的欲界众生,要修禅定进入色界,就要舍离欲界的种种欲望,
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
不净观被和称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禅定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
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有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定
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瞋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
观。
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得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
助和开导或启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
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者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
现在贪、瞋、痴心烦恼之所在,能以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禅定
就会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着手,然
后再修四念处。
回复
举报
妙音居士
妙音居士
当前离线
积分
1087
楼主
|
发表于 2007/2/6 16: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末法时期,禅宗的善知识难遇难逢,最契大众根机、普被上中下根的修行法门,莫过净土法门.
般若境缘集摘录:
黄念祖大德开示
◎现在是有许多的人不大重视净土法门,我跟朋友们讲过:我也不敢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信仰净土,但是我却有这么一个希望,就是希望每一位都不要轻视净土法门。释迦牟尼佛说过,能这么信,哪怕是一念,清净单纯的一念,就这样便已不是小乘了!而是释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了!
◎色界有四禅,无色界还有四种定,把色界、无色界加在一起成为八定。禅定全靠自力,很不容易修成功。世尊在《首楞严经》中开示,若不依靠密咒加持,行人修禅定想避免魔扰是不可能的。至于外界有很多种练功,好像很了不起,其实是初步又初步,但是大家不知道,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就大惊小怪,四禅八定是色界、无色界的事。我们是在欲界,欲界里修炼,起码要超欲界才行。得了欲界定的人,在入定之后,身就跟云跟烟一样的,非常空虚和清净,不过还是感觉有身,这个是欲界的定。在这个地方修持再进一步之后,突然间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个时候自己不见自己有身,也不见自己衣服,也看不见自己所坐的床铺,房子也没有了,一切都空了。所以很多人到这个地步就要妄自尊大,自以为如何如何,其实这是未到定,还没有到初禅哪。初禅之上,二禅、三禅、四禅,他还不到初禅,就像还在幼稚园,就自认为我是博士了。这些地方很容易错认,你自己没有开悟,说开悟,没有到四禅,说四禅,这叫大妄语。大妄语是决定入地狱的,所以你这样修了半天还不如不修,这是我们修行人很需要警惕的一件事情。我们不能听见别人说到了这个境界,我们念佛念了半天没有到这个境界,就认为他比我强。应知他不能和阁下相比呀,那远远不能相比呀!他们纵不犯大妄语,没有损人利己的心行,最多是欲界天。我们则是横超色、无色界、欲界诸天,直生西方净土,永不退转,一生成办。他们如何能比?
◎按一般的修持来说,一个人在一生之中,只要有一次这个男女之间的肉体关系,就没有资格生到梵天了。可见生天也不容易。所以横出三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参禅极殊胜,但必须上根利智才易契入。常说开悟之人须有七朝天子福、九代状元才,不是凡庸的人都能问津的。并且开悟的人,往往还未断除后有。例如禅宗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苏东坡仍未解决问题,直到明朝转世为袁中郎,也是喜禅的文学家。袁以作《西方合论》的功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方才真了生死。所以永明大师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就是指这类情况。只是初步明禅,而无求生西方净土之愿,十人之中就有九个人反而是多废时间的。
◎没有证到无生法忍,“宁逃后有”,这话很深刻。对于参禅,开悟已经很难了,开悟而没证无生法忍,你怎么逃得出后有啊?什么叫“后有”?你死后还有,这个“有”是三界的有,还是到欲界、色界、无色界去受生,叫后有。真正证得阿罗汉,不受后有,他没有“人我”了。阿罗汉是小乘极果,是圣人,证有余涅槃,确实涅槃了,他不受后有,不再轮回了。升天,那是多少劫,道教修得八万劫长寿,但是还要落空亡啊!八万劫完了,还是要堕落。开悟的人,你没有证无生法忍,你怎么逃得了后有啊?没有逃得了后有,那就跟没开悟的人一样,又轮回了。一轮回就不得了啦。
◎修唯识观、修法界观而能得到成功的人就太少了,众生办不到啊!观一切都是自己识心所现,如真知道一切都是识,还有什么分别?吃也吃的是识,看也看的是识,说也说的是识,什么就都是识。这方法很好,但是说来容易,要真到了谁骂你一句,你马上火就来了。高明容易,解脱难,讲得高明很容易,你真正跳得出来才算呢,不大做得到!
◎地球上的修行人,虽然有的人开悟了,开悟的极少啊,千个万个难得一个半个,现在恐怕一亿里头也难得一个半个。中国十亿人口,咱们中国能出十个开悟的人吗?恐怕不容易。这不是很明显了嘛!过去有几位,都圆寂了。有的人自称是开悟了,实际没有。
◎中国旧日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阶级)欣赏禅宗,鄙视净土,认为唯有禅宗才是高深玄妙之法,至于净土只是愚夫愚妇的行径。其实他本人正堕在颠倒见之中,如大富盲儿身在宝中为宝所伤。另外一种,目前有许多人,久修无功,产生消极情绪,自认什么都不行,看经不能深入,参禅更不是根器,学密还有许多怀疑的地方,我什么都不行,所以我没有办法就只好念念佛吧。这个说法,表示这个人虽然习净,但对于净宗缺乏正确的信念与认识。《大集经》说“但念阿弥陀”,就是只念、专念、唯念阿弥陀,这就是无上的最深的最妙的禅。
◎这里所说的无上深妙的禅,是指六度里的第六度,是般若。一般所说禅定,是在前五度里面。两者虽都用一个禅字,可是差别极大。经教中说,前五度如盲,般若如目。这就是说,禅定等前五度都像瞎子,要到第六度才有眼睛,才能照见天地万物。《净语》谈“深妙禅”并不是提倡大家再去参禅,而是要你知道你现在念佛啊,你已经是参了深妙之禅。
◎禅宗有的人,不深入理解净土,他批评净土说:“你们是心外求法,你不参你的本心,你跑到十万亿佛土外去拜一个阿弥陀。” 他不知道阿弥陀正是本心,不在心外啊!
◎它(净土宗)不像禅宗和密宗,密宗师父很重要,禅宗同样的要选择师父,相信师父,依靠师父。如你遇见一位无面目的长老,被他拿一个冬瓜印子,给你一印。就是说,你本来没有开悟,偏偏又遇见一个不长眼睛的长老拿一个用冬瓜刻成的印,给你盖印。冬瓜刻的印,印文必定模糊不清(这是譬喻)。这位长老有名无实,他自己并没有开悟,偏要强作会家,给你一个糊里糊涂的证明,印证说你开悟了,你自己也相信是如此,那就永没有出头之日了,所以禅宗的师父也很重要。但是净土宗不需要这些,为什么修行难?难就难于生信。但是净土法门“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十方诸佛、无量经论,都在给我们作证,启发人们的信心,所以对净土法门的信心容易建立。你只要能信这个法门,由信生愿,由愿起行,都可以成就;很平安,没有任何危险;只要老实念佛,不须东参西访,自然远离恶师恶友,不易上当,最稳当啊。(说明:参见本篇附录,警惕所谓“本愿法门”。)
回复
举报
太极神功
太极神功
当前离线
积分
207
发表于 2007/2/9 0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修禅者是不明白修禅修人与宇宙的合一啊。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