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蓝天百云

《用藥如用兵》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5 07: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纵横驰骋 博中求约

先生治学,法度严谨。对后学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对自己严格刻苦,身体力行。他常说:初学入门,可以选读诸如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  《金匮浅注》、  《医学从众录》、  《医学实在易》、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及《频湖脉学》、《本草备要》等书,如此在医理上虽未深通,而在临床应用上,苟能灵活运用,亦颇小道可观。然欲达到精通医理,则相去尚远。仍须溯本求源,从根本做起。要认真研讨《内经》、《难经》、《脉经》等经典。此后,宜进一步学习《伤寒》、  《金匮》、  《千金》、《外台》、《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参以金元四大家及各种医籍。这样才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理论。此须假以时日,方能得其精髓,明其灵活变通之妙。
   对《内》、《难》的研究,先生认为应看到诸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前后相参,才能系统地、完整地理解其深意,窥及其理论全貌。中医理论涉及到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方宜诸方面。“人生于气交之中,得天地之气以生,故阴阳之气与天地之阴阳相合。在天地有积阳积阴之不同,在人则有气血之各异;在天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在人身,以气为阳,以血为阴……所以,必明于阴阳之理,然后方能调其阴阳,俾其归于阴平阳秘也。”故先生读书,每每纵观历史,涉猎经史子集,横贯流派,洋参各家论说,逐句剖析,反复研讨。其至要之处,则录于《先哲格言》之内,且能上口成诵,有所领悟之时,则书于《管窥小语》之中。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昼以医人,夜以读书,锲而不舍。因而对《内》,  《难》之经义,有较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尤其重视“气化”说,对“天人相应”及“燮理阴阳”等观点有所阐发,注重其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其学识之广博,见地之精深,历来为同道所赞佩。
   对仲景《伤寒论》,他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临床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如其自述云:“余潜心研讨者,伤寒也……自习医以来,每于医籍中涉及伤寒者,则必加意研究。及读《伤寒论》,更详参各家论说,以期明晰。故自问世以来,经诊此病最多,而治愈者亦最夥。惟经诊即愈,不待其剧而后救之,亦所谓曲突徙薪也。”先生博览群书,集先贤诸家之长,孜孜以求,从不牵强敷衍。对疑难之处,或求教
于前贤,或切磋于同道,必反复思索,以求真诠。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参以已见,先后编著了《太医院伤寒论讲草》和《伤寒方义辑粹》等著作。
   《伤寒论讲草》是先生在前清太医院讲授《伤寒论》时所著,其论述精辟,条理清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故在当时即以讲课“理精而深,意简而明”著称,深受后学所拥戴。如论述阳明篇概要时,先生云:“伤寒邪在太阳之时,有中风、伤寒之不同。及至邪犯中州,则无论风、寒之邪,得阳明之燥气,悉当化热。故不必论其风寒营卫,只须以在经在府为则。且又须  详其为传,为直中,为转属。即经中: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也。夫阳明者胃也。以胃实为阳明府之正病,即为应下之正病也。其由太阳病循经传入阳明者,为太阳阳明。虽阳明证见八九,而太阳证有一二未罢者,仍当从太阳而不从阳明,以邪在阳明之经而未入府,故不得指为胃实,即不可用下法也。伤寒按经递传,自太阳传阳明,而少阳。足少阳为阳明邪之去路,然凡阳明病,纵有阳明证八九,而已见少阳证之一二者,即当从少阳而不从阳明(汗,下法皆不可用)。以伤寒之传,由经传经,若入阳明之府,则不得复传于他经。故知由阳明传少阳者,亦未成胃家实而未可攻也。所谓少阳阳明者,乃由少阳之经传于阳明之府也。少阳之传阳明者,因误下伤津而胃受其邪为实故也。更有太阴转属阳明者,亦由脏而府故也。故凡由少阳,太阴病而见阳明府证,而少阳、太阴病罢者,则可下。其正阳阳明者,则由阳明受邪,非由传及也。然正阳阳明亦先经而后府,必有府证乃可下之。其府证之确不确,则以胃家实与不实为断。盖阳明为传化之府,当更实更虚。食入胃实而肠虚,食下肠实而胃虚。若食而不下,则但实不虚,斯为胃实,亦为阳明病根矣。此只因证论治,更不可拘泥传经日数,致失机宜也。此阳明病之大略。”以上仅五百余字,阳明大要囊括其中,使人得其要,可执简驭繁。
   《伤寒方义辑粹》是在上述《讲草》基础上写成  的,文字洗练,论理精深,关键之处复加按语。所以称“辑粹”者,是因为集诸家之精华而冶于一炉。如先生论桂枝汤之变法时云:“桂枝汤以桂、芍分治荣卫。卫出下焦,太阳火弱而卫虚者,则加桂,荣出中焦,脾阴不足而荣虚者,则倍芍,下焦阳衰而寒甚者,则加附子;中州阴虚而邪热者,则加大黄。此数方加减之妙也。”寥寥数语,宗经旨而集众长,将桂枝汤及其变方的立意及内在联系,豁然纸上,使人耳目一新。
   先生谓:苓桂术甘、苓桂枣甘、茯苓甘草汤,“三方所异者,只术、枣、姜三味,而所治迥别。盖白术苦温而燥,健脾而化饮。中州有停饮,以致土不制水,下焦寒水因而为病者,宜用之培其本,则土崇面水伏矣。大枣甘而多脂,有益脾之功,而燥湿化饮则非其所能,故土虚而水上冲者,为所当也。茯苓甘草汤与五苓散对举,曰:汗出而渴者,与五苓散,不渴者,与茯苓甘草汤。盖汗出而渴者,太阳之气不化也;汗出不渴者,太阳之阳气虚于表而中州留饮,胃阳不宣,故用生姜以宣胃阳,而不取术,枣补土之法也。”加减变通,明之以理,使人知其殊而触类旁通。
   先生对论中“桂麻各半汤”条(原文第23条)的理解,与众不同。曰:“此节经文前贤多作三段解,愚谓非也。”“此荣中寒邪外达于卫之治法也。盖寒邪凝固而伤于荣,若寒邪久郁,其凝滞之性减,而将外达,则荣气亦随之出于卫分而为汗,则邪解矣。表气虚不能作汗,则其邪出入于荣卫间而不得去,故作面赤,身痒、恶寒、发热各证。推其原,则由荣卫阴阳之气虚,故脉微不得小汗也。”其“首系之以太阳病,明其邪未离乎太阳也。”然“阴阳俱虚,发散不可过峻,故合两方而取其半,以通表气而祛微邪也。伤寒表证不用芍,兹用芍者,以阴阳已虚,且寒邪已化其凝固为流通,药复多辛甘发散之品,故可用芍,取以固护荣阴,而邪得随发散之品外出,固不至为此少许之芍药留恋而不去也。前贤多主风寒两感之轻证解,似未允协。若果为两感,至八九日之久,则已变证百出矣,岂能以小汗而愈乎?况若为两感,则芍药在所当去矣。”可见,先生研讨学术,或是或非,从不牵强,而是论之以理,求之以实。自此可略见先生治学之一斑。虽然此稿本当时已为医界传诵,争相传抄,但先生并不以此满足,仍反复推敲,不断修改,精益求精,力求其更合经旨以示后学。使人读后可得其要,用之即得心应手。这是先生治学,力求纵横驰骋、博中求约的具体体现。
发表于 2007/3/25 07: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审慎求实 宗古创新

先生临证诊病,一丝不苟。详察病情,究其要害,制方严谨,用药精当,师古而有创新,药味平淡而有出奇制胜之妙,对许多疑难大症,颇多建树。及至先  生晚年,德高望重,工作甚忙,求诊者众多,依然审慎为之,不论患者地位高低,亲疏远近,同样认真诊治。常见他因一味药的取舍,或用量的增减而斟酌再三。凡遇疑难重症,诊病之余,必沉思良久,甚至深夜查阅文献者,亦为常事,足见其审慎求实的科学态度。
   积数十年之经验,先生对温病、痨瘵、疟疾、妇科诸门,皆有精研。早在三十年代,先生即据临证实践,著有《痨瘵概要》,阐明其病因病机,并归纳出清心养肺、益肺补心、养血疏肝、滋补肝肾、益阴清热、温补肾阳、健脾除湿、培土生金,清胃滋脾、益气补肺等治疗法则,每法均列有临证验方、药物化裁等具体内容,并强调空气疗养的重要作用。在抗痨药未产生的当时,据此而治愈者众多,起到了积极治疗的作用。至今看来,其遣方用药,加减化裁,独具匠心,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先生治疟,虽宗经旨,但加减变通之中亦有新意。例如论小柴胡汤之临床应用时云:“此方治疟,最为有效……依我之治验,为如下加减法;若寒多者,加柴胡至9—12克,青皮9—12克,余同前。惟柴胡加多,则可照西药之服法,一剂三服,如下午五点发病者,则晨时第一服,十一时第二服,下午二、三时第三服,余依此类推。热多寒少者,重用黄芩而减柴胡;又有不头痛而腹胀者,则于方内加白术9~12克,草果6克,茯苓9克……若但热无寒之温疟,则此方不适用
矣。”
   先生治疗结石症,创立了开郁清肺、甘缓和中、养血清热、温通止痛等法。提出了欲降先升、欲利先清、欲排石先疏通、欲祛邪先扶正等治疗原则,治愈了国内外肾结石、胆结石患者多例,使免于手术而得以康复。开郁清肺法多用于肾结石,以莪术,乌药,赤芍为主药,佐以川贝、厚朴、茯苓之属,药少力宏,其清肺者,乃病在下而求治于上之谓。早在三十年代,先生以此法治愈肾结石而惧于手术治疗之患者多人,使西洋医生惊叹不已。甘缓和中法多用于胆结石,以生、炙甘草为君,佐以杭芍、蔻仁、乌药之属。此乃“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意。在五十年代初期,先生即以此治愈胆结石患者多例。据病例载,患者就诊多则十余次,少则仅四次,即以石下症除而告痊愈。观其用药,每方仅寥寥六、七味,然于加减变通之间,补中有泻,散中有收,行气与敛阴柔刚相济,治本与治标相兼得当,立法正而用药精,虽未用排石重剂,但阴阳和,气机通,中州斡旋之力得复,少阳升发之气得行,排石则成为必然。此乃先生治病求本,燮理阴阳之妙用。这些经验,扩展了人们的思路,为治疗结石症提供和积累了可贵的资料。
   先生对药物配伍、加减用量颇为重视,指出遣方用药“尤为第一要者,则只求中病,力戒庞杂。”因而对方药配伍之微细差别,用量多少之作用异同,皆有精辟的见解。诸如对参附、术附、芪附三方配伍主治之异同,对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厚朴三物汤,药同而量异,主治各殊之见解等,其见地之精深,足以启人智慧。对相似中药的异同,诸如柴胡、升麻、葛根在配伍应用上的差异,缩砂仁、白蔻、草蔻,肉蔻所治之不同,芩、连、柏、大黄在应用上的微妙之处等,皆有具体、详细的阐述,不仅使后学能得其要领,也便于人们明了其具体应用,颇为后人称道。
   正是在此基础上,先生编著了《温病概要》、《温病条辨选注》,  《中医诊疗原则》、  《医术经谈》、《袁氏医案》等,皆是他数十年经验的结晶。遗憾的是,因时间流逝,时局动荡,原稿或有缺残,至今未得收集完整,殊可惋惜。
发表于 2007/3/25 07: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怀若谷 精益求精

先生善于取历代各家之精华,乐于学习同道之长处,从不闭门自守,自恃门户之见。而是不论派别,兼收并蓄,融各家之说于一炉,参以己见,使之更臻于完备。先生虽精研伤寒,然而对温病亦颇有见地,在其遗著中可以看到,在剖析伤寒之时,诸流派之长皆收纳其中。在论述温病时,仲景立法之意及诸家之说已融注于内。见解不同之处,还两存其说,以启后学深究其理,偶遇创新之见,则附录于后以博其识。先生立论持平,不以偏见取舍,足见其求实的态度。
   先生与京都名医肖龙友为挚友,其间相互敬重,互相切磋,传为医坛佳话。先生十分敬重赵树屏、秦伯未等名家的学识,赵,秦二老亦十分感佩先生精湛之学术。每相与论及医学,流连忘返者,屡见不鲜。先生与施今墨、张菊人诸老为近邻,彼此间学术交往乃为常事。先生与中医皮科专家赵炳南老,长期协作,默契配合;外有病需调治于内者,赵老举荐于先生,内有病而又见于外者,先生介绍于赵老。如此互相敬重,相互配合,数十年如一日。至今,赵老案几之上,仍有先生所赠之壶,以表对先生的怀念。先生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即便是零金碎玉,点滴经验,也视为珍宝而收录。他对于晚辈,同样十分器重。对其咨询及学术上的见解,总是认真思索之后,再论是非。每遇学生有卓见之时,他不仅热情勉励,而且乐于取其长而增己见。诸如某翁之验案,某人之效方,某公之见解之类,于先生随记中,常可见到。其谦虚好学的精神贯彻于其医学生涯之始终。先生曾将其书斋命名为“知不足轩”。
   更为可贵的是,他精于中医而通晓西医。在京师大学堂医学馆时,学习西医的成绩,皆在九十七分以上,故每于临证之时,凡可参以西说者,先生乐于相参以用于实践。及至晚年,在中医建设和中西医结合的问题    上,发表过至今看来仍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先生主张中医建设首先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整编古典医籍,二是搜集中医人材,三是筹办高等中医院校及医院。对中西医结合则应分两步;于医术上,可谋速成结合,在学术上,则从根本理论上做起,乃是长期艰巨的工作。前者可收速效,后者可达融会贯通。二者结合,方可奏效。
   由于先生在中医方面建树卓著,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九五七年他卧病在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周总理曾派专人往视,林伯渠秘书长、李德全部长等亲临病榻慰问。先生虽重病在身,仍时时不忘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曾拟著述计划,但终因病势沉重,未能遂愿。先生暮年,壮心不已之精神,使人忆起一九五六年在党的中医政策鼓舞下,先生同汇聚北京的中医名家,为振兴中华民族医学踌躇满志的情景。
发表于 2007/3/25 07: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名医一一施今墨

【施今墨小传】  施今墨(188l~1969),浙江萧山人,原名毓黔,字奖生。十三岁从其舅父李可亭先生学医。成年追随黄兴先生,参与辛亥革命。民国初专业医,素主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毕生致力于中医之革新.解放后曾受毛主席接见,参加过最高国务会议并任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儿童医院、首都医院、北京医院顾问。
   
     先生十三岁即从其舅父河南安阳名医李可亭先生学医,后来进入京师法政学堂,接受革命理论。先生见到清廷之腐败无能,认识到欲使我中华民族繁荣昌盛,非青年有志之士奋力革命不可,于是追随黄兴先生奔走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在南京成立了国民革命临时政府,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黄兴先生协助之。但多数官员仍似昔日之争权夺利,不顾人民疾苦。先生深感夙志未酬,慨然叹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遂脱离宦海,专以医为业。
   先生一生志抱革新,业医亦趋革新。先生认为西医有许多科学仪器辅助诊断,辨病明确,但治疗方法不如中医之多。故于五十多年前即采用西医诊断手段,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声名大噪。许多疑难病患者,经先生精心治疗,多获显效。先生尝谓:治疑难大症,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一鼓作气,始能奏效。因循应付,非医德也。
   先生善用《金匮》、《伤寒》之经方。每每合剂使用,加之先生所创“对药”(药物配伍),难免方剂稍大,药味众多,常被当时医生所讥。其实,先生用药组方,极有法度,绝非堆砌药物,胸中无数。先生尝曰: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明辨症侯,详慎组方,灵活用药。不知医理,即难辨证,辨证不明,无从立法,遂致堆砌药物,杂乱无章。
   有时先生亦常用单味药或单方出奇制胜。如治内蒙古某妇患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发高热,日夜号叫。当时众医均以风、寒、湿痹治之,而先生诊之曰:此热痹也。处方一味紫雪丹3克顿服,日二次。服后痛减,即不号叫,但药力过后,疼痛再发,热亦未退,先生加量紫雪,每次6克,日二次。旋即高热渐退,  疼痛大减,已能安卧。但某医认为紫雪不宜多服,病家遂即停用。然药停后,热再发,痛又大作。患者家属再次求诊于先生,先生曰;药力不够耳。遂嘱用紫雪丹6克顿服,日三次。前后共用紫雪丹60克,病遂痊愈。可见先生并非仅善用大方,而亦善用单方、小方,关键在于辨证准确,又善用药,故效如桴鼓。
  先生治病,重视审证求因。如某青年患腰椎增生,腰痛如折,行动困难,屡经中西医治疗未效。后求诊于先生,经四诊观察,断为肾虚所致。嘱其每日服枸杞子30克,一个月后,腰痛大减,行动自如。嘱其再服一个月,巩固疗效。此人今已五十余岁,腰痛迄未再发,每每言及,盛赞先生之高明。
   又治民国初年某议员上呕血,下便血,病情险恶,当时群医束手,后延先生诊治。先生观前医诸方均以止血为主,并无少效。先生沉思者再;中医理论,上病取其下,下病取其上。呕血宜降,便血宜升,而今上下俱病,升降均不相宜,当如何处置?先生认为,上下俱病当取其中,补中之药以吉林野山参为最佳。嘱其家人,急购老山参60克,微火嫩煮,频频饮服,不拘次数。经一昼夜,呕血便血均止,人亦清醒,患者伏枕频频致谢。可见先生辨证精确,独具巧思,谙熟药性,用当通神。
发表于 2007/3/25 07: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名医一一施今墨

    先生医德极好,虽名扬海内外,但接人待事,谦恭诚恳,从不诽贬同道。专视他人之长,常忖个人之  短。如对某病自己经验较少,即推荐病人至有专长的医生处诊治;甚至对学生的治疗经验,也常常接受使用。先生虚怀若谷。如在解放前曾于重庆乘滑杆,见轿工口含一物,爬山越岭,并不气促,询之,知为蚧蚧尾。后用于治肾虚之喘,屡屡奏效。
  

    先生在学术上有其独到的见解,毕生致力于临床实践,认为祖国医学理论必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没有临床实践只是空谈理论并非良医。对古人之论述,必须付诸实践才能深有体会。从实践中又敢于突破旧框框,方能推陈出新。诸如《内经》、《伤寒》、《金匮》、《本草》、《温病》以及历代名家著述,虽称圭臬,亦须从临床实践中深入体会。先生尝谓:绝不能拼凑症状以命证,亦不可拘执成方以治病。
   

    先生认为气血为人身体物质基础,实属重要。因此提出:阴阳应为总纲,表、里、虚、实、寒、热,气、血为辨证八纲。这是先生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八纲辨证的新发展。又如治外感发热性病,先生认为:凡内有蕴热,方易招致外邪:若无内在因素,仅有外因则多不能伤人。表证不可只知发汗,切应注意清里。既应解表亦应清理,在“解”与“清”二字上仔细推敲,故创立七解三清(即解表药与清里药之比例为七比三,下同)、三解七清、五解五清等法,用之得当,效如桴鼓。    先生擅长治脾胃病,曾拟治脾胃病十法,即温、清、补、消、通、泻、涩、降,和、生。其意为:寒宜温,热宜清,虚宜补,实宜消,痛宜通,腑实宜泻,肠滑宜涩,呕逆宜降,嘈杂宜和,津枯宜生(具体用法详见《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先生一生革新不息。如认为中药汤剂服用不便,并且浪费甚多,曾设置制药厂,提炼药物,用量小,服用方便。虽因用人不当,半途而废,但革新精神,可见一斑。又如三十年代尚无中医医院之设,先生创立中医医院,使用西医诊断仪器,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当时规模虽小,但此创新精神,实为可佩。
   先生在办学方面亦主革新,不存中西医门户之见。大力提倡中西医学互相取长补短。一九三二年创  办华北国医学院,课程设置以中医为主,兼设西医基础课程,如解剖,生理等。到解放前为止,培养出五百多名中医,现多已成为骨干力量。先生此举,可谓创中西医结合之先河。
   

    先生为中医事业,鞠躬尽瘁。国民党统治时期,曾有废止中医之举。先生奔走南北,联合同道,在南京组织请愿,在报纸上大声疾呼,引起人民之响应,迫使国民政府撤销废止中医一案。
   解放后,先生亦多次上书,维护中医事业,虽屡遭某些人责难,甚至讥笑诽谤,而先生坚持拥护党的政策,从事中西医结合事业,不遗余力。一九六九年八月二十二日在京逝世。临终嘱其儿女、门婿等,必须将医案整理出书。他说:余虽身死,但我的医术留给后人,仍为人民服务。并嘱将遗体解剖,为医学研究做出最终贡献。
   一九八一年四月十六日为先生诞生百年纪念日,其子女,门婿及学生们在京举行纪念会,交流施氏学术经验,并将先生解放后所诊之有效病例,积累成册,定名《施今墨临床经验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以资纪念。


[ 本帖最后由 罗布麻 于 2007/3/26 18:3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17: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1、《用药如用兵》孙子篇-----

    《用药如用兵论》、《诊脉决死生论》、《吐血不死咳嗽必死论》、《医非人人可学论》。用药跟用兵有什么关系?诊脉果能决人生死吗?何以咳嗽会死而吐血竟然不死?什么人才可以学医呢?这完全是文题勾起我的兴趣,很早以来,《孙子兵法》就被运用于我国传统的医疗与疾病方面。

    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卷八《逆顺》就引"兵法"云:"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这句话本是来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 再淡篇中解释运用兵法原则进行治病的具体做法时说:“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可见,在书中运用《孙子兵法》原来治病已相当娴熟。在清:名医徐大椿著《医学源流论》,从《用药如用兵》在书中论述《孙子兵法》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徐氏博学多才,除医药学外,还通天文,晓水利,解声律,谙兵法,工诗文,并善作道情,所撰《时文叹》,讽刺八股文对读书人的毒害,风趣而又辛辣。医学著作主要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学源流论》、《医贯砭》、《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兰台轨范》等,并曾评定《外科正宗》、《临证指南》。

    他对于用兵,许多人认为是军事家的事情,与平民无关。他最后总结道:“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清代兵学家邓廷罗在其所著《兵镜备考》中进一步论述说:“救乱如救病,用兵犹用药。善医者因症立方,善兵者因敌设法。孙子十三篇,治病之方也。”他们都把用兵击敌和用药治病看成同类性质的事,因而《孙子兵法》也就成了“治病之方药”了。近年来,随着孙子理论在各方面实践的运用,以兵法指导治病的可行性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在天看来,这篇短小的论述依然有着非常强烈的可借鉴意义。甚至可以称为“中西医家”用药的典范!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7 10:0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17: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2、《用药如用兵》-----优化医疗环境疾病共同预防

    在深入分析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不断增加医患关系中的和谐因素。我们的基本目标是逐步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如:《孙子兵法》非常重视战前的准备工作,在医药方面要逐步消除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如构筑防御工事、储备充足的武器和粮食、加强军队的训练等,因为它可以使敌人难以进攻,作战时减少我方的损失和伤亡,取得战争的胜利。《孙子•形篇》指出:"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九变篇》又说:"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同理,对于疾病的侵袭,也应当先做和早做预防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要维护医生的合法权益和合理收入,为医生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和服务环境,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
  

    中医对于疾病的方法,采取各种措施,古代医家把预防疾病称做“治未病”。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于未病之先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古人有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淮南子•卷十六》)《丹溪心法》中也称:“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中医学在治疗上历来防重于治。《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即是谓此而言。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人体未病之前就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即未病先防),同时还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仍应运用各种方法防止疾病发展、传变或复发(即既病防变)。例如,平素加强体育锻炼、调摄精神情志就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或疾病流行期间,一方面“避其毒气”,一方面服药治疗。如此均可有效地防止疾病发生,而人体适应自然环境和抵御外界有害因素侵袭的本能却是有一定限度的,某些疾病平时无论怎样预防有时仍然难以避免产生。对于这些已经发生了的疾病,一是要防止其发展与传变(即防止恶化),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中“实脾”的目的即是;二是要防止旧病复发,如慢性咳喘、冻疮等病易在秋冬季节发作,于是可在夏季就开始采取预防性治疗。中医药防变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胃炎、胆石症、脑血管意外、癌症等,均有积极作用,可有效阻止或减缓疾病向不良方面转化。这种既病防变与既病防发的预防思想及其方法,乃是中医预防学区别于其它预防医学的关键所在,是中医预防学的优势和特长。
  

    有些常见病、多发病需要特别的预防措施。如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喘息为主要特征,常于气候变冷时反复发作。中医认为健康是人类和自然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即“阴阳平衡”,“阳平阴秘,精神乃治”。一旦这种平衡状态出现偏离,人体就会出现各种趋向病理的征象。中医药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养生保健思想能与现代医学“防病”体系有机结合,将会形成独具特色、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新体系和新模式。预防这种疾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消除有害烟雾、粉尘和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戒除吸烟嗜好; (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耐寒、抗病能力; (3)及时治疗感冒及根治鼻炎、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4)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被,慎防外邪侵入; (5)平时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利养肺清热化痰,忌食辛辣、发性物、酒类等有刺激性的食物; (6)服用中药玉屏风散、补肾防喘片等温阳药,益气固表,增强人体的防寒免疫功能。

    近年来,对疾病预防,亦称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特殊体质(病理性体质)与相应病邪之间存在同气相求现象。如痰湿体质易感湿邪,易患痰湿为患的疾病眩晕、胸痹、痰饮等。因此,对于具有病理性体质而未发病的人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致病因子对人体的侵袭,积极改善特殊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实现对特殊人群的病因预防,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

    预防也就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早期发现的具体方法有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中医体质学说为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了简便的筛检措施和确立高危人群的方法。对某种疾病来说,在一般人群中包括三种人,一种是健康人,一种是可疑有该病但实际无该病的人,一种是有该病的人。筛检工作的第一步即是将健康人(筛检阴性者)与可疑患该病或患该病的人(均为筛检阳性者)区别开来。对筛检阳性者必须进行进一步确诊,对确诊的病人再进行必要的治疗。通过正常体质与病理体质的评定,可以将人群中健康人与可疑患病或患病的人区别开来,即正常体质者为筛检阴性,病理体质者为筛检阳性。以后应用更完善的诊断方法区分可疑患病但实际无病的人和真正的病人。对于具体病理体质而未发病的人可以通过改善体质进行病因预防,对于已患病者则予以相应的治疗,采取上述各种先为不可胜的措施,对疾病严阵以待,就能使我们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经常“能立于不败之地”。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7 10:0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17: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3、-----用药如用兵之,知彼知己,治病不殆!

    如果疾病已经侵入肌体,则必须进行治疗。首先应当查明病情、病因和自己身体的状况。《孙子兵法》一再强调在战争中了解敌人情况和我方实力的重要性。《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地形篇》又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很明显,只有对“彼”对方的情况和“己”方的实力了如指掌,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才不会有遭敌反攻、覆军杀将的危殆。治病犹如一场战争。治病可以采取用药或动手术等多种方式。用药是以药物偏寒、偏热的不同特性,攻治人体脏腑之气的偏盛、偏衰等。在下面我的典型病例子:

    乙型肝炎与发热
  

    翁XX、男、18岁、学生、佛山、体重96斤,于2003年6月就诊。

    自述:3年前曾广州某医院住院3个月,诊为病毒性肝炎,曾用过进口干扰素,其它用药不详,经常发热住院,多侧二至三周发热马上就住院,少侧也要几个月住院一次,效果不明显、特邀余诊治。
现证:面色苍白无华、精神萎靡不振、体质消瘦、自觉食欲不振、短气乏力、大便干、懒言。脉虚弱无力、右关弦、舌质淡、舌边尖有散在淤血点、苔薄白。
辩证:淤血化热、肝脾失和。
治法:清热化淤、调理肝脾。
(1)        针灸、主穴:肝俞、胆俞、足三里、太冲(双侧)、期门、合谷
(2)        大椎、中冲、少冲、用三棱针放血。
(3)        穴位注射:用田基黄注射液、肝俞、脾俞、足三里、中封(均两侧)、穴位常规消毒、每穴1毫升、隔日一次。
方药:(1)茵陈蒿汤合丹山枝逍遥散加减。
          茵陈30克、山枝子15克、大黄6克、虎杖20克、柴胡10克、龙胆草10克、白芍30克、茯苓30克、青皮10克、三棱6克、莪术6克、败酱草30克,水煮服,每天一包。
方药(2)大八宝合柴胡散加减。
         麝香10克、熊胆15克、牛黄18克、真珠50克(豆腐制)、琥珀50克、制龙胆7克、玛瑙10克、红珊瑚50克、血蝎60克、犀角30克、西红花50克、黑沉香50柴胡30克、白芍30克、溪黄草30克(制)、金钱草30克、田七50克、炒茯苓30克(制)、灵芝100克、石螺去壳30克。
共研细味一次三克一日二次至三次。
2004年6月体重增长为118斤。

    结论

    乙型肝炎一证,在临床上首先要辩清虚证,实证、属气、属血、但乙肝与肝脾、胆关系甚为密切、脾虚为本渐至淤血发热,虽然血为标、但淤血不去、新血焉生、本例、为针灸泻之能和解?阴、少阴、少阳、而清热、化湿、化淤、治疗肝、脾、胆、诸穴有协调作用、所以在治疗时要注意肝胆喜条达,主疏泄的生理特点、故舒肝理气化淤为基本治法,若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可用干肝解郁泻火、或调理肝脾湿热、淤气之剂,均宜?加柴胡、郁金、西红花等舒肝郁之品;若气病及血、淤血停着者、治以化淤通络、调气血;若肝郁气滞、横犯脾胃、用舒肝健脾之法;患病既久、必伤阴血、成为肝阴不足者,应以养阴柔肝为主。所以在治病过程中,也只有掌握疾病的种类、部位及危害程度“彼” ,药物的特性、剂量或手术的方法以及病人的健康状况“己”,才能巧用辨别药物之治疗,战胜疾病,减少丧身殒命的危殆。
  

    临床诊断病情,需要深入调查研究,详细搜集资料,如对病人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的分析,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资料的取证等。中医调查病情,主要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望诊是观察病人的精神、面色、形体、动态、皮肤和舌质、舌苔等;闻诊是运用听觉嗅觉观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汗液、痰液、大小便等;问诊是向病人询问疾病的起因、时间、程度、感觉等;切诊主要是切取病人腕部的脉搏状况,以知体内的病情。西医检查病情采用多种多样的辅助手段,包括化验、X射线、心电图、超声波、同位素、内窥镜、CT等,使人们能够更深入、更广泛地获得关于疾病和人体的各种资料,以便更准确地查明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根据辨别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常把辨别以下几型分证论治。1、热毒炽盛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或躯干、四肢斑疹鲜红,高热持续不退,烦躁、面赤、口渴,甚或狂躁谵语、神昏惊厥,或兼鼻衄、尿血、皮肤紫斑,小便黄赤,大秘结,舌质红绛苔黄,脉弦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2、阴虚内热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不退或午后、夜间潮热,或中等度发热,时高时低,面部或四肢斑疹时隐时现,腰膝酸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脱发,月经后期,量少或经闭,小便黄,大便干。  舌红少苔或苔薄或薄黄,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  解毒透邪。
    方药:青蒿鳖甲汤合二至丸加减。
3、热郁积饮证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怔忡,时有微热,咽干口渴,烦热不安,红斑丘疹,舌红苔厚腻,脉滑数、濡数,偶有结代。当引起心脏损害,表现为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炎及胸膜炎等。 治法:清热蠲饮。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泻白散加减。
    4、瘀热痹阻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瘀点累累,斑疹斑块暗红,两手白紫相继,两腿青斑如网,脱发,口糜,口疮,鼻衄、肌衄,关节肿痛疼痛,月经衍期,小便短赤,有蛋白血尿,却无水肿,低热或自觉烘热,烦躁多怒,苔薄舌红,舌光红刺或边有瘀斑,脉细弦、涩数。本证当慢性活动期中手足血管炎、关节炎为主,并出现狼疮性肾炎、蛋白尿。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方药:生地黄散加减。
    5、气阴两虚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纳呆,精神萎靡,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腰脊痠痛、脱发、口干,经常恶风怕冷,自汗盗汗,大便燥结,舌淡或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对有些药物可遮掩症状,因此,除非病情紧急需用抢救药,一般在就诊前不宜乱用药,特别是镇痛药、解热药、降压药、镇静安眠药等。就诊前也不要化 妆,尤其是不能浓妆艳抹。这是因为化妆品掩盖了本来的肤色,对诊断贫血、黄疸、斑丘疹、紫绀、血管痣等皮肤改变十分不利。看病之前还要注意不要剧烈运动、 饱食、情绪过于激动、大量饮酒或吸烟,这些因素均可引起心率(脉搏)显著加快,血压波动,以及出现其它异常改变,产生“假像”,给确诊造成一定困难,以及病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要熟悉病情,“知彼知己”,就能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积极的治疗。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7 10:1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17: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诊须知—认识疾病的本质

    在通过观察询问,在接受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期间,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以至于有很多患者对此难以理解,甚至误认为是治疗不当引起的。对此,我们在这里做一下必要讲解。所得到的往往是一些表面现象,检查病情时应透过这些表象,认识疾病内在变化的本质。《孙子兵法》十分强调通过表象而认识敌人实际动向的重要性,《行军篇》列举了三十多个这方面的实例:"众树动者,来也"; "鸟起者,伏也";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步兵)来也";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半进半退者,诱也"; "鸟集者,虚也"; "旌旗动者,乱也"; "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如此等等。上述这些实例,其前半句是表面现象,后半句才是敌人的真实动态。病情也有许多表面现象,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隐藏着疾病的真实病因。《内经》上说:"百病之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各显其症。"可见"症"(表象)与"病"(实质)之间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医生检查病情,正应通过表象而识别疾病的真正病因。
  

    在治疗反应:患者在经治疗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些特殊症状,我们将这种反应称之为治疗反应。如肝病患者经治疗后,出现了双目红肿羞明,头晕目眩,下阴潮湿等现象。这是疾病经治疗受创后通过经络渠道进行逃窜的反应,也是经过治疗初步见效的反应。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经治疗后,疾病有短暂病情加重反应,这是疾病与人体元气正邪交争的“挣扎”现象,绝不会导致病情恶化。因此,不必有所顾虑和怀疑,如果治疗过程中,由始至终都无这种反应,那么,这个病恐怕难以治疗,或者说难以真正治愈。
  

    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明,旧病复发反应:患者接受治疗后,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所患的疾病又重新发作,称为旧病复发反应。如有过骨折病史的,在其骨折部位又重新出现疼痛;有过胃病病史的人,胃部的症状又重新出现等。这说明,以前所患的疾病并未彻底痊愈,由于元气功能的发挥,进行整体调整时,又将其清理出来,最终是要将其消灭排除的。这样看来,这是件大好事。这种反应,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反应,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绝不会因为以前曾患过脑溢血,这次反应就一定会再犯脑溢血,以前曾有过骨折病史,这次反应就一定会造成骨折部位的再次折断。由此看来,刘氏的综合治疗方法,不单纯是针对患者当前的疾病进行治疗,而是同时对机体进行整体调整治疗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患者在治疗当前疾病的同时,其它一些原有的旧病老病也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治疗。如果运用《孙子兵法》透过现象而识别疾病的本质,将有助于早期治疗和防止该病的传播,对病人和社会都将大有益处。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7 10:1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17: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诊须知—认识疾病的本质

    据一般的医学常识,厥阴提纲条文第一个讲述的证就是消渴,消渴是什么意思呢?渴就是口渴,这个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但是,有的人口渴并不一定想喝水,或者喝一点点润润口就行了,所以,就有口渴不欲饮之证。这样的渴就是渴而不消。那么,消渴呢?当然是既渴而又能饮水,而且饮后即消,口又很快地渴起来。这是消渴的一个大概意思。

  厥阴病为什么会导致消渴呢?历代的很多医家都认为是肝胃之热耗伤津液所致,包括现代通用的教材都是这个说法。但是,我们细细地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感到以热伤津液来解释厥阴的口渴未必恰当。厥阴的这个渴应该有它很特殊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清楚,如果以热盛伤津来解释消渴,那厥阴的这个热怎么能跟阳明的大热相比?阳明的白虎人参汤证是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所以,要讲热盛伤津,那么这个消渴理应放在阳明篇中。应该将阳明的提纲条文改为:“阳明之为病,消渴,胃家实。”而张仲景没有这样,反而将消渴置于厥阴提纲证之首,这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厥阴之渴是另有所因的。

  口渴虽是极普通和极常见的一个证候,但是,我们回看六经提纲条文,却只有厥阴提纲言及渴,这便提示我们消渴是厥阴病最容易出现的一个证,也是厥阴病最重要的一个证。因此,消渴对于厥阴病的诊断而言,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依据。,。遇到这种情况,则必须配合以其他科学手段的检查,方能确诊病情的实质。现代先进的医疗科学设备,为由表象而正确识别疾病的实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3/27 10:2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