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6340|回复: 10

净土宗善导大师著述专贴(欲求往生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4 03: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善导大师略传
一、隋唐盛世    善導示現
    中國淨土教的大成者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出生於隋朝大業九年 (六一三),往生於唐朝永隆二年(六八一),春秋六十九。亦即隋煬帝之時出生,歷經唐高祖、太宗的時代,於高宗之時往生。其活躍於「自信教人信」的正是唐朝國運極爲鼎盛的太宗、高宗時代。而大師出生之前統一天下之隋文帝時代,佛教正以旺盛之勢在復興著;文帝頒下「佛教治國策」、「佛教興隆策」、「天下佛寺復興詔」等,全國幾乎成爲佛教化。在佛教信仰如此澎湃的時代中,大師從無量光明的淨土應化而來,高舉念佛成佛的旗幟,指引衆生,導歸極樂,圓滿佛果。  
二、青年立傳    光芒初現
    善導大師的傳記文獻頗多,中國與日本約有二、三十種,可見大師在佛教史上地位之崇高與影響之深遠。其中最早的是唐朝道宣律師所著的《續高僧傳》,其次也是唐朝的文諗大師、少康大師共纂的《瑞應刪傳》;此外大多是後人站在讚揚的立場所記述的,這當然有其意義,但在歷史上的價值比較低。善導大師的事蹟可資參考的基本性資料有四種傳記、六種碑文,簡列如左:
(一)、傳記:
1.《續高僧傳》第二十七卷、第十釋會通傳(附善導傳) 唐  道宣  撰 (西元六四五)
2.《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刪傳》第十二善導傳 唐  文諗、少康  共錄(西元八○五)
3.《淨土往生傳》卷中第十五善導傳  宋   戒珠  撰(西元一○六四)
4.《新修往生傳》卷中第廿五、廿六善導傳、善道傳 宋  王古  撰(西元一○八四)
(《類聚淨土五祖傳》所引,《大正藏》八十三冊一五七頁)

(二)、碑文:
 1.唐慈恩寺善導禪師塔碑            京兆金石錄
 2. 唐慈恩寺善導和尚塔銘           同
  3.龍門大佛像龕記                        金石萃編第七十三
  4. 隆闡大法師碑銘                       同第八十六
  5. 淨業法師靈塔銘                       同第七十五
  6. 光明寺慧了塔銘                       金石續編第五
    道宣律師生於隋朝開皇十六年(西元五九六),長於大師十七歲;人尚在世,時又青年,而南山律的開祖道宣律師於其《續高僧傳》中便已就其所聞的預先爲大師寫下衆所讚揚的事蹟,雖然僅有簡短的一百二十三字,但大師的偉大,已現端倪。
三、俗姓朱氏    籍貫山東
   大師俗姓朱,山東省臨淄縣人 (一說安徽省泗縣),年少出家,師事密州之明勝法師,鑽研《法華》、《維摩》等大乘經典。密州在山東省諸城縣,距臨淄縣不遠。明勝法師是三論宗學匠,與開創三論宗之嘉祥大師吉藏同爲法朗大師的高弟。
四、 隋末唐初    教界盛況
    若從當時佛教界的盛況而言,此時嘉祥大師詔入帝都長安之日嚴寺宣揚三論;嘉祥大師寂於武德六年(六二三),善導大師出生之頃,正是嘉祥大師在長安極爲活躍之時。
    又天臺宗之開創者智顗大師六十歲往生之時是開皇十七年(五九七),是善導大師出生之前的十六年,之後的天臺宗由其弟子章安大師灌頂在極力弘揚。
    淨土教方面,大業五年(六○九)四十八歲時歸入淨土教的道綽禪師,正以山西之太原爲中心地域,傳播念佛種子,聲名遠播,七歲之童皆知念佛。
    又西天取經,歷經十六年之大旅行,翻譯出所帶回的龐大經典,留下不滅功績的玄奘三藏,早生於大師十一年;大師與三藏大約同時代活躍於帝都長安。
五、見相願生    其來有自
    大師曾經看到「西方變相圖」,大爲震撼,便生欣慕淨土深願往生之情而讚歎地說:「何當託質蓮臺,棲神淨土。」所謂「西方變相圖」是描繪西方阿彌陀佛之淨土莊嚴的圖畫,「變」即是轉變,將極樂淨土之相轉變爲圖畫,以令人觀賞,起人欣慕。大師一見「西方變相圖」便大爲感動,欣求淨土之深切願心,始終不二,始終一貫,可見大師宿善之厚,其來有自。
六、深歸觀經    親證三昧
      大師到了二十歲受具足戒後,與妙開律師共看《觀經》,悲喜交歎地說:「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觀門,定超生死。」
    《觀無量壽經》在隋唐之初是最受歡迎的經典之一,不只爲淨土教家所尊重,也普遍受到佛教界全體的敏銳注目,演講、讀誦此經的可說是所在多有。
    就「時」與「機」的痛烈反省,亦即自覺末法之時,則宣說救度罪惡生死凡夫之教法的這一部《觀經》之廣受重視與喜愛是極其當然的。
   《新修往生傳》如此記載:「後遁跡終南悟真寺,未逾數載,觀想忘疲,已成深妙;便於定中,備觀寶閣、瑤池、金座,宛在目前。」
    終南山在帝都長安之南,而悟真寺則在終南山之藍田縣,係隋朝開皇年間淨業法師所創建,後來有保恭、慧超、法成等法師相繼住錫,他們都修持淨土法門,故悟真寺可謂信仰淨土的實踐道場。而大師二十幾歲便親證三昧,古今高僧,少出其右。
七、訪師求道    徹悟真髓
    唐貞觀年中,大師二十餘歲,初聞道綽禪師在晉陽開闡淨土宗風,乃不遠千里,從而問津。對於大師的來訪,道綽禪師心中很歡喜,知道眼前這位青年行者將是自己的後繼者,因而爲其徹說彌陀本願與《觀經》真義。
   《觀經》的真髓精神必須以《大經》解釋始能顯明,亦即十三觀的觀佛三昧是所捨的,唯有信佛本願念佛名號的念佛三昧才是一切三昧中王。大師在道綽禪師的指導之下,一切疑問當下冰解而體悟《觀經》的奧義。
    如是親蒙面授《觀經》幽意,徹悟淨土真髓,深歸彌陀本願,成爲道綽禪師門下面授之傑出弟子。
    道綽禪師繼承曇鸞大師的宗風,唯信彌陀本願之救度,唯念彌陀本願之名號;一生中敷演《觀經》兩百遍,其化風之盛,名高一世,帝王敬仰,庶民齊歸。
八、二河白道    告白信心
    依據《新修往生傳》記載,大師訪道綽禪師時,正逢玄冬之首,寒風凜凜,旅途重重,風飄落葉,填滿深坑;乃入中安坐,一心念佛,不覺已度數日,忽聞空中有聲音說:「可得前行,所在遊履,無復掛礙。」於是忘疲出坑,至道綽禪師之玄中寺。
    之後大師註解《觀經》,以「二河白道喻」描繪自己入信的過程,曾記述無人空曠之荒野踽踽獨行,令人感受到那時絕處逢生的體驗。
九、徑路修行     唯在念佛
    有關大師參謁道綽禪師的經過,《續高僧傳》簡略地說:「近有山僧善導者,周遊寰寓,求訪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綽禪師,唯行念佛,彌陀淨業。」
    大師所住之悟真寺與道宣律師所住之豐德寺同在終南山,故言「山僧」。唯行念佛,必生極樂,因爲仰仗的是彌陀大願業力之故。故大師有名的〈勸化偈〉云:
漸漸雞皮鶴髮 看看行步龍鍾
假饒金玉滿堂
難免衰殘老病
任汝千般快樂
無常終是到來
唯有徑路修行
但念阿彌陀佛

「但念阿彌陀佛」即是「唯行念佛」,即是「徑路」,「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在此可知大師之念佛宗風,乃受教於道綽禪師,而道綽禪師則傳承自曇鸞大師。
十、至誠念佛    行持勤篤

    大師之遇道綽禪師,如魚得水,親蒙瀉瓶之教;至貞觀十九年道綽禪師八十四歲(六四五)往生之後,又回到悟真寺,時大師三十三歲。
    被仰爲親證三昧之聖者善導大師,日常行持甚爲勤篤,其具體情形,《淨土往生傳》這樣地記載:入堂則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乃至寒冷,亦必流汗,以此相狀,表於至誠。三十餘年無別寢處,不暫睡眠;除洗浴外不曾脫衣。
持戒品,纖毫不犯,未嘗舉目視女人。尊敬一切人,乃至沙彌亦不受禮。
絕意名利,遠諸戲笑。所行之處,爭申供養;飲食衣服,四事豐饒,皆不自入,並將迴施;好食送大廚供養徒眾,粗惡自食。乳酪醍醐,皆不飲噉。諸有嚫施,用寫《阿彌陀經》十萬餘卷,畫淨土變相三百餘幅。見壞寺及壞塔,皆悉修營。
燃燈續明,每歲不絕。三衣瓶缽,不使人持洗,始終無改。每自獨行,不共眾去;恐談世事,妨修行業。

由此可知大師律己以嚴,待人以寬,而又慈悲心切,所到之處,皆蒙其恩。故《隆闡大法師碑序》讚仰大師之德風而言:「慈樹森疏,悲花照灼。」
十一、一聲佛號    一道光明
    大師念佛之精至,達到口念阿彌陀佛一聲,即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百聲千聲,光出亦然,所以後世或稱終南大師(因住終南山故) ,或稱光明和尚 (因口出光明故 ) 。
十二、較量念佛    佛像放光
     又,大師在西京寺內,曾與金剛法師較量念佛的勝劣,大師發願說:准諸經中,世尊說念佛一法,得生淨土,一日七日一念十念阿彌陀佛,定生淨土,此是真實不誑眾生者,即遣此堂中二像總放光明。若此念佛法虛,不生淨土,誑惑眾生,即遣善導,於此高座上,即墮大地獄,長時受苦,永不出期。遂將如意杖,指一堂中像,像皆放光。(唐道鏡、善道《念佛鏡》)
十三、寫經十萬    變相三百
    大師不愧是彌陀化身,其教化活動,可說不可思議,完全以超人的魄力在推進,據《續高僧傳》及《瑞應刪傳》說:「寫《彌陀經》十萬卷,畫淨土變相三百幅;士女奉者,其數無量。」
     亦即書寫《阿彌陀經》分贈有緣四衆,其數達十萬卷,並以畫相令人欣慕,所以士女奉者,「其數無量」。
     現在日本京都龍谷大學圖書館收藏有一本大師真蹟的《阿彌陀經》,此書是一八九九年大谷探險隊在中國的吐魯番所發掘。大師之真蹟進而流布到西域地方,其教化之廣,令人驚歎。
    而《淨土往生傳》云:「續至京師,激發四部弟子,無問貴賤,彼屠沽輩亦擊悟焉。」亦即大師進入京師長安,廣度民衆,傳授淨土法門,激發四部弟子,無問貴賤,甚至屠沽之輩,亦深受感化,悔改念佛往生。
十四、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佛祖統紀》卷二八如此記載:唐朝,長安,京姓。本為屠夫,因善導大師,勸人念佛,滿城斷肉。京嫉恨之,持刀入寺,興殺害意;善導大師指示西方,現淨土相。京即回心發願,上高樹念佛,墮樹而終;眾見化佛,引天童子,從其頂門而出【天童即其識神】
彌陀救度    隨時存在    隨地存在    毫無條件
不論緇素    不論善惡    剋念願生    立即得生
亦知大師    悲心感人    德人睹面    惡念全消

十五、厭穢欣淨    捨身往生
    長安之道俗男女,受感化而歸向淨土者甚衆,且在大師「厭離穢土,欣求淨土」的殷勤教化之下,受到熱烈感化而「捨身往生」的信者,時有所聞,《續高僧傳》說:時在光明寺說法,有人告導言:「今念佛名,定生淨土不?」導曰:「念佛定生。」其人禮拜訖,口誦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相次,出光明寺,上柳樹表,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事聞臺省。
「臺省」即是當時的中央政府,這是道宣律師親聞所記;而《淨土往生傳》更說:
京華諸州,僧尼士女:或投身高嶺,或寄命深泉,或自墮高枝,焚身供養者,略聞四遠,向百餘人。諸修梵行,棄捨妻子者;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三十萬者;念阿彌陀佛,日得一萬五千至十萬遍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不可知數。
不論帝都,不論地方,僧俗男女,投身斷命,甚至燒身供養,總共超過一百人。
    大師感化之偉大一至於此,則其盛德難以形容,在整個中國佛教史上,可說超群拔萃,少出其右,故《瑞應刪傳》言:「佛法東行,未有禪師之盛德矣!」
見此令人想到《觀經疏》定善義言:
歸去來      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
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
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
入彼涅槃

大師對時代之濁惡與人心之罪障,在極其深邃的洞察之後而吐露出這樣的痛烈心情。
十六、以訛傳訛    誤傳捨身
    由於當時「捨身往生」的事蹟頻傳,因而善導大師之其他傳記也有大師捨身往生的傳說,然而這是誤讀前面所引《續高僧傳》之文,此文宋朝戒珠之《淨土往生傳》、王古之《新修往生傳》等誤傳爲大師捨身往生;雖非正確,但由此可知當時願生西方之熱切。
    又善導與善道《新修往生傳》作二人說,然這並非二人,也是從同一人的傳記誤傳而來的。
十七、慈恩寺碑    紀念大師
     大師法化甚廣,因而在長安市區所住過的寺院除了「光明寺」之外,有名的「慈恩寺」及「實際寺」也是長期弘化的地方。
    慈恩寺是名滿天下的玄奘三藏住錫之處,三藏在此譯經院完成了翻譯佛典的不朽金字塔,然而此寺有兩座紀念大師的碑文:
一、唐慈恩寺善導禪師塔碑    永隆二年 (六八一) 僧  義成 撰 李振方正書
二、唐慈恩寺善導和尚塔銘    大中五年 (八五一) 僧  志遇 撰並書
可惜這兩座碑文失傳,否則對大師的事蹟會更清楚、更瞭解。
    此慈恩寺建立的由來與道綽禪師略有因緣,亦即道綽禪師專事淨土的念佛高風非常受到高宗之母文德皇后的仰慕,而皇后於貞觀十年(六三六)去世;到了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爲母作功德之故,當時還是皇太子的高宗便在帝都興建慈恩寺。其落成法會時,詔迎全國五十位高僧,大師便是被敕選的其中一人。
   進出長安的大師也時時居住慈恩寺擴展淨土法門,而感化之深,功勳之隆,致使後人一而再地爲其樹碑,永貽懷念,長存崇仰。
十八、龍門大佛    奉敕監造
有關居住「實際寺」的事蹟有二種資料:
    一、「隆闡大法師碑」,亦即「大唐實際寺故寺主懷惲奉敕贈隆闡大法師碑銘」(金石萃編卷八十六、唐四六),此碑銘內容,係敍述大師弟子懷惲法師的出家事緣,其碑文云:高宗總章元載,……時有親證三昧大德善導闍黎,……雅締師資。……
碑文記述懷惲法師 (原爲世爵子弟) 落髮出家,係由大師爲其主持剃度儀式,時爲唐高宗總章元年(六六八)。
    二、「河洛上都龍門之陽,大盧舍那像龕記」的碑文,世界馳名的洛陽「龍門大佛」是高宗皇帝發心,皇后武氏出錢所建造的,而奉敕監造的即是善導大師。當時大師住錫「實際寺」,故此碑文如此記載: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皇后武氏助脂粉錢二萬貫,奉敕檢校僧西京實際寺善導禪師。……至上元二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畢功。
上元二年(六七五)大師六十三歲,碑文有「西京實際寺善導」之語,可知大師此時是常住在此寺佈教的時期,因當時實際寺住持即是大師弟子懷惲法師。此亦可知大師博學多才,於佛教藝術造詣之深,至於上達天聽,爲皇帝所倚重。
十九、湖北襄陽    傳授勝行
    大師弘化與日增盛,不僅遍及山西、河洛,且南至湖北襄陽。《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記述義淨三藏所言云:有苾芻貞固者,往襄州,遇善導禪師,傳受彌陀勝行。
   彌陀本願念佛法門的傳佈受到義淨三藏的注目,且讚揚爲「勝行」,可知此法的殊勝,及大師法化之盛、辛勤之勞。
二十、造疏感夢    楷定古今
     在長安期間,大師爲了糾正當時教界對《觀經》的錯解,乃撰著《觀經疏》(亦稱四帖疏) 四卷,撰寫之前,於佛前標心結願,請求靈驗;當夜即見聖境,諸佛菩薩現前。自此以後,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不復見。當《觀經疏》圓滿時,再度祈請,連續三夜,皆現聖境。其狀具載於《觀經疏》第四卷,披尋便知。
    故後世以此疏謂之「彌陀傳說」,亦謂「楷定古今之疏」,珍重如經,而大師亦被尊爲「楷定古今之大師」。

二十一、預知時至    掩室長逝
     大師在帝都長安弘揚彌陀本願念佛法門,非常契應群機,緇素男女之歸依甚衆,門前成市。往生前不久正於所住寺院中畫淨土變相,忽然催促,令速成就;或問其故,大師回答:「吾將往生,可住三兩夕而已。」時間一到,忽然示現微疾,掩室怡然長逝,身體柔軟,容色如常,異香音樂,久而方歇。春秋六十九,時在永隆二年(六八一)三月十四日。
二十二、信者無量    高弟三名
    大師擁有很多足可驚歎的信者,傳記說「士女奉者,其數無量」,因此受業弟子當然也不在少數;其中最有名的有三位,即撰著《釋淨土群疑論》的懷感(六八○頃)、懷惲(六四○~七○一)、淨業(六五五~七一二)。其中懷感大師來不及寫完《群疑論》便已先行往生,而由其師弟懷惲法師續寫完成。
二十三、長安南郊    建塔紀念
    長安郊外,南望終南山,北眺長安城,所謂臨水面山之佳地的神禾原,一座十三層高的大塔偉然聳立雲霄,這便是奉安大師舍利的「崇靈塔」。
    師事大師十數年的懷惲法師,為紀念恩師之盛德,乃選此勝景建塔立碑,並於塔側興建寺院名「香積寺」,栽植神木靈草,四時供養不怠;此寺由懷惲法師及其師弟淨業法師相繼住持。這些事蹟都記載於《隆闡大法師碑》及《淨業法師靈塔銘》。然而世間無常,往昔甚爲宏壯的寺觀,如今偉容不在,唯此大塔淩越一千三百餘年的風雪,巍然獨立於田園中,彰顯大師萬古不滅的遺德,頻添吾人歸依渴仰的遐思。
二十四、遺文放光    少康感悟
     到了中唐時代,貞元之初,另一淨土高僧,念佛佛從口出,世稱「後善導」的少康大師(?~八○五) ,參訪洛京白馬寺,見殿內文字累放光明,甚感奇異,向前探看,乃是善導大師所作的《西方化導文》;少康大師一見非常歡喜,便祝願說:「如果我與淨土有緣,惟願此文,再現光明。」祝願才畢,果然光明再度閃爍,光中有無數化佛菩薩。少康大師深受感動,當下立誓說:「劫石可移,我願無易矣!」
二十五、形像神變    化佛付囑
     於是少康大師立即前往長安瞻禮善導大師的影堂,大陳薦獻,乞願一見善導大師,立時善導大師的遺像化爲佛身,向少康大師說:「汝依吾教,利樂衆生,同生安樂。」少康大師一聞,似有證悟。
二十六、念佛出佛    善導再來
     少康大師兩度見文放光,遂深歸淨土,並立誓言:「劫石可移,我願無易。」又見善導化現佛身而為說法,感應之奇,古今罕有;應化之妙,不可思議;令人感悅徹髓、五體投地。
    經此證悟,乃起而自信教人信,自行化他,唯依善導;遂使男女老少,一見少康,皆念佛號;所到之處,滿念佛聲。
    後於浙江睦州建淨土道場,集眾念佛,眾人見其念佛一聲,便有一佛從其口出,十聲百聲亦復如是;與善導大師一聲佛號一道光明,前後祖師如出一轍,是故時人稱為「後善導」,譽為「今彌陀」。
    北宋之佛學大家無為子楊傑,感伏於少康,深仰於善導,乃作《善導和尚彌陀道場讚》,而以詩偈讚言:
東峰壇級石嵯峨 十佛隨聲信不訛
後善導依先善導
今彌陀是古彌陀
一心正受超三界
孤月澄禪照萬波
乘般若舟遊淨域
度生還亦到娑婆

       
    二十七、星曜東方    法然繼起
寂而常照 星曜東方 法然繼起 宗風丕揚
我作此偈
讚古讚今 南山東海 長耀明燈

這兩行讚偈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大德對善導大師及法然上人的部份讚詞。
    大師之後,在中國則有少康繼起,大力弘傳,人稱後善導。在日本則有十二世紀被譽為智慧第一、尊為勢至應現的法然繼起,全依善導《觀經疏》創立日本淨土宗,此書遂成為日本淨土宗的根本聖典。法然上人在他所著的《選擇集》結文說:善導《觀經疏》者:是西方指南,行者目足;然則西方行人,必須珍敬矣!
    同時大師也被尊奉為高祖,而法然則成為宗祖。現在日本最大宗派之淨土法門,其各流各系,皆源出法然,而法然則全依善導。
     中國之善導在常寂光中,仍以智慧光,照曜東方,遂使日本之「法然繼起,宗風丕揚;南山東海,長耀明燈」,照引群萌,淨土往生。趙樸老之讚詞,誠可謂「讚古讚今」矣!

二十八、本地彌陀    垂跡善導
    大師乃是阿彌陀佛化身,事載《西方略傳》;所以生前滅後,盛德靈異不可思議。宜哉!獨得本願深旨,廣度念佛群萌。
    法然上人於其《選擇本願念佛集》之結文讚言:
仰討本地者:四十八願之法王也,十劫正覺之唱,有憑於念佛;
俯訪垂跡者:專修念佛之導師也,三昧正受之語,無疑於往生。
本跡雖異,化導是一也。

二十九、二祖對面    一脈相傳
    法然全依善導,絕對歸投傾倒於善導,崇拜景仰懷慕於善導,終於感得善導於法然夢定之中,前來讚歎證明,並互相問答,這便是日本淨土門中膾炙人口的「二祖對面」之典故。
    根據《夢感聖相記》、《淨土隨聞記》、《源空上人傳》等資料,法然上人自言:予八閱 (加五閱大藏) 《觀經疏》。知「亂想凡夫,依稱名行,則乘佛願力,必定往生彌陀淨土。」雖自身往生,已得決定;又欲普為眾生,弘通斯道;然時機難計,心懷猶豫。一夜夢紫雲大起,遍覆四海;雲中出無量光,光中百寶眾鳥,翩翻飛散。時予陟高山,有一高僧,出於雲中,住立吾前;予即敬禮,瞻仰尊容。腰下金色宛如佛身,腰上緇衣如尋常僧。高僧云:「吾是唐善導,汝能弘通專修念佛,甚為稀有,故來證之。爾來弘法無塞,遍至四遠。」予伏請曰:「願淨土教門,面授口訣,將自信教人信。」和尚示曰:「善哉!喜哉!菩薩大聖,淨土教法,隨願授與。」
    超越時空,二祖會面於夢中,何異面授口訣,瀉瓶相傳乎!亦可謂中國後善導者少康,日本後善導者法然;本國異域,一脈相傳。不禁讚言:
唐朝善導和尚為彌陀化身,獨顯本願深意;
日本法然上人是勢至應現,專弘稱名要行。
西方二聖,異國同傳念佛法;
東土兩祖,先後共成淨土宗。

三十、佛教會長    敬撰讚詞
凡夫入報,本願稱名,契法應機,廣度群萌。
大師功勳,耀古灼今,愈至末代,彌增仰憑。

    全國政協前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大德,於公元一九八○年,中日兩國佛教徒在兩國淨土宗的共同祖庭、復建之中的香積寺聯合舉行紀念大師往生一千三百年的盛大讚仰法會上,以萬分崇敬之情,恭撰十一行每行四句之讚詞,讚仰大師是「彌陀乘願再來」,應機宏闡淨土法門,廣啟眾生正信念佛;並感服「龍門大佛」是「曠古神工」,致使人天永遠尊崇。同時讚歎日本之法然深受善導智慧光的啟發,而創立日本淨土宗,繼承了善導「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淨宗正意,顯示善導法然,異代繼承,兩國祖師,一脈相傳,其讚言:
惟我大師 乘願再來 淨土法門 應機宏開
五部九卷
妙宣深蘊 能於難信
廣生正信
龍門大像
曠古神工 賴公檢校
人天永崇
行願既圓
隨緣示寂 千三百年
塔留香積
寂而常照
星曜東方 法然繼起
宗風丕揚
四色之蓮
七寶之樹 法音宣流  
甘露普注
善信億萬
同具至誠  六時佛號 千載祖庭
爰結勝因
  爰興盛會 憶念師恩
永矢弗墬
伽藍斯闢
塔波斯修 海潮迎像
天風送舟
兩邦雲仍
俱會一處 永敦夙好
同遵祖武
我作此偈
讚古讚今 南山東海 長耀明燈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年四月十四日
                           趙樸初頂禮敬撰並書
        法然上人曾據《觀經》所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之文寫了一首和歌:
月光雖無處不照
唯宿仰望者心中

趙樸老一見,讚賞之餘,也有所感發地寫了兩首短詩和之:
月光常普照
只看有心人
明月懸中天
大地無不照
但問有心人
飲受光多少

可見兩國淨宗祖師,萬代崇仰;亦知樸老於淨土,是個有心人。
三十一、蓮池印光    傾心崇仰
蓮池大師於其《往生集》深心感伏善導大師之巍巍高德而讚曰: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設非彌陀,必觀音普賢之儔也;猗歟大哉!
印光大師於其《文鈔》極口讚仰善導大師之神通智慧而言: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其宏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
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
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迴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
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三十二、善導所說    當作佛說
印光大師於其《文鈔》又以梵唄唱讚而言
師當唐初,各宗盛行。
提倡淨土愜群情,佛力誰與京!
若肯投誠,西方定往生。

又勸人應信「大師所說當作佛說」,而以偈讚言:
世傳師是彌陀現 提倡念佛義周贍
切誡學者須撝謙
兼使極力生欣厭
解宜遍通一切法
行擇機理雙契幹
念佛出光勵會眾
所說當作佛說看


三十三、智榮禪師    銘文崇仰
宋朝智榮禪師,崇仰大師高德,乃於大師法像銘文讚言:
善導阿彌陀佛化身
稱佛六字
   1即歎佛   2即懺悔   3即發願迴向   4一切善根莊嚴淨土
    1但稱佛名,即是對阿彌陀佛最高無上之讚歎,天親菩薩《往生論》言:「稱念佛名即是讚歎門」。
    2名號具德,一念能除八十億劫生死大罪,一念既爾,何況常念,即是常懺悔人;大師《般舟讚》言:「念念稱名常懺悔」以明但念佛名自有懺悔功能。
    3大師於〈玄義分〉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是故但稱佛名,自成發願迴向,必得往生。
    4彌陀因位萬行,果地萬德,皆悉攝在名號,因此六字名號,具諸善法,攝諸德本;是故但稱佛名,自得一切善根,自成莊嚴淨土。
三十四、曇省律師    銘偈讚仰
    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曇省律師深仰大師高德,於大師法像銘偈讚言:
唐善導和尚真像    四明傳律比丘曇省 讚
善導念佛
佛從口出 信者皆見
知非幻術
是心是佛
人人具足 欲如善導
妙在純熟
心池水靜
佛月垂影 業風起波 生佛殊迥

                      紹興辛巳二月一日
三十五、集古賢文    讚十二德
    猗歟大哉!大師現法界之身雲,施普濟之妙用,高德巍巍,祖恩罔極,豈鑽之彌堅、仰之彌高所能言乎!吾等愚拙,難讚萬一,否!不免有反污聖德之虞;雖然,為獻讚仰之誠,敬集古德讚語,雖不及大海一粟,九牛一毛,亦為竭此微忱而已矣。
            一、本地尊貴德        二、至誠念佛德
            三、三昧發得德        四、光從口出德
            五、造疏感夢德        六、釋文降魔德
            七、楷定古今德        八、廢立絕妙德
            九、化導盛廣德        十、帝王歸敬德
        十一、遺文放光德    十二、形像神變德
三十六、五部九卷    本疏具疏
        大師之著作成爲淨宗聖教的有左列「五部九卷」,尚有失傳的《阿彌陀經義》,此書〈定善義〉出現二次,恰如《四帖疏》,是《阿彌陀經》隨文解釋之疏。此五部之中,《觀經疏》(四帖疏)四卷謂之「本疏」,亦謂「解義分」;其他四部謂之「具疏」,亦即「行儀分」。
三十七、當時教界    高僧年表
曇鸞    四七六~五四二
道綽    五六二~六四五
善導    六一三~六八一
真諦    四九九~五六九
信行    五四一~五九四
慧遠    五二三~五九二
智顗    五三八~五九七
吉藏    五四九~六二三
道宣    五九六~六六七
玄奘    六○○~六六四
賢首    六四三~七一二

慧遠(淨影)大經義疏二卷.觀經義疏二卷
智顗(天臺)疏二卷.彌陀經義記一卷
吉藏(嘉祥)大經義疏一卷.觀經義疏二卷

[ 本帖最后由 无智亦无得 于 2007/5/28 19:5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04: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

一、讚大聖不測德
善導念佛,口出光明,乃大神通聖人。
善導大師之大聖人,神妙不測者。

(文鈔三編卷三,覆溫光熹居士書十)
二、讚彌陀化身德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增廣文鈔卷一,覆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善導,彌陀化身也。
(增廣文鈔卷一,覆永嘉居士書五)
善導和尚,彌陀化身。
(文鈔續編下《蓮宗正傳跋》,民十八年)
善導乃彌陀化身。
(文鈔三卷二,覆沈授人居士書)
彌陀化身,殆非虛傳;蓮宗二祖,萬代景仰。
(增廣文鈔卷三《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三、讚所說等佛德
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
切誡學者須撝謙,兼使極力生欣厭。
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擇機理雙契幹。

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

(文鈔續編下《唐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大師讚偈》)
四、讚觀經四帖疏
善導和尚《四帖疏》,淨業行者之指南針也。
(增廣文鈔卷一,與徐福賢女士書)
《善導疏》,契理契機,善說法要。
(增廣文鈔卷三《觀無量壽佛經善導疏重刻序》)
善導和尚《四帖疏》,唯欲普利三根,故多約事相發揮
台宗《觀經疏妙宗鈔》,諦理極圓融,中下根人,莫能得益;故不若《四帖疏》之三根普被,利鈍均益也。
(增廣文鈔卷一,與徐福賢女士書)
五、讚楷定專修德
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
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迴向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增廣文鈔卷一,覆永嘉某居士昆季書)
何座下自立門庭,不按佛祖之成規乎!
善導專修,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其證道也,非自力證道之所能比也。
(增廣文鈔卷二,覆法海大師書)
善導疏《淨土三經》,力勸專修。
(增廣文鈔卷二《廬山青蓮寺結社念佛宣言書》)
善導雖疏《觀經》,實最重持名一行。
(增廣文鈔卷二,覆崇明黃玉如書)
善導乃彌陀化身,其所示專修,最吃緊
(文鈔三編卷二,覆沈授人居士書)
六、讚發明助念德
此法(按:指臨終助念法)乃唐善導和尚所發明,謂平日不念佛者,依此法助念,亦可往生。
善導和尚,彌陀化身;是知此法,利益宏深。
普願見聞,咸生正信;輾轉勸導,功德無量。

(文鈔續編下《蓮宗正傳跋》,民十八年)
勿道向來做工夫,即向不做工夫之人,臨終果能聞善知識開導,及他人助念,己隨之念,其左右眷屬善巧將護,不使其起情愛及瞋恨心,皆可往生
(文鈔三編卷二,覆章緣淨居士書三)
七、讚弘超諸宗德
師當唐初,各宗盛行。
提倡淨土愜群情,佛力誰與京。
若肯投誠,西方定往生。

(文鈔續編下《唐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大師讚偈》)
八、讚化度普廣德
善導在長安,少康在新定,念佛之聲,盈於道路;其往生者,當不止百千萬億。
(文鈔續編下《淨土經聖賢錄序》,民二十二年)
善導少康,宏揚淨宗;閭巷道路,佛聲廣播。
如唱秧歌,人人願聽;如傳聖詔,各各遵行。
(文鈔三編卷三,覆淨善居士書)
註:少康大師,人稱「後善導」。
九、讚至極慈悲德
善導和尚專以平實事相法門,接引末世凡夫;不用觀心約教等玄妙法門,其慈悲可謂至極無加矣。
覺善導婆心,更加親切。
(增廣文鈔卷一,與康澤師書)
善導和尚云:末法眾生,神識飛颺,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誠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
(增廣文鈔卷一,覆吳希真居士書一)

《善導疏》不用諦觀等深意,但直釋經文,俾中下根人,易于趣入。
(增廣文鈔卷三《觀無量壽經善導疏重刻序》)
善導法照,特闡蓮宗;普令凡夫,同出樊籠。
末世眾生,斷惑匪易;唯此一法,堪為怙恃。
(增廣文鈔卷三《佛化隨刊序》)
十、讚懸護萬代德
善導,彌陀化身也。其所示專修,恐行人心志不定,為餘法門之師所奪;歷敘初二三四果聖人,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末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放光,勸捨淨土,為說殊勝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發願,專修淨土,不敢違其所願。
善導和尚,早知後人這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輾轉企慕之狂妄偷心。
(增廣文鈔卷一,覆永嘉某居士書五)



[ 本帖最后由 无智亦无得 于 2007/5/24 20:2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20: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導大師法語

一、彌陀本願力(本願)
1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2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玄 義 分—
  3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
—觀念法門—
  4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

—定 善 義—
  5凡夫乘佛願力,定得往生
—觀念法門—
6初不逢善,獄火來迎;後逢善故,化佛來迎。斯乃皆是彌陀願力故也。
  7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8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玄 義 分—
  9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法 事 讚—
10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往生禮讚—
11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12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玄 義 分—
13直為彌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14三界火宅難居止    乘佛願力往西方
15四十八願慇懃喚    乘佛願力往西方
—法 事 讚—
16佛與聖眾身金色    光光相照心相知
相好莊嚴無殊異    皆是彌陀願力成

17得免娑婆長劫難    特蒙知識釋迦恩
種種思量巧方便    選得彌陀弘誓門

18不蒙彌陀弘誓力    何時何劫出娑婆
19一座華臺未曾動    徹窮後際度眾生
—般 舟 讚—

二、信彌陀本願(信心)
  1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
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散 善 義—
  2深心即是真實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往生禮讚—
  3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4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玄 義 分—
  5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般 舟 讚—
  6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往生禮讚—
  7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
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
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
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
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總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

  
8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
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
捨命以後,得生西方,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9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
—散 善 義—
10莫論彌陀攝不攝    意在專心迴不迴
但使迴心決定向    臨終華蓋自來迎

11普勸有緣同行者    專心直入不須疑
12忽爾思量彼快樂    人人有分不須疑
─般 舟 讚─
13無問罪福時多少    心心念佛莫生疑
—法 事 讚—

三、稱彌陀名號(稱名)
  1《觀經》〈流通分〉言: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2善導大師《觀經疏》釋云:
從「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以下,正明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3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
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散 善 義—
  4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5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6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7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玄 義 分—
  8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
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觀念法門—
  9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    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    在世成佛    當知本誓    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    必得往生

10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往生禮讚—
11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
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散 善 義—
12若佛在世,若佛滅後;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觀念法門—
13云何名護念?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證誠此事,故名護念經

—往生禮讚—
14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15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
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善。
—散 善 義—
16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17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迴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也。
─定 善 義─
18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19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往生禮讚—
20如來出現於五濁    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    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    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    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    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21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    專心想佛佛知人

22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23無問罪福時多少    心心念佛莫生疑
24世尊說法時終了    慇懃付囑彌陀名
—法 事 讚—
25一切善業迴生利    不如專念彌陀號
念念稱名常懺悔    人能念佛佛還憶

26畢命為期專念佛    須臾命斷佛迎將
27一切時中常續作    至死為期專復專
28萬行具迴皆得往    念佛一行最為尊
29普勸眾生護三業    行住坐臥念彌陀
30普勸有緣常念佛    觀音大勢為同學
31若能念佛人中上    願得同生諸佛家
32利劍即是彌陀號    一聲稱念罪皆除
33謗法闡提行十惡    迴心念佛罪皆除
34念佛即是涅槃門
—般 舟 讚—
四、光攝念佛人(光攝)
  1《小經》言: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名阿彌陀。

  2《觀經》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3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往生禮讚—
4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此亦是現生護念增上緣。

—觀念法門—
  5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定 善 義—
  6彌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    當知本願最為強

—往生禮讚—
7相好彌多八萬四    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    唯覓念佛往生人

  8一一光明相續照    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    極樂安身實是精

—般 舟 讚—
  9果得涅槃常住世    壽命延長難可量
千劫萬劫恒沙劫    兆載永劫亦無央
一坐無移亦不動    徹窮後際放身光
靈儀相好真金色    巍巍獨坐度眾生
十方凡聖專心向    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會    身色壽命盡皆平

10終時正意念彌陀    見佛慈光來照身
乘此彌陀本願力    一念之間入寶堂

─法 事 讚─
11願睹彌陀大悲主    觀音勢至十方尊
仰願神光蒙授手    乘佛本願生彼國

─往生禮讚─
12有緣眾生蒙光照    增長智慧生安樂
—般 舟 讚—

五、念佛佛聖護(聖護)
1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2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3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

—定 善 義—
  4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恒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
—往生禮讚—
  5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念,故名《護念經》。
《護念經》意者: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觀念法門—
  6專念彌陀名號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
—散 善 義—
  7《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又如《觀經》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不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今既有斯勝益可憑,願諸行者,各須至心求往。

—往生禮讚—
  8稱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現生即得延年轉壽,不遭九橫之難。
—觀念法門—
  9娑婆苦界,雜惡同居;八苦相燒,動成違返;
詐親含笑,六賊相隨;三惡火坑,臨臨欲入。
若不舉足以救迷,業繫之牢,何由得免?
為斯義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機也。

—定 善 義—
10彌陀名號相續念    化佛菩薩眼前行
或與華臺或授手    須臾命盡佛迎將

─法 事 讚─
11普勸有緣常念佛    觀音大勢為同學
12畢命為期專念佛    須臾命斷佛迎將
13但使迴心決定向    臨終華蓋自來迎
14救苦雖遙別世界    眾生急念應時來
─般 舟 讚─
六、述生後果益(果益)
  1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
─定 善 義─
  2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
─散 善 義─
  3西方寂靜無為樂    畢竟逍遙離有無
大悲薰心遊法界    分身利物等無殊
或現神通而說法    或現相好入無餘
變現莊嚴隨意出    群生見者罪皆除

—定 善 義—
  4彌陀佛國真嚴淨    三惡六道永無名
事事莊嚴難可識    種種妙微甚為精

  5自然即是彌陀國    無漏無生還即真
行來進止常隨佛    證得無為法性身

  6四種威儀常見佛    行來進止駕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    未藉思量一念功

  7誓到彌陀安養界    還來穢國度人天
願我慈悲無際限    長時長劫報慈恩

  8九十五種皆污世    唯佛一道獨清閑
出到菩提心無盡    還來火宅度人天

9直入彌陀大會中    見佛莊嚴無數億
三明六通皆具足    憶我閻浮同行人

—法 事 讚—
10觀彼彌陀極樂界    廣大寬平眾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    超諸佛剎最為精

11六方如來舒舌證    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    十地願行自然彰

─往生禮讚─
12自慶今身聞淨土    不惜身命往西方
西方快樂無為處    天上人間無比量
六天相勝億萬倍    不及西方人一相
三十二相通自在    身光遍照十方界

13一念之間入寶堂    三界六道永除名
三明六通皆自在    畢命不退證無為

14一入涅槃常住國    徹窮後際更何憂
念念時中常證悟    十地行願自然成

15身心毛孔皆得悟    菩薩聖眾皆充滿
化身神通入彼會    憶本娑婆知識恩

16一入彌陀涅槃國    即得不退證無生
17一到彌陀安樂國    畢竟逍遙即涅槃
18一到即受清虛樂    清虛即是涅槃因
19如此逍遙快樂地    更貪何事不求生
─般 舟 讚─
20長時永劫,常受無為法樂。
21即證法性之常樂
─往生禮讚─
22畢命直入涅槃城
23人天善惡    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    齊同不退  

─法 事 讚─

七、勸厭穢欣淨(厭欣)
1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
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極樂常居。

─般 舟 讚─
  2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
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
何以故?
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
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
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淨土,即稱諸佛本願意也

─定 善 義─
  3父母妻兒百千萬    非是菩提增上緣
念念相纏入惡道    分身受報不相知
或在豬羊六畜內    披毛戴角何時了
慶得人身聞要法    頓捨他鄉歸本國
父子相見非常喜    菩薩聲聞亦復然

  4父子相迎入大會    即聞六道苦辛事
或有所得人天報    饑餓困苦體生瘡
爾時彌陀及大眾    聞子說苦皆傷嘆
彌 陀告言諸佛子    自作自受莫怨他

─般 舟 讚─
  5自從無始受身來    恆以十惡加眾生
不孝父母謗三寶    造作五逆不善業
以是眾罪因緣故    妄想顛倒生纏縛
應受無量生死苦    頂禮懺悔願滅除

  6歷劫以來懷嫉妒    我慢放逸由癡生
恆以瞋恚毒害火    焚燒智慧慈善根
今日思惟始惺悟    發大精進隨喜心

─往生禮讚─
7縱使千年受五欲    增長地獄苦因緣
貪瞋十惡相續起    豈是解脫涅槃因
不畏三塗造眾罪    破滅三寶永沉淪
不孝父母罵眷屬    地獄安身無出期

  8不孝父母罵三寶    終時獄火自相迎
毀辱六親破淨戒    亦墮如是泥犁中
殺害眾生食他肉    直入泥犁火聚中

  9劫盜三寶眾生物    一墮泥犁無出期
偷劫父母六親物    亦入如是泥犁中

10欺誑三寶眾生類    死入泥犁無出期
惡口兩舌貪瞋慢    八萬地獄皆周遍

11一切時中憶地獄    發起增上往生心
誓願不作三塗業    人天樂報亦無心
忽憶地獄長時苦    不捨須臾忘安樂
安樂佛國無為地    畢竟安身實是精

12貪瞋即是輪迴業    煩惱豈是無生因
驗此貪瞋火燒苦    不如走入彌陀國

13唯知目前貪酒肉    不覺地獄盡抄名
一入地獄受長苦    始憶人中善知識
罪人臨終得重病    神識昏狂心倒亂
地獄芬芬現眼前    白汗流出手把空
如此困苦誰能救    會是知識彌陀恩

14地獄猛火皆來逼    當時即值善知識
發大慈悲教念佛    地獄猛火變風涼
天華旋轉隨風落    化佛菩薩乘華上

15普勸十方生死界    同心斷惡盡須來
一入涅槃常住國    徹窮後際更何憂

16慎莫輕心縱三業    業道分明不可欺
17寧合金華百千劫    不能地獄須臾間
18生盲信業走    隨緣墮深坑
縱此貪瞋火    自損損他人
長沒無明海    遇木永無緣

─般 舟 讚─
19流浪三界內    癡愛入胎獄
生已歸老死    沉沒於苦海
我今修此福    迴生安樂國

20願捨胎藏形    往生安樂國
速見彌陀佛    無邊功德身
奉覲諸如來    賢聖亦復然
獲六神通力    救攝苦眾生
虛空法界盡    我願亦如是

─往生禮讚─
八、勵聞法起行(聞行)
1若人聞說淨土法門,聞即悲喜交流,身毛為豎者,
當知此人,過去已曾,修習此法,今得重聞,即生歡喜。

─定 善 義─
  2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
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散 善 義─
  3竊以真宗叵遇,淨土之要難逢;欲使五趣齊生,是以勸聞於後代。
  4人間匆匆營眾務    不覺年命日夜去
如燈風中滅難期    忙忙六道無定趣
未得解脫出苦海    云何安然不驚懼
各聞強健有力時    自策自勵求常住

—往生禮讚—
5久住娑婆常沒沒    三惡四趣盡皆停
披毛戴角受眾苦    未曾聞見聖人名
憶此疲勞長劫事    誓願捨命見彌陀
眾等身心皆踴躍    手執香華常供養

  6曠劫以來居生死    三塗常沒苦皆逕
始服人身聞正法    由如渴者得清泉
念念思聞淨土教    文文句句誓當勤
憶想當時流浪苦    專心聽法入真門
淨土無生亦無別    究竟解脫金剛身

  7劫欲盡時五濁盛    眾生邪見甚難信
專專指授西歸路    為他破壞還如故
曠劫以來常如此    非是今生始自悟
正由不遇好強緣    致使輪迴難得度
今日今時聞要法    畢命為期誓堅固
堅固持心不惜身    慚愧釋迦諸佛恩

8世尊說法時將了    慇懃付囑彌陀名
五濁增時多疑謗    道俗相嫌不用聞

─法 事 讚─
  9何期今日至寶國    實是娑婆本師力
若非本師知識勸    彌陀淨土云何入

10若聞此法稀奇益    不顧身命要求得
若能專行不惜身    命斷須臾生安樂

11若非知識教稱佛    如何得入彌陀國
若非釋迦勸念佛    彌陀淨土何由見

─般 舟 讚─
12道俗時眾等    各發無上心
生死甚難厭    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    橫超斷四流
願入彌陀界    歸依合掌禮
願以此功德    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    往生安樂國

—玄 義 分—
13歸去來    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    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    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    入彼涅槃城

—定 善 義—
14無常念念至    恒與死王居
勸諸行道者    勤修至無餘

15人生不精進    喻若樹無根
採華置日中    能得幾時鮮
人命亦如是    無常須臾間
勸諸行道眾    勤修乃至真

16發心功已至    繫念罪便消
但欣行道易    寧愁聖果遙

17疑多邊地久    德少上生難
且莫論餘願    西方已心安

18彌陀智願海    深廣無涯底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19若人無善本    不得聞佛名
憍慢弊懈怠    難以信此法

20宿世見諸佛    則能信此事
謙敬聞奉行   踴躍大歡喜

21其有得聞彼    彌陀佛名號
歡喜至一念    皆當得生彼

22設滿大千火    直過聞佛名
聞名歡喜讚    皆當得生彼

23萬年三寶滅    此經住百年
爾時聞一念    皆當得生彼

24佛世甚難值    人有信慧難
遇聞希有法    此復最為難

25自信教人信    難中轉更難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往生禮讚—
 楼主| 发表于 2007/5/27 02: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觀經四帖疏》綱要慧淨法師
一、五部九卷    本疏具疏    教門行門    安心起行
      彌陀示現之善導大師的撰著,現存的有世稱「五部九卷」,其中《觀經疏》一部四卷收錄於《大正藏》三十七冊,餘之四部五卷收錄於四十七冊。
     《觀經疏》一般稱為《觀經四帖疏》,具名《觀無量壽佛經疏》或《觀無量壽經疏》;而從其內容意味來看,也稱為《楷定疏》或《證定疏》。此外又有稱為《觀經義》、《觀經要義》、《觀經義疏》等。由其名稱之多,可窺知此疏被引用之廣與尊崇之高。
     《觀經疏》於五部九卷之中稱為「本疏」或「經疏」,也稱為「教相分」、「解義分」、「安心分」,屬於「教門」;與此相對,《觀念法門》以下之四部五卷稱為「具疏」,也稱為「行儀分」、「起行分」,屬於「行門」。

      二、彌陀指授    諸佛證誠    楷定古今    尊信如經
   《觀經》的主題很奇特,令一般聖道門諸宗師難以理解。
    亦即韋提希夫人是個平凡女性,十足凡夫,為苦惱所逼;然而在一睹阿彌陀佛住立空中相的剎那,立刻往生決定,悟無生法忍。
    又經末〈流通分〉說:「但信彌陀本願,稱彌陀佛名,必定往生極樂。」
(意譯)
    而下下品之極重惡人,臨終苦逼,獄火來現,僅以十念亦得往生。
    這幾點是很難讓聖道門自力根性的行者理解的,以證悟而言,單單破見惑,若非宿世積功累德行諸難行,則不能達到。而韋提希夫人生長王宮,恣意五欲,何曾一日修行?然而剎那之間,心靈一轉而登法忍之位(體悟彌陀救度信心不退之意)。又,遠離三塗六道的輪迴豈是易事,然而極重惡人,無善無行,但念佛名,亦得長揖娑婆,高超極樂。如是之事,迥出凡夫知見。
    因此之故,聖道諸師競相註解《觀經》,而誤判韋提希夫人為大菩薩,宿世已曾積功累行,方能於此一會即得無生法忍。並謂十念往生是「唯願無行」,但作遠生之緣,未能今世即生。如是錯解,則《觀經》的正機不是凡夫而是聖人,將使《觀經》的正意隱而不彰,我輩濁惡求出無門。
    這種錯解,一言以蔽之:不知《觀經》的目的是在顯彰「彌陀本願、凡夫為本」;亦即不知淨土門本願他力,執著聖道門難行自力。
    因為聖道門須以自己的修行力量,救度自己的生死輪迴,然而這是自力難行,故《大集經》言:「億億眾生,無一得者。」若完全依靠彌陀本願的救度,則不論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往生極樂,不再輪迴,故本疏言:「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又言:「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自力他力迥然不同,而《觀經》正是淨土他力往生之經,彌陀本願救度之法;非為聖者所說,乃是為凡夫所說之經。以佛力故,凡夫之韋提悟無生,極重之惡人生極樂。這全靠彌陀他力本願,絲毫不靠凡夫自力自得。所謂佛法有五種不可思議,其中佛力最不可思議,而佛力之不可思議,正是指彌陀的大悲本願救度之力。
    如今善導大師的《觀經疏》之所以被稱為《楷定疏》,正是大師完全站在彌陀本願他力的立場,楷正了聖道門古今諸師的誤解,判定其是非。大師於跋文言:
    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
    所謂古今之「古」是「古說」之意,指善導大師以前著作《觀經疏》之淨影寺慧遠、嘉祥寺吉藏、天臺宗智顗等之論說;「今」是「今說」之意,指大師之時代繼承淨影嘉祥等論說之人及攝論家之說,大師諱號示尊,統稱以上諸人謂之「諸師」。「楷」是楷正、規範,「定」是決定義理之是非;亦即決定義理之是非,作為後世之範本謂之楷定。
    由於淨影寺等古今諸師,以聖道門自力教的觀點,解釋淨土門他力教的《觀經》,不能把握《觀經》的真實義;因而《觀經》真義隱晦,釋尊本懷不彰,彌陀本願不顯,淨土弘傳受阻,凡夫往生之道閉塞。善導大師見此情形非常痛心而言:「自失誤他,為害茲甚。」乃向彌陀、諸佛乞求冥加以撰寫此書,判定古今對《觀經》所解釋的是非,以顯明《觀經》之正意;果然正當開始撰寫此書之時,每夜夢中都有一位聖僧,前來指授玄義科文。故此書一出,《觀經》真義,猶如杲日當空,朗朗然徹照大地,釋尊素懷,彌陀本願,徹露無遺,念佛之人,如雨後春筍,遍滿長安。是以古德言:「善導獨明佛正意」,亦即在當時佛教界中,只有繼承曇鸞大師、道綽禪師之正脈的善導大師,顯明釋尊宣說此《觀經》的真正目的及《觀經》的正確意趣,因此大師之疏稱為「楷定古今之疏」。
    又,此疏是諸佛所證明勘定之書,故亦名《證定疏》,其跋文云:
    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
    法然上人讚云:善導《觀經疏》者,西方指南,行者目足。
    又說:「夢中有僧指授玄義,僧者恐是彌陀應現;爾者可謂此疏是彌陀傳說。」又說:「舉世稱證定疏,人讚之如經法。」
     此《觀經疏》既是彌陀指授之玄義,諸佛證誠之妙釋,不可不珍重敬信。
三、九品唯凡    觀經一部    佛為凡說    非為聖人
     諸師對《觀經》的解釋,影響最大且又最顯而易見的誤解有四點:
     一、韋提聖人論:判定韋提希夫人是大菩薩。
     二、九品唯聖論:判定九品往生機都是聖者。
     三、化身化土論:判定彌陀是化身,極樂是化土。
     四、別時意趣論:判定下下品之十念往生是唯願無行。

     大師於《觀經疏》之第一卷〈玄義分〉七門分科的第六「和會門」就此四論,一一糾正之,並舉出下列七論,作為楷定古今之正論。實際上這七論是《觀經疏》楷定古今的重點:
     一、觀經唯凡論:佛說觀經,但為凡夫,非為聖人。
     二、韋提凡夫論:韋提希夫人是凡夫,非聖人。
     三、九品唯凡論:九品行者都是凡夫,不是聖人。
     四、報身報土論: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
     五、願行具足論:六字名號具足願行,信心稱名必得往生。
     六、凡入報土論:使一切善惡凡夫平等無差別地往生報土,與彌陀同證光壽無量是淨土門的本意。
     七、乘佛本願論:一切善惡凡夫的往生報土,沒有一個不乘託彌陀本願力。

    《觀經》之下下品說到一生造惡之凡夫,臨終苦逼,遇善知識,教以十聲念佛,當下華臺迎接,非常莊嚴的往生極樂。像這種佛說,這種勝景,不是一般常識所能理解的,曇鸞大師說:「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所以佛怎樣講就要怎樣信,直心是道場。若以常人之耳,測度非常之言,甚至為了作凡夫合理的解釋而曲解佛說,則是自失誤他,為害不淺。如今《觀經》被曲解,以為既是凡夫,又是極惡,怎能往生?若能往生,必非凡夫惡人;因此以聖者判定九品往生機,如左圖(见图01)
    判定九品往生機是聖者,凡夫無份,完全失去淨土門「凡夫為本」的旨趣,滅卻佛說《觀經》的真意。對此大師慨然糾正之,大師於〈玄義分〉「和會門」首先以道理立論顯明其非,其次就《觀經》之文,以凡夫為本位的經說證明之,而作結論說:
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九品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如左圖(见图02)
    又,大師於〈散善義〉中一一辨定九品之機位,如左圖(见图03)  
  依大師的判定,九品都是凡夫不是聖者,且整部《觀經》是釋尊為未來世的五濁凡夫所說,非為聖者;大師說那種聖者是:        
三塗永絕,四趣不生。身居生死,不為生死所染;如鵝鴨入水,水不能濕。神通自在,轉變無方。更憂何事,乃藉韋提為其請佛,求生安樂國也?
        那種聖者可說已經遠離三塗六道,安樂無憂,不用佛為他們愁出離之道,不用彌陀為他們發救度之願。倒是佛去世後的五濁凡夫,為煩惱賊所害,濁惡不善,五苦所逼;如斯苦者,猶如溺水之人,常沒常流轉,是彌陀悲愍,為其建立本願完成淨土急須救度的對象,所謂「彌陀本願、凡夫正機」;彌陀之本願是以救度五濁末世,為煩惱賊所害苦惱不堪的我輩凡夫惡人為目的,若不以救度如斯苦惡之機為急務,則佛之悲願不夠圓滿,而眾生之沉淪永不超升。然而阿彌陀佛之五劫永劫的大悲願行,十劫以來的不停招喚,正是以救度如斯惡機為急務。故大師說: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又說:
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干聖也。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經,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
        由此可知:整部《觀經》之定散十三觀及散善九品,都是釋尊為五濁惡世常沒凡夫所說的,與聖者全無關係,故不只九品不是聖者,定善之機也不是聖者;即使韋提希夫人,雖然諸師斷定她是大菩薩,大師也首先於〈序分義〉依據「汝是凡夫,心想羸劣」之佛說,楷定韋提希非大乘聖人,乃是博地凡夫,而言:
正明韋提是凡非聖,由非聖故,仰惟佛力冥加,彼國雖遙得睹。
        其次於〈定善義〉「華座觀」言:
韋提實是垢凡女質,不足可言;但以聖力冥加,彼佛現時,得蒙稽首。
        又於《般舟讚》言:
韋提即是女人相貪瞋具足凡夫位
        總之,整部《觀經》始終都是為了救度五濁凡夫、常沒惡人所說的經典;是顯示淨土門正所被機以凡夫為本,為如斯凡夫所說的經典;是說明一切凡夫,但信彌陀本願,但念彌陀名號,皆得往生極樂世界的經典;是釋尊觀見機教成熟而說的一部末法濁世機教相應的經典;是彌陀本願之光、凡夫得救之道的經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
发表于 2007/5/28 01: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宣传祖师著述很好,但为何加上一个流字?
祖师著述未错,但难保后人解释无误。
发表于 2007/5/28 01: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人将善导大师列为净土宗初祖。甚为不妥。师兄若欲宣传善导大师著述,何不将流字去掉。

印祖文钞复丁福保居士书十七
梁任公久在日本,其所叙佛法,大略皆依日本人之成书而论。日本净土宗,以善导为初祖,此语颇不恰当。夫净土一法,自远公以后,极力宏阐者,代不乏人。即吾国以善导为二祖,亦属偶尔。非谓远公以后,无人宏扬此宗也。如此节目,似宜依古,依吾国向例。何可以讹传讹,致启后人疑议乎哉。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03: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师兄示教。
若他处有不当之处,还望师兄不吝赐教。
 楼主| 发表于 2007/5/31 04: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彌陀報身    極樂報土    凡夫入報    全託佛願
        有關彌陀淨土是報是化的問題,諸師或謂之應化土,認為既是凡夫能往生的淨土,應是劣等的應化土;或謂之凡聖同居土,認為既是凡夫聖人都能往生的淨土,應是凡聖雜處而居的下等淨土。
        對此道綽禪師已於《安樂集》第一大門之〈三身三土章〉糾正之,而說明彌陀淨土是報土非化土。今大師亦於〈玄義分〉之「會通二乘種不生」的一節,斷定彌陀淨土既非應化土,也非凡聖同居土,而是極為高妙的報土,所謂「是報非化」,同時舉出《大乘同性經》、《大經》、《觀經》等三經證明是報非化之義。
        然而像如此高妙的報土,凡夫如何往生呢?為了顯明此義,大師特別設立問答的方式而言: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這便是有名的「凡夫入報論」:彌陀淨土是高妙的報土,而一切善惡凡夫都能往生,其所以得生之因,係全託佛願他力,而非凡夫自力。
        諸佛的報土雖也是勝妙的淨土,然凡夫、二乘自不用講,高級菩薩也無法進入;如《仁王經》〈教化品〉所言:「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可是彌陀報土是酬報第十八願「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成就的淨土之故,既是高妙報土,同時也是十方眾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逆謗闡提——都能往生的無比無倫的報土,是超勝諸佛報土的報土;這也正顯明彌陀本願力的特別殊勝。
        此問答中,「報法高妙」等是問彌陀本願力所成就的報土是法性身土,是彌陀本身的境界,大乘聖人、小乘聖人以自己之力尚且不能進入;煩惱熾盛,業障深重的凡夫怎能往生呢?對此大師答以垢障凡夫以自力信自力行不能往生(信機),但由於完全乘託彌陀本願力(信法),致使五乘——人類、天眾、聲聞、緣覺、菩薩——機類同生報土。
        在此大師說明彌陀救度之機很低,是惡業凡夫;往生之土很高,是高妙報土。如此勝益,皆因託佛願力,顯示彌陀本願是五乘齊入,萬機普益之法。
        「五乘齊入」之「齊」是「同一」之意,在此顯出「一因一果」之義。若論五乘,凡聖善惡各不相同,因既千差,果亦萬別(多因多果);然而五乘同捨自力,同託佛力(一因),同生報土,同證法身(一果)。
        十方眾生有等覺菩薩,也有五逆謗法,若依自力,則各人果報千差萬別;若依彌陀願力,則上下無別,一同往生高妙的報土,一同證悟光壽無量的極果。
        可知往生西方不是靠自力,乃是全靠佛力,故不論眾生的身份資格:不論男女老少,不論緇素賢愚,不論罪之輕重,不論行之有無,不論心淨不淨,不論念一不一,一切不論,但憑本願,專稱名號,必得往生;亦即但憑彌陀不思議的本願力,十惡五逆,謗法闡提,皆得往生。故往生極樂,不論自力,只論他力。
        欲生淨土之人,應先知彌陀本願,彌陀已預先為我等成就極樂世界,預先為我等成就往生之功德資糧,也預先為我等成就消除曠劫以來所造一切罪業之名號功德力;由於我等不知不信,故未能領受彌陀功德,因而繼續虛受輪迴。今日信知,乘彌陀願力,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此信一信永信,貫徹一生,更不再疑。
        若不乘彌陀願力,等覺菩薩不能往生,何況凡夫;若論凡夫,尚且無力脫離六道輪迴,何況往生高妙報土。五乘自力非入報土之因,唯託本願才是正因。所謂:
願力成就之報土 自力心行不能到大小聖人皆共同   唯託彌陀本願力
        不論根機,不論善惡,往生報土,唯依彌陀本願之力,不依行者自身之力。
        眾生皆是雜毒之心,虛假之行;唯有彌陀是清淨之心,真實之行。因此,不論眾生修行之力,只論彌陀本願之力。
        不可依眾生的資格論生不生,應該就彌陀之本願問信不信。信者得生,疑者不生。
        本願法門是凡夫正機,他力信行,報土往生。亦即極愚最下之人,依極善最上之法,生極高最妙之土。
        九品皆凡    極樂是報    凡夫入報    全託佛願
五、六字名號    機法一體    具信願行    是正定業
        大師於〈玄義分〉言: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此名為「六字釋」,大師以此「六字三義」詮釋「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名號所具備的德義,是《四帖疏》中最重要的釋義之一,此文最能發揮楷定古今的精神。
        為了顯明十聲稱佛願行具足的原因,而言「云何具足」等,就法體舉出具足之義。
        此六字三義所包含的意義有「機法門」與「願行門」,六字有信願行之義,信與行相對便成機法門之義,南無即是能信之機,阿彌陀佛即是救度之法,此名信行,或名機法;而信之中有願之義,願與行相對便成願行門;故法體六字之中,機法一體,願行具足。法體六字本來具足願行,故不待眾生修行迴向,如實稱名之中,一聲一聲都具足願與行,故必得往生。
        此六字釋的起因,是由於當時隋唐時代的攝論宗徒,以《觀經》下品下生之五逆惡人,臨終遇善知識教以十聲稱佛,得生極樂之事,謂之「別時意趣」的方便說,亦即以為一生造惡未曾修持,直至臨終雖有「往生願」,然僅十聲稱名不成「往生行」,此是「唯願無行」,不能即時得往生,佛所言往生是方便說,真正往生是遠在未來世的「別時」,不在今世的即時。以上是攝論宗徒以《攝大乘論》所言之「別時意趣」錯解《觀經》下下品之往生,他們將下下品的十聲稱名與一般稱念南無大日如來、南無多寶如來等相提並論,這是他們不知淨土門教理與聖道門教理的分際,而以聖道門的自力信、自力行來看《觀經》,故生此錯解。這種主張阻礙淨土門的弘通,很多人一聽便不修淨土了;《釋淨土群疑論》說:「攝論至此百有餘年,諸德咸見此論文,不修西方淨業。」此別時意之謬見已於道綽禪師之《安樂集》第二大門第二章糾正之;今大師也奮然著作《觀經》的註疏,於第一卷便設立「會通別時意趣」之一節,以破斥攝論宗徒的唯願無行之論難。
        此六字釋之文有內外兩面,外對聖道門中攝論宗徒的來難,顯明願行具足的弘願念佛義;向內究明弘願一乘的源底。亦即說明十聲稱名願行具足之旨,並發揮念佛往生的深義。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等二十六字是說明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中具足願行,其中「南無」之二字從機(眾生)的立場說明,「阿彌陀佛」之四字從法(彌陀)的立場說明。
        「南無者即是歸命」:南無是歸命之意,歸命是歸順阿彌陀佛的敕命,亦即是「二河喻」所言之「信順二尊之意」,故歸命即是「信心」。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發往生之誓願謂之「發願」,迴轉自力歸向他力(彌陀的救度)謂之「迴向」,「義」是德義之意。歸命之信心具有願生的內涵,亦即之所以歸命乃是為了願生。
        在此歸命謂之「即是」,發願迴向謂之「亦是」,這是因為「南無」的本身是「歸命」,故說「即是」,「即」是「當體全是」、「當下直接」之意,亦即是「等於」;而「發願迴向」是南無所具的德義,另外的一種含義(義別),故說「亦是」,而不說即是。
        「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即」是等於,當體全是之意,所歸之法體的本身是「行」,故說即是,其行之「其」字是指前面的南無歸命,阿彌陀佛之名號,是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圓滿萬德之洪名,以此洪名作為眾生往生之行業。眾生一旦歸命念佛之時立即擁有此行,故亦名信行不二,機法一體。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由於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洪名具足願與行,故必定於今世往生極樂淨土,曇鸞大師謂之「業事成辦」。
        「願行具足」有三重之義:
        1、法體名號具足願行:願是救度眾生的大願,亦即彌陀於因位之時五劫之間所思惟發起的大願;行是成就此願的行業,亦即是彌陀兆載永劫之間所苦修完成的大行。願行圓滿而成南無阿彌陀佛,因位的大願大行之功德都具備於名號中,故此六字名號毫無欠缺的具足此願與行。在此能具的是名號,所具的是因位五劫永劫的願行。
        2、歸命信心具足願行:眾生聞其名號之威德時,名號成為眾生的信心,此謂之他力信心,此信心自然具足名號所具的願行,故說信心具足願行。在此能具的是信心,所具的是名號中的願行。
        3、稱名念佛具足願行:眾生既然具足信心,則能相續稱名,其稱名是信心全現的稱名,亦即信心之體的名號當體顯現於口業,故一聲一聲的稱名都具足願行,在此能具的是稱名,所具的是信心中之願行,亦即名號中本具的願行。
        法體名號具足願行有這樣的次第之故,大師說明名號之中具足願行;法體之名號既然具足願行,則如是信受而稱名,一聲一聲都具足願行;並非眾生自身之力發願勵行而後具足。
        依前面所述名號六字之全體願行具足故,以願而言六字全體是願,以行而言六字全體是行,不過大師將其分開解釋,以南無是願,阿彌陀佛是行,這是順其意義的切近處而說的。
        又,所謂「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並非一聲稱名具足一願一行,二聲稱名具足二願二行,十聲稱名具足十願十行;而是顯示法體之名號本身具足願行,故聲聲稱名,聲聲具足願行,無有一聲不具足願行。故一聲的願行與多聲的願行,都不離彌陀所迴施的願行,彌陀所迴施的願行即是往生的業因,業因既已圓滿,則一聲聲都是彌陀法體名號的顯現。
        要之,所謂十聲稱名具足願行,並非稱念之時才具足,是所稱之名號本身即具足願行,今信而稱之,故十聲的稱名當然亦具足願行。譬如波之潤物,並非成為波才能潤物,而是本來水就具有潤物的作用,此作用波亦具足,故波能潤物。
        大師之六字三義名號釋,甚受法然上人及其門下弟子的重視,由於深受大師的啟發,而各從不同的角度註解發揮六字三義的內涵;有以「六字機法」解釋,有以「六字全法」或「六字全機」等解釋。
        首先,《教行信證》〈行卷〉之文云:
「歸命」者:本願招喚之敕命也。「發願迴向」者:如來已發願迴施眾生行之心也。「即是其行」者:即選擇本願是也。「必得往生」者:彰獲至不退位也。
        圖示如左(见04)
  在此六字三義完全就彌陀本身解釋,亦即以「六字全法」的方式,說明信願行三義,完全是彌陀本願的迴施,顯明六字名號全體即是阿彌陀佛救度眾生之「法」,彌陀愛心的禮物。
        「迴向之相」是指阿彌陀佛呼喚十方眾生歸順其救度之意。所謂「歸命者本願招喚之敕命也」的「本願」是指第十八願,第十八願誓言:「十方眾生啊!你們要信順我真實的救度來生我國,乃至十念必定往生。」
        此本願的意味謂之「招喚之敕命」,「招喚」與「救度」同一意趣。佛言貴重,故以國王之命令喻之。
        「能迴之心」是能迴施的大悲心,指阿彌陀佛想惠賜功德給十方眾生之意。所謂「發願迴向者,如來已發願迴施」等是顯示招喚之敕命的內容,招喚之敕命即是發願迴向。發願是在因位之時,迴向是在果上之時,亦即彌陀於因位之時,發起救度眾生的誓願,謂之發願;彌陀成就正覺之後,對眾生惠施往生之業因,謂之迴向,此往生之業因,即是眾生往生之行。「迴施眾生行之心」即是迴施眾生往生之業因的彌陀大慈悲心。
        「所迴之行」是所迴向的物體,指阿彌陀佛惠賜給眾生的功德,這功德是萬行圓備的本願名號,此名號能使眾生永離三界,往生極樂,直至成佛度眾生,故以名號為行。所謂「即是其行者,即選擇本願是也」,「其行」兩字是承接前句的發願迴向,亦即是彌陀所發願迴向於眾生的往生行,顯示「阿彌陀佛」之名號是彌陀賜給眾生往生的行業。「選擇本願是也」是指第十八願為「選擇本願」,以「阿彌陀佛」之名號作為眾生往生行業,而迴施給眾生,使眾生必定往生,這是第十八願的精神,故言「即是其行者即選擇本願是也」。約而言之「阿彌陀佛」之名號的全體是眾生往生的行業,為使眾生必定往生是第十八願的精神,故註解為「即是其行是選擇本願」;此語也是照應前面的本願招喚之敕命。
        彌陀悲願其深無底,以五劫時間思惟「發願」要平等無差別地救度任何一位罪惡深重的生死凡夫,並以兆載永劫的漫長時間代替生死凡夫修成本願名號的功德之「行」,將之「迴向」(惠賜)予生死凡夫,從十劫以前的正覺開始一直招喚(歸命)生死凡夫信順他的真誠,接受他的愛心禮物(名號)。
        在此六字三義的內容完全從阿彌陀佛的悲心來解釋。
        其次,《尊號真像銘文》就眾生與彌陀兩邊解釋六字三義,亦即以「六字機法」的方式說明,其文云:
言南無者:「南無」即是歸命,「歸命」即是順釋迦、彌陀二尊之敕命,契合願意,故言「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順二尊之心,願生安樂淨土之意也。言阿彌陀佛者:是「即是其行」也。即是其行:是即法藏菩薩選擇之本願,安養淨土正定之業因。以斯義故:以此義之故。必得往生:必使獲得往生。「必」者必定也,顯自然之意。自然者,自始即無造作也。
        在此「歸命」與「發願迴向」屬於眾生,「即是其行」屬於彌陀。「歸命」是眾生信順彌陀之救度,領受彌陀惠賜名號的信心之「心相」。
        「發願迴向」是信心之相的另一種意義、內涵,謂之「義別」,亦即所以信順是為了願生淨土,故信心之中包含願生之情。
        「即是其行」是救度眾生(機)的「法」,亦即救度眾生的功德力用。
        眾生(機)領受彌陀(法)的功德(受法)便自然有「必得往生」的「得益」。
        圖示如左(见05):
     將以上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所解釋的六字三義加以整理,如左圖(见0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03: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要弘二門    念觀兩宗    隱顯廢立    從假入真
        善導大師於《觀經疏》一開始便於〈玄義分〉「七門料簡」之第一「序題門」歸納《觀經》之內容而作出有名的「要弘二門判」,所謂: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觀經》一部所說在此二門。
        「要門」即是十三觀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
        「弘願」即是《大經》之第十八願,亦即彌陀「本願力」。
        「要門」是自己修行定善或散善,迴向求生;此龍樹菩薩謂之「難行道」,曇鸞大師謂之「自力」。
        「弘願」是全憑彌陀本願力,彌陀本願已預先為十方眾生完成了不可思議的救度力,亦即大願業力,十方眾生萬機不漏,善惡皆攝,弘廣大願,故名弘願;此龍樹菩薩謂之「易行道」,曇鸞大師謂之「他力」。
        接著於第三「宗旨門」判定《觀經》之宗旨而言: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
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因為《觀經》一部的內容既然在說「要弘二門」,所以便有要門的觀佛與弘願的念佛之「念觀兩宗」,所謂「一經兩宗」。然而「觀佛」是自力難行之道,既非彌陀本願,也非釋尊本懷,更非十方眾生所能;而「念佛」是他力易行之道,是彌陀本願,釋尊本懷,十方眾生所能。因此《觀經》之〈流通分〉釋尊不付囑要門之法,而付囑念佛之法,釋尊自己「廢觀立念」(廢要門立弘願)而言: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大師體悟彌陀、釋迦二尊一致之意而解釋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觀經》〈正宗分〉廣泛地細說定善之十三觀與散善之三福九品,依之而修雖有利益,迴向皆得往生;然而尚有更大的利益不在此定散兩門,而是在弘願一門,亦即《大經》第十八願之本願念佛(大經流通分謂之「大利無上功德」),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招喚(欲生我國)十方眾生信順(信樂)其真實不虛(至心)的救度(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釋尊在此《觀經》之〈流通分〉咨嗟讚歎地付囑阿難,要他「好持無量壽佛之名號」,亦即善導大師所解釋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在此有一向任憑阿彌陀佛的救度之意,因為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洪名具足全部功德,能救度十方所有眾生,任何眾生只要一向任憑彌陀之救度,專稱彌陀之名號,就已領受彌陀之全部功德,而不是要門所修的迴向求救之自力觀佛或自力稱名。
        從「要弘二門」的「念觀兩宗」到「要弘廢立」(廢要門立弘願)、「念觀廢立」(廢觀立念)的「念佛一宗」,有「從假入真」(從方便入真實)的隱顯之意,亦即此是釋尊為了引導聖道門的諸種機類進入淨土門,再由淨土門中的要門導歸彌陀本願之弘願念佛的施設。就行者之修學過程而言便是「三重廢立」(內外廢立、聖淨廢立、真假廢立),若以《大經》而言即是「三願轉入」,亦即不能直入十八願之機,引導其先由十九願到二十願,最後由二十願歸入十八願。故《觀經》的目的不在十三定觀或三福九品,而是在一向專稱的弘願念佛,亦即彌陀本願之救度。附表於左:

[ 本帖最后由 无智亦无得 于 2007/6/6 19:4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19: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佛立空中    顯彰弘願    韋提一見    得無生忍
        
        前面提到善導大師於〈玄義分〉說「安樂能人(彌陀)顯彰別意之弘願」,然而阿彌陀佛究竟在《觀經》之何處「顯彰弘願」呢?是在〈正宗分〉十三觀之第七「華座觀」之初,此即是「顯彰弘願,韋提入信」之處。亦即華座觀之初,釋尊表明要宣說「除苦惱法」之時,南無阿彌陀佛應釋尊之聲,立即顯現在空中讓韋提希夫人觀看,善導大師解釋此處而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意謂「除苦惱法」在於彌陀本身,凡是全憑彌陀救度的業深障重之苦惱眾生,其苦惱立即消除,決定往生,不斷煩惱得涅槃,此後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亦即韋提希夫人之見佛,不單單只是眼觸佛體,而是領解深信這便是救度自己的佛;換言之,即是徹見彌陀之願力。此意第九「真身觀」言:
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見佛身即見佛心,見佛心即悟佛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於救度眼前醜惡卑賤、怯弱無力的自己,這便是入信,亦即是得到「信喜悟」的無生法忍(信心不退),這與《大經》十八願成就文所說「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同一意趣。曇鸞大師說「名即法」,「名體不二」、「名體一如」;見佛身而起信(見佛得忍)與聞其名而起信(聞名不退),所入門戶不同,終歸一致,故聞與見畢竟同樣都是體悟到彌陀大願業力的本願救度,此謂之「聞見一致」。為了具體顯明此義,大師在三心釋中設立「二河白道喻」,說明行走白道的行者,在自覺貪欲、瞋恚之心強盛,無法止息,進退皆死,必墮地獄的當下,忽然聽聞阿彌陀佛救度的招喚之聲說: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突聞此語,如雷貫心,豁然醒悟,信眼開朗,不可思議,歎未曾有,立即住於大安心大滿足的境地 (不退轉),本願法門所說的見佛或聞名即是這種心境的體悟。「二河喻」可說是行者心路歷程的具體描繪,而阿彌陀佛招喚之聲即是第十八願的具體內涵,如左表(见表08):
彌陀喚聲: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行者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智慧)所照,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個貪瞋逆謗三定死無救之機 (唯除),而與這同時阿彌陀佛「我能救汝,不要畏懼」的慈悲救度之聲貫入身心,成為不畏水火,安走白道的機法二種深信的念佛人;此亦即是「真身觀」所言之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之意。
        所謂「直來」即是不須繞遠路,不躊躇;亦即若不能改變原樣,就以當下的模樣向著白道直進。此即不顧自己之貪瞋,唯直仰彌陀願力之白道,唯任憑彌陀本願之救度;所謂「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
        男女緇素,智愚善惡,隨其根機,只要念佛,毫無限制;若有限制,則十方眾生絕對不堪。
        故「直來」的招喚是彌陀悲心的極致,願力的高峰;這也正顯示彌陀之「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是「超世願」。
        所謂「超世願」即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的悲願,亦即不改變男女、善惡等十方眾生、五濁凡愚之本形,以彌陀本願力之不思議,使不能救度的人被救,不能往生的人往生;故彌陀本願名為「超世悲願」,此道亦名為「超世直道」。
        由於彌陀在因地時發起「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超世願」,也由於完成了這空前絕後的超世願,故此佛名為「南無阿彌陀佛」。因此,南無阿彌陀佛與其他諸佛迥別,五濁惡世的貪瞋凡夫、極重惡人,十方諸佛無此願力可救,無此淨土可容;十方諸佛中唯有彌陀一佛有此願力可救,有此報土可容,故彌陀的超世願是超越十方三世諸佛所沒有的「弘願」,因而釋尊於《大阿彌陀經》之中金口極讚南無阿彌陀佛是
諸佛之王  光明之尊
        如果使十方眾生之我等墮落地獄,「南無阿彌陀佛」的立場就站不住,南無阿彌陀佛就失去了所以為「南無阿彌陀佛」的身份。
        當我沉溺大海,無力上浮,即將滅頂,南無阿彌陀佛躬身跳入海中把我抱上岸來,不但使我重生,且獲得不退轉。
        當我將墮地獄,始發現南無阿彌陀佛已在此佇候十劫。
        在這三學不成、三毒難斷的當下,聞到了直來的悲喚,於是大安心大滿足地行走白道,過著生活即信心、信心即念佛的日子。
        又,行走於白道的行者終於聞到彌陀喚聲而獲救,推其因也要歸功於釋尊的發遣,「二河喻」言:
        東岸忽聞人喚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而〈玄義分〉第一「序題門」之後半也預先顯明釋尊發遣與彌陀來迎的「二尊遣喚」、「二尊一致」之大悲而言: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二尊遣喚」之中,彌陀招喚之經證已於華座觀之初的「住立空中尊」看出,此亦即是彌陀自己顯彰弘願;而釋尊發遣之經證又是出在《觀經》之何處呢?是在最後之〈流通分〉的「付囑阿難」之文: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二尊之意無別,二尊之意一致,這邊發遣,那邊招引,都是本願力的自然作用,目的在於主動地、平等地、無條件地救度水深火熱中的群萌。
        二尊之恩,粉身叵報,碎骨難謝,《般舟讚》言:
不蒙彌陀弘誓力 何時何劫出娑婆得免娑婆長劫苦 今日見佛釋迦恩若非本師知識勸 彌陀淨土云何入
        又,前面所說的「見佛入信」或「見佛得忍」是唯指念佛之機,徹見彌陀悲心,於稱名必生之彌陀悲願決定深信而言,學佛者或有夢中見佛、靜坐中見佛、念佛中見佛,甚或危難中蒙佛菩薩現身解救,這些都是尋常感應,與機法二種深信不可等同而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刻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