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查看: 1811|回复: 2

关于完形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8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何谓完形?       完形(Gestalt)是德国字,原意为形状、图形。
       完形一词、源自一群研究知觉的德国心理学家,他们发现,人类对事物的知觉并非根据此事物的各个分离的片断,而是以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为单位。因此,把各个部份或各个因素集合成一个具有意义的整体,即为完形。
  此外,就『形与景』的角度而言,能将目标物从周遭的背景环境中区辨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在目  
标物上,明白的辨别出它与背景环境的界限,亦是形成『完形』,即形成『背景』与『形』的意思。

   Perls 曾对完形下过一个解释:『完成乃是一种形态,是构成某事物的个别部份的一种特定组织。完形心理学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本质乃一整体,并以整体(或完形)感知世界,而不同事物也唯有以其组成之整体(或完形)方能被人类了解。』
 
二、Frits   Perls
  完形治疗学派为 Perls 所创立,Perls 在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便是将弗罗伊德的心理的理论和身体的理论统整为一。
         思想史上的地位
   Perls为身心分离的传统思想谱下休止符,他认为身体与心理是整体的,若只是解开心理的封锁无济于事,因此完形治疗强调『身体的活动』。例如: Perls常问来谈者『你想做什么?』『我想吐痰、痛骂一顿』, Perls 会说『那就吐呀』。当来谈者吐痰、谩骂、咬人时,Perls认为即是一种治疗,因为把内心所想付诸实现,为生理层面的重新架构。
 
  因此, Perls 在思想史上重要的一件事,即是他把身体带进治疗的领域里,这可说是对弗罗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心理主义之反动。
 
   Perls 特别重视『身体感觉』或『身体语言』,在这之前的心理治疗,语言是『形』,身体『背景』,Perls恰恰相反,语言『景』,身体『形』,他认为语言意识性高,容易撒谎,身体却是潜意识的。潜意识比意识更诚实,察觉『身体的感受或非语言的表现』,更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基于此完形治疗法主张放弃理性,去倾听身体的感觉。
 

三、理论发展
        『完形治疗』理论乃 Perls 所创立,主要是奠基在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上。
       完形心理学

  由魏泰迈、库勒与考夫卡所创立,强调行为是有组织的统整的整体,而非特殊分离的部份,即构成整体的部份不能被分开的了解,这种行为的整体就是完形。
  完形心理学强调『全体大于部分的相加总和』,即全体并非把各部集合而成,全体是超越部分的。
  例如:水(全体)是超乎氢(部分)、氧(部分)的存在;欣赏名曲时,不是听到分散的音符,而是连续的音符、速度、音调和强弱的统整体。所以,整体被界定为部份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基于此,分析永不能提供整体的了解。
  完形心理学的重点原本在阐明人类知觉与学习的历程,因此,完形治疗法和完形心理学是有所不同的。Perls 就摘取了其中对心理治疗有意义的部份,作为其治疗法之基础。
         如下所述:
       1、有机体有追求完整的倾向:一个不完全的完形就会引起注意直至完形出现和稳定为止。
       2、有机体会依照其当前之需要,完成其完形。Perls 认为要满足需要,就必须形成完形。
       3、有机体的行为是一种整体,大于部份的相加总和。
       4、有机体行为含意要由其生活整体的内涵中去了解。如对人的认识,不能将人抽离环境(整体)来看。
       5、有机体透过形与景之原则、了解其所处环境。
       此外,由于现象学上所指的现象,是指“个人凭感官所知觉到的立即经验”而完形治疗深信『当事人对环境立即的觉察,而不去推论一些形成某一行为的原因。』所以,完形治疗是现象学取向的。又因为该治疗法的基础是此时此地,因此也是存在取向的。

       在完形治疗中,『觉察』、『责任』、『自由、选择』是很重要的三角关系,即察觉力愈强,自由的可能性愈大,而自己应为自己所做的决定,行为负责。此即存在主义的味道。
       而在完形治疗中,所采用的一些名词,诸如『投射』、『内化』、『压抑』...等,是源自精神分析的,故完形治疗学派可说是受到许多学派的影响。 
四、对人的看法
  完形治疗强调接纳真实的原有自己,不去受到自己或他人的合理化、期待、判断、曲解所操纵,而以自己所想的、所要的、所感觉的为基础表现自我。
  在人格发展的阶段中,孩子经由『承认』的历程发现自己,欣赏自己的存在,但由于父母的给予评价(赞许),使孩子开始压抑不被称赞的思想、情绪、行为,而转为附和他人,无法完全接受真实原有的自己。
  此外,Perls 提出,在人的体内,存有自我荍Q者(topdog)与其相反2悛?underdog),前者很正义,很具权威也很完美,以“应该”“必须”等观念来对个体作操纵与摆布。
  由于胜利者和失败者都在不断挣扎,夺取控制权,这内在的矛盾与冲突,便对人造成一种持续不断的折磨,极之痛苦。
  因此,完形治疗即是要协助受导者,自觉有这两个不协调部份的存在,寻求解决方法,将内在分裂情况改善,以求达到身心统整为一。
五、完形治疗法的技术
       完形治疗法的技术在于帮助当事人获得更敏锐的察觉力、体验内在的冲突、解决不一致性和两极化的问题、突破构成阻碍的僵局,以解决未完成事件。皮尔斯等人对完形治疗法的一些技术曾有简明扼要的描述,包括:
     1、对话练习。
     2、空椅子技术。
     3、绕圈子。
     4、我负责。
     5、投射。
     6、倒转。
     7、预演。
     8、夸张。
     9、感觉留置。
    10、完形梦境治疗
   
  ① 对话练习(the dialogue exercise)

          如前所述,完形治疗目标就是要使一个人的功能获得整合,进而容纳其人格特质中被否定及拒绝的一面。治疗者尤其注意当事人人格上的功能分裂状况。而人格功能主要可分成”优势”(top-dog)及”劣势”(under-dog)两极,因此治疗的重点也就在于此两者之间的拉锯上。
          通常胜利者代表了正直、权威、道德、命令、主宰及操纵,就好像一对“挑剔的父母”,他们用“应该”、“必须”的心态来困扰人,并且以灾难性的威力操纵别人。相对的,失败者则是借助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被保卫、歉疚、无助、懦弱无能等方式来牵制着对方,所表现的是被动的一面,是不负责任、藉词逃避的一面,胜利者与失败者间即通过这种不同的方式争斗以期获得控制权。这样的争斗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个人承诺和解决方式无法执行,为什么懒散的习性持续不改等。霸道的胜利者常以命令的方式教别人如此这般,而失败者则带挑战性地像扮演一个不服从的顽童。在这种为夺得控制权而斗争的情况下,就使得个体分裂成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两部分,双方始终争战不歇,为的是要争取自己的存在。
          上述人格中双方对立的冲突即导因于内射机制的作用。通过这种机制,个人常把他人(通常是父母)的观点纳入自我体系中,皮尔斯认为一个人必须,同时也是不可避免地会汲取别人的观点和特质,但是若未经自身批判而全盘接受他人的价值观是很危险的,因如此将会阻碍一个人的独立自主性。所以一个人对自己所投入的内射,必须小心察觉是否会戕害自我系统和阻碍自我人格整合。
   
   

  ② 空椅子(empty-chair)技术
     空椅子技术是使当事人的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此技术运用两张椅子,要求当事人坐在其中一张,控演一个胜利者,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失败者,而让当事人所扮演的两方持续对话。这项技术本质就是一种角色扮演,让当事人去扮演所有的部分。通过这种方法,可使内射表面化,使当事人充分地体验冲突,而由于当事人角色扮演中能接纳和整合胜利者与失败者,因此冲突可得到解决。同时此技术会协助当事人去接触他们潜藏深处的情感,以及连他们自己都可能否定的一面;藉此他们将情感外显化,并充分去体验它,而非仅止于对讨论而已。此外,这个技术是要藉此帮助当事人去了解情感是他们真正的一部份。例如,当事人说“感觉好像我的父亲在我体内!”当当事人抑制着内在父母式的内射作用,而用以惩罚和控制自己时,这个内射作用将使”自我折磨”的程序持续不断。
     前述两个相对势力间的对话,目的在于使人们内在的对立与冲突获得较高层次的整合,即学习去接纳这种对立的存在并使之并存,而不是要去消除一个人的某些人格特质。皮尔斯认为其他治疗法过于强调改变,当事人也才能根本地去除自我折磨的困扰。由于当事人内心存在着许多冲突,导致他们不时地进行自我对话的游戏。
   
  

    ③ 绕圈子(making the rounds)
     此项完形治疗技术包括要求团体中的某位成员走到他人面前向对方说话,或做某些事,它的目的就是要去达成面质、冒险、表达自我、试验新行为模式、促进成长及改变。当治疗者觉得某位参与者的问题有必要使其面对团体中的每一成员时,不妨用此技术。例如,某位成员可能说道:”我已经在这里坐了好久,心想参与,但又不敢,因为对这里的人无法信赖,而且我认为不值得因我而占用团体的时间。”这时治疗者或可答道:”你是否愿意现在就做一点事,以使自己更为投入,并去获得自信和别人的信任吗?”如果他回答得很肯定,那么治疗者就可建议:”现在,到处去转一圈,然后到每个人的面前说:我不信任你,因为……”。这样,凡是能帮助个体投入,并采取某些动作以消除恐惧的点子都可以创新发明。
      
   

  ④“我负责……”(I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治疗者也许会要求当事人在每个陈述之后加上”而且我会为它负责。”例如,”我觉得无聊,但我会为我的无聊负责。”、”我现在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但我会为我的不知道负责。”、”我觉得受到排斥及孤独,但我会为此种受排斥感负责。”此种技术的进行可有效拓展个人的感觉领域,同时帮助个人接纳和认识本身的情感,以代替把自己的情感投身到他人身上。尽管这项技术蛮机械化的,但却颇具意义。
   
  

  ⑤ 投射(playing the projection)
     投射系指一个人在别人身上所看到的事物,其实正是自己所具有的但却不愿看见也不愿接纳的。一个人往往会花费很多精神去否定自己的情感,以及把某些动机转嫁到别人身上,因此,在团体里,当某人在说别人的时候,常常说是他自己本身属性的投射。  在投射的历程中,治疗者会要求说”我无法信任你”这句话的人去扮演一个不值得信任的角色,亦好变成别人以便能够发现不信任原来是一种内在的冲突。换言之,治疗者是在要求此人去”试扮”(try on forsize)他在团体中对别人的叙述。
   
     

   ⑥ 倒转技术(the reversal technique )
     当事人的某些症状和言行,常是其潜在行动的倒转表现。针对此种情况,治疗者可要求这类因过份胆怯而痛苦的人,试着在团体中扮演一个爱表现的人。在过去经历的案例中,曾有位妇女,她除了糖衣食物外对其他食物都表厌恶,治疗者即要求她把过去的典型风格倒转过来,尽量表现与过去相反。这样做之后,她很快的就找到她喜欢的口味,亦即能够认识和接纳她的”消极面”与”积极面”。
     倒转技术的进行方式在于,要求当事人潜入每件会为他带来焦虑的事件中,去与他自己已经埋没和否认的部份接触。此项技术即藉此帮助当事人能够开始去接纳从前被否定的某些个人属性。
   
   

  ⑦ 预演练习(the rehearsal exercise)
     就皮尔斯的看法,我们内心的许多想法其实都在预演中。我们常在想象世界里预演我们在现实社会中所期望扮演的角色。而当实际表演开始时,因为怕自己演不好,恐惧与焦虑便袭涌而至。由于内在的预演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因此抑制了我们的主动性,也阻碍了我们去尝试新行为模式的意愿。
         借助团体成员相互帮助的治疗方式,并彼此分享预演的情境,可使当事人更能察觉出他们内心预演各种社会角色的进行情形,同时也使得他们更能察觉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并设法去达成。此外,藉此也使得他们自己更能察觉到希望被他人赞美、接纳和喜欢的程度与范围。
   
   

   ⑧ 夸张练习 (the exaggeratiOn exercise)
          完形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当事人对自己身体语言所传递的微弱讯号或线索更能敏锐地察觉。虽然动作和姿势都能够藉之传递讯息,但所表达的也许并不很完全。若能要求当事人重复地夸张其欲表达的动作或手势,将可使之与该行为有关的情感强烈化,进而使其内在隐藏的意义更清楚地表现出来。
          有一些行为颇适于运用此项夸大技术,诸如:要表达痛苦或一些愤怒情感例如,抖动、弯腰缩肩、握拳、皱眉、苦瓜脸、双手盘胸等动作时,却面带不一致的微笑。以抖动为例,如果当事人告诉治疗者他的腿在抖动,治疗者此时可能会要求当事人站起来,更夸张地抖动双腿,然后为此动作作说明。
           夸张练习也可应用在语言行为中。如治疗者可教当事人重复说出他想掩饰的话,且愈重复愈大声,如此常能真的使当事人开始倾听自己真正的心声。
      

       ⑨ 感觉留置(Staying withThe feeling)
          当事人在情感或情绪不愉快而想逃避的关键时刻,治疗者即要求对方保持着这样的感觉。绝大多数的当事人都想逃避恐惧或不愉快的感觉,但治疗者会藉着要求他们停留在体验到的恐惧或不愉快中,从旁鼓励他们趁机去深入探讨这些想要逃避的感觉。要去面对、体验感觉,不仅只需要勇气,同时也要愿意忍受去除障碍时可能遭遇的痛苦,但经历这些之后,却能使人们有崭新的成长。
   
  

       ⑩ 完形梦境治疗(the Gestalt approach to dream Work)
          完形治疗法并不主张去解析梦境,而是要把梦境带至现实生活中使之重现。此时梦已不被当作是过去的事,而是要在现在表现出来。做梦的人或许正是梦境中的一部分。对于梦境的处理方式包括:展现梦境,回忆梦境里的每个人、事、物及心情,然后将自己变成梦中的每一部分,尽量去表现梦境,并引出对话。由于梦境的每一部分都假设是自我投射,做梦的人会为梦里的各个角色或短暂的际遇编造出剧本,而梦中不同的部分,就是自己的矛盾和不一致层面的表现。通过这些相互对立层面间的对话,当事人于是能逐渐察觉到自己情感表现的世界。
          投射观念是皮尔斯梦境理论的核心,依其所见,梦里的每个人、物都代表做梦者投射的对象。他认为当事人不需要去对梦境作探索,而是要把梦当作一个剧本,然后以梦里各部分的对话来作实验。当事人若能表演出内在对立的冲突面,亦就能吸收它们的差异并整合这些对立的力量。皮尔斯同时也认为,梦是人类最自发性的表现,它不仅代表未完成的事件,但也可能远超过这些末完成的事务或未实现的愿望。其实每个梦都代表着一个人存在的讯息和内心的挣扎,如果梦境的全部都能被了解与同化,则梦里的每件事物都可很容易地被察觉。事实上,在梦里所完成的每件工作都能导致某程度的同化。皮尔斯认为,如果能适当地处理梦境,存在的讯息就会愈清楚。在梦境中藉着显露出遗漏的部分及逃避的方式,最能发现人格的缺失。如果不愿去记取梦境,等于是拒绝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完形治疗者会要求当事人谈论他们所遗漏的梦。
发表于 2007/7/8 2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7/12 21: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