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整理1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2608
|
回复:
14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整理1
[复制链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发表于 2007/8/8 20: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克服障礙
問1:感謝昨天發的「安般念簡介」。我很認真地去了解它並且感受它,所以今天進步很快,更加專注,更加有正念,更加有信心。但是前幾天靜坐時一剎那間忘記自己身體的存在,只專注到息經過接觸點,被此不曾有過的感受嚇了一跳。助理老師告知這是好的,不要怕。今天再有兩次,比上次更長幾分鐘,心裡非常寧靜,眼前只有太陽般的金色光芒,只專注覺知息經過接觸點。旁邊師兄一個很大聲的
咳嗽
,我卻嚇得跳起來,好像靜坐時打香板,被打的人沒感覺,旁邊的人卻嚇得跳起來。當自己專注在覺知息時,為什麼會被大一點的音聲嚇到?連走路時專注於覺知息也會被轉彎的師兄嚇一跳。我不是一個膽小的人,但今天為什麼被嚇好幾次?我該怎麼做?
答1:單純只覺知息而忘記身體的存在是很好的禪修經驗;很重要的是要繼續如此修行。當禪修者的定力開始進步時,自然會對噪音敏感,因為聲音對禪定而言猶如尖刺一般。你應當儘可能不去理會聲音及其他一切對象,一心只專注於氣息。當你的定力深且強時,就不會再受到這些境界干擾。
容易被聲音或影像驚嚇是由於對它們不如理作意的緣故。你不自覺地作意它們為某種可怕之境,因此驚嚇等不善法就會生起。這種現象之所以發生與你過去的生活經驗有關,並非每位禪修者都有如此的經歷。你應該做的就是經常保持如理作意:就現在而言,就是只注意自己禪修的目標──氣息。
問2:我是初學,以前很少有機會靜坐。怎樣的姿勢能令我越坐越久,而不是幾天下來就越坐越想爬起來,因為酸、痛、麻而起心動念想離開座位?
答2:在密集禪修剛開始的階段,幾乎每個人都難免有酸、痛、麻的問題。如果能有耐心,堅忍不拔地繼續修行,漸漸就會適應,種種不舒服感受會消失,而且能坐得愈來愈久。
適當的坐姿因人而異:對於身材高瘦的人,結雙跏趺坐通常是很容易的;對於身材矮胖的人,單盤坐或兩腳並排平放而坐通常比較適當。你必須自己嘗試及抉擇那一種坐姿最舒適、耐久。
有一項重要的須知是應當保持身體骨架平衡,不要經常歪向某一側。例如,這次靜坐右腳在前、左腳在後;下次靜坐則兩腳的位置對調,如此調整坐姿以保持左右平衡。
問3:實在受不了時,我可否起來走走?但是如果我離開了,靜坐時間會進步嗎?
答3:坐得受不了時,可以起來站著,繼續專注於氣息。靜坐的時間不適宜用來行禪。靜坐時間是否會延長決定於你精勤與毅力的程度:如果你有規律地時常靜坐,通常你就能愈坐愈久。
問4:請問如何解脫病苦?如何對治病痛?請禪師慈悲開示。
答4:在佛陀的時代,有一天羅塔比丘問佛陀說:「世尊,什麼是病?」佛陀回答說:「五蘊就是病。」因此,只要還有五蘊存在,就必定還有病苦。例如,四大當中任何一大過度強盛時,就有病痛產生。四大不調可以由於業力、心理、時節或食物所造成。在這四種原因當中,我們只能設法改善心理、時節與食物,無法改變業力。由於五蘊就是病,因此解脫五蘊就解脫了病苦。如果想要解脫五蘊,就必須精勤修行直到證悟
涅槃
。涅槃裡沒有五蘊,沒有病,沒有苦。
對治病痛的方法是取用適當的食物與藥物,居住於氣候溫和的安靜處所。很重要的是要培育增上心,即止禪心、觀禪心、道心與果心。這些是強而有力的心,有助於減輕病痛,乃至去除病痛。舉例而言,我們的佛陀在般涅槃之前十個月時得到非常劇烈的
背痛
。他修行七色觀法與七非色觀法這兩類觀禪,然後進入阿羅漢果定。由於他的觀禪強而有力,所以他的阿羅漢果定也是強而有力。從阿羅漢果定出定之後,他發願說:「從今日起到般涅槃日為止,願此病不再發作。」他每天都必須如此修行與發願,來防止該病痛生起。因此,若要對治病痛,你應當效法佛陀,培育與禪定、觀智、聖道智、聖果智相應的增上心。
問5:為什麼吃得飽飽、睡得飽飽,上殿一樣昏沉得很厲害,晚上一樣肚子餓?
答5:昏沉睏倦可以由身體的因素或心理的因素所造成。就身體的因素而言,四大不平衡會造成昏沉:當地大或水大過度強盛時,你會感到昏昏欲睡,因為這兩大都有沉重的本質。相反地,當火大或風大過度強盛時,你會
失眠
、睡不著。我們身體的四大一直在變化當中,不能期待它們永遠處在平衡與和諧的狀態,尤其當我們換到一個新環境或新的生活型態時。然而,這種不調現象通常是暫時的,身體會自己調整過來。為了避免在靜坐時睡著,用餐後你可以小睡片刻。
就心理的因素而言,當你的心活力不充沛時,就容易受到昏沉
睡眠
煩惱的侵襲而感到睏倦。對治這種昏沉睡眠的方法是激發修行的精進心與濃厚興趣。你可以思惟生、老、病、死之苦,四惡道之苦,過去世與未來世輪迴之苦及現在世尋求食物之苦,如此能激起應當及時修行的警惕心(悚懼)。然後可以思惟修行
佛法
所帶來的大利益,如獲得當下的安樂住處、未來的投生善趣與究竟解脫一切痛苦。如此思惟能激起修行的精進心與濃厚興趣。當你的定力愈來愈深時,漸漸就能克服昏沉睡眠煩惱。
也可以運用對治昏沉的七種方法:當你專注於某一種業處(如安般念)時,若昏沉睡眠的現象發生,你可以暫時停止專注那種業處,而改專注其他種業處,如佛隨念、慈心觀等。若如此做了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思惟曾經牢記的教法。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完整地背誦曾經牢記的教法。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用力拉扯
耳朵
,並
按摩
四肢。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去洗臉、朝不同的方向遠眺、以及仰望星空。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作光明想。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應來回地行禪以便去除昏沉。漸漸地,你的定力會愈來愈深,也就能克服昏沉。
飢餓是由於身體內消化之火強盛的緣故。另一種可能性是你還不習慣於不吃晚餐的生活。漸漸習慣這種生活之後,你就會覺得不吃晚餐也沒什麼大礙。
問6:為何有些禪修者修到阿達…阿達…(俗語;意即異常、呆滯)?我們如何防止及它的初步徵狀是什麼?這種人應該停止禪修嗎?
答6:可能由於過去世業力的緣故,所以他們變得呆滯、遲鈍,特別是當他們的結生心與有分心剎那中沒有智慧心所時,或雖然有智慧心所但是力量很薄弱時。他們應當依照正確的方法,儘可能地繼續修行止禪與觀禪。雖然他們可能無法在今生證得禪那與道果,但是他們今生的精進修行將使他們能夠在未來生修行成功,證得聖果。
另一種可能性是他們並沒有正確地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方法來修行。因為不了解應當時時保持正念於禪修的目標,所以他他們可能會任由自己的心四處漂蕩。由於不守護自己的心,有時就會產生問題。避免發生問題的方法就是要依照正確的方法修行;若能有良師指導則又更好。
還有另一種可能性是他們並不是真的精神異常;但是由於他們一心一意精勤地在修行,不了解禪修的人從他們遲鈍的外表下判斷,就誤以為他們精神不正常。能夠放下一切憂慮、一心專精禪修是值得鼓勵的事情。即使佛陀本人也是讚歎保持聖默然,禁止比丘談論無用的閒言閒語。誤解這種禪修者的那些人應當研究禪修的道理,並且親身實際地修行,不應該單看外表就遽下結論。
問7:如何突破障礙?
答7:一般而言,障礙可歸納為五種,即所謂的「五蓋」。五蓋就是欲貪、瞋恨、昏沉與睡眠、掉舉與追悔、懷疑。由於它們阻礙禪修的進步,所以稱它們為蓋。如果能克服五蓋,禪修者就能穩定地進步,乃至成功。克服五蓋對禪修者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我想多加解釋。
五蓋的遠因是在長久的生死輪迴中累積的無數煩惱。這些煩惱以潛伏的形態含藏於眾生的名色相續流當中。五蓋的近因是不如理作意。因此,克服五蓋的徹底方法就是完全地滅除一切煩惱,包括潛伏性的煩惱在內。克服五蓋的暫時性方法就是運用如理作意。在此,不如理作意是指不適當的、方向錯誤的注意;或者是指視無常為常、視苦為樂、視無我為我、視不淨為淨的作意。如理作意則正好相反,乃是適當的、方向正確的注意;或者是視無常為無常、視苦為苦、視無我為無我、視不淨為不淨的作意。
關於欲貪蓋,佛陀在《增支部.一法集》裡如此說: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淨相(美麗之相)那樣有能力導致未生起的欲貪生起,或增長已生起的欲貪。
對於不如理作意淨相之人,若欲貪還未生起即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增強與增長。」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不淨相(厭惡之相)那樣有能力阻止未生起的欲貪生起,或斷除已生起的欲貪。
對於如理作意不淨相之人,若欲貪還未生起即不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被斷除。」
因此,想要克服欲貪蓋的人不應繼續將人、事、物看成是美麗的,而要思惟它們為不淨。不淨觀可以大略地分為兩種,即有生命體的不淨觀及無生命體的不淨觀。有生命體的不淨觀是指觀察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即頭髮、身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頭、骨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液、皮脂、
唾液
、鼻涕、關節滑液、尿液。無生命體的不淨觀是專注於屍體的各種不淨相。屍體的十種不淨相是: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這些是克服欲貪蓋的方法。
關於瞋恨蓋,佛陀如此開示: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醜惡相那樣有能力導致未生起的瞋恨生起,或增長已生起的瞋恨。
對於不如理作意醜惡相之人,若瞋恨還未生起即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增強與增長。」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慈心解脫那樣有能力阻止未生起的瞋恨生起,或斷除已生起的瞋恨。
對於如理作意慈愛之人,若瞋恨還未生起即不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被斷除。」
因此,若要克服瞋恨蓋,就不應繼續注意引起你瞋恨之對象的醜惡相,而應當修行慈心觀。必須有系統地散播無私的慈愛給你自己、你所喜愛者、你既不喜愛也不厭惡者、你所厭惡者,乃至最後,遍滿慈愛給一切眾生。你也應當學習寬恕他人,因為佛陀告訴我們,在無始的生死輪迴中沒有一個眾生不曾作過我們的父母與親人。這些是克服瞋恨蓋的方法。
關於昏沉睡眠蓋,佛陀開示說: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倦怠、疲乏、懶惰地伸直身體、飽食後昏沉及心軟弱無力那樣有能力導致未生起的昏沉與睡眠生起,或增長已生起的昏沉與睡眠。
對於心軟弱無力之人,若昏沉與睡眠還未生起即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增強與增長。」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致力界、精勤界及不斷精進界那樣有能力阻止未生起的昏沉與睡眠生起,或斷除已生起的昏沉與睡眠。
對於勇猛精進之人,若昏沉與睡眠還未生起即不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被斷除。」
因此,若要克服昏沉與睡眠,就不應繼續注意身心的懶散與倦怠狀態,而應提振精神,精進地禪修。正是透過精勤不懈的努力,所以菩薩才能成佛;我們應當效法這種精進的榜樣。也可以思惟生、老、病、死之苦、四惡道之苦、過去與未來輪迴之苦等,以激發應當精進修行的警惕心(悚懼感)。當然,適度的睡眠、適量的食物及適當的禪修姿勢對於克服昏沉與睡眠而言也都是很重要的。這些是克服昏沉睡眠蓋的方法。
關於掉舉追悔蓋,佛陀開示說: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心不安寧那樣有能力導致未生起的掉舉與追悔生起,或增長已生起的掉舉與追悔。
對於心受到困擾之人,若掉舉與追悔還未生起即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增強與增長。」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心之輕安那樣有能力阻止未生起的掉舉與追悔生起,或斷除已生起的掉舉與追悔。
對於心輕安之人,若掉舉與追悔還未生起即不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被斷除。」
因此,若要克服掉舉追悔蓋,就不應去理會心的不寧靜狀態,而應當以平和、冷靜、不動搖、輕安的心專注於禪修的目標。如果能在行、住、坐、臥當中都以正念與耐心如此練習,定力就會愈來愈強,而能克服掉舉與追悔。這就是克服掉舉追悔蓋的方法。
關於懷疑蓋,佛陀開示說: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不如理作意那樣有能力導致未生起的懷疑生起,或增長已生起的懷疑。
對於不如理作意之人,若懷疑還未生起即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增強與增長。」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如理作意那樣有能力阻止未生起的懷疑生起,或斷除已生起的懷疑。
對於如理作意之人,若懷疑還未生起即不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被斷除。」
因此,若要克服懷疑蓋,就應當經常保持如理作意,思惟一切有為法為無常、苦、無我。他也應當經常思惟佛、法、僧三寶的殊勝特質,在良師的指導下謹慎地研究佛陀的教法,並且依照佛法而實際地修行止禪與觀禪。這些就是克服懷疑蓋的方法。
佛陀教導許多克服五蓋的方法,上述只是舉出當中的一些例子而已。若想更深入地了解,請研讀三藏聖典及參考《去塵除垢》一書。當禪修者經由修行止禪而達到禪那,或經由修行觀禪而獲得觀智時,他暫時地克服了五蓋。當他證得須陀洹果時,就永遠地克服了懷疑蓋。當他證得阿那含果時,就永遠地克服了欲貪蓋與瞋恨蓋。當他證得阿羅漢果時,就永遠地克服了昏沉睡眠蓋與掉舉追悔蓋。這就是徹底突破障礙的方法。
戒學釋疑
問8:如果把有蟲的水倒入土中是否違犯殺戒?
答8:如果蟲因此而死,則倒水的人違犯殺戒。事實上不應將有蟲的水倒入土中,而應倒入適當的容器中、池塘中或河流中。
問9:告訴別人船上有活魚可以買是否算是助殺(罪過)?
答9:這決定於告訴者的動機:如果他的動機是要別人買了活魚之後拿去
放生
,則是一種
善行
;然而,如果他的動機是要別人買了之後殺來吃,則是助殺的行為。
問10:比丘在山中砍有主的
竹子
是否犯戒?若是,犯什麼戒?如何懺悔?
答10:如果比丘沒有偷盜的心,例如他以為竹子是無主物,那麼他不犯偷盜戒,而犯傷害植物的波逸提罪。然而,一旦知道那竹子是有主物之後,他應當設法賠償物主的損失。如果他決定不賠償,就犯了偷盜罪。
如果比丘一開始就知道那竹子屬於別人所有,沒有得到主人的同意就去砍竹子,那麼除了上述的波逸提罪之外,他還犯了偷盜罪。此偷盜罪的嚴重程度決定於他所砍竹子的價值:如果所砍的竹子價值古印度一錢或一錢以下,則犯突吉羅罪;如果該價值在一錢至五錢之間,則犯偷蘭遮罪;如果那些竹子價值五錢或五錢以上,則犯波羅夷罪。
如果所違犯的是偷蘭遮、波逸提或突吉羅罪,他應當對另一位比丘懺悔所犯之罪,此外還必須設法賠償物主的損失。如果所違犯的是波羅夷罪,他就喪失了比丘的身份;波羅夷罪是無法懺悔的。
問11:比丘犯了波羅夷戒就自動失去比丘資格,可否再出家呢?
答11:今生他不能再受戒為比丘。然而,如果他立刻承認所犯的戒並且脫下袈裟,那麼他可以再受戒成為沙彌。如果他覆藏所犯的戒,維持原來的形象,冒充為比丘,那麼他甚至沒有資格再受沙彌戒。
問12:在家人犯五戒是否可以出家?
答12:通常是可以的,除非他所犯的是非常嚴重的過失,例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淫污
比丘尼
等。符合受戒資格的居士在求受比丘戒之前必須先受沙彌十戒。
問13:出家要有那些條件?
答13:想出家成為比丘的人必須具有想要解脫生死輪迴的願望。此外他還必須符合下列的條件:他不曾殺父、殺母、殺阿羅漢、以惡意使活著的佛陀身上流血、分裂和合的僧團、淫污比丘尼或沙彌尼;他不能執著不信
因果
的堅固邪見;他必須是自由身分與奉公守法的人,不是囚犯、奴隸,也不是強盜等犯法之人;他必須不欠人債務,沒有政府公職在身,並且沒有痲瘋病、癰、疹、結核病、癲癇這些難治的
疾病
;他的年齡至少達到二十歲而且父母同意他出家;他必須具備三衣一缽;他不是黃門(沒有
生殖器
官或生殖
器官
異常的人)、雙性人或賊住者(曾經冒充比丘或沙彌的人);他不是犯邊罪者(曾經出家為比丘並且違犯波羅夷罪的人)或歸外道者(原本在
佛教
中出家,然後歸依外道,之後再回到佛教來請求出家者);他必須沒有
畸形
或殘缺,不盲、不聾、不啞。
問14:佛陀為何要托缽乞食呢?
答14:事實上佛陀可以不必托缽乞食,但是他為了使眾生獲得利益,因此還是托缽乞食。此外,佛陀為了顯示聖者們的模範,所以托缽乞食。托缽乞食是四聖種當中的一種。四聖種意思是沙門應當對飲食、衣服、住所、醫藥這四種資生用具感到知足。托缽是對食物知足的很好方式:沙門不期望將能得到何種食物,而是必須滿足於他人
布施
的任何食物。托缽也能降伏驕慢。比丘了知自己生活上的四種資具都必須仰賴他人布施,因此自己沒有什麼能引以為傲的,所以托缽有助於心的鍛練。
問15:出家後如果父母生活有問題,是否應該回去照顧?
答15:佛陀允許比丘照顧自己的父母。比丘可以將托缽所得到的食物及自己所擁有的其他日常用品分給父母,以此方式來照顧父母,而不需要捨戒還俗。
問16:逃漏稅和因幫助逃漏稅而獲得利益是否都違犯偷盜戒?違犯在家五戒應如何懺悔,並再次受持?
答16:根據《律藏》,逃漏稅和幫助他人逃漏稅是二十五種偷盜行為當中的一種;無論是對
出家人
或在家人而言,那樣做都是違犯偷盜戒。若比丘偷盜的物品價值一個大錢(相當於五個小錢)或以上,則違犯波羅夷罪,喪失了比丘的資格。
在家人若犯了五戒,就失去了五戒,因此不需要作法懺悔。然而,他應當下定決心不再違犯五戒。他可以在沙彌、比丘或佛像前再度求受五戒,並且謹慎地持守。
問17:請示禪師,您上次開示盜戒,能否請禪師進一步解釋盜「五錢」?若以現今的價值,盜多少錢就算盜「五錢」?若以美金為計算單位,盜多少美金以上就犯波羅夷重罪?
答17:現今很難確定地指出古印度的「五錢」相當於多少美金。註釋提到在古印度的幣制中,一個卡哈巴那(貨幣的一種)相當於四個巴陀(古譯為大錢);一個巴陀相當於五個摩沙迦(古譯為錢或小錢)。根據《金剛覺疏》等復註,卡哈巴那與巴陀都是由金、銀與黃銅混合製成的;但是我們無法得知這三種成份的正確比例。
至於重量,依照緬甸傳統的計算法,我們使用一種名為「瑞跡西」的種子來稱量重量。金店就是以「瑞跡西」種子來稱黃金的重量。「瑞跡西」種子有大與小兩種:小的「瑞跡西」種子比米粒稍大;大的「瑞跡西」種子比小的重兩倍。一個摩沙迦(錢或小錢)的重量相當於四顆大的「瑞跡西」種子或八顆小的「瑞跡西」種子的重量。這種稱量法據說是從古印度流傳下來的。
無論如何,最好是不要違犯任何程度的偷盜戒。古代的長老們建議我們將別人的物品看成像毒蛇一般。除非物主同意我們將他的物品拿起來觀看,否則我們甚至不會故意去碰觸別人的物品。謹慎小心地
持戒
是值得的,因為如此能避免受到追悔的困擾。
問18:從事養生蛋雞職業是正命、正業嗎?
答18:如果他們只是基於慈悲,沒有任何企圖地布施食物給雞吃,也不將牠們的蛋拿去賣,則是好的行為。然而,如果他們將蛋拿去賣,則不是正命,也不是正業,因為有時那些雞蛋中還是有生命存在,儘管這種機率很小。
問19:在家居士對出家眾應注意那些禮節?
答19:在家居士應當尊敬出家眾,聆聽出家眾講說佛法,供養出家眾四類資具及依照所學習的佛法來修行。所謂「依佛法修行」是指在家居士至少應當持守五戒,並且應當修行止禪與觀禪。
在《長部.巴提迦經》裡提到:在家居士應當將財富分成四份──將其中的一份儲蓄起來,以備不時之需;以兩份來從事自己的事業;以剩下的一份用於日常生活所需。他從這第四份當中取出一部份來供養資具給出家人。
定學釋疑
問20:鼻孔出口處與上嘴唇間的氣息,及這氣息的感受,及這氣息的感覺,及這氣息與皮膚的觸覺,此四者有何關係?有何不同?為何只應以氣息當作目標?
答20:氣息是成群的色法。如果你有系統地對自己的氣息修行四界分別觀,就會發現氣息是由許多物質微粒所構成的。這些物質微粒稱為色聚。感受與感覺是同樣的東西,都是指受而言;受是一種心所。觸覺實際上就是身識;身識是一種心。心與心所是名法,而氣息是色法,這是它們之間的差別。
出現於鼻孔出口處與上唇之間的氣息是修行安般念者的專注目標;感受、感覺與觸覺則不是修行安般念的目標。這必須分辨清楚。如果能一心只專注於氣息,就能培育定力;定力深時禪相就會出現;若能穩固持久地專注於禪相,就能證得禪那。如果專注於感受、感覺與觸覺,則無法產生強得足以使禪相生起的定力,於是也就無法證得禪那。這就是為何只能以氣息為所緣目標的理由。
問21:有何方法揀別正在專注於嘴唇上方、鼻
人中
方位的息,或者只是專注唇上方、鼻人中位上的觸點?有時候這兩者容易混用,如何避免?
答21:觸點是你的皮膚,它是靜態的。氣息是接觸那皮膚的空氣,它在觸點的上方進進出出,是動態的。應當如此揀別它們。
為了能有更清楚的理解,在此引用一個比喻:假使地上有一段木頭,有一個人用鋸子鋸那段木頭。木頭被鋸子鋸到的部份好比是嘴唇上方或人中的觸點,它是靜態的;前後來回移動的鋸齒好比是進進出出的氣息,它是動態的;正鋸在木頭上的鋸齒好比是正在經過觸點的氣息,它也是動態的;正如那人只注意於正鋸在木頭上的鋸齒,不去注意已經通過木頭的鋸齒,同樣地,禪修者只注意正在經過觸點上方的氣息,不跟隨氣息進入鼻孔內或向外遠去。應當如此分辨氣息與觸點的差別。每當你混淆時,請思惟這個比喻的含意。
問22:當慢跑或爬山時用嘴巴呼吸,這時應專注於那裡的氣息?
答22:就修行安般念而言,禪修者內心專注的目標是經過鼻孔出口處與上唇之間的氣息。註釋中並沒有提到經過嘴巴的氣息也能作安般念的目標。因此,當禪修者用嘴巴呼吸並且無法在上述的接觸部位裡察覺氣息時,應當繼續將心保持於接觸部位,在那裡等待氣息。如果有充分的正念與耐心,終究能察覺非常微細的氣息。
問23:是否每一位禪修者都必須從安般念開始修行,而不能從其他禪修業處開始?修行四界分別觀是否能培育深厚與穩固的定力?修行四界分別觀而成功的禪修者人數有多少?
答23:並非每一位禪修者都必須從安般念開始修行;禪修者可以選擇《清淨道論》所提到四十種止禪業處當中的任何一種開始修行。佛陀教導不同的法門乃是針對不同根器的禪修者。舉例而言,佛陀針對散亂心強的禪修者而教導安般念的修行法門;四界分別觀則適合智慧利的禪修者;慈心觀是針對瞋心強的人;不淨觀適合於貪心強的人。然而,根據我們的經驗,多數禪修者能夠從安般念或四界分別觀下手而達到成功,原因是他們在過去生中曾經修行這兩種法門或其中一種。
無疑地,修行四界分別觀確定能培育深厚與穩固的定力。四界分別觀是佛陀親自教導的業處。如果你對佛陀有堅定的信心,你就應當對四界分別觀有堅定的信心。修行四界分別觀時,首先要觀察四界的十二種特相,即硬、粗、重、軟、滑、輕、流動、黏結、熱、冷、支持、推動。熟練這十二種特相之後,就將它們分成地、水、火、風四組。此時應當整體地專注於你全身的四界,如此培育定力。定力增強時,你會發現身體轉變成白色。那時應當專注於那白色體的四界。定力更強時,白色體會轉變成透明體,猶如冰塊或玻璃一般。那時應當專注於那透明體的四界。當你的定力變得深厚而且穩定時,透明體會放射出明亮耀眼的光芒。
當明亮的光芒持續半小時左右時,你可以開始觀察身體的三十二個部份。在四界分別觀深厚與穩固定力的幫助之下,你能清楚地照見自己身體及外在眾生身體的三十二身分。接著你可以專注於個別身分的顏色來修行色遍,達到第四禪。然後可以藉著移除色遍禪相而修行空無邊處定,進而逐步地修行,乃至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你也能輕易地修成其他種止禪業處,然後修行觀禪,證得各階段的觀智。
另一種禪修路線是:在四界分別觀明亮光芒的幫助之下,你可以直接觀照色法,開始修行觀禪。因此,禪修者能夠從四界分別觀開始,直到修成止禪與觀禪。如此了解修行四界分別觀的利益是很有幫助的,尤其對於修行安般念困難重重的禪修者而言更是如此。
修行四界分別觀而成功的禪修者有不計其數之多。我們無法確定地說修行安般念而成功的人數比較多,或是修行四界分別觀而成功的人數比較多。無論如何,為了你自身的利益,我們建議你對佛陀所教導的每一種禪修法門都有堅定的信心,並且遵循正確的方法來修行。
問24:請禪師慈悲開示: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涵意?如何才能做得到?又何謂慈觀?
答24:根據《清淨道論》,「慈」是指希望眾生得到幸福安樂;慈心觀是瞋恨心重的人藉以達到清淨的法門。「悲」是指希望眾生脫離痛苦;悲心觀是傷害心重的人藉以達到清淨的法門。喜是指對眾生的成功感到歡喜;喜心觀是嫌惡心重的人藉以達到清淨的法門;「嫌惡」意即不喜歡見到別人成功。捨是指對眾生平等中立的態度;捨心觀是貪愛心重的人藉以達到清淨的法門。
慈、悲、喜、捨稱為四無量心,因為它們都以無量的眾生作為修行的對象。這四種心都必須遍滿到宇宙的一切有情,而不是只對一人或某一區域內的眾生散播而已,這就是它們稱為無量心的理由。
慈觀或慈心觀就是對眾生培育慈愛的禪修法門;它是四無量心當中的第一種。
想要修行四無量心的人應當先修行慈心觀,然後才逐一地修行悲心觀、喜心觀與捨心觀。開始修行慈心觀時,先以下列這四種心願對你自己培育慈愛:願我沒有怨敵、願我沒有心理的痛苦、願我沒有身體的痛苦、願我愉快地自珍自重。當你的心變得柔和、安詳時,就對一位與你相同性別而且是你所敬愛的人培育慈愛:先回憶他或她微笑的面容或全身,然後以下列四種心願的一種散播慈愛:願此
善人
沒有怨敵、願此善人沒有心理的痛苦、願此善人沒有身體的痛苦、願此善人愉快地自珍自重。對他或她培育強而有力的慈愛,直到你證得慈心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接著以其他三種心願一一地對他或她培育慈愛,每一種都達到慈心第三禪。以同樣的方式,對大約十位與你同性而且是你所敬愛的人、十位你所喜愛的人、十位你對他們沒有愛憎差別的人、十位你所厭惡的人一一地培育慈愛。
對他們每一人修行都能達到慈心第三禪之後,就要破除四類人之間的界限。這四類人就是:一、你自己;二、你所喜愛的人(包括你所敬愛的人在內);三、你既不喜愛也不厭惡的人;四、你所厭惡的人。首先以短暫的時間對自己散播慈愛,然後對一位你所喜愛者,然後一位你既不喜愛也不厭惡者,然後一位你所厭惡者;對後三類人都必須達到慈心第三禪。第二圈也是以同樣的方式,但是改換另一位喜愛者、另一位無愛憎差別者、另一位厭惡者。第三圈又各改換另一位……如此不斷地對四類人培育慈愛,最後你會破除人際之間的界限,意即你對這四類人的慈愛達到完全平等,毫無差別。
破除界限之後,你就能以各種方式對一切眾生遍滿慈愛。從一個小範圍裡的眾生開始,逐漸擴大到整個宇宙,然後對十方的眾生遍滿慈愛。修行慈心觀成功之後,你可以運用同樣的步驟來修行悲心觀、喜心觀與捨心觀。這只是扼要的介紹,詳細的說明請參閱《清淨道論》、《智慧之光》、《如實知見》;或者當你的禪修達到這個階段時,我會教你如何有系統地修行四無量心。
問25:從來此到昨天,每天晚上都沒睡好,夜裡多夢,害怕去睡覺,因為睡了比沒睡更累。上殿又昏沉,喝
咖啡
提神好辛苦。功課進步又退步,很難穩定。初學不懂這也可以發問。助理老師慈悲告知用慈心觀,夜裡好睡。看書又是初禪、二禪、三禪觀。若是初學完全沒上禪,怎麼用慈心觀?
答25:佛陀在《增支部》中開示修行慈心觀的十一種利益如下:
「諸比丘,當慈心解脫被培育、開展、勤習、駕御、奠基、建立、穩固與正確地修行時,可望得到十一種利益。那十一種利益呢?安穩地入睡;安穩地醒來;不作惡夢;為人所愛;為非人所愛;天神守護;不被火、毒藥與武器所傷害;心容易得定;相貌安詳;臨終不迷惑;若未能證得更高的成就,他將投生梵天界。」
然而,只有在精通《無礙解道》所記載的五百二十八種遍滿慈愛的方法之後,才能充分地得到這十一項利益。如果還未達到慈心禪那的階段,則只能獲得部份與有限的利益而已。對於已有禪那及還未有禪那這兩類禪修者而言,修行慈心觀的次第都是一樣的,但是修行的程度則因禪修者的意願而有差別。例如,以四種方式對自己散播慈愛幾分鐘之後,就散播慈愛給一位與自己相同性別而且是自己所敬愛的人。如果禪修者的目的只是要讓心情平靜下來,那麼當禪修者的心變得寧靜、柔和、安詳時,就可以換到另一位敬愛者。然而,如果禪修者的目標是要證得慈心禪那,那麼他必須持續地對那人培育慈愛,直到使定力提昇到慈心第三禪。然後才可以換到另一位敬愛者。如此逐一地對十位與自己同性的敬愛者培育慈愛,然後逐一地對與自己同性的十位親愛者、十位無愛憎差別者、十位厭惡者培育慈愛。
然後應當破除人際之間的界限(未達到禪那者只能達到某種程度的效果,不能真正破除人際的界限):禪修者藉著不斷地對自己、喜愛者(包括敬愛者在內)、無愛憎差別者、厭惡者培育慈愛,直到對他們的慈愛達到平等。然後對逐漸擴大範圍裡的各類眾生遍滿慈愛,即一切有情、一切有命者、一切生物、一切個人、一切個體、一切
女性
、一切男性、一切聖者、一切非聖者、一切天神、一切人類、一切惡道眾生。直到對無邊宇宙的無量眾生遍滿慈愛。然後逐一方向地對十方的眾生遍滿慈愛。達到慈心禪那的人能夠徹底地修行這些方法,清楚地照見這些對象,並且對他們培育強而有力的慈愛,使定力提昇到第三禪。然而,對於尚未達到禪那的禪修者而言,只能藉著想像與善願來修行;儘管如此,如此修行時他還是在積累善業,能使他得到安詳的心情,有助於去除焦慮,得到安穩的睡眠。
睡眠
,
竹子
,
佛法
,
涅槃
,
善人
,
比丘尼
相关帖子
•
“三高”竟然跟睡眠质量有关!真的假的?
•
灰尘-光-烦恼-佛法
•
睡眠决定寿命,今天你睡了吗?
•
关于感冒治疗后整天咳嗽甚至不能睡眠的中成药症治
•
高枕真的无忧吗?枕头多高才符合健康?
•
失眠?尝尝这个!今晚就能睡着!
•
经方治肥胖眼前发黑腿没劲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治瘦睡眠梦多一例(答案已公布)
•
时方治胸闷头晕恐惧一例(答案已公布)
•
经方治颈后富贵包失眠一例(答案已公布)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8 20: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問26:請問在禪修中,什麼樣的狀況下稱為墮入有分心?
答26:當禪修者達到近行定的階段,而又不能維持定力時,特別容易察覺墮入有分心的現象。那時他可能會感到心裡一片空白或者有片刻的時間心中一無所知。那是因為在那片刻的時間裡沒有心路過程生起,只有有分心相續不斷地生滅。有分心在兩個心路過程之間生起許多次,它緣取前世臨死速行心的目標為目標,那是過去的目標,不是現在的目標。除非已經修行到緣起法,否則禪修者無法覺知那個過去目標。由於不能察覺那個目標,所以禪修者覺得自己一無所知。這種現象稱為墮入有分心,它既不是心不起念,也不是涅槃。
根據佛陀所教導的《阿毗達摩藏》,在每一個心路過程之後通常都會有有分心生起。佛陀的心路過程之間有兩個有分心生起;舍利尊者的心路過程之間有十六個有分心生起;其他人的心路過程之間則有數不盡的有分心生起。儘管經常有這麼多的有分心在生滅,我們通常無法察覺它們。只有在心比較寧靜與專注時,尤其是在近行定的階段,才能清楚地覺察到有分心持續生起的現象,亦即所謂墮入有分心。
當你經驗到墮入有分心的情況時,既不需要歡喜,也不需要沮喪,因為這只是禪修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而已。你要做的只是繼續將心保持於禪修的目標。當你達到安止定的階段時,你的禪支就強得足以長時間維持定力,中間都不會墮入有分心。
問27:請問睡眠中與定中有何不同?
答27:當一個人熟睡無夢時,他的有分心(生命相續流)相續不斷地生滅。就人類而言,有分心剎那中的名法是欲界名法。當一個人作夢時,則是微弱的欲界意門心路過程生起作用。在定中的情況則不同,是色界或無色界的名法相續地生起。定中的色、無色界名法比夢中的欲界名法更高超殊勝。
定中的心能夠深深地認取禪那的目標。有分心則取前世臨死速行心的目標為目標,它無法像定心那樣深深地認取目標。夢中的微弱欲界意門心路過程則鬆散地取欲界的目標。這些是它們之間的差別。
問28:何謂禪思?坐禪時須要禪思嗎?可否舉例說明?
答28:禪思的巴利文,是一個動詞,有兩個含意:一個含意是燒毀煩惱;另一個含意是透視禪修目標或深深地將心固定於禪修目標(,以便燒毀煩惱)。它的名詞是禪那。禪那可分為兩大類,即世間禪那與出世間禪那。世間禪那又可分為兩種,即止禪禪那與觀禪禪那。這是禪那的廣義解釋。出世間禪那能夠永遠地去除煩惱;世間禪那則只能暫時地去除煩惱。這兩種去除煩惱的情況都稱為燒毀煩惱,因此禪修時你需要運用禪思深深地將心固定於禪修目標,以期達到禪那。我將舉例說明:
當禪修者修行止禪而進入初禪時,他的名法當中有五個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存在。這五個禪支稱為止禪禪那,它們能長時間地制止煩惱生起,如一小時、二小時、一天、二天等。當禪修者修行觀禪,觀照行法為無常、苦、無我時,他的觀智通常與五個禪支相伴生起。這五個禪支稱為觀禪禪那,它們也能長時間地制止煩惱生起。大龍大長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的止禪禪那與觀禪禪那制止了煩惱,並且保持煩惱不生起長達六十年之久。
當禪修者的觀智成熟時,就能以道智與果智體證涅槃。如果他在觀照欲界法或初禪法為無常、苦或無我時體證涅槃,那麼他的聖道名法中有五個禪支存在。然而,如果他在觀照第二禪法為無常、苦或無我時體證涅槃,則他的道智與三個禪支(喜、樂、一境性)相伴生起。這些禪支能徹底無餘地燒毀某些煩惱。當禪修者證得阿羅漢道時,與阿羅漢道智同時生起的禪支能徹底無餘地燒毀其餘的一切煩惱。這些禪支都是出世間禪那。
因此,修行止禪與觀禪時都需要運用「禪思」──將心深深地固定於禪修的目標,以期燒毀煩惱。持續如此地修行,達到相當程度時,止行者就可能成就止禪禪那與觀禪禪那,觀行者就可能成就觀禪禪那。然後當他們的五根力量夠強及達到平衡時,就能成就出世間禪那而證得聖果。
問29:請禪師詳細說明為何在禪定中不能檢查禪支與修觀。何謂定外修觀?出定後檢查禪支是否就是定外修觀?
答29:有三種定,即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或禪那定。這三種定的定力深度比較起來,安止定比近行定更深,近行定又比剎那定更深。只有從近行定或安止定出來之後才能檢查禪支或修行觀禪,這是因為目標不同的緣故:禪支不能作為近行定與安止定的目標;修行觀禪時所專注的目標也不是近行定與安止定的目標。
當禪修者修行止禪,例如修行安般念時,他的近行定與安止定的目標是安般似相,而不是禪支。專注於禪支無法使人達到近行定與安止定。禪修者在一心融入於安般似相一段很長久的時間之後,當他開始要檢查禪支時,他已經從近行定與安止定出來了,那時他的定力只是剎那定而已。這就是不能在近行定與安止定中檢查禪支的理由。
當禪修者修行觀禪時,他所專注的目標是究竟名色法及它們的無常、苦、無我本質。專注於這些目標只是剎那定,不是近行定或安止定,因為這些目標不斷地生生滅滅。專注於這些目標無法使人達到近行定與安止定。這就是不能在近行定與安止定中修行觀禪的理由。
「定外修觀」意即從近行定或安止定出來之後,照見究竟名色法及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這是在止禪禪那之外觀照;然而那時還是有剎那定,該剎那定稱為觀禪禪那。之前先入的近行定或安止定是禪修者清晰地照見觀禪目標的強力助緣。如此,止禪禪那能幫助觀禪禪那。
觀禪意即觀照行法為無常、苦、無我,因此若禪修者只是檢查禪支,則不算是在修行觀禪。若要修行觀禪,除了照見禪支之外,還要依照心路過程而照見同在禪那中的其他所有名法。例如在初禪中通常有三十四個名法,禪修者必須清楚地照見它們。這是見清淨的開始階段,也是觀禪的基礎。然後禪修者應當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
問30:禪修營中所教的法門是否只能摒除外緣,一心修之?可否於日常生活中修持?若可能,應如何做才能保持不退呢?
答30:禪修營中所教的法門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持。能夠摒除外緣、一心禪修當然是最好;但是如果沒有那樣的條件時,禪修者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修持。
能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禪修不退決定於個人的投注與精勤。有些人儘管平時事務繁忙,但是修行時能放下一切的罣礙,一心投注於修行。這種人能夠保持修行不退。但是有些人無法完全放下罣礙,也就無法一心專注。他們必須有耐心地精勤修行,一而再地不斷努力。通常在他們每天都撥空禪修經過幾年之後,逐漸會精通於禪修的要領,那時他們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修行不退。
在佛陀的時代,女人通常在白天的時候到寺院去聽法與禪修;男人則在晚間的時候去寺院。由於他們如此精勤地聞法與禪修,所以他們的修行能夠保持不退。這就是他們多數都證得聖果的緣故。例如,根據註疏,俱盧國幾乎所有人民都證得聖果;即使在做煮飯、織布等工作時,他們還是一直在修行。
若要保持修行不退,每天至少應當撥出一到二小時的時間來專心禪修。在那一、二小時裡,應當儘量拋開一切的憂慮、回憶與計劃,一心專注於禪修的業處。還應當注意運用正確的禪修方法,以免浪費時間。漸漸地就能排除掉舉、昏沉等障礙,專注於業處的時間也會愈來愈長。然後就能保持修行不退。
慧學釋疑
問31:何謂名法與色法?是所謂心法與色法,或十二緣起之名色一支的名法與色法?又此二色法相同嗎?
答31:有關名法與色法的知識是很深廣的,詳細解釋起來需要很長的時間。若想要清楚地了解它們,你必須徹底地研究《阿毗達摩藏》;在此我只能簡要地回答而已。名法(精神現象)包括心與心所。心有八十九種,包括善心、不善心、果報心與唯作心。心所有五十二種,包括:
通一切心的心所,如觸、受、想、思、作意、精進等;
不善的心所,如愚痴、瞋恨、貪欲、邪見等;
美的心所,如信、念、無貪、無瞋、慧根等。
色法(物質現象)有二十八種,包括四大種色及二十四種所造色,如顏色、氣味、食素等。它們可以依照來源而分成四類,即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與食生色。
至於十二緣起當中的名色這一支,根據經教的方法,這裡的「名」是指果報心與其相應心所而已,不包括善心、不善心、唯作心與它們的相應心所。這裡的「色」主要是指業生色及由果報心產生的心生色。然而,無可避免地,時節生色與食生色也都包括在內,因為這兩種色法分別由上述兩種色法裡的火界(tejo-dhatu)與食素所產生。因此這裡的「色」也包含四類色法,所以色法與十二緣起當中名色一支的色是相同的。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8 20: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問32:五蘊的定義為何?
答32: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及識蘊。色是物質;受是感受;想是內心烙下印象;行包括許多附屬的心理現象(心所);識就是心。色蘊是十一類物質的集合,即包括過去的、未來的與現在的、內在的與外在的、粗的與細的、低劣的與高尚的、遠的與近的色法。同樣的道理,受蘊是十一類感受的集合;想蘊是十一類內心印象的集合;行蘊是十一類心所的集合;識蘊是十一類心識的集合。
另一種分類法是:二十八種色法是色蘊,其中包括四大種色與二十四種所造色。六種感受是受蘊,即對顏色、聲音、氣味、滋味、觸覺及心理目標的感受;或者樂受、苦受與捨受是受蘊。六種內心印象是想蘊,即對顏色、聲音、氣味、滋味、觸覺及心理目標的印象。除了受與想之外的五十種心所是行蘊。六種心識是識蘊,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
這只是簡單的介紹。若想深入地了解五蘊,你應當在良師的指導之下詳盡地研學《阿毗達摩藏》,並且透過實際修行止觀去照見它們。
問33:今生貧窮、多病的果報跟過去世有關嗎?如果有,是不是宿命論,或是常見?
答33:對於這件事,你必須分辨人道生活與天道、地獄道生活的差別。天道與地獄道稱為業果生活地,意即該道的眾生透過業力的果報而得到其生活。人道則稱為精進果生活地,意即人道的眾生透過精進的結果而得到其生活。由於過去世業力的緣故,天道與地獄道的眾生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自然就得到快樂或痛苦的生活。人道的眾生則不同,他們的生活不只與過去世的業力有關,也受到今世的努力與智慧影響。因此,業力、努力與智慧是決定人生幸福的三項因素。
就以你所提到的貧富問題為例,如果一個人有發財的善業力成熟,並且付出足夠的努力與運用智慧,他能夠變成大富翁並且享用自己的財富。
然而,如果一個人只是有發財的善業力成熟,但是不付出努力,也不運用智慧,那麼即使得到了大量的財富,他也無法保有,終究會失去財富而變得貧窮落魄。生在佛陀時代的大富長者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與妻子都各得到多達八億元的遺產;然而,後來他們失去了所有的財富而變成乞丐。除此之外,儘管他有足夠的善業力,能支持他在那一世就證得阿羅漢果,但是由於他不付出努力與運用智慧來修行佛法,所以他一直到死亡都還只是一個可憐的凡夫。
如果一個人沒有致富的善業力成熟,但是付出努力與運用智慧去賺錢,他無法變成富翁,但是仍然能享有某種程度的舒適生活。由此可知,努力與智慧比業力更重要。
有一個關於三條魚的故事,能給予我們更清楚的了解:從前,有個漁夫在恆河捉到三條魚。這三條魚當中,一條相信努力,一條相信業力,另一條相信智慧。相信努力的那條魚認為自己單靠努力就能逃脫,因此牠一再地奮力跳躍,企圖掙脫漁網。漁夫被牠激怒了,就用划船的槳狠狠地打牠,把牠打死了。相信業力的那條魚認為如果自己有逃脫厄運的善業力,該業力會自動地產生果報;因此牠靜靜地躺在甲板上,等待好運自動來臨,一點也不想付出任何努力。第三條魚相信智慧,牠認為自己能採取理智的行動而逃脫,因此牠一直觀察周遭的情況,留意適合採取行動的時機。
漁夫將船划向岸邊。當船接近岸邊時,他一腳跨上岸,另一腳還留在船上,那時他無意中讓漁網打開了一道隙縫。那條相信智慧的魚把握這稍縱即逝的良機,迅速地從那道隙縫中跳出漁網,落入水中,並且立刻游回恆河去。
由這個故事的啟示,我們可以了解智慧是這三項因素當中最重要的。
至於生病,有四項可能的因素,即業力、心理、時節(火界)與食物;因此並不是所有疾病都由業力造成。
佛教是分辨道理的,教導人有因才有果;沒有因就沒有果。如此的因果正見既不是宿命論,也不是常見。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命運已經完全註定,無法改變,那麼你就是宿命論者。根據佛陀的教導,當一個業力成熟而且即將結成果報時,那業力的果報是決定的、無法改變的;但是當一個業力尚未成熟時,它的果報是尚未決定的、可以改變的。摩訶目犍連尊者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在他般涅槃之前,他在過去某一生中企圖殺害父母的惡業力成熟了,因此他被痛打到全身的每一塊骨頭都粉碎。即使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仍然無法改變這種惡報。然而,由於他已經斷盡一切煩惱,所以除了當生已經成熟的那些業力之外,其他所有的業力都不能產生果報。般涅槃之後他就解脫了生死輪迴。
如果你相信你的前世和今世是同一個人,意即同樣的那個人從前世生到今世來,或者你相信有一個靈魂從一世投生到另一世,那麼你就是有常見。根據佛陀的教導,沒有靈魂或自我存在。你的前世是由剎那生滅的名色法構成的,你的今世也是由剎那生滅的名色法構成的,它們是不同的。沒有一個不變的「你」或人存在。然而,過去世累積的業力產生今世的五取蘊,它們之間有因果關係,而不是完全不相關的。因此佛教既不是宿命論,也不是常見。
問34:請問禪師,修完止禪與觀禪的修行者應該再修習其他法門或重複練習止禪與觀禪?若是重複,他應該先從那個階段複習?或可以隨心所欲,想複習那個階段都可以?或有一定的原則?請禪師慈悲開示。
答34:根據佛陀的教導,只有在證得阿羅漢果之時,觀禪才算修完;在你成為阿羅漢之前都必須繼續修行止禪與觀禪。《相應部.七處善經》中說:每一位阿羅漢都經常將心安住於三種修行法當中的一種,即依照十八界、十二處或緣起而觀照行法為無常、苦或無我。註釋稱這三種修行法為「經常住處」。此外,阿羅漢也修行止禪與觀禪,以受用禪那中的安樂住處與果定中的涅槃樂。若阿羅漢想入滅盡定,他必須循著一定的次第修行止禪與觀禪。
有些禪修者已經練習了觀禪的所有重要課程,因而聲稱自己已經修完觀禪。其實那樣說是不正確的。他們必須一再重複地修行止禪與觀禪,並且以聖典中的教理謹慎地檢查自己的禪修體驗。通常需要花費許多年的時間如此複習與檢查,才能確定自己的情況,因此向別人炫耀自己的禪修成果是不恰當的。一般而言,有兩種複習觀禪的方法:一種是從生滅隨觀智開始複習;另一種是從自己還觀照得還不夠清晰的階段開始複習。複習時很重要的原則是必須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止禪與觀禪修法方法正確地實行。
問35:何謂法眼淨?什麼是初果?
答35:在《轉法輪經》及其他某些經中,法眼淨是指須陀洹道而言;在另外一些經中,法眼淨是指阿那含道而言。
須陀洹是證悟涅槃的四類聖者當中的第一類。「須陀」意為「流」,即指聖者之流;「阿洹那」意為「進入」。因此須陀洹的意思是入流,即進入聖者之流的人。
問36:如果自己感到自己的貪愛、瞋恚與痴迷都消滅了,那他是否可以宣稱自己是阿羅漢?或者如何自行驗證?
答36:我們必須了解煩惱有三個層次,即:
潛伏性的煩惱:潛藏在名色相續流當中,沒有在心中顯現出來的煩惱。
困擾性的煩惱:浮現在心中、造成困擾的煩惱。
違犯性的煩惱:促使人造作不善的身業或語業的煩惱。
阿羅漢必須完全滅除這三層次的煩惱。就凡夫而言,當心中沒有煩惱生起時,他可能會感到自己的煩惱都消滅了。然而,那種境界可能只是因為困擾性的煩惱與違犯性的煩惱暫時被強有力的觀智或禪那降伏而已,實際上他還未證得聖道智,還有潛伏性的煩惱存在。只要還有潛伏性的煩惱存在,遇到誘發的因緣時,困擾性的煩惱與違犯性的煩惱可能再度生起。
大龍大長老就是一個很有名的例子:他是法施阿羅漢的老師,已經修行止禪與觀禪超過六十年以上,然而他還是一個凡夫。雖然他還是一個凡夫,但是由於強而有力的止觀禪修力量,所以在長達六十年的時間裡他的心中都沒有煩惱生起,而且他持戒非常清淨、嚴謹。由於這些緣故,他認為自己已經證得阿羅漢果。
有一天,他的學生法施阿羅漢坐在自己的日間住處,心裡想:「我們住在伍加瓦里卡的老師大龍大長老是否已證得最究竟的沙門果位呢?」於是他照見到他的老師還是一個凡夫,而且知道若他的老師不了解這項事實的話,那麼他一直到死亡都還只是一個凡夫。於是他以神通力飛到老師的日間住處,頂禮老師並且執行對老師的義務之後,他坐在一旁。大龍大長老問說:「法施賢友,你為什麼忽然來到這裡?」法施阿羅漢回答說:「尊者,我想來問一些問題。」大長老說:「問吧,賢友,我會盡自己所知道的來回答你。」於是法施阿羅漢問了一千個問題,大龍大長老毫不遲疑地回答了每一個問題。
法施阿羅漢稱讚老師說:「尊者,您的智慧真是敏銳。您在什麼時候達到如此的境界?」大長老回答說:「六十年以前。」法施阿羅漢問說:「尊者,您修行禪定嗎?」大長老回答說:「賢友,禪定並不困難。」法施阿羅漢說:「尊者,那麼就請您變出一頭大象來吧。」大長老就變出一頭全身純白色的大象。法施阿羅漢又說:「尊者,現在就讓那頭大白象兩耳向外伸張,尾巴直豎,長鼻伸入口中,發出驚天動地的怒吼聲,向您直衝過來吧。」大長老照著他所說的一一地變現了。然而,當他看到那頭凶猛的大白象朝著自己飛奔過來的恐怖景象時,他跳了起來,拔腿就跑。法施阿羅漢伸手捉住老師的袈裟邊緣,說:「尊者,諸漏已盡的人還會膽怯嗎?」
這時大長老才了解自己還只是一個凡夫。他跪了下來,說:「法施賢友,請幫助我。」法施阿羅漢說:「尊者,不要擔心,我正是為了要幫助你才來的。」於是他為老師講解一種禪修業處。大長老領受了業處之後,向行禪的道路走去。當他走到第三步時,就證得了阿羅漢果。
因此,向別人聲稱自己的成就是不好的,因為你很可能會像大龍大長老那樣高估了自己。你最好能依照佛陀的教導謹慎地檢查自己。例如:須陀洹聖者完全滅除了身見、懷疑、嫉妒、慳吝與戒禁取見。他對佛、法、僧三寶具足不可動搖的信心。他持戒清淨,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絕不願故意犯戒,即使是在夢中亦然。有時他會無意中在身、口、意方面犯過錯,但是他會坦白地認錯,絕不會隱瞞自己的過失。由於他已經透徹地了知緣起及行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因此他徹底地滅除了認為有靈魂或自我的邪見。無知的人誤認為有兩種「我」,即至上我與生命我。至上我是指造物主;生命我是指由一生轉世到下一生的我或死後斷滅的我。須陀洹聖者斷除了這兩種我見。因此,如果你有時會生起犯戒的心,或懷疑三寶,或相信名色法是你或你所有,或者你相信有創造世界的造物者,那麼你就不可能已證悟須陀洹果,更不用說阿羅漢果。
斯陀含聖者將貪、瞋、痴的力量減弱。阿那含聖者滅除了瞋恚與欲界的貪愛,因此他不會再生氣、憂愁或害怕,也不會對感官享樂有任何執著。即使是在家人,當他證悟阿那含果之後,他自然就放棄金、銀、錢、寶等物。因此,如果你還會生氣、憂愁或害怕,或者你還接受金錢等,你就不可能已證得阿那含果。當你的六根接觸到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時,如果還有絲毫的愛著生起,你就不可能已證得阿那含果。當你的六根接觸到可厭的六塵時,如果還有絲毫的惱怒生起,你也不可能已證得阿那含果。
阿羅漢已經完全滅除了其餘的一切煩惱,包括驕慢、掉舉、無明、昏沉與睡眠在內。他對生命沒有絲毫的留戀。他的諸根安詳寧靜,了無瑕疵。他經常照見行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唯有在他注意概念法時,才會知道「這是男人、女人、父親、兒子……」。因此,如果你還貪愛自己的生命或對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你就不可能已證得阿羅漢果。如果你不具足持續不斷地經常照見行法為無常、苦、無我的強有力正念,你就不可能已證得阿羅漢果。
以上所說的只是自我檢驗的一些例子而已,你應當在良師的指導之下,詳盡地研究上座部聖典,以便徹底地了解如何驗證自己的禪修體驗。
問37:何謂正念?有正念之時必有正知嗎?
答37:有四種正念,即:
身念處:對身憶持不忘;
受念處:對受憶持不忘;
心念處:對心憶持不忘;
法念處:對法憶持不忘。
因此正念就是將心安住於身、受、心、法這四種目標,對它們明記不忘失。
正念的特相(或相)是沉入目標,猶如石頭沉入池中一般,而不會像漂浮在水面上的空心葫蘆一樣。正念將自己本身與相應的名法沉入禪修的目標。當你修行安般念時,你的正念必須沉入氣息中。
正念的作用(或味)是不忘記禪修的目標;它持續不斷地將心保持於目標。
正念的現狀(或現起)是守護著心或守護著禪修目標,使煩惱無隙可入,因此與正念相應的心理狀態不會受到煩惱壓制。正念的另一種現狀是使注意力與目標正面相對。
正念的近因(或足處)是對禪修目標強而穩固的想或四念處。
有四種正知,即:
有益正知:了解一項行動是否有善法之利益的智慧;
適宜正知:了解一項行動是否適合做的智慧;
行處正知:經常專注於修行止禪的智慧;四十種止禪業處都包括在內;
不痴正知:了知究竟名色法、名色法之因緣及它們無常、苦、無我三相的智慧;這包括所有的觀禪。
正念通常與正知同時生起。正知就是智慧或觀智。當禪修者的正念與正知都強而有力時,修行止禪與觀禪就容易成功。
在禪修的過程中,正念強的時候,定力就會強。當正念與定力強的時候,正知也會強。相反地,正念弱的時候,定力就會弱。當正念與定力弱的時候,正知就無法生起。這就是為何佛陀在《諦相應.三摩地經》中開示說:
「諸比丘,你們應當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了知諸法。」
由此可知,定力是正知(智慧)生起的直接因素。然而,沒有正念的話定力就無法生起。這就是為何當正念與定力弱的時候正知就無法生起的理由。
問38: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禪修者?
答38:要成為一個好的禪修者,最重要的是要立定正確的禪修目標。如果禪修的目標正確,你的禪修態度也就正確。如此就能一直走在正道上,不會被誤導而走入歧途。那麼,禪修的正確目標是什麼呢?佛陀在親自授人比丘戒的許多場合裡清楚地宣示了禪修的目標。他說:
「善來,比丘。法已善說,堅持梵行以究竟離苦。」
因此,究竟離苦就是你禪修的正確目標。要達到此目標,你必須滅除一切煩惱,因為煩惱是苦的原因。有十種煩惱,即貪欲、瞋恨、愚痴、傲慢、邪見、懷疑、昏沉、散亂、無慚、無愧。你必須謹記在心:你的任務就是要將這些煩惱徹底滅除。然而,在你的禪修力量還不夠強之前,至少你應當努力避免受到這些煩惱控制。
要滅除一切煩惱就必須修習戒、定、慧三學。不過,在禪修的路上有許多陷阱與岔路;如果不小心謹慎,你可能會由於修行上的部分成就而落入煩惱的陷阱及走上歧途。這就是佛陀之所以開示《小心材譬喻經》的緣故。他開示說:
「在此,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擁有供養、恭敬與名望,而其他那些比丘則默默無聞、微不足道。』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供養、恭敬與名望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我說這個人就像需要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忽略大樹的心材、邊材、內樹皮與外樹皮而砍下樹枝與樹葉,認為它們就是心材而帶走的人。如此,無論此人將它們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
這是《小心材譬喻經》當中提到的第一種禪修者,由於他對供養、恭敬與名望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與走上歧途,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接著佛陀開示第二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供養、恭敬與名望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持戒清淨,品行良好,而其他那些比丘則持戒不清淨,品行惡劣。』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
佛陀說這種禪修者就像將外樹皮誤認為是心材的人。由於他對戒行的成就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與走上歧途,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接著佛陀開示第三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戒行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能夠專注,心力集中,而其他那些比丘則不能專注,心神渙散。』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
佛陀說這種禪修者就像將內樹皮誤認為是心材的人。由於他對定力的成就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與走上歧途,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接著佛陀開示第四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定力的成就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於是他成就知見。他樂於那知見,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具有知見地生活,而其他那些比丘則沒有知見地生活。』所以他不激發修行的意願,也不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他退縮與懈怠。」
佛陀說這種禪修者就像將邊材誤認為是心材的人。由於他對知見的成就感到驕傲自滿,所以他落入煩惱的陷阱,因而無法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註釋解釋說:這裡所說的「知見」是指天眼通而言,即能見到平常人無法看見的微妙色法的能力。然後佛陀開示第五種禪修者如下:
「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成就知見。他樂於那知見,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而是激發修行的意願,付出精進以求達到比知見更高超與殊勝的其他境界,既不退縮也不懈怠。」
這種禪修者不因為上述的種種成就而感到驕傲自滿,他不落入煩惱的陷阱,一直走在正道之上,繼續有系統地修行止禪與觀禪。最後他達到禪修的真正目標,因此經上說:
「藉著以智慧來徹見,他滅除了諸漏。」
「諸漏」是「諸煩惱」的同義詞。這句經文的意思是:他以阿羅漢道智徹底地滅除了一切煩惱。佛陀如此地描述這種禪修者:
「我說這個人好比是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下大樹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帶走的人。如此,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能達成。」
然後佛陀以這段話來總結他的開示:
「所以,此梵行生活不以供養、恭敬與名望作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知見作為它的利益,而以此不可動搖的心解脫作為它的目標、心材與終點。」
註釋解釋說:所謂「不可動搖的心解脫」是指阿羅漢果而言。阿羅漢果是上面所說阿羅漢道智的結果。因此,如果你真誠地效法本經所說第五種禪修者的模範,終有一天你也能滅除一切煩惱,成就此不可動搖的心解脫,究竟脫離一切苦。這就是成為好的禪修者之方法。
問39:女眾修行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答39:在修行上各人有各人不同的障礙。我們無法說那些障礙單是女眾才有,男眾沒有。不論男眾或女眾,都有智慧利的人。因此在佛陀的弟子當中,不但男眾方面有上首弟子,女眾方面也有上首弟子。不論你是男人或女人,都必須精勤修行以克服欲貪、瞋恨、昏沉與睡眠、掉舉與追悔、懷疑這五蓋,你的禪修才能有成就。
問40:初果聖人只剩七次人天往返。如果這七世都不用功,能解脫嗎?
答40:由於初果聖者已經以須陀洹道智透徹地了知四聖諦,因此他們不可能不精進修行。
問41:純毗婆舍那法能修到阿羅漢嗎?
答41:是的,如果正確地依照佛陀所教導的方法而修行的話,純毗婆舍那法也能修到阿羅漢。這種阿羅漢稱為純觀行阿羅漢,通常他們必須從四界分別觀開始修行。
學佛群疑
問42:請問禪師對屍體捐給醫院解剖做實驗的看法如何?會不會對下一世投生善道有影響?
答42:將屍體捐給醫院是一種弱的善業;儘管是弱的善業,但是仍然是很有利益的,因為即使是尚未行善之前確定要行善的動機都能帶來善報。聖典中也提到:──「我說,就善法而言,即使只是出現在心中都是很有利益的。」確定要布施某物的動機是善的前思。一個人在布施之前生起善的前思即使只是五分鐘之久,心中也已經累積了許多善業;這些善業能產生善報。有三種思,即造業前的思、造業時的思與造業後的思。這三種思都能在業力成熟時產生果報。
如果一個人對生命還有執著,而且他想要在死後捐獻自己屍體的那個善前思在他臨死時成熟,那麼該善業力能造成他來世投生於善道。然而,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非常小,因為這種善業的力量很弱,通常要到未來的某一世才能成熟。
問43:請問禪師,有些人天生有陰陽眼,能看到鬼道眾生,甚至在有人往生時能看到死者的氣只有呼,而沒有吸。請問此人是否前生曾修行禪法呢?
答43:這種能力稱為「業生通」,意即由業力所產生的特殊能力;該業力可能是他們在過去世禪修的業所產生。也可能由於他們剛從天界或梵天界投生到人間來,因此能看到一般人見不到的事物。
問44:請問禪師:植物人還有心嗎?
答44:由於植物人依靠機器來維持生命現象,因此很難說他是否還有心。
問45:請問禪師對為亡者作功德的看法?若有作用,其作用有多大?
答45:在《長部.教授尸伽羅經》裡提到:作子女的人有義務要行善並且將功德迴向給過世的父母親。
在《增支部》的《生聞婆羅門經》中提到,除了阿羅漢之外,每一個眾生死亡之後都會投生到五趣當中的某一趣。五趣就是天趣、人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阿修羅則是餓鬼趣裡的一種。在這五趣當中,只有餓鬼趣裡的一種餓鬼能因為他人迴向功德而獲得利益,其他的都不能。這種餓鬼稱為「他施活命餓鬼」,意即他們依靠別人迴向功德而生活。
如果一個人死後投生於天趣或人趣,他會依照自己過去所造而已經成熟的善業力而享受那一趣的樂報;如果一個人死後投生於畜生趣、地獄趣或投生作「他施活命餓鬼」以外的其他種餓鬼,他會依照自己過去所造而已經成熟的惡業力而遭受苦報。在這些情況下,他都無法由於前世的親朋好友迴向功德給他而獲得利益。該功德的利益只有行善者自己能受用而已。
「他施活命餓鬼」獲得別人迴向的功德之後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在餓鬼趣中享受快樂;另一種是脫離餓鬼趣。會得到那一種結果決定於他自己的業及所受到功德的強弱。我將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在古時候,難提迦是頻伽羅王的將軍,他持有斷見,死亡後投生為「他施活命餓鬼」。他的女兒優陀羅是須陀洹,布施前來托缽的阿羅漢比丘食物,並且將功德迴向給父親難提迦。已轉世為「他施活命餓鬼」的難提迦呼喚出「善哉!」來隨喜優陀羅的功德。由於此善業的力量,他在餓鬼趣中享受猶如天界一般的快樂達到六個月之久。六個月之後他在餓鬼趣的生命結束,由於斷見的緣故,接著他投生到地獄去。
另一個例子是頻毗娑羅王過去世的親戚。他們在毗婆尸佛的時代是國王御廚裡的廚師,負責調理供養毗婆尸佛與十萬位比丘的食物。然而,他們自己先享用了那些食物,然後才供養給佛陀與僧團。由於這項惡業的緣故,死後他們投生於地獄。在地獄經過一段長久的時間之後,他們投生為「他施活命餓鬼」。
當拘樓孫佛出現於世間時,他們來請問佛陀何時他們才能脫離餓鬼趣。拘樓孫佛要他們問下一尊佛──拘那含牟尼佛。他們等待了一段很長久的時間,直到拘那含牟尼佛出現於世間,就去請問同樣這個問題。拘那含牟尼佛要他們請問下一尊佛──迦葉佛。他們又等待了一段很長久的時間,直到迦葉佛出現於世間,他們就來請問同一個問題。迦葉佛告訴他們說:他們將在喬達摩佛的時代脫離餓鬼趣。於是他們等待喬達摩佛出世,又經過了一段很長久的時間。
到了我們的佛陀──喬達摩佛──的時代,這些餓鬼過去世的親戚頻毗娑羅王供養竹林精舍給佛陀與僧團,但是他並沒有將功德迴向給他的親戚。這些餓鬼得不到他們長久以來期盼的功德,由於熱切盼望早日脫離餓鬼趣的痛苦,他們夜晚時就在頻毗娑羅王的御花園裡發出恐怖的大聲哀嚎。頻毗娑羅王感到非常恐懼,第二天早晨就去請問佛陀這件事情。佛陀告訴他這些餓鬼的故事以及幫助他們的方法。於是頻毗娑羅王供養佛陀與僧團食物與資具,並且將功德迴向給那些餓鬼。為什麼他需要再做新的善業然後才迴向呢?因為只有造完善業後立刻做的迴向才對「他施活命餓鬼」有幫助。當頻毗娑羅王迴向功德給他們時,這些餓鬼非常歡喜,並且呼喚出「善哉」以表達隨喜。由於他們的惡業力已經即將窮盡,所以在隨喜之後他們就脫離餓鬼趣而投生到天趣去了。
了解迴向功德能造成這兩種結果之後,我們都應當布施、持戒、修行止禪與觀禪,並且將這些善業的功德迴向給已經過世的親友。
問46:請問禪師對肉身不壞的看法?那是修行的目標嗎?
答46:佛陀開示說:眾生的心願能夠由於其清淨的戒行而達成。那些肉身不壞的人可能在當生或過去某一生中曾經持戒清淨;以清淨的戒行為基礎發願死後屍體不腐爛。當那個善業力成熟時,他們的肉身就能在死後很久都還不腐壞。
在緬甸就有這樣的一個例子。有人發現有一個女人的屍體經過很長久的時間都還是完好如初,沒有腐壞的跡象。然而那個女人在世時並不是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也沒有持守戒律。在這種情況下,她的肉身不壞可能是由於過去某一生中持戒清淨與發願的緣故。
然而,長遠地來說,他們的屍體終究還是會毀壞與消失的,因為「諸行無常」;包括色身在內的一切行法都是無常的。無論如何,這絕不是修行的目標。修行的目標是要滅除一切煩惱,證得究竟離苦的境界──涅槃。
問47:據說佛陀對當時的信眾所開示的大都是從施論、戒論、生天之論開始,然後觀察信眾的根基,給予開示諸欲的過患,及苦集滅道之諸佛本真。請告訴我怎樣布施才能獲得好福報?怎樣持戒才能不受地獄惡道燒烤,享有大功德?升天之論是什麼?諸欲的過患是什麼?
答47:這種教法稱為「次第說法」。佛陀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以這種系列來說法。對於戒與定都已達到清淨的比丘,佛陀直接教導觀禪;最初的五比丘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他們都證得須陀洹果之後,佛陀為他們開示《無我相經》,單純只教導觀禪,沒有談到戒與定。對於持戒已達到清淨,但是定力還不夠強的比丘,佛陀就從禪定的修行方法開始教起,《小空經》就是一個例子。在《小空經》裡,佛陀教導世間的八定及滅盡定。對於持戒還未清淨的人,佛陀就從戒開始談起,例如《意願經》。對於需要聽聞布施論、持戒論、天論等的人,尤其是對於在家居士,佛陀才開示「次第說法」。
至於獲得好福報的布施方法,《中部.布施分別經》提供我們許多這方面的知識。在那部經中佛陀列舉十四種對個人的布施,從對佛陀的布施談到對沒有道德的人的布施,乃至對畜生的布施。每一種布施都有它的利益,但是接受者的德行愈高,布施所帶來的利益就愈大。再者,即使布施給同一類的接受者,其利益還依照布施者的動機而有不同:例如,以不期待回報的清淨心所作的布施利益高過以期待回報的不清淨心所作的。
布施可以由於布施者或接受者或雙方的清淨德行而得到淨化。淨化了的布施能帶來殊勝的利益;因此,若想由布施中獲得殊勝的果報,應當具足五項條件:
布施者戒行清淨;
所布施之物以正當的方法取得;
布施者的心清淨無染(不期望回報);
布施者對業果法則具有堅強的信心;
接受者也是戒行清淨。
具足這五項條件的布施能夠產生很大的果報。然而,佛陀並不十分稱讚這種布施,因為這種布施還會造成未來的投生。只要還有投生,就肯定還有老、病、死、愁、悲、苦、憂、惱。佛陀讚歎另一種布施。他在《布施分別經》中如此開示:
「諸比丘,當一位阿羅漢以清淨無染的心,相信業果的殊勝,布施如法取得之物給另一位阿羅漢,那麼此布施是世間所有布施當中最崇高的一種。」
這種情況有五項條件:
布施者是阿羅漢;
所布施之物以正當的方法取得;
布施者具有清淨無染的心;
布施者對業果法則具有堅強的信心;
接受者也是阿羅漢。
這種布施不會產生未來世的投生,也就不再會有老、病、死、愁、悲、苦、憂、惱。這就是佛陀讚歎說這種布施最崇高的理由。
然而,如果布施者還不未證得阿羅漢果,他如何能行這種布施呢?在《難陀母經》中,佛陀教導兩種可行的方法:當布施者與接受者雙方都已經遠離貪、瞋、痴,或者當雙方都在為了滅除貪、瞋、痴而精進修行。這種布施也可以算是最崇高的。這種情況乃是布施者在行布施時修行觀禪,觀照自己的名色法、接受者的名色法及布施品的究竟色法都是無常、苦、無我的;他還必須觀照布施前、布施時與布施後的善名法也是無常、苦、無我的。這種布施通常不會造成未來世的投生。若想解脫生死輪迴,最好能行這種布施。
至於持戒,比丘應當遵守比丘戒;在家居士至少應當持守五戒。能夠終身謹慎地持戒是最好的;不時地違犯戒律則是不好的。在家居士若有適當的機緣,也應當持守八戒或九布薩支。所謂「九布薩支」就是持守八戒時也修行慈心觀。這是《增支部.九法集》裡記載的。持戒可以避免人遭受地獄的燒烤之苦。當戒行被禪定與觀智所圍繞時,這種戒行變得更殊勝與有力,更能避免人墮入地獄。如果能獲得聖者所喜之戒,意即證得聖果,那麼就肯定不會再墮入地獄。
天論是指談論天界的快樂、福報。我們無法衡量天界的快樂。如果你想要知道,你應當親自去那裡看。例如他們的宮殿非常華麗,以金、銀及各種珠寶建造而成,依照個人過去的業力而有不同。有些宮殿長寬各三由旬;有些乃至長寬各四十由旬(一由旬大約相當於十一公里)。
至於諸欲的過患,佛陀以種種方式加以講解。在《中部.哺多利經》中,佛陀舉出幾種譬喻來說明沉迷於欲樂的危險:一隻飢餓的狗無法因為啃沒有肉的骨頭而消除飢餓與虛弱;感官欲樂就好比是沒有肉的骨頭一樣。當一隻禿鷹口中叼著一塊肉而飛行時,牠會被其他群鷹攻啄與抓攫,因而導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塊肉一樣。當一個人握著熾燃的草紮火炬逆風而行時,他會被火炬焚燒而導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束火炬一樣。當一個人掉入充滿灼熱火炭的坑陷時,他會被灼燒而導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火炭坑一樣。一個人夢見可愛的花園,醒來之後則絲毫見不到那花園的跡象;感官欲樂就好比是夢一樣。一個人向別人借物品來使用,物主將物品要回去之後此人會感到很沮喪;感官欲樂就好比是借來的物品一樣。一個人爬上果樹去摘果實,當那棵果樹被人從根部砍斷而倒下來時,樹上的那個人會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樂就好比是那棵果樹一樣。因此,感官欲樂帶來許多痛苦與絕望;感官欲樂當中潛藏著很大的危險。這就是諸欲的過患。
在《中部.摩犍地耶經》中,佛陀所舉的例子之一是:
「摩犍地耶,假設有一個痲瘋病患者,四肢長滿了膿瘡與水泡。由於被種種蟲所折磨,所以他用指甲將傷口上的痂疤抓下來,並且在火炭坑上烘烤自己的身體。他愈抓傷口上的痂疤、愈烘烤自己的身體,他身上的傷口就愈骯髒、愈發臭、愈受感染;然而在他抓自己身上傷口的時候,他感到某種程度的滿足與享受。同樣地,摩犍地耶,未脫離感官享樂之欲的眾生,受到欲愛的折磨,受到欲熱的燒烤,卻仍然沉溺於感官享樂。這樣的眾生愈沉溺於感官享樂,他們的欲愛就愈強烈,他們就愈受到欲熱的燒烤;然而在他們沉溺於五欲之樂時,他們感到某種程度的滿足與享受。」
因此,感官欲樂的過患之一是它會使人沉迷得愈來愈深,無法自拔。最後只有趨向滅亡與遭受長久的惡道苦報。
佛陀在《六處相應.燃火之教經》中談到執取塵相的危險。他說:
「諸比丘,即使被一支火紅的、燃燒的、熾烈的、灼熱的鐵釘刺穿眼根,仍然好過於執取眼根所對的色塵之相狀與特徵。因為如果心識繫縛於對那相狀或特徵的歡喜,而萬一此人在那一刻死亡的話,他就可能投生於二趣之一,即地獄或畜生道。由於見到這種危險,所以我如此說。」
然後佛陀以同樣的方式解釋執取聲音、氣味等的危險。此人之所以投生到地獄或畜生道的理由是:一生當中最後一個速行心──臨死速行心──會決定下一世的投生。如果由於愛欲或其他煩惱的緣故,使得不善的臨死速行心生起,死亡後他會投生於惡道。舉例而言,蘇巴瑪天神的五百位天女在享受天界的感官欲樂時死亡,死後投生於地獄。由於對感官享樂的愛欲,她們的臨死速行心是與貪相應的不善心。那成熟的不善業力引導她們到地獄,這種業稱為「近業」,意即臨死時回憶起過去所造之業或臨死時所造之業。蘇巴瑪天神見到她們的不幸遭遇,並且發現自己在七天之後也將投生到同樣那個地獄,他感到非常憂慮。於是他帶著剩下的五百位天女來向佛陀求助。聽完佛陀的開示之後,他們全部證得須陀洹果,因此永遠免離墮入惡道的危險。從這裡,我們就可以了解諸欲的過患及脫離諸欲的重要性。
問48:阿羅漢是自了漢嗎?
答48:根據巴利文,阿羅漢───「阿羅漢」意為殺敵,即殺死煩惱之意。是否要積極地幫助別人決定於阿羅漢自己的意願。大多數阿羅漢都很積極地幫助別人,如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有些阿羅漢則獨自住在森林裡,沒有積極地幫助別人,如憍陳如尊者。然而,即使是不積極幫助別人的阿羅漢也還是帶給別人很大的利益:當他們托缽時,供養食物給他們的施主獲得非常殊勝的功德。即使像憍陳如尊者住在森林時並不外出托缽,但是供養他食物的大象與天神都因而得到很殊勝的功德。
在佛陀的聖弟子當中,阿羅漢是最高的階位。我們所皈依的三寶之一就是佛陀的聖僧團。聖僧團由四對或八種出家聖眾所組成(即所謂四雙八輩);換句話說就是達到四道與四果的四類聖者。這四類聖者就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如果將聖道與聖果分開來說時,這四類就分成八種。佛陀開示說這四類或八種聖者是世間的無上福田;而阿羅漢果聖者正是他們當中最高的一種。即使只是對阿羅漢表達恭敬或讚歎都已經得到很大的利益。因此,就算阿羅漢沒有積極地幫助別人,自然也已經在利益世間的眾生了;積極幫助別人的阿羅漢就更不用說了。
我想列舉阿羅漢積極地幫助他人及為眾生安樂而努力的例子:巴利聖典中有許多部經是舍利弗尊者所開示的,如《大象跡喻經》。有時在他的一次開示當中,成千上百位聽眾證悟聖果。他教授了對禪修很重要的《無礙解道》。當他托缽時,在每戶居士家門口他先站著入滅盡定,出定後才接受食物。正是為了使施主能獲得崇高與殊勝的利益,所以他才如此做。
摩訶目犍連尊者往往會到天界去問諸天人是什麼善業造成他們投生天界。然後他回到人間,向眾人開示說如果他們想要生天,就應當奉行如此這般的善業。有時他到地獄去,問地獄的諸眾生是什麼惡業造成他們投生地獄。然後他回到人間,向眾人開示說如果他們不想投生地獄,就應當避免造作如此這般的惡業。如此,他使許多人捨離諸惡,奉行眾善。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尊者是善於說法第一的大弟子。他在許多場合開示佛法。由於他善巧的闡述,許多人因而證得聖果或在信心與修行方面獲得提昇。例如阿難尊者就是在聽聞富樓那尊者說法之後證得須陀洹果的。
摩訶迦旃延尊者是將佛陀的簡要開示詳盡解釋第一的大弟子。他在偏僻的國家持續地弘法,使無數人獲得法益。他開示了《導論》,這是註解藏經的一部著作,詳盡地解釋幾部深奧的經,對佛教徒理解佛陀的教法有很大的幫助。
有一個非常要緊的重點我們必須謹記在心,那就是:阿羅漢弘揚佛法與延續佛法。這就是為什麼在佛陀般涅槃後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我們還能聽聞與修行佛法的原因。關於這點,我想再稍加解釋:
最初的五比丘聽聞《無我相經》而證得阿羅漢果之後,耶舍與他的五十四位朋友也先後地出家,然後證得阿羅漢果。於是包括佛陀在內,世間有了六十一位阿羅漢。當時佛陀囑咐他們要四處遊方,弘揚佛法。佛陀說:
「諸比丘,我解脫了人、天的一切陷阱,你們也解脫了人、天的一切陷阱。去遊方,諸比丘!為了大眾的利益,為了大眾的安樂,出於對大眾的悲憫,為了諸天與人的利益、幸福與安樂,切勿兩個人同行在一條路上。諸比丘,開示初善、中善、後善,具足義理與文句的佛法,顯示圓滿具足的梵行。眾生當中有塵垢較淺的人,若沒有機緣聽聞佛法則會退墮,若聽聞了佛法則能了悟。」
於是,那些阿羅漢擔負起佛陀所交代的弘法任務,無論走到那裡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弘揚佛法。
從那時候開始,一代接一代的阿羅漢繼續弘法的重任;佛陀在世時是如此,佛陀般涅槃後亦然。第一次佛教聖典結集由摩訶迦葉尊者為首的五百位阿羅漢完成,第二次聖典結集由離婆多尊者為首的七百位阿羅漢完成,第三次聖典結集由目犍連子帝須尊者)為首的一千位阿羅漢完成,這些就是著名的例子。他們甚至不辭辛勞地將佛法弘揚到其他國家去。他們清淨的戒、定、慧不時地照耀世間,感動人們來皈依佛教。如果沒有他們持續不懈的努力,我們今天甚至連佛、法、僧的名稱都聽不到。他們為了利益眾生而做出的輝煌事蹟是記載不盡的;他們為了保護佛法而做出的寶貴貢獻是讚揚不盡的。了解了這些歷史的事實之後,你還會想要說阿羅漢是自了漢嗎?
事實上,批評聖者是不善業。如果不道歉的話,這種不善業會障礙你修行的進步。關於這一點,《清淨道論》裡記載如下的一個故事。
在古時候,有一次,有一位長老和一位年輕比丘進入村子托缽。來到第一戶人家時,他們各獲得一勺子的熱粥。當時長老因為胃中生風而感到胃部非常疼痛,他心裡想:「這粥對我有利益,我應該在它還未冷卻之前喝了。」居士們就拿了一張木凳到門外。長老坐下來喝粥。年輕比丘看了感到厭惡,而說:「這老人被他的飢餓擊敗了,竟然做出他應該感到羞恥的事。」
長老托完缽回到寺院時問年輕比丘說:
「賢者,在佛陀的教法中你有了什麼立足處嗎?」
「有的,尊者,我是須陀洹。」
「賢者,那麼你就不必再為證悟更高的聖道努力了,因為你冒犯了漏盡者。」
當時那位年輕比丘立刻向長老請求原諒,因而去除了由於冒犯聖者導致不能證悟更高聖道的障礙。
若有人批評聖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證悟任何道果;若果位較低的聖者批評果位較高的聖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證悟更高層次的道果。其實批評任何人都是不好的,因為我們無法知道那人是不是聖者。最好是止息自己內心的煩惱,而不要去挑剔別人。
當你批評阿羅漢是自了漢時,你不但抹殺了他們對佛教有重大貢獻的史實,而且對你自己的解脫製造了障礙。為了你長遠的利益著想,我想建議你捨棄這種錯誤的想法。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9 14: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1-1:请问禪师:无我与空是否在层次上有所不同?
答1-1:在法句经中,佛陀开示说:「一切法无我」,这裡的一
切法指的是有為法与无為法。有為法包括所有的名色法,而无為法就是涅槃。当禪修者修行观禪,体验名
色或五蕴為无常、苦、无我时,他才开始了解什麼是无我。当他证悟道智与果智时,他就会进一步了解到
涅槃也是无我的。
至於空,它的意义比较广泛。例如:在《中部小空经》中
,佛陀说:当比丘居住在森林时,他对森林的想是空去大象、牛、驴、金、银、男女群眾集会的。当比丘
修行地遍时,他对地的想是空去森林的。当比丘修行空无边处定时,他对无边虚空的想是空去地想的。至
於其它更高的无色界定,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理解它们的空。当比丘修行观禪时,他的想是空去常、乐和
我的。当比丘证悟涅槃时,他就见到了真正的空,因為涅槃空去名与色,空去常与我,空去贪、瞋与痴。
问1-2:在《如实知见》一书中(第170页)禪师曾提到:「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的阿罗汉道与上首弟子的
觉智相应,而婆醯的阿罗汉道只与大弟子的觉智相应;上首弟子的觉智高过大弟子的觉智。」除了积聚波
罗蜜所需时间的长短之外,还有其他因素造成他们之间的差异吗?為何同样是阿罗汉却有如此的差距?
答1-2:就证悟阿罗汉果这个方面来说,他们都是相同的。然而,正如佛陀在《中部个别经》中所说的:舍利弗尊者具有高超的智慧、广大的智慧、可喜的智慧、快速的智
慧、敏锐的智慧和通达的智慧。他能够用数千种方式来理解和解说佛陀所开示的一首简短偈颂。他能够详
尽地了解每一种名法及每一种色法。他甚至能计算同一时刻降落在整个印度的雨滴数目。就智慧而论,在
佛陀的弟子当中,没有人比得上舍利弗尊者。
至於目犍连尊者,他在佛陀的弟子当中神通第一。婆醯则是最快证悟阿罗汉果的人。佛陀也是阿
罗汉,但是他能以他的一切知智来了知所有他想知道的事情;一切知智是只有佛陀才
具备的智慧。
问1-3:一般认為人死后还有一个灵魂,是永恒不死的,这是常见。佛陀要我们捨离常见和断见,採取中道
。如何才能採取中道呢?而我们承认人如果没有解脱的话,还要继续在六道中轮迴,就表示还有一个灵魂
的自我,这不就是常见吗?
在汉译的《杂阿含经》裡谈到八圣道分可依世间与出世间的内容加以说明。可否请禪师略為解释
?其凡圣之间的效益又如何呢?
答1-3:中道就是八圣道分。世间的八圣道分包含在证悟圣道之前的戒、定、慧三学裡;而出世间的八圣道
分就是四种圣道。
在世间的八圣道分当中,正语、正业和正命属於戒学。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属於定学,所以当你
修行止禪时,就是在培育这三项圣道分。正见和正思惟属於慧学。
八圣道分的第一项就是正见。什麼是正见呢?正见就是正确地了解苦諦、集諦、灭諦和道諦。
什麼是苦諦呢?五取蕴就是苦諦。当你修行色业处与名业处时,就能够以观智来见到你和其他一切眾生都
只是由名色或只是由五蕴所构成的,根本没有所谓的「我」存在。在这个阶段,你了解到什麼是苦諦,并
且能以这种正见来暂时去除身见(萨迦耶见)。
观照名色之后,你可以进一步修行缘起,缘起就是集諦。你能够见到一组过去因造成一组现在果
。过去因只是名色而已,现在果也只是名色而已,因此,只是名色造成名色而已。当过去的因在生灭时,
它们不会想著:「藉著我们的生起,让某某果报生起吧。」现在的果也不会想著:「假使某某因生起的话
,我们就要生起。」因果只是依据固定的自然法则而生灭,因不需要作任何努力来使果生起;当因发生之
后,果也不需要作任何努力就能够生起。当因缘条件成熟时,由於因的发生,就造成果的生起。因是无常
、苦、无我的;果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过去没有我,现在也没有我。所以无我的法则与生死轮迴两者
之间并没有衝突。
当你修行缘起时,必须观照到从过去到未来的名色相续流。若你能如此正确地修行,就是暂时去
除了断见。你必须修行到能够照见所有的名色当下生起,当下就灭尽。若你能如此正
确地修行,就是暂时去除了常见。你必须能够照见所有的名色法都是由它们自己的因
缘所造成的。若你能如此正确地修行,就是暂时去除了无因见。你必须能够照见诸因
缘產生它们各自的果报。若你能如此正确地修行,就是暂时去除了无作用见。因此,
这种缘起的正见不但能去除我们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疑惑,而且能去除种种邪见。
然后,你就能进一步修行真正的观禪,照见名色及它们的因缘為无常、苦、无我。如此修行时,
你能够暂时去除烦恼,这是世间的灭諦。与观禪心同时生起的心所当中,智慧心所就是正见;寻心所就是
正思惟;精进心所就是正精进;念心所就是正念;一境性心所就是正定。再者,在禪修时你必须持戒清净
,所以你也具备正语、正业与正命。这些是世间的道諦。
当你修行到生灭随观智时,就能够见到未来证悟阿罗汉果及般涅槃的情形。例如:你也许会见到
下一世你将在二十岁时证悟阿罗汉果,在六十岁时证入般涅槃。如此,你就能见到在你二十岁证悟阿罗汉
果时,所有的烦恼全部灭尽,并且能见到在你六十岁证入般涅槃时,所有的名色也都灭尽。这种灭尽也是
世俗的灭諦。
当你证悟了以涅槃為对象的道智时,所有八圣道分都存在道心之中:领悟涅槃是正见;将心投入
涅槃是正思惟;忆念涅槃是正念;努力领悟涅槃是正精进;一心专注於涅槃是正定;正语、正业、正命这
三项圣道分则执行持戒的作用,圣者即使在梦中也不会违犯五戒之中的任何一戒,这些是出世间的八圣道
分。证悟须陀洹道之后,最多再经过七番生死就能证得最后的解脱,这是出世间八圣道分的效益;而世间
八圣道分的效益就是能导向证悟出世间的八圣道分。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9 14: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1-4:一般人烧银纸给亡者,这是不是属於迷信呢?
答1-4:南传佛教没有这样的习俗。然而,我们可以用亡者的名义来做善事,例如佈施等,将功德迴向给亡者。如果亡者投生作能够分享别人功德的那一类饿鬼,知道有人迴向功德给他,而且能生起随喜功德的心,则他就能得到那项功德的利益,而得以转生到善道。可是,如果亡者投生作其他类饿鬼、或投生到地狱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等处,则无法分享别人迴向给他的功德。
问1-5:乐於独处者可能会被认為不合群,如此,独处与合群应当如何兼顾呢?
答1-5:群体生活对禪修不但没有帮助,而且是修行禪定与观智的一大障碍。在证悟任何道果之前,你应当独处,努力修行,千万不要纠缠在群体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看到你好的一面,认為你是真正遵循佛陀教导而生活、努力修行佛法的比丘或比丘尼;另外有些人则可能会误解你是个不合群的人。至於别人如何看待你,这是你无法作主的事情,因為你不可能使一切人都认為你是个好人;更何况别人的看法对你并不重要,你不会因為别人对你的看法而证悟成圣人或堕入地狱。如果你想要在人群中交际往来,最好是先证悟阿罗汉果之后再作此打算;若无法证悟阿罗汉果,至少也应先证悟须陀洹道果。然而,如果你不了解如何修行才能证悟道果,那麼,你应当跟随贤能的导师学习,在他的指导下修行,一直到证悟道果。
问1-6:依《大空经》中的开示,比丘应当远离群聚,寂静独处,比较容易成就道业。那麼,大眾共修是否就不容易得力?又,比丘尼是否适合离群独处自修呢?
答1-6:有三种独住,即:身独住、心独住与寂静独住)。如果你捨离世俗生活,居住在隐居的处所,你就是做到了身独住;但是,若你的心仍然贪著於世俗生活及感官享受,那就不是真正的独住,因為你不具备心独住,你的身独住只是徒具形式而已。相反地,如果你生活在人群之中,而能不贪著於你的亲友群体及感官享受,你就是独住,就好像佛陀叙述他自己的情况一样。然而,如果你的心不够坚定,仍然会受到别人及感官对象所影响,那麼你最好身心都独住。
在这裡,我要举个例子来说明,以便你能有更清楚的了解。在《吉祥经 》中,佛陀劝告我们要与智者交往,而远离愚者。然而,「与智者交往」这句话所指的并不只是接近智者而且与他朝夕相处而已,它还表示必须从智者那裡学习与获取智慧。「远离愚者」这句话并非指一定不能和愚痴的人在一起,若是為了劝告他、引导他走上正途,还是可以与愚者相处,这麼做并不违背《吉祥经》中的教导。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佛陀逗留在优楼频螺园,和一群持有邪见的拜火教外道相处,以便帮助他们放弃邪道。同样地,你还是能够在与别人共处的同时,也保持独住的状态。因此,共修并不违背独住的原则,只有在你喜欢修行「说话禪」的时候才会有问题。
另外要考虑的一点是:你是否已经明瞭趋向证悟阿罗汉果的修行途径?如果你已经明瞭,那麼你可以独住自修,不成问题。然而,如果你还不明瞭,那麼你应当依靠能指导你证悟的导师。这就是佛陀在《大空经》中提到群居的一个好处。
有一次,阿难尊者告诉佛陀说:比丘的梵行能否成就有一半的因素决定於善知识。但是佛陀告诉他:比丘的梵行能否成就完全决定於善知识。这裡的善知识指的是能引导你证悟阿罗汉果的人。因此,如果你希望自己达到解脱,也希望帮助别人达到解脱,跟随善知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问1-7:「禪宗」顿悟法门能达到「明心见性」,大开圆解。又有人说:不依禪修也能证悟此明心见性。对
於此疑,若不依禪修,而能顿悟「明心见性」法门,能否请禪师释疑?
答1-7:我不了解北传佛法,因此我不知道你所谓的「顿悟」指的是什麼?
不过,我想為你解说南传的教法。根据南传佛法,人可分為四种:
敏知者——听闻佛法的简短开示就能证悟的人。
广演知者——听闻佛法的详细解说才能证悟的人。
所引导者——单靠听闻佛法还无法证悟,必须精进修行佛法才能证悟的人。
文字為最者——在这一生中,无论如何精进都无法证悟的人。
现在,前两种人已经不存在於世间了,只剩下后两种人。第三种人(所引导者)必须有系统地修行止禪与观禪,才能够证悟:在他培育起强而有力的禪定之后,必须照见所有的色法,然后照见所有的名法,这是明心的初步阶段。当他进一步修行缘起时,就更深入地明了心的自性。当他修行观禪时,他的领悟又更深入了一层。当他证悟阿罗汉果时,就是达到了明心的巔峰。
问1-8:可否请禪师开示如何行禪?例如:行走时以那一种速度最好——慢速、中速、或快速?在行禪时,我们应当「想」什麼呢?再者,可否请禪师给我这个初学者一些方针,以便能培育更深的定力?
答1-8:有四种明觉:
有义明觉——清楚地了解什麼是有利益的,什麼是没有利益的。
适宜明觉——清楚地了解什麼是适当的,什麼是不适当的。
行处明觉——清楚地了解处在一切姿势当中所用的修行方法。
不迷惑明觉——以观智清楚地了解究竟的名色法。这就是观禪。
前两种明觉不是禪修,第四种明觉就是观禪,因此,如果你修行止禪,就是在修行第三种明觉,你必须在一切的姿势,即:行、住、坐、卧当中专注於禪修的法门。如果能够尽你最大的努力,在一切姿势当中专注於禪修的法门,你的定力就会进步。
《清净道论》中提到有助於提昇定觉支的十一件事:
保持洁净——意思是你应当保持你的身体、指甲、衣服等清洁;
善巧於相——意思是你应当善巧於了知所修行法门的预备相、取相及似相。例如:安般念的禪相、地遍的禪相等;平衡五根;有时候抑制心——意思是当你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太强时,你应当抑制你的心,并且著重於开展轻安觉支、定觉支和捨觉支;有时候策励心——意思是当你的轻安觉支、定觉支和捨觉支太强时,你应当策励你的心,并且著重於开展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藉著信心及悚惧智来激励无精打采的心;以平等捨心来看待因果报应的事件;避免与散乱者来往;常与有禪定者来往;思惟禪定与解脱的利益;使心倾向於修行禪定。因此,你可以实行上述这些方法来提昇你的定力。
问1-9:释迦牟尼佛曾為诸阿罗汉授记:经过几劫后,将在何地成佛。但是阿罗汉因烦恼已断,不再受后有,等这期寿命穷尽时,就进入般涅槃。是否会因佛陀的授记而下生人间等,因為他的心中没有烦恼、爱著的缘故,能够施捨身心财物给与眾生。等到诸波罗蜜成熟时,再经由菩萨而成佛。若不是的话,将如何解说呢?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9 15: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答1-9:在南传佛教裡,没有阿罗汉得到佛陀授记能够在未来成佛的记载。
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是许多阿罗汉在证悟阿罗汉果时对佛陀报告的话: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当作已办,不须更作。」
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清楚地了解阿罗汉死后不会再投生。佛陀死后也同样不会再投生。否则,
他们所说的话就是虚假的,他们就是说谎话。但是,佛陀与阿罗汉是不可能说谎话的,他们说出这段话,乃是因為他们已经彻底灭除了包括对生命执著的一切烦恼,已经摧毁了会造成未来生死的所有业力,他们不再生死轮迴,这是固定的法则。因此,根据南传佛教,包括佛陀在内的所有阿罗汉都不会再投生。
问1-10:请示禪师下列问题:
在禪师所教授的业处当中,是否有教导断食法以配合禪修?
断食对禪修有何益处或过患?
在上座部的经典中是否有记载有那些佛陀的声闻弟子因断食而证悟道果?
有位法师目前正在断食,据说她预备断食到这次禪修营结束。但不知这种长期的断食对身心是否会造成任
何影响?
答1-10:就在佛陀成道后所说的第一部经当中,佛陀开示说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沉迷於感官享乐,另一个
是自我折磨的苦行。这是两条错误的道路。沉迷於感官享乐不是证悟涅槃的路,这是一种卑下的行為,称
作 (沉迷欲乐),这种行為是低贱的、是村夫的行為、凡夫的行為、不是圣人的行
為、没有真实的利益。再者,為了避免心中烦恼生起而藉著种种方法来折磨自己,如:将身体暴露於火堆
前、暴晒於烈日下、持续地举著手等等,这些也都不是通向涅槃之道,这是另一种卑下的行為,称作
(自我折磨的苦行),这种行為也是没有真实利益的,而断食就是属於这种行為,这
不是佛陀所称讚的行為。
佛陀经常劝告我们修行中道,不要偏於上述这两种极端。在律藏当中,佛陀制定了一条戒:比丘
、比丘尼必须如理地省察取用钵食的正确目的:「我取用这些食物不是為了像小孩那般地玩乐;不是為了
著迷於身体的强壮;不是為了使身体美观;不是為了使肤色光洁。我取用这些食物只是為了维持身体的活
力;為了避免飢饿的苦恼;為了帮助修习梵行。」
这是你对食物应当抱持的正确态度,佛陀也是抱持这样的态度。在佛陀开悟证果之前,他修行六
年的苦行,其中一项苦行就是每天只吃一粒饭。后来,他了解到这是没有利益的,所以他放弃苦行,开始
正常地摄取食物,因而得以恢復体力。捨弃感官享乐与无益苦行这两种极端之后,他修行中道,不久即成
就了圆满正觉。
问答二
问2-1:有的禪修者已经证得四禪八定,甚至修行到观禪(毗婆舍那),但是他们的日常行為或德行并不太
好,不太遵守戒律,许多人也因此而对此修行法门產生怀疑。一个证得上述境界的禪修者是否应该比没有
证得的禪修者更加坚守他清净的身、口、意?
一位证得四禪八定或修行十二因缘,知道自己的许多过去世,或体验涅槃的禪修者是否应该保守
秘密,不轻易向别人透露?
答2-1:根据巴利圣典,要证得禪那、道、果的人必须先持戒清净;持戒不清净的人虽然还是能培育起某种
程度的定力,但是他们不可能证得任何禪那、道与果。
在这裡,我必须向大家澄清一点:我从来不曾印证任何禪修者证得禪那、道与果。儘管我确实依
照巴利圣典的教法来指导禪修者修行初禪、第二禪等等,然而我只是根据他们在小参时所报告的情况来指
导,这并不表示我印证了他们的修行成果。他们的成果报告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因為有些禪修者
很诚实,有些却不诚实。
很难说得到上述成果的人在身、口、意方面必定能比尚未得到成果的人清净,因為有些人虽然尚
未得到上述的成果,但是他们在德行上却也能持守得非常清净,大龙大长老就是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他是法施阿罗汉的老师,修行止观已经超过六十年以上,但
是他还是一个凡夫;虽然他还是凡夫,但是由於强而有力的止观修行,使得他在那六十年
当中没有任何烦恼生起,而且他持戒非常清净,因此他认為自己已经证悟阿罗汉果了。
有一天,他的弟子法施阿罗汉坐在自己的住处,心裡想:「我们住在五迦瓦里卡
的老师大龙大长老是否已达到最究竟的沙门果呢?」观察之下,他发现他的老师还是个凡夫,并且他知道
如果不去提醒老师,那麼一直到死亡他的老师都还是个凡夫。於是他以神通力飞到老师的住所,顶礼老师
并且履行弟子的义务之后,他坐在一旁。大龙大长老问他说:「法施,你為什麼突然来到这裡?」法施阿
罗汉回答说:「我想来请教尊者一些问题。」大长老说:「问吧,我会尽我所知道的来回答你。」於是他
问了一千个阿罗汉才能回答的问题,大长老毫不迟疑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
他称讚老师说:「尊者,您的智慧真是敏锐,您在何时达到这样的境界?」老师回答说:「六十
年前。」他又问:「尊者,您修行过禪定吗?」老师回答说:「禪定并不困难。」於是他说:「尊者,那
麼,请变出一隻大象来吧。」大长老就变化出一隻大白象。他又说:「尊者,现在让这隻大白象尾巴直竖
,两耳向外伸张,长鼻伸入口中,发出恐怖的怒吼声,向你直衝过来吧。」大长老就照著做了。看到大白
象快速直衝过来的可怕景象,大长老跳了起来,準备逃走。这时,断尽烦恼的法施阿罗汉伸手捉住老师的
袈裟,说:「尊者,断尽烦恼的人还会胆怯吗?」
这时他的老师了解到自己还是个凡夫,於是他谦卑地求助於法施阿罗汉,法施阿罗汉说:「尊者
,不必担忧,我正是為了要帮助你才来的。」於是他為老师详细地解说一种业处,大长老领受了该业处,
然后向经行道走去,走到第三步时就证悟了阿罗汉果。
在《中部 》的註释裡提到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年纪老了才出家作比丘,他的戒
师是一位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的年轻比丘,他与戒师住在一起,但是他不知道戒师是阿罗汉。有一天,在他
们前往托钵的路上,他问戒师说:「尊者,阿罗汉长得什麼样子?」戒师回答说:「这很难辨别,有一个
人年老才出家,和阿罗汉住在一起,却不知道对方是阿罗汉。」虽然戒师已经暗示他,他仍然想不到他的
这位年轻戒师就是阿罗汉。因此,要辨别谁是阿罗汉是不容易的。
一位真正的圣者是少欲、知足与谦虚的,绝不会轻易透露自己的证悟。如果这位圣者是比丘或比
丘尼,根据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他(或她)绝不能向未受具足戒的人讲说自己的证悟,未受具足戒的人包
括沙弥、沙弥尼和在家居士。再者,从大龙大长老的故事裡,我们可以了解要确定一个人的证悟是很困难
的,所以最好是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的修行成果。另外必须考虑的一点是,有些人会相信你,有些人不会相
信。如果你真正证悟了道果,那麼不相信的人就造下了严重的恶业,这将会给他们带来伤害。因此,儘管
证悟圣道的消息可能会激发某些人对佛法的信心,然而最好还是完全不要透露自己的修行成果。
问2-2:如果禪修者不诚实,不依照真实情况报告他的禪修经验,他将面对什麼样的损失呢?
答2-2:既然他说谎话,他的戒行就已经不清净,因此他无法证得任何禪那、道与果,也不能在修行上有显著的进步。如果他明知而故意诈称证悟禪那、道与果,那就犯了很严重的戒。若这项恶业在临终时成熟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身為佛教徒,我们应当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何在,我们的目标乃是要解脱生死轮迴,这是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唯有达到目标之后,我们才能引导其他人步上我们所走过的大道,给予他们最大的利益。因此,如果我们爱自己以及爱他人的话,我们就必须诚实。我们能说一个让自己堕入地狱的人是爱自己的人吗?当然不能。
然而,如果他能够痛改前非,诚实而且精进地修行,他还是可能证悟禪那、道与果的。
问2-3:是否有不能证得佛果的人?
答2-3:根据南传佛法,有几种人不能证得佛果:第一种人是佛陀,因為佛陀已经证得佛果,他不能再证得佛果。已经从佛陀那裡得到授记,未来将成為辟支佛、上首弟子和大弟子的人也不能证得佛果,因為他们肯定只会如佛陀所授记的那样,分别证悟辟支菩提、上首弟子菩提与大弟子菩提。证悟之后就不再有来生,不再有名色来履行十波罗蜜。再者,已经证悟任何一种道果的人也不能证得佛果,即使是证得最低的道果——须陀洹道果的人。须陀洹最多再经过七番生死就会断尽一切烦恼,在最后一世死亡之后即进入般涅槃,他没有时间去履行至少要歷经四阿僧祇劫与十万大劫来积聚的十波罗蜜。
至於普通弟子,如果已经从佛陀那裡得到授记,他们也不能证得佛果,因為他们肯定会如佛陀所授记的那样成為普通弟子。然而,如果还未曾得到佛陀授记,他们就还可以修习菩萨道,履行十波罗蜜,也许终有一天能得到佛陀授记為菩萨。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尝试,但是成功的机会是相当小的。
问2-4:如何透过见、闻、觉、知来达到解脱?
答2-4:如果你在见、闻、觉、知的时候能够照见究竟名色法,并且能观照它们為无常、苦、无我,那麼你就可能达到解脱。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9 15: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2-5:《中阿含经 》裡记载,阿难尊者在躺下时证得阿罗汉果,当时他如何观察名色法
?
答2-5:你应当记得在阿难尊者出家為比丘之后,他就能够分析内、外、过去、未来、现在、劣、胜、粗、细、远、近的五蕴,他能够修行缘起及照见那些五蕴的因,也能够观照那些五蕴及它们的因是无常、苦、无我。后来,在他的第一次雨季安居期间,听闻富楼那尊者开示时,他证悟须陀洹道果,同时也具备了四无碍解智。要证得四无碍解智的人必须曾经在过去生中修行观禪,达到行捨智的程度。
证悟须陀洹道果之后,他继续修行观禪长达四十四年之久。在他即将证悟阿罗汉果的当天晚上,他彻夜行禪,尤其是观照身体四十二部份的色法為无常、苦、无我。然而,由於过度的精进,他的定力变得薄弱,因此他想要躺下来,以便平衡精进根与定根。在躺下来的过程中,五根达到了平衡,而在身体尚未接触到床之前就证悟了阿罗汉果。你应当了解这并不是顿悟,因為在证悟初果须陀洹之后,他还以四十四年的时间,运用种种方法,如:名色法、五蕴法、十二因缘法,来彻底地观照名色為无常、苦、无我。如果禪修者彻底地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名色為无常、苦、无我,而且观智已经成熟,那麼,在证悟道果的边缘,他可以只观照自己最喜欢观照的法及相。例如,他可以只观照色法為无常,这就足以使他证悟道果。然而,如果还不能彻底地观照名色為无常、苦、无我,他就不可能藉著只观照一种法為无常、苦、或无我而证悟任何道果。
问2-6:能否以捨心观為基础进而修行无色界定?
答2-6:不能。要达到无色界定,首先必须修行遍禪达到色界第四禪。例如,修行地遍达到第四禪。从第四禪出定之后,你必须去除遍满无边虚空的地遍似相。去除地遍似相之后,留下来的只有无边的虚空,这时你才能够修行空无边处定。至於捨心观乃是以有情眾生為对象,修行捨心观并没有遍处相可以去除,也就无法得到无边的虚空,因此不能以捨心观為基础来修行无色界定。
问2-7:修行四界分别观之后才能分析名色法,这是出自什麼经、论的记载?
答2-7:在许多部经及它们的註释裡都提到这一点,例如《中部》的《大牧牛者经 》及《相应部 》的《不遍知经 》。至於色业处的修法,简略的修法出自《大念处经 》,详尽的修法出自《中部 》的《大象跡经 》、《大教诫罗候罗经》、《界分别经 》,以及《阿毗达摩论藏 》裡《分别论》的《界分别 》。
有两种禪修者:纯观行者和止行者止行者就是先证得某一种禪那,藉此而达到心清净。当他想要进一步修行见清净时,应当先进入除了非想非非想定以外的任何一种禪那。出定之后观照寻、伺等禪支,以及与禪心相应的所有心所。必须依照它们个别的特徵、作用、现状、近因来辨别它们。他能够照见这些心所,因為在修行止禪时,他已经辨认过五禪支了。然后他必须照见这些名法所依靠的心所依处色、照见心所依处色所依靠的四大,以及存在那裡的其他种所造色。同样地,他必须辨别它们个别的特徵、作用、现状和近因。
接著,在他观照五门心路过程之前,必须先修行色业处。在尚未修行色业处之前,他无法观照五门心路过程,因為他无法照见眼识、耳识等所依靠的眼净色、耳净色等,所以无法观照五门心路过程。然而,如果止行者不想先观照名法,而想要先观照色法,他应当採取和纯观行者相同的步骤。根据《清净道论第十八品》中的指导,纯观行者培育心清净的方法如下:
「若纯观行者,或止行者想要从照见色法开始修行观禪,而非从照见名法开始,那麼,他们应当依照第十一品中定义四大的部份所叙述的种种方法当中的一种,简略地或详尽地来辨别四大。」
根据《清净道论》的这些指示,不具备任何禪那基础,而想要直接修行观禪的人必须先以简略法、或详尽法、或简略与详尽二法都採用,来辨别四大。已经证得某一种禪定,或证得所有八种定的人,若想从色业处开始修行观禪,他也必须同样地如此修行。
关於色业处与名业处,《中部》的註释及《阿毗达摩论》註释的第二册裡谈到:
「在这两种当中,色业处指的是以简略法或详尽法来辨别四大。」
註释中对如何修行观禪的色业处所作的这些指导,显示出佛陀教导纯观行者或想先修色业处的止行者应当从简略地或详尽地辨别四大下手。如果禪修者依照佛陀的教法来修行,他的修行将產生最有利益的结果。在这裡,我们必须了解註释并不是由觉音论师写成的,他只是将註释从锡兰的辛哈尔文翻译成巴利文而已。虽然有些註释无疑地是后代论师所造,但是大部份註释都是从佛陀时代传承下来的。在佛陀时代很平常的情况是:听完简要的开示之后,有些比丘还不明瞭法的意义,因此他们去拜见佛陀、或舍利弗、目犍连等阿罗汉、或阿难尊者等,请求他们作详细的解释。这些解释在五百阿罗汉参与的第一次结集中被结集為杂藏,也称為根本註释。负责在锡兰弘扬佛法的马兴德阿罗汉将它们带到锡兰,他知道后代将无法以巴利文来保存这些註释,因此将它们翻译成辛哈尔文,并且称之為大註释。到了觉音论师的时代,有些人认為有必要推展以巴利原文来研究佛陀的教法,因此觉音论师又将所有的註释翻译回巴利文。
在四部註释每一部的序言中,觉音论师都作了如此的结论:「我现在要翻译的註释,它的宗旨是阐明微妙殊胜的长部等圣典的含义,这是由佛陀及具有与佛陀类似资格的人所详尽解说的,具有与佛陀类似资格的人指的是舍利弗尊者与其他能够讲经的佛陀弟子。这些註释在第一次圣典结集时被诵唸出来,在第二次与第三次圣典结集时又再度被诵出。它们由马兴达阿罗汉带到锡兰,翻译成锡兰文以便利益锡兰岛上的居民。我将不乖违大寺(在阿努罗陀城 )长老们的观点,而将这些註释从锡兰文翻译回与圣典一致、庄重而且纯净无瑕的语言。」
在《清净道论》中,他提出自己看法的情况只出现过一次,他说:「我们对此事的抉择是如此。」(清净道论‧第十三品‧第一二三段)。在《中部》的註释裡,他也只提出过一次,他
说:「古代的尊者们并没有提到这项观点,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中部)只有这些极罕见的例子是出自他个人的观点。在《长部 》的註释裡,他也说道:「自己的见解是最没有威信的,只有在符合经中义理时才能被接受。」(长部)这些很明白地显示了他并不是在撰写自己的註释。
有人批评觉音论师,然而那是不对的,因為他只是将古代传承下来的註释加以翻译而已。举例而言,《清净道论》中的《说缘起品》完全是从《迷惑冰消 》一书中翻译出来的,而《迷
惑冰消》就是《大註释》裡的一个部份,它是佛陀在许多经中(如全部的《因缘相应 》)所教导缘起法的註释。在许多经中,佛陀教导过去世的因造成现在世的果,例如:过去世的无明、爱、取、行、业造成现在世的五蕴。佛陀还教导现在世的因造成未来世的果。如果你不承认缘起的教法,那麼就会有问题產生,因為这表示你认為佛陀讲了一些无意义的话或谎话。再者,如果缘起的教法是错误的,那麼你也就不需要為了成佛而积聚波罗蜜了。為什麼呢?因為否定缘起的教法也就是否定过去世的因能够造成现在世的果。若是如此,过去世的因不能影响你的现在世,那麼你在过去世所行的善业都是白费的。而且,如果现在世的因不能造成你的未来世,那麼你可以為所欲為,造作杀生、偷盗、邪淫等罪恶,而不用担心来世会堕落恶道受苦的危险。一切都只是靠运气而发生,也就不需要為了成佛而歷经至少四阿僧祇劫与十万大劫来圆满十波罗蜜,因為你所修的波罗蜜全部都是白费的。然而,这是一种严重的邪见,称為无作用见。有些人可能会争辩说,他们还是能观照到因果的作用,例如:吃得过饱是因,消化不良是果。然而,佛陀不需要教导这种因果,因為一般的正常人都知道这种道理。他们应当问自己:什麼是造成这一世得到人生的业因?难道他们能说那业因也是在今生造作成的吗?当然不能。然而,如果他们依然坚持得到今生為人的业因是在今生造成的,那麼,他们可以去造作善业,然后发愿变成天神。如果现在业因能够產生现在果报的话,他应当马上变成天神。但是,他当然不可能由於那项善业而马上变成天神,為什麼呢?因為造成今生得到人身的业因必然是来自过去的某一生。
因此,很明显地可以看出缘起的教法并不是想像,批评觉音论师说他造成混淆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以至诚恭敬的心来看待这些註释,因為它们是佛陀及许多大阿罗汉遗留下来的教导。
问2-8:佛陀是否会「作梦」?作梦时是否有正念?
答2-8:包括佛陀与辟支佛在内的所有阿罗汉都不会再作梦,因為他们已经断除了所有的迷惑幻想,在巴利圣典中,这称為(远离颠倒梦想)。
问2-9:具有欲界、色界、无色界各种善心的人,如果想投生人间,是否需要发愿?
答2-9:不需要。如果想要投生人间,他必须依靠欲界的善业,然而该善业必须在他临命终时成熟才行。不论他是否发愿投生為人,只要他对人生还有执著,他的欲界善业就会依照自然法则而產生果报。然而,如果在临命终时他进入任何一种色界禪或无色界定,那麼他将依照业果法则而自然地投生於色界或无色界。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9 15: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三
问3-1:禪师在开示中曾经提到我们的菩萨过去世投生為狮王时,有一隻兔子在睡梦中被掉落的果实所惊吓,以為世界末日到了,因而引起整个森林裡所有野兽恐怖。当时狮王则逐一地追查,最后得知乃是误传所造成。弟子很好奇,人与人之间尚有语言隔阂,何以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可以沟通?请禪师慈悲开示。
答3-1:我想那是因為菩萨的波罗蜜之缘故,使得他能够与其他动物沟通。例如,佛陀说法时只用一种语言,但是全印度各地讲不同种方言的人都能够清楚地了解佛陀所说的法。
问3-2:修白遍时,以头盖骨的白色為对象,除了容易取相之外,还有其他意义存在吗?
答3-2:事实上,我也教导禪修者以白花、白石头、白布等的白色作為对象来修行白遍。因此,任何白色的物体都可以作為修行白遍的对象。
问3-3:如何才能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并且清楚明了?
答3-3:要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并且清楚明了,你必须修行四念处。四念处是:
身念处;
受念处;
心念处;
法念处。
身念处包括止禪与观禪,而其餘三种念处则纯粹只是观禪。
当你修行安般念时,就是在修行身念处。如果能以至诚恭敬的心,持续不断地修行,你的正念将会愈来愈强,定力也会愈来愈深,於是你的心变得非常寧静与清醒。
修行到观禪时,你能够清楚地见到内在与外在的名色以及它们的因。换句话说,你能够清楚地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受、心、法。因此,如果想要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你应当努力培育强而深的定力,进而修行观禪。如果你能证悟阿罗汉果,那是最好的,因為阿罗汉一直是保持警觉与正念的。
问3-4:请问禪师,如何检查自己是否落入有分心?如何避免落入有分?
答3-4:在两个心路过程之间有许多有分心在生起与消灭,即使像现在,你正在听我开示,但是仍然有许多有分心正在你的心中生灭,这是自然的现象。通常人们无法察觉有分心,因為他们的定力很弱。但是,当他们培育定力达到近行定时,就能了解到有时候他们的心会落入有分,那时他们感觉自己似乎一无所知。
然而,他们还是无法见到有分心,因為有分心的对象乃是前世临死速行心缘取的对象。唯有当他们修行到缘起法,并且能照见前世的临死速行心及它的对象时,他们才能分辨有分心。
问3-5:我曾经被人问倒了,请禪师帮我的忙,解答这个小问题——有人问:每一尊佛像都是有头髮的,為什麼你们出家人却是光头的?
答3-5:在我们菩萨的最后这一生中,当他在阿拏摩河边出家时,他切掉自己的头髮,直到只剩下两个指宽的长度。从那时候起,他的头髮就一直保持两个指宽的长度,不会变长,也不会变短。
佛陀允许比丘、比丘尼头髮留到最长两个指宽。如果头髮留到比两个指宽还长,那就犯了突吉罗罪(恶作罪)。因此,如果你办得到的话,你也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而一直保持头髮两个指宽长。
问3-6:每个人都可以修禪吗?是否有不能修禪的人?是否有人一直修禪,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却都没有禪相发生?这是不是因為业障重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
答3-6:每个人都可以修禪。然而,有些人无法得到禪相,这可能由於他们过去的业障、或不够精进、或得不到善知识引导、或方法错误等因素所造成。也可能同时由几项因素合併所造成的。
问3-7:有位比丘在做过还俗的仪式之后,仍然冒充為比丘。请问禪师,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丘会有什麼功德?如果这样的假冒比丘剃度别人出家,并授与别人比丘戒,将来他会遭受什麼果报?
答3-7:根据《布施分别经》,即使接受布施的是一隻动物,或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布施者仍然能够从那项布施中得到功德。然而这样的功德并不殊胜,因為该布施不会由於受施者而净化。
如果比丘还俗之后仍然穿著袈裟,冒充比丘,那麼他就是一个贼,因為他偷取在家居士供养出家人的四种必需品(四事供养)。依照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他就是「贼住」的人(十种波罗夷人当中的一种),在这一生当中,他不能再出家為比丘。
问3-8:有人怀疑涅槃近似於断灭论。请禪师开示涅槃与断灭论的差别?
答3-8:断灭论乃是认為:不必造作任何业因,人死亡之后就达到灭尽。相反地,佛陀教导说:有因才有果;什麼样的因就造成什麼样的果。例如:有了无明、爱、取、行、业这些因之后,果报五蕴就会產生。佛陀也教导说:没有因就没有果。例如:当所有的无明、爱、取、行、业都被阿罗汉道所灭除之后,果报五蕴就不会再生起。因此,涅槃的教法是中道,它依据自然的定理,显示因果相生的法则。再者,如果有人认為:灭除了无明、爱、取等这些因之后,并没有所谓的涅槃存在。那麼,事实上,他本身就是存有常见的人。
问3-9:佛陀在菩提树下证入佛位,同时也成為一位阿罗汉。他不必从证悟初果开始,再一直修行到四果。
佛陀的弟子裡是否也有不必证悟前三种果位,就直接证悟阿罗汉果的人?
答3-9:根据南传佛法,事实并非如你所说的那样。我们的菩萨乃是透过证悟四道与四果而证得佛果的,他在一次静坐当中就证悟了四道与四果,在两种道之间只有几个观智生起而已。所有证悟阿罗汉果的人都必须经歷四道与四果,因此,没有任何一位弟子能够不证悟前三种道果而直接证悟阿罗汉果。
问3-10:由於不通达世俗諦,而造成在修学真实諦时有障碍,应当如何消除这些障碍?
答3-10:佛陀开示说:「有定力的比丘能够如实知见诸法。」因此,如果想要照见究竟的真理,你应当在善知识的指导下修行,培育强而深的定力。
在这裡,我要讲述周利槃陀伽尊者的故事。出家之后,周利槃陀伽尊者在他的哥哥摩訶槃陀伽阿罗汉的指导下修行。然而,经过整整一个雨季安居的时间,他连一首四句偈都背不下来。他之所以如此愚笨的原因在於:过去世中,在迦叶佛
的时代,周利槃陀伽是一位学问渊博而且能教授佛法的比丘。有一次,他嘲笑跟随他学习的一位比丘為愚蠢。那位比丘因為受到老师的嘲笑而感到羞愧,并且丧失了继续学习的自信心。由於这项恶业,周利槃陀伽在许多世裡都出生為愚笨的人。乃至在他的最后这一世,生為周利槃陀伽,出家之后他突然变得愚笨,因此,很意外地,当他背诵到下一句的时候,已经忘了上一句所背的内容。
他的哥哥摩訶槃陀伽认為他不可能证悟任何道果,就命令他还俗。听到哥哥这些令人沮丧的话,周利槃陀伽感到很伤心,於是哭了起来。那时,佛陀住在明医耆婆所供养的芒果园僧寺裡。佛陀见到周利槃陀伽的困境,并且知道他将因為佛陀的指导而证得解脱,於是佛陀来到周利槃陀伽身边,问说:「我儿周利槃陀伽,你為什麼哭泣呢?」周利槃陀伽回答说:「世尊,因為我的哥哥要赶我走。」「我儿周利槃陀伽,你的哥哥并不具足明了眾生意向与根器的能力,而你正是必须由佛陀引导的人。」说了这些鼓励的话之后,佛陀以神通力变出一块清净的布,交给周利槃陀伽,然后告诉他说:「我儿周利槃陀伽,用手拿著这块布,并且朗诵著:『——这块布容易遭到污染,这块布容易遭到污染』,你就这样子修行吧。」
於是周利槃陀伽尊者就坐下来,用手摩触著佛陀给他的布,并且朗诵:「这块布容易遭到污染,这块布容易遭到污染」。当他如此摩触几遍之后,那块布开始变脏了。他继续摩触,那块布变得更脏,就像抹布一样脏。他的智慧成熟的时机已经到了,消失与坏灭的法则在他的心中现起,他内心思惟:「这块布原本是洁白清净的,但是由於和我的身体接触的缘故,现在它已经充满污垢。我的心就像这块布一样,在未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我的心原本是洁白清净的,但是由於和贪、瞋、痴等不善心所接触,我的心变得骯脏了。」如此思惟自己本身之后,他进一步精进地培育定力,并且证得四种色界禪。以这些禪那為基础,他努力修行观禪,然后证悟阿罗汉果,同时也得到四无碍解智及六神通。
从周利槃陀伽尊者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不应该认為愚笨的人就不可能证得殊胜的成就。
问3-11:佛陀教导周利槃陀伽唸「扫帚、扫帚」而使他证得阿罗汉果,这是什麼道理呢?「扫帚」也是他的业处吗?光唸「扫帚」也能修成四禪八定、证悟初果乃至四果吗?
答3-11:根据南传经典,周利槃陀伽尊者并不是诵唸「扫帚」,而是像我刚才谈到的,诵唸「容易遭到污染」。
在过去某一生中,周利槃陀伽生為一个国王。有一天,在城裡巡查的时候,他的额头冒汗,於是他用一块清净的布擦去汗水,那块布因而弄脏了。国王自言自语地说:「由於这个不清净的身体,把这麼一块清净的布给弄脏了,使这块布丧失了它清净的本质。有為法真是无常啊!」如此,他得到无常的印象(无常想)。所以,就周利槃陀伽尊者而言,「容易遭到污染」这个法门是他证悟阿罗汉果的强力助缘。由於佛陀见到他过去生中的善行,并且希望促使他专注修行契合那项善行的对象,因此佛陀交给他一块清净的布。
周利槃陀伽尊者已经积聚波罗蜜长达十万劫之久:他在许多过去生中都研究三藏典籍,并且修行观禪达到行捨智。这是每一位要证得四无碍解智及六神通的阿罗汉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在他的最后这一生中,当他看到布变得骯脏时,立刻省察到有為法无常的本质。由於过去的波罗蜜与禪修,他能够领悟有為法无常的本质,也能够领悟有為法苦及无我的本质,藉此而证得阿罗汉果。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9 15: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3-12:有人说:在修禪之前必须先累积福德,否则将会遭遇许多困难。这句话是否是真实的?
答3-12:如果这裡的「福德」指的是过去生中所行的福德,那麼这句话是真实的。有两类种子:也就是智慧( 明)种子与善行( 行)种子。善行种子指的是布施、持戒、修行禪定等等。过去生中所累积的善行种子使你今生能得到好的父母、遇到好的朋友及导师、以及能够听闻到佛陀的教法。智慧种子指的是修行四界分别观、色业处、名业处、缘起及观禪。过去生中所累积的智慧种子使你今生能够明了佛法,尤其是明了四圣諦。
如果一个人具备善行种子,而却缺乏智慧种子,那麼他将有机会遇到佛陀的教法,但是却不能彻底地明了佛法,就像一个有双脚而却瞎眼的人。例如: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个名叫真諦的辩论家。虽然佛陀為他说了两部长篇的经,他仍然无法证得任何道果。他心裡认同佛陀所说五蕴是无常与无我的,但是口头上却不愿意承认。虽然佛陀知道他不能证得任何道果,但是仍然為他讲了两部长经,因為佛陀预见到在他获得智慧种子之后,将在佛陀般涅槃后大约四百年的时候投生在斯里兰卡,成為一位大长老,名叫大黑护佛,并且将在那时证悟阿罗汉果。如果一个人具备智慧种子,而却缺乏善行种子,假使他遇到佛法,他能够明了佛法;但是他却很难遇到佛法,就像一个有敏锐的视力而却没有脚的人。例如:阿闍世王原本具备了足够的善根,能够在听闻佛陀开示《沙门果经》之时证得须陀洹道果;然而他却没有证得道果,因為他不能在杀害自己的父亲之前就先遇到佛陀。如此,由於缺乏善行种子,他不能在适当的时机遇到佛陀。同样在佛陀的时代,有一次,佛陀看见一对年老的乞丐夫妇,并且露出微笑。阿难尊者就请问佛陀為什麼微笑。佛陀告诉他说:那对乞丐夫妇当中,丈夫名叫大财长者子。如果他们在早年的时候修行佛法的话,丈夫将会证悟阿罗汉果,妻子会证悟阿那含道果。如果他们在中年的时候修行佛法的话,丈夫会证悟阿那含道果,妻子会证悟斯陀含道果。如果他们在晚年的初期修行佛法的话,丈夫会证悟斯陀含道果,妻子会证悟须陀洹道果。但是他们却一直蹉跎到沦落為乞丐,现在已经太老也太虚弱而不能修行佛法。他们错过了修行佛法的时机,也就无法证得任何道果。所以,同时具足善行与智慧这两类种子是很重要的,如此才有机会遇到佛陀的教法,并且能够明了佛法。
至於今生所造的福德,正如我在之前的开示中谈过的,对於今生能证悟阿罗汉果的人而言,今生所造的福德是不重要的。他们应当专注修行戒、定、慧三学,努力证悟阿罗汉果。今生所造的福德不能带给他们来生的利益,因為他们不会再继续生死轮迴。然而,对於还必须生死轮迴的人而言,今生所造的福德还是很重要的。
问3-13:有一位老比丘尼经常对信徒说:你以前堕胎的婴灵现在正跟著你,你累劫的冤家债主正跟著你,障碍你的一切,所以你的事业才会失败、会生病、家人不和、争吵不休,你会得癌症。请问禪师,堕胎的婴灵及累劫冤家债主真的会二十四小时跟著自己,等著报仇吗?
答3-13:佛陀说:胎死腹中的婴儿多过安全出生的婴儿。当一个婴儿在子宫内死亡之后,依照他临死那一刻成熟的业,他会投生在五道当中的一道。如果投生於地狱道、畜生道、人道、或天道,他就不可能跟著自己过去的母亲。如果他投生於饿鬼道,绝大多数的情况是:他会遭受极大的痛苦,不可能跟著过去的母亲。只有某一种鬼可能会跟著母亲,但是很难确定那一个婴儿会是这种情况。即使他跟著母亲,也不会带给母亲什麼大的伤害,只是偶尔惊吓她一下,或使她闻到不好的气味等,如此而已,因此母亲并不需要害怕。
母亲必须了解的是:自己已经造了一项恶业,因為堕胎就是杀人。如果这个恶业在她临命终时成熟,她就会堕入四恶道之一。然而,对於已经做过的事,哭泣是无济於事的,因為事情已经做了,谁也无法将那个业去除。她必须做的是:避免再造同样的恶业。如果她能够避免造作所有的恶业,努力只奉行善业,那是更好的。她应当实行布施、持守五戒,如果能修行止禪与观禪,那又更好。如果这些善业当中的一项在她临命终时成熟,她将投生到善道。如果能够证得须陀洹道果,她将永远不再投生於恶道。只要今生没有做过五种无间业当中的任何一种,她都还有可能证得圣果。五种无间业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使活著的佛陀身上出血、分裂和合的僧团。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盎崛摩罗尊者:他在家的时候杀死了许多人,但是在他出家為比丘之后还是能证得阿罗汉果。因此,以前曾经堕胎的母亲不应再為那件事情忧虑,因為那样对她的生活没有帮助。相反地,她应当善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奉
行善业。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9 15: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四
问4-1: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对信徒说:你得癌症是因為多生多劫的冤亲债主正在纠缠你,你要拿三十万元新台币出来,我帮你拜一堂消灾超度、梁皇宝懺,你的癌症自然会好。请问禪师,在南传佛经裡是否有记载比丘、比丘尼拿信徒的钱,保证可以免除信徒得癌症或绝症的事情?
答4-1:在南传经典裡没有这种记载。
问4-2: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到信徒家裡说:你们家大门方位不好,冲到对面那户人家的墙角,有杀气,你们要赶快搬家,不然会有厄运,子女会生病,生意会赔钱。请问禪师,在南传的经律裡是否有教导比丘、比丘尼去帮信徒看方位、风水的记载?
答4-2:在南传经律裡没有这种记载。
问4-3:有一位老比丘尼到信徒家,见到客厅裡有祖先遗照,就对信徒们说:你家祖先遗照的眼睛在转动,客厅裡不能掛祖先遗照,祖先会附身在遗照裡,不去投胎转世。
请问禪师,过世的祖先真的会附在遗照上面吗?鬼道眾生到底住在那裡?
鬼道眾生一定会住在自己的子孙家裡吗?
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对信徒说:我经过坟墓及佛寺骨灰塔时,都有一些鬼跟著我回家,请求我超度。请问禪师,公墓裡的每个坟墓及佛寺的骨灰塔都有鬼道眾生吗?每个眾生死亡时都会执著骨灰、尸体而去当鬼吗?
答4-3:根据佛陀的教法,眾生在生死轮迴中流转。依照业果法则,只要还未证得阿罗汉果,在临死那一刻成熟的业就会决定下一世投生的地方。如果临终时善业成熟,他将投生於善道,即:人道或天道。如果临终时恶业成熟,则他将投生於地狱、饿鬼、畜生这些恶道当中的一道。因此,说每个眾生死后都会执著他的骨灰或尸体而去当鬼,这种说法违背佛陀的教法。事实上,这是一种宿命论邪见。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那麼佛陀所教导的业果法则就是错的。
从上述所说到的业果法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并非所有亡者都会住在自己的子孙家裡。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他投生於天道,他将会住在天界。如果他投生於人道,他将会住在来生母亲的子宫裡或家裡。如果他投生於地狱道或畜生道也是同样的道理。至於鬼道眾生,他们依照各人自己的业而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因此,如果他投生於鬼道,他将依照自己的业而在某一个地方受苦,很少会继续住在以前的家裡。
在佛陀时代,有一个非常执著自己身体的女人,她死后投生為住在自己尸体裡的鬼。有一位比丘看见坟场裡的这具尸体,就拿走尸体身上的布,来当作粪扫衣。由於这个鬼的执著,她使自己的尸体站起来,跟著比丘走到寺院。比丘回到寺院,进入自己的房间,并且将门关上。由於无法再跟进去,那尸体就倒在门口。这种投生為住在前世的所有物的鬼,实在是非常罕见的例子。
问4-4:有一位老比丘尼自称是禪修者,常对信徒说她在禪修中常看到鬼来找她。请问禪师,禪修者要修到什麼境界,才会常看到鬼来找他(或她)超度?禪修者是否要得到天眼通才会看到鬼道眾生?
答4-4:鬼道是很低下的一类眾生,我们很难帮助他们。正如在前面某一次问答中所提到的,只有某一种鬼能够分享到以前的亲人迴向给他们的功德。除了这种鬼之外,其餘的我们一点也帮不上忙,即使佛陀也帮不了他们。
当禪修者修行慈心观或悲、喜、捨心观时,他能够大略地看见鬼道眾生。他必须看到鬼道眾生,否则怎麼能对他们散播慈爱、悲悯、随喜或捨心呢?至於具备天眼通的人,他能够详尽地看到鬼道眾生。
问4-5:如果临死时,心正好落在「有分心」,并未生起任何善恶念,此时,是否可能因為有分心而投生於那一道?又,可能影响投生该道的其他因素有那些?
答4-5:每个眾生每一生当中最后的一个心是死亡心,死亡心就是一种有分心。而造成下一世投生的业是临死速行心的业,临死速行心发生在一生当中最后一个心路过程裡。
除了佛陀、辟支佛及阿罗汉之外,对於其他人而言,在临死的那一刻不可能没有任何善业或恶业成熟。
问4-6:梦属於那一种心识?為什麼会在正要躺下,将睡未睡的短暂时间出现似梦的景像?在梦境一结束却立即清醒?是否因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梦境?或可能是过去世的事实?或是未来将成為事实的事情?為什麼呢?有可能在梦中修行止禪、观禪或入定吗?
答4-6:梦是由许多意门心路过程所构成的。我们无法在梦中修行止禪、观禪或入定,因為梦是由微弱的意门心路过程所构成的。梦境一结束立即清醒是因為他又回復了正念。
梦有四种原因:
第一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第二种是:身体的四大不平衡所造成。
第三种是:天神托梦。第四种是:未来的预兆。前两种梦是虚假的;第三种梦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第四种梦是真实的。
问4-7:夜半醒来,却以為是白天,因為看到的是明亮如白天的景象,為什麼会如此?
答4-7:如果禪修者在睡觉之前修禪,并且有光明出现,在他醒来时就可能还有光明存在。但是,如果你所说的那个人不是禪修者,那麼就很难解释為什麼他会见到光明。
问4-8:南传比丘如何培育还需要在轮迴中生死流转的福报?中国有一句话说:「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是否有出家人会因為福报用尽或不足,而来生沦為乞丐?又凡夫比丘如何肯定自己来生仍然能在人间,而且出家修行呢?
答4-8:根据佛陀的教导,比丘有两项责任:
研究经典;修行止观,直到证悟阿罗汉果。
无论比丘选择履行其中的那一项责任,持戒清净都是绝对必要的。他必须遵守别解脱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这意味著他必须有德行。当他从施主那裡接受供养之后,他可以将所得来的物品供养给同参比丘、僧团或佛陀。如此,以他这样一位有德行的比丘,将如法得来的物品,布施给有德行的接受者,他的布施是崇高而且能產生大果报的,就像因陀卡布施给阿那律阿罗汉的那一汤匙饭一样。他也能以所接受到的花来供养佛陀。当他在奉行寺院裡的义务,如:扫地、清洁僧团的建筑物等的时候,他正是在积聚上等的福报。当他礼敬上座比丘时,也是在积聚福报。如此,南传比丘经常有机会积聚上等的福报,以作為他在生死轮迴中的资粮。事实上,他比任何在家人具有更殊胜的机会积聚福报。
如果他选择履行第二项责任,则他必须专注於修行止禪与观禪。如果他能够彻底地修行缘起法(十二因缘),更好的是如果他能够修行达到行捨智,那麼,下一世他将不会投生於恶道。这表示来生他有很好的机会可以成為比丘。
如果他修行止禪达到禪那,而且能够将禪那维持到临死的那一刻,他将投生於梵天界。如此,即使他没有证得任何道果,仍然能依靠他的布施、持戒、禪那、观智等善业,而在未来世投生於人界、天界或梵天界。这是依照业果法则而发生的现象。然而,如果他尚未修行缘起法,临死的时刻万一有恶业成熟的话,他就仍然会投生於恶道。
问4-9:一个未经过老师指导的修行者能否自己依据经典修行,或不依经典而独自修行证到行捨智?修行者如何知道自己已证得行捨智?
答4-9:如果这个修行者是菩萨或辟支菩萨,那麼他可以无师自通,尤其是在他即将证悟正等正觉或辟支菩提的最后那一生。至於其他的人,如果他们精通佛陀的教法,他们也能依据经典的指导,而修行达到行捨智。精通巴利圣典的人,当他们有系统地修行提昇上去时,就能知道自己达到行捨智。
问4-10:已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是否有能力知道别人也是已证得阿罗汉果的人?
答4-10:如果他具有他心通,也就是能够知道别人心念的神通,那麼他可以知道别人是不是阿罗汉。如果他不具有他心通,则无法知道。
问4-11:在某次静坐的经验中,可察觉内心的念头极迅速地生灭流转,但是无法看清楚念头的内容与善恶,这是属於什麼心法?
答4-11:既然连你自己都无法知道它们是善或恶,我又怎麼能知道呢?
这样的智慧还是很肤浅的。至少你必须修行到名业处,能够分辨究竟的名法,那时你才能详细地了解心与心所。
问4-12:在南传经论中是否有记载菩萨道有难行道与易行道的分别?若有,其分别何在?
答4-12:南传经论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然而,南传经论中讲到有三种菩萨:慧者菩萨、信者菩萨与精进者菩萨。慧者菩萨以四阿僧祇劫与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波罗蜜;信者菩萨以八阿僧祇劫与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波罗蜜;精进者菩萨以十六阿僧祇劫与十万大劫的时间来圆满波罗蜜。
问4-13:在南传经论中是否有记载如何发愿修行才能生到兜率天,於弥勒菩萨处闻法修行?而在龙华三会时於弥勒佛前得到授记?
答4-13:南传经论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如果你想从未来的弥勒佛那裡得到授记,你必须在遇到他的时候,具备出生為人、生為男人等符合授记资格的八项条件。
问4-14:有人说:「人死亡的时候有如生龟脱壳。」那麼死后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器官捐赠是否也是菩萨道的行為?如果捨心不够,如此做是否会影响往生善趣?生前应该如何作心理建设呢?
答4-14:死亡之后捐赠器官就像将吃剩的食物布施给人一般,这不是上等的布施,只是一种微弱的善业。菩萨通常是在活著的时候将器官布施给他人。
根据佛陀的教法,死亡之后立刻就投生,在今生的最后一个心(死亡心)与来生的第一个心(结生心)之间没有其他心识存在。今生的死亡心灭去之后,来生的结生心立刻生起。在这裡,我想建议你透过修行缘起法来亲身体验。在这期禪修当中,就有一些禪修者修行到缘起法。如果你付出足够的精进,终有一天你也能亲身见到生死之间的真实情况。
问4-15:在禪修者临命终时,如果没有意外,旁人应该如何协助他,以便保持正念?
答4-15:旁人可以為他诵经,或為他说法。如果临终的人能够听见并且了解所诵的经或所说的法,那将对他有帮助。然而,如果他昏迷不醒,或无法听见,那麼也就对他没有帮助。
事实上,依靠自己是比较好的办法。如果他能修行观禪直到证悟道果,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能够在临终时修行观禪是次好的。如果不能,能够达到禪那并且维持到死亡时刻也是好的。至於其他种善业则是很不保险的:儘管布施、持戒等善业能导致投生於善道,然而,由於临死时的不如理作意,恶业也可能会超越善业,而造成投生於恶道。
问4-16:如果想从四大分别观改修安般念观呼吸会有困难吗?
答4-16:有些禪修者会遇到困难:在鼻子和脸部的四大特相变得非常明显,使得他们无法专注於呼吸。但是有些禪修者没有这样的问题,他们能够一心专注於呼吸。
至於已经修成四大分别观,并且修行了色业处的人,要修安般念是很容易的。修行了观禪的人也是如此。
问4-17:在回答问题裡,讲周利槃陀伽的故事中提到:「心本来是清净的,但是由於和贪、瞋、痴接触的缘故,心变得骯脏了。」如果说有一个「本来的心」存在,是否会落入常见?或是我误解了禪师的意思?请禪师加以解释,心為何是本来清净的?
答4-17:「心本来是清净的」这句话中的「心」特别是指有分心而言。正如註解《法聚论》的《殊胜义註 》一书中所解释的,有分心是清净的,它是一种果报心,不与贪、瞋、痴等不善心所相应。一切的果报心、善心及唯作心也都是清净的,因為它们也是不与贪、瞋、痴等不善心所相应。
根据《阿毗达摩》的再註疏《根本復註》,所有的心都是清净的,只有心所才有清净与不清净的分别。不善心所是不清净的,其餘的心所都是清净的。
然而,在南传教法裡并没有所谓的「本来的心」。南传经典裡只提到:有分心称為主人,六门心路过程称為客人。
问4-18:如果已经修行安般念证得第四禪,可否不修慈心观,而直接修悲心观证得初禪?同理,可否不修慈心观、悲心观,而直接修喜心观,或不修慈、悲、喜心观,而直接修捨心观证得初禪?如果不可以,原因何在?
答4-18:禪修者可以直接修行慈心观、悲心观或喜心观而证得初禪。然而,修行捨心观只能產生第四禪;若禪修者要达到捨心观第四禪,他必须先修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达到第三禪。次第地修行上述三种法门达到第三禪之后,以它们為基础,才能修行捨心观达到第四禪。
问4-19:已修行安般念证得第四禪之后,為何还要修白遍、褐遍、黄遍、红遍达到第四禪?修这四遍有何不同的利益?有助於修行观禪吗?
答4-19:禪修者不一定需要修行遍处禪;但是修行遍处禪是很有帮助的,理由是:如此修行之后,禪修者的定力将变得更强,更容易修行色业处、名业处及缘起。再者,他将能更清楚地照见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及它们的因。如果他能够证得所有八定,那又更好了。
再者,如果他能以白遍、褐遍、黄遍、红遍為基础而证得八定,他也就能够以任何白色、褐色、黄色、红色的物体為对象来修行遍禪,如:石头、花、云、布等。於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专注於它们的顏色,他就能达到禪那。如此修行的时候,他的心路过程裡将生起眾多殊胜的善业,因此,修行各种遍处对体证佛法很有帮助。
问4-20:修安般念最初证得第四禪时和修白遍最初证得第四禪时的定力相等吗?又如果十个人分别修十种不同的遍处,最初证得第四禪时的定力相等吗?
答4-20:他们的定力并不相等。例如:在十遍当中,白遍是最寧静的。再者,佛陀的第四禪比其他人的第四禪更强,因為佛陀的第四禪能显现双神变,而其他人的第四禪不能。大目犍连尊者的第四禪比其他弟子的第四禪更强,因為大目犍连尊者的第四禪能降伏瞋怒的难陀跋难陀龙王,而其他弟子的第四禪不能。
回复
举报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