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整理1
1
2
/ 2 页
返回列表
楼主:
海的风情
帕奥禅师佛学问答整理1
[复制链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9 15: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答五
问5-1:佛陀及上首弟子般涅槃时,是否从初禪顺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再逆转到初禪,又顺修到第四禪而般涅槃?既然佛陀及阿罗汉般涅槃后即不受后有,為何还要顺逆修八定之后,才在第四禪般涅槃?
答5-1:我不确定大目犍连尊者般涅槃的方式,但是佛陀与舍利弗尊者确实是以如此的方式般涅槃。这是因為他们的本性,所以他们如此做。而他们的第四禪是唯作性(纯粹作用性)的禪那,不能產生任何未来的生命。
问5-2:由於生理因素而不适合修安般念的人,如果想修白遍,应如何修?其详细步骤如何?
答5-2:他可以使用任何白色的物体作為对象,专注於那白色来修行白遍。例如:他可以用白布包裹在钵盖上,做成一个白色的圆形。然后坐在适当的地方,张著眼睛专注那白色。几分鐘之后,闭上眼睛看是否心中会现起一模一样的白色圆形。如果闭上眼睛时也能看见白色的圆形,他就能一心专注於那白色圆形,直到证得禪那。
另一种方式是先修成安般念或四大分别观,然后修行三十二身分。一旦能够清楚地照见骨骼或头盖骨时,就能专注於骨骼或头盖骨的白色来修行白遍。
问5-3:限定虚空遍禪和空无边处定有何不同?為何前者是色界定?又修限定虚空遍禪有何特殊利益?
答5-3:修行限定虚空遍时,禪修者直接觉知空间;修行空无边处定时,他专注於去除遍处禪相之后留下来的空间。除了限定虚空遍以外,其餘九种遍都可用来修行空无边处定。在巴利文中,限定虚空遍的所缘对象称為「虚空」;而空无边处定的所缘对象称為「除遍空」。
问5-4:今世為人,如果没有证得色、无色界定,来世可能生到色、无色界天吗?
答5-4:不可能。
问5-5:色界初禪天的眾生一直处在初禪的状态吗?能够进而修到第二禪乃至无色界定吗?
答5-5:色界初禪天的眾生并不是一直处在初禪的状态,他们有眼门、耳门及意门心路过程生起,而且在这些心路过程之间,有分心也会生起。
他们能够修行止禪,进而达到第二禪等,乃至无色界定。他们也能修行观禪,乃至证悟阿罗汉道果。
至於无色界的眾生,他们能修行达到与自己这一层天相等深度的禪那,或更高的禪那,但是不能入更低的禪那。例如:识无边处天的眾生能够修行达到上三种无色界定,但是不能入空无边处定及四种色界定。
问5-6:一位凡夫比丘患有长期而极度痛苦的疾病,而且医药无效的情况之下,应如何如理作意,以度过或忍受痛苦?有没有什麼方法可修行?例如:是否可藉著此病痛而修证道果?
答5-6:我们必须记住:即使连佛陀也免不了生病。在佛陀般涅槃之前的十个月裡,他遭受严重的背痛,一直到他般涅槃為止。那麼我们又怎麼可能免除病痛呢?当我们染患长期、痛苦而且无法治癒的疾病时,对疾病生气或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忍受病痛,与病痛共处,并且充分利用我们的有生之年,精进修行佛法。事实上,在这世间裡,没有医生能彻底治癒疾病;医生只能暂时治疗疾病而已,因為佛陀说:「五蕴就是病」,所以,只要还有五蕴,我们就还会生病。如果真正想要完全根除病痛,你应当努力修行,证悟涅槃。涅槃没有名色,当然也就没有病痛。
生病的比丘能够以病痛所產生的苦受為对象来修行观禪,这称為受念处。然而,如果想证悟道、果及涅槃,只观照感受是不够的,还必须观照其餘的四种蕴,也就是:色蕴、想蕴、行蕴及识蕴。他也必须观照五蕴的因,然后观照五蕴及它们的因是无常、苦、无我。如此修行,当他的观智成熟时,就能够证悟道、果及涅槃。
问5-7:缅甸南传佛教如何面对一个还俗的比丘,再度进入僧团?僧团如何处理才如法如律?
答5-7:根据南传佛教的戒律,并不禁止还俗的人再出家受戒為比丘。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名叫吉达的比丘,六次出家,六次还俗。第七次他再度出家受戒為比丘,但是这一次他不还俗了,因為他证得阿罗汉果。
在缅甸和泰国有许多短期出家的比丘,他们通常只出家几天或几个月而已,这是这两国的佛教传统。然而,在佛陀的时代,并没有所谓出家作「短期比丘」的这种事情,我们不应当鼓励出家作短期比丘
这种作法;但是对於这样的传统,我也无法去改变它。
问5-8:在大龙长老的故事裡,以神通变化出来的忿怒大象会伤害人吗?长老可以用神通变现出此大象,是否应该也能以神通令此大象消失?当时,為什麼没想到可以如此做?已生起恐惧心的时候,神通力是否不能同时存在?
答5-8:以神通力变化出来的大象不会伤害人。当时大龙长老能以神通力使大象消失,但是他没有这麼做,
因為他忘了。恐惧心与神通心发生在不同的心路过程裡,二者不会同时存在。
问5-9:行菩萨道需要修忍辱波罗蜜,那麼修解脱道的行者是否也需要修忍辱波罗蜜?
答5-9:是的,修解脱道的行者需要修忍辱波罗蜜,而且也需要修其他的九种波罗蜜。他必须修行十波罗蜜达到相当的程度,直到这些波罗蜜强得足以令他证悟阿罗汉果。然而,他的波罗蜜不能和菩萨的波罗蜜相比,菩萨的波罗蜜远远超过阿罗汉的波罗蜜。
问5-10:禪修营期间,大家专心学习「解脱道」,何以禪师开示「菩萨道」?请问是否有特殊用意?
答5-10:因為有北传的法师建议我讲菩萨道,而且我也有心讲解南传教法中所教导的菩萨道,以便对各位想修行菩萨道的人有所帮助。
我们不能说禪修只是在修行解脱道,因為菩萨不但必须禪修,而且他的止禪与观禪都必须修行到非常高的境界。你应当还记得十波罗蜜当中的一项是出离波罗蜜,出离波罗蜜的颠峰就是证得禪那。慈波罗蜜及捨波罗蜜也是在以无边宇宙中一切眾生為对象,而证得慈心禪及捨心禪时达到颠峰。你也应记得十波罗蜜之一是智慧波罗蜜,而行捨智就是菩萨所必须达到的最高智慧与平等捨。如果不禪修的话,菩萨如何能达到行捨智呢?
再者,当一个人精进地禪修之时,他正是在修行精进波罗蜜。他必须在持戒清净的基础上,付出强大的耐心与决心来禪修。因此,禪修之时他正是在积聚许多种波罗蜜。从《本生经》的故事裡我们可以了解,在我们的菩萨出生為人的许多生当中,他都精进地禪修,尤其是修行慈、悲、喜、捨四梵住、十遍禪、八定及五神通。因此,很清楚地可以知道,不仅想要证悟阿罗汉果的人需要禪修,菩萨也必须禪修。
问5-11:菩萨乘思想起源自何处?為何有此思想的开展?
答5-11:在佛陀成道后的第二年,他回到祖国迦毘罗卫城。当佛陀抵达迦毘罗卫城时,
释迦皇族们以盛大的典礼来欢迎佛陀及比丘眾,并且带他们到事先安排好的尼拘陀园。到达尼拘陀园之后,佛陀坐在特别為他準备的座位上,在两万名阿罗汉的围绕之中,佛陀保持沉默。因出身高贵而自傲的释迦皇亲贵族们心裡想:「这位悉达多太子年纪比我们小,他只是我们的子姪甥辈而已。」在骄傲自大的心理作祟之下,他们怂恿后生晚辈们说:「你们去向佛陀顶礼致敬,而我们则退居在后面。」
佛陀了解因出身高贵而自大的释迦皇族的心理,所以他显现双神变来降伏他们的傲慢心。从佛陀身上水火交替涌现的双神变產生显赫光明的殊胜奇观,释迦皇族们被这景象所摄受,怀著敬仰的心情,他们发出讚叹的言词。
那时,正住在王舍城灵鷲山的舍利弗尊者,以他的天眼通看见发生在迦毘罗卫城的整个经过,他心裡想:「现在我应当去拜见佛陀,并请求佛陀讲述他过去生中行菩萨道及圆满波罗蜜的故事。」於是,他立刻召集恒常伴随著他的五百位阿罗汉,并且向他们宣布说:「走吧
,我们去覲见世尊,并请求他讲述过去诸佛的故事。」如此表白之后,他们以快过风雷的神足通,一瞬间就来到佛陀的面前。礼敬佛陀之后,就提出该项请求。
应舍利弗尊者的请求,佛陀讲述了《佛种姓经》,这部经涵盖了从燃灯佛时代到维山达拉王时代,这段漫长时间裡菩萨修行的故事。因此,菩萨乘的思想源自佛陀。
从佛陀的话当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之所以要讲述此经的理由,佛陀说:「諦听《佛种姓经》,此经能给予你们欢喜和愉悦,去除忧伤的尖刺,并带来三种乐,即人界乐、天界乐及涅槃乐。聆听之后,应当依此经所示之道而奉行,如此能驱除骄慢、捨弃忧伤、解脱轮迴、灭一切苦。」
问5-12:请问禪师,生為女眾,出家修行,若今生无法修得成就解脱,那麼如何才能「转女成男」,来生再继续修行呢?请慈悲开示。
答5-12:正如佛陀所说的,一个人的愿望可以透过他清净的戒行而得以实现。同样地,女眾也可以透过清净的戒行而转生為男性。如果能够证得禪那,而且维持到临死的那一刻,则能投生為没有性根色而只现為男相的梵天人。
如果她修行止禪与观禪,成功地证得初果须陀洹,就能像葛碧卡公主那样。
她证得初果之后,发愿投生為男性,结果就真的能如愿以偿。
问5-13:请问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观,佛陀是「万能,全能」的吗?或者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
答5-13:佛陀不是万能的,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在《法句经 》第276偈中,佛陀开示说:
‘「你们自己应当努力,诸佛只是导师而已,专注修行者能脱离魔王的枷锁,达到解脱。」
佛陀是人类与天神的最佳导师,但他不是万能的救世者。他指示我们通向涅槃之路,但他不能代替我们走。他明白业果如何產生作用,但他不能违反业果。如果他是万能的,他能变出一块自己推不动的石头吗?请思考这一点。而且,如果佛陀是万能的,那麼他就不够慈悲,因為他并没有以神通力将一切眾生都变成佛。
问5-14:想修行菩萨道的人,要如何做才能只证到行捨智,不证道智?
答5-14:如果他是一位已经得到授记的菩萨,除了在他即将成佛的最后那一世之外,无论他如何精进修行,都不可能证得任何道果。至於尚未得到授记的人,如果他具有想要成佛的强烈意愿,那麼他的观智提昇到行捨智时就会自动停在那裡(不再向上取证)。
问5-15:南传教典中,世尊除了為弥勒菩萨授记成佛之外,是否也為其他菩萨授记成佛?
答5-15:在斯里兰卡写成的《未来种姓》中,提到有十个人从佛陀那裡得到授记。但是此书
是后人的著作,不属於巴利圣典。
问5-16:如何有次第地学习巴利藏经?其特色為何?
答5-16:如果想要彻底地研究南传三藏或巴利圣典,最好是先学习巴利文之后,直接研究巴利文三藏,因為还有许多巴利圣典并没有翻译成其他语言。再者,从巴利原典翻译过来的著作中,意义上经常有一些改变。
在不同的国家,巴利文法的用法上有些许的差异;然而,你可以选择用任何一种文字保留下来的巴利文,例如:斯里兰卡的辛哈尔文巴利或缅甸文巴利。除此之外,你应当在博学的导师指导之下研究这些圣典。在研究巴利三藏之时,你也应同时研究註释和再註释,因為若不研究註释和再註释,你就无法透彻地了解巴利三藏。
三藏包括律藏、经藏和论藏。在这三藏之中,每一位比丘、比丘尼都必须彻底地研究律藏。经藏包括许多部经,教导我们如何修行到证悟阿罗汉果的方法。至於修行到色业处、名业处及十二因缘的人,他们必须具备一些《阿毗达摩论》的基本知识,否则无法彻底地修行这些业处。
问5-17: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各断那些烦恼?能否请禪师开示,或在那些经论有说明,可以有所依据?
答5-17:须陀洹道断除身见、疑及戒禁取见。在某些经及《阿毗达摩论》中提到,嫉妒和慳吝也是在须陀洹道时被断除。斯陀含道将感官欲望及瞋恨减轻。阿那含道断除感官欲望及瞋恨。阿罗汉道断除剩餘的五种高层次的结(五上分结),即:色界欲、无色界欲、骄慢、掉举和无明。
问5-18:请问禪师,瞎眼、耳聋的人是否没有眼净色、耳净色?
答5-18:是的,如果他是完全地瞎眼或耳聋的话。
问5-19:如果一个人右手不全,只靠左手做事,但是他很有智慧,而且有因缘接受具足戒。当他的戒腊足够时,能否传授他人具足戒?
答5-19:根据南传戒律,他可以传授他人具足戒。只有当初在他本身接受具足戒时,参与授戒仪式的比丘犯突吉罗罪,而这位右手不全的比丘本身并不犯任何罪。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7 16: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帕奥禅师即席问答2
即席问答篇
问1:请问禅师,一般而言禅那可分成几种?
答1:禅那有两种: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世间禅乃是我们已经解释过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与第四禅及四无色界禅。
至于出世间禅,当你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时,你觉照名与色、因与果的无常,或苦,或无我,同时也加强辨识禅那法的三相。当你觉照初禅法的无常,或苦,或无我本质时,如果在那时证悟涅盘,则那个道智与果智称为初禅道智与初禅果智。为什么称它们为初禅呢?因为那个道智与果智中具有五禅支。这是出世间禅。
如果你在觉照第二禅禅那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之时证悟涅盘,则那个道智与果智称为出世间的第二禅道智与第二禅果智,因为它们具有三种禅支:喜、乐与一境性,没有寻与伺。
在觉照第三禅禅那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时,你也能证悟涅盘。那时你的道智与果智称为出世间的第三禅道智与果智,因为它们具有乐与一境性两种禅支。
在觉照第四禅或无色界禅禅那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时,你也能证悟涅盘。那时你的道智与果智称为出世间的第四禅道智与果智,因为它们具有舍与一境性两种禅支。
这些是止观行者的情况。
至于未曾达到禅那的纯观行者,他们无法觉照禅那法为无常、苦、无我,只能觉照色法及欲界名法的无常、苦、无我。实际作为观禅对象的色法是十八种真实色。欲界的名法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门心路过程。
纯观行者可以透过觉照这些名法或色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而证悟涅盘。那时他们的道智与果智也称为出世间的初禅道智与果智。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具有五禅支:寻、伺、喜、乐、一境性。
问2:禅修者应当如何做才能去除散乱(妄想)与昏沉(瞌睡)呢?
答2:要去除散乱,我们必须只专注于业处的对象,例如安般念对象(气息),而不应注意其它对象,不应谈话,不应想念其它事情。在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当中,你都必须经常练习只注意安般念对象。这是很好的方法。
要去除昏沉睡眠,有七种方法。你记得大目犍连尊者吗?他是佛陀的第二上首弟子。他在阳历一月或二月的月圆日证悟初果须陀洹,并且当天在佛陀的座下出家。但是他并未与佛陀住在一起,而是前往一处森林里精进修行。
他彻夜不眠地精进修行七天。到了第七天,他感觉非常疲倦,乃至于禅坐时有昏沉瞌睡的情况发生。当时佛陀放射光明,并来到大目犍连尊者的地方,为他讲说《居眠经》。
在《居眠经》中,佛陀教导七种去除昏沉睡眠的方法:当你专注于某一种业处(如:安般念)时,若昏沉睡眠的现象发生,你应暂时停止专注那种业处,而改专注其它种业处,如:佛随念、慈心观等。若如此做了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思惟曾经牢记的教法。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完整地背诵曾经牢记的教法。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用力拉扯耳朵,并按摩四肢。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去洗脸、朝不同的方向远眺、以及仰望星空。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作光明想。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来回行走以便去除昏沉。
当佛陀教导光明想时,由于过去生的波罗蜜,大目犍连尊者证得了神通。对于有充分波罗蜜的人,当他们证悟道智与果智时,神通也会自然产生,不需要尝试去获得神通。佛陀教导他进入光明定,然后运用神通力,尤其是天眼通。当他那样尝试时,极明亮的光生起了。接着佛陀指示他下定决心使明亮的光持续整天整夜,那时就能去除昏沉。这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如果你尝试这七种方法之后仍然无法去除昏沉,佛陀指示另一种方法:你应当小睡片刻。休息几分钟后再起来继续修行。
问3:禅修者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呢?
答3:这只能靠你自己抉择,我们无法确定地说那种法门最适合你。注释中提到可以依照个人的性格(性行)来决定修行法门;但是这仍然相当困难,因为大部份人具有很多种性格:许多贪爱、许多瞋恨、许多妄想……,很难决定他们究竟属于那一种性格。最好是你亲自研究各种业处,自己选择修行法门。
我观察过许多禅修者,通常他们曾经在过去生修行四界分别观或安般念。如果禅修者曾彻底地修行安般念达到禅那的阶段,那么安般念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过去生他们只修行安般念到某种程度,尚未达到禅那,或未曾见到禅相,那么他们的波罗蜜还不成熟,今生再修行安般念时必须非常努力地修行。
如果禅修者曾在过去生中修行四界分别观,达到色业处的阶段,那么今生他们很容易就能学习与修行四界分别观。但是,如果他们只是曾经修行,尚未达到色业处的阶段,那么今生修行时同样很辛苦,必须非常努力。
对于初学者而言,我也教导其它业处,如:遍禅,但是他们很难达到强而有力的禅定。然而,如果修成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观之后才转修其它止禅法门,通常他们能轻易地成就所有止禅业处。
问4:有人说:事实上五蕴不是苦,对五蕴的贪爱才是真正的苦。可否请禅师简要地解释这点?
答4:它们都是苦谛。在《转法轮经》中佛陀说:──「简言之,五取蕴是苦。」。为什么呢?因为五取蕴一直遭受生灭的压迫。如此,我们能说它们是乐吗?贪爱是名蕴,当然也一直遭受生灭的压迫,所以也是苦。
问5:当我们散播慈爱给某个人时,对方能否得到任何利益?
答5:我们只能说:也许他的心能够改变。除此之外,我们无法确定地说他能得到怎样的利益。
以下是经典中所记载慈爱改变他人之心的一个事例。攎耶末罗是阿难尊者的朋友。有一次,佛陀领着众比丘前往拘尸那罗城。拘尸那罗城的末罗族人知道此消息后,大家通过一项约定:不出来迎接佛陀的人将被罚款五百钱。当末罗族人出来迎接佛陀时,攎耶末罗也在其中。阿难尊者见到他也和大家一起迎接佛陀,感到很高兴;但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对佛、法、僧根本毫无信心,只是因为怕被罚款才勉强随大家行动。因此到达僧寺之后,阿难尊者即请求佛陀设法使攎耶末罗对佛法生起信心。佛陀经常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所以他的慈心观非常有力。阿难尊者请求之后,佛陀就散播慈爱给攎耶末罗,然后起座,进入居处。
那时,攎耶末罗承受到佛陀的慈爱,于是他的心改变了。他来到僧寺迫切地寻找佛陀,就好像小牛寻找牠的母亲一般。拜见佛陀之后,佛陀为他说法。听法后他即证得初果须陀洹。他的心完全改变了,因此能证得初果。
另一个例子是那罗几力大象。当那罗几力大象遇见佛陀时,牠处在烂醉与暴怒的状态,正要攻击佛陀。当时佛陀散播慈爱给牠,令到牠的心立即改变了,而且还礼敬佛陀。
在这两个例子之中,一个证得初果,另一个礼敬佛陀,我们可以说这是他们所得到的利益。
然而,如果作为接受慈爱之人的心不改变,我们就无法说他能得到任何利益,就像提婆达多的例子。虽然佛陀也散播慈爱给提婆达多,但提婆达多还是尝试杀害佛陀,破坏和合僧团,造下了许多恶业。
当提婆达多将要堕入地狱时,佛陀同样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可是佛陀无法使他免除堕入地狱的厄运。从佛陀时代乃至现今,有许多人死后因为自己的恶业而堕落四恶道受苦,但是我们却无法借着散播慈爱来拯救他们,那么我们如何能说这对他们有利益呢?
所以,慈心观的利益特别只限于禅修者自身而已。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7 16: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6:禅修者能否以感恩心来达到禅那?
答6:单是感恩并不能达到禅那;感恩心只是知道别人的恩惠而已。但在知道别人恩惠的同时,如果能有系统地修行慈心观,散播慈爱给对方,那么他能够达到禅那。
问7: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
答7:造成投生的业是在临终时成熟的业。更准确地说,它必须在一生当中最后的速行心剎那,即临死速行的时刻成熟。它决定人死后投生到善道或恶道。如果临死速行心是善的,则他将投生于善道;如果它是不善的,则他将投生于四恶道之一。也可把造成投生的业分为两种,即:欲界业及广大业。
欲界业的范围很广,包括:布施、持戒、在安止定之前的止禅修行、观智及所有恶业。
广大业指色界禅业与无色界禅业,总共为八种定之业。
在这些业当中,广大业是强而有力的,能防止不善的临死速行心生起。如果一直到死亡之时禅那都还能维持稳定不退,则此禅那能使人投生于梵天界。但是如果死亡之前禅那下跌,那么它无法造成梵天界的投生,例如提婆达多的禅那。
另一种强而有力的业是观智。它能够在临死时防止不善速行心生起,能令到禅修者投生于善道。所以若想投生善道,你应努力于达到禅那,乃至具备观智。
比这两者更好的是道智与果智,因为它们确保已证得道果的圣人永远不堕入恶道,且能依照自己的意愿与业而投生善道。这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人寿保险。
其它善业则比较不可靠。
问8:为什么唯有达到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第三禅之后,禅修者才能达到舍心观的第四禅?
答8:由于舍心观没有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只有第四禅,所以它必须获得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的支持,然后才能达到其第四禅。其它业处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不能支持舍心观第四禅。为什么呢?因为对象不同的缘故。例如安般禅那以安般似相为对象,地遍禅那以地遍似相为对象,但是舍心观采取众生为对象。而慈、悲、喜这三梵住也同样采取众生为对象,所以只有它们能够支持舍心观的第四禅。
问9:为什么修行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只能达到第三禅,不能达到第四禅?
答9:每一种第四禅都是中性的,都与舍受相应。舍心观的态度是中性的,因为它省思每个人的业属于他自己,依照自己所造的业而承受快乐或痛苦。所以修行舍心观能够达到第四禅。
然而,慈心观接近情感的作用,怀着愿其它众生得到安乐等愿望。悲心观的态度是愿其它众生免除痛苦。喜心观接近欢喜,对别人的成功抱着强烈的欢喜心。这三者的态度都不是中性平等的舍。
慈心禅、悲心禅及喜心禅的受是悦受或称为乐受,不可能是舍受。因此修行它们不能证得第四禅,只能达到第三禅。
问10:何谓有分?
答10:西方的学者将有分翻译为下意识心,事实上它不是下意识心。根据《阿毗达摩》,我们称它有分「识」,因此它仍然是意识,并非下意识。许多禅修者落入有分时说他们一无所知,因为有分识不认知现在的对象,而认知前世临死时的对象。那对象可能是业、或业相、或趣相。通常唯有修行到缘起时,禅修者才能了解这种情况。
根据《阿毗达摩》,简单地说有两种心:一种是心路过程心,另一种是离心路过程心。
总共有六门心路过程。当你看见颜色、听到声音、嗅到气味、尝到滋味、触到物体及思考或修行时,就会各别产生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及意门心路过程的作用。
离心路过程心则有三种,即:结生心、有分心(即有分识)与死亡心。
一期生命当中最初的一个有分心称为结生心,最后一个有分心称为死亡心。有分心又翻译为「生命相续流」。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生命的主要成份。在结生心与死亡心之间,当无任何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都会生起,以便心流不会中断,而保存了生命。
如果想更清楚地了解,你应当从实际修行中去体验它们。
问11:要证悟涅盘必须修行观禅。但是为何有些人在修行止禅时,会误解止禅中的境界是涅盘呢?
答11:因为他们缺乏常识,不彻底地了解什么是观禅,而认为观禅只是察觉每一种身心现象。他们不了解究竟名法、究竟色法。通常他们缺乏《阿毗达摩》方面的知识,还未真正了解七清净与十六观智。这是问题的所在。
问12:在尚未修行其它业处达到第四禅之前,禅修者能否直接修行佛随念?
答12:可以,但不易达到近行定。举例而言,请在内心专注地忆念以下这段称述佛陀功德的巴利文:‘──「世尊的确是阿罗汉、正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了知世间者、堪受教之人的无上调御者、天人师、佛陀、世尊。」你能专注你的心吗?通常心会四处游散。因为我们不曾见过佛陀,只能凭借想象来思惟佛陀的功德。
现在我们都有呼吸,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呼吸,然而是否每个人都能完全地专注于呼吸呢?这是当下存在的对象,不是想象的对象。就某些初学者而言,对当下存在的对象尚且无法完全地专注,更何况要专注于单凭想象的对象(佛陀的功德)。
我们未曾见过佛陀,只是从书本或师长那里得知佛陀具足无比清净的戒、定、慧。那么,请以佛陀的清净戒、定、慧为对象来专注忆念。你能否专注于佛陀的清净戒、定、慧呢?事实上这是很难的。若没有其它禅定的帮助,要忆念佛陀的功德实在不容易,因为我们只能依靠想象而已。
不过,你仍然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尝试,只是要达到近行定不容易而已。所以,通常我们教导禅修者以其它禅那业处为基础来修行佛随念。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7 16: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13:为什么修行佛随念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达到安止定?
答13:因为佛陀的功德非常深奥,它们不是世俗谛,而是究竟法。透视究竟法的定无法强而有力,因此修行佛随念不能达到禅那,只能达到近行定而已。
你可以实际地修行佛随念,尝试看能否达到禅那。你自己能够明白。
问14: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丘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
答14:那些比丘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的缘故。佛陀见到那些比丘将在十五天内死亡,死后将堕入地狱。所以佛陀教导他们不净观的修行方法,使他们不再畏惧死亡。他们修行不净观,观察身体的不净可厌,因此不再执着于自己的身体。虽然他们自杀,但是因为已经修成不净观,能在不执着身体的情况下死亡,所以死后投生于天界。正因为这个理由,佛陀特别教导他们不净观。
现在如果禅修者修行不净观,并不会造成自杀的结果。佛陀教导:──「要止息贪欲,应当修行不净观。」不净观能暂时止息贪欲。例如婆耆舍大长老,由于入村托钵时看见许多可爱的对象,使得内心生起贪欲。他请教阿难尊者如何止息这些贪欲。阿难尊者教导他修行不净观,忆念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为不净可厌,他如法修行之后止息了贪欲。根据《耆利摩难经》,这种忆念身体三十二部份为不净的修行法称为有生命体的不净观(有识不净观)。
因此,佛陀教导修行不净观乃是为了止息贪欲。它只是暂时的修行法门而已,不需要修行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年、两年等那么长的时间。所以,修行不净观不会导致自杀。
问15:四界分别观属于止禅或属于观禅?
答15:四界分别观是止禅的修法,也是观禅的修法。如果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禅修者将见到净色(透明的物质)。在破除密集之前,净色看起来像冰块。至此阶段是止禅。
接着,当禅修者注意净色中的空间时,他们将见到净色粉碎成色聚(微粒)。如果能分析那些色聚里的四界,此阶段也是止禅,但也是观禅的开始,是禅观的「幼儿园」阶段。所以四界分别观是止禅,也是观禅。
问16:已达到第四禅的禅修者修行四界分别观,与未达到禅那的禅修者修行四界分别观,两者所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
答16:结果相同。但是对于有充分定力的禅修者,如:达到安般念第四禅的禅修者,当他们分析色聚、辨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时,很容易就能得到清晰的了解。为什么呢?因为专注的心能如实地透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以及它们的因缘。然而,这是针对部份禅修者而说的,不是针对所有禅修者。
在《须师摩经》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纯观行阿罗汉,他们不修行禅那,直接有系统地从四界分别观开始修行,然后修行观禅达到阿罗汉果。根据《因缘经》的注释,这些纯观行阿罗汉修行四界分别观之后直接转修观禅,理由是想要快速地证悟涅盘。他们认为修行止禅达到禅那会延迟证悟的时间,因此他们只修行四界分别观作为培育定力的法门。由于他们具有证悟阿罗汉果的充分波罗蜜,所以,虽然未达到禅那,他们对名色法的观智仍然非常清晰。
问17:一个人证悟初果须陀洹或二果斯陀含之后,能否在未来世成为辟支佛或声闻弟子?
答17:只能成为声闻弟子而已。须陀洹或斯陀含能成就阿那含或阿罗汉,但不能成为辟支佛,因为必须以二阿僧祇与十万大劫的时间积聚波罗蜜才能成为辟支佛;而须陀洹最多只会再投生七次而已。
在《小部?犀牛经》中,佛陀讲到二十四尊辟支佛。辟支佛只在没有佛出世教化的时期才会出现。在佛陀的教化期中只能有声闻弟子,没有辟支佛。
当菩萨悉达多太子诞生时,还有一尊辟支佛存在世间,名叫摩当伽。那时天神欢喜踊跃,互相传告说:「菩萨诞生了!」辟支佛摩当伽听到这消息之后,立刻就进入般涅盘。这是因为在佛陀的教化期中不应有任何辟支佛在世。
如果禅修者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未能证悟涅盘、道、果,但具有证悟辟支佛觉智的波罗蜜,则他们将在未来成就辟支佛,而不是在这期教法中证悟。例如有名的提婆达多将在未来一万劫之后成就辟支佛,他的著名弟子阿阇世王也将在未来成为辟支佛。
问18:经中谈到不能有两尊佛同时出现于世间。关于辟支佛呢?能否有两尊辟支佛同时出现于世?
答18:可以。正等正觉[1]的佛不能同时出现,但是可以有许多辟支佛同时出现于世间。
例如:红莲王后的五百个儿子都成就辟支佛。那时我们的菩萨投生为六色牙巨象,牠以各种水果供养那五百尊辟支佛;这在许多《本生经》的故事中都提到。至于两尊佛不能同时出现乃是巴利圣典《阿毗达摩分别论》中所提到的。
问19:辟支佛是否永远为辟支佛?或者有一天他们会投生人道来成佛或成为阿罗汉?
答19:辟支佛就是辟支佛;辟支佛那期生命是他们的最后一生。辟支佛也是阿罗汉,是独立的阿罗汉[2]或小佛。他们不依靠任何老师的教导就能独自证悟四圣谛,但是无法教导别人四圣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精通世俗谛,不擅于为究竟法取名,如:触、受等等。由于他们无法教导弟子四圣谛,所以称为小佛。
问20:当禅修者辨识名法时,是否即已具有他心通?
答20:观禅的领域与神通的领域是不同的。辨识外在的名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观禅,另一种是他心通。他心通指的是:能知道别人内心意念的能力。具备这种神通能够很容易地知道别人的心。然而观智无法辨识:「这是男人,那是女人……」,只能整体而非个别地辨识外在的名色法,所以观智不能知道别人的心。
回复
举报
海的风情
海的风情
当前离线
积分
276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7 16: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21:若禅修者不辨识色界禅那名法与无色界禅那名法,是否能证悟阿罗汉果?
答21:不辨识色界与无色界禅那名法,禅修者仍然能证悟阿罗汉果。唯有达到禅那的人才能辨识禅那名法。由于纯观行者没有禅那,所以不能辨识禅那名法。但他们能辨识究竟色法及欲界的名法,如此就足以证悟阿罗汉果。
问22:如果禅修者达到近行定,但未达到安止定,那么当他辨识名法时,他辨识的是色界名法还是欲界名法?
答22:欲界名法而已,因为在禅那之前的所有止禅修行都是欲界法。
例如:修行安般念时,若禅修者有系统地勤修,他将能见到安般似相。见到似相最初阶段的定是遍作定,是欲界法。当定力愈来愈强,达到紧接在禅那之前的阶段,那个定称为近行定,也是欲界法。
安般念的欲界定与禅那定(安止定)有什么差别呢?虽然它们同样以安般似相为对象,但是它们的强度不同:在一个心路过程中,近行定只能生起七次;而安止定则能持续生起无数次。修行到名业处时你就能辨识这种差别。
问23:当禅修者辨识色界或无色界禅那法时,他处在安止定之中或之外呢?
答23:不是处在安止定,也不是处在近行定,而是观禅的剎那定。禅修者从禅那中出来之后,才能辨识禅那法。
以安般念为例,近行定及安止定都只能以安般似相为对象,无法像观智那样以禅那法为对象。因此在安止定中不能修行观禅。
问24:当禅修者辨识禅支时,这些禅支是现在的名法还是过去的名法?
答24:它们已经息灭,是过去的名法。因为在一个心识剎那中不能有两个心同时生起。举个譬喻来说:你不能这一根手指的尖端来接触它本身,但是你可以用另一根手指来接触它。这根手指好比是已过去的禅那法,另一根手指好比是观智。这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若要辨识禅支,禅修者必须同时辨识对象与意门。举安般念为例,它的对象指的是安般似相,意门指的是有分心。
当没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即生起;当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即消失。在禅那法生起之前,有分心能存在;禅那法生起时,有分心即消失。当辨识禅那法的观智生起时,禅那法即消失。观智能辨识在它之前的禅那法,因为它同时辨识对象与意门[3]。禅修者从禅那出来之后先辨识有分心。当禅那的对象(如:安般似相)出现在有分意门时,他就能很轻易地辨识到禅支。
问25:禅修者修行止禅之后,能否预先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能否延长自己的寿命?
答25:预先知道死亡时间是天眼通的领域。在天眼通当中有三支,其中一支称为未来分智,能够预知未来的事情。如果你精进修行并得到天眼通,那么你就能预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亡。然而,如果你只修行观禅,那么你只能知道大概的时间而已。
修行止禅不可能延长禅修者的寿命,因为寿命决定于个人的业。
问26:以作为老师的立场而言,当佛陀无法教导弟子达到与自己同样高超的境界,他难道不会感到失望吗?
答26:佛陀已经完全灭除忧伤,因此不会感到失望;那只是你的想象而已。佛陀完全了解一切众生的境界,他只帮助众生完成他们自己的波罗蜜而已。
佛陀教导达到寂灭的方法,因为达到灭苦的境界非常重要。正如一切粪便都是可厌的,同样地,一切生命都是可厌的,所以佛陀不称赞任何生命。
当众生达到生死轮回的尽头(亦即达到涅盘)之后,一切都是相同的,不再有彼此之间的差异,因为涅盘是一切有为法(行法)的止息。那时没有佛陀,也没有弟子。
问27:在进入灭尽定之前必须先立定四项决心。如果禅修者忘了立定第一项决心(何时将出定),那么他是否会死在灭尽定当中,或者他仍然能够出定?
答27:在进入灭尽定之前,这些圣者们会经常思惟自己的寿命,这是他们的本性。若无正念,他们什么也不能做。
假设他们的寿命将在七天内结束,那么他们会下定决心在七天之内(寿命结束之前)从灭尽定出来,不会在灭尽定当中死亡。灭尽定是所有名法与心生色法的停止;而死亡心是最后一个有分心,是执行死亡的心。灭尽定和死亡心不能同时发生。
问28:目犍连尊者过去生造了什么样的恶业,导致他必须遭受那么多世悲惨的果报?
答28:在过去某一生中,他曾经为了妻子的缘故,企图杀害自己的双亲。在那一次,他将双亲打得几乎死去,但结果双亲未死。
就在那次事件当中,有许多不善思生起。一秒钟里有几万亿个不善思产生。假设他以一小时的时间企图杀害双亲,那么就有数不尽的不善思生起。每一个不善思能产生一个恶报。于是这许多强而有力的不善思相续地产生地狱中的恶报,所以他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地狱中受苦。
受过地狱的恶报之后,剩余较弱的不善思相续地在人道中结成恶报,所以他受到许多世痛苦的果报。
问29:禅修者能否在四禅八定的某一定之中或之外与天神或梵天沟通?
答29:不能。如果想与他们沟通,你必须具备如意通(神变通)。
问30:纯观行者以生灭随观智能观察到未来多少世呢?
答30:在生灭随观智的阶段,佛陀教导两种透视缘起的方法。我想举出其中的一部份作为例子来说明: :因为无明生起,所以色生起。:因为爱生起,所以色生起。:因为业力生起,所以色生起;接着你应透视那些色的生起阶段。然后是’:因为食物生起,所以色生起。总共是五种生起智[4](
然后,佛陀教导五种息灭智[5:因为无明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爱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业力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食物息灭,所以色息灭,这些是变易之相。
这种息灭不是暂时的息灭,而是完全的息灭。完全的息灭何时才发生呢?因与果的完全息灭分别在悟阿罗汉道与般涅盘时业生。
如果禅修者确定将在今世证悟阿罗汉道,那么他的未来只到今世而已。如果他将在未来的某一世证悟阿罗汉道,那么他必须一直辨识到那一世为止。他必须辨识到:因为无明、爱、取、行、业力这五种因完全息灭,所以五蕴也将完全息灭。这五种因将在他证悟阿罗汉道时完全息灭;至于果报五蕴则将在他入般涅盘时完全息灭。这两种息灭是完全的息灭,我们称之为无生之灭,即不会再生起的息灭。
禅修者应透视到这两种息灭,因此纯观行者必须辨识未来的名色,一直到这个阶段。
问31:禅修者必须辨识未来世直到证悟阿罗汉道与般涅盘之时。在这中间的未来世里,他的修行情况是已经确定的还是仍然会改变的呢?
答31:《阿毗达摩》有七部书,其中一部名为《双论》。在该论中佛陀说到有两种最后有者,即:到了最后一生的人。其中一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另一种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
所谓真正的最后有者乃是确定已证悟阿罗汉果的人,如: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等。他们确实已经在当生证悟阿罗汉,不会再改变。而另一种最后有者是会再改变的,例如:有名的阿阇世王。他是频婆娑罗王的儿子,有足够的波罗蜜,能在听闻《沙门果经》之后证悟须陀洹道果。然而,因为他杀害了父亲,造下了极重的恶业,使到他无法证悟须陀洹道果。这种人称为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
所以,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他们确定将在未来某一世证悟阿罗汉果。但是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则不一定,情况还可能会改变。
我们现在需要辨识未来的情况。为什么呢?乃是为了厌离未来世的名色,这是厌离随观智)。如果这种观智成熟,禅修者能在今生证悟阿罗汉道果。如果这种观智尚未成熟,他可能在未来某一生才证悟阿罗汉道果,那么情况也许还会改变,就像阿阇世王的例子。
问32:既然世俗谛以概念法为基础而建立,那么它是否也是一种邪见?
答32:我们称这种见解为世间通称我论,有时也称为萨迦耶见(身见)。这种我论是微弱的,但是却很有影响力。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能除去这种见解,则无法见到究竟名色,即无法获得名色分别智,而且也不能了解名色的因缘,即不能获得缘摄受智。
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是观禅的基础观智,是观禅的开始阶段。若开始的阶段都还无法修行成功,则无法修行真正的观禅;不修行观禅则无法证悟涅盘,无法脱离四恶道,无法脱离三十一界。因此我们必须去除萨迦耶见。
但是,有时为了制定戒律或讲解止禅法门,佛陀也教导世俗谛。当佛陀教导戒律时,他必须使用世俗谛,他不可能如此教导:「你不应杀害名色。」他必须教导说:「你不应杀害其它众生。」他不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名色。」而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父母亲。」。他不会说:「名色,请到这里来。」而会说:「比丘,请到这里来。」
再者,地遍似相、安般似相等都只是概念法、世俗谛。如果想修成禅定,你必须专注于这些世俗谛。若有系统地专注于安般似相,你将能达到第四禅。但是,若以究竟名色作为止禅对象,则你无法达到禅那。因此有时为了讲解止禅法门,佛陀也教导世俗谛。
有时佛陀为了保护世间而教导世俗谛。根据《阿毗达摩》,如果分析佛陀、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我们只见到名色而已。一切都是名色,这是究竟谛(胜义谛;真谛)。但是如果不能分辨:「这是父亲」、「这是母亲」、「这是女儿」、「这是儿子」……那么将有许多问题产生,人们会互相做出错误的行为来。若他们那样做,则会造许多恶业。佛陀对一切众生有无限的慈悲,因此为了保护世间的缘故,有时佛陀也教导世俗谛。
单靠世俗谛不能证悟涅盘;如果想证悟涅盘,你还必须了知究竟谛。你应透视究竟名色及它们的因缘,然后透视究竟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样的观智才能使禅修者证悟涅盘。所以佛陀教导究竟谛与世俗谛两者。
回复
举报
1
2
/ 2 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