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手机版
加入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UID
Email
记 住
找回密码
密码
立刻注册
快捷导航
民间中医网
民间中医网首页
中医论坛
民间中医网论坛
中医社区
中医社区各地名家医案荟萃
医人博客
博客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购买VIP
中医理论 |
中医临床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针灸推拿 |
中医本草 |
男性保健 |
女性保健 |
育儿知识 |
老年保健 |
佛家文化 |
儒家文化 |
重症辨析 |
中医养生 |
求医问药 |
中医饮食 |
中医畅谈 |
爱生护生 |
医药信息 |
休闲新闻 |
常见疾病 |
中医方剂 |
中药材网
搜索
搜索
热搜:
民间中医奇才
雪山来客
伤寒论
新冠
肾虚
湿疹
黄帝内经
乙肝
糖尿病
减肥
感冒
倪海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重视您的隐私
我们在本网站上使用Cookie,包括第三方Cookie,以便网站正常运行和提升浏览体验。单击“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这些目的;单击“全部拒绝”即表示您拒绝非必要的Cookie;
全部接受
全部拒绝
拒绝后网站无法存储Cookie,会导致平台无法正常使用,请谨慎操作!(清除浏览器缓存即可恢复)
确定
取消
99华人网 民间中医网
»
中医论坛
›
养生之道
›
净密禅房-
›
大乘起信论妙心疏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无忧草
大乘起信论妙心疏
[复制链接]
无忧草
无忧草
当前离线
积分
84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1 00: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辨行宗
行宗者,修行之宗要,即因地心也。
谓此教体,应具何宗旨,方得入此法门,契证此体也。
宗者崇尚义,趣向义。修行之有宗趣,如射者之有目的。
此论既具四种教体,应有四种修行之宗趣,方能证入四种之理体,故次当辨之。
宗即体也。在因为宗,在果为体。体之与宗,不一不异。
今所辨宗者,即因地心。依果地觉辨之,应有四种因地心,为修行之宗要。
一者真如自体熏转七识,厌生死苦,趣无住处涅磐乐。
二者真如用熏转七识,厌生死苦,趣无余涅磐乐。
三者偏真自体熏转六识,厌生死苦,趣性净涅磐乐。
四者偏真用熏转六识,厌生死苦,趣有余涅磐乐。
如是因心,趣如是果觉,有决定不可移,故此为修行之宗要也。
真如熏心,即厌生死,是何义耶?
妄境熏妄心,即厌涅磐、趣生死;真如熏心,故反之也。
所言熏心者,七识观真如自体,是为真如自体熏七识。了知真如自体离名离相,无有少法可得,是为入如实空门。即双遮两边。随顺此门,证如实空之觉体。
七识缘真如妙用,即以真如妙用熏七识。了知真如妙用具足诸名,具足诸相,无法不具,是为入如实不空门,即双照二边。依此修行,证如实不空之觉体。
六识缘偏空真体,是为偏空真体熏六识。了知偏空真体,本无世间诸相,清净寂灭,是为入法出离门,即空门。随顺此门,证法出离之觉体。
六识缘偏空真用,是为偏空真用熏六识。了知偏空真用,远离世间诸幻化相,是为入缘熏习门,即有门。依此修行,证缘熏习之觉体。
觉体本同,因心而异,是故修行以心为宗。
于是可知,修声闻乘者,以缘熏习心为宗。
修缘觉乘者,以法出离心为宗。
修菩萨乘者,以因熏习心为宗。
修佛乘者,以如实空心为宗。
如是四宗,依何而说耶?
本论云:“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无上道故。
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磐故”。
又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自体相熏习,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乃至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二者真如用熏习,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等。
如是真如体用,各分圆满偏空二种,故成四种熏习,成四种因心,入四种法门,修四种教理,证四种果觉。
由因趣果,行者所尚,故名行宗焉。此论有四种教体,故有四种行宗也。
回复
举报
无忧草
无忧草
当前离线
积分
84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 0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判教相
圣人被下之言曰教。教即佛心所具之觉相,说明此相之名言,故名教相。
净名经云:“如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以佛而言,教无二体。以机而言,教有千差。约要而言,略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大乘教,二者小乘教。二各分二,复有四种教。云何为四?
一者大乘顿教,二者大乘渐教,三者小乘顿教,四者小乘渐教。
大乘顿教者,顿超生死,不立阶级,当处即是,不动即到,无烦恼可断,无佛道可成,本然天真。
不共般若,诠此教理,及诸大乘经有之。
最上乘人遇此,则顿悟无生,智同诸佛,不历阶级修证,故名大乘顿教。
大乘渐教者,渐出生死,有阶级位次,生佛各别,转生死,证涅磐,渐复本性。
方等诸经,诠此教理,及共般若兼有之。
大乘人遇此,则发大誓愿,广度有情,历事修证,不同顿教顿悟无生,故名渐教。
小乘顿教者,顿超分段生死,亦无阶级位次,当处即是,凡圣一如,无烦恼可断,无圣可成,本然天真。
十二因缘法,及世间一切缘生法,诠此教理。
缘觉人遇此,顿悟偏真,不同声闻有四种果位,故名顿教。
小乘渐教者,渐出分段生死,有阶级位次,凡圣各别,断生死,入涅磐,渐出三界。
诸阿含经,诠此教理。
声闻人遇之,愿离世间,广修道品,历事修证,不同缘觉顿超三界,故名渐教。
本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真如门,顿教义也。生灭门,渐教义也。各分偏圆,或分半满,故成四教。本论从略故,不分也。
回复
举报
无忧草
无忧草
当前离线
积分
84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 01: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考诸经论中,教名甚多,今取大小顿渐四种,摄吾佛一代时教,能无脱落者乎?
答:考诸经论,教名虽多,义不出大小顿渐四种。
如权教、实教、半教、满教、偏教、圆教等,咸归大小二乘摄。
至于天台、贤首诸教,乃从私出,非经论有,故不强同。
问:大小顿渐四种教门,由佛成立,不知吾佛立教,不三不五,独立四教,是法尔如然耶?是随意施设耶?
答:吾佛意与识,早已转智,凡所施为,皆法尔如然,无意可随。
所成之教,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究竟坚固,不可破坏。
若同凡夫,随意施为,意随时变,随意所成,法不究竟。
然佛既无意,云何而立四教耶?教随机兴,众生机有四故,如来教亦有四。
问:尝闻佛说众生本同一性,云何而有四种机耶?
为发心早迟之异欤?为根本不同欤?
答:根机者,根本发动之机,众生之生元也。发心早迟,乃众生已后之事,非根机也。
众生始生之动机不同,即来路不同。来路不同者,或因心趣境,或由境动心。由境动心,则成钝机。因心趣境,则成利机。
如来说教之有异,即归途有异也。归途有异者,或从事修,或由理悟。由理悟者,是为顿教。从事修者,是为渐教。
原夫众生,本同一性,由一念妄动而成众生。妄动者,即心境妄起也。
初起时,一心对一境,无诸差别,法界一相,论谓:“一念不觉生三细”也。
由有此境界缘故,令心生识,起诸差别,论谓:“境界为缘长六粗”也。
细相即大乘机,粗相即小乘机。对小乘机说小乘教。对大乘机说大乘教。
众生由一念妄动以来,心常驰于外境,心境互动,生缘不断,故常在六道轮回。
若一念回光返照,照于境界为缘长六粗之境缘上,则发小乘心,止于中途,未得元本故。
若返照一念妄动之因心者,则发大乘心,归程已尽,已得本元故。
再分顿渐者,众生始初妄动,不外心境二缘。由心趣境而动者,其迷在理,从理而迷,还从理而悟。楞严经云:“理虽顿悟,乘悟并消”。是为大乘顿教也。
若因境扰心而妄动者,其迷在事,从事而迷,还从事而悟。楞严经云:“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是为大乘渐教也。
小乘顿渐,义亦如是。众生分粗细两次而成故,佛果亦分大小二乘而成。众生有心境二起不同故,如来有顿渐二教之别。心境之外更无别法,故顿渐之外更无别教也。
若无法而有教,是为外教。若有法而无教,亦为缺点。
是故吾佛说教,教随机兴,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法尔如然,不加丝毫思意,
故佛教有四,亦不停三,亦不进五也。
若从心境细分,则有无量境,无量心,即有无量顿机,渐机,亦即有无量顿教,渐教。此论从略,故不分也。
天台、贤首诸教,有教无机,有机无教,教外有机,毫无根据,随意施设,故吾不取也。
以上总明佛有四种教。此论圆具四教,如上可知。
回复
举报
无忧草
无忧草
当前离线
积分
84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 01: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显被机
机谓众生根机,众生始初发动之机关也。吾佛欲令众生返本归元,非要拨转此机关不可,是故对机兴教,教必有所被之机也。
上明之教有四,未知教下所被之机如何?此当显之。
吾佛言众生根机,略有四种:谓声闻、缘觉、菩萨、佛也。
声闻者,闻佛音声,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故名声闻。但自度而不度众生故,又名小乘。
本论云:“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趋向无上道故”。
小乘自度不度人者,声闻以分别智观照一切法,自他各别,不知本同一体,各人生死各人了,故不度生也。
纵然度生,终不能无人相。此类之机,只了分段生死,不了变易生死。
本论云:“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即分段生死)。
粗中之细,细中之粗,菩萨境界(即变易生死)。
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声闻出三界,了凡夫分段生死,即了粗中粗生灭境界也。余皆未了,故云不了变易。
又声闻只破人我,不破法我。本论云:依二乘根钝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
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妄取涅磐。厌弃五阴,故名人我空。妄取涅磐,故名法我不空。
又此类钝机,只转六识,不转七识。六识即分别事识。
本论云:“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
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与用相应故”。
无分别心,非转七识不成故。
又此类钝机,但断分别烦恼,不断俱生烦恼,即六识分别计度所成之烦恼也。六识转故,分别烦恼亦随之而断也。
本论云:“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此义云何?
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
声闻舍妄趣真,所趣之真,非真真如故,所断烦恼亦不究竟,乃至一切法皆不能究竟,是故小乘但证偏真之理。证偏真之体,
又分四等阶级,渐次增进,故此名为小乘渐教根机。
缘觉者,觉缘生诸法无性,全体是空,及闻如来说十二因缘法而悟道,故名缘觉。
又出无佛世,自观万物生灭荣枯,以无言说道,而悟无生者,名为独觉。机同缘觉,故摄缘觉中。
此类根机,出三界,断烦恼,了生死,证偏真,皆与声闻同,唯断惑证真之法不同声闻。
法不同者,一顿一渐故。顿断者,名断惑,实无惑可断;虽证真,实无真可证。
何以故?顿悟缘生性空,故断无所断也。了知涅磐本具,故证无所证也。
以证无所证故,不同声闻有阶级,有位次。以无四果阶级位次故,名为小乘顿教根机。
缘觉者,觉缘生诸法无性,全体是空,及闻如来说十二因缘法而悟道,故名缘觉。
又出无佛世,自观万物生灭荣枯,以无言说道,而悟无生者,名为独觉。机同缘觉,故摄缘觉中。
此类根机,出三界,断烦恼,了生死,证偏真,皆与声闻同,唯断惑证真之法不同声闻。
法不同者,一顿一渐故。顿断者,名断惑,实无惑可断;虽证真,实无真可证。
何以故?顿悟缘生性空,故断无所断也。了知涅磐本具,故证无所证也。
以证无所证故,不同声闻有阶级,有位次。以无四果阶级位次故,名为小乘顿教根机。
回复
举报
无忧草
无忧草
当前离线
积分
84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 01: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者,菩萨有初心、三贤、十圣之差别。
此类根机深厚,初闻佛说众生一体,自他不二等法,虽未见真理,即生决定信心,行菩萨道,以一切众生为自己,众生之苦即自己之苦,无我无人。
本论云:初发意菩萨,以意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是也。
得无分别心,学行菩萨道者,是为三贤;见真法身者,名为十圣;总名大乘菩萨。
此类机与小乘断证不同,了二生死,断二烦恼,转六七识,证人法空。
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
所谓依因,起变易生死;
依缘,起分段生死。
依因者,不觉义故,起俱生烦恼。
依缘者,妄作境界故,起分别烦恼。
若因灭,变易生死了。则缘灭,分段生死了。
因灭故,不相应心灭,七识灭。缘灭故,相应心灭,六识灭。
此故大乘菩萨,虽了法空,而随顺法行,似不断生死烦恼,而念念断生死烦恼也。
菩萨畏因不畏果,是以异于声闻人也。
又变易生死,依本论有三种:一粗中细,二细中粗,三细中细。
粗中细者,六粗相中前二智相、相续相,是六粗中之细相,故名粗中细;此三贤之变易生死也。
细中粗者,三细中转、现二相,是三细之粗相,故名细中粗;此十地之变易生死也。
细中细者,即三细中业相。此相之细,无有过者,故名细中细;此圆顿佛机之变易生死也。
转六七识者,菩萨初发心,以七识了诸法空,至相应时,成无分别智。
本论云: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
又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无分别心,即平等性智,故知转七识也。七识既转,六识可知矣。
证人法空者,谓我法二见俱空也。
人我者,凡夫计五阴身中我。佛说五阴苦、空、无常,即破人我见也。
法我者,小乘计偏真法身中有我。佛说妄真皆妄,互相生起,犹若交芦,即破法我见也。
菩萨行于中道,不落二边,即人法双亡也。
断二障碍尽者,断烦恼障、所知障也。
烦恼即染心,妄取境界,造业受报,障真如根本智故。
所知即无明,妄与法违,起诸邪见,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烦恼障尽在八地,所知障直至成佛方尽。
小乘破枝末所知障,及分别烦恼障;根本所知,俱生烦恼,皆不能尽。
此二障生起及灭尽之义,更以三细六粗表显之:
[
本帖最后由 无忧草 于 2007/11/2 16:3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刻注册
×
回复
举报
无忧草
无忧草
当前离线
积分
84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 01: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烦恼灭于八地者,解深密经云:
八地以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复行(现行虽尽,种子犹在),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是知烦恼所知不同时断也。
表中初发心,即十信心之初信也。
信者,信一切法生即无生;有生是粗烦恼,了知有生即无生,故破粗烦恼也。
烦恼,即扰动之义。八地动相已尽,故破细烦恼也。
三贤学破粗烦恼,未见法身,故知分别所知未尽。
初地破见惑,见偏真法身,初破枝末无明。
无明未尽,法身不圆,故名分证。
八地见圆真法身,故破根本无明也。以上所明二障灭相。
二障生起者,烦恼重在取外境;业转二相(即业识转识)初动,无境可取,故业转二相是烦恼住胎时,未成障也。
所知重在违法发知;业相初动即有知,无知不能动,故知业相是所知障也。
所知是烦恼种子,烦恼即所知现行;是故二障生起,所知在先,烦恼在后。
二障还灭,烦恼先尽,所知后尽也。解深密经,分别二障如此。
若他经不分二障,总言断烦恼,则烦恼亦至成佛断尽,所知即烦恼本故。
如本论之细中细相,即根本无明,亦即烦恼障也。
其中智相,相续相,已于境上起分别,故非细知,乃属粗知也。
虽有粗知,未生执取故,可属粗烦恼,可属细烦恼。
菩萨究竟断惑,故名大乘;渐次证真,是名大乘渐教根机也。
最上佛机者,断惑证真,与大乘同,唯断证之功用有异。
佛机断证者,顿悟自心,离诸名相,无法可修,无惑可断,无道可成,本自如如,随顺法性,而了前愆,无阶级位次,一超直入,是名大乘顿教根机也。以上总明佛教有四种根机。
若论此论所被,则正被大乘二机,兼被小乘二机,乃至信与不信,悉皆被之。
以真如门被顿机,以生灭门被渐机。
论中兼言小乘,虽不以小乘为然,而小乘为大乘必由之路,故兼有也。
回复
举报
无忧草
无忧草
当前离线
积分
84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 01: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分位次
所谓位次者,即修证之阶级程次也。机教既明,可知众生必定成佛。
然众生至佛,其中经过阶级位次,亦所应知,故次分之。
先明小乘渐教,略有五位: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习位,五无学位。
资粮位中又分三位:初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
二加行位中又分四位:一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
以上通为七方便位。
三通达位,又名见道位。
四修道位,从初果至向四果,总名修道位。
五无学位,即小乘极果,阿罗汉位也。
以上四圣位,为声闻渐次位。
二明小乘顿教位次者,此教缘觉人顿悟无生,不落阶级,缘空直入,不分位次,不离当处即涅磐,故谓小乘顿教无位次。
三明大乘渐教位。此教位次,诸经所明,有广略开合之不同,唯楞严经言修行位次,最为满足,今且依之。
大乘亦分资粮、加行、见道、修行、究竟五位。
十信三贤为资粮位。
四加行名同小乘。
加地之间为见道位。
初地至九地为修行位,
十地为究竟位。
名义如经,兹暂不录。
此教又有单复两种位次,从初发心至十地,入等觉果,名为单位。
以金刚心复修三贤十地等位,入妙觉果,名为复位。
楞严经云:“如是重重单复十二位,方尽妙觉”。
本论破六染心,即单位也。
后破无明,即复位也。
问:诸经言修行位次,虽有小别,都以修功论断证,不以破惑论断证,是何义耶?
答:大心菩萨,已了生死本空,故不谈破惑而论修功也。
又证真即是断惑,以断惑必定证真,证真必定断惑,无二义故。
问:台贤各教明一切位次,但论破惑,不言修功何耶?
答:一切位次名目,皆依功立,故不复言功。
但论破惑以合功,功与惑相应者,则为合法,否则功惑参差,即违教矣。
以上略明大乘渐教位次。
四明大乘顿教位者,此教顿悟自心,不落阶级,常居本位。
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又云:“发心究竟二不别”。即此教义也。
本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离念即觉义,法界一相,常住本位,故无差别位也。
此为大乘顿教位。
以上总论佛教位次,有四种差别。
此论重于大乘,故具大乘位,兼言小乘位,如解脱六种染心等文说。
回复
举报
无忧草
无忧草
当前离线
积分
84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2 01: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研修法
修法者,修行之法则也。
修法有二:一缘修,二性修。
缘修者,小乘声闻,初未见性,缘境而修,七方便位是也。
见道以后,从性起修,故名性修,四圣位是也。
此二修之中,又有顿修 渐修之异。
渐修者,声闻人历事修证,渐次增进,故名渐修也。
顿修者,缘觉人缘空直入,不落程次,故名顿修也。
通常说见道而后修道,此依缘觉而言也。
若声闻人则不然,必先缘修,而后见道故;性修而后究竟见道故。
或者见道之前谓之学道,不名修道。见道之后始名修道,亦可。
唯缘觉人,缘空悟理名为见道,随缘消业名为修道,此真见道而修道也。
修行之法门,等如行人之舟车,舟车虽非家中物,当行路时决不可少。
古云:渡河虽用筏,到岸不须舟。修行无法,如渡河无舟。
已明机与教,未解修法如何?次当明之。
一小乘渐教,以苦集灭道四谛,为修行之法门,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也。
此道谛中,略则有戒定慧三,广则有三十七道品。
小乘戒定慧者,持二百五十戒,入九次第定,发人空慧也。
道品者: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也。
七方便为入门,四果为路道,偏真为归地,凡是小乘经说,皆声闻之修法也。
二小乘顿教,以无为为法,悟缘生性空,三界俱灭,无法可修,凡所作为,皆生死业因故。
以观诸法因缘为入门,入门便是,故曰无为。
又曰无修,即以无修为修,无为为为,非盲迷空过可比也。
三大乘渐教,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为法门,更加方便、愿、力、智为十度法门。
以三渐次为入门,以五十五位为修路。
修又二:单十位为缘修,复十位为性修。
略则戒定慧三,广则无量道品。
大乘戒定慧者,持三聚净戒,入世出世间定,发人法二空慧也。
此说出楞严经。
本论云:“修行有五门:云何为五?
一者施门,二者戒门,三者忍门,四者进门,五者止观门”。
止,即禅定;观,即智慧;亦成六度法门也。
四大乘顿教,以无法为法,无修为修,凡起一念,皆落邪思,故以离念为入门。入门即是,在凡不减,顿超诸位,故曰无修为修。
本论云:“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真如”。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
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所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又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又圆觉经云:“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皆顿教离念为法,无修为修义也。
以上总明四教修法,若论本论,发起大乘,故具大乘修法,略小乘修法。
虽略小乘,亦非全无。
本论云:“依二乘根钝故,来如但为说人无我。
以说不究竟故,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磐”。
此亦小乘修行之大略也。
九、论断惑
惑者,认境不真,即无明也。众生心为外境所使,乱起思想曰惑,亦名烦恼。
外境无边故,惑即无边也。此惑不破,佛果不成,迷而不觉故也。
四教修法虽知,未知修行所断之惑如何?次当论之。
首论声闻人所断之惑,有二:一见惑,二思惑。
见惑,即见道位中所断之惑也。
思惑,即修道位中所断之惑也。
此惑分之则有十使: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戒取、见取、邪见也。
前五滞钝,后五便利,皆能役使心神,故名十使。
有将五利合为一恶见,名为根本六烦恼。
烦恼初起于见,见即无明,是根本烦恼之根本故。
以有身见等故,后起贪嗔等。恶见初起时,无贪等;
贪等起时,必仗恶见;是故恶见为利使,贪等为钝使也。
贪等五使,乃从恶见上复起之思想,故名思惑。
缘觉根利,先破见而后断思,即先本而后末也。
声闻根钝,先破思而后破见,即先末而后本也。
三界四谛,十使见惑,增减不同,以表示之:
原文为连线式,现变为表格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刻注册
×
回复
举报
无忧草
无忧草
当前离线
积分
84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5 02: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三界四谛,共成八十八使见惑,用八智心断于四果位中。
小乘断惑有十六心:
谓欲界四谛下各一法忍,一法智,二四成八心;
又合上二界为一四谛,亦各一类忍,一类智,亦成八心,如是三界八忍八智,共成十六心也。
忍即无间道,是正断惑时。
智即解脱道,是断惑尽时。
八忍为修道,八智为见道,此依声闻而言也。
又声闻,八忍以前为缘修,八忍成就为初见道。
八智以前为性修,八智成就为究竟见道,即证果。
缘觉重见道,声闻重修道。
缘觉见道断八十八使,修道断十使;
声闻见道断二十八使,修道断十使。
余六十见惑,亦随修道断。
修断十使者,上二界各具贪、痴、慢,成六使,欲界贪、嗔、痴、慢四使,三界共成十使。
余思皆随见道断故。
如是十使思惑,以三界九地上中下演之,有八十一品思惑,另表示之:
(表格略)
回复
举报
无忧草
无忧草
当前离线
积分
84
楼主
|
发表于 2007/11/5 02: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闻根钝,不能顿断八十八使见惑,分四果而断之。
七方便位,伏三界思惑,无生智现前,破苦谛二十八使见惑,证初果。
从此进断欲界九品思惑至第六品时,集谛无生智现前,破集谛十九使见惑,证二果。
断欲界九品思惑尽,灭谛无生智现前,破灭谛十九使见惑,证三果。
断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尽,道谛无生智现前,破道谛二十二使见惑,证四果。
此说声闻破惑,与常说不同者,婆沙论云:“九十八使,二十八使见道断,十使修道断,六十不定断”。
十使修道断,即思惑也。六十不定断者,缘觉人顿断八十八使,声闻人二三四果分断,故云不定也。
教家说声闻顿破八十八使,未解破见之理也。
须知小乘证果,全凭破见,破见即证果。
假使见惑破尽,即证慧解脱阿罗汉,何得更有以下三果耶?
声闻见道,证初果,破二十八使。依四谛破见,故有四果也。
缘觉根利,顿破见惑,故无四果之位次;小乘教别,即在此也。
以本论六种染心合之,声闻初果,解执相应染。
论云:“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回复
举报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