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注册
楼主: wanbingzhensuo

金 刚 经 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0: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须弥山、日月、四大部洲以及天界是一个小世界,这样的一千个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这样一千个小千世界算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大千世界。有集历算学家佛学家天文学家于一身的专家,说三千大千世界是十亿个太阳系。在数量这样多的世界中装满七宝,以清净心布施无数众生,如此多的财物,时间也是多生累劫,这样供养所得福德肯定很大。《妙法莲华经》中云:“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以清净心供养一朵花将来也能逐渐获得成佛,故此功德不可想象。
  还有一个原因福德本性空性,如果它的本性不是空性,则不可言说有大福德。嘎玛拉希拉亦云:胜义当中如果有一个真实的自性,则不可言说。一切法在胜义中自性本空离戏,无任何一个自性实有法存在,福德亦如幻化一般,胜义当中不成立,名言中依缘起成熟的时候,供养和布施的功德也可以幻化般出现。《入行论》中云:“幻佛出幻德,如实佛实德,幻人生幻福,如供实有佛。”义为在幻化般佛陀面前供养,幻化功德可以出现,就象小乘行人认为在实有的佛前可以获得实有的福德一样。胜义谛当中,一切法自性本空离戏,无任何一个自性实有法,以真实空性缘起双运故,名言中依缘起法福德可以显现,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辩证胜义谛与世俗谛在文中经常出现,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胜义谛真正认识,令学者进一步懂得不管福德、法身等,对于任何法不应有相状执著,而了悟诸法自性本空。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如果有人受持此经,经常专心致志念诵受持,乃至于给他人讲解仅四句偈的法义,他们的福德已超胜于前人以七宝布施的福德。
  藏文和汉文翻译本经时并非以偈文方式而是以散文方式翻译的,在印度梵文中原来是偈颂的方式,因此当时译者译为四句偈。四句偈是四个句子组成的一个偈文,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四句称为一偈。为人宣说般若一偈的福德已经超胜前人七宝布施的福德,《般若八千颂》中也经常说,如果善男子善女子读诵、受持、言说般若法门,其功德超胜于财布施。如果让他人读诵、听闻、修持金刚般若法门,也有不可思议功德。释迦牟尼佛曾对阿难说,两人一起所能造的最殊胜功德,是一个人听闻,一个人讲经。《法华经》中亦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虚空藏经》中云:“虽说俱胝劫,佛智无有量,如是持佛法,福德亦无量。”《狮吼经》也说:以七宝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和布施的功德,与在浊世之时为别人宣说四句偈的功德相比较,说法的功德更大。《慧海请问经》、《般若八千颂》中世尊对阿难也宣示过种种般若空性法的功德。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为什么受持般若经为他人说有如此大的功德呢?佛自问自答说:“须菩提,这是因为一切诸佛及诸佛所依靠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都是从这部经的意义里产生的。
  一切三世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多出生而显现正等觉,般若空性智慧也称为佛母,一切佛陀之母就是空性智慧。《入中论》云:“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佛陀是从菩萨出生,菩萨的因是大悲心、无二智慧和菩提心。由此推论,诸佛实际是从般若无二智慧当中产生的。《现观庄严论》中顶礼偈也云:“具为声闻菩萨佛,四圣众母我敬礼。”诸佛菩萨先修空性,证悟空性智慧以后才现前功德和果位智慧,因此称般若为佛母。世间儿子的来源是母亲,同样,一切三世诸佛圣者之因,超凡入圣的根本依靠就是般若空性。此处经文直接阐述佛由般若空性中产生,间接引申出法也是依靠般若空性产生,《佛子行》亦如是云:“利乐之源诸圆觉,从修正法即出生。”因此应该知道一切佛法全部依般若经而出生,所以佛说从《金刚经》中出生诸佛和诸佛成就之法,此般若空性智慧功德极大。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0: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所谓的佛法,其本性并非实有,故非佛法。
  在名言现相中,释迦牟尼佛在众生面前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这些都如阳焰、水月般存在,实相中无任何所谓的佛法存在。而名言显现法中,所谓的佛法也是众生通过积累资粮因缘才得以遇见。
  以胜义谛解释佛法即是非法,为什么呢?佛身庄严色身、言行等,通过布施等因缘可得,但在胜义中这些法犹如兔角与石女儿,是本体空性。《宝性论》云:“善逝如虚空,六根现受因,所见无大色,所闻净妙语,所嗅佛戒气,所尝圣法味,所受等持乐,所证深性理,若细思维者,则受胜义乐,善逝如虚空,远离诸法相。”另一种理解方法:内道弟子共同承认佛法是灭除众生痛苦的妙雨甘露,但以胜义理论深入细致抉择时,彼等仅仅是世俗中的假相,是引导众生的方便法而已,真正的法是离一切戏论边执的实相无为法。如《中论》云:“何者耽余法,有实或无实,彼等佛教中,并未见真谛。”又云:“若有为自相,及无为自相,彼由彼性空,是为自相空。”《现观庄严论》中云:“不执著诸法,不见自相故,智慧所观察,一切无所得。”六祖也曾认定:佛经并非真正了义的佛法,因为这是肉眼的境界,而肉眼的境界并不究竟,了义佛经的内涵是慧眼境界。此外义净法师译文为“佛法者,如来说非佛法,是名佛法”,词句上稍异,而意趣一味。
  下文阐述小乘圣果与般若空性的关系,小乘圣者与凡夫不同,其特点是证悟了人我空性,破除了实执。小乘预流果到阿罗汉果之间,如果未证悟般若空性,那么沙门四果也是不能得到。麦彭仁波切在《辨答日光论》和对?沙格西的辨论书等论著依靠教理再三重申:大乘所抉择的缘起空性,声闻、缘觉也必须要通达,如果没有通达般若波罗蜜多,那么声闻自宗所承认的果位也无法建立。般若经云:“凡执实相者,皆无三菩提之解脱。”《般若摄颂》中亦云:“谁求声闻独觉果,乃至法王如来果,皆依般若法忍得,离此恒时不可得。”宁玛自宗并非认定声闻缘觉必须通达全部法无我空性,但如果法无我的一分也未通达则不能超离三界。
  小乘圣果指沙门四果或者沙门八果。四果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和罗汉果,八种果位分别为:预流向和预流果,一来向和一来果,无来向和无来果,阿罗汉向和阿罗汉果。向指的是即将到达而尚未到达,正朝果地前进,如预流向还未得预流果,时正向果的方面努力,是在凡夫人的基础上向预流果方面修,称为预流向。预流果则已经远离了凡夫的庸俗分别境界,已超凡入圣获得了小乘见道圣果,余者类推。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你的心中有什么看法或观点,你认为得到须陀洹圣果的人,他会不会生起名相执著的意念‘我已经得到了须陀洹的果位了’。”须菩提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不会有执著?因为须陀洹之名,即是已远离凡夫境界,趣入圣者出世之流,不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转,证悟对五欲六尘无有执著的境界,所以才称为须陀洹。”
  须陀洹是指小乘见道果位——预流果。有些大德认为“流”字应该是“生”字,一果应该称为预生;也有解释为入流,表示逆生死流,不入六尘,入出世圣者之流的意思。小乘行者通过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的修习,于苦集等四谛、十六行相生起随信,了悟无我正见而趋入圣位,故得预流果的圣者不会有我得预流果的执著。
  预流果是小乘见道位,其所得智慧是在第十六刹那断除见惑后得到的智慧分,其所断是欲界当中的修惑与所有的一百一十二品见惑,预流向尚未全断尽修惑,预流果已经彻底断除本品的障碍,入圣智位。预流果者唯在名言中有获得一个预流果的假相,但是在实际当中,所得的果位、能得者与所得者都是自相空。既然不成立实有的入流,就不可能有入于色、声、香、味、触、法者,《澄清宝珠论》引教证云:“若于内外法,断尽我我所,则尽近取因,彼尽不转世。”以未趣入外尘六境的缘故,可以称为是预流果。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不能正确分析胜义谛和世俗谛,则难以开显佛陀的密义,讲解著述者在建立正理时也很棘手,部分大德们解经时,未区分世俗谛胜义谛,以此原故,解释经文时,前面说须陀洹名为入流,后面不是入流,文辞前后相矛盾。《入中论》中云:“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岐途。”如果分开二谛,在世俗中有如幻如梦的假相,以胜义谛观察时,预流果本性无实故,不应有执著。
  《俱舍论》和《现观庄严论》中有关于二十僧伽的概念,二十僧伽由四个沙门果位分化而出。预流果有五个包括三个向预流果和两个圣果,然后一来果有三种,无来果有十种,阿罗汉果分为声闻与缘觉两种,总共二十僧伽。嘎当派中有四种难题,其中二十僧伽问题也是其中比较难懂的一个题。宗喀巴大师、嘉曹杰、克主杰论师专门对二十僧伽有很详细的一些解释,包括每一个僧伽所证所断以及他们在轮回当中流转情况,如无色界当中怎样,色界当中怎样,从欲界当中如何离开等等,都有细致入微的解释。《现观庄严论》中对二十僧伽问题,例如预流果的向预流果,向预流果又分多种,一来果里面什么往生天趣,什么往生人趣,里面有很详细的分析,但要完全理解也比较困难。
  三界九地当中把所有修惑,即修行当中的烦恼,分成九品,比如说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等。三界九地依《俱舍论》的安立法,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加四色四禅天与无色界的四无色界天,共九处称为九地。以每一界地的烦恼有不同特点的缘故,将每界的烦恼又分为九等,共九九八十一种修惑。预流果者都只能断除九品修惑中一品到五品之间的修惑,及一百一十二品见惑。(见惑是由各种文化、生活形式形成的偏见),第六品以上的修惑尚未断除。断除过程中最主要断三种结,此三种障碍是萨迦耶见、戒禁取见、疑惑见。萨迦耶见亦称为我见,指五蕴妄执有我或认为存在常法的作者,或不可思议我存在,以此为缘生起我执流转生死,戒禁取见是受持非因所制之戒,如外道杀生祭祠、裸形苦行等,断除此三种所得的果位称为预流果。
  依道次第而言,预流果将三种身见、戒近取见及疑惑见这三种障碍断除,获得第十六刹那的智慧,因此在不观察名言中可以安立承认有这么一种预流果,但以本来实相上而言,是不存在的。宗喀巴大师在《六十正理论》广释当中有详细叙述预流果的境界。预流果要入趣先能不能入色呢?入色是不可能的。预流果当时证悟的境界,无任何所依,所以得不到可入的色法,同样的道理,声、香、味、触、法,各种世俗真实对境法都无法趣入。能趣入者和所趣入或者趣入的方式,全部都不存在。证悟如此无所入的空性境界,是真正的须陀恒果。须菩提答得非常准确,释迦牟尼佛见法缘与弟子都已成熟,所以很高兴。然后下面是一来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世尊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斯陀含果的圣者会不会有这样的执著妄念‘我已获得斯陀含果’?”须菩提回答:“不会,世尊。为什么不会?斯陀含在名义上可以说是一往来,在幻化中还要来一次欲界,但以胜义谛实相而言,二果的圣者已证得无来无去的智慧,无所往来,所以称作是斯陀含。”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0: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惑障碍,九品烦恼中的第六品已断除。真正的一来果,断除相应自品的障碍,已远离我与我所的执著,所以才成立相应的果位。龙树菩萨《中论》中云:“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灭我我所故,名得无我智。”全知麦彭仁波切云:“一见真谛者,能断遍计惑,如知绳非蛇,相续生对治。修行后次等,能断俱生惑,改变对治性,断尽细种子,复不出生故,如日遣黑暗。”一来果者证得本品慧分,已断相应六品烦恼,根本不会生起“我是斯陀含者”这样粗大的分别我所执,如《优婆离请问经》中云:“烦恼智慧此二者,不能同时异有故。”梵语斯陀含,玄奘法师译为“来者”。所谓一来果者,尚未脱离轮回,色界和无色界还是经常去转生。其中的七还者连续七次到天界,欲界中来一次,天界还要往返七次。汉地的一些禅宗大师说一来果只说来天界七次,欲界一次,但还有一种一来果明明姣姣者,他并无具体在天界流转的次数,但会去多次。
  不管是预流果还是一来果的圣者,都不会有我所的实执,如果有实执,则其自宗所安立的果位亦无法证得。以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得小乘的四种果位必须要在证悟人无我与部分法无我,如果法无我未证悟,小乘自宗的果位也不能证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佛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得到阿那含圣果的人会不会有这样的执着‘我已得到阿那含果’!”须菩提问答说:“不会的,世尊!什么原因?虽然名言中阿那含不再来欲界,而在实相当中,阿那含并无来与不来的分别妄想,所以称为不来果。”
  佛经的缘起是很稀有的,有些佛经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对弟子亲口宣说的,有些内容是弟子懂得佛的密义,弟子宣讲,由佛印证而成为经。如《心经》,是观世音菩萨宣说五蕴空性,佛陀予以印证,成为佛经。此处虽然是须菩提所说,但经过佛的印证,与佛的密义相一致,其所说之语也列为佛经。
  阿那含是小乘圣者果位当中的第三果,也称无来果,玄奘法师译为“不还果”。从名相上无来果可以有无来的概念,但从胜义谛的角度分析,无来的概念也是不存在的,何况恒常的果。三界九地当中无来果者不再来欲界,但是色界、无色界还是要经常去转生,所谓的无来果可以分三无来向、三中端、三种超越、一个无来果,共计十种类别。阿那含的修证成就是断除见惑五种结、色受结,无受结、掉举、无明、我慢和欲界九品修惑中的七至九品,若把无色界最上的非非想天的烦恼断除,即可成就阿罗汉果。阿那含虽然没有断除生死轮回的一切烦恼,但也断除了九品的烦恼,欲界再也不用转生,并且能自在转生色界、无色界天,这样的小乘圣果,唯在名相上显法存在的角度可称为是无来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0: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进一步问须菩提,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是否有“我已得到阿罗汉果”的执著?须菩提答:不会,世尊。为什么无有执著呢?因为胜义当中无任何自相实有堪忍的法存在,阿罗汉的概念也不成立,何况实有的果法。
  阿罗汉义为胜敌,表示战胜三界烦恼敌人之意。三界九地共计八十一种修惑已全部断除,但他还有细微的所知障,以断除八十一种修行障碍的原故,完全断除转生三界轮回的因。虽然阿罗汉还没有战胜细微所知障的敌人,但已战胜了俱生烦恼之敌。六祖口诀与江居士的讲义中,阿罗汉译为无生,藏文中胜敌与无生有些差别,无生通常指达到无生无灭佛的境界,阿罗汉翻译成胜敌更恰当。阿罗汉从小乘自宗而言是最高的一种境界,但根据《法华经》、《澄清宝珠论》等很多经论所述,究竟唯有一乘,阿罗汉最终一定要入大乘,修行大乘法,才能得到究竟涅槃的果位。有些法师未精通大小乘的道次第,在讲义当中说阿罗汉与八地菩萨境界相同,已经获得无生法忍,修密法者最后的果位是阿罗汉果等,纯属谬误之谈。这些法师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可谓人天师表,弘法利生的事业也普遍广大,但可能未听闻《俱舍》,未研究《现观庄严论》,未广泛系统修学大乘经典,故说法时难免有诸多秕漏,出现这样那样不符合佛经论典的分别妄言。
  《十地经》中云:“此教宣说声闻独觉亦有了知一切法无自性者!”不仅大乘观点,小乘自宗也认为阿罗汉不应该有自己是阿罗汉的执著。小乘自宗亦如是表述罗汉证悟境界:灭尽心、灭尽识、灭尽蕴、一切痛苦也灭尽了,这是痛苦的终结。世俗和世俗谛有较大的差别,阿罗汉虽然有世俗显现却没有“世俗谛”的显现,圣者面前虽然有世俗的显现概念,但没有谛实的概念,因此,阿罗汉在出定的时候自己也有“我是阿罗汉”的想法,但他不会有真正阿罗汉的执著。他如果有阿罗汉执著会有什么过失呢?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0: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依自己所悟进一步陈述:如果阿罗汉生起自己是阿罗汉的执著,实际就是在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如果阿罗汉生起执着就已经成了人我执和法我执,若阿罗汉有这样的执著,其根源即是我相,有我的执著相:我是阿罗汉,除我以外,某某是凡夫人。由我相,故我所的人相也随即出现。我已得阿罗汉果,其他众生相续尚未得到——众生相也出现了。凡夫人有众生相,我这个阿罗汉什么时候离开人间入涅槃——寿者相都一一出现了。如《楞伽经》云:“相者,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若证悟清净诸法皆无相,则真正法界本体。如《六祖坛经》云:“无相为体。”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佛陀在众多佛经中针对众生的根机,说过:须菩提得到真实无诤三昧的境界,须菩提在我的十大弟子中,是离欲第一,解空第一。
  世间人之所以互相诤论有痛苦,是因为未断我执,未证无诤三昧,未解脱得到阿罗汉果。“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即是此意,所谓的无诤三昧藏文译为无烦恼的禅定,玄奘、义净译为“无诤住”,住是安住三昧之意。《涅槃经》云:“一念不生,诸法无诤。”如果达到远离一切烦恼,无任何分别念的境界,则对诸法不会有任何诤论。而世俗显现中,僧人为各种不同宗派而诤论,世间在家人为五蕴的苦乐感受而诤论不休,如世亲论师云:“瑜伽士为佛法而诤论,在家人为感受而诤论。”
  佛的十大弟子中各有不同特点,阿罗汉虽然都已跳出三界,但他们的证悟和境界却有所不同,如:迦叶头陀行第一,舍利子智慧第一,目犍连神变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阿难广闻第一等等。佛经中有二种说法: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或者离欲第一。依名言而论,须菩提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而真正的阿罗汉是否有增上慢,有我是阿罗汉,很了不起等的分别执著呢?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说:证悟实相后,我不会有“我是离欲第一阿罗汉”的分别执著,如果阿罗汉有相状执著,自认为已得到阿罗汉道,对有这样粗重实执的众生,佛陀不会为我授记。以须菩提证悟实相,无行相执著,才称须菩提是乐寂静行者。
  “阿兰那”意为寂静,即身体寂静,烦恼调伏。阿罗汉是最殊胜之寂静者,须菩提的境界正如佛经所述:阿罗汉虽然有各种显现,但已断尽我与我所的实执。虽然在名言中佛为须菩提如此授记,但胜义实相中,阿罗汉本身丝毫不会有我是阿罗汉的执著。大乘圣者菩萨们也是如此,如《宝性论》所云:在众生前虽可以显现生老病死种种痛苦,但真正的圣者境界中并无凡夫的执著。世尊既然说其是离欲阿罗汉,必定须菩提已远离凡夫的粗重实执。如果有执著,世尊则不会说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或离欲第一。
  大乘经典中再三强调声闻缘觉也必须证悟法无我。《般若经》中云:“执著实有相状无有解脱,依空性而得三菩提。”及“声闻缘觉佛果,亦若不依此般若空性,则不能获得。”《中观论释》中用了七个教证,三个理证说明阿罗汉必须要证悟法无我。若有人认为阿罗汉未证悟法无我,则与经义理相违,必定堕落戏论边执。阿罗汉只有对缘起空性有所证悟,才能得到其相应的果位,故须菩提无名相执著。《七十空性论》云:“有一切诸法,自性即是空,诸法是缘起,吾等如来说。”如果不懂缘起空性之理,就会有各种实有的苦乐感受。龙猛菩萨在《出世论》中亦云:“戏论说众苦,自生及他生,俱生无因生,佛说是缘起。”其意为世间戏论者经常说苦谛所摄之众法是自生或是他生,有时说自他二者共生,有时说是无因生,有各种戏论之说,佛则说诸法是缘起空性的正理。我与我所执未消于法界前因果不会空耗,名言中应当承认有阿罗汉,须菩提是解空第一。但就实际而言,真正通达缘起空性道理的阿罗汉无任何执著。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佛告诉须菩提:就你的观点而言,如来往昔在燃灯佛前,是否真实得到过授记,是否真实有所得法?须菩提言:名言中虽然可以如是承认安立,但依胜义谛观察,如来实际在燃灯佛前未得到任何法。
  此问题从往昔佛陀显示得授记而言,佛与须菩提从胜义谛方面进行问答。在名言中,如来在燃灯佛前确实得过法。《百业经》、《贤愚经》中记叙曾经在九十一个大劫前,释迦牟尼佛转生为法云童子,他在燃灯佛前得无生法忍,登第八地时,燃灯佛给法云童子授记:九十一个大劫后,你于娑婆世界中的贤劫成佛,为第四佛,号释迦牟尼佛。其所得无生法忍是指对无生空性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此后不会对无生法门生邪见。名言中佛已得法,而胜义中一切法离四边八戏,佛亦未得到任何法。如《华严经》云:“虽闻如来声,音声非如来,离声复不知,如来等正觉。”嘎玛拉希拉说:无所得的法亦无能得的法,已获得之相也无有。世亲论师亦云:所谓获得法是一种分别念,应当舍弃。如果修行者生起我今天去修法或我得授记等等,类似的实有执著都是分别念,都成障道的因缘,应予以舍弃。此处经中的授记,其他经典也如是记载,在名言中是真实不虚,但就胜义而言:菩萨如果有执著,认为自己已获得授记,那他并未得到真正的授记,而是魔的授记。法王如意宝也讲过:我们自己认为,今天本尊已为我授记,文殊菩萨高高兴兴地说你将来变成……如果产生这样的傲慢执著,就不是真正的成就。世亲论师也认为得法得授记,此亦是分别念,实际中无有可得。从佛法无住无变、无边无际、广大无垠方面而言,六祖大师认为,法就象太阳一样,其照射的光明周遍一切世界,所以无有可得。
  以上剖析了释迦佛在燃灯佛前于法无所得的道理,下面研究无菩萨庄严或发心庄严刹土之理。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菩萨庄严或建造的刹土实有存在否?”“世尊,菩萨庄严的刹土不存在,什么原故?因为所谓庄严佛土,非胜义中存在实有的庄严,而是名言中安立为庄严。”
  一地到八地菩萨应清净庄严刹土,八地到十地之间的大菩萨们必须要建造刹土,如释迦牟尼佛因地作菩萨时发五百大愿,其中之一即为度浊世众生修持娑婆世界;阿弥陀佛作法藏比丘时,发四十八愿,修持极乐世界;药师佛也曾于因地发十二大愿,修持琉璃世界。菩萨于清净三地专门要修持自己成佛度众的刹土,《现观庄严论》中云:“如有情世间,器世未清净,修持令清净,即严净佛土。”因此从名言角度而言,菩萨将来要庄严建造或者准备一个刹土,如果未修持刹土,菩萨度化众生的誓愿不可能现前。但此处佛并非就名言发问,须菩提亦洞彻明了佛的密意,故从胜义谛作了否定的回答:所谓的庄严刹土实际并非庄严,能庄严的菩萨、所庄严的刹土、庄严的作业,以胜义理论抉择法界本性时皆不存在。庄严的刹土真正实相中肯定不成立,如果实有存在,其必定以微尘的方式或以器世界的方式而存在,但用智慧观察时,不生不灭恒常实有的微尘及微尘集聚所显现的刹土并不存在。所谓的道场、刹土,完全是以自性清净的角度建立的,现在众生心的本性即是清净的佛刹道场,证悟了心的空性就已经了达了诸法本来的体性,如《维摩诘所说经》云:“心净则佛土净。”《大幻化网》亦云:“若无知性自证慧,佛刹亦见恶趣处,若证胜乘等性义,恶趣亦见密严刹。”总而言之,最究竟是清净自心一切戏执,得到刹土清净,此外,没有其他任何清净刹土。无论琉璃世界、极乐世界、娑婆世界,这些在名言净见量或观现世量中暂时成立,但在真正的本来实相中,这些清净与不清净的刹土都不成立。犹如众生在梦中受痛苦,最后去了一个清新美丽的花园,在花园里享受安乐。菩萨如梦如幻的发心庄严清净刹土,最后如梦如幻的现前如来果位,在不同的清净刹土度化无量众生。而一切诸法以胜义理论抉择,成立无有任何相状、本空离根的无生大空性。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0: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所以说诸大菩萨,应当生起清净的心,既不应该对色法生执著心,也不应该于声、香、味、触、法生执著心,应该于无任何所缘执著的境界而生起离一切边执的清净心。
  禅宗五祖曾对弟子要求:应当修《金刚经》、念《金刚经》,如果《金刚经》确实没有能力念,就念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即般若度,彼岸或智慧度。智慧度里所含摄的,般若经都包括了;般若经中有的,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一句都包括了,故五祖如此倡议。《大幻化网》云:一切诸法在名言中,烦恼即是菩提,胜义中离一切戏论,此心叫做清净的心。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平时不应被世间的贪、嗔、痴心所转,应如理如法的生起清净心。与之相反,依靠色法产生的心都属于执著,如“这是白色、红色,长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分别执著,所以不应依色法而生心。同理,六根意识如依靠声音产生的心,或依靠触觉产生的心等,都是依靠外境种种因缘产生的分别心识,并无自性,能缘、所缘全都是无生空性,这是中观甚深了义的观点。《现观庄严论》中云:“破一切执著,及名有所缘。”“谓有执常有,谓无执断见,是故于有无,智者不应住。”真正观察时,如《入行论》中所示:“缘名见诸物,无因则不见,虚伪如影像,其中岂有真?”不管自心还是外境,无有能缘、所缘,一切如虚空一般,诸法本体空性与石女儿、龟毛、兔角无有任何差别,但这空性中诸法显现不灭。此处显空无二密要智慧已经抉择出来了,显空双运智慧是最究竟的智慧。依分析可以了知,此处经文从空性方面与中观六论所讲一致,从名相方面与龙猛菩萨的《缘起赞》和弥勒菩萨的《宝性论》所述密义相同。
  从另一方面理解,“应无所住”表述最甚深的无缘大空性法,“而生其心”表述光明无为法;以密宗大圆满角度言,“应无所住”是指本来清净,“而生其心”是指任运自成;从共同显宗的角度理解,“应无所住”是世尊第二转法的密意,“而生其心”是第三转法轮的密意。六祖慧能大师依此句而证悟了心的本性,五祖在印证六祖所证时说:“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识本性,学法无益。”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0: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抉择了名言中菩萨要具备庄严的刹土,在胜义中并不成立,以下抉择菩萨成佛后度化众生所必须具备的有情世界。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若人的身体象须弥山一样高大,这样的身体大不大?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是很大。为什么呢?因胜义中诸法皆是空性,佛说的并不是实有的身体,只是名言中的大身。
  须弥山是众山之王,按《俱舍论》的说法:须弥山高十六万由旬,等于一百零六万八千八百公里。有众生的身相与此山相同,如非天阿修罗之王罗睺罗身相与须弥山大小同等,如此巨大的身体是否实有?小至蝼蚁大到天王,每一个众生都有不同的身体,在名言中假使一个众生的身体象须弥山那么大,观待凡夫的分别识当然很大,而在胜义实相中一切诸法都是空性的,不存在任何实有自相法,极微尘许都不存在,四大假合的身体又怎么会是实有呢?在一般凡夫或外道的见解中,一切法非空性而是实有。如外道加古巴承许整个情、器世界的创造者是非常庞大的,有实质性身体,是坚固不变的大尊主。佛陀为破除凡夫与外道的各种实有执著,特发此问。须菩提深明佛意,从名言与胜义两方面作了回答:名言中有所谓的大身,真正观察以五蕴假合所形成的身体时所谓的“大”也是不存在的。
  地球上现今最高的人据说是一个黑人,也不过三米高,相比而言,须弥山那样高大的身体当然非常大。但佛陀所说的身体,在胜义中并不可能存在。乐行法师在其《金刚经释要》中云:“人身长大,即为非大”即,所谓人的身体长大并非真实的大,因为人的身体是微尘组成的,除各各微尘外并无一个自相实有身体。所谓的身体,只不过人们分别心识所建立的一种名言假相,《入行论》云:“是故有智者,谁贪如梦身?”梦中可见高大的身相,如梦如幻中也可以现量看到须弥山般的高大身体,如伏藏大列绕朗巴在色达佛塔处,看到过的身体象三四层楼高的圣尊,但就真实法性而言,梦中的身体醒来并非真实。世俗中显现的法也不是真正的,显现也不过是众生迷乱意识分别所立。《龙王请问经》中云:“何法因生则不生,诸法不生皆空性。”任何法如果是因缘而生,则不会产生,诸法不生即诸法都是无生大空性。众生的身体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生则无自性,故必定是空性。在胜义中因缘所生的有情世界也是空性,因此佛说非身。世亲论师说:依靠胜义谛,身体与刹土微尘许也不存在,依靠名言谛,未观察时如梦如幻的身体是应该承认的,刹土也存在。此“身如须弥”之喻明示三界轮回中所有众生的身体是不存在的,身体不存在,其他的如吃饭、睡觉也就无从谈起了,一切都是如幻如梦……。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00: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乞士生活威仪

  化缘,规定弟子们不要起分别心,穷人富人一样,挨次去化,不可以专向穷人化缘,
或专向富人化。譬如迦叶尊者,是印度的首富出身,但是他特别同情下层的贫苦社会,
所以他都到贫民区去化缘,同时收些弟子也都是穷苦的人。另外一个弟子须菩提尊者则
相反,喜欢到富贵人家乞食化缘,佛曾把他们两人叫来说:你们这个心不平,不管有钱
没钱,有地位没地位,化缘的时侯,平等而去,此心无分别,而且人家给你多少就是多
少,这一家不够,再走一家。我们现在看到出家人站在门口拿个引磬叮叮,那个就是释
迦牟尼佛留下来的风范。
  说到乞食的制度,泰国还保存著。泰国信佛教的家庭,中午饭做好了,出家人没有
来化缘以前,锅盖也不敢开;出家人来了,锅盖赶快打开,用勺子在饭锅中心挖起装上
一碗,再把很好的菜给他装满。化缘的走了,自己才吃饭,这是佛教所遗留的制度。

【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
而坐。】

  这一段是讲化缘吃午饭的事。我们研究佛经,会发现所谓夜里到白天,昼夜二六时
中,佛都在禅定中,在如来大定中;只有中午吃了饭,才打坐休息一下。大概从下午一
两点到五六点钟说法,等到天快要黑了,大家闭起眼睛又入定去了。
  在舍卫国首都的大城,他挨门挨户的化缘。化好了以后,「还至本处」,没有说在
路上就吃起来了,不像我们买一根香蕉,一边走就咬了一口,很没有威仪的。佛把饭碗
端回自己的讲堂,「还至本处」,在规定的地方吃饭,「饭食讫」,饭吃完了。「收衣
钵」,再把衣服及碗都收起来。然后有一个动作,「洗足已」,还打水洗脚。
  所以我说这一本经是最平实的经典,佛像普通印度人一样,光脚走路,踩了泥巴还
要洗脚,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实实的就是一个人。
  「敷座而坐」。洗完了脚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铺一铺,抖一抖,弄得整整齐齐,也没
有叫学生服侍他,更没有叫个佣人来打扫打扫,都是自己做。生活是那么严谨,那么平
淡,而且那么有次序。由这一段看来,金刚经会使人觉得学佛要设法做到佛的样子才好,
不像其它经典那样,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只能想像、膜拜。
  看了金刚经,佛原来同我们一样的平常,虽是太子出家,但是他过的生活同平民一
样。当时印度的阶级森严,他却指定一个最低贫民出身的弟子优波离尊者,执法管纪律,
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样处理。所以在现实的生活里,在最平凡中,建立了一个非凡神圣的
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